心理防御机制

时间:2019-05-15 04:2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防御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防御机制》。

第一篇: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形式分类上大概有十几种,如压抑、反向形成、隔离、抵消、否认、投射、认同、躯体化、退行、内射等等。通过偶像崇拜或对某一类人物形象的认可来塑造自我,来建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认同”;有人心里特别悲伤,但是她自己觉得一点感觉都没有,这是“隔离”;特别爱一个人,但表现出不理睬的状态,这是“反向形成”„„

1、逃避性防卫机制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

2、自骗性防卫机制

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极端,邪派的会扮成极正派的,去瞒过自己和别人。合理化作用的,总会为自己找出些理由来自辩。抵消作用的,同合理化作用相似,但不单独用理论来自卫,而是加上具体的运用。隔离、理想化及分裂等作用也是运用技巧的方法来欺骗自己或别人。

3、攻击性防卫机制

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对象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判断他人的对错。这类防卫机制有两种方式——转移和投射。

4、代替性防卫机制

代替性防卫机制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这种代替物有时是一种幻想,因为现实上得不到实体的满足,他便以幻想在想像世界中得到满足,有时用另一种物件去补偿他因缺陷而受到的挫折。这类防卫机制分幻想型和补偿型两种。

5、建设性防卫机制

在防卫机制中较好的一类,是向好的方面去做补偿,是属于建设性的,它可分为认同和升华两种类型。

1、否认

否认: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的作用。借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例A、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

B、沙漠中的鸵鸟,在敌人追赶逼迫在眼前无法面对时,便把头埋到沙堆里,当作没有这回事就是一种否认表现。

C、当面对亲人突然死亡、自己患了绝症、事业一败涂地时,就常会本能地说“这不是真的”。

D、“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等都是否认作用的表现。E.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没有科学根据,依然我行我素。

2、幻想

幻想:通过想像中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当人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使自己暂时离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平静和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称为“幻想”,与我们常说的“白日梦”相似。儿童时期的幻想偏向于玩具的获得与游戏的满足,青少年则偏向英雄式的崇拜和异性的向往。一般而言,凡性情孤僻而退却倾向者,平常又少有自我表达机会,容易以幻想解除自己的焦虑与痛苦。例A、一位内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恋爱受挫后,想像自己是一个英俊的小伙,成为许多少女心是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获得心理的满足。或者遭受失恋的挫折后,幻想自己又找到女朋友。

3、压抑

压抑:指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它是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从而免受动机冲突、紧张及焦虑的影响。

例A、某同学因一时糊涂,偷拿同学的钱物,事后羞愧难当,又没有勇气承认,拼命想把这事忘记。以后每遇到同学丢东西,就怕被怀疑,以至最后害怕见同学。

B、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我不要再想它了”,或者有时我们做梦、不小心说溜了嘴,或偶然有失态的行为表现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C、如触景生情。

D、有个女孩白天很正常,傍晚时却常常惊叫,大吵大闹,发作时间可持续一、二小时,连续几个月天天如此。看病时,对所提的问题一概回答说“不知道”、“忘记了”。催眠后患者谈出了事情的经过。

4、投射

投射:指把自己所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弗洛伊德于1894年提出这个概念。在投射类的心理测验,如洛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词句完成测验等测验中,被测者通过投射暴露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从而为医生提供了分析病因的线索。个体将自己的某种罪恶念头或某种恶习,反向指责别人有这种念头或恶习;或者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意念、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别人这种性格的恶劣及批评别人这种态度和意念的不当。

例A.一个职工相信别人也占公家便宜,那么,他占公家便宜时便不感到羞愧。

B.一个学生考试作弊,他会说别人也作弊,而且更严重。C、“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五十步笑百步”正是这种心理的写照。

D.当个体失去他所喜爱的人时,他常会模仿所失去人的举动或喜好,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

E.对外界或他人的不满,或他人对自己的不满,也会转化为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或愤恨,严重时会导致抑郁和自杀。

5、反向

反向:是指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

例A、一个过分炫耀自己能力而惹人注意的人,很可能在他的内心存在着严重的自卑感。

B.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C、“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与俗语“赴狗入穷巷”、“以退为进”都是反向形成的表现。D、欲盖弥彰

“口蜜腹剑”或“笑里藏刀”

6、转移

转移:指将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危险较小的对象身上,即比较安全、能为大家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例A、一位先生上班时因与人发生矛盾憋了一肚子火,回家后就借题发挥骂了太太一顿。太太莫名其妙挨了丈夫的骂,心里不愉快,刚好小孩在旁边吵,就顺手给了他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挨了一巴掌,满腔怒火地走开了,正好遇上家中的小狗,顺势踢了它一脚,发泄了心中的怒火。

B、受了老师的批评或家长的指责后,把怒气发泄到同学身上。对同学发火、仍东西。

C、像“打狗看主人”、“爱屋及乌”、“不看僧面看佛面”等也都是转移的例子。

7、退行

退行:指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退回到儿童水平。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例A、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B、遇有重大事情发生时我们会大叫一声“妈呀!”夫妻吵架,妻子跑回娘家向母亲哭诉。

C、自从知道丈夫有了外遇,每当丈夫要外出时,妻子就坐在地上大哭大叫,一直到丈夫答应不外出为止。

D、有一女学生,自从被班上同学嘲笑后,每当要上学时就会肚子痛而无法上学,这些都是退行的行为。

E、做父亲的在地上扮马扮牛给孩子骑,做妻子的偶然向丈夫撒娇等。

F、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考试失败的焦虑,每遇到考试就说头痛、肚子痛,甚至手部麻痹,以此来逃避考试,此种行为往往是“癔症”的表现。

8、文饰:

文饰 9.补偿

补偿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使目的不能达到时,改以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自己的焦虑,建立起自尊心称为补偿。就作用而言,补偿可分为消极性的补偿与积极性的补偿。所谓消极性的补偿是指,个体用来弥补缺陷的方法对个体本身没有带来帮助,有时甚至会带来更大的伤害。例如,一个事业失败的人整日沉溺于喝酒而无力自拔;一个想减肥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以暴饮暴食来减轻自己的挫折;一个得不到正向注意与翔的孩子,用发展负面行为的方法以获得他人的注意。所谓积极性的补偿是指以合适的方法来弥补自己的缺陷,积极性的补偿运用得当会给一个人的人生带来一些好的转变。例如,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学生,致力于学业上的追求而赢得别人的器重。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隅”即是这个意思。

10、升华

升华把不被社会所允许和接纳的动机和行为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能被社会或他人接纳,成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谓之升华。例如,限于种种原因追求爱情不能实现时,便于工作拼命地工作或看书写作,以此来抒发自己不能倾泻的情感,消除郁闷心情;有打人冲动的人借练习拳击或摔跤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歌德因绿蒂另有所爱,初恋失败而写成《少年维特之烦恼》,脍炙人口;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因仗义执言得罪了皇帝被判处宫刑,在狱中撰写了《史记》。这些都是升华的典型事例。“化悲痛为力量”也是升华。

升华是一种很有建设性的心理作用,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需品。弗洛伊德之女,安娜*弗洛伊德于1936年发表《自我与心理防御机制》一书,书中谈到的十种防御中,唯有升华不管在成人或儿童都是正常健康的。11.抵消

抵消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犯了错,人都会感到不安,尤其是当事情牵连到他人,令他人无辜受到伤害和损失时更会感到内疚和自责。用象征性的事实或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来减轻自

己心理上的罪恶感,这种方式称为抵消作用。例如,无意中做了对别人不利的事赶紧道歉;一位有了外遇的丈夫,买衣服或送戒指给妻子来消除心中的罪恶感,并且以这个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尽责的丈夫。12.认同

认同是深层次的模仿,指学习自己所崇拜的明星或模范人物,模仿他的行为和形象,进而把他的性格、行为方式、思想品德内化为自己生活准则的一种表现。在儿童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认同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用此来学习社会团体的态度与习惯,青少年用此来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因此,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认同是协助人格发展的重要方法。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认同虽是儿童学习性别角色所必须,但使用不当也可能会成为一种防卫反应。作为心理防卫的认同是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将自己比拟为其他的人物(包括虚构的人物),借以分享成功者的愉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人的痛苦和焦虑。13.幽默作用

幽默作用是指个体遇到挫折,处境困难或尴尬时,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人格较成熟的个体常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巧妙的幽默,来转化一些原来是难堪的情景,度过难关.因此,幽默作用也被认为是一种较高级的心理防御方式. 13.合理化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俗称找辙。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为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或者为了维护个人自尊,总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以开脱(”合理”的辩解),自圆其说,称为合理化。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事实上,在人生的道路上,当我们遇到无法接受的挫折时,暂时采用这种方法以减轻内心痛苦,维护心理的平衡无可厚非。不过,一个人如果常常使用这种机制,借各种托词以维护自尊,则不免有文过饰非,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之嫌,终非解决问题之道。

一般合理化分为“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诿三种形式。A“酸葡萄”心理是指认为自己得不到的或没有的东西就不是好的,是不值得关注和争取的,以冲淡内心的欲望和不安。此机制来自《伊索寓言》里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只饿极了而且爱吃葡萄的狐狸,发现葡萄架上挂满了熟透的葡萄,垂涎三尺,欲以葡萄充饥,但自己又够不着,只好忍饿离去,并说这些葡萄是酸的,非我所欲也。其实葡萄是甜的,它因吃不到而说葡萄是酸的。B“甜柠檬”心理,则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做成或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上述那只狐狸,后来走到柠檬树旁,因肚子饿了就摘柠檬充饥,而且边吃边说柠檬是甜的,其实柠檬味道是酸涩的。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面对一些不如意的事时,有时也会像这只狐狸一样,努力去强调事情美好的一面,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例如,娶了姿色平平的妻子说她有内在美;孩子资质平庸说他“傻人有傻福”。这种心态有时适当地运用一下,能协助我们接受现实,但如过分使用,则会妨碍对美好与进步的追求。C推诿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归因于其它理由或找人承担他的过错,以保持个人内心的平衡。例如,球赛输入了说是场地不好,裁判不公;学生考试失败不愿承认是自己没准备好,而说是老师出题太偏。

第二篇:心理防御机制初探

心理防禦機制初探

心理防禦機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防禦是精神分析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人格結構中它屬於自我(ego)的功能。當自我覺察到來自本我的衝動時,就會以預期的方式體驗到一定的焦慮,並嘗試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這個過程就是防禦,或稱為自我的防禦(defense of ego)。

防禦是自我用來驅趕意識到的衝動、內驅力、欲望和想法,它們主要是針對能引起個體焦慮的性的欲望和攻擊性。一般來說,防禦是在潛意識裏進行的,因此個體並不會意識到它在發揮作用。根據個體防禦機制運做的水準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

一、精神分析理論將心理防禦機制分為四類:

自戀性防禦機制(narcissistic defense mechanism):這種防禦機制在5歲以前的兒童、成年人的夢境和幻想以及精神分 裂症的患者中常見,主要有:精神病性否認、妄想性投射、分 裂作用、歪曲作用等;

不成熟的防禦機制(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這種防禦機制在3~16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礙和情感障礙以及神經症患者中常見,主要有:非精神病性投射、防禦認同、被動攻擊、見諸行動等

神經症性防禦機制(neurotic defense mechanism):常見於神經症患者或成年人應激反應時,主要有:壓抑、置換、退行、隔離、反向形成、抵消、合理化等;

成熟防禦機制(mature defense mechanism):是成年人常用的防禦機制,主要有利他、昇華、幽默等。

其實通俗的說,所有的人都用“防禦機制”將痛苦的感情和記憶排斥於意識之外,那些正在進行心理治療的病人也不例外。可以說,防禦機制是用來使自己適應來自心理內部(內驅力或超我)或心理外部(外在世界)的應激(stress)狀態的。在我們的實際諮詢過程中,咨客的防禦機制是造成阻抗的一種重要原因。

二、防禦機制的具體表現:

壓抑:作為弗氏所描述的第一種防禦機制,壓抑系主動地將痛苦的記憶、感情和衝動排斥到意識之外。例如,一個患性欲缺乏的女癔症咨客壓抑了所有可能導致性喚起的感情,也可能壓抑了幼年造成心理衝突的性感記憶。

否認:與壓抑相似,否認阻擋了咨客對痛苦的觀念或感情的注意,暫時地使它們與意識分隔開來。運用否認,咨客不再理會痛苦的現實,就像它們根本不存在一樣。例如,一個不光彩地下了台的“冒號”,依然擺出過去那副首 長的架子。

反向作用:絕大多數咨客們都有某種程度的反向作用。它以誇大一種情緒傾向的方式來壓制與其相對立的另一種情緒傾向。強迫症患者的反向作用尤為突出。他們以守時、節儉、整潔來抗拒疲塌、奢侈、髒亂的願望。

轉移:指將一個人的情感從真實的物件轉到較為安全的物件上去。例如,上了上司一肚子氣的人,回家之後大喊大嚷,並踢狗一腳。諮詢期間,咨客往往將自己體驗到的情感轉移到諮詢師(移情),倘若此時諮詢師以為他(她)愛(恨)上你了,那麼“長江冇得蓋子”。

逆轉:將衝動由主動變為被動(或由被動變為主動)或由朝向別人轉為朝向自己(反之亦然)。例如,“都是我的錯”以譴責自己來表達對別人的失望則是一個常見的例子。

抑制:將思維或者活動縮小,以免由於這些思維或者活動惹起焦慮。常見於恐怖症。這類患者回避引起恐怖的情境,如高處、乘飛機、某些動物等;也見於為避免焦慮而表現的不敢作主、不敢與異性來往等情況。

與權威認同:指模仿權威,以勢壓人。例如,剛剛學習控制自己衝動的小孩,往往模仿大人的口吻和姿態,批評自己的小夥伴。同理,咨客可能以過分苛嚴的態度來掩蓋自己對權威的恐懼。

禁欲:禁欲這種防禦機制特別被青年人用來控制青春期強烈的性衝動。禁欲是自己對愉快的否認。這種否認,可能涉及食物、睡眠、運動以及性之滿足,並由此而產生優越感,認為對自己頗有益處。

理智化:指在體驗和談論衝突的話題時,就事論事兒,不帶有相應的感情 色彩。

感情隔離:與理智化有關聯,是對與特殊思想相聯繫的感情的壓抑。理智化和感情隔離都是強迫症患者的典型表現。

退化:亦稱“退行”。指退回到心理發展的早期階段,以避免體驗隨後的發展而帶來的衝突。退化到口欲期和肛欲期,以避免戀母衝突的情況,在臨床上十分常見。

昇華:一種成熟的防禦機制,是兒童期原始衝突健康地進化到了成熟的、沒有衝突的水準。例如正常成 人之間的友誼,部分是同性戀或亂 倫衝突的昇華。

分 裂:“分 裂”指的是孩童達成一種和母親分離開來的精神內在意識。此一分離意識涉及一清楚的、自體的心理再現,是和客體世界以及客體等的(心理)再現相互區別。分 裂是將正性和負性的自我和客體的形象分 裂開來。

投射:把自己衝突的衝動歸咎於別人。例如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遇到挫折或失敗時,易於埋怨、怪罪他人,推諉客觀。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他人,不從自身找主觀原因。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常常喜歡使用“投射心理機制”——即自己是怎麼想的、就認為別人是怎麼想的,自己是怎樣感覺的、就把感覺當作現實,也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投射認同:廣義上講,“認同作用”意味變得像某人或採取某人的一些特質。為厘清各種不同的認同作用,弗氏提到自我和客體間各種不同種類的關係。例如:認同是人們最早時期對另一人或一客體在情感上的聯結(emotionaltie)。而投射認同即投射到病人想控制的某個人。最經典的投射認同的例子莫過於:“您問出現在夢裏的人可能是誰?她不是我母親。”佛洛德注意到“母親”的說法,正是咨客自己而非他人提出的,儘管用的是反向指向的形式,而潛意識提示那就是他母親;把自我的一部分當成是他人,或者把他人的一部分當成是自己時,這就是投射(projection)和認同(identification)的防禦機制

無所不能:誇大自己的力量。在一種不安全和嚴厲的自我貶低的狀況下,這類咨客常常體驗無所不能和全能感。用這種防禦代替自我貶低的形象。

貶低:極度地輕視和抵消。咨客貶低的他人常常是咨客認為對自己有害、並有威脅的人。他用這種貶低來防禦和控制這個危險的人有可能對自己導致的傷害。

原始理想化:誇大別人的力量和威望。比如:我需要他人(理想化)才能生存。這種理想化的客體能幫助對世界上壞的客體,反抗來自外在世界的危險。

三、心理咨詢中的防禦機制:

正是由於所述十八種防禦機制的作用,使得人對過去所發生的衝突記憶變得模糊難辯。而在面對這樣的案例時,咨询師應向求助者解釋這些防禦機制,使其再次從意識上體驗到那些與衝突有關聯的、被禁止了的衝動、記憶、恐懼、失望,以及痛苦的感情。

每個人都會不時無意識地運用應對機制(防禦機制)。但是人格障礙患者的應對機制卻趨於不成熟和適應不良。心理治療師應盡量協助治療對象認識到這些機制,對此往往有必要在長期的心理諮詢中或者在同事朋友之間進行反復比照。

偏執型人格障礙者,是一種專心生活在“個人神話”中的人。並且,由於這些人的心理發育不健全,心理防禦機制比較單一,使幻想和投射成了幾乎唯一的思維和生活方式,所以,圍繞著投射建立了強大、頑固的防線,他會把全部精力用於維持自己的“幻想神話”,加之偏

執型人格的智商都是非常高的,所以,他們所編織的神話,是無法用辯論或者勸導瓦解的。除非他們積聚了足夠的精神能量,發展了新的心理資源或防禦機制,才有可能放棄幻想神話。邊緣型個案特殊的防禦機制(分裂、投射性認同、原始理想化、貶低)以及分 裂的內在客體。自我的弱點是指無法調節焦慮或其他情感、缺乏衝動控制的能力、升華能力太差(指把性和攻擊衝動轉移到其他社交上適當的活動中)。昇華需要運用自我的功能來整合各種衝動提出的需求,以及順從複雜的社會標準所帶來的利益。

心理治療的副作用通常發生在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心理治療。由於這些患者的心理防禦機制比較脆弱,如果治療強度過重,會使患者的防禦機制崩潰,使病情一過性地加重。還有個別患者,存在著隱蔽很深的自虐心理,將心理治療視為自虐的工具,這樣的人,心理治療在表面上越成功,他的受虐心理越得到滿足,病情也就越重、越頑固。

第三篇: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挫折指的是欲望与现实的矛盾。挫折是一种内心体验,表现出来是一种情感反应。欲望越高,与现实的矛盾越突出,挫折的体验就越严重。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当人遇到了挫折,在生理和心理上会出现本能的反应。心理上的反应称为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应激状态。心理反应与生理反应同时出现,相互作用使反应加重或减轻。有利于人身心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为良性心理防御机制,反之就是不良心理防御机制。挫折的防御机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 压抑 一个人的欲望很高,一心想办成某一件事情,结果几经努力,没成,内心很苦闷,用时髦的话说,叫“郁闷”。一个人坐在那儿,不愿与他人说话,情感低落,甚至还蔫蔫地掉眼泪。这种自我压抑是很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若用是否有利于身心健康来评价压抑的好坏,它应属于中性的,可变的。之所以中性可变,是因为压抑的程度决定了是否有利于身心健康。自我压抑程度大,不利于身心健康;压抑程度小,可能就有利于身心健康。

2. 否认 否认就是不承认心里痛苦。女朋友跟别人走了,他心里很痛苦,这个时候别人来劝他:“哎,失恋了一定很痛苦。”“没有,没有,我没事儿!早就不想跟她了,走了更好!”否认不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这样很难争取到周围人的支持、社会的支持。

3. 文饰 文饰是指遇到挫折后,杜撰一些理由摆脱困境或内心的痛苦。考试没考好,真实原因是那天睡懒觉,耽误了考试,却编了一个瞎话,比如说是在路边勇斗歹徒,结果误了考试。如果是通过一个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排解,也未尝不可,也应该说是一个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但是,这种文饰的方式一定不能违背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

4. 升华 指的是遇到挫折以后,将自己内心的痛苦通过合乎社会伦理道德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通过艺术创作。《少年维特的烦恼》《红楼梦》应该说是作者挫折体验的升华。平时坐在一块儿,谁也看不出谁有什么本事。一旦遇到特殊问题了,个人的能力就全显示出来了。遇到挫折时最能反映出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往往体现为升华。做到了这一点,那就是非常理想的状态。

5. 推诿 指的是遇到挫折后强调客观理由。如考试没考好,强调是老师题出得不好。推诿不是一个很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因为推诿之后的结果,是不能从失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6. 补偿 遇到挫折以后,通过别的事物把因挫折带来的损失,从内心体验一直到行为一一补偿过来。补偿应该是一个好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这次期中考试没考好,及时吸取教训,调整了学习方法,争取期末把分考高一点,补回来。或者呢,反正算总分,我这边丢一点分没关系,把那边的分提高。

7. 抵消 抵消指的是发生问题时,以另外一种象征性的方式来缓解矛盾。比如,最常见的道歉就是一种抵消挫折的方法。抵消也是一个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

8. 幽默 幽默是一种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幽别人的默,一定要幽自己的默,要学会自嘲。一个人要是会自嘲了,那他的心理就成熟了。说明他认识了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强了。幽默很容易缩短你与周围人的距离,而且能够帮助你有效地寻求社会支持。即使你这次没做好,别人也能容忍你。

9. 隔离 隔离不是一个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遇到一些问题之后,隔离自己的情感,不与人交流了。别理我,烦着呢!一个人坐在那儿,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俩从小一块儿长大,手拉手进了北大,她怎么就看上清华那小子了呢?那小子哪点儿比我好啊?人家就比你好。你得这么想才行。你这时候就得冷静地想你们俩不合适的地方有哪些,然后再幽自己一默:真愚蠢,怎么爱上这样的人呢?北大比她好的有的是,那么多人可以挑呢,这下子可给我机会了!这也就没事儿了,心里也就平静下来了.

第四篇: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善待挫折

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善待挫折

作者:XXX

指导教师:XXX

学号:XXXXXX

班号:XXXXXX

XXXX年XX月

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善待挫折

内容摘要:

挫折是个体需求不能满足等原因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在应急状态下的无意识所采取的手段。善待挫折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利用转移机制的“代偿转移法”,利用幻想机制的“想象放松法”以及利用幽默机制的“自我嘲笑法”。

关键词:心理防御机制,转移,幽默

一、心理防御机制简介

(一)、挫折简介

什么叫挫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失败、失利。《辞海》的解释为:失利、挫败。心理学上的挫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挫折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使个人需要不能满足,动机无法实现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广义的挫折除了指需要不能满足,动机无法实现而产生的沮丧、痛苦、失意等心理反应外,还包括心理应激、心理压力、心理冲突、丧失等等。挫折由三要素构成(二)、心理防御机制含义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简言之就是人们面对应激情境时,无意识所采取的手段。

1894年S.Freud在他的《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此书只提及了一种防御机制——压抑,它主要是调节性本能的。实际上,在精神分析学的早年,压抑一词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同义词。

1926年S.Freud在《抑制、症状与焦虑》一书中进一步提出自我保护功能假说,并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二、善待挫折的自我对策

心理防御机制虽然是无意识的手段,但也是可以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所改变的。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不妨对锻炼自己采取下面几种防御机制,让自己的心态更趋于健康状态的平衡。

(一)、转移——代偿迁移法

当一个人不能达到确定的目标而受到挫折时,可以用另一种目标来代替,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心理的创伤,驱散内心的忧愁,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这就是代偿迁移法的作用。它的具体运用,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区别对待。

转移使用得当,对社会及对个人都有益。例如:中年丧子的妇人,将其心力转移于照顾孤儿院的孤儿。但有些如战场上的士兵,因受不了战争的残酷,眼见自己同伴一个一个倒下,而转移成生理失明的症状;或有些人在生活中受到不公的待遇,被激起报复、仇恨的心将其偏激心态移转至一无辜的人。总之,转移,应用得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会有帮助,否则易造成伤害。

经验证明,转移的情境,与原来引起挫折的刺激情境差异越大,个人心情转换的可能性也越大,不良情绪消除得也越快。我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尽量让自己往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转移自己的情绪。虽然转移机制不能很好地解决挫折带来的问题,但可以减轻我们由于挫折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情绪。现实生活中,还是要恰当的运用该机制。

(二)、幻想——天马行空的应对方法

当人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平静和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称为“幻想”。与常说的“白日梦”相似,例如,工人柯金上班时,被领班无理地骂了一顿,十分愤怒,但位居人下,无法可施,同家途中,他买了一张爱国奖券,吃饭时与太太闲谈时说:“如果中了奖,他要自己开间工厂,重金将领班请来,然后给他颜色看,令他受辱„„”谈着谈着,柯金轻松多了,他用的方法就是“幻想”。

幻想可以是一种使生活愉快的活动(很多文学、艺术创作都源自幻想中),也可能有破坏性的力量(当幻想取代了实际的行动时)。幻想可以说是一种思维上的退化。因为在幻想世界中,可以不必按照现实原则与逻辑思维来处理问题。可依个体的需求,天马行空,自行编撰。

幻想通常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即:

① 不切实际的自我积极看法

② 夸大个人对现实的控制感

③ 对未来盲目的乐观

幻想使人暂时脱离现实,使个人情绪获得缓和,是个人获得心理慰藉和情绪稳定的好方法。但幻想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人必须鼓起勇气面对现实,并克服困难,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三)、幽默——自嘲让我们更成功

“自嘲”即“自我嘲笑”,亦即在特定情境中,为了某种交际的需要而拿自己的不足或缺陷进行调侃的一种言语技巧。由于这种“自我嘲笑”与人们喜欢回护缺点、追求自我尊重的惯性心理正好相反,因此便能给人以出乎意料、不合情理之感,进而取得一种幽默之效。而幽默的浪花一旦出现,我们也就可以在笑声中走向成功的坦途了!

适时适度的自嘲,能表现出一种良好的修养,一种处变不惊的态度,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自嘲也是一种充满魅力的语言艺术。大人物自嘲,可以调节气氛,变得平易近人;小人物自嘲,可以苦中作乐,赢得尊重。自嘲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氛围,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到你可爱的人情味儿,有时还能更有效地维护面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平衡。

“幽默”和“自嘲”是宣泄积郁、平衡心态、制造快乐的良方。当你遭受挫折时,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比如“吃亏是福”、“破财免灾”、“有失有得”等等来调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或者“难得糊涂”,冷静看待挫折,用幽默的方法调整心态。相比较前两种方法,幽默自嘲的方法能更好的解决挫折带来的问题,它既能平复受挫者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又能很好地解决挫折带来的矛盾,现实生活中,有必要锻炼自己多采用该防御机制来应对挫折。

小结:

防御机制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它可以有效的维护一个人的心理平衡,从而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的发生。但如果应用失当,也会对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一位公司的员工第二天需要上交一份重要的材料,他需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完成,同时,他承受的极大地压力,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按时完成。这时候,假如他采取了否认的防御机制,完全不把这个任务放在心上,然后安然入睡,那么可想而知,第二天等待他的肯定是被炒鱿鱼。假如他采取的是升华的方式,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在领导面前表现的机会,他就会振奋士气,化压力为动力,最后圆满的完成任务。如何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防御方式是关键所在,所以尽量有意识的选择使用成熟的机制尤为重要。

恰当的使用防御机制,我想应该从了解自己开始,那么现在就请审视一下自己惯用的防御方式吧,然后决定是否需要作出改变,从而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姓名:XXX

班级号学号:XXX班

XXXXX

XXXX年XX月

参考文献:

[1] 刘波.幽默的最高境界[J].现代交际,2004(2):6-7

[2] 刘桂奇.自嘲,幽默的法宝[J].阅读与写作,2011(2):23-24

[3] 马晓丽,苗元江.积极幻觉与当代积极心理学[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1)

[4] 靳灿灿,耿放.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5] 管阳阳.大学生人格特点、防御方式与适应状况的关系[D].曲阜师范大学 2009

第五篇: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里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是指个体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时,为避免内心的情感冲突和焦虑反应,在无意识状态下,所自然或习惯选择的一种维持内心平衡的自我保护策略。防御机制一词最早是由佛洛依德1894年提出的。到1926年他又重提其概念,并总结了列举了常用的10种。佛洛依德虽然发现了防御机制极其作用,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没有深入的加以研究。后来,他的女儿安娜·佛洛依德不仅在父亲的基础上完善了防御机制的理论框架,而且增加防御机制的种类到18种,即:“压抑、否认、退行、幻想、置换、合理化与理智化、投射、摄入、反向、代偿、代偿、仿同、抵消、禁欲、躯体化、升华、幽默、利他”。

现代人又把其扩大到101种,浏览之后,觉得有些道理,所以罗列下来,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第一生殖器期:2—6岁

19、替换:你感到跟一个人亲近,但却转变为亲近另一个人或者状态。

20、象征化:你赋予一些心理功能以不合理的意义。

21、凝缩:你把完全不同的想法聚在一起,使它们成了整体。

22、幻想形成或者白日梦:你持续地幻想一些沮丧的或者高兴的场景,并且知道那是幻想。

23、搪塞:你为了一个目的和因为某个原因撒谎。

24、闲聊:你对不知道的事情撒谎,以减少低自尊感。

25、压抑:你忘掉不应该忘掉的想法。

26、否定性幻想:你对发生在你面前的灾难视而不见。

27、力比多压制(精神上的性压制):你对性或者武断感到害怕,所以你变得依赖(口腔)或者固执。

28、自我压抑:三种使用途径

a)一种功能受到干扰:你的自我功能或自我强度停止工作,所以你不能感受某事导致的不愉快;

b)退回到早年的防御机制:你开始使用心理发展早期的防御机制;

c)无效的防御措施:你的防御在不能切断情感,这样的失败通过惩罚你来减轻内疚。

29、现实压抑:你关注过去的时光,不考虑现实冲突。

30、形态学压抑:你通过做梦来回避痛苦的现实。

31、压制:你有目的地试图去遗忘。

32、向幻想认同:你向你喜欢的英雄一样行事。

33、向父母潜意识的和意识的希望和幻想认同:你父母禁止什么你就做什么,把他们堕落的愿望见诸行动,并受到惩罚。

34、向理想形象或者客体认同:你向你认为伟大的某个人一样思考和行动。

35、向攻击者认同:你虐待一个人,因为别人曾经虐待过你;这使你不感觉到痛苦的情感。

36、向受害者认同:你的行事方式就好像你是一个允许被人伤害你或者寻找受害感觉的人一样。你这种做法表达了一种被拯救的愿望,或者用来打消你的愤怒(内疚)感。

37、向丧失的客体认同:你向一个你失去了的亲人一样行事。如果你总是收集他的纪念品而从来没有悲伤过,那你就处于“确定的病理性哀伤”中。

38、向内射物认同:你使内射物成为自己的超我的一部分。

39、诱惑攻击者:你通过色情或者阿谀奉承诱惑他人,以减轻恐惧。潜伏期:6—11岁

40、升华:你积极参加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在象征层面使梦想成真。

41、挑衅:你诱惑他人发生性关系或者惩罚你,或者二者同时。

42、合理化:你找个借口来减轻张力,通常是在否认某些现实之后。

43、穷思竭虑:你“过度分析”和“徒劳无益”地试图解决问题。

44、逆恐行为:你越怕什么,越做什么。

45、理智化:你被一种特殊的行为理论所激励。

46、社会化与疏离:你用你的社交能力使你远离痛苦的想法。

47、自我功能的本能化:你赋予一种自我功能以一种象征性的含义。例如:“洗

碗是女人的事情,”这是不合理地将一种特定的工作与性别等同起来。

48、某一种自我功能的压抑:你将自我功能转化为本能,并受到内疚感的冲击,所以你关闭了这一功能。例如:你不能阅读,因为阅读等同于被禁止的性行为。

49、理想化:你过高评价某个人,因为—

a)自恋:减轻自己不完美而导致的耻感;

b)自恋:你将此人与你过高的自我意象(自体客体)融合起来;

c)爱:避免体验失望;

d)移情:他们就像你小时候的完美的父母一样。

50、贬低:你瞧不起某个人,以便保护你的自尊。

青春期和后青春期—第二生殖器期(13—20岁以后)

51、幽默:你到处搞笑以回避痛苦的情感。

52、具体化:你停止使用抽象思维(本来你有的);你谴责某种“化学失衡”,或者寻找一种病毒,以回避思考那些让你沮丧的关系。

53、反认同:你努力变得跟父母不一样。

54、小团体形成:你身处人群中以对抗性冲动。

55、禁欲:你回避与人交往。

56、同性客体选择:你的同性别的“伙伴”减轻了你对同性恋刺激的恐惧。杂类:

57、一种情感对抗另一种:你专注于一种情感,而回避另一种。

58、过度抽象化:你滥用理论。如果你也否认或者重建现实,那你有可能是精神病。

59、缄默:你停止说话以避免被发现。

60、饶舌:你说得太多,而没有顾及场合和话题。

61、回避:你远离某些环境,因为那些环境会制造冲突。

62、被动:在面临攻击时,你自动选择顺从的或者软弱的态度。

63、自大/无所不能:你是上帝给与地球的礼物,有着神奇的力量。

64、被动对主动:“你不能象我开火;我走了!”你掌控着你自己的谎言。

65、躯体化:你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以避免口欲、性和仇恨的冲动导致的冲突。

66、正常化:你不顾自己明显的精神症状,而确认自己是正常的。

67、戏剧化:你将你的情感投注到你的言论中,以减轻被关注的冲突。

68、冲动化:你用性、吃或者仇恨缓解张力或者不愉快的情感。

69、物质滥用:你使用某种物质来平息不愉快的情感。

70、依附:抓住一个拒绝你的人。

71、抱怨:牢骚满腹,你看不见你的婴儿般的希望被照顾的愿望。

72、假性独立:你变成了独行侠,不允许任何人帮助你。

73、病理性利他:实际上是向受害者投射和认同—你否认口欲期欲望,将其投射到穷困者身上,然后替代性地感到被滋养。

74、煤气灯:你引起他人精神紊乱,或者相信他人精神紊乱了。

75、最小化:你意识到了痛苦的现实,但你却轻视它。

76、夸大:你在某件事情上付出太多。

77、普遍化:不恨某一个人,将其视为魔鬼中的一员。

78、重建现实:你否认现实之后,重造一种情景。

79、移情:你将既往情景和关系的记忆转移到现实中的一个人。然后你用旧的防

御忘记过去,或者通过象征性生活其中来掌控它或者是改变它的后果。

80、分离:

a)你完全忘记你自己;

b)你让某个人评论你,然后你拒绝他或者她的观点。

81、拍照恐怖:你回避光线,以回避你的偷窥冲动。

82、冷漠:你对启动情感没有任何兴趣。

83、胁迫他人—欺凌弱小:你使别人处于警觉状态,以减轻自己的焦虑。

84、匮乏补偿:你排斥那些比你整合得更好的人。

85、精神性痉挛:抖动,以减少张力或愤怒。

86、内省:你全神贯注于内在反省以减少张力,或者回避外在现实。

87、限定协议:你部分同意以避免反抗。

88、弱化的自我功能的本能化:你的情感耐受力和冲动控制力(肌肉的或者性的)较弱,你赋予其温柔的内涵。

89、伪装:你骗人,或许是习惯性的90、过度现实化:你使用次级过程以避免情感。

91、暧昧:你隐藏细节。

92、过度唯美:你沉溺于美与真理,以回避现实和情感。

93、油腔滑调:你说得很快,但内容空洞。

94、躯体暴力:你“废掉客体”,以终止你的仇恨。

95、与受伤客体认同:你弄伤一只你认识的(有时候是所爱的)小鸟,然后再模仿它。

96、形式上的退行:你停止使用逻辑的、时间定向的思维。

97、过度警觉:你永远睁着一只眼,尽管有时完全没有必要。

98、现实置换成未来:你想象“假如„”或者“有朝一日„”

99、疲乏:你感到疲劳,但你身体没生病。

100、坦白:你真诚而生硬,但这些掩盖了你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101、把自我批评转变为批评别人:你批评他人,以替代指责自己。

下载心理防御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防御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防御机制(写写帮推荐)

    心理防御机制 [英文]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名词解释]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

    防御机制

    101种防御机制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受到超我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压力时,自我发展出的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缓和冲突对自身的威胁,使现实允许,超我接受,本我满足。 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还有......

    防御机制101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如压抑、压制、否认、投射、转移......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如果自我的正常和理性方法不能降低或解除焦虑 自我 就采取非理智方式也称自我防御机制其有两个特点 1、它们是潜意识的 2、它们篡改或歪曲现实自欺其人 压抑 投......

    83分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__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是于19世纪末提出来的 弗洛伊的 (A) 罗素 (B) 马克思 (C) 赫尔巴特(D) 2. “他人高马大,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

    健康防御机制[范文]

    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能让不同的人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引申出无数种解释且能自圆其说、自成一派,每一种解释因让你必须点头赞同而获得快感。这一点上,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同......

    浅谈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 第一个科学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体系 自我防御机制,首先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后由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对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安娜•弗洛伊德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