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执行力故事
了,却一直在使劲地划船,非常的辛苦。于是哲学家就对船夫说:“老先生,你学过哲学吗?”船夫回答道:“抱歉,先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船夫我没有学过哲学。”哲学家摊开双手说:“那太遗憾了,你失去了50%的生命呀。”过了一会儿,这位哲学家看到老先生如此辛苦,又说:“老先生,你学过数学吗?”那位老船夫就更自卑了,说:“对不起先生,我没有学过数学。”哲学家接着说:“哎呀!太遗憾了,那你将失去80%的生命呀。”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两个人同时落入水中,船夫看着哲学家如此费劲地在挣扎,就说:“先生,你学过游泳吗?”哲学家说:“我没有学过游泳。”老船夫无奈地说:“哎呀,那真抱歉,你将失去100%的生命了。”
感悟
这个小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哲学家和一个船夫,通过这个故事,你可以非常感性地认识到:头脑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惊涛骇浪是不能划上等号的。只有具有强大的行动能力,才能用自己头脑中的学问去和生活中的惊涛骇浪对抗。现实无情是现今社会人人皆知的事实,在无情的现实中搏击需要强大的行动力,而这种竞争力的核心就是强大的执行力,在日常工作中不在于我学了多少,更重要的是我们应用了多少!
一老板叫一员工去买下复印纸。员工就去了,买了三张复印纸回来。老板大叫,三张复印纸,怎么够,我至少要三摞。员工第二天就去买了三摞复印纸回来。老板一看,又叫,你怎么买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
员工过了几天,买了三摞A4的复印纸回来,老板骂道:怎么买了一个星期,才买好?员工回:你又没有说什么时候要。就买下复印纸,员工跑了三趟,老板气了三次。老板会摇头叹道,员工执行力太差了!员工心里会说,老板能力欠缺,连个任务都交待不清楚,只会支使下属白忙活!问题出在哪呢?
员工为什么不能做上司的替身,站在上司的角度想这个简单的问题。去买复印纸之前,应该就去相关部门了解一下平时都用什么类型的纸,一般一次采购要多少,然后再行动。无所不包的计划是僵化!理性的执行才是真正的执行!老板怎么就没有根据不同的对象发布不同的指令呢?新员工,老员工,A部门的员工,B部门的员工,......领悟力不同,接触范围不同。古语说“知人善任”,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仅要“知人善任”还要“知人善用”。
教授说,作一个下属,做好上司的“替身”才能实现“为社会工作,为组织工作,为老总工作,更为自己工作”
第二篇:执行力故事
执行力故事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40号田地时,却发现耕耘机没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条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路途中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太阳落山,油也没加,猪也没喂,田也没耕„„很显然,最后他什么事也没有做好。其中的“致命”原因就是执行力做得很差。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会有跟故事中的农夫一样的人,没有定性,常常很难把一件重要的事完成,这就是缺乏“执行力”的表现。现在看来,如果把这个农庄比做一个企业,把农夫看作企业里的二号人物,那就是二号人物没有对如何解决企业里的种种问题事先作统筹安排,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先后顺序,即没有良好的流程规划,只顾手忙脚乱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作为战略决策者,农夫即二号人物是缺乏执行力的,他的企业就必然没有竞争力;同时,作为执行者,他没有定力,没有为完成一个任务必须坚定不移的决心,而是三心二意,最终一事无成。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战略的错误必然导致失败,战略的实施是靠执行力,这时执行力成为企业成败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只有执行力才是真正直接对结果产生作用的力量。团队的二号人物,不妨站在“农夫”的位置上,认真审视一番,思考一番,你是否能够真正地把执行力做到位呢?
所以说,没有正确的执行人,没有真正的执行力,团队就没有竞争力,就不会长久,不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伍”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死掉”!而只有那些执行力得当、有力的团队才具有竞争力,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数“铁”的事实已证明,那些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最终胜出的企业无疑都是最具有执行力的,看看成功的企业吧:GE、IBM、DELL、Wal-Mart等都是如此。
另外,执行力诞生于企业的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执行力还需要有较坚实的执行力文化。在实践中,一些缺乏执行力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内没有形成一种执行力文化,从而使执行成为一件不足轻重和无关痛痒的事情。而《执行力》一书里着重阐述了执行力强的企业的五个共同之特点之一就是执行力组织内部都建立了一种执行力文化。可见,执行力文化是企业的成功之本。如戴尔公司就具有一种良好的执行文化,能够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落实到实处。戴尔公司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它的量身定做的服务,一流的执行水平以及对成本的密切关注。
第三篇:执行力的故事
执行力的故事
【案例】
有一个故事,讲一个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在墨西哥海边上看海景时,看到一个渔夫摇桨拨橹,划着一个小船过来了,他就想,这么简陋的设备怎么能打到好鱼。于是他跟这位渔夫简单地寒暄几句以后,问对方用多长时间打的鱼;用多车没用多长时间,他又问:“你今天怎么不用很多时间去打鱼?。”渔夫回答:“我打的这些鱼已经够我一家老小生活得很好了。”他接下来又问对方剩下的时间干什么,渔夫说:“我回去跟我的孩子们玩一会儿,中午跟老婆睡个午觉,傍晚的时候到镇子上去跟朋友们喝喝酒,玩玩吉它。我很充实,很快乐。”这个经济学博士说:“我是学经济的,我跟你计划一下。你每天多拿一点时间去打鱼,那你就能打很多鱼,打鱼多了就有了更多的钱买个好船。有了好船就能打鱼更多,然后你就可以建一个船队。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在墨西哥城买房子,到城市居住,你还可以到海边去居住,也可以悠哉、游哉地跟你老婆睡个午觉,然后跟孩子们玩,到小镇上喝个酒。”结果这个渔夫说:“转了一圈之后,还不是回到了我现在的这种生活。”
点评:
人类社会就像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一个人要成为什么样的角色,是由自己准备的,就像天平的两头,要付出与之对等的代价,要去感悟人生,要充满热情的训练,只有对自我充满热情,这种简单而枯燥的训练才能取得成功。
有这样一则关于执行力的故事:
一天,老鼠大王组织召开了一个老鼠会议,商讨如何对付猫。会议开了一上午,老鼠们个个踊跃发言,却始终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时,一只号称最聪明的老鼠站起来说:“据事实证明,猫的武功太高强,死打硬拼我们不是它的对手。对付它的唯一办法就是——防。”
“怎么防呀?”大家反问。
“在猫的脖子上系个铃铛。这样,猫一走铃铛就会响,听到铃声我们就躲进洞里,它就没有办法捉到我们了!”“好办法,好办法,真是个聪明的主意!”老鼠们欢呼雀跃起来。
老鼠大王听了这个办法,高兴得什么都忘了,当即宣布散会举行大宴。可是,第二天醒酒以后,老鼠大王又召开紧急会议,并宣布说:“给猫系铃这个方案我批准了,现在开始落实。”
“说干就干,真好!”群鼠们激动不已。老鼠大王接着说:“有谁愿意接受这个任务,现在主动报名吧。” 可是,等了很久,会场里面仍没有回声。于是,老鼠大王命令道:“如果没有报名的,就点名啦。小老鼠,你机灵,你去系铃。”老鼠大王指着一个小老鼠说。
小老鼠一听,浑身抖作一团,战战兢兢地说:“回大王,我年轻,没有经验,最好找个经验丰富的吧。”
“那么,最有经验的要数鼠爷爷了,您去吧。”紧接着,老鼠大王又对一个爷爷辈的老鼠发出命令。
“哎呀呀,我这老眼昏花,腿脚不灵的,怎能担当得了如此重任呢?还是找个身强体壮的吧。”鼠爷爷磕磕巴巴,几近哀求地说道。
于是,老鼠大王派出了那个出主意的最聪明的老鼠。可这只老鼠“哧溜”一声离开了会场,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它。
老鼠大王一直到死,也没有实现给猫系铃的夙愿。问题:什么是执行力?
答: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任务就是执行力,工作中没有任何借口,自动自发,通俗的讲就是认真主动的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情或工作。
如今,金融危机还未消退,渡过难关的重要法宝依然是团队的执行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好的执行力必须有好的管理团队。相信经过金融海啸的洗礼,经历中国双壳贝欧盟复关的迎检,作为中国企业的战略方向是否明确?企业的运营管理思路是否清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是否关注我们的员工的利益?如何激励员工的士气,关注员工的情绪?关键执行的就是考验我们是不是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去更好的执行,更好的完善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从前,有一只真抓实干的黑猫,它每天都能捉10多只老鼠,让老鼠们吃尽了苦头。于是,老鼠们召开研讨会共商对付黑猫的办法。有的建议加紧研制毒药,有的说干脆一齐扑上去把黑猫咬死。最后,还是老奸巨猾的鼠王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老鼠杀猫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杀死它,就应设法躲避它。咱们推选出一名勇士,偷偷地在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这样一来,只要猫一动就会有响声,大家就可以事先躲起来。”老鼠们公认这是个很好的想法。但怎样执行呢?高额奖金、颁发荣誉证书等办法一个又一个地提出来,但讨论来讨论去,老鼠们也没有找到一个敢于执行这一决策的勇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好的想法却不能执行,那只能是空想。同样,对于企业来说,管理者有了决策,但因脱离了实际,无法执行,最终也无济于事。因此,在使员工执行决策之前,管理者首先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作出科学决策,保证计划切实可行。
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中,主人公罗文那种对上级的命令不问理由、不辞劳苦,全心全意去完成的执行力理念影响了无数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罗文在把信交给加西亚的过程中,大多是服从,自主的决定却不多,这是不是最理想的执行力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对于上级的决策,好的执行者不会教条式地盲从,而是按照任务的要求随机应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妇孺皆知。和尚多了反而没水喝了,这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几个和尚懒惰,而是涉及到和尚在运水时的分工与合作问题。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合理的分工、有效的合作、严格的监督与奖惩,就容易造成相互推诿的现象,致使执行效率低下。执行力并不只是简单的行动力,而是一个系统的问题。要使执行力得到有效落实,不但要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形成创新求变的执行理念,还要做好团队的分工、协作工作。
[案例分析]执行力的几个小故事(转载)
1、老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后来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杂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晚年的礼物。”他震惊的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自己得住在一栋粗制烂造的房子里!老木匠在为自己未旅行承诺而“自食其果”!我们是否也在漫不经心地“建造”呢?是否凡事消极应付,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尽最大努力呢?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时,或许我们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从现在开始吧,用我们 的智慧好好“建造”!
2、两位僧人,一位住在南山,一位住在北山。每天早晨,两人都会到山下的小溪挑水。虽然隔着一条小溪,但是似乎有所默契,每天他们总是同时出现,同时离开,三十年来一直如此。可是最近,让南山的和尚纳闷的是,北山的和尚好几天没有来挑水了。才开始,他还以为是他们错开时间了。可是有意识地多等了几次,还是一直没有发现北山的和尚下来。生病了?遇到意外了?不行,应该去看看!当南山的和尚赶到北山的寺庙里发现,北山的和尚好好的,水缸也是满满的。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院子里多了一口井。北山的和尚解释到,每天挑水回来,他会花两个时辰挖井,虽然不确定啥时可以挖出水来,但是相信这样做顶是对的,总有一天会出水的。可不,三十年了,终于挖出水来了,自己一高兴,也忘了应该下山去看看老朋友。
什么样的规划和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结果。今天的结果是由我们过去的规划和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规划和选择将决定将来。个人如此,企业亦然。
3、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是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用胎准备装上,事情更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用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疯子”有一些“教授”没有的办法。当然,这些方法是实实在在的,“教授”也可以学会,我们都可以学会。
4、有一个秀才去买材,他对卖材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材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材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材担到秀才面前。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材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材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材就走了。
管理者姘识最好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言词来传达信息,而且对于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掌握,有时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因为我们知道,对于沟通对象的了解是我们进行沟通的基础。
5、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竟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释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事实是一回事,恰当地表达事实是另外一回事。领导力涉及处理日常工作的种种技巧,某种意义上,领带力是中层经理作好工作的基础能力要求之一。
6、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处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度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熬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为时已晚。当然,现实中很多事情要做到事前控制有很大的难度,这是,我们还是不得不利用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了。
7、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厉以宁教授在课堂上讲过一个新的和尚挑水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观念有点旧,我们可以用新的观念来理解。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了用不完。有三个庙,第一个庙的和尚们从河边挑水,路很长,到了庙就累了,所以当天够用就凑合了。回来后大家商议,挑水不能累呀,分为三个阶段,一个人挑一段就接力给下一个可,这样挑下来就不累了。第二个庙,老和尚立了一个规矩,把三个徒弟叫来,我们引进新的机制,谁水挑的多,吃晚饭就加一些菜,谁挑得少就吃白饭,结果你追我赶,水一会儿就满了。第三个庙,三个和尚想不能老这样挑水呀,山上有竹子,把竹子连在一起,第一个和尚舀水,第二个和尚倒水进漏斗,第三个和尚就坐在边上休息换班,一会儿水缸就装满了。
机制可以提高绩效,机制好还可以促进创新或者带动技术进步。绩效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组织中的管理难题无处不在。以吃饭为例:一个七人小团体,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而且相互平等。大家只能在没有称量用具情况下分食一锅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在分配合理的情况下,粥的数量刚好够七个人吃。有一个人多吃一点,就至少有一个人要挨饿。怎样分粥呢?
制度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决定换个人来分粥,但结果问题分粥者为自己分的粥最多。
制度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这样做尽管机会均等,但每人每周只有一天吃饱而且剩余,其余六天都饥渴难耐,结果造成了资源浪费。
制度三:大家民主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说这位众人推举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后就有意无意的为自己及溜须拍马者多分,导致个人腐化和风气败坏。
制度四:民主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与制约机制。但由于监督委员会常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各据理力争,等达成协议时粥早就凉了。
制度五:大家参与分,抓阄决定谁得那份。这是我国民间经常采用的最简洁、公平的方法,而且对于不是无限可分或者真正分均很困难的东西也可以分,分完后大家心态也很好,因为机会均等,不会有相互埋怨的事情发生。
制度六: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哪个人只能最后拿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小小的例子,却让人深受启发,其间所体现的是通过组织变革与制度安排来解决管理难题的道理。
推而广之,我们可以认识到:首先:人的行为—一个员工的行为受制于制度环境。因此改变制度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并最终影响工作业绩。第二:当我们讨论制度建设时,其关键在于弄清体现在制度计划背后的指导原则,如道德与正义原则-平等、公正。第三:制
度是人选择的结果,好的制度浑然天成,清晰而精妙,简洁且高效。但现实运做中的制度改革必然改变社会初始分配格局,使某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从而也就必然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执行力:一棍子打死一头猪
------------------
一棍子打死一只猪是执行力,干脆利落,一棍子下去猪就死了,这样的执行力就是到位了。有时候一棍子只是把猪砸晕了,打猪的人以为猪死了,结果猪没死,还醒过来跑了,这就是执行不到位,还由于执行不到位造成了损失。
因为一棍子打不死猪的原因很多,所以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也自然就很多了。执行到位需要多方面的保障:首先打得人要有力,没力气等于给猪挠痒;然后击打位置要准确,打在猪屁股上是不行的;而且打完了还需要检查猪有没有死。有一本书说细节决定成败,很出名的了,还有一本书说细节不决定成败,战略才决定成败,后者的说法我是赞同的。细节决定执行力,战略决定要做什么,做什么都定错了,执行力有什么用?
现在讨论的还是执行力的问题,一个结论就是细节决定执行力,只有保证每个环节都没问题,才能确保猪被打死,才不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细节是如何获得的,其实细节是跟进的时候获得的,不跟进就不知道执行的细节,不知道执行的细节就不知道执行的结果,不知道执行的结果怎么会有好的执行力?最笨的方法是一个人检查棍子,棍子够不够粗、够不够硬;一个人检查猪有没有死,检查还要及时,不能等晕了的猪醒过来跑了才发现执行不到位,那时候已经晚了。及时检查发现猪没死,最多是再补上一棍子,执行的结果还是达到了,只是成本稍为高了一点(敲了两棍子),总比全打水漂要好。
每个细节一个人检查当然是浪费的,这里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这时候需要给棍子定一个标准,长度、结实程度,打猪的人自己根据标准去检查,猪有没有死也由打猪的人去检查,我们也给他检查的方法、标准和操作流程。流程是干什么的?就是用来提升执行力的,这时候企业只要安排一个人来挑选有力的人担任打猪的工作,再给打猪的人培训,前期意识不到位、培训不充分的时候为了避免偷懒或失误让这个人跟紧一点。
打猪的人手法不熟的时候要人带,早期的执行不到位不是打猪的人的责任,而是培训打猪的人的责任。孙膑训练女兵的时候就说了,之前的错误是我号令不明,现在我对你们明了号令,再执行不了,就是你们的责任了,就要杀头了。早期打猪的人需要一个人多培训他,多监督他工作,多帮他补牢,这个人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个打猪人的手法变熟、自我检查的意识提升,以后就不用花太多精力去跟也会做得很好了。这些事情谁来做?一个叫做中层经理的角色,经理不会也不该只管一个打猪的,可能会管很多个打猪的,还可能管打羊的,中层经理就是推动团队执行任务的,要有好的执行力,一个好的中层经理是很重要的。
执行力到不到位,却不是由一个中层经理全盘决定,我们要有一个好的流程,这叫有法可依;还要一个任劳任怨的经理,还要踏实的员工,这是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个层面不是这里要讨论的内容,先不扯着。可以把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做一个比较,看看这几个要素究竟是如何影响企业的执行力的。
人人都说国营的执行力如何不好,纷纷把国营企业作为执行力低下的典型案例,分析得不亦乐乎,以致谈国营色变,避国营而远之。国营真的那么不顶事?国营就是失败的代名词?且看看五六七十年代的国营企业,生产力不可谓不高,执行力不可谓不强,而国营企业原有的管理制度到目前为止变化并不是很大,为何却今非昔比?观念意识问题,早期的科长干科长的事,员工干员工的事,踏踏实实努力奉献青春,制度落实到位,管理人员也肯花心思改进管理水平,员工也肯花心思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时间。
现在下岗的下岗了,不下岗的也半死不活的等着下岗,制度还是那个制度,人却不是那个人,人人说国营的制度有多差,我倒不同意,我党我军的管理水平之高、管理经验之丰富那是不可否认的,转进企业积累操作了那么多年的制度就给全盘否定?问题还是出在人身上。结果几乎所有人把眼光聚焦在人身上,说人就是一切怎么样怎么样。
回头看看民营企业,民营和现在的国营正好相反,民营的激励手段丰富,从管理层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都比国营的要强很多,老板花的是自己的钱,员工干的是自己的职业前途,个个努力,人人上进,为啥民营还是乱糟糟?缺的就是好的制度,在没有好的制度,再好的员工都没办法发挥,员工不是不想做好,而是不知道怎么做。
几个鬼子来中国收购国企,啥也没干,要求所有人按照制度办事,半年后扭亏为盈,制度的力量是伟大的。有制度的时候要有执行力的经理,没制度的时候要头脑灵活分析力强的经理来制定制度,还要一个执行力好的经理来推行制度,同时拥有这两个优点的人挺难找的,其实很简单,找个执行力好的经理,再给这个经理找个头脑灵活分析力强的助理就可以了。
制度是保证公司运作得好的指示牌,经理是车上的军师,员工是车轮;制度错了,军师要想办法改,要是没有制度,就靠军师建立制度,要是没有军师,那就怕是要乱糟糟了。好的执行力,要有做指示牌的制度,要有做军师的经理,要有做车轮的员工,缺一不可哦。
第四篇:执行力小故事(范文)
老木匠准备退休了,她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和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后来大家都看得出,他的心已不再工作上,他用的是杂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吧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晚年礼物。”他震惊的目瞪口呆,羞愧的无地自容。
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她怎么会这样呢?现在自己得住在易懂粗制滥造的房子里?老木匠在为自己为履行承诺而“自食其果”我们是否也在漫不经心的建造呢?是否凡事消极应付,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尽最大努力呢?等我们惊觉到我们的处境时,或许我们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从现在开始,用我们的智慧好好“建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吧!
两位僧人,一位住在南山,一位住在北山。每天早上,两人都会到山下的小溪跳水。虽然隔着一条小溪,但是似乎很有默契,每天他们总是同时出现,同时离开,三十年来一直如此。可是最近,让南山的和尚纳闷的是,北山的和尚好几天没有来挑水了,才开始,他还以为是他们错开了时间了,可是有意识地多等了几次,还是一直没有发现的北山的和尚下来。生病了?遇到意外了?不行,应该去看看!当南山的和尚赶到北山的寺庙里返现,北山的和尚好好的,水缸也是满满的,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院子里多了一口井。北山的和尚解释道:每天挑水回来我会花两个时辰挖井,虽然不确定什么时候可以挖出水来,但是心想这样做总是对的,总有一天会出水的。可不,三十年了,终于挖出水来了,自己一高兴,也忘了应该下山去看看老朋友。
什么样的规划和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结果,今天的结果是有我们过去的规划和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规划和选择将决定将来。个人如此,企业亦然。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是打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那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怒的想到。动手拿备用胎准备装上,事情更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了。没有螺丝,有备用胎也装不上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她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教授懒得理他,但还是处于礼貌,告诉了她。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然后对着教授说“我虽然是疯子,但我不是傻子”
4、孙子是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军事指挥家,她来到吴国之后,吴王把他当作上宾款待。有一天,吴王对孙子说:“孙子呀,都是你的军事理论很强,我想知道你能不能带兵打仗?”孙子回答道:“你给我兵,我就能带,你给我一支军队我一定能把它训练成非常优秀的军队。”“无论什么人,你都能把他们训练成一支军队吗?”吴王问,孙子说:“没问题。”于是,吴王指着自己的宫女说:“你能把我这群宫女训练成军队吗?”孙子说:“你只要给我权利,我就能把这些宫女全部训练成军人。”“好,我给你权利,限时三个时辰”吴王说。
于是,孙子和无望的宫女都站在了训练场上。这些宫女从来没受过军事训练,只是觉得这件事很有趣,大家你推我搡的闹做一团。吴王看着这情景,也觉得新鲜好玩,就把他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也叫了过来,并让他们担任宫女的队长。
孙子开始练兵,她大声说道:“大家停止喧哗,马上列队站好,左边一队右边一队。”但是没人听他的话,宫女和妃子还是在原地嬉笑打闹。孙子也不着急,他大声说:“这是我第一次说,大家没有听明白,这是我的问题。”
现在我第二次要求你们列队。“这些”女兵依然没有反应,玩笑依旧。这时孙子又说话了:“我第一次讲话大家没听明白,那是我的错;第二次买听明白,可能还是我的错。下面我开始说第三遍——请大家列队,左队站在左边,右队站有边”
第三次说话结束了,还是没人按照口令形式。孙子沉下脸严肃的说:“我第一次大家没听明白,是我的错误;第二次大家也没听明白,还是我的错,但是第三次没听明白就是你们的问题。来人。把那两个队长带到一边去,立刻斩首。”马上又士兵上来把那两个妃子抓了起来。这时,吴王赶紧对孙子说:“不能这样!我只是说着玩的。千万别当真了。”孙子说,“你是不是给我权利了?现在军权在我手中,立刻斩首。”士兵咔嚓两刀,吧两个妃子看了。见到这种阵势,众宫女们马上肃然而立,所以,没用三个时辰,两个队列就成形了。
5、差别
小德和小布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着同样的薪水。可是一段时间以后,小德青云直上,而小布却人在原地踏步。
小布到老板那里发牢骚。老板一边耐心的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想他解释清楚他和小德之间的差别。
“小布”,老板说话了,“您去集市一趟,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东西吗。”小布从集市上回来想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小布赶快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说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小布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了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你坐在椅子上别说话,看看别人怎么做。”
阿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想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子,价格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运来迹象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买的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吧那个农民也带来了,她现在真该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壮行小布,说:“现在你知道小德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7、拿破轮胎的故事
在一个大广场上有个算命先生,据传算的很准,有半仙之称。而在广场旁边有一个汽车修理厂,有一个小伙子在修理厂里打工,每天工作非常辛苦,环境也非常差,整天浑身都是油腻,人也看起来很没有精神。这个小伙子有时候就想,我现在天天都这样工作,难道我以后还是如此吗,我的命运就是这样的吗?一天,小伙子想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去了广场找了半仙,想问问半仙自己的命运到底是什么?半仙对小伙子左看右看,又掐指,念念有词好一会,终于对小伙子说了,“小伙子,你是拿破仑的命啊!”小伙子听了非常高兴,心想,半仙都说我是拿破仑的命了,拿破仑是谁啊,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说明我以后一定会飞黄腾达的。于是小伙子非常高兴地回去了,从此以后小伙子像变了和一个人一样,干活积极主
动,充满了干劲,心思也活了起来,觉得自己是拿破仑的命,就不能像一般人一样,见到不懂的就问,自己也没了很多书,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而且性格也开朗了,跟很多人都交了朋友,于是在三年后这个小伙子终于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汽车修理厂,在十年后,这个小伙子已经三十多岁,修理厂已经有十多家了,业务遍及全省。这天,他又路过广场,想起了最初打工的时候的情景,还有那次改变他人生的算命,于是就想再见见当初那个算命的半仙,过去一看,半仙果然还在那里,只是两鬓越发的斑白了,更老了一些。这个小伙子走上前去,说明了情况,最后说非常感谢半仙,这时半仙仔细的端详了这个人之后,却说了:“你当时听错了,我说你是拿破轮胎的命,因为,我当时看你每天都拿个破轮胎从广场走过,人垂头丧气的,没点精神,觉得你一辈子就这样了,所以我说你是拿破轮胎的命。
故事就讲完了,请问各位:是听到了什么重要,还是相信什么重要,是相信什么重要还是做了什么重要,是做了什么重要,还是坚持做什么重要呢?
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打开你的心扉,用心去悟
第五篇:执行力小故事案例
猫和老鼠
从前,有一只真抓实干的黑猫,它每天都能捉10多只老鼠,让老鼠们吃尽了苦头。于是,老鼠们召开研讨会共商对付黑猫的办法。有的建议加紧研制毒药,有的说干脆一齐扑上去把黑猫咬死。最后,还是老奸巨猾的鼠王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老鼠杀猫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杀死它,就应设法躲避它。咱们推选出一名勇士,偷偷地在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这样一来,只要猫一动就会有响声,大家就可以事先躲起来。”老鼠们公认这是个很好的想法。但怎样执行呢?高额奖金、颁发荣誉证书等办法一个又一个地提出来,但讨论来讨论去,老鼠们也没有找到一个敢于执行这一决策的勇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好的想法却不能执行,那只能是空想。同样,对于企业来说,管理者有了决策,但因脱离了实际,无法执行,最终也无济于事。因此,在使员工执行决策之前,管理者首先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作出科学决策,保证计划切实可行。
联想的制度刚性
联想从10年前的默默无闻到今天的中关村龙头企业,这样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主要取决于两大基本因素:第一点是联想的领路人柳传志的战略意识;第二点是联想强大的组织能力。
联想强大的组织能力主要通过其制度的刚性来体现,这种刚性的制度可以克服知识分子创业队伍的先天性弊端,使组织的制度落到实处。
联想文化的第一个阶段被称作制度文化,即斯巴达方阵文化。
所谓斯巴达方阵文化有两个主要特点:强调集体力量和强调制度的刚性。这种文化建立伊始,从联想最高的领导人柳传志到联想的每一个基层员工,都在矢志不渝的遵守这种文化,贯彻这种文化。
以开会迟到为例,联想规定:开会不准迟到,如果迟到的时间大于等于5分钟,与会者就不用参加会议了;如果小于5分钟,那么迟几分钟就在门外站几分钟然后再进来开会。正好有一天柳传志迟到了,他迟到的时间大概是3、4分钟,于是,柳传志按照规定站在门口,直到站够了规定的时间才走进会议室。试想,连公司的老总都能以身作则,其他的员工又怎么能不遵守制度呢?
康佳是我国著名的彩电生产企业,其内部有一条规定:不准在工作场合吸烟。这条规定看似简单,执行起来却有很大难度。但是经过一件事后,康佳的这条规定在员工中得到了认真的贯彻。
员工甲20多岁,既有学历又有技术,在某一次企业合并中进入康佳。康佳当时的领导班子对这名员工非常器重,很快就让他担任了一个车间的副主任。员工甲在走向领导岗位之后,更加积极肯干,表现优秀。但是,他有一个无法克服的习惯,那就是喜欢吸烟。为了执行工作场合不准吸烟的规定,小伙子只能在午饭时或者下班后猛吸几口,以解烟瘾之苦。一个偶然的机会,员工甲发现车间的楼梯拐口处可以作为吸烟的好去处,他个人认为这个地方不能算作工作场合。有一次,他又像往常一样在这个地方点着了香烟,却刚好被公司的副总经理迎面撞上。副总经理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很快从人力资源部发出了三条通告:第一,免除员工甲车间副主任的职务;第二,罚款;第三,全厂公示。
公告张贴之后,在整个车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部分员工认为公司的管理方式太过强硬,采取的惩罚动作过大。但是,在这件事之后,康佳没有人再在工作场合吸烟了。
通过以上案例可知,企业制度的建设和执行都是在一点一滴的具体过程中坚持下来的,大的制度要坚持执行,小的制度也不能放松。如果只建立制度而不谈如何执行,那么这个制度本身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所以,一个组织要想拥有强大的竞争力,首先要在行动上尊重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尊重执行。
强势郭凡生:“非典”发军令
郭凡生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在管理企业与处事原则中常常显露出军人的直率和严格。在2003年“非典”时期,郭凡生实行了严格的军营制度。慧聪公司在北京昌平地区的研发基地集中了600名员工的慧聪园自行隔离封园。如果有员工要一定出园,“可以,你先交辞职报告,然后出去了就不许再回来。”不久,住在慧聪园的一名女员工因为不顾劝阻执意出园而被立即开除。
“非典”时期,郭凡生给员工下发的注意事项文件中全部冠以“CEO第×号令”。军人的严格与铁腕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还是那句话:令行禁止,令要行得通,止要止得住,乱世必用重典。哪怕有人去投诉,哪怕最后我要赔钱,我也要在公司树立起规矩的威信。”郭凡生说。
郭凡生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温文尔雅,一派学者风范,没曾想他还有如此强势的一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不执行,也成不了方圆。有“圆”无“方”,成不了优秀的企业家;有“方”有“圆”成就了郭凡生。
令行禁止陈峰:春节开除违规飞行员
海航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峰有过一段难忘的军旅生活,军队中的严格管理、绝对的执行力等优良军风被他移植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来。
遇到违纪违规的人和事,陈峰处理起来不留丝毫情面。一个给员工和外界印象颇深的故事是:海航创建之初,两名到美国接受培训的飞行员,回来时已是腊月二十九,便直接回家过春节,没按规定先回公司报到,结果立即被开除了。看似不近人情,但陈峰说,公司的规矩建立不起来,会影响一大批人。惩少而教多,这是严厉,也是善良。
海航还有这样的规定:如果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出现了事故,公司总裁立刻降为副总裁,飞行部总经理就地免职,飞行员改行当搬运工。“我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教育,教育本人、教育大家。对所有人严格,出发点是为将来好,为事业好。”
执行是没有大小事之分的:所有事情,无论大小;所有人,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是既定的规则,都要执行。
铁腕任正非:“拿不下山头就撤职”
说到企业的强势文化,不能不提任正非和他掌舵的华为。华为的文化是强硬和激进的,这是军人出身的任正非雷厉风行的性格和军事化作风的深刻体现。
资源的稀缺、惯有的危机意识让任正非选择了“狼”式生存法,“我们是一群饿狼,只有让狼性爆发才能生存”。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在《我在华为打工的日子》的文章中有这样的描述:“华为要求我们服装严格统一,白色无暗纹的衬衣,黑色西裤,黑色皮鞋,深色袜子。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二十几个男生去加班,我走在最前面,无意中往后看,清一色的黑西服西裤,齐整整地往前走,场面颇为壮观,比黑帮气势强多了。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去省移动,刚进大院,对面走来网络部主任,他见到我们,惊呼:„华为进村了!‟”
华为创业期,价值标准是“只以成败论英雄”。“一个团打山头,你打不下来,当场就把团长撤了,让连长当团长,最后山头真的打下来了,这个团长就给连长当了……小公司必须靠高层行政管理的决心来推进公司前进。”任正非以军队的冲山头比喻培养干部,用教父般的执著与坚韧调教出一群凶猛的土狼,不断蚕食狮子周围的领地。
就像弹簧一样,人的弹性和张力是有限的。任正非靠“铁腕”推行的“狼性文化”让每一个员工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已经延展到了最大限度。如果得不到缓冲,就会有断裂的危险。
吴王与孙武练兵
孙子是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军事指挥家,他来到吴国之后,吴王把他当作上宾款待。有
一天,吴王对孙子说:“孙子呀,都说你的军事理论很强,我想知道你能不能带兵打仗?”孙子回答道:“你给我兵,我就能带。你给我一支军队,我一定能把它训练成非常优秀的军队。”“无论什么人,你都能把他们训练成一支军队吗?”吴王又问,孙子说:“没问题。”于是,吴王指着自己的宫女说:“你能把我这群宫女训练成军队吗?”孙子说:“你只要给我权力,我就能把这些宫女全部训练成军人。”“好,我给你权力,限时三个时辰”吴王说。
于是,孙子和吴王的宫女们都站在了训练场上。这些宫女从来没受过军事训练,只是觉得这件事很有趣,大家你推我搡闹作一团。吴王看着这情景,也觉得新鲜好玩,就把他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也叫了过来,并让她们担任两队宫女的队长。
孙子开始练兵,他大声说道:“大家停止喧哗,马上列队站好,左边一队右边一队。”但是没人听他的话,宫女和妃子还是在原地嬉笑打闹。孙子也不着急,他大声说:“这是我第一次说,大家没听明白,这是我的问题。
现在我第二次要求你们列队。”这些“女兵”依然没什么反应,玩笑依旧。这时孙子又说话了:“我第一次讲话大家没听明白,那是我的错;第二次没听明白,可能还是我的错。下面我开始说第三遍——大家列队,左队站左边,右队站右边。”
第三次说话结束了,还是没人按照口令行事。孙子沉下脸来严肃地说:“第一次大家没听明白,是我的错误;第二次大家也没听明白,还是我的错;但是,第三次没听明白就是你们的问题。来人,把那两个队长带到一边去,立刻斩首。”马上有士兵上来把那两个妃子抓了起来。这时,吴王赶紧对孙子说:“不能这样!我只是说着玩的,千万别动真的。”孙子说:“你是不是给我权力了?现在军权在我手中,立刻斩首。”士兵咔咔两刀把两个妃子砍了。见到这种阵势,众宫女马上肃然而立,所以,没用三个时辰,两个队列就成形了。
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中,主人公罗文那种对上级的命令不问理由、不辞劳苦,全心全意去完成的执行力理念影响了无数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罗文在把信交给加西亚的过程中,大多是服从,自主的决定却不多,这是不是最理想的执行力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对于上级的决策,好的执行者不会教条式地盲从,而是按照任务的要求随机应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妇孺皆知。和尚多了反而没水喝了,这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几个和尚懒惰,而是涉及到和尚在运水时的分工与合作问题。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合理的分工、有效的合作、严格的监督与奖惩,就容易造成相互推诿的现象,致使执行效率低下。执行力并不只是简单的行动力,而是一个系统的问题。要使执行力得到有效落实,不但要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形成创新求变的执行理念,还要做好团队的分工、协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