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自由概念》读后感(大全5篇)

时间:2019-05-15 04:4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种自由概念》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种自由概念》读后感》。

第一篇:《两种自由概念》读后感

读《两种自由概念》有感

这本书着重论述了两种自由: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这样或那样的感叹,感叹生活被束缚,感叹自由被限制。然而,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就拿学生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为止,每天都要学习,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这个时候,很多学生会抱怨自己一点都不自由,想干什么都要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允许,他们埋怨学校放假太少,埋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太难,怨恨父母每日督促自己学习,痛恨考试以及排名次。每当他们抱怨时,家长会说,这是为你将来着想,你现在吃苦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生活。家长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没有错,而孩子却认为这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不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就是不自由,这种想法没什么不对。然而,在这本书中,作者也提出了一个观点:睿智的人有义务去帮助愚昧的人取得自身的进步,如果愚昧的人不愿意接受睿智的人的安排,那么睿智的人可以通过强制的手段使他们服从,因为愚昧的人所坚持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从这个观点看,家长的做法显然是正确的。然而,孩子心中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们也许甘愿不认真学习,甘愿去做学习以外的事情,任何人都有选择过怎样的生活的权力,基于此,他们认为,家长和学校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他们因为这样而生活在痛苦之中。

书中还有这样一个观点,为了社会的自由与进步,强迫愚昧的人进行学习也是一种自由。然而,愚昧的人可能并不认同睿智的人的观点,他们不愿意去学习,认为这是限制了他们的自由,这也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没有限制就没有真正的自由!这句话被不同的人所认同,没有法律的限制,那些守法的公民的权益将会受到损害,他们就变得不自由,但因为有法律的限制,那些想胡作非为的人干坏事的自由也被限制了。自由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大学之前我们感叹自己不自由,大学的时候还不是真正的自由,生活费、考试的束缚依然存在,只不过与大学之前换了个内容而已,大学生开始担心就业、恋爱等问题,在这一点上,他们的自由又受到了限制。将来,我们走上社会,面对就业和求职的压力,面对养家糊口的压力,面对房子、还贷的压力,我们会深深地感觉到自由受到了限制。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时候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任何自由都是有代价的,这是我的观点,我们想获得在政治上发言的权利,那么首先就必须牺牲时间去学习政治,否则,我们就不是被限制了自由,而是不能够行使在政治生活中的自由。一种自由可能需要牺牲另一种或更多的自由才能实现,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我也非常渴望自由,我仍然记得高三时进行村干部选举,那时候给我的选票我根本就没办法填,为什么?因为我对那些候选人根本不了解,我深深感觉到了自由被限制,可是这也有我个人的因素,没有去了解又如何能享受投票的自由呢?高中时我也常埋怨学校的假期太少,认为人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忙碌的,没有多少休息的时候,小学时努力学习争取考个好名次,初中时努力学习争取考个好高中,高中时又紧张地学习想要考个好大学,考上大学后又忙着各种活动、专业课的考试,各种证书的考试,恋爱、兼职,迈入社会又要忙着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又要忙着升职、加班,生活好一点后结婚生子,然后为子女忙生活费和学费,接着子女长大后忙着儿女的婚事,结婚后又要催着要孙子孙女,接着就是帮忙带孩子,老了之后终归黄土!人的一生啊简直处处受限制,时时不自由,被这样那样的事牵绊着,永远不可能随心所欲!到此,我依然困惑,什么时候我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啊?

第二篇:《两种自由概念》读书心得

《两种自由概念》读书心得

我们今天在谈论自由的时候,一般会将其划分为两种,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而这个概念是1958年由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的演讲中正式区分的,哲学家,政治学家们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对自由的思考,当然与历史的发展有关。我们反思自由与奴役,反思两次世界大战,反思近现代辉煌的成就,当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的文明有多脆弱,有时候总会泛起一种无力感,想改变,却不知从何做起。

1944年,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出版了他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通往奴役之路》,1945年,卡尔·波普尔出版了《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他们都是著名的犹太学者,深受极quan主义的迫害,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犹太人是最拥护民主和自由主义的,他们信奉“看不见的手”,一直以来就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忠实拥护者,只有民主,才能保证多数人不成为少数人的奴隶,才能让犹太金融财团的利益最大化,让共济hui影响乃至操纵这个世界,而不会被元首或者暴君这样的人把别人的私有财产吞得干干净净,还要使人面临被物理消灭的惨景。

有人说,被资本奴役,不会被比被上帝奴役自由得多,然而,至少很多人都和我持同样的观点:宁愿被资本奴役,也不愿意被极权,被个人和集团永远垄断的暴力政治法律去奴役,因为,民主至少能够避免最坏的一种情况,也许它不是价值最合理的,不是结果最正义的,但它至少不会为了实现所谓的伟大目标,把反对者都物理消灭吧?

伯林在文章一开始谈论目的和手段的问题时,就指出了思想观念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并且最大的危险是它不是理性批判所能左右。他说:“令人惊讶,因为在近代历史上,也许从不曾有这么多人——包括东方人和西方人——的观念以及生命,被狂热的社会与政治学说所改变,有时甚至被猛烈翻搅。”纵观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历史,这句话显然深刻地展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正如伯林所言,哲学家的意识活动,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而对于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两次世界大战、意识形态冲突等事件,处处能够找到这样的影子,真实地刻画出了如此残酷的现实。

所谓消极自由,是指在我有能力做某事的范围之内,免受强制和干涉,当然,这种能力不能侵犯他人。而积极自由,则是我有干什么的自由,是一种想要自己治理自己,或参与控制自己生活过程的欲望。于是我们看到了自由的两种倾向,消极自由争取的是免受他人的强制和干涉,积极自由则表达出做自己主人的愿望。

自由是被理性引导的,理性推动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革命,推导出了政治哲学意义上的自由,但也走向了异化的道路,西方进入和垄断资本主义告诉发展的时代,也是工具理性支配、控制人的时代,社会矛盾积累是很严重的。于是越来越多的哲学家主张积极自由,马克思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就很看不惯,他认为理性应该是一种使自己实践有效的能力,或者说改造世界的能力。马克思这样去理解理性与实践的态度自然就催生出了与以往哲学家迥异的自由观,注意,我说的马克思,不是现在贵党宣传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理性主义自由的思想,论述个体与群体、阶级自由的关系,提出自由的阶级性,最后推出自由的实现形式是共产主义。他说自由是状态,与必然是辨证统一的,仅仅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他既反对只承认必然的宿命论,又反对承认绝对意志的“唯意志论,对只承认客观和只相信主观都要反。

但其实,虽然消极自由是古典自由主义的一贯立场,从霍布斯、洛克到亚当.斯密、休谟等英国古典政治思想家皆倡导“消极自由”的概念,包括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第四条“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也更加强调做事情的“有权”即免于干涉,就像墨家讲的“非攻”。而“积极自由”的观念也早已有之,同样信奉社会契约论的卢梭就和霍布斯与洛克不同,卢梭强调了个人和国家权力的统一性,个人自由在共同体中得以实现和保障,从天然自由到社会自由再到道德自由,构成了卢梭自由观的由低向高的三个阶段,而他的思想深深影响到了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于是有人把卢梭称为极quan主义的创始人,我们看到,在马克思的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第二章,自由被表述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到了新自由主义的先驱托马斯·格林这里,积极自由被明确指出,格林将其表述为“自由并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可以做我们喜欢做的事,而不管我们做的事是什么。自由并不意味着一个人或一些人可以享受以其他人的损失为代价的自由。我们言及自由指的是一种积极的权力或能力,从而可以做或享受某种值得做或享受的事。”

伯林在这本书中着重论述的还是积极自由,其公式表述是“去做某事的自由”(liberty tosth.),而消极自由则是“免于„„的自由”(liberty fromsth.)于是这种分歧体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处世哲学,即伯林所言“并不是对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解释,而是对于生活目标的两种存在深刻分歧而且不可调和的态度”。伯林在本书中提到政府和法律的干涉也有例外,比如给人“免于饥饿和贫困的自由”,我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某些必要的经济干涉并不意味着对自由的侵犯。当然,对于本身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比如瞎子看不见,穷人买不起某些东西,也不属于消极自由的范畴。

而就追求积极自由来看,不管是追求理性主义的黑格尔学派、自我实现或者自由意志论者、禁欲主义者等追求避世的人、还是渴望实现群体认同或者说集体意志的人,最终都指向了“以做自己主人为要旨的自由”,而这种思

想的集大成者毫无疑问是卡尔·马克思,我们知道,同时具有宗教的终极关怀道义权威与科学般的理性权威双重魅力的,除马克思主义再无其二。正是在这样一种实践理性和追求积极自由的鼓舞下,有着严密逻辑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支撑,很多组织都开始其政治实践,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向康德、格林、马克思这些哲学家们的经典思想被野心家利用,成为推行极quan主义的意识形态武器,然后造成无可挽回的灾难。不管他们所做的有多么价值理性、动机有多纯正、所描述的结果有多正义,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么一句话“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这句话来自F·荷尔德林,德国诗人,黑格尔的同学。伯林1958年的演讲恰恰就是在指出“积极自由”的危害,用一个最美好的东西去蛊惑人心,那些以集体、民族、阶级、国家或某种社会理想或各种意识形态的名义压迫个人,无不以追求所谓的绝对自由、纯粹理性、真实自我类似的理由为说辞。这样的理想,这样的目标难道不够远大不够好吗?当然不是,问题在于,设计这些远大理想的人对理性过分地自负,狂妄地认为科学的、理性的实践能够设计和创造出一个完美的社会,于是强调积极自由,强调社会权利,强调平等。为了实现所谓绝对自由,或者说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平等,进行社会的积极干预。而在干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让个人的权益受到侵害,让权利与自由集中到统治者的手中,到了这个时候,能够约束统治者的,只剩下道德了,因为法律已经被践踏了,然而,不管是理性认识还是道德约束都有很强的局限性。我表示不解的是,有这样的局限性,又怎么能够用理性规划建立一个乌托邦?于是会在实践中付出巨大的代价,在这样的反复中,无可避免地会迈向专制极quan。

当我们把自由的观念绝对化,认为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实质上就否认自由的存在与意义了。事实上,自由本来就是相对的,是以不侵害别人的自由的为前提,是限制的和有条件的,自由的边界是自由,一个自由不能侵犯另一个自由。因此这种限制,并不意味着自由观念的无意义,相反,在限制之外,存在广阔的自由天地。这恰恰是需要保护的。而这些为了用理性实践伟大理想的人,反对的就是个人的自由和这些的自由天地。因为个人的自由必然会抵制为了所谓积极自由而实行的统治。所以,为了实现所谓的自由王国,就要牺牲个人的自由去实现所谓集体或者说阶级的自由,在这些国家,自由往往是不被广泛认可,其意涵也是受到刻意扭曲的,于是导致极quan主义,与自由相对的概念是奴役,极quan主义正是奴役的代名词。

马克思的communism社会有两个条件值得我们思考,第一是物质极大丰富,第二是道德水平极高。现在看来,只要在地球文明时代,就永远达不到。资源是有稀缺性的,道德不是想提高就能提高到极限的,以此理论为根基的社会主义难道不是一个乌托邦吗?强行去实践当然只能被野心家利用。物质和道德无法保证的时候,靠什么做到分配的公平?

于是,基于有限理性的思考,我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消极自由主义者,曾经为之热血沸腾的,比如苏共要以社会主义一国胜利建立联盟辐射周边,最后要解放全人类,nazi要建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元首的大germany帝国,然后建立轴心征服世界,实现全人类的种族进化,这些无比伟大得令人热血沸腾理想在现在看来,都是浮云了,我们曾经在奴役之路上走远,现在情况虽然比几十年前要好,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我们需要反思的力量,避免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第三篇:两种文化读后感

科学理论与人文主义的碰撞

——《两种文化》读后感

之所以要把题目名字取成科学理论与人文主义的碰撞,我想很大程度上这不就是斯诺在这篇演讲稿中想要说的主题么。所谓两种文化我想指的就是科学理论与人文主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方向。

正如斯诺所说,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鸿沟,而这个鸿沟随着一代又一代越发出色的专业人才的出现变得越来越大,文人与科学家彼此猜忌甚至于荒谬的歪想。斯诺提到,人文主义者往往对先人前辈怀着敬畏的心理,习惯于用克制压抑的语气讲话,而鄙视那些总是一副狂妄姿态的科学家们,科学家更习惯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若是能推翻前人的理论,便是求之不得的大新闻,同时看不惯那些无病呻吟的家伙。并且这种相互之间的不理解正在变得严重,斯诺说到:事实上,科学家与非科学家之间的分裂在现代年轻人中间比30年前更难沟通。30年前,两种文化之间虽然长期未进行对话,但是至少双方还没法跨越鸿沟强作某种笑颜。现在已顾不得这些礼貌,公然板起面孔来。但是真的没有解决办法了吗?斯诺在最后写道:打开这个局面的出路只有一条: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

说到当下的教育,至少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我国高中教育的文理分班制度,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理念,但从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的矛盾问题上来说,这无疑是火上浇油的。文科生和理科生相互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背景似乎加剧了两种文化的对立。正如我们高中时代在讨论文科理科谁更累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各执其词,相互不理解,难免有一些狂妄自大之嫌,然而随着世界科学的飞速发展,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就增长了理科同学们“骄傲”的气焰。但是话说回来,对传统文化软实力的继承,社会文明遗产的发扬光大,在当今总体和平的年代又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又开始盛行,比如我国,一直努力通过改变教育制度,从文理分科改为大综合,开始实行综合考试的制度,来改变现在的社会现象。

总之,科学理论和人文主义都代表着各自的一种社会知识形态,他们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是为人类的思维活动以及歪曲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两者之间的分裂对整个国际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如何协调发展,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在行动着。

第四篇:自由读后感

自由读后感模板

很薄的一本书,晦涩的长句,让我如同咀嚼一块生硬的糟饼,咽不下吐不出。

密尔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甚广,尤其是其名著《论自由》(OnLiberty),更被誉为自由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与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道,被视为报刊出版自由理论的经典文献。这部着作的要义可以概括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成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其他人和社会都不得干涉;只有当自己的言行危害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接受社会的强制性惩罚。这就是密尔所划定的个人与社会的权利界限,所以,1903年当严复第一次把《论自由》介绍到中国来时,书名就叫《群己权界论》。当我看到严复先生所翻译的这个标题,似乎这更是密尔所要表达的主旨。

整本书的建构清晰易懂,完全与其行文内容不同,开章引论,于后三章分述,末章叙述其应用。在《论自由》一书中,密尔所谓的个人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这也是他所论自由区别于前人如自然法学派,把自由看作是不依赖于社会,而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天赋权利。在老师在指定书目之前,我便有意地去尝试着去读这本论着,原因在于一次在网络上搜索,《论自由》是新闻传播学必读的课外读物,事实如此,密尔本书的重点也在于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密尔在第二章的末尾总结论证了思想言论自由在认识上的意义,这里有必要摘抄下来,因为这一系列的论证对推动自由主义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使他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论证如下:第一,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据我们所能确知,那个意见却可能是真确的。否认这一点,就是假定了我们自己的不可能错误性。不可能错误性的提出是密尔论证言论自由的重要论据,没有什么不可能错误,故而,任意意见都可能去发布。第二,纵使被缄默的意见是一个错误,它也可能,而且通常总是,含有部分真理;而另一方面,任何题目上的普遍意见亦即得势意见也难得是或者从不是全部真理:既然如此,所以只有借敌对意见的冲突才能使所遗真理有机会得到补充。密尔在这第二点上确定了错误意见的存在的意义,它之所以存在是对既存真理的一种补充,它有利于真理的完备性。第三,即使公认的意见不仅是真理而且是全部真理,若不容它去遭受而且实际遭受到猛烈而认真的争议,那么接受者多数之抱持这个意见就像抱持一个偏见那样,对于它的理性根据就很少领会或感认。这一点简直是太有说服力,反对意见的提出,就会逼迫持有者去说服反对者,而一旦持有者没有从根本上体会真理,那么只会被反对者所识破,只因为有反对者的存在才能使真理更好的被人理解。再者,第四点,教义的意义本身也会有丧失或减少并且失去其对品性行为的重大作用的危险,因为教条已变成仅仅在形式上宣称的东西,对于致善是无效力的,它妨碍着去寻求根据,并且还阻挡着任何真实的、有感于衷的信念从理性或亲身经验中生长出来。

密尔所宣称的自由毕竟是离不开社会的,人是一个能够自由发展的、任其随自己喜好的态度去生活。但是,他也必须区分自己自由的权利界限,在密尔的自由论中,自由,也就是不能损害到他人的利益。这也是我所能读懂的层次,在不干涉他人权利、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你是可以干任何你想干的事情的。当然,政府也不能干涉人们的这种自由,密尔理论中,政府过多干涉人们自由,会增加政府的权力,一定程度上会使人们陷入崇拜权力的情况,从而丧失自己的自由观念,依附于政府,而人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受干涉,是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如前面密尔所述,意见就算有其真理性,但反对的或者不同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真理性是有所帮助的。我是这样体会的。

密尔的理论就先谈到这里,本篇读书笔记,我用了读不懂来形容我所认识的自由,当然既是形容这部着作,也是形容我所看不懂的当今中国社会所谓的自由与民主,以及一些为人师所传授的民主自由。是的,中国的民主自由是与当今世界所谓的民主自由有一定的距离,正如韩寒所讲,在网络上发表一些文章的时候,会有一个审批的过程,会有一些字会变成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这都是在西方国家不能所遇见的情况,这完全是政府干涉个人言论自由的铁证。或许,是有太多人只看社会的这一面,在我看来,整个社会是前进的,总有一些手段是必须要实行的,一些人总是在试想如果中国政府按照西方政府那样做,该多好,我想问,多好是哪里多好?体制要变,民俗要变,人们要被强迫地去接受所谓的民主自由,时髦的说也就是突然被民主被自由,一个人总要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会慢慢适应,会逐渐去放弃自己这方面的畅想,逐渐同化,不横向比,纵向比,这种变化是很客观的,横向比,我们只能兴叹,有时候,我反而感觉西方国家安全感不是很强,一切都放开,在适当法律下,谁知道谁哪天会情绪变化,对他人怎么样?

自由,感性来讲,只要是简简单单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可以,一定要与自己过不去,那也没办法,有一批人在争取西方式的自由,需要这样的人,正如密尔在《论自由》里所说的的另外一个层次,每样东西都有存在的理由,都能促进社会的进步的。

第五篇:自由读后感

关于自由读后感

关于自由读后感 篇1

倒着来说,依然对《我的自由年代》最后的结局愤怒无比。当然,那样的开放式结局或许更为真实和贴近生活。在这个日子不再慢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是匆匆忙忙要效率的,而感情往往成为了什么也真真的是“冷暖自知”了。

流川在影院的流泪,最是叫人心痛。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在那一刻远远抵不上他心中爱情的沉沦,他那样一个骄傲和理智的人,做出分手的决定获得了所有人的理解,包括嘉恩,被分手的她在远去英国读书一年后的信里对流川的分手说感谢,因为流川真真做到了给她自由。

我是个感情太过于抠细节的人,也常常把自己带进去小说和电视剧里,偶尔还不能自拔。不用想也是极其叫人讨厌的,《我的自由年代》本周二20号结局后,我就暴躁不已,数次吐槽,包括这一次。

流川对他父亲的感情,到了最后一集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庭审前父子的互动,被推开的流川,保持沉默的刘松衡,作证时父子间的表情,流川的沉默隐忍心痛,刘松衡的沉默悔恨激动,短短几分钟却仿佛是父子间的一辈子。

虽然我对接下来父子的和解深表突兀,刘松衡的痛哭流涕的反省总是有点突然,就突然的几秒钟在儿子刘杉峰对爷爷遗嘱的解释中顿悟了。好吧,到底也算是好事。流川说要做父亲的代理律师,让父亲得到公正的判决,不管是对错。是真心的为流川点赞,他清楚的知道父亲的事情,但是他再没有像之前那样冷眼旁观做远离,他主动的`走近了父亲去真正的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我想这里应该可以用到“同理心”三个字。这时候的感情早已超脱了亲情的范畴,所以说流川的叫人敬佩在此,他再一次用分裂的人格来应对着遇到的问题。

曾和朋友说,后几集流川的表情太过于憋屈和木讷,朋友说因为他心里压着太多东西。是啊,当他安慰父亲说出“在父辈的那个年代思想是最恐怖的东西时”,听得出他的压抑和悲伤。他对父亲的表白“我愿意在你的身上花的时间是一辈子”,配合着父子的双手紧握,是世间最动人的场景。

电影后提出分手的流川,扔下痛哭的嘉恩转身而去,却在转角处停下不能自拔的痛哭。等到身后女孩的哭声渐小时,他带着依旧颤抖的肩膀迈着坚毅的步伐离去了。

而那个哭累的嘉恩也到底晓得该回去了,回到家时,隐藏不住的泪眼被那一句我和流川分手了再次点燃。这是嘉恩第一次或者说唯一的一次在家人朋友面前的爆发,哪怕她高分落榜,参选失败,面临退学等等的时候,她的情绪都没有这么激动过。所以说,爱情是最让人无常的东西。

其实流川何尝不是?即便和父亲的和解也没有叫他那么的不能自已。可是从他打定主义为父亲辩护和嘉恩分手后,他就把所有压抑的情感全部释放了出来,那样的痛快淋漓的宣泄,仿佛一辈子就也就那么一次。

冷静后的嘉恩登上了去英国的飞机,云淡风轻的接受了当初人维修改她志愿害她高分落榜的真相,是的,她说感谢那一年的落榜,因为正因此而成就了现在的她。

片尾的嘉恩头发侧绑,披着一条格子大围巾,有点慵懒有点成熟有点从容。结尾的流川拿着信依靠在摩托车上,抬头望着远方,面容平静。是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关于自由读后感 篇2

《论自由》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关于“论自由”这本书,密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全书要义可以概括为两条基本原则: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

它将自由问题的探讨从国家与个人延伸到社会领域,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的论述,成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对个人自由的强有力的热情辩护,使之成为英文世界里捍卫自由的经典。

在对付野蛮人时,专制政府正是一个合法的型式,只要目的是为着使他们有所改善,而所用手段又因这个目的之得以实现而显为正当。现在看来,密尔的这句话是相当政治不正确的。一个如此强调“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无权干涉”的人,怎么会觉得用专制来“对付”一个民族是正当的呢?原来,在密尔看来,野蛮人的种族就好像人类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无法对自己负责,需要成年人的照管。可是,如果密尔的这种看法成立的话,那么我们的文明种族是怎么长大的呢?在人类刚出现的时候,可没有其他人来帮助、照管这些“野蛮人”啊。

对于某些意见,因我们自己的判断裁定其错误就拒绝倾听,为了更充分说明这种做法的危害性,看来有必要把讨论付诸具体的案例;而且最好我首先选择那些最不利于我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反对言论自由的论点,无论是从正确性上还是从有用性上来说都被视为是最强有力的。

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包括: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要求着最广义的良心的自由、思想和感想的自由、意见和情操的自由、发表和刊发意见的自由;第二,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第三,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假定全体人类减一执有一种意见,而仅仅一人执有相反的意见,这时,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

相应于一个人对自己的孤独判断之缺乏信心,他就常不免带着毫不置疑的信托投靠在一般“世界”的不可能错误性。而所谓世界,就每个个人说来,是指世界中他所接触到的一部分,如他的党、他的派、他的教会、他的社会阶级。我们所谓的世界,只是我们接触的那小小的'一群人。虽然网络时代让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然而作为一个个体,能够接触到的人和观点终究还是少而又少的。在世界这只庞大的大象面前,我们永远是盲人。所以,我们盲目相信“世界”的看法,和盲目相信自己的看法没什么两样。

自由原则不能要求一个人有不要自由的自由。如果在当今社会有完全的自由,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达到一个不一样的阶段。本书中提出最中心的就我们在不影响到别人的生活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绝对自由。但是现在的社会可以给我们有这样的自由吗?

下载《两种自由概念》读后感(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种自由概念》读后感(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由与平等两种激情的遭遇5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自由与平等两种激情的遭遇 作者:董小燕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2期 [摘 要]以自由与平等为圭臬的法国革命,却以拿破仑专制而告......

    《自由风筝》读后感

    假如人生真的是一只风筝的话,从本质上讲这根拉住你的线,不是束缚你的线,而是放飞你的线。看这句话的时候正值我和家人冷战时。又是在餐桌上,由于几句话而引起的纠纷,那些话不说自......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先总述文章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第二章论述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论自由》读后感

    约翰·密尔 《论自由》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好难懂。书中的指代性的词语有很多,让我每次读着读着,脑袋里形成的“线”啪嚓一下就断了,我也变懵了,思想便“神游”了。......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 说到自由,首先要明确自由着一个领域。这个领域包括着,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要求着最广义的良心的自由;要求着思想和感想的自由;要求着在不论是实践的或思考的、是科......

    《自由备忘录》读后感

    穿越迷茫,追寻自我 ——读《北大青年心灵独白自由备忘录》有感 《北大青年心灵独白自由备忘录》是一本反映新时代知识女性内心世界的“心灵鸡汤”,上册书分序曲、现代女性的灵......

    《论自由》读后感

    《论自由》读后感 一提到自由,我的脑海中顿时联想到许多:它既是一种社会人的权利,是人们在不要侵害别人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为;也是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即尊重人们的自由意......

    《逃避自由》读后感

    关于自由的探讨—读《逃避自由》后感摘要 弗洛姆是20 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