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航空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建议

时间:2019-05-15 04:5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市航空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市航空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建议》。

第一篇:我市航空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建议

[编者按:航空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市的航空产业正处于发展的良好时期,认真分析研究航空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对于首都经济发展以及做好税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市航空产业发展历程及相关情况概述,重点探讨分析了当前**航空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促进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现刊发,供大家参考。]

航空产业作为二十世纪中叶才逐步兴起的行业,经过短短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国际往来、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因其特性而处于难以替代的地位。从概念上理解,航空产业主要是指在国内和国际航线上使用大、中型客、货机、支线飞机和直升机进行的商业性客货邮运输的行业。它所涵盖的范围较广,通常包括航空器的提供者和经营者、发动机制造商、燃油供应者、机场及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等。本文所涉及的航空产业主要是指机场、航空公司、航空代理及部分辅助业务(本文涉及税收数字均为**市地方税务局征收税款,不含国税征收部分)。

一、**市航空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市航空业界的情况

**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并向着世界名城和国际城市的战略目标全力前进,千载难逢的2008奥运是发展道路上的一针强心剂,这些确立了**作为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为航空产业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截至2005年4月底,全市共有185户航空产业企业在我局办理税务登记,与2000年底相比增加了94户,增长了一倍。[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www.xiexiebang.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我市航空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内正在扩建的最大的航空港——**首都国际机场(下文简称首都机场),以及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下文简称国航)。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5公里,目前已吸引66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内运营,通航城市达到157个,每周定期航班超过5000个,是我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广州新白云机场也在实施再扩建工程,其远期目标为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200万人次,货物运输量200万吨,而首都机场2015年旅客吞吐量就将达到6000万人次,货物运输量180万吨,与新白云机场的相比运力更为充足。国航注册资金达到102亿元,现共拥有各型运营飞机161架,年旅客运输量1800多万人次,是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新华航空、中国联合航空等公司也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都是发展航空产业的中流砥柱。

(二)**市航空产业税收发展历程

我局负责征收的航空产业税收主要包括十项税费,其中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所占比重最大,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超过90%;由于最大的两家航空企业首都机场和国航分别为涉外企业和中央直属企业,企业所得税由国税负责征收,因此企业所得税占我局航空产业税收的比重较小。2000年以来,我市航空产业税收保持较平稳的发展趋势,实现税收从2000年的4.1亿元发展到2004年7.29亿元,四年间增长了77.8%,年均增幅达到15.4%;占交通运输业税收的40%左右。

航空产业的发展与制造、房地产等行业不同,除自身的建设之外,更加依赖于相关产业的连动效应,因此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如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的时候,公务、商务往来和旅游人数的迅速减少,我市航空产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税收较2002年下降了36.4%,即使剔除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的1.29亿元的影响,税收仍下降了17.3%。

虽然航空产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仅为1%,但它的贡献更加体现在盘活区域经济、提升城市地位与知名度,进而推动经济的升级与发展。由航空产业穿针引线形成的一个良性经济循环,发挥其对税收的潜在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最突出地体现在旅游业,其次是连动的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2004年四个行业实现税收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82.1%、188.3%、44.3%和106.7%,航空产业功不可没。

二、**市航空产业的发展机遇

航空产业作为交通运输业中的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能和低风险的特点。首先是高投入,航空运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不断更新飞机,改善航班和地面服务,以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次是高产出,2004年全球航空业发送旅客超过18亿人次,货物周转量超过8300万吨,与2003年相比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第三是高效能,航空运输业的高效能直接表现在飞行的高速度和低阻碍上,在跨国、跨洲际运输中尤为显著,为产品的销售和服务

提供了更快捷的运作机制;最后是低风险,虽然其投资大、回收期较长,但却能提供较为长期和稳定的回报。同时由于世界各国在发展航空产业时在投资、贷款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倾斜或保护,使其发展的风险相对较低。

(一)航空产业是各国特定经济阶段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航空客运量占交通客运总量的比重不足10%,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涌起,美国航空产业迅速发展,1989年比重已迅速上升至18.2%,仅次于公路运输,居第二位。从我国近几年航空产业发展状况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民航共完成旅客运量1.21亿人次,占全社会客运总量的0.7%,位于公路、铁路、水运之后;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61.3%,增幅是同时期全社会客运总量增幅的4倍,位列各种运输方式的首位,航空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市2004年民航共完成旅客运量1692.7万人次,占全市客运总量的3.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占全国民航客运总量的比重达到7%(各地区数据为吞吐量,计算占全国比重时需减50%),排在广东和上海之后,居全国第三位(广东2430万人次、上海1807万人次)。

(二)“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发展方向

按照我市2004-2020年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部署,确定了包括通州、顺义、亦庄、密云、平谷五个地区为东部发展带,顺义区作为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将承载**市现代制造基地、空港物流枢纽、国际交往中心与休闲度假区四大功能,是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要地区(临空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或称经济形态,是指由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促使在机场周围生产技术、贸易、人口的聚集,形成的具备多功能的经济区域)。同时,正在进行的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预计总建设用地2.2万亩,工程总投资194.5亿元。扩建机场将新增机位94个,新建第3条跑道及飞行区、3号航站楼,以及轻轨和高速公路等各项配套设施。机场东扩,从近期来看,有利于航空产业及相关仓储物流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还将刺激住房、饮食、消费等社会需求的增长,对于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将起到相当的促进作用。顺义区近几年税收高速发展,实现税收从2000年的6.4亿元增长到2004年18.5亿元,四年间增长了1.9倍,年均增幅超过30%,高于全市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今年1-4月份税收增幅更是高达50%,比全市平均增幅高出1.5倍。

(三)以“新**,新奥运”为主题的2008年奥运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申奥成功后带来的国际合作和旅游的增长,为**市航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4年8月,国航正式成为**2008年奥运会航空客运合作伙伴,将为中国奥委会、**奥组委以及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航空客运服务,为国航开辟了新发展的渠道。今年5月17日刚刚召开过的财富论坛,首都机场新建的5万平方米的停机坪承担了近50架商务机的停泊任务,为论坛的顺利召开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为我市树立了国际城市的良好形象。由此可见,国际往来的增加不仅提升**市航空产业的整体水平,更提高了我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竞争力。[找文章到大 秘书-/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因此,无论从航空产业行业自身优势,全国航空产业的发展形势,还是从**市的整体规划,以及利好的外部环境来看,摆在我市航空产业面前的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

三、**市航空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不可抗力的影响

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与特殊事件(“非典”、“9.11恐怖袭击”)等,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航空产业尤显如此。据统计,受“非典”疫情影响,2003年5份中国民航航班缩减达40.6%,运送旅客较比2002年同月下降76.1%,全年运送旅客比2002年仅增长1.6%。我市为“非典”疫情的重灾区,全年民航运送旅客量较2002年下降了2.5%。“非典”对中国航空产业有史以来以来最大打击。不可抗力的影响是航空产业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二)航油价格的上涨

航空公司的成本主要包括飞机购置、租金、起降、航油和维修费用,及客餐服务、管理费用等。航油支出在航空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占比重较大。自第二次海湾战争以来,国际油价持续高涨,可能引致国内航油价格上调,随着我国对进口原油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航油价格将成为航空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三)国外竞争者的进入。

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我们面临着国外大型航空公司的竞争。在咄咄逼人的竞争面前,国内航空运输企业缺乏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应对措施。据统计,从首都机场出发的国际航班,外国航空公司承运量占59%,国内航空公司承运量仅占41%。可见我国的航空公司市场竞争力较差,开拓市场、优化内部管理的任务十分艰

巨。如何面对国外竞争者的进入,提高航空产业整体水平,不仅是**市航空产业面临的挑战,更是中国航空界面临的挑战。

四、**市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抓住大好发展机遇,需要社会各阶层及政府各部门通力协作,为航空产业营造一个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

(一)因地制宜 做大、做强临空经济

临空经济是今后**市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建议将机场地区临空产业的发展与机场东扩所在地顺义区区域经济的发展统一规划,加快空港工业园区的建设,做到共同区域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空港国际化,顺义空港化,发展融合化的目标。其次,由于目前首都机场和首都机场扩建部分及周边的各种空港园区在行政管辖不统一,需要协调的部门和环节较多,在发展策略的细节上不完全相同,容易阻碍临空产业以最优的速度发展。因此建议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彻底解决影响空港经济发展中的体制问题。第三,建议当地政府全力做好临空产业的后勤保障工作。诸如职工的住宿、餐饮、医疗、以及子女在当地的教育等问题,以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并缓解职工往来于城区于工作单位的交通压力。

(二)相互协调 提升航空业企业竞争能力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航空服务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展示各自经济、文化的一个对外窗口,更是航空公司赖以生存的关键,也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这里所指的服务不仅仅是航空公司要做的,也是需要政府部门全力支持的一项工作。首先,建议政府部门对于大型的航空企业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及时将政府的各项新政策、新办法第一时间传达给企业,以缩短企业研究制定相应经营策略的时间,共同提高全市航空企业的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其次,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服务水平的客观条件,从这个角度去看,国外航空公司的进入促进了国内航空公司的整合力度,有利于公司内部挖潜。目前,民营资本已经渗入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全国涉及航空产业的只有奥凯航空有限公司一家。该公司于今年3月落户顺义,投资总额为3亿元人民币,以国内航空货邮运输、快递业务为主。民营航空公司的介入,对打破国有控股航空公司、地方航空公司垄断航空市场的格局、加快民航市场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建议相关部门关注并支持民营航空公司的发展,为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产业创建一个成功的典范,以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丰富航空产业的资金来源。

(三)优化涉税服务 为航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目前行政管理改革的方向,而构建服务型税务又是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确立以纳税人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机制和服务流程是今后税务机关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市航空产业企业中多数为大型或超大型企业,业务流程非常复杂,为税收管理员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议税收管理员应该针对于航空产业的特点去充实相关知识,遵循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的原则,努力做好各项涉税服务工作。尤其应注意三点:一是要做好相关税收政策的辅导、宣传,以及企业涉税问题的反馈工作,架起一座税企之间沟通的桥梁,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二是要做好税控装置的维护工作,确保税控装置的正常运行,出现问题及时更换,保证企业售票业务的正常进行;三是要做好对航空产业企业的纳税信誉等级的评定工作,一方面有利于敦促企业依法纳税,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和税收的发展。

总之,航空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我市目前正处于大力发展航空产业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个机遇将会加快我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第二篇:我市航空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建议

[编者按:航空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市的航空产业正处于发展的良好时期,认真分析研究航空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对于首都经济发展以及做好税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市航空产业发展历程及相关情况概述,重点探讨分析了当前**航空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促进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现刊发,供大家参考。]航空

产业作为二十世纪中叶才逐步兴起的行业,经过短短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国际往来、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因其特性而处于难以替代的地位。从概念上理解,航空产业主要是指在国内和国际航线上使用大、中型客、货机、支线飞机和直升机进行的商业性客货邮运输的行业。它所涵盖的范围较广,通常包括航空器的提供者和经营者、发动机制造商、燃油供应者、机场及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等。本文所涉及的航空产业主要是指机场、航空公司、航空代理及部分辅助业务(本文涉及税收数字均为**市地方税务局征收税款,不含国税征收部分)。

一、**市航空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市航空业界的情况

**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并向着世界名城和国际城市的战略目标全力前进,千载难逢的2008奥运是发展道路上的一针强心剂,这些确立了**作为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为航空产业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截至2005年4月底,全市共有185户航空产业企业在我局办理税务登记,与2000年底相比增加了94户,增长了一倍。

我市航空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内正在扩建的最大的航空港——**首都国际机场(下文简称首都机场),以及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下文简称国航)。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5公里,目前已吸引66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内运营,通航城市达到157个,每周定期航班超过5000个,是我国地理位置最重要、规模最大、运输生产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广州新白云机场也在实施再扩建工程,其远期目标为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200万人次,货物运输量200万吨,而首都机场2015年旅客吞吐量就将达到6000万人次,货物运输量180万吨,与新白云机场的相比运力更为充足。国航注册资金达到102亿元,现共拥有各型运营飞机161架,年旅客运输量1800多万人次,是国内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新华航空、中国联合航空等公司也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都是发展航空产业的中流砥柱。

(二)**市航空产业税收发展历程

我局负责征收的航空产业税收主要包括十项税费,其中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所占比重最大,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超过90;由于最大的两家航空企业首都机场和国航分别为涉外企业和中央直属企业,企业所得税由国税负责征收,因此企业所得税占我局航空产业税收的比重较小。2000年以来,我市航空产业税收保持较平稳的发展趋势,实现税收从2000年的4.1亿元发展到2004年7.29亿元,四年间增长了77.8,年均增幅达到15.4;占交通运输业税收的40左右。

航空产业的发展与制造、房地产等行业不同,除自身的建设之外,更加依赖于相关产业的连动效应,因此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如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的时候,公务、商务往来和旅游人数的迅速减少,我市航空产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税收较2002年下降了36.4,即使剔除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的1.29亿元的影响,税收仍下降了17.3。

虽然航空产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仅为1,但它的贡献更加体现在盘活区域经济、提升城市地位与知名度,进而推动经济的升级与发展。由航空产业穿针引线形成的一个良性经济循环,发挥其对税收的潜在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最突出地体现在旅游业,其次是连动的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2004年四个行业实现税收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82.1、188.3、44.3和106.7,航空产业功不可没。

二、**市航空产业的发展机遇

航空产业作为交通运输业中的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能和低风险的特点。首先是高投入,航空运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不断更新飞机,改善航班和地面服务,以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次是高产出,2004年全球航空业发送旅客超过18亿人次,货物周转量超过8300万吨,与2003年相比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第三是高效能,航空运输业的高效能直接表现在飞行的高速度和低阻碍上,在跨国、跨洲际运输中尤为显著,为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提供了更快捷的运作机制;最后是低风险,虽然其投资大、回收期较长,但却能提供较为长期和稳定的回报。同时由于世界各国在发展航空产业时在投资、贷款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倾斜或保护,使其发展的风险相对较低。

(一)航空产业是各国特定经济阶段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航空客运量占交通客运总量的比重不足10,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

第三篇: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一轮新型煤化工发展上,仍然存在着宏观管理体制滞后,产业发展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指导的问题。

在国务院明确强调“稳增长”之后,发改委近期项目审批加速放行。此次项目的审批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领域。据中银证券预测,近期包括新型煤化工在内的大批项目将获得路条。预计此次项目审批的金额可能达到 5500-7000亿元。

然而,就目前来讲,中国煤化工发展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发展瓶颈。突出表现在,传统煤化工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型煤化工产业投资过热。

在传统煤化工方面,焦炭、电石、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等初级产品项目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过剩。除此之外,又受到国内石化产品和进口大量低价化工产品的冲击,导致中国部分传统煤化工企业开工率不高。

例如,2010年,国内甲醇开工率不足40%,化肥生产开工率也始终处于低位。产能过剩导致传统煤化工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多数企业陷入严重亏损。因此,煤化工行业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煤化工产业结构性过剩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多年的发展中缺乏整体宏观统筹规划导致的。

例如,焦化行业的盈利空间在2011年就已十分有限,大部分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特别在国务院2011年10月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并对焦煤实行单列计算加征资源税之后,焦炭成本加速上涨,使焦炭行业盈利前景进一步暗淡。

传统煤化工中另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产品则是甲醇。据了解,中国目前已批待建以及在建项目如按计划在2012-2013年间全部竣工,则到2013年中国甲醇总产能将突破6000万吨,超过之前的《甲醇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规定的到2015年甲醇总产能控制在5000万吨的目标。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甲醇产能过剩的局面,使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期。

然而在新一轮新型煤化工发展上,仍然存在着宏观管理体制滞后,产业发展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指导的问题。

一位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研究人员指出,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和国企在利益驱使下,盲目新建拟建许多大型煤化工项目,还有的以发展煤化工为名,行圈占煤炭资源之实,只是煤化工项目遍地开花,布局分散,产品雷同。产业盲目和无序发展,形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渡发展,造成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新型煤化工项目还处于开发研究、实验验证、产业化示范阶段,存在着技术不成熟、标准缺乏、政策不定、市场难测、投资巨大、资源环境制约、污染排放控制以及国际油价波动等方面的风险和影响。

上述研究人员表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追求政绩,不顾技术发展、产业成熟度、当地建设条件、市场需求以及能源转化效率是否合理,纷纷建设和规划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已呈现发展过热的态势,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

从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2011年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严重,竞争激烈,价格上行乏力,但新型煤化工发展仍在加快。后者目前尚处于发

展初期阶段,未来20年将是其技术开发、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型煤化工产品的选择上,当前我国高端烯烃产品存在缺口,每年需要大量进口,而低端产品竞争激烈,相对过剩,因此,相关部门在批准新型煤化工项目时,应当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判断,谨防低端产品过剩。

另一方面,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掣肘,企业为了获得地方资源,使出浑身解数,而地方政府为了将税收留在当地,要求企业将资源就地转化,这就必然形成企业在当地投资煤化工的状况,最终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因此,在传统煤化工方面,市场和行政手段都可以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投资的冲动也会相对较弱,而新型煤化工,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相关利益方的协调,统筹规划,未雨绸缪,才能最终有利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植物检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植物检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植物检疫的概念植物检疫是指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业生产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它是人类同自然长期斗争的产物,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

二、植物检疫的作用

(1)植物检疫作为国家的一项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同时也是国家尊严的一中代表和表现。

(2)植物检疫在对外贸易和发展创汇的农业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

(3)植物检疫能保护本国的植物免受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防止生物入侵的危害。

三、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挑战

(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植物检疫工作工作中的进出口检疫和其他进出口贸易工作一样面临着和国际接轨的问题。原有的检疫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日益提高的检疫要求和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我国植物检疫标准制定起步晚,虽然近几年加快了相关标准的制定,但还不能跟上检验检疫工作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和实际需要还有一定距离,这就导致S PS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最主要障碍。近年来,发达国家设置的SPS措施更加严格,主要表现在:第一,不断颁布新的技术法规,更新越来越频繁,并向着制度化、体系化、系统化、全面化方向发展,导致我国遵从资源短缺、遵从能力欠缺或者遵从成本高昂;第二,不断增加农产品的检测项目,提高检测标准,大大高于国际标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遵从困难,很多企业退出市场;第三,实施严格的质量认证制度,如果我国的认证不予认可,则企业必须获得国外认证,导致遵从成本很高;第四,所留的过渡期相对较短,使得国家在宏观上无法适应,导致遵从能力欠缺。

(2)目前,基层植物检疫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设施配备不足、资料积累少,人员少且不稳定,对危险性病虫杂草知识更新不力,适应不了新形式下农林工作的要求。

(3)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制约检疫检验工作的开展。

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侵到大发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没有森林火灾等突发性的事故或灾难来得直接,所以重视程度不高、经费不足就理所当然的了。要做好这门工作就得靠平时,积极开展检疫执法检查工作,定期的监测预报工作,就能避免“灾时忙一阵”的现象发生。

(4)基层技术人员不稳定,对工作的开展和积累不利。由于体制的原因,在基层长期搞病虫害检疫工作的不多,人员的安排业务部门只能是建议,决定权在政府领导手中。而病虫信息、项目资料的完善需要时间延续,一旦人员不稳定,工作就会脱节,信息也会丢失,不利于工作开展。

(5)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出现全国现有29种植物检疫对象.(6)检疫信息流通不畅,缺乏区域之间的检疫互动我国检疫分内检和外检。根据检疫法规要求,调运种子、种苗检疫一是要有调运检疫要求书;二是签发调运检疫证书一式四份,有一份必须寄往调入地当地检疫机构,而这两点很难做到。由于这些信息流通不畅,缺乏区域之间检疫互动,极易引发检疫纠纷和出现漏检现象.四、植物检疫的机遇

(一)面临的压力将是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将变为检疫工作的巨大推动力量,加快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改革进程。

(二)检疫将得到广泛的重视

植物检疫作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入境和维护国内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手段将普遍受到重视,植物检疫与对外贸易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形势的发展要求国家加强检疫工作,检疫执法条件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三)借鉴国际先进做法

检疫将与国际惯例接轨,除参加国际协议、采用国际标准外,检疫将更多地参与国际活动,更多地参与国际检疫规则的制定。现行的检疫思路、观念、措施、标准等将有较多变革。

(四)国际支持和合作更多

可利用世贸组织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争取国际检疫技术和资金的援助。还可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运作机制,特别是《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协议》中关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下称)、非疫区与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等条款,从检疫措施入手实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限制和反限制,以保护我国的经济权益。

五、面对问题的对策

以市场为导向,以WTO规则为依据,以学科专业齐全、人才优势集中、设施设备配套、管理科学规范且与国际接轨为目标,根据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富有活力的植物检疫体系。

(一)完善植物检疫立法

在现有《植物检疫条例》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起草《植物检疫法》,理顺管理职责,将现在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与国际接轨的检疫规范、国外农产品的准入程序、禁令发布和解除程序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提高农业植物检疫的法律地位,以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二)完善国内植物检疫管理体制

目前,FAO的187个成员国,不论国家大小,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植物检疫始终是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要逐步理顺国家检疫管理体制,使检疫管理机构职责分明,检疫范围明确,没有多部门交叉、重复现象,增强检疫管理力量。

(三)采用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

改变传统的注重把关的检疫思想,重点抓生产环节检疫管理,采取系统措施降低有害生物传入风险,确定适当的检疫保护水平,加大官方控制力度,科学确定检疫管理的范围、认定与监管非疫区和低度流行区。

(五)研究利用国际标准,加强中国技术标准的制定

应成立专门专家小组,跟踪国际标准制定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起草制定,增加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发言权,维护国家利益;研究落实国际标准的措施,促进标准在中国的实施。同时加强适合国情的中国检疫措施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

(六)重新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根据中国植物检疫现状和发展水平,一个相当长时期仍需实行重点检疫,但应不断提高检疫水平,丰富检疫内容。要建立快速确定特定病虫检疫地位的机制,以灵活地增加或减少名单。在涉外检疫的重点地区,要创造条件,实行按风险大

小开展检疫。

(七)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实施植物检疫措施的前提和基础。世贸组织有关协议规定,各缔约方所采取的植物检疫措施,应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依据。一些发达国家还利用风险分析将检疫作为实行贸易保护的“合法”手段。

(八)加强植物检疫手段建设

植物检疫是社会公益事业,其技术性又较强,需由国家投资扶持。鉴于多年来基本没在这方面进行过大的投入和我国加入WTO在即的迫切需要,需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重点检疫实验室和隔离监测场,配齐检验仪器和处理设备,提高发现和控制检疫病虫的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

(九)建立无法定检疫病虫的出口基地

按照FAO关于《建立非疫产地和非疫生产点的要求》和其他相关国际标准,在植物疫情调查基础上,建立无法定检疫病虫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确保农产品顺利出口。

(十)加强对重点有害生物的应对措施

为防止重点有害生物传入并定殖,要及早启动二线检疫措施,即农业检疫措施。必要时提前进行应急防治措施研究,开发简便易行而又确实有效的栽培防治和药剂防治方法,鉴选抗病抗虫品种,为TCK等疫情的紧急防治预先作好技术储备。

(十一)为外贸服务,促进农产品多出口

围绕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从植物检疫措施的角度,通过对外检疫谈判,消除外方的检疫技术壁垒,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和植物检疫要求,促进国内企业的技术改造,按国际市场需求生产和出口农产品。

(十二)增加农业检疫部门的对外交往

为顺应加入WTO后的形势,应积极派员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及其附属机构的活动,参与有关国际协定、标准、规则的制定、修改和审查,充分表达中国的意见,维护国家的权益,提高涉外检疫能力。

(十三)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

中国的植物检疫,特别是国内植物检疫的基础薄弱,有害生物种类和分布,检疫检验、处理方法,检疫性病虫发生规律等一些早应搞清的问题,至今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这里的重要原因是严重缺乏经费。一些局部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因没有必要的经费支持,难以早期发现和迅速彻底的铲除。为此,迫切需要国家设立植物检疫专项基金,以确保全面、系统地开展植物检疫的基本研究。

参考文献

1、《S PS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最主要障碍》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1年5月)

2、《浅析我国出入境植物检疫标准现状》

花小燕(农技服务,2009。26(9):30—31)

3、《浅谈基层植物检疫工作的特点、现状与对策》

童存银 陈元国(湖北省谷城县植物检疫站,谷城4417004、《当前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苏彪,姚伏初,曹志平,何应荣,曾 义,丁朝辉,郭向荣

第五篇: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前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什么是软实力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其中,文化软实力,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目前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孔子文化号召力,当然也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符号影响力。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时候在宋代。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明确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不断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首先,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促进国家发展进步、振兴中华民族的客观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悠久的民族精神。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更是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深深熔铸在每一个民族的血脉之中,它始终是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其次,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国防实力,同时还包括民族凝聚力、道德感召力、舆论引导力等等,这种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提高文化软实力,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再次,提高文化软实力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在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我们所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与之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相差很远,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还不完全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形势与政策

三、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攻势,我们应如何迎接挑战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加大发展投入,壮大发展规模,拓宽发展途径,切实提高文化发展力,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当前,提高文化软实力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突出民族特色,强化核心地位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同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这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2.吸收外来文化,做到兼容并蓄

西方文化中有些东西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已经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全球化发展,并且通过自身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让自己在这个利弊兼有的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力争上游。[13]当然不仅经济、政治体制要变,我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也要变,我们的传统文化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个趋势更要变,但这个变不是说丧失其个性,而是在保持自身积极因素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和特长,最终实现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并又回到自身,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以那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自身才能有所发展。3.积极创新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江泽民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同样道理,创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灵魂。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创新的原则,就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充分体现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创造性地发展自身。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振兴,这个民族首先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建构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环境。当然,要重树这种自尊心、自信心,我们就要首先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对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我们传统文化要以崭新的姿态去平等独立地参与到全球化过程去。4.进行传统教育,提高传统素质

文化的复兴关键在人,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的决定因素。我们应当通过国民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使他们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开放的胸襟和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将我们古老的文化带到世界面前,带来传统文化的复兴。[15]还要培养他们拥有足够的现代意识和目光继续吸收外来文化的新成果,以繁荣自己的文化传统。5.输出传统文化,共建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悠久,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具有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形态和内涵,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许多合理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具有积极意义,它在解决一系列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与各国交往中,应大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使处于不同价值观支配下的西方日渐增加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并且通过扩大和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领域,使各国人民都有机会有渠道领略中国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鼓励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倡导各种文明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世界和谐。

总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切实把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我们必须从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形势与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

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再次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对人类的作用,可能超越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一个人的思想风貌、精神境界、道德情操、认识水平、智慧程度、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一个社会的秩序、公正和良知,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进取精神,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开拓勇气、知识积储和道德素养等,都是文化及其作用所形成的后果,都是文化用自己神秘而万能的雕刀所精心雕塑出来的精神形象,道德形象,智慧形象与文明形象,都是文化的造化与赐予。”我们应当以全球化为背景和观照,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与责任心,在与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着重论述了民族精神问题,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同时,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全球化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容置疑的客观大势,作为理性的民族主义,只有主动地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并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和理论框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政策: 十五大报告第七部分、十六大报告第六部分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十七大报告

十七届六中全会《》 2>理论框架:

(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三)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五)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下载我市航空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市航空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与挑战 近两年我国经济发生新的变化,出现一些新特点,最突出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呈现趋势性放缓,经济转型的动力增强,压力加大。世界经济也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美......

    当代物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物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姓名:张倒红 学号:20120511447 专业:物理学(师范) 年级:2012级 50年代以来当代物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学科群,物理学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广......

    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所创造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形式、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科学研究视野的多样......

    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金融机构包括邮政金融都融入了国际经济和金融大家庭,面临着经济和金融如何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问题。那么......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史秋秋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思......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就业问题一直是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当然也是作为大学生最关注的话题。“十二五”......

    小学数学教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小学数学教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目前教育大环境下,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全民对教育的认识,全国对教育的重视,是我们教师在地位与待遇上首先就有了相应......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 来源: 中国医药报 我国各族人民利用药用动植物资源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中国有着“世界之最”的中草药资源。目前,中医药发展正处在自身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