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自查自纠和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04:4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州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自查自纠和排查工作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州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自查自纠和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篇:福州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自查自纠和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市建设局牵头的市管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项目自查自纠和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福州市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榕委办[2009]101号)和《福州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排查工作实施方案》(榕治建[2009]4号)以及省住建厅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为深入开展福州市管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排查工作,经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自查排查范围、重点、对象和组织形式

(一)范围:根据福州市专项治理办公室统一印发的项目表,由我局牵头负责有452项市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其中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共229项,非政府投资项目223项)。在自查自纠基础上,我局将抽取其中10%的项目进行复查。

(二)重点

1、在建项目:履行项目决策审批、用地审批、环评、规划审批、施工许可等基本建设程序情况,招投标活动情况,施工现场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工程款支付情况等。

2、竣工项目: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招投标和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情况,发生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竣工验收备案情况,1

竣工决算以及拖欠工程款情况等。

(三)对象

1、在建项目:工程项目的各方建设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工程检测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招标代理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等。

2、竣工项目:工程项目建设单位。

(四)组织形式

1、在建项目自查: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各方建设主体进行自查自纠,分别填写自查表

(一)至

(七)(附表1),并由建设单位填写排查汇总表(附表3)。

2、竣工项目自查: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填写附表2和附表3。

3、自查自纠项目涉及的主要部门包括市国资委、市建设局、市教育局、市执法局、市卫生局等;由各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联系人,负责组织好建设项目的自查自纠,督促建设单位按期、如实完成自查自纠工作。

4、排查抽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按规定组织抽查。

二、自查排查主要环节

1、找准突出问题。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要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认真查找工程建设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存在的突出问题,摸清存在问题底数。

2、深刻分析原因。针对自查排查中发现的问题,从机制制度建设、权力运行和行政监管、市场环境等方面,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和要求,为建立健全防治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3、分类依法处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自查排查出的问题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认真处理。对一般违规问题,要及时纠正,认真整改;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要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带有共性的问题要从加强制度建设的层面,研究和采取治本之策。对历史遗留问题,要实事求是,按照当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妥善处理。

三、工作要求

1、落实责任分工。各工程项目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专题动员部署,按照自查排查方案确定的范围和重点,组织本部门及直属单位和受托管单位按工程项目进行排查,落实自查自纠工作。要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明确有关领导和经办人员的责任,建立工作台账,认真填报有关表格,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审定签字,并加盖公章上报。对自查不认真、填报不实的,要对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严格的问责。

2、严肃工作纪律。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对待自查自纠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对主动认识和纠正问题的,可按照有关

规定从轻从宽处理;对拒不自查、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拒不纠正的,要严肃处理,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时间安排1、2010年1月30日之前完成自查自纠,并将相应的自查自纠材料报送我局专项治理办公室;

2、根据《排查实施方案》(榕建综[2009]44号)的要求,计划在各单位自查自纠时同步开展抽查工作,2010年第一季度之内完成抽查。

第二篇:福州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自查自纠和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市建设局牵头的市管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自查自纠和排查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福州市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榕委办[2009]101号)和《福州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排查工作实施方案》(榕治建[2009]4号)以及省住建厅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为深入开展福州市管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排查工作,经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自查排查范围、重点、对象和组织形式

(一)范围:根据福州市专项治理办公室统一印发的项目表,由我局牵头负责有452项市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其中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共229项,非政府投资项目223项)。在自查自纠基础上,我局将抽取其中10%的项目进行复查。

(二)重点

1、在建项目:履行项目决策审批、用地审批、环评、规划审批、施工许可等基本建设程序情况,招投标活动情况,施工现场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工程款支付情况等。

2、竣工项目: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招投标和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情况,发生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竣工验收备案情况,1 竣工决算以及拖欠工程款情况等。

(三)对象

1、在建项目:工程项目的各方建设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工程检测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招标代理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等。

2、竣工项目:工程项目建设单位。

(四)组织形式

1、在建项目自查: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各方建设主体进行自查自纠,分别填写自查表

(一)至

(七)(附表1),并由建设单位填写排查汇总表(附表3)。

2、竣工项目自查: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填写附表2和附表3。

3、自查自纠项目涉及的主要部门包括市国资委、市建设局、市教育局、市执法局、市卫生局等;由各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联系人,负责组织好建设项目的自查自纠,督促建设单位按期、如实完成自查自纠工作。

4、排查抽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按规定组织抽查。

二、自查排查主要环节

1、找准突出问题。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要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认真查找工程建设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存在的突出问题,摸清存在问题底数。

2、深刻分析原因。针对自查排查中发现的问题,从机制制度建设、权力运行和行政监管、市场环境等方面,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和要求,为建立健全防治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3、分类依法处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自查排查出的问题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认真处理。对一般违规问题,要及时纠正,认真整改;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要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带有共性的问题要从加强制度建设的层面,研究和采取治本之策。对历史遗留问题,要实事求是,按照当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妥善处理。

三、工作要求

1、落实责任分工。各工程项目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专题动员部署,按照自查排查方案确定的范围和重点,组织本部门及直属单位和受托管单位按工程项目进行排查,落实自查自纠工作。要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明确有关领导和经办人员的责任,建立工作台账,认真填报有关表格,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审定签字,并加盖公章上报。对自查不认真、填报不实的,要对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严格的问责。

2、严肃工作纪律。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对待自查自纠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对主动认识和纠正问题的,可按照有关 3 规定从轻从宽处理;对拒不自查、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拒不纠正的,要严肃处理,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时间安排 1、2010年1月30日之前完成自查自纠,并将相应的自查自纠材料报送我局专项治理办公室;

2、根据《排查实施方案》(榕建综[2009]44号)的要求,计划在各单位自查自纠时同步开展抽查工作,2010年第一季度之内完成抽查。

第三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榕建筑[2007]110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监理企业

在榕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市)建设局,局属各监管机构,在榕各施工、监理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统一、有序、开放的建筑市场,维护我市建筑市场秩序,强化施工、监理企业对工程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具体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施工、监理企业在榕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在我市(含所辖各区、县及县级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的施工、监理企业,应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办理登记备案后,方可在本市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二、福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榕施工、监理企业的登记备案管理工作。

三、在榕施工、监理企业应按本通知要求,填写《在榕施工 — 1 —

(监理)企业登记备案手册》,提供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施工企业还应提供安全生产许可证)、在榕机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固定办公场所证明、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以及企业近二年承建(监理)的主要工程及质量、安全情况、企业的经营诚信证明和分支机构管理、执业资格人员的相关证明等材料以及按规定应提供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到位证明,到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企业在榕登记备案手续。

四、在榕企业必须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理预案,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办公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专业承包及监理企业办公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不得租用住宅)。施工企业在榕的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人数应不少于30人,一级项目经理或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3人;监理企业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不少于3人。

上述项目经理及执业资格人员应提供企业所在地(设区市或地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无在建证明材料;在榕分支机构负责人、项目经理、执业注册人员及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应留存登记备案机关。

五、在榕工程项目的管理(监理)人员应从企业登记备案的在榕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和执业资格人员中选择。

六、福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根据申请材料,对登记备案企业在榕管理机构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管理人员、执业人员以及施工、监理设备进行核查。

被核查机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在核查表上签名留样。

七、施工、监理企业在榕从事建筑活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在榕登记备案资格,二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在榕登记备案:

1、在办理相关业务或提交资料过程中弄虚作假或隐瞒真实情况的;

2、施工企业发生建设部第159号令第二十一条所列十二项违规行为的。

3、监理企业发生建设部第158号令第十六条所列九项违规行为的。

八、在榕企业进行登记备案前,应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并向分支机构所在地工商、税务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再到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取空白的《在榕施工(监理)企业登记备案手册》,按所提供的《办理企业登记备案须知》的要求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九、企业在榕登记备案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复核一次,复核时间另行通知。

十、在福州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施工、监理企业,视同已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不再重复登记备案。

十一、工作人员在办理在榕施工、监理企业登记备案中,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规定办事,对循私舞弊、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的,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本通知自2008年2月1日起执行。

二OO八年元月二日

抄送:省建设厅,市政府,市监察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本局领导及相关处、室、站(中心),存档。

福州市建设局2008年元月2日印发

第四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以下简称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及定义)

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对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以及工程实体质量、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以确定其质量特性的活动。

第三条(管理部门)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可以委托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章 检测活动管理

第四条(机构资质要求)

检测机构应当依据本办法取得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检测活动。检测机构应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第五条(机构行为要求)

检测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执行工程建设标准,确保检测工作质量。检测机构对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第六条(检测委托)

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由检测机构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同一单位工程中的同一专业检测项目不应委托给两家或两家以上检测机构。

第七条(检测费)

建设单位应当将检测费用单独列入工程概预算,专项用于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不得挪作它用。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向检测机构直接支付检测费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商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工程质量检测费用标准。

第八条(检测见证要求)

工程质量检测试样的取样、送检及现场检测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见证人员的见证下实施。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试样的合法性、真实性及代表性负责。

见证、取样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工程质量检测知识和专业能力,经培训考核后上岗。

第九条(检测回避制度)

检测机构不得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推荐或者监制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 设备。

第十条(检测报告)

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需经2名检测人员(检测人和复核人)、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检测报告经建设单位或者监理单位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归档。

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员及其单位的相关信息。第十一条(禁止伪造数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

第十二条(违规行为报告制度)

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违反质量检测方面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检测争议处理)

检测结果利害关系人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的,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或向工程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复检。

第十四条(跨省检测)

检测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检测业务的,应当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检测档案管理)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当按统一编号,编号应当连续,不得随意抽撤、涂改。

检测机构应当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检测机构应当使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档案管理。第十六条(信息管理)

检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受理检测业务、采集检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上传检测信息。

第十七条(检测人员要求)检测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工程质量检测知识和能力,经培训考核后方可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检测人员应当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

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统一指导实施。

第十八条(检测人员禁止行为)检测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二)篡改或伪造数据;

(三)未按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测或结论判定;

(四)同时受聘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检测机构。第十九条(检测机构禁止行为)检测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超越资质等级从事检测活动;

(二)转让检测业务;

(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

(四)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

(五)违反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

(六)使用不符合条件的检测人员或仪器设备;

(七)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和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不合格事项不按规定上报;

(八)未按规定建立并使用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九)以商业贿赂、恶意压低收费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

(十)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三章 检测机构资质管理

第二十条(资质管理)

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 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已完成的业绩和市场信用情况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第二十一条(资质等级标准)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分为综合类和专项类。综合类资质按照规定的条件划分为甲级、乙级、丙级资质。专项类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划分为若干类别,专项类资质不分等级。

第二十二条(资质标准制定)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等级标准和各类别等级资质机构承担业务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资质申请和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批。

申请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应当向其注册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将申请材料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收到资质申请材料后,应当在20日内完成审批并作出书面决定,必要时可对申请人的检测能力进行现场核查。第二十四条(申请资质应当提交的材料)

申请检测机构资质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

(二)工商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清单,满足检测工作要求的设施环境的有效证明;

(五)检测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缴费 凭证和岗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其中注册人员还应当提供注册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六)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有关资料;

(七)检测业绩证明材料;

(八)资质等级标准要求的其他有关材料。

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式样。第二十五条(首次申请资质)

检测机构首次申请资质或者申请增项新的资质,不考核检测机构业绩,其资质等级按照最低等级核定。

第二十六条(申请资质升级)

检测机构取得资质满三年,方可申请晋升上一个资质等级。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升级,除提交本办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资料外,还需提供机构原资质证书正、副本及机构的完税证明。

第二十七条(合并、改制的资质申请)

检测机构合并的,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立的检测机构可以承继合并前各方中较高的资质等级,但应当符合相应的资质等级条件。

检测机构改制的,改制后不再符合原资质标准的,应当按其实际达到的资质标准及本办法申请重新核定;资质条件符合原资质标准的,可承继改制前的资质。

第二十八条(有禁止行为不予许可)

申请资质升级、资质增项、重新核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在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有本办法第十九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其申请。

第二十九条(资质证书管理)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式样,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

第三十条(证书延期)

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检测机构需要延续资质证书有效期的,应 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0日前,申请办理资质延期手续。

对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市场信用情况等满足资质标准要求,且无本办法第十九条所列行为的,经原审批机关审查同意,资质证书有效期延期5年。

第三十一条(资质变更)

检测机构名称、地址、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等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变更手续后30日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管系统。

第三十三条(监督检查措施)

建设主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检测机构、委托方及相关方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施工现场或检测机构的工作场地进行检查、抽测;

(三)组织进行比对试验以验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四)实施检测信息化监控;

(五)发现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责令改正。

第三十四条(监督检查取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为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对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第三十五条(监督检测)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监督检测的费用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对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检测,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不得委托承担该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检测机构实施。

第三十六条(日常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按规定权限进行处理,涉及行政处罚和不良行为记录的及时报告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第三十七条(资质动态管理)

检测机构取得资质后,不再符合相应资质等级标准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改正期间检测机构不得承接新的检测业务;逾期不改的,资质审批机关可以撤回其资质。

第三十八条(信用管理)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记载检测活动各参与单位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的信用信息。相关信息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开。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守信奖励和失信惩戒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并在资质管理、表彰评优等方面对守信的单位和人员给予激励,对失信的单位和人员给予惩处。

第三十九条(投诉)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都有权检举、控告、投诉。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对有禁止行为的处理)

检测机构有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二)、(三)项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 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改正期间检测机构不得承接新的检测业务;情节严重的可以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资质证书、降低资质等级,暂扣期间检测机构不得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情节特别严重的,撤回其资质证书。

第四十一条(对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处理)

检测机构有本办法第十九条第(四)项行为的,责令改正,并处3万元罚款,暂扣6个月以上1年以下资质证书,可以降低资质等级,暂扣期间检测机构不得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情节严重的,撤回其资质证书;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二条(对有禁止行为的处理)

检测机构有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五)、(六)、(七)、(八)、(九)项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改正期间检测机构不得承接新的检测业务;情节严重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资质证书,暂扣期间检测机构不得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第四十三条(对无资质检测的处理)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资质证书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予以取缔,其检测报告无效,处3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证书过期、暂扣、改正期间从事活动的处理)违反本办法规定,资质证书已过有效期、或资质证书暂扣期间、或责令改正期间、或未按规定跨省备案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其检测报告无效,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五条(对弄虚作假申请资质的处理)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新申请资质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

检测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升级或资质增项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检测机构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情节严重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资质证书,暂扣期间检测机构不得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第四十六条(对以不正当手段骗取资质的处理)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住房城乡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撤回其资质证书,检测机构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

第四十七条(对检测人员弄虚作假的处理)

检测人员有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二)项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改正期间检测人员不得从事检测工作;情节严重的,注销其检测人员岗位证书;情节特别严重的,终身不得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对检测人员违规行为的处理)

检测人员有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三)、(四)项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改正期间检测人员不得从事检测工作;情节严重的,注销其检测人员岗位证书。

第四十九条(对检测相关单位违规行为的处理)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委托未取得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

(二)未按要求实施见证的;

(三)未按规定和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取样、制样和送检试样的;

(四)送检试样弄虚作假的;

(五)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

(六)篡改或伪造检测报告的。第五十条(对违反回避制度的处理)

检测机构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单位、建筑材料和设备生产及供应商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承担该项建设工程的检测业务的,其检测报告无效,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暂扣3个月以上1年以下资质证书,暂扣期间不得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第五十一条(对责任人员的罚款处理)

依照本办法规定,给予责任单位罚款处罚的,对责任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规行为的处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颁发资质证书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颁发资质证书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颁发资质证书的;

(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五)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地方可制定实施细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四条(实施日期)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2005年9月28日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2018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工作要点

附件

2018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质量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坚持“质量第一”、“质量强市”方针,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强化政府质量监管,以保证工程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工程质量为着力点,以重监管、强执法为抓手,切实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智慧工地建设,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及BIM技术应用,以智慧建造为引领,全面提升全市工程质量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质量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监管,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杜绝发生较大及以上工程质量事故,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得到有效防治,提升人民群众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满意度。

(二)七项任务指标全面落实。报建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建筑施工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质量行为评价覆盖率、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率、竣工验收合格率、质量投诉处理率、质量执法案件结案率和“两书一牌一档”执行率等七项指标达到100%。

(三)质量执法全面深入。加大对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的

2监理报告系统,规范工程监理报告的填报和处置。四是提升工程监理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强化工程监理行业监管,构建市、区(县)两级监管体系,重点检查低价恶性竞争和近年有不良行为的监理企业,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处理。六是培育全过程咨询服务,引导我市监理企业拓宽业务范围,为建设单位提供全过程项目管理咨询服务。

(四)切实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

一是完善检测管理制度,逐步推行样品信息化管理和现场检测管理,强化检测过程监管。二是继续加强检测信息化建设,优化和改进检测监管系统,丰富数据统计和查询功能,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提升检测信息化监管水平。三是策划提升检测机构检验能力活动,建设技能型检测队伍,弘扬工匠精神。四是推进检测机构信用评价工作,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五是加强联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开展质量检测专项检查,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继续强化建筑材料使用管理

一是促进建材管理信息化应用,建立和完善建材管理子系统,实时共享预拌商品混凝土(含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生产质量控制数据信息,实施动态监管。二是加大预拌商品砂浆应用推广力度,健全相应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生产应用质量监管,促进我市预拌砂浆应用有新突破。三是继续提高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管理能力,开展行业技术知识能力竞赛,探索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诚信评价体系等管理新模式。四是逐步推进全市建筑材料常态化监督抽检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执法基础建设

一是加强对区县建设行政质量执法工作的指导,对区县质量监督执法人员开展专项培训。二是适时发布典型、突出违法违规行为警示信息,教育警示企业主动遵守法律法规,营造“遵纪守法、违法必究、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秩序。三是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效率,杜绝执法不公,执法检查全程留痕,放管有效结合,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四是逐步建立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监理企业、检测机构、施工现场违法违规行为举报调查查处程序及办法,利用举报案源途径开展执法工作。五是研究行政执法工作对质量投诉处理工作的积极作用,探索、试点及实践质量投诉处理工作新模式。六是建立督促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落实执法建议的工作机制,督促指导执法工作的开展,做到执法建议事项事事有督办,件件有落实。

(七)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

一是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二是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完成“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中质量监管、监理行业管理、质量检测管理、建材管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管理等子系统建设工作。三是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方面的监管、服务效能,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与核心竞争力。四是开展“智慧工地”试点打造和逐步推广工作,实现全市“智慧工地”打造目标,带动“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八)扎实做好装配式建筑质量管控

一是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

下载福州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自查自纠和排查工作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州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自查自纠和排查工作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