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开复华南理工大学讲演
选择的智慧——李开复华南理工大学讲演
引言:中国青年人的选择
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改变:拥有选择的权利
中国青年在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
Q1:我没有选择
A:(1)积极选择,可以最大化成功的几率
事例:
李开复选择挤出大学的部分时间学习中国这些
(2)没有选择,则可选择自己的态度
事例:
纳粹集中营,选择积极的态度
Q2、让别人帮自己选择
A:明白自己的在乎,学习选择的智慧,而不是让别人给自己选择
八种选择的智慧
一、用中庸拒绝极端(东方哲学的智慧:中庸)
成功者的6种态度:积极,勇气,自信,自省,胸怀,同理心
用中庸避免6种态度走入极端:
积极——》霸道; 自省——》自卑; 胸怀——》懦弱; 同理心——》盲从; 自信——》自傲 勇气——》愚勇
事例:
1、过分谦虚:沉默是金
2、Q如何有智慧?A:
1、知道就说,不知道的就不说
Q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A:清嗓子等插话的技巧
Q如何避免不明智的回答?A:让身边更有智慧的人来回答;若身边没这样的人,则“I don't know ,but I'll find out.”
3、避免太霸道,同样避免太盲从
二、用理智分析情景:择善而从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该用6种态度种的哪种。
事例:
1、学会理智分析实际情况(五段分析法:YES or NO)
2、领导力:指挥命令;宏观调控;和谐合作;民主自由;授权负责;指导培养(员工)好领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运用哪类领导力。
三、用务实发挥影响
《高效能人士的六个习惯》
1、专注影响圈: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
2、扩大影响圈:增加可以改变的影响事情
事例
1、李开复打官司
(我的思考:把自己的目标明确化层层深入细化,从最直接最需要最有能力改变的事情着手,做事要有顺序)
2、郭贝京
(即使希望成功的概率不高,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去努力,做最好的打算,接受最坏的打算)
四、用理智/冷静掌控抉择
决择前重重思考,抉择后轻轻放下
事例:
李开复面对被不公平对待的员工:能力范围内帮助。
不要“非黑即白”,用概率论看问题
1、思考成功的概率
2、不要等到100%的成功概率再做
3、运用利弊对照表分析问题,把问题/选择清晰化
五、用自觉端正态度
正确判断自己,不高估不低估,挫折:不轻言失败,成功:不沾沾自喜
六、用学习积累经验
“年轻人与智者的对话”:智慧从何而来?——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何来?——经验。经验从何而来?——错误的判断。
错误中获得智慧
事例:
1、李开复上课
挫折:1984年“讲课最差的老师”(不善于沟通)
决心:学习沟通的技巧
“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会沟通,就跟没思想的人是一样的。”
经验:成为善于沟通的领导
李开复上讲台时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目光接触(看学生的头顶)、稿子厚些、手握拳、按讲桌、大声讲
2、产品的失败(1998年):没有定位用户对象
挫折:把自己的部门卖掉,员工被裁。
决心:创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的创新。
收获:“有用的创新”成为今后工作的特殊。
七、用勇气抛弃包袱
有些选择必须放弃你已有的巅峰还是包袱?——只有放弃、走下矮的山的山顶,才能走向更高的山顶(联想:心理学:迂回前进法)
事例:(放弃,理由,决定,收获)
李开复自己的放弃选择
1、法律——》计算机2、1984年,研究方向:专家系统与语言识别结合——》统计方法,导师: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2年的教授——》微软1990年(李开复理想:帮助改变世界)
(乔布斯说服百事可乐的总裁:“你要花你的余生来卖糖水,还是来苹果改变世界?”)微软——》谷歌
原因:在微软不再进步;学习谷歌的创新模式;回到中国。
八、用真心追随智慧
25岁前最重要的2个决定
1、专业
2、工作
做决定应该考虑的因素
1、就业
2、天赋(能力)
3、真心
真心:价值观、理想、兴趣
1、价值观
如何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报纸测试法
事例:
李开复裁员,运用新闻测试法
1、刚毕业的大学生 徇私的李开复裁掉无辜的员工
2、师兄:每周开飞机上班 冷酷的李开复裁掉同窗的师兄
2、理想
(1)理想VS名利
理想与财富并不冲突
事例:
李开复理想:最大化影响力
Make a difference
幻想一个有你的世界,一个没你的世界,把有你的世界做的更好
(2)知道自己的理想,慢慢体会出自己的理想
3、兴趣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you find a job love, 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李开复离开微软进入谷歌事件来验证“真心”。
总结
西方学子:《世界是平坦的》
东方学子:融汇中西。中国思想:中庸、务实,西方思想:理想、兴趣、理智
交流提问:
Q1、谷歌是否有意向与华南理工合作?
A:有兴趣的、积极性的学生与工程师交流,创建更具创新性的俱乐部。
Q2、大学应该收获什么?
A:
1、学习:融汇贯通,举一反三,学习的能力;
2、为人等情商(开复给学生的第三封信);
3、选择你的未来(职业)不在大四,在大一,一步一步接近你的目标;
4、follow your heart.Q3、谷歌人才储备的计划?/谷歌搜索引擎在中国的竞争环境?
A:竞争力:理念:整合全球信息
Q4、人才VS帅才,情商VS智商
A:《从优秀到卓越》:第五级领导(帅才);但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学好,情商与智商并行发展。
Q5、(1)大学时印象最深的?(2)大学时期如何做打算的?(3)给大学生的建议
A:(1)诚信问题。把允诺的事首先去执行,要有责任心;(2)自己在大学时也并不完全清晰,但不要担心做错,走弯路。大学可以迷茫,但给自己好奇心,多尝试。
柯晓红
2010.12.28
第二篇:华南理工大学
引领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十八届学生联合会2006工作报告
陈 炜
各位代表、同学们:
大家好!
在学校迎评促建工作如火如荼展开之际,在全校师生以积极拼搏、锐意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评估的大好形势下,华东理工大学第二十八届学生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召开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第二十八届学生联合会全体同仁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学生联合会工作的校领导、老师和广大的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代表第二十八届学生联合会主席团,向大会做2006工作报告,提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一年的工作回顾
对于多元化的大学校园,校学联在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倡导积极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秉承学联的优良传统,一年来,我们在贯彻团委“打造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团学组织”的指导思想的同时,根据学联工作的发展规划,结合“青年为本、以德为先、服务为重、发展为主题”的理念积极开展工作。
1、引导理论学习,提高广大同学政治思想素质
我们始终以“学联带头组织,学生干部树立榜样,学生自身意识觉醒”的理念引导广大同学,广泛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坚定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与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小康社会研究会一起举行座谈会、知识竞赛、理论宣传等多种方式组织同学更好的理解中央精神,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一致,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弘扬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还结合校园精神和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契机,培养同学的爱校荣校情怀,开展“校园精神大家谈”专题演讲比赛,汲取同学思想中的闪光点;组织学联学生干部学习钱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体会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
共青团华东理工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于去年12月胜利召开,校学联协助团委组织参加了这场共青团的盛会。在充分了解五年共青团工作光辉历程的同时,大会给了我们提供了理论学习的好机会,“高举团旗,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将会指导学联今后的工作顺利开展。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了,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更应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学联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我们的学生干部在此基础上,结合钱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在各部门扎实展开学习讨论,将思想学习寄于活动当中,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加强同学们的政治意识。
2、优化自身职能,不断完善巩固学联组织建设
(1)调整组织结构,加强自身建设
我们积极围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指导思想,以结构建设,制度建设,内部人文建设为内容,开展了一系列优化组织职能的工作,完善学联的各项工作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开展调研工作。
通过实行学生干部考评制度和部长竞争上岗制度,增强学生干部的紧迫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实战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加努力的工作。通过开展培训工作,对学生组织的各个部门进行系统培训,使学生骨干明确学联整体工作的目标和思想,贯彻精细管理、流程规划的理念,同时也从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培养同学的领袖气质和管理才能,切实使学联内部的改革和调整顺利开展,使各项职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将“学联旨在培养”的工作理念落实到实处。
各项活动是学联开展工作的阵地与平台,在团委老师的指导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将集约高效和精细管理的理念贯穿到各项活动中,实行各项活动策划完整、流程清晰、预算明了的申请方法,过程监控、实时反馈、合理沟通的实施方案,不断思考、总结得失、落实成文的温故理念。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我们强化了在电子资料上的建设和完善。在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我们将学联各个中心的资料流程成文化,并统一归档,把学联的工作系统化、明确化,为刚开展工作的同学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创新改革提供发挥的空间。此外,我们还认真记录了每周例会的内容和决议,并下发给与会人员,保证信息的对称,也为工作提供了参考备份。为了进一步把握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得到同学对学联各项活动的反馈意见,我们以原有的调研部为基础,成立学联调研中心,作为学联的智囊团。
(2)确保校区联动,建设06级学生队伍
华理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阶段,奉贤校区的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一片崭新宽阔的舞台。对我们学生组织而言,徐汇-金山-奉贤三个校区工作的开展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面试、演讲、投票重重考验,选拔并组建了2006级学生组织,在一年的工作中,他们作为学联学代主席主任团的助理开展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在奉贤校区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
此外,我们也加强了徐汇-金山校区间的沟通与交流,06级新生卡拉OK大赛在金山校区成功举行,不仅实现了校区联动,也相互学习、沟通、借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强化宣传展示,树立学联形象
对自身的良好宣传,对工作的深化开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在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的同时,不断的拓展其他的资源,力求使宣传全面化、立体化、特色化、新颖化、多样化,并努力做到准确、实时、权威。对于团委画廊、宣传橱窗、海报横幅这些传统的宣传方式,我们进行挖掘扩展,深化宣传内容,创新表现途径,给同学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针对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广泛使用的情况,我们通过团委网站的建立、华理BBS梅陇客栈的完善,进一步强化网络作为及时便捷的交流方式的作用,也拓展了团
委和学联的工作空间。学联信息传媒中心负责对校园论坛梅陇客站BBS的管理,为我们的宣传开拓了更为直接有效的阵地。我们在BBS上设立了学联的板块,同学可以通过浏览网页及时的了解学联的工作情况及各类评奖评优事宜,也可以针对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这使得我们的活动更具亲和力,也增加了学联工作的透明度。通过网络,不仅可以让同学更加便捷的了解学生组织的活动,也让我们从大家的意见中找到了不少可以完善借鉴的地方。此外,我们也在团委门户网站上对学联进行了介绍,更加充分的将一个生机盎然的学生组织展现给大家。
3、围绕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基本空间,以学生课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交流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学生群体文化,是校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载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同学们的生活,达到服务同学的目的,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本着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坚持育人成才为主题,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展了大量的文化活动,使学生联合会工作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形成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普及科创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以“汇聚新思考:启迪心智,引领实践”为主题,以“汇聚多方新的思考和实践,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怀疑批判、客观评价、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培育学生敏锐感触社会热点和自然发展趋势的人文精神,有效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实践”为指导的思想学术节,将创新活动、实践探索的意识贯穿于校园的精神文化生活中。
我们根据团委工作中“学风建设重引导、专业知识促深化、学术研究搭平台”的指导思想,开展以挑战杯和创业大赛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同时结合每年一度的大学生创新实验,打造华理科技学术创新活动的品牌活动。
学联以“前沿讲坛”、“与杰出青年面对面”、“工业项目大赛”、“思想学术论文报告会”、“书蕴飘香读书系列活动”等品牌栏目为主体框架,邀请校内外名家学者、杰出校友走入校园,开设大学生成才的相关讲座。香港旭日集团副总裁杨勋先生、博客网创始人兼CEO方兴东先生与同学们分享成功经验,为校园文化活动着实增色不少。同时我们将“挑战杯”和创业大赛做实做细,使得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具有更为广阔的参与面。以“挑战杯”为契机,我们在校内展开大规模的宣传展示,以讲座、座谈、报告会、海报、橱窗等形式营造创新氛围,使科创活动深入人心,以此促进校内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
(2)依托品牌活动,提升校园人文气息
2005年,团委引进了京剧、昆剧、黄梅戏、芭蕾舞等各类高雅艺术,并且通过指导大学生京剧票友会、大学生话剧协会、艺术团军乐队、舞蹈团等学生团体组织高雅艺术活动,促进我校大学生高雅艺术实践,培育高雅艺术品味。学联以此为契机扩展工作,配合“四团一会”组织专场演唱会和文艺演出,促进广大同学了解高雅艺术,培养高雅艺术的欣赏能力。以“华理制造”歌手大赛、健美操大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华理特色的金牌活动,不但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主题、形式、宣传等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新生展示季中包括新生卡拉OK大赛、新生拔河比赛、新生篮球比赛、新生辩论赛、新生书画大赛、新生班服秀以及新生文艺汇演在内的诸多活动,为新同学尽快适应校园环境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从更深的层面、更综合的角度体现了“人文教育”的本质。在个性创造的舞台,在文化扬帆的海洋,在天籁倾听的现场,全体学生在文化艺术节的鼓舞下传播新文化,扩展新视野,拓宽新平台,掀起了校园文化活动的热潮,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也打造出了我校的文化品牌。
(3)拓展实践空间,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社会实践一直以来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平台,以“生存模拟实践”为代表,我们广泛拓展大学生实践阵地。大家熟知的“生存模拟实践大赛”,已经在社会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今年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扩充了活动的内涵,将服务、回馈社会融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志愿服务活动在新组建的志愿服务总队组织协调下,有序高效的开展。涉及社区的雷锋服务、环保志愿服务、参与交通协管、校园文明示范、倡导无偿献血、宣传中华骨髓库、特奥会志愿服务、上海南站志愿服务、F1志愿者等活动中,都活跃着华理志愿者的身影。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我们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迎接挑战,用贡献体现作为,用服务彰显作为。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敬老助残、医疗卫生、义务家教等志愿服务,也积极投身于各大赛事活动的志愿者工作中,出色完成任务、完善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将华理学子“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精神展现给社会各界,得到了广大好评。
4、加强交流合作,努力为学联多方位拓展空间
(1)注重与兄弟高校的交流合作
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今年召开了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我校学联作为代表参与其中,不仅对过去五年市学联的工作有了详尽的了解,也对未来的工作有了系统的认识,对我校学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我们十分注重与上海市各大高校及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长期以来一直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各大兄弟学校保持联系与合作,同时协助市学联搞好全市性的学生活动。校学联参加了教育部主办、交大承办的“杰出青年论坛”,与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在内的各地高校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相互借鉴学习,为今后开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社会上拓展资源,寻求合作伙伴。我们与企业合作,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喜闻乐见的活动,例如:欧莱雅工业大赛、华人领袖青年论坛等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而且在活动组织中我们从企业身上学到了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化。
(2)加强与各个学院的交流合作
根据团委的工作思想,结合2006年学生组织的改革优化,我们和院级学生会相互合作,拓展了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形式,将原有的学联组织主办转变为学联和院级学生会合办,我们统抓活动的主题思想及相应进程,而院级学生会将过程做细做实,也迸发了许多新想法、新思路,为活动增色添彩。我们也在策划中相互交流借鉴,积累不少宝贵的经验。我们通过主席联谊会,促成了各个学院学生会之间的合作,体育节上与化工学院、生工学院、材料学院、体育系等各学院的相互配合,使大家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共同把活动办的有声有色。
二、今后工作的思考
加强学联的自身建设,是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保证。因此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懈怠不前,要时刻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用与时俱进和发展的眼光解决遇到的问题。
1、以结构为整体、以活动为纽带、以沟通为载体,着实强化三校区联动
现在华理的新校区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当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时,我们的学生组织将形成徐汇-金山-奉贤三校区相对自主又相辅相成的局面。尽管我们成立了06级学生组织,为奉贤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如何加强沟通,使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组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展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希望今后的工作能以学生组织为工作整体,以校园活动为联结纽带,以沟
通交流为合作载体,切实实现校区联动,在新的平台上有序稳步的开展工作。2、倡导理性思维、提升人文素养、实现文理交融,为本科评估贡献力量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术氛围是决定学校实力的重要标准。华东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在理工科方面有着非常浓厚的学术氛围,但与人文素养环境的发展还不平衡,人文气息并不十分浓厚。我们可以利用与兄弟学校的关系网络,多引进一些商管和人文类的讲座,从而激发同学思考,促进交叉性学科交流,在倡导理性思维的同时,逐步提升人文素养,实现文理交融,为学校全面迎接2007年5月份的本科教学评估做出我们的贡献。
3、完善管理平台、拓展信息建设、强化培训机制,科学规范志愿者工作
广大志愿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建设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华理学子必将成为活跃其中的广大志愿者中的一分子。各大国际性活动需要我们在志愿者工作方面有更为科学的管理。因此,志愿者工作需要对志愿者进行注册管理,并定期进行培训和练习,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我校志愿者的素质和应变能力,在工作结束时还及时对志愿者工作进行评估,颁发志愿者证书,使志愿者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有欢笑也有泪水。当成功降临,我们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当困难袭来,我们相互支持,迎面而上。无论何时我们始终坚信我们的组织是充满活力,永远向前的——因为我们是华理的校园先锋!
在新的世纪里,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希望即将重组的第二十八届学联同仁勤奋求实、励志明德,为建设和谐的华理校园而努力奋斗!最后,请允许我再次代表第二十八届学生联合会向一直以来对我们给予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的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以及热情支持我们的全体同学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我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体学生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
谢谢大家!
第三篇: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创建于1952年,以11月17日作为校庆日,历史悠久,是首批入选985工程的高校之一,也是建筑老八校和卓越大学联盟的一员。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有五山和番禺两个校区。华南理工大学以“博学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校训,以华南理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牌坊和广州市市花木棉花组成校徽,表现了华南理工欣欣向荣,人才辈出的校园氛围。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科研气氛浓厚,在2009-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共获得中国专利奖13项,居全国高校首位。此外,华南理工学术力量也十分雄厚,其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排名全国第一。除了理科强势外,华南理工的文科也十分不错,共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院等三个院系。相信华科在校长王迎军的带领下一定会走向更光明的明天。关于华科外国语学院
外语学院在现任院长钟书能的带领下形成了语言技能系列、人文素养系列、批判性思维系列、商务英语系列四大特色课程,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全面、饱含生趣的学习环境。其中日语系学生需选择英语作为第二外语。
华科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著名校友李东生、成思危、朱江洪等可谓是国家的栋梁,在2013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中华南理工大学名列第六。
第四篇:五一讲演
迎难而上共创辉煌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迎难而上,共创辉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服装裁剪车间向工作在金丽集团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节日的祝贺!
火红的五月,迸发着激情。每一年的“五一”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因为它赋予了我们作为一个劳动者应有的权利和自豪;赋予了广大青年要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感。灿烂的五月,散发着热情。广大员工的辛勤劳动把我们的金丽家园装扮的绚丽多姿;集团领导的英明决策使我们的家园活力四射。在节日的氛围中,我们在“团队、家园、旗帜”的感召下共同感受金广源的温馨。
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充满感动,金丽集团始创于1980年9月,于2000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在王总的带领下,发展到今天有:劳保服装、安全工作鞋和时装等三大系列、百余个品种、二百余种规格;拥有当代国内领先水平的服装生产线和居当代国际同行领先水平的安全工作鞋生产线,拥有资产1.1亿元的大公司。作为金丽集团的一员我因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感到骄傲和自豪。公司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所有领导和员工的汗水与期望。在当前金融危机爆发形势下,我国服装行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在日前开幕的2009中国服装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 1
图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服装企业重塑品牌、再现辉煌带来了机会。对于我们外销企业而言,危机所带来的或许将是企业升级转型的一次难得机遇。面对危机,我们服装企业可以通过品牌收购、服务外包、网络营销等手段,在金融风暴中也能挖到金子。只要重视品牌化生存,提高附加价值和竞争能力,放眼全局,提高全行业的品牌竞争力,实现金丽集团产业的升级换代,或许将是这次危机带来的最大财富。金融危机就好比是一次重新洗牌,经过历练后的企业将会更加成熟,整个行业会朝良性方向发展。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同事们,展望“金丽”的明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英语讲演
First:morning everyone!So glad to be here to give the introduction on my design for talents apartment.Second: look at the picture downloaded from the google earth.The red area stands for our site which is on the yunheroad.Apparently, the JINGHANG Canal [kə'næl] is in the east.Surrounding our site ,there isA piece of industrial land.Third: As picture shows , surroundedfactoriesneed toprividelivingroomfor thisoutside talent.So this design is mainly for them.in recent years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uzhou has attracted a lot of Qualified Personnel, By building this apartment,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quality,.Considering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I getthe characteristics [,kærəktə'ristiks]of breathingspaceinto the design
Four and five :Here is the site plan.Two main open spacesaredivided by the Visual corridor.Considering the JINGHANG CANAL and YUN HE ROAD ,I turned every single buliding some angle to form betterscenery.Along with canal ,I set the view space and public building.Peple can enjoy the view and take activity freely in the open space.thispictureshowsthe Visual corridorseriesmainLandscape node.Six: The design for dwelling size {dweliŋ]}put the bedroom at first place.Each bedroom has plenty of sushine.They will feel
comfortable when living in the housebecause they can watch the beautiful scene through French window.Seven:Here are some ways to expressthe subject of Breathingspace.Eight:Through the processing of elevation , it can reflect modern residential style.Nine:the bird’s view reflectthe level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space they form.Ten : This is the final result.Eleven:That is all.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