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永青:读《向西点学校学执行力》有感
将落实进行到底
——读《向西点军校学执行力》有感
九年级二部张永青
《赢在执行》一书让我对“执行力”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并为我的工作实践指引了努力的方向,但总感觉还是缺少些什么。假期里我读了《向西点军校学习执行力》一书,那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一句句通俗入理的话语让我恍然大悟:不管身处何职,只有在“落实”二字上下功夫,将“落实”进行到底,才能提升执行力,才能精益求精,才会成就卓越!
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读了此书的粗浅看法:
首先,端正态度,尽职尽责。
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无条件执行”、“不找任何借口”是追求完美执行的有力保障。书中这样的案例很多,都证明了这样的道理: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的落实程度决定了成败。不管面临何种困难,不一味抱怨,不找借口,而是阳光的心态,积极的应对,这样才有可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出色完成任务。我觉得,端正的态度还必须树立几种意识:责任意识、落实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反思意识。
承担责任。也就是“主人翁意识”,不管在哪个岗位上,有何分工,尽职尽责才是最重要的。我很欣赏“强烈的责任感是无价之宝”这句话。“工作就意味着责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须承担责任的工作,你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你肩负的责任就越重。”因此,要提高自己的执行力,首先必须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不折不扣的履行这份责任,才能把工作做好。
坚决落实。“战略虽好,也要有人执行。”从大的角度说,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我们都严格、规范地遵守,才能保证学校的健康运行和最优发展;从小的角度讲,研究教学,打磨课堂,自己的每一项计划,甚至很小的灵感(构想),都应一一落实到实践中去,有落实有比较有思考,才能发现不足,不断改进,趋向完美。“救世主”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只要我们能够在认真一点、再严格一点、执行力再到位一点,将“落实”二字坚持到底,想做不好都难!光说不干,光想不练,结果都是零。
善于合作。或者说是“团队意识”,在一个团队里,最基本的要做到受人欢迎,善于合作。首先要准确定位在团队中的角色,担当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学工作更应多与同伴交流、探讨,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以互通有无,裨补缺漏,实现资源最优化,团队成绩最大化。
勇于创新。创新源于思考,而思考源于对生活、对工作的用心。很欣赏“思考为王”这句话。书中阿基勃特的成功经历让我感触很深:曾经是笑谈的签名却成就了阿基勃特事业的辉煌!谁会想到在签名上做文章?阿基勃特这么做了,只要签名就会在名字下面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以致被同事戏称“每桶四美元”,而实践证明,这并不是滑稽之举,正是他的匠心所在,这小小的签名为公司换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正是这巧妙的创意,让阿基勃特敲开了成功之门,从一个小小的推销员成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他的成功告诉我,只要在实践中用心观察,留心细节,善于思考,勇于挑战,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改进,才会超越,才会成就卓越。
坚持反思。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一条佳径。在听专家讲座的时候,自己常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专家讲的我也想到了,并且也做到了,可为什么站在讲台上的不是我?原因很简单:不反思,不总结,不提炼,也就无法进步!企业家鲁冠球有个信条:一天做件实事,一月做件新事,一年做件大事,一辈子做件有意义的事。怎么做到?自我反思。书中每一个案例,有生动地描述,有深刻的剖析,有理论的提升,这就是作者反思积累的成果,更是作者对自我成功的一种回望,一种解读,一种对更多的人走向成功的期待。有这样机智反思的境界,什么事做不好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当我们走出课堂,不妨也问问自己,课堂上讲的适合孩子吗?他需要吗?他想要吗?日积月累,问的多了,思维活跃了,思考也就深入了,发现也就更丰富了。每天在反思中做好一点、进步一点,就会向成功多接近一点,我想,终会有一天我们也会跨入名师的行列。
其次,经营细节,趋向完美。
书中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只有重视每一个工作细节,一项计划的执行才会落实到实处,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工作中有很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这些小事中却蕴藏着成功的必然。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可我们对于细节的似乎已经麻木,西点军校的校训“魔鬼藏于细节之中”又让我们对“细节”不寒而栗。不管是因为一个马掌丢掉一个国家的理查,还是因为小小的签名走向成功的阿基勃特,都印证了铁的真理“成败皆因细节”。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我的收获是,要习惯把每一项工作都看成大事,不要有高低贵贱、轻重缓急的想法,每项工作都应该从细微之处入手,沉下心来,放慢节拍,严谨些、再严谨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精益求精的态度,竭尽全力、一丝不苟、完美地把每个细节做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脚踏实地做好每件小事,做好别人不想做的小事,我想如能如此,即使再平凡也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教育事业无小事,我们要勇于在细节里担起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最后,自动自发,积淀自我。
明确目标,奋力追求。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心中有目标并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未来。给我触动很深的就是《敬天爱人》中的稻盛和夫,他始终心怀“纯粹的愿望”,始终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从一个出身卑微的平凡之人成为日本商界的传奇人物,被誉为“经营之圣”、“人生之师”。只要心中有目标,人生就不会被淹没在平庸琐碎的日常生活中,随波追流。心中有了目标,且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再平凡的人同样可以演绎精彩的人生。
研读经典,修身养性。经典国学,博大精深,是中国古文化的浓缩和精华深厚土壤。《周易•系辞下》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说到了尽头就会变化,变化了就会通达,通达了就能长久,这是一种“天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老师,要读,且要深读,精读,尔后内化为丰厚的文化功底。做一个有理想、有志气、会思考、敢创新的阅读者,在阅读国学经典中修身养性,提升自我,让自己拥有“一桶活水”——“一桶有源之水”。
坚持不懈,不轻言弃。所谓“勇者无畏”,“全力以赴”,且“永不放弃”。这些天,书中的一句话一直萦,绕在耳畔:“不放弃的人生才会更精彩”。再大的成功也是从落实小事开始,点滴积累,踏实努力,坚持不懈,才有了辉煌的成就。正应了中国的古话“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我想教学也是如此,只要认真务实、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有什么工作做不好呢?古人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若我们亦能如此,就一定会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事认可、社会赞誉的优秀教育者!
一句话:捧着一颗执着的心,找准自己的位置,担起份内的责任,用心经营每个细节,在反思中不断超越,全力以赴,将“落实”进行到底,一定会成就卓越人生!
书,读得很粗略,感想,实在是很肤浅,敬请领导、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读《向西点军校学习执行力》有感
成功始于执行力
读《向西点军校学习执行力》有感
九年级
郭玲
西点军校在200多年的历史中,培养了众多的军事人才。《向西点军校学习执行力》一书站在现代职场的角度,对西点军校的22条军规依次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以丰富的案例故事和众多西点精英的人生经历,为我们阐释了西点人成功的经验,让我接受了一场思想的洗礼,认识到了西点人的成功在于他们的执行力。作为一名教师,对照自己的工作,破解了许多压抑在心头的疑云,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识到执行力对军队和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对教育来说,执行力同样关系到教育的发展。《向西点军校学习执行力》一书给了我很多的启迪。
西点人启迪我,作为一个有执行力的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爱岗敬业”。
没有责任就教不好学生,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师。我们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不辜负胡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人民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是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西点人启迪我,做一个有执行力的教师,要关注教育工作的细节。关注细节对军队和企业至关重要,同样,对于我们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界,从上到下都在谈教育改革,可是真正进行改革的老师又有多少,很多人觉得无从下手,我想关键在于他们没有从教育的细节做起。最近,南京的一位体育教师,关注到了现在孩子体质在不但下降,于是想到了给孩子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一开始,很多家长不理解,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们体质增强了,活泼了,和家长的关系也更融洽了,很多家长都认同了这位老师的做法,并联名给这位老师写了表扬信,我想,这位教师就是从细节入手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教育改革吧。如果每个教师都关注教育教学的细节,我们的教育改革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西点人启迪我,做一个有执行力的教师,永远不做“差不多”先生。
执行力是企业贯彻落实领导决策、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对于学校来说是同样的。在一个学校里,有很多制度和标准,甚至非常完善,但上至领导下至教职员工,全都不能也不会贯彻执行,使得这些制度、流程和标准都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的贯彻落实。“差不多”、“还可以”、“过得去”、“无所谓”、“这又不要紧”、“不就是一件小事吗”常常出现在我们工作中,这其实都是不注重偏差的具体表现,这样的态度造成的结果,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学校和教师贻害的从小处说可能是孩子的一生,从大处说肯能是国家的未来。工作严谨,一丝不苟,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教师执行力的重要标准。
西点人启迪我,做一个有执行力的教师,要善于合作。企业发展需要具有高效组织执行力的团队。想要打造具有高效组织执行力的团队,就要努力营造一种团队协作的氛围,同时明确分工合作,共同承担风险和责任,从而形成拥有强大执行力的团队。教师是以培养人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突破学科中心,引导学生综合学习,倡导学生学会合作。教师在教会学生合作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合作,互相配合,共同把课程改革向前推进。与同学科的老师合作,还要与其他学科老师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摆脱彼此孤立的感受,而且可以满足新课程提出的重大要求:课程的综合化。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可以得到“心理支持、产生新的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等益处。因此,我们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更要打造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尤其加强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
学校管理者与教师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似乎是一对矛盾,其实,我们教师应把管理者看成是一种资源,看成是学校专业共同体中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做好自己教学工作的同时,应主动与学校管理者合作,向他们提供各种教改信息以及自己对学校课改工作的建议等。另一个方面,我们的教师也应虚心地向管理者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在自己的教学中大胆实践。在教学改革中,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各自应扮对自己的角色,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促进,共同进步。
《向西点军校学习执行力》这本书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它提醒我要经常思考自己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求改善对策,让我感觉到提升个人、团队的执行力,不再是空洞的教条、纸上谈兵,而是有章可循。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在这本书中的所学,真正地投入到工作、实践中,争做一名有执行力的教师。
第三篇:读《向韩非子学管理》有感
《向韩非子学管理》
作者:杨先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读《向韩非子学管理》有感
生活在战国时代末期的韩非子,注定了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所以他的思想注定会被我们所研究。穿越千年的思想并未随着时间而消逝,而是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发散出智慧的光芒!本书的作业就是从管理学的角度为我们一一解析的。仔细的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对于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也对这位两千多年前的智者有了一定的了解。韩非子身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对管理的第一原则是法。但是又不是仅仅局限于法的范围,也吸收了申不害的关于“术”的思想,也有慎到的“势”的思想。
他的管理之道不同于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是纯粹的法家。
从管理学角度比较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区别。道家思想主要从哲学层面上,告诉我们在管理问题上怎么做是对的,如该学派所倡导的“道非„道‟”,“为无为”,“柔弱胜刚强”,“有生于无”,“反者道之动”,“上善若水”等思想,就不无道理。
儒家思想主要从道德层面告诉我们在管理上应该怎样做,如该学派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就很有意义。但它们都缺乏系统的“法”的思想论述,为此必须借助较完整的法家思想予以补正,使“道”、“儒”、“法”三个派别相得益彰地发挥作用。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也许无法从故纸堆里直接找到管理的现代化“武器”,但说到这个理(思想),人家早就在两千年前为我们点破了!
虽然本书大部分是根据韩非子著作中的一句话来展开来说明管理学知识的,其对于管理学的理解也非常精细,但是我还是对于韩非子的几句话感触颇深!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是啊,在现代社会,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都有一定的法律意识,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必定是强势的,这个国家也必定是强盛的!法是我们在社会生活的一个规范,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有了法就更容易进行管理了。
韩非子讲的“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问题,“以长续短”是“以有余补不足”的同义反复。“有余”、“不足”,这种差异社会上普遍存在,这个方面有,那个方面也有。也是历史普遍现象,昨日有,今日有,明日也有,永远不可能消失。这种差别是普遍现象,只能让其缩小,绝迹是不可能的。
“有余”、“不足”,在社会上表现是多方面的。或表现在物质方面,或表现在精神方面。先说精神方面的“有余”、“不足”问题。有人道德水平“有余”,知识水平“有余”,文化水平“有余”,成有道德者,有知识者,文化人。有人在这些方面“不足”,成道德荒芜者,知识贫乏者,文盲。韩非这则语录就是从精神角度来讨论“有余”、“不足”问题的。
韩非这么说:古人因为自己的眼睛不能看到自己的脸庞,所以用镜子来照自己。因为自己认识能力缺失,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处,所以用“道”来修正自己的错。脸庞失去镜子无法修正自己的须和眉;身躯失去了“道”就无法纠正自己的迷和惑。这就需要“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以他人的优点补我的弱点,以他人之长补我之短。韩非认为,这才是明主应做的事。
韩非这个观点是对头的。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人有所长,也必有所短,包括君主。人要扬
自己的长,克自己的短。克自己道德缺失处,知识缺失处,文化缺失处,使自己进步得更快些。如何做到这点,就要“以有余补不足”,就要“以长续短”。汲他人之“有余”成为我的“有余”,汲他人之“长”成为我之“长”。韩非的话虽是针对君主说的,但对今天的管理者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韩非子一直都是“管”得有道“理”韩非子的管理被分为七个部分:哲理 为政 贷殖 法本 术治 势乘 修身
虽然哲理性被排在了第一,在这一本主要讲的是关于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解和要求。总结全文,我认为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重要的几个方面就是以下几点:(1)管理需要强力
(2)管理要做好内政严以律己
(3)管理务求出新还要与时俱进(4)管理追求卓越但是能正确认识自己(5)管理需要内外结合,能够使用群体的力量(6)管理者要善用赏罚且知如何得当(7)管理者要敢于倾听意见和建议
读了这本书,虽然还有很多感言,但是要一一讲出来还是无法做到,但是从韩非子这学到的足以充实我的生活。
第四篇:读“向雷锋学什么”有感
读“向雷锋学什么”有感
读完“向雷锋学什么”一书,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的精神力量,他是我们十三亿人的道德标杆,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雷锋精神有着他丰富的内涵: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
雷锋是创先争优的典范。广大党员要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做一颗永 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是乐于助人的道德楷模。广大党员要像雷锋那样用真情谱写 人间大爱,帮扶困难群众,关爱特殊群体,参加志愿服务,把创先争优作为提升个人境界、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和保证。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为人民服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会变。广大党员要热爱人民、服务群众,关心民生、改善民生,在为人民谋富裕、谋安康、谋幸福中创先争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而伟大事业的发展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没有崇高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雷锋精神就是推动我们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财富,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任何时代的人们都离不开精神支撑。在进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应倡导雷锋精神,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值得说明的是,在不同时期,雷锋精神的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应该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发展经济,不仅要讲究效益、鼓励竞争,还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共同前进的良好精神风貌。雷锋精神表现了中华儿女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崇高思想境界,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不仅在四十年前闪烁着共产党人的道德光辉,而且在今天也完全适应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时代要求。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涵养;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让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锐意进取、竭诚奉献,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
第五篇:读《向毛泽东学管理》有感
读《向毛泽东学管理》有感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有人会说,毛泽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市场经济,讲究的是高效,要的是现代人的超前思想,凡事要有创新,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毛泽东思想已经落伍了。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说敢于创新,毛泽东的很多想法都是前无古人可效仿的,就拿大家耳熟能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来说,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创举。那么多的艰难险阻都闯过来了,留下来的个个都是英雄好汉。在这样的官兵面前,再也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困难了。再伟大的构想,如果没有实践,那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毛泽东思想是从实战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想,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照搬照用,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要巧妙地糅合在企业的现状中。当今很多成功企业家的身上都有毛泽东的影响,都有毛泽东的印记,如宗庆后、任正非、张瑞敏、柳传志、史玉柱、马云……一种思想没有落伍不落伍的说法,只有适不适用,只要适用,这种思想就永不落伍。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他的思想,他的名言警句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后人,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谁的身上没有孔子思想的影响呢?那么,毛泽东的思想也一直在影响着现代人,有人说毛泽东只是会带兵打仗,可就是带兵打仗,里面也是大有学问,值得我们去研究。当时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思想装备都是落后的。可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军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和永不退缩的战斗力,是什么力量在支持着中国人民?毛泽东是靠什么凝聚这样一支举世无双的铁军呢?说到底,靠的是信仰,靠的是宗旨。
毛泽东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做过这样一段总结:不但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而且要有一个大家信守的主义。主义好比一面旗帜,旗帜竖起来后,人们才有所趋附。既有了主义,又有了人,剩下的任务就是去建立一种组织,把信守这个主义的人组织起来,并通过这些人,拿了这个主义去组织联络更多的人。这里的主义,就是一种信仰和信念。毛泽东用信仰和信念去统一思想。
对于这一点,就连张学良也不能不佩服。经过长征的红军,到了陕北,装备极差,营养很差,破衣烂衫,和叫化子一样,但是却把张学良装备很好的部队打败,为此张学良感慨万分地说,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是一支疲惫之师,还能把
我的部队打败。我们都是带兵的,我们谁能把部队带成这个样子?走了两万五千里,还跟着你走,而且还能打胜仗,还没把部队带没了,带散了!
这就是毛泽东带兵的艺术魅力,感染着周围的人,甚至是他的敌人。毛泽东就像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在茫然时给你指点迷途。
一个管理者可以掌控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企业最终的命运。这就好比一个好的国君,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古代有昏君,亦有明君。昏君治理国家则天下混乱,外族来侵,百姓民不聊生。明君治理国家则天下太平,外族敬之,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不同管理者,带来的不同结果。一个企业亦是如此。
当今社会是商场如战场,竞争异常激烈。要想对外,必先安内。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企业管理,只有内部心齐了,才能一致对外。针对现今企业遇到的种种问题,李凯城老师结合毛泽东当年带兵打仗遇到的类似问题,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从带兵中看管理学管理,这就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
毛泽东的管理思想代表了中国式管理的最高水平,有着取之不尽的精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果企业界、学界、政界,能够从毛泽东身上吸取更多的管理精髓,并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就能占据管理的主动权,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