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赴上海学访活动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5 04:2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赴上海学访活动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赴上海学访活动心得体会》。

第一篇:教师赴上海学访活动心得体会

用心开启智慧,工作成为幸福

--赴上海学访活动心得体会

2012年10月12日至10月18日,我参加了由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为期一周的“全国校本研修系列之教师课堂改革与教研组建设特色考察活动”。活动期间,我们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到上海的几所名校集体观摩,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对此次学习,我感触颇多,这里重点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吧!

首先,专家的报告内容充实,道出许多教研工作的真实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王俊校长的讲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俊是江苏宜兴实验中学的校长,是教改创新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为我们讲的题目是“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结构尝试教学法的研究”。作为一个要总揽全校大局的校长,他把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中去,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做为重中之重去抓。教研是学校生存之本。王校长谙熟每个学科的教材及教学,他认为:学科知识中有这样的“工具”,学生掌握了它,就能有效的学习某一类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王校长就语文学科中的现代文阅读和作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明白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找到工具。他还列举了很多地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历史、生物学科教学中找到工具的方法,并一一联系实际进行讲解,使人充分感受到了这位校长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涉及的深度与广度。从他的讲解中,我得出一个结论:无论哪个学科的学习,教师的总结归纳能力是最重要的,只要教师能找出规律,教会学生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与学的关系。这也同时是王校长讲的要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

王校长最后用一则小故事中的一句话结束了他精彩的报告,使我记忆犹新--“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智慧就在那里,你的智慧在哪里,你的幸福就在那里”。我想大家都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王校长作为一名校长,在教改创新方面做出如此显著的成绩,全是有赖于他把心放在了教学研究上,从而激发了他的智慧,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感。那么作为教研员的我们,是否更应该向他学习呢?怎样在以后的工作中用自己的心,找到自己的智慧点和幸福感呢?怎样启发本学科教师们明白这个道理,从而幸福的工作呢?这都是我们在以后应该潜心研究和认真去做的事情。

还有著名校长导师余慧斌,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深入浅出的分析了“课程、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经验,都为我们以后的教学研究工作和培养教师工程提供了成功的依据、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其次,到名校的观摩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组先后到了上海外国语静安外国语小学,上海宝山区实验小学,上海闸北区第八中学等几所学校参观。几所学校的主管校长热情接待了我们,为我们耐心讲解自己的校史及成功经验,同时安排专人带领我们参观,并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展示课。其中,上海闸北八中从一所生源及教学质量最差的学校成功转变为一所优等名校的成功经验给我最大的启发和鼓舞。

16日上午,我们一行到达上海闸北八中,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学校教学有序进行中。闸北八中的主管校长接待了我们,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我们了解到: 闸北八中因历史地域原因生源很差,学困生多,学校领导从1987年起针对困难学生反复失败形成失败者心态的特点,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三个相信(即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教育理念,倡导“成功是成功之母,用成功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在课堂改革中取得了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的效果,即闸北八中倡导的“成功教育”。他们的成功经验是:一般认为,学习困难学生是没有学习主动性的。他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发现在“帮助成功--讲练结合的”的课堂模式下,学生听懂了、会做了、做对了,基础知识巩固,基本成功心理形成,但他们并不满足,说:“我们都像机械操作工,老师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就去做,这样的学习没劲。”这大大出乎老师们的意料。事实证明:普通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也是有学习的主体性要求的。

报告会后,上海闸北八中的一名青年女教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七年级数学课。教师在课上充分展示了“学生主体学习,教师适当指导”的系列作法:让学生自己做主学习,当取得成就时,他们的喜悦才是发自内心的,才是有成功和满足感的。她的课给我的感觉是:真实,常态,每个环节的安排精心,都在为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课件使用不多,但恰到好处。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练获得成功的喜悦,丰富了“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概念,真真正正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所以,我觉得,教学就应该是这样:不搞花架子,把最基础的做好,实实在在做事,脚踏实地教学。把心用在学生身上: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

这次学访活动,对我而言真的是不虚此行。通过这次活动,开阔了我的眼界,拓宽了我的工作思路,也使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用心工作,就能开启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的工作盛满幸福。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专家和名校的先进教学教改经验,丰富自己的工作内容,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让自己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2012年10月

第二篇:教师访学心得体会

访学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19日至10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武汉常青实验小学教师访学活动。在为期一周中,我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走进了这所名校,感受了那所学校的校园文化,认真聆听了武汉常青实验小学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身临其境感受了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对于一直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我来说,这次活动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充分信任自己学生,还要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当然,高效课堂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还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通过学习,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和教学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然后,如今我才发现,不是我们的老师不够负责,不是武汉的学生比我们的学生听 话,当然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找准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实施的过程中方式方法不是很恰当。

通过访学活动,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最后,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更好的为苏家院镇的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武汉常青实验小学的期间,让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我迫不及待的想把我学到的、想到的落实到我的工作中,使得学习要求尽可能适合学生,学习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学习方法尽可能吸引学生。

第三篇:上海访学活动汇报

上海访学活动汇报

姚集小学 胡龙华

本次访学活动由教育局基教科具体组织实施,属于黄陂区教育局与上海方略教育集团共同推动的改进学校教育计划的一部分。黄陂区参加此次访学活动的一共有30人,语数外各10人,分别来自10所小学。此外,还有来自河南洛阳,江苏淮阴和武汉市常青一小的共70余位老师也参加了此次访学活动,这样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有100余人的访学团体。整个访学活动用时八天,去回花了两天,真正待在上海的只有六天。这六天中,第一天是在酒店会议厅听专家讲座,讲的是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师德师风修养方面的问题。接下来三天是教学观摩活动。所有教师分成语数外三个小组,不同的组去不同的学校,以组为单位一天去一所小学进行听评课活动。每天上午听两节课,完了以后互相讨论和评议一下,下午由学校所在区的教研员结合这两节课进行一个专题讲座。三天听了六节课和三个专题讲座。第五天上午又在酒店听一个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讲座,下午是学员的学习汇报和才艺展示活动。第六天是放松的,一起去看了一下世博园和一条保存得相对完整的有点江南水乡气息的古镇。

本次访学活动主要是侧重于学科教学的。但我想机会难得,我想尽可能的多了解一下上海的基础教育是个什么样子,因为上海的基础教育是全国搞得最好的。上海是一个实现了现代化,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地方,所以它的教育也践行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我想了解一下这种教育教出来的学生是个什么样子,从事这种教育的人是个什么样子。有点遗憾的是我们的访学活动还是有很大局限的:我们要么就是在会议厅中听讲座,要么就是在学校多功能厅中听课,没有很多时间和空间去跟学校进行深度接触。尽管如此,我还是看到和听到了许多有启发意义,引人思考的东西。

首先,上海的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

原以为上海的学生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得风气之先,出自非富即贵之家,一定是蔑视约束,十分张扬,很潮很傲的。哪知他们文质彬彬,规规矩矩。他们都穿校服,如果坐着不动,看他们的样子,质朴得根本就不像是大城市的孩子。这一点我是看出来的。

我们一共去过三所学校:静安区第二小学,上海一师附小,上海国际学校东校。这三所学校都是名校,想进去读书并不容易。江泽民和俞正声的孙子曾在一师附小读过书。这三所学校学生的共同特点就是规矩。每到了一所学校,我就利用空隙去转去看。我看了厕所,垃圾桶,学生吃饭的样子,下课后的教室和走廊,操场和学生上课的样子。这些地方都能释放学生的行为,能看出他们的文明程度。我着重看了学生的厕所,垃圾桶和学生吃饭,因为一个人的修养基本可以通过上厕所,对垃圾的态度和吃饭的状态反映出来。

厕所:好好地上厕所,说起来简单,学生做好并不容易,所以才有“小便入池,大便入坑”“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标语。我在学生上课的时候去看的厕所,厕所中没有人,很干净。干净倒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厕所中污垢的分布。如果大小便不准,不入坑入池,会留下冲也冲不干净的污痕。我发现,黄色的污垢集中在小便池的里面,墙壁和便池外都是干干净净的,说明学生确实在好好地上厕所。

垃圾桶:三所学校都很精致,角落里都见不到垃圾,我去看了垃圾桶。我是中午活动搞完后去看的,那时学生还未放学。我发现许多垃圾桶都是空的,少数垃圾桶中有垃圾,里面垃圾很少,只有几个一次性的方便碗筷和牛奶盒。放学后,我又去看了教室中的垃圾桶。教室中的垃圾桶很小,垃圾很少,只有一些纸片和餐巾纸,偶尔见到食品包装袋。这说明学生不仅不乱丢垃圾,而且也在尽可能少的制造垃圾,可以看出学生在学校里不玩玩具,不吃零食,也不随意地把旧的学习用品和纸张当垃圾扔掉。

学生吃饭:三所学校学生的午餐都在学校吃,在教室里吃。午餐是盒饭,以班为单位送到每班教室门口,学生挨个领回来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吃,吃饭时有老师陪护。我看了二年级一个班学生吃饭,他们吃饭时动作很轻,偶尔会说说话,整体上较为安静,饭吃完,学生自己把饭盒送到门口的大垃圾袋中。一餐饭毕,地面干干净净,所有学生的课桌干干净净。

下课后:学生就是在教室里或是阳台上休息一下,没有嬉笑,没有喧哗,没有追逐,没有打闹,没有撩拨,没有谩骂,很闲适的样子。

操场上:静安二小和一师附小没有操场,上海国际学校东校有操场,吃完中饭后我就去他们操场上转了一下。操场上人很多,有的打球,有的散步,有的在看墙上的壁画,有的在做游戏,也有的在挖土等等。我看了半个小时,没有人追逐疯跑,没有冲突和脏话,显得很活泼也很文明。

课堂上:我听了六节课,高中低年级的都有,其中有一节课是一年级的。老师要求学生坐端正,把手放在膝盖上。整整四十分钟,学生认认真真地参与教学过程,端端正正地坐着,没有走神,没有异动。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一定是持续地严格要求的结果。

还有一件事,我的映像也很深。在一师附小,中午的活动结束后,我们下到一楼集合准备去吃午饭,人未到齐,我们就在那儿等着。当时我手里拿着一个一次性的茶杯,喝完茶我想把它丢掉,旁边没有发现垃圾桶,我就把茶杯顺手放在墙边的一个灭火器的箱子上。刚好有一个学生从那里经过,发现了那个杯子,就把它拿走了,搞得我蛮不好意思。

这就是上海的小学生,他们懂文明,讲礼貌,行为有方,举止有度,表现出了极高的道德素养。我想,乡村和城市,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教育之间,两地的学生之间,让人瞠目的差距不在于学养,而在于教养。学养不足可以通过“头悬梁,锥刺股”来弥补,教养的不足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弥补。上海小学生的“规矩”就说明先进地区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极为重视教养的。重视教养,往小了说是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往大了说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上海的小学生何以如此“规矩”?肯定是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教育应该是功不可没的,从事教育的人是懂教育有热心的。

首先看教师。他们有水平很严厉。上海教师水平高是公认的,水平不高不行。学生不好哄,应为他们读书多,见多识广;家长更不好哄,许多家长是高干高知,如果教师水平低,学生和家长都不会答应。所以上海教师的压力大,专业发展的动力也很大。我听了六节课,上得真好,比我到武汉听的市级优质课都好,里面有更多的新理念支撑的匠心独运的东西。教研员还说上课的六个人都是新手,是85后。真正的骨干,真正的高手是那些60后和70后,他们轻易不出手。除了水平高,上海教师还很严厉。有节三年级的课上课之前,班主任先带学生到多功能室适应场地。学生是排着整齐的两对进来的,然后蹑手蹑脚地找到位置坐下,看到周围坐着许多听课的人,学生免不了东张西望。老师这时候说:“用十秒钟把你们想看的看够,然后坐好。”学生随便瞄几眼后马上就坐正了。这时有许多学生的凳子在响,老师又说:“凳子在响,那个开关在你们身上。”凳子立马就不响了。老师说话很文明,但她那个语气中充满了威压,效果立竿见影,这一定是长期严厉约束的结果。

其次看学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出学校在教育学生上用心良苦。第一、因为学校身居市中心,校园又狭小,为了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近自然,静安二小在楼顶建了个空中花园,一师附小把几个教学楼之间的一小块空地开辟成了一个植物园,植物园中还有几块小菜地专供学生承包种菜之用。第二、把学校变成了一个

立体的供学生展示的舞台。三所学校的文化墙都是学生完成的,是学生自己的展览墙。走道的墙壁上都是学生的作品:书法、绘画、手工、剪纸和摄影等,还有各种各样的主题简报,这个走廊就是个文化长廊。教室里面有大玻璃缸养着金鱼,后墙边有一个长条桌,上面摆满了学生种的盆栽。最醒目的是上海国际学校东校,他们有一个很长的院墙,上面全是学生的作品:书法、国画、油画、素描、剪纸、印章、手工等等,十分壮观。一草一物都是育人。

再看教研员。有三个区的教研员和我们一起听课评课,给我们讲座。上海教师的水平高,教研员的水平就更高了,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难得的是,对新手他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为了给新手磨好一节课,教研员经常到学校亲自上课给新手看。

再看主管部门的官员。听静安区的教研员讲,他们区有一位副局长,是一位教育专家型的人物。他先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后来当了副局长。三年之后,觉得应酬太多,务虚而不能务实,难以发挥所长,于今年干脆辞去公职,去深圳一所私立学校当了校长。这种胸怀抱负,不爱官服爱校服的局长真是令人神往。

上海从下到上拥有一批懂教育又热心教育的人,教育不出高素质学生才是怪事。

上海学生除了“规矩”之外,还多才多艺。文化墙上的艺术品就能很好的表明他们的才情。另外,课堂上的他们思维活跃,互动积极,发言踊跃,言之成文,言之成理。他们说的英语是洋腔洋调,我们说的是土音土语。他们不说话,规矩质朴得像山里人;一开口,生动活泼得就是城里人。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这得益于学校下午第三节课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这是我在上海看到的。

我在上海听到的主要是专家和教研员的讲座以及老师的讲课。专家讲座讲的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耳熟能详的真理,这些真理并没有现实细节的烘托,也没有体现说者独特的解读和体验,所以我听听

就忘了。教研员的讲座和老师的讲课很有启发意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讲座和讲课体现了目前上海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有下列的追求,这些追求对其他学科教学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1.通过单元整体设计和文本再构,实现文本更大的语用价值。

2.重视板书设计,提倡用板书参与教学过程。

3.强调语言的人文性作用,让语言本身体现教育意义。

4.追求教学过程的精细化,教学步骤的逻辑性。

这些追求体现的理念是很超前的。拿我们武汉来比,武汉市的小学英语教学这几年强调词句拓展,用以增加课堂容量,但上海的文本再构不仅强调词句的拓展,而且强调学生能力的拓展。武汉市提倡学生微技能的培养,但上海强调教学步骤的逻辑性,这比比武汉市更近一步。这说明上海的教研活动是十分生动活泼的,它走在全国前列。

教研员在讲座中随口说出的一些话,也是很值得玩味的,有几句话我记了下来:

1、爱是有条件的,爱不是无缘无故。没有爱很正常,但是有责任。

2、对文本的微调、重组和补充等等再构文本的小动作就属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3、人文性和教育性可以通过语言本身体现出来。

4、有的课只有流程没有过程。

5、个别反馈不是潮流。

上海访学收获很多,但也有两点遗憾:一是发现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男教师极少,二是没有机会对学校进行深度的了解。我发现花很美丽,但却不知道花生长的土壤是怎样的,不知道学校的文化、理念、价值追求、德育模式、政教管理、制度建设、行政保障、财金保障等等。对上海教育的认识是很肤浅的,希望今后还有机会能弥补缺憾。

2013.10.24

第四篇:赴上海访学研修感悟

学而得 得则思 思则行

——赴上海方略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高级研修学习感悟

大花岭小学 陈方

2015年10月20日,我荣幸地参加了上海方略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教师专业发展高级研修学习活动,接受了近二周的学习培训。培训期间听了16场学术讲座,走进了上海市5所学校,听了6节课名师优质课。这二周的培训生活使我感到既紧张又充实;既开阔了眼界,又更新了理念。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收获颇深。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体会:

一、专家讲坛,更新理念

此次学习共听了16场讲座。在这16场讲座中,我分别聆听到了学识渊博、学术精深、语言幽默的多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演讲。在讲座过程他们中妙语连珠,说者有心,听者更有心,在不经意间说出的富有教育思想的话语常引起我对自己教学行为和专业成长的思考和反思。令我记忆犹新的讲座有杨大平懂事长的《教育的有形和无形——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价值的思考》;丁亿校长的《构建“学”的课堂》;马骉院长的《人生因课堂而精彩——认识学生成就学生》;李更生教授的《从优秀走向卓越——优秀教师的五项修炼》;周菁的《做教育的有心人》;张静涟的《教师职场减压与心理辅导》;“双特”教师祝庆东的《从问题、专题到课堂——学校科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吴金瑜校长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等。

走进“方略”的第一天,我们有幸聆听了方略教育董事长杨大平关于“教育的有形和无形,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价值的思考”的讲座。杨董在讲座中以技术改变教育的哲学思考,互联网+教育的新思维,技术驱动课堂变革这三个主题进行了精彩的阐述。杨董虽然年龄大了,但讲话仍铿锵有力,内容准备充分详尽,让我从中受益非浅。

讲座中杨董展示的能力冰山模型图详实分析了学生的技能、知识、态度这三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告诉了我们技术改变教育,我们应当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学”的课堂。今天的课堂已不是教师的课堂而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参与的课堂,一节好的课应该涉及学生的思维、行为和动机,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浅层次的思维:记忆和理解。更需要培养他们的高层次思维:分析、应用和创新,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如何成功地将技术引入自己的课堂?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促进教学的进步?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以促进学习?这些都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

“技术不会改变教师,但不用技术的教师一定会被使用技术的教师淘汰”,这一句看似杨董在不经意间说出来的话却警醒了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现状,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育云技术、翻转课堂微课技术已悄然兴起,而我似乎还徘徊在这些技术的门外。在“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下,是顺应浪潮发展自己,还是对抗浪潮被淘汰,这个选择相信每位教师都应该不难作出。因为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才能适应当前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要求,才能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提升专业素养。我觉得应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逐步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拥有舒心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拥有积极、乐观和期待的心理体验,感受到创新和成功的愉悦,这是我今后课堂教学所努力的方向。

马骉院长在报告会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从学生、课堂、教师三个方面诠释了课是学生为上,学生满意的课才是好课的教学理念。他生动的实践案例,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的话语赢得了我们阵阵掌声,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当今的教育,学生生活方式已变、学习方式已变、教学方法不得不变的问题,激发了我们要积极学习并践行先进教学方法的热情。

在以信息化教学方式日益发展的环境中,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教学方面的独到优势,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因此要求我们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通过学习,让“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努力摆脱“已成的我”。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从而适应当前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双特”名师祝庆东主任以自身成长经历,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系统的为我们传授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流程和方法。在教学中要善于对遇到的问题及时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升为专题探索,最终升华为课题研究。而课题研究正是我的短板,由于自身教学理论层次较薄弱,动笔不勤,对于本学科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虽然有过一定的思考,也针对这些问题想过一些解决方法。但由于缺少理论支撑,缺乏长期深入的研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认识,往往停留表面层面,不善于深入总结归纳。祝庆东老师正好为我今后实施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名校观摩,开拓视野

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5所上海市具有不同办学特色的学校,它们是进才实验小学、曹杨二中附属学校、甘泉外国语中学、蓬莱路第二小学、上海市洛川学校。这些学校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环境氛围,让我耳目一新,最吸引我的还是到蓬莱路二小观摩校本课程展示活动。在这里我体验到了以蓬莱小镇为载体的校本课程的魅力,聆听了余祯校长为我们介绍“蓬莱小镇”课程的开发历程,看到了洋溢在课程学习中孩子们脸上纯真的笑容。从体验到聆听,“蓬莱小镇”给予我深深的思考,也让我对校本课程有了更广的理解,如何让课程特色更鲜明? “蓬莱小镇”无疑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也不禁问自己回到学校后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时光匆匆,近两周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学习结束了,通过培训学习我们开拓了视野、收获了知识,在个人心中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把培训访学以来的收获带回学校,把所学到的知识、所思考的问题,带进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以积极的主人翁姿态认真做好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一名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努力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争做一名科研型、发展型的教师。

第五篇:赴台访学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赴台访学心得体会

外国语学院

***

2018年7月

2018年6月9日,这一期盼已久的日子终于来临了。我和**师范学院其它九个部门的九位老师一同动身去台湾国立屏东大学访学。我们从**乘坐飞机,抵达上海浦东机场后转机飞往台湾的高雄。到达高雄机场时已是6月10日晚上的10点多了,来接机的是国立屏东大学进修推广处的***处长和***导游。虽然访学回来已经近半个月了,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晚*处长冒着绵绵细雨,热情接待我们的情景和*导在去往酒店的路上给我们所做的幽默风趣的台湾简介。

6月11日早上9点,在国立屏东大学的民生校区,进修推广处为我们举行了简短的开训仪式。*处长简单介绍了国立屏东大学的历史沿革,学校定位、校训、教育目标及师资状况等。国立屏东大学最早源于1940年建立的台湾总督府屏东师范大学,后来经过五次更名后,于2014年,同国立屏东商业技术学院合并为现在的国立屏东大学。该校的定位是:教学与科研融合型大学。主要的办学特色是师培、高教和技职。该校师资中,博士学历的教职人员比例高达90.20%,硕士学历的教职人员占9.80%。在举行了简短的开训仪式后,我们便进入了紧张而又轻松的讲座学习阶段。说紧张,是因为我们在6月16日之前,每天的上午、下午都是按部就班地听学习讲座,并且中午因休息时间短不能回宾馆休息,都是在上课的教室或是会议室就餐;说轻松是因为我们没有作业和考试的压力,只需和授课老师交流并聆听他们的讲解。这里仅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段学习经历来谈谈我的感想。

由于我们访学团队的人员来自各个学科不同专业,因此屏东大学安排的讲座主要是向我们展示他们办学中富有特色的东西。6月11日上午的讲座是屏东大学科普传播学系的***老师的“桌游在教学上的应用”。*老师引导我们区分玩具和游戏、了解桌游与其他电子游戏的差异、思考游戏对于学习的利与弊等。重点讲解了怎样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并以其科研团队研发的一款名为“星际探险家”的桌游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桌游来开发、训练小学生的运算思维,让我们亲身体验如何将桌游运用到小学运算思维的开发中去。这堂讲座让我深受启发,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引导自己的孩子在玩桌游的同时来锻炼他们的运算思维,以桌游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孩子的智力,并取代既影响孩子的心理又伤害孩子视力的电脑游戏和手机游戏呢?这是当下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的问题。另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讲座是大陆事物处的***老师讲的题为“特殊教育创新与应用”的讲座。虽然那是个炎热的下午,但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没有困乏的感觉。因为*老师采用的讲解方式由惯常的“一言堂”转变为了“小组合作”学习和“人人发言”。生动而又活泼的动漫短片不仅能满足大家的视觉需求,还能真实地再现“特殊群体”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他们的生活需求等,更能引发我们的深思。*老师带我们亲身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调动了我们思考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我们真正切身体会到了学生在课堂中应有的角色。与这个讲座本身所展示给我们的台湾特殊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特殊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等相比,我对*老师的授课风格更感兴趣。她的这个讲座形式对我的语言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启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语言课堂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开始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在课堂上展示多媒体课件,偶尔地也会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短片,但我们似乎更多的流于形式,而很少考虑讨论后有多少同学参与了主题发言、多媒体课件是否充分发挥了其作用、短片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调动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等等。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是啊,教师在课堂上的成功与否是否也是由细节来决定的呢?

在台湾访学的第五天,我们去参观了国立屏东大学的校史馆和图书馆。这两处地方都不大,但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内涵”、什么是“资源的合理利用”。校史馆里的样样物品都记录了屏东大学的发展历程,历届校长用过的钢笔、校徽的演变、合校时的“定情物”等等,无不见证着屏东大学成长的点点滴滴及历史发展。我们参观了屏东大学民生校区的图书馆,规模虽小但布局十分合理,没有闲置或是浪费的空间。馆内干净、整洁,设施齐全,设有图书摆放区和阅览区。阅览区摆放着各种款式优雅的小桌子共学生们阅读、研习。图书分类很细,书籍几乎都是近五年的,还设有最新畅销书阅览区。据管理员介绍畅销书都是三周一换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为小学教育专业设置的一块图书专区,那里有各种小学教材和绘本故事图书。屏东大学最早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一个师范院校,因而小学教育是他们的王牌专业。为了将这一专业办出特色,学校图书馆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的资源,专设了这一图书区。屏东大学的校史馆记录了其内涵发展的经历,图书馆则体现了人性化的布置与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也许正是我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这次台湾之行使我领略了台湾人的礼貌、热情和敬业,了解了屏东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思路,认识到了自身教学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下载教师赴上海学访活动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赴上海学访活动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访学总结

    学习总结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上海访学活动,受益匪浅,回来后自是思绪万千,感慨颇多,现将一些所见、所思总结如下。 理念提升,时代发展越来越快,听了好几个专家的报告,自己的理念......

    上海方略名校访学培训心得体会

    上海方略名校访学培训心得体会 名山二中舒国伟 2013年12月25日,我荣幸地参加了2013年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接受了一周的学习培训。首先我应该感谢学校领导和上海方略为我提......

    上海名校访学心得体会范文合集

    求真务实 追求卓越 ——上海访学感悟 武汉〃黄崇勇 乘坐“方略”快车,有幸领略“海”的壮美,八天访学之行,显得如此短暂,可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却无比强烈!一周的学习生活井然有序,既......

    学访心得体会

    学访心得体会 张娜 今天,我在民族中学参加了徐长青工作室成立四周年之"发展教学智慧提升教学素养"全国小语名师高峰论坛。首位献课的是刘红老师,她执教的是《普罗米修斯》,随......

    访学心得体会

    访学心得体会 徐国伟 我有幸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观摩学习,早也听说了威信水田小学的名气,“两步八环节教学模式”,我期盼中,我揣着一颗激动的心情。先到龙洞小学,干净整洁的校园,井......

    访学心得体会

    访学心得 首先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领导日夜操劳,星夜奔走。今日出走千里求学,明日回来一一回报。谢谢您! 盼望着,这一天终于来了,8月31日到达河东机场......

    访学心得体会

    访学心得体会 访学心得体会1 在美国的游学历程中,我用以下五个部分来简述归纳我的体会。我的选择是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选学校的时候还是一二月份的事情,后来因为《北京遇上......

    “学访改促”活动心得体会

    412“学访改促”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根据教科局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访、改、促”主题实践活动文件精神,我校开展了“学、访、改、促”主题实践活动:“学”就是学精神,以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