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5《落花生》教案
15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
设计审核责任校对批准使用创作时间
学习内容:小学语文课标实验版五年级上册四单元15课《落花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 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学习重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步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阅读方法。这两点,也是选编本课的主要意图。
【学习难点】
1.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联系起来,进而悟出深刻的做人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法。
【阅读链接】
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字地山,笔名落华生。祖籍台湾省台南市,落籍福建龙溪(今龙海)。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文学、宗教和哲学,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 中文大学执教。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他的创作虽不丰硕却独树一帜,作品具有爱国、进步的思想倾向。他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和高尚品格。《落花生》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比较真实地记录了许地山小时候所受到的家教。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曾是清朝政府驻台湾筹防局统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许南英率部奋起抗击侵略军,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终因寡不敌众,台湾遭致陷落,并沦为日本殖民地。许南英出于爱国之心,毅然抛弃全部家产,携带家眷在福建龙溪定居,过着清贫的生活。许地山小时,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要求子女们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许地山以后不仅写了《落花生》一文追忆父亲的教诲,而且以“落华生”为笔名勉励自己。著作有《许地山选集》。
花生花生开花受精三四次,子房柄(果针)就开始迅速生长,向上长到5至10毫米时,即向下弯曲,使尖锐的子房插入土中。通常开花、受精后的10天至15天,子房柄深入土中5至10厘米深处就停止生长。这时,平卧土中的子房就开始胀大,最后形成荚果。因为它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也叫“落花生”。
一【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花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 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二自主探究 交流展示
一 我能分辨下列汉字,还能组成词语。
辨()辩()辫()瓣()
纷()吩()份()扮()
二 我能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列顺序混乱的词语。
1.播种买种浇水收获
按种花生过程从前到后排:。
2.市省国乡
按范围从大到小排:。
三 选词填空。
居然果然
1.父亲早上说要回来过花生节,晚上他()回来了。
2.父亲早上没说要回来过花生节,晚上他()回来了。
创造制造
1.经过艰苦攻关,他们终于()出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
2.他们()的超级计算机一秒钟可以运算几十亿次呢。
↘阅读知识探究
一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讨论并明确分段)↘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根据学生发言情况相机引导)
1.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花生桃、石榴、苹果
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矮矮地长鲜红嫩绿
印象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②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一个读桃、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
③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④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
默地为人类奉献)
(4)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重要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5)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拓展延伸 灵活运用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我赞美花生,我更要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回归整体漫谈收获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探究,交流,展示和感悟,能谈谈你 的收获吗、巩固新知检测反馈落花生1作业
一 我能分辨下列汉字,还能组成词语。
辨()辩()辫()瓣()
纷()吩()份()扮()
二 我能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列顺序混乱的词语。
1.播种买种浇水收获
按种花生过程从前到后排:。
2.市省国乡
按范围从大到小排:。
三 选词填空。
居然果然
1.父亲早上说要回来过花生节,晚上他()回来了。
2.父亲早上没说要回来过花生节,晚上他()回来了。
创造制造
1.经过艰苦攻关,他们终于()出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
2.他们()的超级计算机一秒钟可以运算几十亿次呢。
后学生开始行动,结果全班学生都坐到了教室右边。我很惊奇,原来准备的辩论会“砸锅”了,只好成为“阐述会”。
生1说:“现代科学证明四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五 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① 填空,体会父亲话的含义。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__________:它的果实__________,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__________的果实__________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__________。你们看它__________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__________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_________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
人要做__________,不要做__________,而__________。
②根据填空提示,背诵上面一段话。
③说说你对父亲说的话的理解。
④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
一 选词填空。
居然果然
1.父亲早上说要回来过花生节,晚上他()回来了。
2.父亲早上没说要回来过花生节,晚上他()回来了。
创造制造
1.经过艰苦攻关,他们终于()出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
2.他们()的超级计算机一秒钟可以运算几十亿次呢。
后学生开始行动,结果全班学生都坐到了教室右边。我很惊奇,原来准备的辩论会“砸锅”了,只好成为“阐述会”。
生1说:“现代科学证明四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五 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二 我能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列顺序混乱的词语。
1.播种买种浇水收获
按种花生过程从前到后排:。
2.市省国乡
按范围从大到小排:。
三 选词填空。
居然果然
1.父亲早上说要回来过花生节,晚上他()回来了。
2.父亲早上没说要回来过花生节,晚上他()回来了。
创造制造
1.经过艰苦攻关,他们终于()出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
2.他们()的超级计算机一秒钟可以运算几十亿次呢。
后学生开始行动,结果全班学生都坐到了教室右边。我很惊奇,原来准备的辩论会“砸锅”了,只好成为“阐述会”。
生1说:“现代科学证明四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五 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③说说你对父亲说的话的理解。
④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
课后作业举行辩论
: 一场辩论:
师:有的同学说苹果石榴好,又好看,又好吃,那么你认为在当今社会应该做怎样的人呢?
生:自由发表意见,会场非常热闹
师:巡回听取意见
师:落花生和苹果、石榴只能择其一,选落花生的请到前面来。说说你想做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看谁能说服对方。
生:纷纷举手
生:我想做落花生,因为如果太夸耀自己,有些人会嫉妒。
师:太夸耀自己,会遭人嫉妒,甚至会挨打。好,我们听听苹果、石榴们的意见。生:苹果、石榴虽然挂在枝头,长得好看,炫耀自己,但它们确实很有用,有炫耀的资本。
师:讲得好。
生:我们落花生非常谦虚,虽然有用,但不炫耀,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师:名言,这就是落花生的品质。
生:苹果、石榴挂在枝头不是代表骄傲,它们是在表现自己,而且现代社会是需要讲体面的人的,如果不讲体面,招聘工作时就没有哪家公司会聘请你的。
师:你们高高地挂在枝头不是炫耀吗?
生:它们是一种展示自己的方式。
师:真是好口才。
生:落花生是旧时期的观念,苹果、石榴是21世纪的观念。如果像落花生那样默默奉献,不讲体面,大家都瞧不起你。应该让大家看到你的好处,才能得以重用,所以应该像苹果、石榴。
师:对,我们现在做广告,还要各种包装,宣传自己有道理。
生:我认为现代社会需要知识和能力,但如果不将知识和能力像苹果那样挂起来,让别人看到也是没有用的。
师:好辩论到此结束。到底要做怎样的人,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等你们慢慢长大,会有更深的体会。
第二篇:《落花生》教案
有关《落花生》教案汇总7篇
《落花生》教案 篇1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落花生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花生,明白不明白?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图介绍花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读课文了没有?既然读了,此刻不要打开书,看看谁对课文有记忆,这篇文章分几部分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明白,打开书看看,谁看出来了,一开始写的什么?
2、指名说板书
种花生
过收获节
3、课文就这两大部分组成,你们说这篇课文长不长?
不长,但是这篇文章很精彩,明白是谁写的吗?
4、介绍作者背景,明确学习任务
(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重点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透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领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写作方法
5、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就是从这篇文章变来的,你想他是不是为自己的文章有点感到骄傲?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点感悟,学习课文。
(一)
1、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怎样明白文章哪一部分是重点呢?第一,看看他写的是“详”,还是“略”。
2、此刻你们看课文已分为两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点呢?
3、对。重点段我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我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个重点词,这一段就理解了。
4、学生默读。
5、指名读
6、说说你找到了哪个词?谈谈你的理解“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状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们再看,种花生的过程就写了四个词,哪四个?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简单!所以这个作家了不起!这是第一段,因为它是略写的,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资料,我们就重点学。
(二)
1、此刻请你们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既然是过节,它有几个节目?也就是说他们是怎样过这个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学生默读课文
3、好,此刻我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的第一个节目,干什么?板书;吃花生
4、一边吃一边干什么?板书:谈花生
5、此刻再看,第一部分用了一个自然段,第二部分“收获节”用了十四个自然段。那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两个)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谈花生”是重点,那么“吃花生”用哪种方法学?
6、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7、指名说好几样吩咐很难得(重视)
8、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下面该干什么了?(谈花生)找个同学把下面的课文读一遍,他一边读,大家一边看看有几个人在谈话?(五个)四个人开口说话,这四个是各说各的呢?还是分成了几个方面?谁和谁是一方面?几方面在谈话?仔细看一看。
9、指名说板书:我们谈
父亲谈这两方面资料谁是重点呢?用“看详略”的方法还好使吗?(穿插)老师告诉你们第二种方法―“看资料”。看父亲说的话重要,还是我们说的话重要?谁的话重要,谁就是重点。
10、下面找几个同学分主角读这部分,只读他们说话的资料,看看能不能把谈话的气氛读出来。
11、谈话完了,哥哥说了几句话?读出来,这句话重要不重要?姐姐这句话重要不重要?我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读一遍,这句重要不重要?但这句是听了父亲的话后的一个“觉悟”,所以还得看父亲的话。父亲说的话重要不重要?那你们说“我们谈”是重点?“父亲谈”是重点?
12、从什么上面看出来的?这就叫看资料确定重点
“我们”谈的那几句话除去我的最后一句话是重点以外,其余几句用不用仔细去研究?那我们把脑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透过“看资料”我们找出来了,“父亲谈”是重点。找到这儿,我们就快接近中心了。你们看看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用序号标出来。
13、五次.父亲这五次谈话都很重要吗?用“看资料”的方法比较一下,哪次谈话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读,并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点分析3、4赞花生,学花生
(1)你们把“赞花生”。这段仔细默读一下,一边读一边思考,父亲是从哪几点上称赞花生的。再读一遍,透过读这段话,你们说花生这东西有没有用?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那么花生有什么好处?父亲说的是有一点最重要,这一点是什么?对,不像什么一样啊?父亲是不是在批评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啊?那为什么要这么说?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点?(不炫耀自己的好处)
(2)我们再看“学花生”,一齐把第四次谈话读一遍。这次谈话有六个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来,六个字讲了两个方面,谁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亲在这又说了花生的特点,那么父亲是让你给我们学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这个意思吗?紧之后父亲又是怎样说的?那父亲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亲说“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不要做这样的人,他是不是叫我们学花生?
(3)好,一个第三次,一个第四次谈话,你们看这两次那一次更详一些?推出第三种方法“看目的”。在那里看两个目的。第一,看父亲谈话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此刻问你们,父亲谈话只是为了把花生称赞一番呢?还是为了让我们学习花生?我们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来这个是重点。父亲谈话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习花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还是叫我们学花生。因此“学花生”是这两段话的重点。父亲这番苦心,“我们”理解了没有?
(4)光说理解了不行,得从课文里找根据。看你们能找出几点根据?(三点)这三点里,哪一点表现得最明确?印在心上是什么样貌的?父亲的谈话是什么资料?再读一遍。这句话深深地证明他理解了,学花生要学什么?板书;做有用的人
(5)小结。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做有用的人”正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写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我们介绍花生这种植物,而是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是借助花生说的,这叫“借物喻理”。
板书:
种花生
落花生—吃花生
过收获节△我们谈
谈花生△赞花生
父亲谈△
学花生△
借物喻做有用的人
(道理)
(找重点的方法)看详略、看资料、看目的。
《落花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落花生》。教师板书课题。
“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花生。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你们查资料了吗?生简要回答。
教师出示花生成长的图片,边出示边简单讲解。现在你知道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了吧。
2.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
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落花生》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进入课堂
1、猜谜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一个谜语,让你们来猜猜,好不好?
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
2、生猜。引入课题:
落花生。
3、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叫“落花生”吗?
(因为它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落花生。)
二、生品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各种好处
师引:同学们,那你们爱吃花生吗?今天啊,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花生,让你们尝尝。吃过花生,还要结合生活实际所得,谈谈花生的各种好处。
(注意:保持教师的清洁卫生。)
生:1、分小组品尝后,小组讨论、小结。
2、全班汇报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引:同学们,你们谈得真不错,打开课本,这里也有一家子在吃花生、议花生呢!看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1、复习生字词:
师:昨天,我们熟悉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那下面老师就考考你们,看还认不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出示课件,学生认读、抽生认读、开火车读。
四、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1、再读感知:
下面我请同学们快速地朗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学生朗读思考汇报,教师适机点拨板书:
①种花生──②收花生──③吃花生──④议花生2、逐部分理解:
⑴理解种花生、收花生:
(略写。)
①下面同学们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在讲种花生?
师: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②第一段中哪一句是在写种花生的过程?
“买种”、“翻土”、“播种”、“浇水”这几词语能颠倒顺序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白:这几个词是按种花生的过程排列的,不能颠倒。
③姐弟几个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了花生,一起读读最后一句:
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句中的“居然”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情呢?
(这个词写出了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心情。)
⑵理解吃花生时议花生的重点部分:
引入:亲手种的花生有了个好收成,当然大家都很高兴,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还邀请父亲也参加。看到课文“那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师:父亲和孩子们一起吃饭本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告诉我们,父亲来了,是“难得”“实在难得”呢?
(理解父亲不顾“天色不好”、“公务的繁忙”,前来过收获节,品尝劳动的果实,享受劳动的乐趣。)
⑶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师:父亲这样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新花生吗?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疑虑学习课文最后部分。
出示课件:课堂兴趣套餐。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②讨论:
三个孩子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谈到了哪些方面?
③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A、分小组合作讨论;
B、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C、你能非常有感情地把父亲说的这段话读出来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
(出示课件,演示介绍这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是显露在外的,非常引人注目,而落花生没有漂亮的外表,也不善于把自己的作用展示给人们。)
⑷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父亲接下来说的一段话:
学生齐读这一段落。
理解: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不要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同学们,你们愿意做像落花生这样的人吗?也许有的同学在犯嘀咕了。
⑸课件出示:
兴趣发言在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你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呢,还是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请同学们实话实说,各抒己见。
①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老师:
苹果、桃子、石榴,既好看又好吃,既善于展示自己,又把香甜的果汁贡献给人们。为什么非要做像花生这样的人呢?
师:如果你这样想,当然不错。在这里父亲这样说,是为了感悟花生不哗众取宠、默默奉献的精神。
⑹师过渡:
这次“收获节”,有了父亲,我们的收获真大,请看:
出示课件: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是作者的心声,其实也是同学们的感悟,那就把这句话送给大家,愿他伴随你健康成长。
3、回忆文章的主次、深化文章中心:
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议花生”,目的是告诉人们,做人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你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课文兴趣作业
人们常常借助某种平凡事物的特点,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的道理吗?
《落花生》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三)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板书:(一)种花生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
(板书:(二)母亲的建议)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板书:(三)尝花生议花生)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
(板书:兄妹们议花生父亲议花生)
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发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教师帮助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板书:果实理在地里鲜红嫩绿的果实矮矮地长在地上高高地挂在枝上)
(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为什么?
(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
(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4)练习用“成熟”造句。
“成熟”有两个义项。一是泛指生物由发育到完备阶段;一是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教师据此指导学生造句。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而的东西。”
(板书: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
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约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五)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体会。
(板书:略写详写)
3.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七)总结: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八)作业。
1.用“居然”“成熟”造句。
2.背诵课文。
《落花生》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掌握积累生字词,并能把这些词语运用在学习过程中。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词语,以及学习文章中借物喻人等写作手法。
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许地山所赞美的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灵活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准确地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词语。
2、学习体会课文中揭示的做人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掌握课文的各种写作手法与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来上课的途中,碰到了一位同学,他问了我一个谜语,你们想猜一猜吗?
学生:(异口同声)想。
老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是什么?猜一种食物。
学生:花生。
老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给自己不懂的生字词作上标志。
(1)、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
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
①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字词的特点。
②师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对本课文生字词的理解以及认字技巧。
2、学生用自己的言语把课文所讲的故事复述一次。
老师可先提问几位学生,其他的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发表,并让他们之间互相评价一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再次感知课文,划分课文段落大意。
学生在默读课文过程中,以“落花生”为线索,把课文分成几大段,并归纳出各段的大意。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可适当的对每位同学进行评价。并要求他们把自己不懂的句子作上标志。
3、找出文章中作者兄弟姐妹们对花生的评价。
四、深化练习,归纳总结。
1、“自助餐”练习: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居然”“成熟”“虽然……可是”这几个词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个来造句。
2、这节课我们初步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课文中的几兄弟都将自己对花生的看法说出来了,它们分别是什么?(味美、榨油、便宜)
3、联系我们现实生活,你们又有什么看法呢?
五、作业:
1、好好地复习新的生字词,准备下节课的“组字游戏”。
2、回去后,再细读课文,把刚才不懂的句子弄懂,下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组字游戏”:
要求:在每一组中,抽取两部分或者多个部分来组合成一个新字,每一组中新组合出来的两个字都可以组成一个词语。
规则:以个人为单位,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回答的同学要把组合出来的新词语写在黑板上,并能正确地把词语读两次,才算回答正确。
(1)、氵 窄 由 木 (榨油)
(2)、亠 了 口 冖 一 丁 (亭子)
(3)、口 付 分 口 (吩咐)
(4)、木 留 艹 连 (榴莲)
(5)、? 讠 式 云 (尝试)
(6)、扌 穴 工 穴 乙 (挖空)
游戏完毕后,全班同学齐读以上的词语两遍。
二、细读课文,品味欣赏。
1、学生细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共同完成以下的表格。
作比较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
(高高地)
(埋在地里)
(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通过表格比较得出:花生是朴实的,默默地奉献的
2、再朗读课文的10~13自然段。
(1)、上一节课,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都发现了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现在你们说说是哪些?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老师与学生共同对不懂的句子进行研究探讨,在此过程中,老师可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2)、重点解释难理解句子:
①、“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②、“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在解决这些难题时,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最后,老师才作补充与总结。
3、在以上分析过的句子和表格,它们都是说花生好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深刻道理,一个做人的道理,谁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呢?
我们做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埋头实干的人(如:花生),而不是一个贪慕虚荣,只讲外表的人(如:苹果、桃子)。
4、学习了这篇文章,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一个关于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的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借物喻人是指通过记叙、描写一种物体来象征某个人,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篇文章突出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对花生的赞美,体现了爸爸希望我要做像花生一样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三、拓展练习,课堂小结。
1、快速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花生)四种事物,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可是虽然(花生)埋在地里,而且它的样子也不好看,但还是(花生)最可贵。父亲也希望我们可以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那么,作者是借花生来比喻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并说说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作业。
放学后,每位同学动动手,找1~2个关于借物喻人的句子。鼓励同学们自己动动脑筋的新成果。
附:
板书设计
落花生
许地山
居然
成熟
自助餐练习
虽然……可是
(借物喻人) 脚踏实地
花生
要做有用的人
朴实无华
默默奉献
埋头实干
《落花生》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2、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一段话,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深刻含义。
3、初步学习“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人的写作及其所喻的道理。
2、学习本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写作方法,学习本课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花生生长示意图;石榴、苹果图片;生字卡片。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讨论课题,简介作者。
1、师板书课题《落花生》。
2、师:“落花生”就是大家熟悉的花生,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
(出示花生开花结果的示意图,加以说明:花生是一年一生草本植物,花黄色,花受粉后垂落到地上才生出花生,所以也叫“落花生”。)
3、师:同学们喜欢吃花生吗?喜欢什么口味的?(让生畅谈。)
4、简介作者许地山。作者也喜欢吃花生,而且在自家的空地上种花生。居然收获了,他们一家人高兴地聚在一起过收获节。同学们愿不愿意和作者一起来分享他的喜悦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落花生》。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出示小黑板,指名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开辟:本课指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茅亭:用草一类的东西盖的亭子。
爱慕:由于喜欢或尊敬而愿意接近。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
榨油:用力压出物体里的汁液。
实用:本课指有实际使用价值。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读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三、分角色朗读,理清文章的脉络。
1、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思考课后第一题,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再默读课文,用“//”标出各内容的起止部分。再说说其中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先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三自然段到最后),写我们和父亲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的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
4、小组讨论后汇报,在4个方面的内容上,“种、收、尝”写得很简略,而“议花生”写得具体。因为作者写作的重点放在“议”上,想从“议花生”中引出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种、收、尝”写得很简略。
5、师小结:全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1)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用“居然”造句。
(2)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2、读一读3—11自然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再次分角色朗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师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小黑板出示父亲说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1)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2)抓重点词展开对比理解(师相机板书)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 埋在地里 高高地 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明确花生的可贵之处:有用却默默无闻。
(4)生谈自己的看法: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4、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联系生活,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五、指导课后练笔。
1、明确练笔要求。
2、师生共同开拓思路。
(1)扫帚:它拥有默默无言,宁可自己一身脏,换来环境干净清洁的特点,表现不为名利的精神。
(2)蚕:它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特点,写它的献身精神。
(3)粉笔:它拥有一再掏出心来工作的特点,写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选择以上或其他生活中的事物写一个小练笔(模仿本文,写清该物寓含的道理)
七、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3、注意观察生活中像花生这样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板书设计:
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落 收花生:居然收获了
花 尝花生: 做成好几样食品
生 好处:味美、榨油、便宜
议花生
特点:埋在地里,不好看,但很有用。
《落花生》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品格。
3、初步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4、体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和做“要做有用的人,不要
做只讲体面的人”。
2、初步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每个人都有名字,很多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或寄托了父母的期望,或寄托
了自己的理想,谁能告诉我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
2、这篇文章的作者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他为什
么要取这样的笔名呢?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呢,学完了课文《落花生》之后相信你会解开这个谜的?(板书落花生)
3、根据你们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谁能告诉我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 出示图片(演示花生生长过程)
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植物学上叫它“落花生”。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整体感知,理清作者思路
下面我们先请几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下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谁能告诉我,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还
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理解“居然”收获了。你是怎么理解的?
那晚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放声朗读课文,按课文叙述的顺序说说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再说说其
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种花生—( )——( )——( )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我们已经看出来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都写得很
简单,因为文章的重点是通过议花生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抓住重点,自学课文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重点理解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
大屏幕出示父亲的话
1、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的?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段课文,同学们认真比较一下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有什么不一样?儿小组讨论。
(填表格)
花生 桃子 石榴 苹果
果实埋在地里 果实高高的挂在枝上
矮矮地长在地上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花生确实和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从这种对比中我们看出花生有什么品质?(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朴实无华)板书(不炫耀自己、朴实无华)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桃子、石榴、苹果、花生都来参加选美大赛了。同学们观看完比赛告诉我,你喜欢谁,为什么?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鲜,红通通地,人们见了我都喜欢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健康。
苹果:要说比美,应该是我第一,先别说我的营养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其实这次选美我原本不想来,因为我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只想对别人有好处,可不想跟别人比美。
(3)学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再齐读一下第十段。要读出父亲的赞美。
父亲仅仅是对我们赞美花生吗?(他希望我们要做花生那样的人)
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段。看看父亲是怎么说的?指名朗读父亲的话,要读是父亲的语重心长。(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父亲的话可谓语重心长,他是来借花生来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他想让我们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齐读十三段)(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什么是体面?
理解“体面”的意思。体面:外表好看、美丽。
什么是只讲体面?(华而不实的人)
小组讨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像花生那样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人呢?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四. 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本文是将花生、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那么,你长大了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呢?为什么?
师总结:对!有句名言说得好,“比喻总是跛足的”比较同样如此,父
亲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来对比。是仅仅就过时是否漏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的。并不是说桃子、苹果和石榴只是外表好看而对别人没有好处。其实做人的关键是对别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人各有特点,外在的美丽与朴实有些不是我们所能选择的。重要的是我们要由美丽的内心世界!表里如一也好,表里不一也罢,只有内在的美心灵的美,能够为人类,留下有益的营养才是真正的美丽。有位作家说过:我们这个地球好比一个旅店,而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好比这个旅店里的旅客。如果每个人都从这旅店里带走些什么,那么这个旅店就会越来越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给这旅店里留些什么,那么这个旅店里就会越来越富有。
五、指导朗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巧妙激趣,导入新课
1、抽生说出自己名字的含义。
2、板书本文作者的笔名——落华生,说它的含义。
3、教师改“落华生”为“落花生”引入新课。
4、由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落华生写了哪些内容?用小标题
的形式根据内容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5、设问:作者重点写了哪一个内容?(议花生)
二、整体感知,重点切入
1、因为谁的什么问题,引发了一家人的讨论?
每个人是怎么说的?齐读3-9自然段
2、学生汇报交流
3、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体会花生有哪些好处。
4、众人的话中,谁的话最能给人以启发?自由朗读课文(父亲的话)
三、直奔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一)1、用小黑板出示父亲的话,抽生朗读。其余同学边听边划出中心句。 中心句: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2、“可贵”在哪些地方?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的可贵的,请同学分小组讨
论
3、交流汇报(默默奉献品质最可贵)
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段话
(二)小黑板出示课文12节内容
1、父亲仅仅让孩子们知道花生可贵品质就够了吗?哪里可以看出它真正意
图,齐读第12节。
2、联系上段说说花生好看表现在哪儿?他有用又表现在哪儿?
3、“实用”是什么意思?父亲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
(希望孩子做一个落花生一样的人)
四、辩论体会“我”的话
1、父亲的话,孩子们听懂了吗?从哪儿可看来?齐读13自然段
2、我们要不要讲体面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进行辩论。
3、联系生活讲讲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谈谈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
五、感情朗读
1、同学们你现在明白为什么作者要取名为落华生吗?如果现在给你机会让你也取一个含义深刻的笔名,你想取什么?能不能说出你名字的含义呢?
2、学生自由发言
六、作业
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第三篇:《落花生》教案
《落花生》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进入课堂
1、猜谜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一个谜语,让你们来猜猜,好不好?
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
2、学生猜。引入课题:落花生
3、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叫“落花生”吗?
(因为它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落花生。)
二、生品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各种好处
师引:同学们,那你们爱吃花生吗?今天啊,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花生,让你们尝尝。吃过花生,还要结合生活实际所得,谈谈花生的各种好处。
(注意:保持教师的清洁卫生。)
生:1、分小组品尝后,小组讨论、小结。
2、全班汇报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引:同学们,你们谈得真不错,打开课本,这里也有一家子在吃花生、议花生呢!看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1、复习生字词:
师:昨天,我们熟悉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那下面老师就考考你们,看还认不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出示课件,学生认读、抽生认读、开火车读。
四、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1、再读感知:
下面我请同学们快速地朗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学生朗读思考汇报,教师适机点拨板书:
①种花生──②收花生──③吃花生──④议花生
2、逐部分理解:
(1)理解种花生、收花生:(略写。)
①下面同学们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在讲种花生?
师: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②第一段中哪一句是在写种花生的过程?
“买种”、“翻土”、“播种”、“浇水”这几词语能颠倒顺序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白:这几个词是按种花生的过程排列的,不能颠倒。
③姐弟几个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了花生,一起读读最后一句:
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句中的“居然”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情呢?
(这个词写出了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心情。)
(2)理解吃花生时议花生的重点部分:
引入:亲手种的花生有了个好收成,当然大家都很高兴,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还邀请父亲也参加。看到课文“那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师:父亲和孩子们一起吃饭本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告诉我们,父亲来了,是“难得”“实在难得”呢?
(理解父亲不顾“天色不好”、“公务的繁忙”,前来过收获节,品尝劳动的果实,享受劳动的乐趣。)
(3)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师:父亲这样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新花生吗?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疑虑学习课文最后部分。
出示课件:课堂兴趣套餐。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②讨论:
三个孩子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谈到了哪些方面?
③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A、分小组合作讨论;
B、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C、你能非常有感情地把父亲说的这段话读出来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
(出示课件,演示介绍这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是显露在外的,非常引人注目,而落花生没有漂亮的外表,也不善于把自己的作用展示给人们。)
(4)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父亲接下来说的一段话:
学生齐读这一段落。
理解: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不要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同学们,你们愿意做像落花生这样的人吗?也许有的同学在犯嘀咕了。
(5)课件出示:兴趣发言在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你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呢,还是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请同学们实话实说,各抒己见。
①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老师:苹果、桃子、石榴,既好看又好吃,既善于展示自己,又把香甜的果汁贡献给人们。为什么非要做像花生这样的人呢?
师:如果你这样想,当然不错。在这里父亲这样说,是为了感悟花生不哗众取宠、默默奉献的精神。
(6)师过渡:这次“收获节”,有了父亲,我们的收获真大,请看:
出示课件: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是作者的心声,其实也是同学们的感悟,那就把这句话送给大家,愿他伴随你健康成长。
3、回忆文章的主次、深化文章中心: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议花生”,目的.是告诉人们,做人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你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发挥语文课的美育功能,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语文教学向更高层次的攀升,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学生,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涵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
如教《落花生》就根据作者决心做个落花生式的人并用行动实现了这一决心等内容,让学生议论学后自己有什么想法,应该怎样做人。学生表示要做落花生式的人。
学生有了愉快的情感体验,就会表现在他的思想中,成为行为的动力,对实际行动起调节和促进作用,学生会自主活动,人人参与,促进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落花生》教案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每个人都有名字,很多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或寄托了父母的期望,或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谁能告诉我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
2、这篇文章的作者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他为什么要取这样的笔名呢?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呢,学完了课文《落花生》之后相信你会解开这个谜的?(板书落花生)
3、根据你们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谁能告诉我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
出示课件(演示花生生长过程)
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植物学上叫它“落花生”。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整体感知,理清作者思路
下面我们先请几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下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谁能告诉我,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理解“居然”收获了。你是怎么理解的?
那晚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放声朗读课文,按课文叙述的顺序说说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种花生———()——()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我们已经看出来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都写得很简单,因为文章的重点是通过议花生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抓住重点,自学课文,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重点理解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
大屏幕出示父亲的话
1、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的?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段课文,同学们认真比较一下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有什么不一样?儿小组讨论。
(出示课件,填表格)
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果实埋在地里果实高高的挂在枝上
矮矮地长在地上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花生确实和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从这种对比中我们看出花生有什么品质?(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朴实无华)板书(不炫耀自己、朴实无华)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桃子、石榴、苹果、花生都来参加选美大赛了。同学们观看完比赛告诉我,你喜欢谁,为什么?
课件:桃子:我是桃子,你们看我皮肤多好,白里透红,百里挑一,你要是尝一口呀,准会甜到心里头,老人小孩都喜欢我。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鲜,红通通地,人们见了我都喜欢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健康。
苹果:要说比美,应该是我第一,先别说我的营养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其实这次选美我原本不想来,因为我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只想对别人有好处,可不想跟别人比美。
(3)学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再齐读一下第十段。要读出父亲的赞美。
父亲仅仅是对我们赞美花生吗?(他希望我们要做花生那样的人)
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段。看看父亲是怎么说的?指名朗读父亲的话,要读是父亲的语重心长。(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父亲的话可谓语重心长,他是来借花生来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他想让我们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齐读十三段)(大屏幕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什么是体面?
理解“体面”的意思。体面:外表好看、美丽。
什么是只讲体面?(华而不实的人)
小组讨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像花生那样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人呢?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四.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本文是将花生、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那么,你长大了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呢?为什么?
师总结:对!有句名言说得好,“比喻总是跛足的”比较同样如此,父亲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来对比。是仅仅就过时是否漏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的。并不是说桃子、苹果和石榴只是外表好看而对别人没有好处。其实做人的关键是对别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人各有特点,外在的美丽与朴实有些不是我们所能选择的。重要的是我们要由美丽的内心世界!表里如一也好,表里不一也罢,只有内在的美心灵的美,能够为人类,留下有益的营养才是真正的美丽。有位作家说过:我们这个地球好比一个旅店,而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好比这个旅店里的旅客。如果每个人都从这旅店里带走些什么,那么这个旅店就会越来越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给这旅店里留些什么,那么这个旅店里就会越来越富有。
这篇课文学完了,它让我们收到了很多启迪和教益,现在同学们明白,许地山为什么给自己取了落华生这个笔名了吗?(华和花在古文里是通假字,也就是说它们是可以通用的)许地山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他的笔名.(我要向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五、指导朗读
《落花生》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写作特点。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默读课文,回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2.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
1、重点学习议花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1)指名回答。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
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置来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父亲想借用两种事物的特点告诉我们花生有什么可贵的品质?
(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
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6)理解句子“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意思
教师点拨。
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称为什么?
有感情朗读句子,背诵句子。
3、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有用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
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4、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5、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拓展延伸,体会写作方法
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落花生》教案4
教师活动
一、设境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常有些小事物蕴涵着大道理,书中也有“小中见大、细微处见精神”等词句。我们读过的《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就是这类。
2.今天,我们认识一种普通的植物“落花生” 【板书课题:15. 落花生】演示。
3.引导围绕课题质疑。 【如果老师让你以“落花生”为题,你可能会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小结:作者写花生不仅写了大家说的这些,还将花生和人结合起来。
二、整体把握,温故知新。
1.反馈预习情况,效果检查 a.分组出示易读错的词语。
【⑴便宜、吩咐、石榴、尝尝; ⑵空地、买种、播种; ⑶榨油、嫩绿、食品、苹果。】
b.听写后出示四行词语,读好读懂,分行分别串成一句话。) 半亩 空地 居然 收获 吩咐 茅亭 过节 品尝 石榴 苹果 鲜红 嫩绿 味美 榨油 便宜 有用
2.设疑,理理清脉络。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那些内容【出示: 花生】 有些读者就此认为写了四大块,你认为呢?(耕耘收获;边尝边议)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指导质疑 2.指导同伴间交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四、研读重点,体悟内涵
1.选择重难点问题探讨
⑴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指读。
⑵提出疑问: 从哪儿看出父子的话对我的影响之大? 父亲的话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⑶疑中生疑:父子之间的一次平常的谈话为什么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出示第10自然段】指导读思讨论:父亲在哪一方面赞美了落花生? 并在朗读指导中品悟对比的写作效果
⑷多方联系,体悟主旨看图补白,母亲点点头,使你想到什么?现实中还有哪些人像落花生?
⑸朗读小结道理,
五、布置后续学习
1.探究写作特色,读写迁移
2.适度延伸,拓展阅读
学生活动
看老师板书课题,读题。
交流预设:可写花生的外形,或用途,或生长过程,或 花生等事情。
请平时读音不够准确的学生读。
注意读准字音,易读错的.字及时注上拼音 对照自批; 再读词语,说说从每行词语里读出了什么?
请把每行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
自主请求读课文,相机评价。
交流预设:(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 读出疑问,听出疑问
学生质疑预设:
a.第1段里“居然收获了”用上“居然”有何用?
b.第2段为什么说“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c.文中对话的提示语为什么这么简单?
d.桃子、石榴等好看又有用,父亲为什么不让孩子学?
e.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印在我的心头”?
说说“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这句话的意思。
交流“许地山”的有关资料 快速浏览资料,谈体会。(取用落华生笔名;多年后,将父亲与我们谈话的情形写下来;一生做花生似的人)
一读第12段,敲击心扉。 自读体会 讨论、交流
二读最后一段话,聚焦品质。 联系生活列举:农民工、清洁工、陪练员等 联系名言俗语:满瓶不动半瓶摇;饱满稻穗低着头……
三读最后一段话,聚焦丰润精神。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运用分析
从同一单元的课文中寻找内在的联系,以熟带生,建立思维方式的常态链条。
通过展示,花生生长过程,渗进花生的生长特点,弥补学生认识的空点。
教学初始不仅给趣,更给明确的目标导引,关注本课文路与学生思路的连通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培养习惯落到实处。
将“生字归类、针对指导、朗读巩固”,使读准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从词语入手,串起精彩语言 积累语言与整体感知结合 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筛选能力 呈现“资料袋”,引起学生注意,有助提高阅读思考效果;利用网络丰富学生对作家背景的了解,深入理解父亲的话对作者人生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对下节课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父亲的教育方式及“借物喻人”写法的作用。
引导正确理解父亲说的那段话的目的,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尝试运用中悟出“对比”的写作效果。
《落花生》教案5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ograve;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
(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讨论并明确分段)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根据学生发言情况相机引导)
1。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落花生》教案6
《落花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落花生》教案。
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老师先出示有关花生做法的课件,问学生:花生的做法有哪一些?学生积极回答(有老醋花生,油炸花生米,花生酱,花生油……)师总结:我们发现花生随处可见,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似乎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与花生有关的文章,在这里它不仅仅单纯的介绍了花生,还包含了花生所带给我们的人生哲理。
让我们齐读课题(板书:15.落花生)2.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引导:读课题后,有什么疑问吗?(①什么是落花生;②为什么不叫花生而叫落花生)教师解题,显示文字解释: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并展示花生生长过程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称为落花生的原因。
那么,本篇文章究竟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道理?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 师:相信大家课前已经熟读过课文,那么首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认读本课的生字生词。
要求:注意读准音,不要读错。
(课件显示)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1)第一行引导学生注意读音的问题(四声);(2)第二行引导学生发现词语轻读的问题;(3)第三行引导学生注意“慕”字下面是不是“小”。
2. 师:通过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还是不错的,你能用一两句话总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师: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
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2. 师:那么这篇文章是分几部分来写的?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可以尝试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注:表达上的特点为详略得当。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
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
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四)略学第一段1.师: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
如果把课文已分为两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点呢?(第二部分)重点段我们需要重点学习,不是重点段我们就简单的学,又叫“略学”。
首先让我们抓住重点词,略学第一自然段吧!2.师:课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3.师引导:在这块荒凉的土地上,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但是没有想到几个月后竟然收获了,真可谓喜出望外,教案《落花生》教案》。
第一段中哪一个词写出了大家获得收获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情?师总结:是的,是“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找几位同学用惊喜的语气读一读)4.师:“居然”一词是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
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
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
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5.你能用“居然”一词说一句话吗?(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师小结: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简练!这就是略写,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下面我们就重点学。
(五)熟读课文,把握重点1. 师:“过收获节”是我们本课的重点内容,那么他们是怎样过收获节的?先干了什么?后干了什么?下面让我们重点学习一下4—15段,先找同学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思考:父亲提出一个什么话题让大家展开了讨论?姐姐、哥哥和我分别怎么表达的?2.学生表述姐姐、哥哥、我是如何表达花生的好处的?教师显示表格,问:姐姐、哥哥、我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评价花生的好处?(显示表格)3. 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填出表格,让小组派代表汇报。
(显示表格)汇报结束后,配乐读第10段。
4. 指数名学生读父亲的话,分析3、4 句赞花生,学花生 。
(课件显示重点句子)(1)“赞花生”:父亲说很重要,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他不向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果实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是深埋地中,并给人们带来好处。
(教师帮助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学花生”六个字讲了两个方面,“不好看,很有用。
”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这里父亲仅仅指花生吗?(父亲在这说明了花生的特点,父亲提出要求,不要做“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的人。
而做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当然既外表好看,又有用,的人好。
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
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很引人注目的人更难,但如若仍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做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
)(3)出示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
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也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
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 五 ) 拓展练习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
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像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六 ) 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第一段(1):种花生、收花生;第二段(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3—15):尝花生、议花生
《落花生》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阅读方法。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由读课文“议花生”部分,看看谁说的话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组交流讨论后汇报,谈谈您的理解。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哪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苹果、桃子、石榴让人一见就怎样?但是和花生相比,还是什么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齐读。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呢?你能具体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岗位上的人是有用的人吗?“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e.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师:想不想把这一部分分角色来读一读呀?现在先以小组为单位练一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堂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父亲为了突出落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用桃子、石榴、苹果作比,我们知道桃子、石榴、苹果实际上也很有用,那么,这两者的共同点是什么呢?生:都有用、有才能。
师:所不同的是:一类是把才能默默的奉献。另一类是把才能展示出来。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你是想做桃子、石榴、苹果这样的人呢?还是想做落花生这样的人?我们现在就来一个---------《实话实说》要求是:你想做哪一种人,理由是什么?师:同学们,在现代社会中,到底应该做哪一种人,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后,无论你成为“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还是成为“落花生”那样的人,你都应该先做一个-------“有用的人”!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四、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写了:种花生→( )→ ( ) →( ),你认为哪部分是主要的?哪部分是次要的呢?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而谈花生到论人生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五、延伸拓展
1.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课文中表面写花生,实际上是比喻做人。这种借助于写物体,而来比喻做人的道理的写法就是借物喻人。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比如:扫帚:它拥有默默无言,宁可自己一身脏,换来环境干净清洁的特点,表现出不为名利的精神。又如蚕( );橡皮( );铅笔( )
2.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模仿《落花生》写一种事物吧!
3.总结:谁来总结一下,你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好吗?
4.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吧!(机动)
《落花生》教案8
课件一、
周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课文《中国结》第四单元《落花生》
二、周教学习重难点:
生字:一类字14个、二类11个字。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阅读提问题。2.
积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理解课文中的“头”是何意?
作文:语文天地中的笔下生花。
三、周学科融合:
在学习“民族之花”这个单元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紧密团结,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感受中华儿女“同根生,心连心”的浓情,查找有关中国结的资料。学习“收获”这一单元,让学生明白只有耕耘才能有收获的道理。
四、周学情分析:
学生已了解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课前搜集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习惯,以及中国结的来历,特点。中国结整体设计个性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结这种民族工艺品,抒发了浓烈的爱国情怀。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学习过程
一、猜谜语,导新课
1,出示谜面: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出示中国结,贴到黑板上,并板书课题。
师:你对中国结有那些了解?(可结合字形了解中国结)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品有关中国结的。中国结是一种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说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
3,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市民间艺术的杰作?
4,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
5,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节又被称为“同心结)”
四、拓展延伸
就同学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可结合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中国结
一根红绳
三缠两绕
编织万千祝福
蕴涵悠悠古韵课后反思落花生整体设计个性设计教材分析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
学习目标
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6个生字,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落花生”是他的笔名。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3、按提示分段
(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四:细读品味1,想想课文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
2,质疑(1)说说“今晚”过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2)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样谈花生的好处的?圈出有关词语。
(4)父亲是拿花和玫什么进行对比?为什么要这样比?
(5)“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6)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从哪里看出来?
(7)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
四:拓展以“落花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味美
尝花生
谈花生 榨油 便宜
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落花生》教案9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背诵第10自然段,理解“居然”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课前准备:搜集“落花生、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老师给同学们猜个谜语乐意吗?
1、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对了,同学们真聪明,谜底就是特别熟悉的花生。老师课前查找了一份资料,请看课件。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落花生为题的文章。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昨天,我们熟悉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那下面老师就检查一下,看还认不认识这些生字词。示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2、自由读课文,请看自读要求:
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事?
种花生——收花生
板书: 准备过收获节
过收获节
(真了不起,能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出来)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请看默读要求: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按什么顺序写三件事的,这三件事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
3、课文重点写了什么?
(可以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讲播种花生、收获花生,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其余收获节时吃花生、议花生)。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开拓发展)
②“居然”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3、指导感情朗读
五、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过渡:花生到底有什么好处?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三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课件出示)
①读课文3-15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②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①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2层)
第一层:3-11;
第二层:12-15;
②交流父亲的话。(真会理解)
③指名读父亲说的话。(第10自然段)
④出示课件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让人一见就__________________。
⑤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这段话中提到了爱慕之心,是“爱慕之心”?(因喜欢、敬重而愿意接近)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⑥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用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课件图片)
⑦父亲想借用两类事物的生长特点告诉我们花生有什么可贵的品质?(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元华)
过渡:我们接着再来交流父亲说的话。
①学生交流。
②示父亲说的话。(12自然段),学生齐读。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毛病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在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你是想做桃子、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还是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请同学们实话实说。这只是写花生吗?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课件出示)
④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⑤理解“我”说的话。
《落花生》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能真切体会许地山先生通过落花生所赞美的“从不炫耀,默默奉献”的可贵,懂得做人要做不求虚名,切实有用的人。
2、知识技能目标:学习积累生字新词,能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己名字的含义。
3、发展性目标: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为人们“默默奉献”的是哪些人,他们的可贵之处自在哪里;能从长辈为自己起的名字理解长辈的期望。
二、适用年级:五年级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介绍教师的名字,请同学们分析含义。
2、揭示课题:落花生系许地山先生的'笔名,他为什么为自己起这样一个笔名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检验一行同学,比比看谁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统计讲评)
2、以第二自然段为例,通过举手抢读,检验以上同学朗读的程度。
3、老师带四个同学分角色朗读下面课文,看同学们朗读的情况。
4、提名四人分角色朗读课文。
5、分成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理解感悟
1、请一小组到前面分角色演出,演后评议。
2、再请一小组到前面演出,演后评议。
3、公推最好的一组到前面演出。演后评议。
4、许地山先生为什么起名叫落花生呢?请根据课文的理解提出落花生的好处。
5、花生最可贵的用处是什么?
(通过重点词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6、许地山先生起这样一个名字是矢志做个什么样的人?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许地山先生要做的这样人多吗?举例说明。(发挥想象,踊跃发言)
2、名字可以言志,亦可以表明长辈对我们的期望和关爱,请写一二百字片断,说一说自己的名字
3、指名的人到黑板前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读己写的片断。
《落花生》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段。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理解课文中深刻含义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中深刻含义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掌握详略得当的写法。
【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情境设置法、组织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出示同学采摘图片吸引学生兴趣,然后引出老师采摘花生的图片,接着老师出示连根拔起后的花生的样子,指出花生背后蕴藏着人生道理,从而引出课文。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介绍作者
1、生读作者生平简介。
2、设置悬念,作者笔名为什么叫“落花生”。
(二)随文识字
1、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并圈画生字。
2、开火车读ppt词语。
3、学生提示易错字书写。
(三)初读感悟
自由读文,和同桌讨论:
1、文中有几个角色?
2、课文讲了什么事?
师过渡:通过同学讨论,本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分述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在议花生时父亲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3、根据总结课文内容,为课文划分层次。
4、师点拨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四) 深入品读
1、小组学习3-15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说一说一家人都谈论了什么?你最喜欢谁的话?为什么?
2、学生汇报
3、师点拨父亲的话:通过桃子、石榴、苹果突出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质,(结合ppt图片),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师总结,结合文章背景点明本课中心: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点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环节三:巩固提升
了解作者笔名为什么叫“落花生”了,呼应课堂开头
环节四:作业设计
1. 给自己取一个笔名,说说理由。
2. 写一写身边能给你启发的事物,利用借物喻人或对比写法,20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
《落花生》教案12
教学内容
落花生
总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2、学生交流。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1、听录音后回答:
这篇课文的内容是:(1)介绍一种物品( )
(2)记一件事 ( )
(3)写一处景物 ( )
(4)描写几个人物( )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落花生”是他的笔名。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四、交流学习成果
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
五、按提示分段
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
(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六、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2、4。
2、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
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
2、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2)从“学习提示”中,你学懂了什么?
①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
②学习重点段,理清写哪些内容;细读细想,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③联系其余各段和课题,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根据“学习提示”,找出课文的重点段。
二、研读重点段
1、学生自由读重点段,结合问题讨论学习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
2、结合课后练习2、3题独立学习重点段,教师巡视,辅优补差。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1)说说“今晚”过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样谈花生的好处的?圈出有关词语。
(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说的这段话的?
①父亲是拿花和玫什么进行对比?为什么要这样比?结合回答课后练3。
②父亲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比,其实是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藏而不露)
(4)父亲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说?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5)“我”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读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学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
《作业本》第4、5题。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记:开辟居然、价钱、榨油、可贵、爱慕、体面
2、自查、订正
3、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
二、研读第一段
1、引入:“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
2、自由朗读第一段,讨论:这段话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
3、体会:课文内容要前后连贯。
三、研读第三段
1、引入: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从哪里看出来?简介作者生平: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曾留学美国,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病逝于香港。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
有感情地朗读:个别准备、同座互练、指名读知道点评。
四、总结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书体会。
设计意图
《落花生》教案13
教学要求:
1、能理解“父亲”和“我”的话,并进行说话练习。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词语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着重理解重点段中父亲说的话。对了,大家想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作者的名字叫许地山(板书),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许叔叔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你们知道吗?我们这节课就从课文中解开这个秘密,看谁肯动脑,最聪明。
二、整体感知第二段。
师:同学们各自读第二段,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描写了(
)、(
)、(
)、(
)、(
)五个人物,描写时又重点抓住人物的(
)去写,其中又重点描写了(
)的语言,他说了(
)次话,其中第(
)次和第(
)次最重要。
三、重点学习父亲的话。
1、谁先来读父亲第一、二次的话。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样回答的?
(1)我们三姐妹的话分别从花生的哪些方面来说它的好处的?
(2)把我们三姐妹的三句话合成一句,怎样说?
3、师:我们三姐妹是从花生的味道、用途、价钱来谈花生的好处,而且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父亲第三次说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让人一见就(),但是和()相比,还是()最可贵。
4、“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呢?我们再默读父亲的话,用笔划出花生的哪些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不好看
鲜红嫩绿
埋在地里
高挂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
鲜红嫩绿
师:花生果实的好处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从不显耀自己,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给人们,(板书:默默无闻)这正是花生的可贵之处,父亲这是在赞美花生。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父亲的话,该怎样读,自己先练练。
5、师:丁丁和小华这两们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丁丁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的上东西都是不好的。”
过渡: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吗?我是怎么理解,怎么说的?
四、学习“我”的话。
1、出示“我”的话,齐读。
2、“体面”是什么意思?(处表好看)“讲体面”是什么意思?(讲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讲体面?
3、“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
4、“有用的人”是怎样的人?
5、“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板书:有用的人)
6、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7、同学们学到这里,心中肯定充满了对花生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好,谁想用自己的话语来赞美花生,赞美许许多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
8、朗读对话。
五、谈话解疑,深化教育。
1、你们知道许叔叔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吗?
2、师:许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课外延伸。
课文学完了,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每位同学回家后,买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尝尝花生。可别光吃,还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妈妈谈谈有关花生的话题,好吗?
《落花生》教案14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2、学生交流。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1、听录音后回答:
这篇课文的内容是:
(1)介绍一种物品( )
(2)记一件事 ( )
(3)写一处景物 ( )
(4)描写几个人物( )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落花生是他的'笔名。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四、交流学习成果
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
五、按提示分段
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
(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六、作业 :
1、完成《作业 本》第2、4。
2、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
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
2、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2)从学习提示中,你学懂了什么?
①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
②学习重点段,理清写哪些内容;细读细想,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③联系其余各段和课题,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根据学习提示,找出课文的重点段。
二、研读重点段
1、学生自由读重点段,结合问题讨论学习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
2、结合课后练习2、3题独立学习重点段,教师巡视,辅优补差。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1)说说今晚过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样谈花生的好处的?圈出有关词语。
(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说的这段话的?
①父亲是拿花和玫什么进行对比?为什么要这样比?结合回答课后练3。
②父亲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比,其实是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藏而不露)
(4)父亲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说?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5)我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读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学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 。
《作业 本》第4、5题。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记:开辟居然、价钱、榨油、可贵、爱慕、体面
2、自查、订正
3、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
二、研读第一段
1、引入: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
2、自由朗读第一段,讨论:这段话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
3、体会:课文内容要前后连贯。
三、研读第三段
1、引入: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从哪里看出来?简介作者生平: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曾留学美国,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病逝于香港。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
有感情地朗读:个别准备、同座互练、指名读知道点评。
四、总结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书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说、辩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思想上有一个升华。
五、作业
1、完成《作业 本》中剩余的作业 。
2、把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写成一段话。
《落花生》教案15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教学准备】
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文章;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
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与结构,如茅、榨、榴等。
(要求会书写,会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⑴ 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⑵ 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四、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4~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
(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⑴ 根据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较花生苹果、石榴、桃子
不同点
相同点
启 示
⑵ 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
出示演示文稿:
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作业
语文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老师推荐几篇文章和几首乐曲,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认真读一读,听一听,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给你的震撼、快乐以及幸福。
书籍(文章)。
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陈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一读这些文章,把点明中心的句子画出来。
乐曲:《小草》、《劳动者之歌》。
〖板书设计
落花生 顽强的生命力
借
物 有用
喻
人
默默地奉献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第四篇:《落花生》教案
《落花生》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2、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回忆上节课内容,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2、这篇文章主次分明,把议花生作为重点部分详细记叙的。
(二)细读课文,品味欣赏。
1、那就让咱们一起回到一家人谈花生的那个夜晚吧。现在咱们就是家庭成员了。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自己读一读这段话。一会咱们分角色朗读。
2、师生分角色读,理解“争着”。从这段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好处)。
3、你在生活中还了解到花生有哪些好处吗?
4、花生可真是浑身是宝,好处可真多啊!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出示第十自然段)
5、默读父亲说的这段话(第十段),思考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并做上批注。用时一分钟。
6、小组合作学习第十段。(出示学习要求:①自由读第十段,小组交流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②思考作者在讲花生时,为什么要谈到桃子、石榴、苹果呢?③用时4分钟。小组内成员做好分工。)一小组交流。生评,师指导。
7、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有着各自的生长特点,咱们来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他们这两种生长特点用一个词来说可真是(生答:截然不同等)。能把这种不同读出来吗?(出示,不同颜色标出,师生配合读。)
8、在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中,父亲更喜欢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所以你们......”一句。
9、父亲是经过自己的观察生活,发现了这些花生的特点,并且看到了花生这一可贵的一面,深有感触说了这句话——生读:“所以”一句。
10、在父亲眼里,怎样算是不好看?父亲由花生说到了(人)。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权利,你是想做桃子苹果石榴这样的人还是像花生这样的人?
11、“我”听懂了父亲的话吗?引出“我”说的话。(出示这两句话。)
12、理解“体面”。
13、假如去掉“只”,意思有什么不一样?(生答,再读感受)。
14、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就能够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像花生一样的人。用上“_________像花生,虽然______,可是_______。”的句式表达。
15、那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呢?(默默奉献、脚踏实地等。)是呀,这就是“父亲”的“希望”。
(三)领悟写法。
1、你们说,咱们这一家人说来说去还仅仅是在谈花生吗?从花生谈到了什么?(生答:做人。)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书。)
2、现在你能来说说,什么叫做借物喻人吗?(借一物比喻具有相同特点的人。)
3、结合本课来说,本课是借花生来比喻(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也有类似的用法。如借蜜蜂比喻(勤劳)的'人等,二生举例。
(四)深化感悟,了解作者。
1、学习最后一段,体会“印”字,读出这种感受。
2、情境引读,强化感受,根据填空背诵重点语句。
当作者青年时;当作者已为人父时;当作者为人师表时;当多年以后。
3、体会作者笔名的用意
(五)拓展练笔。
1、善于思考的人常常能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请同学们仔细思考,拿起笔试试给自己取个笔名,并写下自己的理由,看谁写的即有意思,又有内涵,还能用的今天学的借物喻人。
2、全班交流。
(六)练习小结
1、小练习。
2、推荐书。
五、板书设计。
《落花生》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4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的语句感受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与支持,母爱的伟大。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中具体描写男孩和母亲的语句,来感受母亲无声而深沉的爱。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累计节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话题导入
生活中有一种我们常吃的食品,它味道好,很便宜,有营养,这种食品就是花生,你了解花生吗?说一说。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是不是每个字音都读得很准确
(二)教师强调字音和字型
1.“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2.“慕”字下面并列两点,容易写错
(三)理解词语的意思
开辟 翻地 爱慕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小声读课文,要求把每个字音读准确,思考: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二)交流总结。
四、作业
(一)写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 累计节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哪部分想写,哪部分略写。
重点写了第三部分
二、默读课文,深入学文。
(一)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1.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2.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三、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3—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
(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出示演示文稿: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五、作业
语文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老师推荐几篇文章和几首乐曲,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认真读一读,听一听,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给你的震撼、快乐以及幸福。
教学反思:
《落花生》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资料,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板书:19、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1)“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透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2)“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3)“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资料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1)可惜:值得惋惜。
(2)开辟:开拓发展。
(3)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4)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5)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6)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7)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8)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9)分辨:辨别。
(10)体面:(相貌或样貌)好看;美丽。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资料。(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资料,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忙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资料。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资料。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板书:(一)种花生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那里起什么作用?(“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情绪。)
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资料。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板书:(二)母亲的推荐)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资料,懂得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板书:(三)尝花生议花生)
2、分主角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姐姐说味美,哥哥说能够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板书:兄妹们议花生父亲议花生)
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透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透过果实的样貌、果实结出时的位发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教师帮忙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板书:果实理在地里鲜红嫩绿的果实矮矮地长在地上高高地挂在枝上)
(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明白,桃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为什么?(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
(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4)练习用“成熟”造句。
“成熟”有两个义项。一是泛指生物由发育到完备阶段;一是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教师据此指导学生造句。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但是,不是而的东西。”(板书: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
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向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约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五)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课文透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能够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体会。(板书:略写详写)
3、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能够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资料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资料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资料及写作特点。
(七)总结: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能够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八)作业。
1、用“居然”“成熟”造句。
2、背诵课文。
《落花生》教案4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落花生
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图介绍花生,
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读课文了没有?既然读了,现在不要打开书,看看谁对课文有记忆,这篇文章分几部分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知道,打开书看看,谁看出来了,一开始写的.什么?
2、指名说
板书
种花生
过收获节
3、课文就这两大部分组成,你们说这篇课文长不长?
不长,但是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谁写的吗?
4、介绍作者背景
明确学习任务
(小中见大
平中见奇
重点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领会“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写作方法
5、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就是从这篇文章变来的,你想他是不是为自己的文章有点感到骄傲?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点感悟
学习课文
《落花生》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的音,形,义和一个多音字,会用“吩咐”、“分辨”造句。
2.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学习分清主次,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教会学生借助具体事例,练习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4.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分清主次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本文借助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来认识花生平身的特点,然后再用花生的品格说明做人的道理。
学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解题,简介作者
让学生观看花生的投影图片,使学生明确“落花生”就是花生,因为它这种植物有长柄,开黄花,花落生果,果实生长在土里,所以叫落花生。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作家。他十分喜爱花生的品格,生前曾以“落花生”为笔名发表文章,以此激励自己。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读文后,划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讨论或查字典理解,也可质疑全班共解。
开辟:本课指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
茅亭;用草一类的东西装的亭子。
爱慕:由于喜欢或尊敬而愿意接近。
实用:本课指有实际使用价值的。
体面:本课指外表好看,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事。)
三、自由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课后第二题。
2.再默读课文,用“‖”标出“议花生”这一内容的起止部分。(从
“那个晚上天色不好”到“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3.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段。
(1)(①、②节)写全家人“种、收、尝”花生。
(2)(③——倒数第二节)写全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
(3)(最后一节)写“我”从这件事中受到深刻的教百。
四、学习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
(1)结合句子理解“怪”的意思(这里是特别,很)
(2)母亲为什么提出要种花生?(有半亩空地;我们都爱吃花生)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十个字概括了种、收花生的过程,简明扼要,这一段是略写。
2.概括段意:我们在后园空地上种的花生收获了。
六、课堂练习
1.书写生字、组词。
2.用下面的字组词
播( )吩( )咐( )辨( )
翻( )纷( )附( )辩( )
慕( )辟( )便( )矮( )
幕( )避( )使( )短( )
3.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
4.按课后提示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课时内容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谈论花生的事。)
2.第一段讲什么?(我们在后园空地上种的花生收获了。)
二、学习理解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文,划出你不理解的语句。
2.分组讨论理解。
3.汇报。(根据学生质疑相机打出语段,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所在的小组是如何理解。)
1.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理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待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抓重点词展开对比理解。(板书)
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2)明确花生的可贵之处:有用却默默无闻。(这是它们生长方式的不同,在这里父亲借花生的可贵,赞扬了那些不只追求外表美、不图虚荣,而能踏实肯干,愿意为人民多做贡献的人。)
(3)生谈自己的看法:要做—个怎样的人?(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等?)为什么?(引出后两句的理解学习)
2.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这里爸爸用花生来比喻有用的人,用桃子、石榴、苹果来比喻外表
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父亲要我们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不要只讲究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既要讲究外表美,又要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3.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生理解后联系实际举例:
(1)什么叫有用的人?(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求名利,默默无闻,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如清洁工等。)
(2)什么叫“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指那些贪图名
利,追求表面光彩,不学无术的人。)
4.小结:同学们,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呢?当你周围遇到那些“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你应该怎么劝他?
三、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通读全文,边读边想那些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分清主次的方法,归纳本课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我”家在收获节的晚上,一边品尝新花生,一边谈论花生的事。)
3.学习了课文之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五、课堂练习。
1.朗读课文,准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抄写你喜爱的句子。
3.用下面的词造句。
吩咐:分辨:
板书设计:落花生味道美
种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可榨油对人有好处
价格便宜
最可贵
《落花生》教案6
教学内容
落花生
总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2、学生交流。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1、听录音后回答:
这篇课文的内容是:(1)介绍一种物品( )
(2)记一件事 ( )
(3)写一处景物 ( )
(4)描写几个人物( )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落花生”是他的笔名。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四、交流学习成果
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
五、按提示分段
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
(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六、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2、4。
2、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
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
2、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2)从“学习提示”中,你学懂了什么?
①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
②学习重点段,理清写哪些内容;细读细想,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③联系其余各段和课题,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根据“学习提示”,找出课文的重点段。
二、研读重点段
1、学生自由读重点段,结合问题讨论学习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
2、结合课后练习2、3题独立学习重点段,教师巡视,辅优补差。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1)说说“今晚”过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样谈花生的好处的?圈出有关词语。
(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说的这段话的?
①父亲是拿花和玫什么进行对比?为什么要这样比?结合回答课后练3。
②父亲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比,其实是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藏而不露)
(4)父亲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说?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5)“我”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读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学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
《作业本》第4、5题。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记:开辟居然、价钱、榨油、可贵、爱慕、体面
2、自查、订正
3、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
二、研读第一段
1、引入:“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
2、自由朗读第一段,讨论:这段话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
3、体会:课文内容要前后连贯。
三、研读第三段
1、引入: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从哪里看出来?简介作者生平: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曾留学美国,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病逝于香港。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
有感情地朗读:个别准备、同座互练、指名读知道点评。
四、总结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书体会。
设计意图
《落花生》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用“落花生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许地山的散文名篇。大家一起说课题。板书:15落花生。
二、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呢?师:对了,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这些事。简单复习上节课要点。
三、新授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部分,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议花生。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四、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15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师适时指导,然后请同学来说说。)
生: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
师:讲了什么?生:讨论落花生的好处。
第二层(12-15自然段)
师:讲了什么?生:讲做人的道理。
师:对了,说的真好!课文就是围绕这两层意思来讲的第三部分。
师:下面同学们就去自由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读的时候老师要求同学们画出父亲议论花生好处的话,想想你是怎么理解的,读完后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交流一下。开始吧!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师:找出父亲议论花生好处的话。好大家看到这里,这是谁说的话?①小黑板出示父亲的话。
师:同学看到父亲说的这段话中提到了几种事物?
生:父亲。花生、桃子、石榴、苹果四种事物;(板书)
师:看到这段话中父亲认为是谁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生:桃子、石榴、苹果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父亲把花生和谁相比谁进行了比较?谁更可贵?生: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相比,还是花生更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师:谁来读读父亲说的话?(引导学生读苹果,桃子,石榴,果实长在枝上的话读到爱慕之心时问学生)
师:也就是说人们因为喜欢桃子,石榴,苹果而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对不对?b、师:那么父亲有没有产生羡慕之心?(没有)父亲对什么产生了慕羡之心?(落花生)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从父亲说的话中,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师: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花生的品格最可贵)谁来读读原文?(生读)也就是说父亲把与花生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事物拿来作比较就是为了突出花生具有藏而不露,默默无闻的品格;相比之下桃子,石榴,苹果则是高挂枝头,炫耀自己。
板书:藏而不露,默默无闻 高挂枝头,炫耀自己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父亲的话,注意体会出花生的可贵。读完了父亲的话老师有几道题考考大家请你辨析对错并说说理由。,
师:父亲用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明白了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那么父亲仅仅就是在说花生吗?
出示父亲的话。②齐读。
师:好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这是父亲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讲做人的道理,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师:对这句话是外表与心灵的对比。那人要讲外表吗?(要)也就是说爸爸希望孩子们做既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讲究外表的人,又要像花生那样做实用的人。对不对?
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从“我”说的话中可以看出)
师:很好,那请你读一下“我”说的话。④理解“我”说的话:
师:好看到我说的话,其中“体面”什么意思?(“体面”是外表好看的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生:讲究外表。生:做表面文章)什么是“有用的人”?(就是对别人有用,有帮助的人,默默奉献的人)
师:同学们想想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谁来说一说。(生:清洁工人,他们虽然一身脏,但换来万人洁;师:嗯,清洁工人不怕脏不怕累地奉献着。送报人,每天重复的做着同一件事,为人们带来方便;师:送报人每天都把一些重要的新闻消息送到人们面前,不管刮风下雨都默默的工作着。师:其实刚刚你们说的这些人都是默默奉献的,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社会有很多人的工作都看似平凡但是都对社会很有用,他们都在想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着。d、师:那么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指学生回答说文中“我”的话)
师:对这也是父亲对孩子们得期望。(引读)“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五、总结:
1、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2、读课文,再次去感受落花生的这种特殊感情,以及做人的道理。
板书: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六、拓展延伸。
这篇课文就是从落花生的特点上,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这就是本文的另一个写作特点:借物喻人。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落花生》教案8
一、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花生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它为题的文章。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依次
写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
⑴ 为帮助学生理解,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花生生长资料。
⑵ 请学生把“居然”换成另一个词朗读第一段,使意思不变,理解花生的好种易活。
2、教师小结:
一片荒地,在我们几个小孩子的侍弄下,在不经意间,竟然长出花生!这是一件多么令人
兴奋的事。请学生各自朗读这一段,读出惊喜之情。
3、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过了一个收获节,大家畅谈花生的好处。各自默读2~15段,找找大家认为花生的好处有哪些?
4、学生发言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5、花生有这许多可贵之处,其中你最欣赏哪一点或哪几点,和小组的同学谈一谈。
(学生分组交流。)
6、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父亲说的.话:
⑴ 学生围绕第10段谈各自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亲认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⑵ 花生与苹果、石榴、桃子有哪些不同之处?
⑶ 学生反复朗读第10段,理解其含义。
⑷ 练习背诵。
⑸ 学生围绕第12段谈各自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学习什么?反复朗读第10段,理解其含义。
⑹ 练习背诵。
7、“我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请学生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人是这样的。
三、总结课文,受到启迪
1、教师小结:
那晚天色不好,可父亲也来了,他说的话铭记在孩子们心上:
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做人就要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而又有实用价值。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各自反复朗读父亲的话,理解其含义。
第五篇:《落花生》教案
《落花生》教案15篇
《落花生》教案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每个人都有名字,很多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或寄托了父母的期望,或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谁能告诉我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
2、这篇文章的作者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他为什么要取这样的笔名呢?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呢,学完了课文《落花生》之后相信你会解开这个谜的?(板书落花生)
3、根据你们课前查阅的有关资料,谁能告诉我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
出示课件(演示花生生长过程)
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植物学上叫它“落花生”。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整体感知,理清作者思路
下面我们先请几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下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谁能告诉我,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理解“居然”收获了。你是怎么理解的?
那晚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放声朗读课文,按课文叙述的顺序说说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种花生———()——()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我们已经看出来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都写得很简单,因为文章的重点是通过议花生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抓住重点,自学课文,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重点理解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
大屏幕出示父亲的话
1、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的?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这段课文,同学们认真比较一下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有什么不一样?儿小组讨论。
(出示课件,填表格)
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果实埋在地里果实高高的挂在枝上
矮矮地长在地上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花生确实和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从这种对比中我们看出花生有什么品质?(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朴实无华)板书(不炫耀自己、朴实无华)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桃子、石榴、苹果、花生都来参加选美大赛了。同学们观看完比赛告诉我,你喜欢谁,为什么?
课件:桃子:我是桃子,你们看我皮肤多好,白里透红,百里挑一,你要是尝一口呀,准会甜到心里头,老人小孩都喜欢我。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鲜,红通通地,人们见了我都喜欢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健康。
苹果:要说比美,应该是我第一,先别说我的营养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其实这次选美我原本不想来,因为我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只想对别人有好处,可不想跟别人比美。
(3)学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再齐读一下第十段。要读出父亲的赞美。
父亲仅仅是对我们赞美花生吗?(他希望我们要做花生那样的人)
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段。看看父亲是怎么说的?指名朗读父亲的话,要读是父亲的语重心长。(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父亲的话可谓语重心长,他是来借花生来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他想让我们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齐读十三段)(大屏幕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什么是体面?
理解“体面”的意思。体面:外表好看、美丽。
什么是只讲体面?(华而不实的人)
小组讨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像花生那样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人呢?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四.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本文是将花生、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那么,你长大了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呢?为什么?
师总结:对!有句名言说得好,“比喻总是跛足的”比较同样如此,父亲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来对比。是仅仅就过时是否漏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的。并不是说桃子、苹果和石榴只是外表好看而对别人没有好处。其实做人的关键是对别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人各有特点,外在的美丽与朴实有些不是我们所能选择的。重要的是我们要由美丽的内心世界!表里如一也好,表里不一也罢,只有内在的美心灵的美,能够为人类,留下有益的营养才是真正的美丽。有位作家说过:我们这个地球好比一个旅店,而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就好比这个旅店里的旅客。如果每个人都从这旅店里带走些什么,那么这个旅店就会越来越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给这旅店里留些什么,那么这个旅店里就会越来越富有。
这篇课文学完了,它让我们收到了很多启迪和教益,现在同学们明白,许地山为什么给自己取了落华生这个笔名了吗?(华和花在古文里是通假字,也就是说它们是可以通用的)许地山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他的笔名.(我要向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五、指导朗读
《落花生》教案2
一、导入新课。
1、指名三位学生上台写下自己的姓名并说出名字的含义。
2、教师板书作者笔名“落华生”并请学生猜想它的含义。
3、教师把“落华生”改写为“落花生”并介绍作者许地山。
设问:许地山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作“落华生”呢?以此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
2.同桌互读,相互指正。
3.指名串读,全班交流,说长论短。
三、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资料。(联系课后练习1)(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2、根据板书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重点段,明白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姐姐说味美,哥哥说能够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把三姐妹说的花生的好处用上关联词说上一句话。
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1)读一读第一处议论,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学习小组讨论。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四人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
适时理解: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果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D、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花生最可贵的一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吗?(板书:藏而不露)
(4)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读父亲的话。
(5)父亲向我们将花生藏而不露的品质是为了什么?出示父亲的第二句话。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父亲的话是不是说不需要外表美?(父亲强调的是人要实用,要有内在的美。)父亲的话我们明白了吗?
出示“我”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理解“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
(6)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五、带给辩题练口才。
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
2、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
3、在充分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
以“我要做那样的人”为题写一二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
《落花生》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辟、茅、榨、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居然”、“爱慕之心”。
2、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关键:通过讨论,有感情地朗读,突破重、难点。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花生)
板书课题、落花生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认识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学生读音。
3、本文主要内容及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父亲的话
(1)什么是“爱慕之心”,“之”什么意思?“生爱慕之心”什么意思?
(2)、父亲对什么产生爱慕之心?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五、学生再读课文,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六、生活中有没有其它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它事物?
七、讲读“我”的话
1、什么叫只讲体面?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我们要做怎样的人?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八、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九、小结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板书设计:
落花生
谈花生——论花生(要……不要……)
《落花生》教案4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的等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初步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步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构想
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教学时,先结合课题,组织学生交流对“落花生”这个名字由来的了解。然后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几件事。要保证学生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学生学习过程
一、巧妙激趣,导入新课。
1、指名学生上台写下自己的名字,并说出名字的含义。
2、教师板书作者笔名“落花生”,并请学生猜想它的含义。
3、教师把“落华生”改写为“落花生”,并介绍作者许地山。许地山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做“落华生”呢?读了本课,我们就清楚了。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同位互读,相互订正。
3、小组讨论: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4、回报交流,理清脉络。
三、质疑问难,培养能力。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第一部分,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姐弟几个人通过辛勤劳动,收获了花生,为什么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用“居然”说明了花生的什么特点?
(2)文中为什么只用“买种”“播种”“浇水”这几个词写种花生?这些词能颠倒吗?
(3)母亲为什么提议过“收获节”,还吩咐在后花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4)“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一句中,“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父亲对孩子们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是“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父亲很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我们中的新花生吗?诸如上述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释疑,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作业设计
查找关于花生成长的资料。
板书设计
17、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学习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精读,并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学生学习过程
一、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1、分角色朗读众人议花生一段。
2、投影出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3、指名读这段话,思考:落花生和石榴、苹果有哪些不同呢?课件演示介绍这几种植物生长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段话。
5、指名读、齐读父亲说的第二段话。在第一段话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父亲的话是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
6、背诵父亲说的这段话。
7、学习重点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体面”是什么意思?“讲体面”是什么意思?“只讲体面”呢?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小组讨论,举例说明。
(3)这段话,父亲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有“我”讲,为什么?
8、反复读以上几段文字,直至背诵,感悟做人的道理。
二、提供辩题,训练口才。
针对有的同学会提出:苹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好吃,既善于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又很有用处,愿做苹果那样的人。教师要充分肯定这种认识很有道理,并组织辩论。
1、在现代社会,你愿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愿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2、请“落花生”“苹果”分为两派,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
3、在充分辩论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以“我要做(、)那样的人”为题,写一段话。
三、再读课文,学习写法。
作业设计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感悟做人的道理。
2、观察一个事物,学习本课的写法,写一篇短文,说明一个道理。
板书设计
17、落花生
味美
好处、榨油、不好看,但有用
价钱便宜
做有用的人
《落花生》教案5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倾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身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生:花生。
师:(出示花生的投影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师:
板书:
落花生
生:齐读课题。
(研讨:陶行知说:“发明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中国,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教者引用猜谜语,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师: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考虑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生: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师:
板书: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师: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生:姐姐说它味美;
生: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廉价,大家都喜欢吃。
生: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
师: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经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生: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师:
板书:
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师: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考虑: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可贵之处的?
生: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炫耀自身,而花生却埋在地里。
师:回答得真好。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来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生:我认为应该抓住“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这些关键词语;
生:我认为还应该抓住“矮矮地长在地上”。
师:
板书:
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上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抽一生读。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样?
生:我认为他抓住了关键词语来读。
生:我认为他读得很有感情,读得很流畅。
生:他读出了桃子、石榴、苹果那种炫耀自身的语气。
生:(齐声说)想。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
(研讨: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教者在教学活动中,不但做到了在做上教,还做到了学生在做上学。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去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
师: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幼稚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生:我体会到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
生:我体会到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我体会到花生不求名利,朴实无华的精神;
师: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小朋友们做什么样的人?用 勾划出来。谁来读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
生:一生读。
生:父亲借花生教育小朋友做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
生:父亲借花生教育小朋友做一个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人;
师:作者“我”怎样理解父亲的话?在文中用~勾划出来。
生:“我”认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你怎样理解作者的话?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生:有些人,你看他仪表堂堂,可是他却没有什么本领;
生: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见一位非常漂亮的阿姨,边走边吃香蕉,吃完香蕉就把皮扔在大街上,假如把过路的老大爷、老奶奶摔到了,怎么办?
生:有些人,虽然长得很丑,可是他很乐于助人。
生:我的邻居是个清洁工,他每天天没亮就开始打扫卫生,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
师:其实,我们的身边像那位普通的'清洁工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他们就是落花生那样的人。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呢?举例说明。
生:有,老师为了学生在工作上默默奉献。
生:清洁工,为了一方的清洁,宁愿牺牲自身的青春。
生:蜡烛是伟大的,牺牲了自身的身体给我们带来光明。
生:春蚕,为了让人们穿上华丽的衣裳,到死都还在吐丝。
生:太阳,因为你无私地奉献光和热,所以大地才一片生机昂然、万紫千红。
师:大家说得真棒,在我们的身边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
(研讨:《课程规范》中指出: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者善于启发、诱导,在语文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彩虹,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
师:这篇课文,从种花生到收花生、尝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尝花生到议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布置?
生:作者这样布置的目的是为了强调我们应该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
生:课文重点写议花生,目的在于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议花生,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落花生》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掌握积累生字词,并能把这些词语运用在学习过程中。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词语,以及学习文章中借物喻人等写作手法。
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许地山所赞美的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灵活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准确地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词语。
2、学习体会课文中揭示的做人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掌握课文的各种写作手法与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来上课的途中,碰到了一位同学,他问了我一个谜语,你们想猜一猜吗?
学生:(异口同声)想。
老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是什么?猜一种食物。
学生:花生。
老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给自己不懂的生字词作上标志。
(1)、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
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
①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字词的特点。
②师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对本课文生字词的理解以及认字技巧。
2、学生用自己的言语把课文所讲的故事复述一次。
老师可先提问几位学生,其他的`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发表,并让他们之间互相评价一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再次感知课文,划分课文段落大意。
学生在默读课文过程中,以“落花生”为线索,把课文分成几大段,并归纳出各段的大意。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可适当的对每位同学进行评价。并要求他们把自己不懂的句子作上标志。
3、找出文章中作者兄弟姐妹们对花生的评价。
四、深化练习,归纳总结。
1、“自助餐”练习: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居然”“成熟”“虽然……可是”这几个词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个来造句。
2、这节课我们初步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课文中的几兄弟都将自己对花生的看法说出来了,它们分别是什么?(味美、榨油、便宜)
3、联系我们现实生活,你们又有什么看法呢?
五、作业:
1、好好地复习新的生字词,准备下节课的“组字游戏”。
2、回去后,再细读课文,把刚才不懂的句子弄懂,下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组字游戏”:
要求:在每一组中,抽取两部分或者多个部分来组合成一个新字,每一组中新组合出来的两个字都可以组成一个词语。
规则:以个人为单位,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回答的同学要把组合出来的新词语写在黑板上,并能正确地把词语读两次,才算回答正确。
(1)、氵 窄 由 木 (榨油)
(2)、亠 了 口 冖 一 丁 (亭子)
(3)、口 付 分 口 (吩咐)
(4)、木 留 艹 连 (榴莲)
(5)、? 讠 式 云 (尝试)
(6)、扌 穴 工 穴 乙 (挖空)
游戏完毕后,全班同学齐读以上的词语两遍。
二、细读课文,品味欣赏。
1、学生细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共同完成以下的表格。
作比较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
(高高地)
(埋在地里)
(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通过表格比较得出:花生是朴实的,默默地奉献的
2、再朗读课文的10~13自然段。
(1)、上一节课,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都发现了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现在你们说说是哪些?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老师与学生共同对不懂的句子进行研究探讨,在此过程中,老师可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2)、重点解释难理解句子:
①、“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②、“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在解决这些难题时,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最后,老师才作补充与总结。
3、在以上分析过的句子和表格,它们都是说花生好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深刻道理,一个做人的道理,谁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呢?
我们做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埋头实干的人(如:花生),而不是一个贪慕虚荣,只讲外表的人(如:苹果、桃子)。
4、学习了这篇文章,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一个关于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的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借物喻人是指通过记叙、描写一种物体来象征某个人,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篇文章突出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对花生的赞美,体现了爸爸希望我要做像花生一样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三、拓展练习,课堂小结。
1、快速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花生)四种事物,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可是虽然(花生)埋在地里,而且它的样子也不好看,但还是(花生)最可贵。父亲也希望我们可以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那么,作者是借花生来比喻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并说说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作业。
放学后,每位同学动动手,找1~2个关于借物喻人的句子。鼓励同学们自己动动脑筋的新成果。
附:
板书设计
落花生
许地山
居然
成熟
自助餐练习
虽然……可是
(借物喻人) 脚踏实地
花生
要做有用的人
朴实无华
默默奉献
埋头实干
《落花生》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并初步体会作者详略得当地来写花生的好处。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 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2.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想想花生有哪些可贵之处,又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做人的道理,进而学习作者借花生来领悟做人道理的这种写作手法。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指名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居然”收获了?
(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过了一个收获节,大家畅谈花生的好处。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3—11自然段,然后讨论:
(1)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味儿美、榨油、价钱便宜、果实埋在地下)
(2)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有什么不同之处?父亲为什么用花生和它们作比较?(精讲: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为了说明花生并不注重外在的美丽,而有内在的可贵之处,那就是不求虚名、默默无闻、踏踏实实。)
3.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齐读12—14自然段,思考
(1)父亲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2)你怎样理解“体面”?从我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精讲: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父亲希望孩子们能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却很有用。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板书:花生 借物喻人 做人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把“印”字换成记好不好?为什么?
(点拨:印,一般是永久的,用记的`话每个人都有可能将这些东西忘掉的。说明父亲的话会永远伴随他,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提醒、激励他要像花生一样做人。)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从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写了落花生,详写议花生这一部分,其它部分都是简单带过,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四、总结全文
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板书: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
五、课堂测试
完成练习册61页精要交流
六、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春蚕、橡皮、铅笔、扫帚)
七、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花生 借物喻人 做人
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
《落花生》教案8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背诵第10自然段,理解“居然”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课前准备:搜集“落花生、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老师给同学们猜个谜语乐意吗?
1、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对了,同学们真聪明,谜底就是特别熟悉的花生。老师课前查找了一份资料,请看课件。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落花生为题的文章。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昨天,我们熟悉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那下面老师就检查一下,看还认不认识这些生字词。示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2、自由读课文,请看自读要求:
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事?
种花生——收花生
板书: 准备过收获节
过收获节
(真了不起,能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出来)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请看默读要求: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按什么顺序写三件事的,这三件事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
3、课文重点写了什么?
(可以分为三段。第一自然段是第一段,讲播种花生、收获花生,第二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其余收获节时吃花生、议花生)。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开拓发展)
②“居然”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3、指导感情朗读
五、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过渡:花生到底有什么好处?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三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课件出示)
①读课文3-15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②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①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2层)
第一层:3-11;
第二层:12-15;
②交流父亲的话。(真会理解)
③指名读父亲说的话。(第10自然段)
④出示课件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让人一见就__________________。
⑤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这段话中提到了爱慕之心,是“爱慕之心”?(因喜欢、敬重而愿意接近)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⑥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用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课件图片)
⑦父亲想借用两类事物的生长特点告诉我们花生有什么可贵的品质?(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元华)
过渡:我们接着再来交流父亲说的话。
①学生交流。
②示父亲说的话。(12自然段),学生齐读。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毛病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在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你是想做桃子、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还是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请同学们实话实说。这只是写花生吗?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课件出示)
④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⑤理解“我”说的话。
《落花生》教案9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进入课堂
1、猜谜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一个谜语,让你们来猜猜,好不好?
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
2、生猜。引入课题:
落花生。
3、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叫“落花生”吗?
(因为它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落花生。)
二、生品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各种好处
师引:同学们,那你们爱吃花生吗?今天啊,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花生,让你们尝尝。吃过花生,还要结合生活实际所得,谈谈花生的各种好处。
(注意:保持教师的清洁卫生。)
生:1、分小组品尝后,小组讨论、小结。
2、全班汇报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引:同学们,你们谈得真不错,打开课本,这里也有一家子在吃花生、议花生呢!看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1、复习生字词:
师:昨天,我们熟悉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那下面老师就考考你们,看还认不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出示课件,学生认读、抽生认读、开火车读。
四、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1、再读感知:
下面我请同学们快速地朗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学生朗读思考汇报,教师适机点拨板书:
①种花生──②收花生──③吃花生──④议花生2、逐部分理解:
⑴理解种花生、收花生:
(略写。)
①下面同学们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在讲种花生?
师: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②第一段中哪一句是在写种花生的'过程?
“买种”、“翻土”、“播种”、“浇水”这几词语能颠倒顺序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白:这几个词是按种花生的过程排列的,不能颠倒。
③姐弟几个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了花生,一起读读最后一句:
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句中的“居然”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情呢?
(这个词写出了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心情。)
⑵理解吃花生时议花生的重点部分:
引入:亲手种的花生有了个好收成,当然大家都很高兴,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还邀请父亲也参加。看到课文“那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师:父亲和孩子们一起吃饭本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告诉我们,父亲来了,是“难得”“实在难得”呢?
(理解父亲不顾“天色不好”、“公务的繁忙”,前来过收获节,品尝劳动的果实,享受劳动的乐趣。)
⑶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师:父亲这样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新花生吗?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疑虑学习课文最后部分。
出示课件:课堂兴趣套餐。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②讨论:
三个孩子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谈到了哪些方面?
③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A、分小组合作讨论;
B、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C、你能非常有感情地把父亲说的这段话读出来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
(出示课件,演示介绍这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是显露在外的,非常引人注目,而落花生没有漂亮的外表,也不善于把自己的作用展示给人们。)
⑷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父亲接下来说的一段话:
学生齐读这一段落。
理解: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不要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同学们,你们愿意做像落花生这样的人吗?也许有的同学在犯嘀咕了。
⑸课件出示:
兴趣发言在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你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呢,还是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请同学们实话实说,各抒己见。
①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老师:
苹果、桃子、石榴,既好看又好吃,既善于展示自己,又把香甜的果汁贡献给人们。为什么非要做像花生这样的人呢?
师:如果你这样想,当然不错。在这里父亲这样说,是为了感悟花生不哗众取宠、默默奉献的精神。
⑹师过渡:
这次“收获节”,有了父亲,我们的收获真大,请看:
出示课件: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是作者的心声,其实也是同学们的感悟,那就把这句话送给大家,愿他伴随你健康成长。
3、回忆文章的主次、深化文章中心:
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议花生”,目的是告诉人们,做人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你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课文兴趣作业
人们常常借助某种平凡事物的特点,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的道理吗?
《落花生》教案10
17落花生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落花生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图介绍花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读课文了没有?既然读了,现在不要打开书,看看谁对课文有记忆,这篇分几部分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知道,打开书看看,谁看出来了,一开始写的什么?
2、指名说板书
种花生
过收获节
3、课文就这两大部分组成,你们说这篇课文长不长?
不长,但是这篇很精彩,知道是谁写的吗?
4、介绍作者背景明确学习任务
(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重点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领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写作方法
5、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就是从这篇变来的,你想他是不是为自己的有点感到骄傲?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这篇很有味道。
三、重点感悟,学习课文
(一)
1、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怎样知道哪一部分是重点呢?第一,看看他写的是“详”,还是“略”。
板书:看详略
2、现在你们看课文已分为两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点呢?
3、对。重点段我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我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个重点词,这一段就理解了。
4、学生默读。
5、指名读
6、说说你找到了哪个词?谈谈你的理解“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们再看,种花生的过程就写了四个词,哪四个?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简单!所以这个作家了不起!这是第一段,因为它是略写的,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我们就重点学。
(二)
1、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既然是过节,它有几个节目?也就是说他们是怎样过这个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学生默读课文
3、好,现在我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的第一个节目,干什么?板书;吃花生
4、一边吃一边干什么?板书:谈花生
5、现在再看,第一部分用了一个自然段,第二部分“收获节”用了十四个自然段。这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两个)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谈花生”是重点,那么“吃花生”用哪种方法学?
6、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7、指名说好几样吩咐很难得(重视)
8、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下面该干什么了?(谈花生)找个同学把下面的课文读一遍,他一边读,大家一边看看有几个人在谈话?(五个)四个人开口说话,这四个是各说各的呢?还是分成了几个方面?谁和谁是一方面?几方面在谈话?仔细看一看。
9、指名说板书:我们谈
父亲谈
这两方面内容谁是重点呢?用“看详略”的方法还好使吗?(穿插)老师告诉你们第二种方法—“看内容”。看父亲说的话重要,还是我们说的话重要?谁的话重要,谁就是重点。
10、下面找几个同学分角色读这部分,只读他们说话的内容,看看能不能把谈话的气氛读出来。
11、谈话完了,哥哥说了几句话?读出来,这句话重要不重要?姐姐这句话重要不重要?我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读一遍,这句重要不重要?但这句是听了父亲的话后的一个“觉悟”,所以还得看父亲的话。父亲说的话重要不重要?那你们说“我们谈”是重点?“父亲谈”是重点?
12、从什么上面看出来的?这就叫看内容确定重点
“我们”谈的那几句话除去我的最后一句话是重点以外,其余几句用不用仔细去研究?那我们把脑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过“看内容”我们找出来了,“父亲谈”是重点。找到这儿,我们就快接近中心了。你们看看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用序号标出来。
13、五次.父亲这五次谈话都很重要吗?用“看内容”的方法比较一下,哪次谈话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读,并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点分析3、4赞花生
学花生
(1)你们把“赞花生”。这段仔细默读一下,一边读一边考虑,父亲是从哪几点上称赞花生的'。再读一遍,通过读这段话,你们说花生这东西有没有用?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那么花生有什么好处?父亲说的是有一点最重要,这一点是什么?对,不像什么一样啊?父亲是不是在批评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啊?那为什么要这么说?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点?(不炫耀自己的好处)
(2)我们再看“学花生”,一起把第四次谈话读一遍。这次谈话有六个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来,六个字讲了两个方面,谁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亲在这又说了花生的特点,那么父亲是让你给我们学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这个意思吗?紧接着父亲又是怎么说的?那父亲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亲说“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不要做这样的人,他是不是叫我们学花生?
(3)好,一个第三次,一个第四次谈话,你们看这两次那一次更详一些?推出第三种方法“看目的”。在这里看两个目的。第一,看父亲谈话的目的,第二看整篇的写作目的。现在问你们,父亲谈话只是为了把花生称赞一番呢?还是为了让我们学习花生?我们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来这个是重点。父亲谈话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习花生,作者写这篇的写作目的还是叫我们学花生。因此“学花生”是这两段话的重点。父亲这番苦心,“我们”理解了没有?
(4)光说理解了不行,得从课文里找根据。看你们能找出几点根据?(三点)这三点里,哪一点表现得最明确?印在心上是什么样子的?父亲的谈话是什么内容?再读一遍。这句话深深地表明他理解了,学花生要学什么?板书;做有用的人
(5)小结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做有用的人”正是这篇的中心。作者写这篇,他不是在向我们介绍花生这种植物,而是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是借助花生说的,这叫“借物喻理”。
种花生
落花生吃花生
过收获节△我们谈
谈花生△赞花生
父亲谈△
学花生△借物喻做有用的人
(道理)
(找重点的方法)看详略、看内容、看目的
《落花生》教案11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落花生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图介绍花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读课文了没有?既然读了,现在不要打开书,看看谁对课文有记忆,这篇文章分几局部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知道,打开书看看,谁看出来了,一开始写的什么?
2、指名说板书
种花生
过收获节
3、课文就这两大局部组成,你们说这篇课文长不长?
不长,但是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谁写的吗?
4、介绍作者背景,明确学习任务
(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重点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领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写作方法
5、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就是从这篇文章变来的,你想他是不是为自身的文章有点感到骄傲?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点感悟,学习课文
(一)
1、下面俺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怎样知道文章哪一局部是重点呢?第一,看看他写的是“详”,还是“略”。
板书:看详略
2、现在你们看课文已分为两大局部,那哪局部是重点呢?
3、对。重点段俺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俺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个重点词,这一段就理解了。
4、同学默读。
5、指名读
6、说说你找到了哪个词?谈谈你的理解 “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们再看,种花生的过程就写了四个词,哪四个?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简单!所以这个作家了不起!这是第一段,因为它是略写的,所以俺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俺们就重点学。
(二)
1、现在请你们自身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既然是过节,它有几个节目?也就是说他们是怎样过这个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同学默读课文
3、好,现在俺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的第一个节目,干什么?板书;吃花生
4、一边吃一边干什么?板书:谈花生
5、现在再看,第一局部用了一个自然段,第二局部“收获节”用了十四个自然段。这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两个)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谈花生”是重点,那么“吃花生”用哪种方法学?
6、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7、指名说 好几样 吩咐 很难得(重视)
8、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下面该干什么了?(谈花生)找个同学把下面的课文读一遍,他一边读,大家一边看看有几个人在谈话?(五个)四个人开口说话,这四个是各说各的呢?还是分成了几个方面?谁和谁是一方面?几方面在谈话?仔细看一看。
9、指名说 板书:俺们谈
父亲谈
这两方面内容谁是重点呢?用“看详略”的方法还好使吗?(交叉)老师告诉你们第二种方法—“看内容”。看父亲说的话重要,还是俺们说的话重要?谁的话重要,谁就是重点。
10、下面找几个同学分角色读这局部,只读他们说话的内容,看看能不能把谈话的气氛读出来。
11、谈话完了,哥哥说了几句话?读出来,这句话重要不重要?姐姐这句话重要不重要?俺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读一遍,这句重要不重要?但这句是听了父亲的话后的一个“觉悟”,所以还得看父亲的话。父亲说的话重要不重要?那你们说“俺们谈”是重点?“父亲谈”是重点?
12、从什么上面看出来的?这就叫看内容确定重点
“俺们”谈的那几句话除去俺的最后一句话是重点以外,其余几句用不用仔细去研究?那俺们把脑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过“看内容”俺们找出来了,“父亲谈”是重点。找到这儿,俺们就快接近中心了。你们看看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用序号标出来。
13、五次. 父亲这五次谈话都很重要吗?用“看内容” 的方法比较一下,哪次谈话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读,并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点分析3、4 赞花生,学花生
(1)你们把“赞花生”。这段仔细默读一下,一边读一边考虑,父亲是从哪几点上称誉花生的。再读一遍,通过读这段话,你们说花生这东西有没有用?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那么花生有什么好处?父亲说的是有一点最重要,这一点是什么?对,不像什么一样啊?父亲是不是在批评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啊?那为什么要这么说?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点?(不炫耀自身的.好处)
(2)俺们再看“学花生”,一起把第四次谈话读一遍。这次谈话有六个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来,六个字讲了两个方面,谁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亲在这又说了花生的特点,那么父亲是让你给俺们学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这个意思吗?紧接着父亲又是怎么说的?那父亲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亲说“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不要做这样的人,他是不是叫俺们学花生?
(3)好,一个第三次,一个第四次谈话,你们看这两次那一次更详一些?推出第三种方法 “看目的”。在这里看两个目的。第一,看父亲谈话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写作目的。现在问你们,父亲谈话只是为了把花生称誉一番呢?还是为了让俺们学习花生?俺们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来这个是重点。父亲谈话的目的就是让俺们学习花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还是叫俺们学花生。因此“学花生”是这两段话的重点。父亲这番苦心,“俺们”理解了没有?
(4)光说理解了不行,得从课文里找根据。看你们能找出几点根据?(三点)这三点里,哪一点表示得最明确?印在心上是什么样子的?父亲的谈话是什么内容?再读一遍。 这句话深深地标明他理解了,学花生要学什么?板书;做有用的人
(5)小结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做有用的人”正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写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俺们介绍花生这种植物,而是给俺们讲了一个道理。是借助花生说的,这叫“借物喻理”。
板书:
种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过收获节△ 俺们谈
谈花生△ 赞花生
父亲谈△
学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
(道理)
(找重点的方法)看详略、看内容、看目的。
《落花生》教案12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落花生》一文正是落实这一教学理念的范本,因此,本教案设计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在反复的朗读中,重点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懂得做人的道理。在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注意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花生的图片,搜集关于作者许地山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语。
2.搜集关于花生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趣入课
1.导入:(多媒体出示谜语)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猜谜语吧?现在就请大家听听老师的这则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子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植物?
2.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PPT出示作者照片及资料)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其父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因而常用笔名“落华生”。那么,关于花生,他的父亲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篇以趣味谜语引入新课,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花生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简介作者,暗示课文主题,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1)会读、会认生字。
(2)理解字义、词义,不理解的查工具书。
(3)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师生交流,并检测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区别掌握易错的字音、字形。
便:多音字,有pián和biàn两个读音。通过组词区分读音。
榨:读翘舌音zhà,不要读成zhá。
矮:读ǎi,不读nǎi。
(2)借助工具书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①指导学生解释词语时,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②学生联系课文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播种、吩咐、榨油、爱慕”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设计意图:提出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教师适时点拨学习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快速读一遍课文,思考文章围绕“花生”写了哪些事情。(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2.再次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划分全文的段落,讨论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收获节。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写过收获节时吃花生、议花生。
设计意图:细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
四、再读课文,分清主次
1.快速扫读课文,了解文章重点内容。
2.引导学生小结:同学们,课文题目是“落花生”,你们认为课文着重描写的是什么?你们从课文内容中发现了什么?图片 引导学生发现:从种花生到收花生要经历几个月的时间,作者却只用几个词语一笔带过,而过收获节只是一个晚上的事,作者却用了大量篇幅,可见过收获节时对花生的议论是重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全文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播放书写动漫,让学生观察。
2.教师强调书写要点。
浇:右下不是“元”。
慕:下面是“小”的右侧多一点。
矮:右下“女”的横较长。
3.教师范写“播、榨、慕”。
4.学生练写,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又是巩固识字的一种手段,是学生学习功课的必备技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提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
2.导入: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父亲的一席话,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情。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课文重点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品读理解
1.自由读“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理解内容。
(1)多媒体出示第1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是写“种花生”的经过的?这些词语能颠倒位置吗?为什么?(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的心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居然”一词写出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说一句话。(注意:写句子时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议花生部分,思考:课文中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姐姐说味儿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之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它虽不好看,但很有用。)
3.哥哥、姐姐和“我”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进行了几次议论?这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
(1)多媒体出示父亲的第一次议论。
图片①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的?(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
苹果相比较。通过对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
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
②教师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花生的特点。
①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上,是不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故意炫耀自己?(不是的。)为什么?(这是由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决定的。)
②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埋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3)多媒体出示父亲的第二次议论,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4.通过品读,体会句子的含义。
(1)多媒体出示填空题:
人要做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父亲的教导深深地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作者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对突出文章主题起了什么作用?(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代了时间,把整件事叙述完整了。第二句说明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15自然段。
6.练习根据课文的主题,分清主次。
图片(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主题。(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人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长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长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主题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认识。)
(3)小结:这篇课文重点叙述的是过收获节、议花生,着重写了父亲的议论,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其他内容对文章的主题起说明交代的作用,略写。我们在习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设计意图:加强文本阅读,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以上设计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认真揣摩,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层层深入,让学生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总结写法,感悟道理
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如: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事物,都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作贡献的人。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读写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作者借物喻人、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四、课外延伸,妙笔生花
1.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事物,你会想到身边哪些人?让我们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试着选择其中一个,写一段话。
2.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后练笔,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思考主要写了哪件事,课文中他们是怎样议论花生的。找出他们对花生的议论,看看父亲是怎么议论花生的,重点从父亲说的这几句话中领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的道理。这样使得本节课教学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落花生》教案13
教学内容
落花生
总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具
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
2、学生交流。
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
1、听录音后回答:
这篇课文的内容是:(1)介绍一种物品( )
(2)记一件事 ( )
(3)写一处景物 ( )
(4)描写几个人物( )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落花生”是他的笔名。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初读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
四、交流学习成果
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
五、按提示分段
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
(1)种花生,收花生。
(2)尝花生,谈花生。
(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
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
六、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2、4。
2、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
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
2、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2)从“学习提示”中,你学懂了什么?
①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
②学习重点段,理清写哪些内容;细读细想,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③联系其余各段和课题,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根据“学习提示”,找出课文的重点段。
二、研读重点段
1、学生自由读重点段,结合问题讨论学习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
2、结合课后练习2、3题独立学习重点段,教师巡视,辅优补差。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1)说说“今晚”过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
(2)一家人是怎样谈花生的好处的?圈出有关词语。
(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说的这段话的?
①父亲是拿花和玫什么进行对比?为什么要这样比?结合回答课后练3。
②父亲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比,其实是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藏而不露)
(4)父亲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说?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
(5)“我”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读第13自然段)
“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学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
《作业本》第4、5题。
第3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记:开辟居然、价钱、榨油、可贵、爱慕、体面
2、自查、订正
3、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
二、研读第一段
1、引入:“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
2、自由朗读第一段,讨论:这段话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
3、体会:课文内容要前后连贯。
三、研读第三段
1、引入: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从哪里看出来?简介作者生平: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曾留学美国,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病逝于香港。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
有感情地朗读:个别准备、同座互练、指名读知道点评。
四、总结体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书体会。
设计意图
《落花生》教案1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能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赞颂花生顽强生命力的语句。
【教学准备】
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梅花魂》等文章;
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类比导入,揭示主题
梅花、竹子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他们的清高、淡雅和坚贞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气节、有骨气、有灵魂的人。比如诗人郑燮在《竹石》中描写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此抒发自己不畏磨难的铮铮铁骨。比如陈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说: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这些诗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似状物,实则是写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许地山是如何通过写落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查朗读,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与结构,如茅、榨、榴等。
(要求会书写,会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
1、你对课文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文的学习。
2、集体读第一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重点体会“居然”一词:
⑴ 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联系生活,会用“居然”造句。
⑵ 种了就是想收的,为什么收了却又说没想到?没想到什么?为什么没想到?感悟、体会花生顽强的生命力。
四、品读课文,研析重点
1、花生顽强的生命力令我们惊喜、赞叹,同样也让母亲高兴。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话表现了母亲的高兴,谁能帮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渡:是啊,一次没想到的收获,也要过个节来庆祝,可见这一家人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这收获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啊!
2、读一读4~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
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
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
3、默读父亲的话:
(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
要求:读这段话,你能读懂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
⑴ 根据你对父亲的话的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较花生苹果、石榴、桃子
不同点
相同点
启 示
⑵ 反复读一读“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联系生活,先想一想“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的各自含义,再深入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期望。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朗读最后一段,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给“我”很深印象。体会“印”字用得准确,体会父亲的话对“我”一生的影响。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他说过的这句话:
出示演示文稿:
我要像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作业
语文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老师推荐几篇文章和几首乐曲,希望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认真读一读,听一听,相信你一定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给你的震撼、快乐以及幸福。
书籍(文章)。
老舍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陈慧英的《梅花魂》、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一读这些文章,把点明中心的句子画出来。
乐曲:《小草》、《劳动者之歌》。
〖板书设计
落花生 顽强的生命力
借
物 有用
喻
人
默默地奉献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落花生》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读课文、质疑、解疑。
学法:带着问题去读书,学会质疑,小组合作交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的叙事散文——《落花生》。(师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通过学习咱们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作者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情?这些事情哪些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
种收吃(略写)
落花生
议(详写)
详写的部分也就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那接下来我们就直奔重点,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论了些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理解内容,领悟道理,学习写作方法。
1、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第3到第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一下问题:(课件出示)
①、父亲提出一个什么话题让大家讨论?
②、我们兄妹是怎样谈论花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说的?
③、父亲拿什么与花生对比的?
④、父亲通过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默读,读完后小组內思考,讨论。
师切换课件,指名逐一回答,师适时板书。
(相机出示课件:姐姐、哥哥、“我”谈花生的画面)兄妹们是怎样认为的?
板书
好处多:味美可以榨油便宜
最可贵
师:看来作者一家人都评论了花生的好处,你们想不想再仔细听一听他们是怎样议论花生的?那咱们就请几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中“议花生”部分,看谁读得最好!
师: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3一14自然段,找找父亲对花生做了几次议论?谁找到了父亲的第一次议论?课件出示,请大家感情朗读父亲说的这段话,谁给说说父亲是怎样评论花生的?(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桃子、石榴、苹果有什么特点,理解“爱慕”一词,花生有什么特点。(指导朗读)
切换课件让学生看图
了解了这些果实的特点后,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表,谁会填?找两位同学说。
师:文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只是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是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呢?那父亲这样比较是为了什么?(为了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花生的品质)那花生到底有什么可贵之处?有什么品格呢?请大家用一些词语来夸夸花生吧!(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不图虚名、朴实无华……)
师板书: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父亲引导大家议论花生,仅仅是为了赞美花生吗?那是借花生来干什么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出示父亲的第二次议论)对了,父亲引导孩子们议论花生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们怎样做人呢?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学生说)
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质,注重实际,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板书:注重实际求奉献
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生回答。理解“我”说的话,理解“体面”的意思。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父亲的教导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写作,教学和做人之中。
3、小结课文: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像这样从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点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板书)本文还有一个写作特点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大家看板书,作者围绕“落花生”写了四部分内容,有的是详写的,有的是略写的,这样安排可以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够用上咱们今天所学习的这些新的写作方法。
三、拓展练习(出示课件)
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大家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运用“借物喻人”写法,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然后写到日记本上。(点拨:煤炭—燃烧自己,给别人光和热;石灰—粉身碎骨为人类;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春蚕—吐尽蚕丝为人类;粉笔—耗尽自己,给人类带来知识和力量;扫帚﹑环卫工人—留得一身脏,换来万人洁。)
板书设计: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略)
落花生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议花生(详)味美榨油
便宜
可贵: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做人:注重实际求奉献
↓
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