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能环保十二五规划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发布
中国炉具网2012-07-25作者:未知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会议要求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
为此,会议作出如下部署:
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动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要推动提高能效水平。切实加强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和农村、商用和民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三要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强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污染物防治,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和畜禽清洁养殖,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推进大气中细颗粒污染物治理。
四要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规划》提出了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脱硫脱硝、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示范推广、节能减排能力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第二篇: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出
台
王永强
内资企业迎来节能环保新机会
开栏语/
中国经济发展当下正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期:如何从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向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只有抓住这个机遇期,加快转变、彻底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缓解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在哪里?在这个过程中又会有哪些机会和新的增长点?本期起本报推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系列报道,本期关注节能环保。
王小康和托尼·布莱尔相谈甚欢,原定一个半小时的会谈,最终被延长至三个小时。王小康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节集团”)董事长,托尼·布莱尔是英国前首相、气候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托尼之所以如此看重中节集团,是因为中节集团是国家国资委下属的唯一央企。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终于有了一艘自己的“航空母
舰”,即便这艘航母与国外节能环保巨头在资金、技术上仍有差距,但已经能够与国际组织“平起平坐”
随着《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即将出台,国内节能及环保公司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环保产业也将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
市场需要龙头企业
“3年前,威立雅等国外水务巨头,通过‘高溢价’手段在国内水务市场大举攻城略地。但因为短期内很难回收成本、成效不显著,投资者用脚投票,导致其股价大受影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企业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国内的环保节能市场,长期以来都是外资巨头占主导,而国内企业则呈现多、小、散、乱的产业格局。外资巨头除了技术研发上的领先外,资金实力优势明显。
中节集团官方网站援引的一项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约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
王小康接受采访时称,目前国内的节能环保产业集中度不足10%,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内的1105家环保装备制造企业,总产值不过700
亿元。而“十二五”期间,初步估算,仅中国市场的环保投资就达3万亿元,节能投资上万亿元,新能源的投资更是数万亿元。
王据此认定,国内的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到了提升产业集中度的关键阶段。2010年3月10日,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与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联合重组,成立中节集团,一年内,中节集团的资产总额从2007年的170亿元跃升至550亿元,目前已超过600亿元。
“节能和环保产业是国家倡导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目前,这一行业集中度低、竞争过于分散和无序的现状如果不加解决,科研资金得不到持续投入,未来就可能影响国家层面上进行的低碳经济发展竞争。”中节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张超说。
这一说法得到了前述业内人士的部分认同。该人士称,目前,国内的环保企业大概3万多家,从业人数300万,其中,98%都是民营企业,确实存在行业集中度不高的问题。但他同时不无忧虑地表示,国内的民营企业在熬过了外资巨头的“高溢价”打压后,恐怕要准备好怎样应对大型央企竞争,毕竟,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与国家的指导政策息息相关,而国企和央企在政府关系、资金层面的优势,不言而喻。
对此,中节集团张超称,中节集团虽然是央企,但同样非常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中节集团23个二级子公司及下属200多家三级子
公司,专业性都很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治理、节能设计、新能源开发等不同产业链条之间的综合集成能力尤其强大,而这对于国内一些大型项目的设计和竞标有着一定的优势。
“市场多元化才是关键。从国际趋势上来,政府最重要的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宏观环境,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前述知情人士称。《规划》释放新机会
与中小型民营企业对来自央企“航母”竞争的忧虑不完全相同,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首任会长、桑德环境(000826.SZ)董事长文一波的担心则是行业归口问题。
“十多年以来,我们的企业没有行业归类,税收、财政等的相关政策相对空泛,更让人挠头。”文一波说,桑德环境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固体垃圾处理等业务,虽然很多项目也会涉及到建筑施工等,但整个环境工程的科技含量其实很高。目前,由于企业作为新兴行业,长期缺乏对口管理,企业只能戴个其他的“帽子”或者搞个联合体一类的幌子才能获得施工资质,长期游走在“边缘”地带。
更多民营环保企业担心的是《规划》制定中涉及的“婆婆”过多,很多政策很难在短期内达成一致。
这一困扰也得到了来自参与《规划》制定和研讨的人士的肯定。
在知情者看来,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税务局、环保部等各大部委都与《规划》有关,但缺乏一个具体的部门来统一对口管理,因此,不同部委之间因“条块分割”,优惠政策往往很难获得一致通过。从这个意义上说,希望“婆婆”少一些,反而成了国内节能和环保企业最真实的呼声。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综合处处长姚明宽表示,由于《规划》相关内容尚未经批准,具体条款无法对外披露,但《规划》坚持了“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既定思路,内资企业会迎来诸多新机会。
第三篇:十二五环保规划
中国发布“十二五”环保规划 解决
四大突出问题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 中国政府网2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规划》提出要切实解决4大突出环境问题,具体包括: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强化生态保护和监管。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规划》要求,全面完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审批工作,取缔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明确各重点流域的优先控制单元,实行分区控制;在重点海域逐步增加生物、赤潮和溢油监测项目,强化海上溢油等事故应急处置;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
在大气污染物防控方面,《规划》要求,加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有毒废气控制;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监测,开展区域联合执法检查,到2015年,上述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得到控制,所有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
在土壤环境保护方面,《规划》要求,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强化土壤环境监管;以大中城市周边、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治污设施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地等典型污染场地和受污染农田为重点,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在生态保护和监管方面,《规划》要求,加强大小兴安岭森林、长白山森林等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管理;推进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抢救性保护中东部地区人类活动稠密区域残存的自然生境。到2015年,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稳定在15%,到2015年,90%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保护。
今天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分为九部分,分别为环境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完善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施重大环保工程,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和评估考核。
《规划》指出,为把“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中国将积极实施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的各项环境保护工程。
第四篇:《昌平区“十二五”节能规划》编制调研材料
《昌平区“十二五”节能规划》编制调研材料
昌平区交通局
一、“十一五”时期交通领域节能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区交通运输行业在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车型方面取得很大成效。
2006年,为配合全市出租汽车租价调整工作,于4月底前将5家出租汽车企业的83辆正常运营尚未达到使用年限的夏利牌出租汽车提前退出行业,更新为环保型出租汽车。
2008年开展了客货运输黄标车的治理工作,纳入治理淘汰范围的121部黄标旅游客车中,转出39辆、治理改造47辆,报废更新8辆;按照柴汽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要求,我区需进行改造45辆油罐车中,32辆实施改造、6辆车由于专用性强而无法改造,7辆车解体报废。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自2009年开始申报“绿色车队”工作,截止6月底,我区共批准“绿色车队”32户,运营车辆495辆。
存在问题:在交通运输行业,营运车辆占绝对多数的货运行业企业规模小,多数为一户一车。截止6月底,全区货运业户6490家,拥有各类营业性载货汽车14936辆,户均仅为2.3辆。由于规模小,资金有限,导致车辆更新周期较长,不利于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
二、目前昌平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机动车保有量、黄标车数量,具有节能空间的方面
目前在昌平区域内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有2条,分别是地铁5号线和地铁13号线,域内线路长度15.566公里,共设站6座;快速公交线路3条、普通公交线路136条,其中市属公交线路96条、– 1 – 区县公交线路43条。
在区县公交线路中,由区交通局实施监管的线路为40条,运营线路全长1175公里,运营车辆436辆,14700客位。2010年上半年客运量4802.48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6.53万人次。
根据市交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全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为39.3%,比2009年底的38.9%提高了0.4%。我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目前尚无比较客观的数据。按照统一部署,我市正在开展第四次交通综合调查,于年底前结束,届时将有比较客观准确的数据。
机动车登记是由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所属车辆管理所负责,故我区机动车保有量、黄标车数量等数据建议发改委协调区交通支队提供。
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交通领域还可在节能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1、政府继续推行提前更新能耗高、排放标准低的营业性车辆的资金鼓励政策;
2、继续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资金补贴,完善公交线网,提高公共交通的通达率,提高便捷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3、对于“绿色车队”在保障通行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倾斜,发挥“绿色车队”在城市运行保障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组建“绿色车队”的积极性;
4、加大对“绿色车队”企业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对典型“绿色车队”企业进行宣传,增加社会影响力;
5、加大对黄标车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的检查和处罚力度。
三、“十二五”时期交通规划
(一)如何发展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未来的公共交通出行率
– 2 – 目标
按照全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地铁昌平线正在建设之中,线路全长31.7km。一期工程为科技园站至西二旗站段,线路长21.42km,2010年底前开通运营;二期工程为十三陵景区站至科技园站北端段,线路长度10.28km,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
地铁8号线北延,从目前的奥林匹克公园站向北,经霍营、回龙观等地区,在朱辛庄站与地铁昌平线连接。按照建设计划,8号线北延将在2013年前完成。
地面公交方面,一是结合轨道交通建设,适时调整公交线路,实现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有效接驳;二是开通新建成住宅小区的公交线路,满足市民公交出行需求;三是通过规划和调整现有公交线路,使公交线网布局更加合理,提高线路运行效率。
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区公共交通出行率可达到45%。(二)“十二五”时期的机动车保有量 此项指标建议协调区交通支队提供。
(三)“十二五”时期是否发展新能源汽车,预计发展数量 为加强我市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促进道路运输车辆节能降耗,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于6月政发《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车辆参数及配臵核查工作方案》,要求自7月1日起对拟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以汽油或者柴油为单一燃料,总质量超过3500千克的道路旅客运输车辆和货物运输车辆,按核查程序对需要核查的项目进行核查,依据车辆型号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核查报告》,检索交通运输部公布的《达标车型表》。对车辆型号不在《达标车型表》的车辆,终止核查,不予办理营运手续。
“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需被列入交通部《达标车型表》。同时将通过政策宣传等措施,引导运输企
– 3 – 业采用符合标准的新能源汽车。
(四)“十二五”时期高能耗车辆(黄标车、公交车、出租车等)淘汰更换的计划
1、出租汽车淘汰更新计划
在我区进行工商登记的出租汽车企业有7家,拥有出租汽车1876辆;个体出租汽车经营者23户,拥有出租汽车23辆。目前出租汽车企业所拥有的在用车辆全部为2005年以后更新,按照出租汽车使用年限8年的规定,在用出租汽车将于2013年开始进入新一轮更新。个体出租汽车中目前尚有10辆车登记日期为2003年,将于2011年到期更新。
2、公交车淘汰更新计划
区内公交行业,北京万佳通客运有限公司在用车辆中,黄标车目前尚有84部,其中国I排放标准49部、国II排放标准35部,将于2011年年底前全部更新为国IV以上排放标准的绿标环保车型;个体经营者所属18部运营车辆,除2部于2013年行政许可到期外,其余16部运营车辆的行政许可将于2010年11月底到期,营运车辆退出运营。
3、旅游客运车辆淘汰更新计划
经过2008年奥运会前的车辆提前淘汰和尾气治理改造,目前我区旅游客运行业在用营运车辆全部为达到国III排放标准的绿标车。企业将根据车辆使用年限及技术状况,安排车辆的淘汰更新。
4、货运车辆淘汰更新计划
在纳入行业管理的货运车辆中,有5040辆为2006年1月1日前进行车辆登记的国II排放标准的黄标车,其中2000年1月1日前登记的营业性货车为610辆。此部分车辆由经营者根据车辆使用年限规定和车辆技术状况逐步予以淘汰,同时政府部门通过宣传和组建“绿色车队”补贴等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提前更新黄标车。
– 4 – 说明:由于工作职能的关系,我局不掌握属黄标车范围的社会车辆的相关情况。
(五)“十二五”绿色车队建设计划
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组建城市货运保障绿色车队工作的实施意见》(京交协发„2010‟118号)的精神,2010年全市在现有“绿色车队”车辆规模基础上,增加绿标车5000辆,至2015年实现组建5万辆规模“绿色车队”的目标。2015年前,各行业要实现本行业货运需求应急物资保障全部由“绿色车队”企业承担运输服务,日常物资保障的70%由“绿色车队”企业承担运输服务。
通过政策倾斜、资金补助和加强宣传等措施,积极引导货运企业组建“绿色车队”,“十二五”期间争取我区“绿色车队”货运车数量达到2500辆的规模。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 5 –
第五篇:南宁市隆安县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
南宁市隆安县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全面推进我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十二五”即2011-2015年。
规划分五个部分,一是“十一五”规划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形势与现状;二是“十二五”时期公共机构节能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三是“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四是“十二五”期间公共机构节能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五是保障措施。
一、“十一五”规划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形势与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公共机构307个,其中国家机关49个,事业机构250个,社会团体8个。公共机构总面积189.74万平方米,用能人数4.8万人,编制人数6773人,公务用车413辆。2009,全县公共机构电、水、油消耗开支大约1800万元。其中,用电681.6万千瓦时(约545万元),用水136万吨(约340万元),用油144.8万升(约912万元)。同比2008,用电、用水和用油分别下降5.46%、5.23%和5.36%,综合节能节约开支102万元,人均能耗0.038万元,单位面积能耗 0.001万元,总体呈下降趋势。
(二)主要成效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相关规定,及自治区、南宁市的工作部署,我县紧紧围绕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着力提高节能意识,强化节能措施,扎实做好全县公共机构节能的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主要目标。
1、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政府办公室联系副主任和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发改局、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兼任,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监督与实施。二是印发并组织实施了《隆安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状况调查工作方案》、《隆安县关于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关于开展全县公共机构耗能设备调查工作》、《关于成立隆安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隆安县“十一五”后两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计划》等规范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公共机构节能的主要目标及措施、职责和任务。
2、节能意识逐步增强。一是宣传贯彻《条例》。通过广播、电视、墙报、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大力宣传《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二是在县级刊物、公共场所、政府行政大楼电子屏及电梯门口等媒介、场所广泛宣传《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三是以“人人节能节约,建设节约型机关”为主题,向各公共机构发放公共节能倡议书;四是深入开展主题为“绿色办公、低碳生活”的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全国公共机构“绿色出行日”和“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通过狠抓宣传工作,使节能宣传深入人心,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打下良好基础。
3、节能措施落实到位。以党政综合楼集中办公区和公共场所为工作切入点,以点带面,节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安装了电子时控器,自动调节各楼层的开水器和二楼电子显示屏,上班自动开启,下班自动关闭,节能率达45%;二是取消了大楼内所有一次性垃圾袋,改用传统的木制或塑料垃圾桶;三是取消了大楼内所有会议室一次性纸杯,改用消毒陶瓷杯;四是五楼以下及上下楼层之间不搭乘电梯,周末单开一部电梯;五是按照国务院颁布的控制标准合理设置办公室空调温度,即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度,冬季尽量不开空调,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禁止开窗使用空调,提倡下班前15分钟关闭空调;六是加强外围景观照明灯的控制使用,除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外,其余时间尽量少用或不用;七是要求各公共机构楼梯、走廊、卫生间、公共场所等区域照明使用节能型照明灯具,根据需要尽量少开照明灯;八是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采用自然光,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白昼灯”;九是各公共机构加强日常管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即开即用,杜绝长时间待机;十是实行公务用车节能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8〕106号)“除特殊公务车外,各级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的要求,实行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车牌号码尾号1和6的星期一停开一天;2和7的星期二停开一天;3和8的星期三停开一天:4和9的星期四停开一天;5和0的星期五停开一天),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编制和规模,实行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和一车一卡加油制度。
4、节能改造项目扎实推进。一是根据《隆安县“十一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计划》,完成了机关篮球场、门球场,住宅大院内住宅楼路灯改造,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旧址、政府办公楼会议室等节能项目改造,将原来大院住宅楼使用的785个40W的白炽路灯更换为11W节能灯,单这一项每年为财政节约两万多元电费;二是将旧县委、县政府内篮球场、门球场内的30个1000W老式典钨灯更换为节能的金属卤化物灯,每年节约电费1万多元,三是将所有办公、住宅大院内路灯也都更换成节能灯,电费节约率达50%以上。
5、节能降耗各项指标圆满完成。一是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和培训,树立节能意识,培养良好的节能习惯;二是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能耗监测、统计体系及有关制度;推行低成本、无成本节能管理措施,推进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切实降低能源消耗;三是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公共机构节能每年降低5%的任务目标,其中用电681.6万千瓦时、水136万吨、油144.8万升,分别降低了
5.46%、5.23%、5.36%。
二、“十二五”时期公共机构节能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减排不仅要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更要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带动全社会节能工作走向深入。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公共机构对能源资源的刚性需求与节能工作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机制不全,开展工作缺乏动力。由于目前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各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没有确定,加上长久以来的用能习惯思维没有转变和现行的保障体系的制约,致使一些单位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仍不够重视,被动应付;二是底数不清,开展工作受到制约。由于公共机构没有数据统计软件平台,多数单位对能源消耗的底数掌握不实,没有建立相应的台帐,无法确保能源消耗数据的真实性和系统联系性;三是节能专项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由于我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财政能力有限,没有把节能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有效推进。
三、“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为依据,以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以突出抓好节电、节水、节气、节油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强化监督管理,突出宣传教育,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特别是党政机关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广大机关干部职工树立节俭意识,自觉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本着“科学规范、切合实际、突出重点、量化指标、目标管理、经济合理、有效节能”的原则,按照系统节能的总体思路,贯彻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并举的方针,坚持做到“宣传发动与狠抓落实相结合,领导带头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日常节约与源头控制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监督约束与经济激励相结合,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相结合,开展节能与保证运转相结合,近期目标与远期规划相结合”,以较少的资金投入,最低的能源消耗,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节能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以“十一五”最后一年数据为基数,“十二五”期间用电、水、气、油消耗每年降低5%以上;期间实现总体水平降低20%以上的目标。
四、“十二五”期间公共机构节能的重点工作和重点领域
(一)重点工作
1、继续加强宣传工作,优化管理监督平台。“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利用我县政务信息网站开辟“公共机构节能专栏”,继续加大对《节约能源法》及《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贯彻实施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让节能精神进机关、入人心。根据全县各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的实际和不同行业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制定全县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2、继续加强公共机构节能日常管理。重点在水、电、油、办公用品等能耗的监控上,对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空调、照明、电梯、电热水器等加大“护、控、堵、查、减”力度,切实加强节能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编制和规模,不断完善公务用车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和一车一卡加油制度,全面实行“单车核算,规定限额,按年结算”办法。
3、加快推进节能项目改造,建立健全节能经费保障机制。以重点耗能单位、设备、设施改造为突破口,使各公共机构实现分户分类、分项计量,争取早改造早节能。着重抓好公共机构能耗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工作,要按照节能规划、能耗定额严格管理。不断探索节能投资多元化路子,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与市场机制相结和的公共机构节能投资保障体系。
4、完善考评制度,加强考核监督。一要及时制定出台《隆安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考评暂行办法》及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目标考核评价计分表,对各单位、各部门节电、节水、节油、节约办公耗材等方面的措施及效果进行考核;二要完善部门联系会议制度,由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部门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协同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三要纳入考核和文明单位考核。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纳入各单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由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年终考核,并将节能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单位”评选条件之一。
(二)重点领域
1、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和监测。通过研究制定公共机构能耗统计体系,监测公共机构建筑能耗状况等途径,构建公共机构能耗数据库和用能管理网络平台,督促各公共机构开展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工作,为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和节能量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公共机构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制定公共机构能耗报表软件,建立能耗统计季度报告制度;每年开展公共机构建筑的能耗监测和能耗统计、计量工作检查,定期汇总分析能耗统计报表,分析能耗统计指标。通过逐步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监管体系,做好对能耗数据的采集、监测、诊断和分析,基本实现能耗监测、统计网络化。
2、公共机构节能改造。一是抓好计量仪表节能改造工作,2011年起,分批对全县公共机构的办公场所能耗分项计量,进行分户、分项计量改造,安装分项电表和分项水表,集中办公的区域要实现一户一表,确保用能数据采集准确完整。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强制性标准,各级公共机构要逐步分批完成更换各类老旧、失灵计量仪表(包括水表、电表等),为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和监测创造条件;二是办公照明设备节能改造,将全县公共机构办
公建筑使用的低效照明产品,逐步更换成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实现照明节电10%以上;三是中央空调、分体空调系统节能改造,通过系统诊断及节能综合效益分析,逐步淘汰高能耗的空调,更换节能的空调产品,鼓励并扶持专业节能服务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采用高效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对中央空调(分体空调)系统实施节能改造,加强维护保养,提高空调运行效率;四是综合电效节能改造,通过对公共机构办公区用电设备和电力分配系统进行诊断分析,采取新技术措施,实现用电系统整体优化,节省电能并对供电线路进行分户、分类、分项计量改造,“十二五”期间,努力完成各级公共机构用电系统整体能耗降低20%以上;五是用水器具节能改造,清查重点用水公共机构,对其进行水平衡测试、整合及诊断分析,进行用水设备改造,各单位,各部门要对办公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分批进行更换,节水率达到20%以上;六是建筑围护结构改造,逐步改造各级公共机构办公建筑中不符合节能要求的外墙、天面隔热层和门窗,采用新型保温隔热墙体、天面材料、保温隔热玻璃和外遮阳设施材料等。
3、新建、扩建或改造项目规模控制及节能管理。要严格按照办公用房建设管理有关规定控制新建项目,特别是新增用地项目的建设规模及标准;县直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对公共机构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全过程严格进行节能监督管理,积极采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的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确保项目满足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标准。
4、抓好公共机构节能采购。进一步贯彻落实节能和绿色用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和节能产品采购范围.,在政府采购中确立优先采购节能产品的机制,发挥政府节能采购的导向作用,促进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推广。
5、抓好公共机构公务用车节能管理。一是加强公务车辆定编管理,严格按标准分级核定公共机构公务车辆编制数目,逐步压缩公务车辆配置规模,鼓励采购小排量、低油耗和低排放节能车辆;二是完善公务车辆定点加油和维修管理,制定和完善公共机构公务车辆定点加油和维修管理办法,通过强化管理,降低油耗和维修费用,实现公务用车油料消耗和维修费用各减少20%以上的目标;三是加强公务车辆使用管理,要在建立健全公务车辆日常使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公务车辆动态管理,科学合理调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重点监督落实节假日车辆封存和实行公务车按牌号尾数规定每周停开一天的管理制度,大力倡导和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6、抓好办公设备和用品的节能管理。采购低耗能办公设备和环保节能办公用品,加强办公用品和文印耗材的管理,积极推行网络办公和无纸化办公,促进办公用品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减少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明确职责任务
继续健全和加强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和作用(办公室设在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统筹协调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协调、推进、指导、监督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开展,指导各乡(镇)、管委会、县直各单位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为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县教育、科技、文体、卫生等系统各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对本单位节能工作全面负责,制定本级(单位)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节能工作计划),对节能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进一步量化、细化,积极协调、推进本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开展,加强对下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要求,县政府应安排适当的工作经费,支持本级政府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要结合节能示范工程,探索节能投资多元化路
子,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公共机构节能投资保障体系。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要支持节能企业落实国家有关税收、技术推广等优惠政策。
(三)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县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要通过开展知识竞赛、节能体验、图版巡展、争当节能标兵等形式开展节能专题宣传活动,将学习宣传《节约能源法》和《条例》等节能政策法规作为节能宣传的重点;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公共机构节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国情,增强节能意识,增强能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把节约和减少能源浪费变成自觉行动。
(四)做好节能培训,树立节约意识
县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结合实际对所属范围内的公共机构节的节能联络员、物业管理人员、空调、电梯等用能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能耗统计人员进行节能知识培训,提高现有节能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要经常进行能源教育和日常节能技术、技巧培训组织开展节能比武和岗位练兵,培养广大干部职工良好的用能习惯,营造“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氛围,增强公共机构员工节能的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节约型机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