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管齐下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多管齐下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李晓华
近年来,国际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暴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成本压力和资源性产品的供应安全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在某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正常生产。此外,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世界面对的迫切问题,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也是我国应该承担的责任。可以说,节能减排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节能减排已经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12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全社会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今年6月初,我国政府先后公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方案提出,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方案提出,要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各级政府应将节能降耗指标作为“硬”任务来抓。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和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虽然随着技术和装备的进步,我国工业产品的能源消耗近二十年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增加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因此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任务非常艰巨。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宣传教育的配套措施,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多管齐下、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来抓。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地和重点企业,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加大政策的调控力度。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通过严格的土地、信贷、项目审批、进出口关税和配额、差别电价等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全面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十项重点节能工程和水污染处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等减排工程;启动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促进资源的综合节约利用。进一步修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三是加快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快制定、修订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等节能减排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节能减排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
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重点企业以及发电、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四是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利用经济手段激励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积极稳妥推进煤、油、气、电、水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将能源和环境的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决策中去,将节能减排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自觉地实施引进新技术、改造旧设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节能减排行动。
五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来。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事情,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广泛的新闻宣传,使全社会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从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第二篇:申论:多管齐下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多管齐下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近年来,国际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暴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成本压力和资源性产品的供应安全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在某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正常生产。此外,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世界面对的迫切问题,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也是我国应该承担的责任。可以说,节能减排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节能减排已经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12月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全社会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今年6月初,我国政府先后公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方案提出,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方案提出,要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各级政府应将节能降耗指标作为“硬”任务来抓。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和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虽然随着技术和装备的进步,我国工业产品的能源消耗近二十年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增加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因此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任务非常艰巨。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宣传教育的配套措施,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多管齐下、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来抓。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地和重点企业,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是加大政策的调控力度。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通过严格的土地、信贷、项目审批、进出口关税和配额、差别电价等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全面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十项重点节能工程和水污染处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等减排工程;启动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促进资源的综合节约利用。进一步修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三是加快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快制定、修订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等节能减排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节能减排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重点企业以及发电、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
四是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利用经济手段激励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积极稳妥推进煤、油、气、电、水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将能源和环境的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决策中去,将节能减排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自觉地实施引进新技术、改造旧设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节能减排行动。
五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节能减排行动中来。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事情,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广泛的新闻宣传,使全社会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从而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第三篇:坚持多管齐下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坚持多管齐下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许业富
2006年第5期 ——社会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明确要求“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把握好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个中心任务,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要主题来进行,力争到2010年基本解决我省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坚持开发式扶贫。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导贫困地区在国家和社会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下,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改善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贫困群众基本收入来源,提高贫困群众的基本素质,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也是扶贫开发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对丧失劳动能力,开发式扶贫不能解决其温饱的贫困户,要建立健全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动员组织党员干部包扶、能人大户帮扶,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坚持瞄准贫困群体。扶贫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每一项扶贫政策,每一笔扶贫资金,每一个扶贫项目,都要着眼于贫困人口受益脱贫。要坚持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步推进,因村因户制宜,逐村逐户明确扶持措施。对贫困村、贫困农户什么时候脱贫,采取什么方式扶持,通过什么途径脱贫,都要制订具体计划和措施,任务要明确,责任要到人。要坚持群众参与的原则,把项目的选择权、资金的使用权、效益的享受权交给群众,真正使群众得到实惠。安排扶贫项目、使用扶贫资金,包括社会各界的帮扶措施,都要尽可能直接用于解决贫困户温饱、增加收入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
坚持整村推进。坚持以解决贫困户温饱为中心,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群众综合素质为重点,以发展社会事业为基础,以建立稳定增收产业为核心,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动力,每年在重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插花”地区确定1103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同时,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老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实施“百千万”新农村建设工程(即抓100个重点村试点示范、每年推进1000个重点村建设、带动10000个村行动),到2010年,全面实现扶贫开发“三基本、两实现”任务,即到2010年全省基本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完成6425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基本解决行路、饮水、用电、上学、就医、通信、听广播、看电视等“八难”问题;实现贫困地区人平1亩高效经济林园,实现贫困地区每户有一项稳定增收的养殖业或其他二、三产业经营门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坚持产业化扶贫。一是以贫困户增收脱贫为重点,分区扶持产业发展。加大对老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拿出部分财政扶贫资金建立产业化扶贫担保金和风险金,扶持每个重点县发展壮大1-2个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主导产业优势和区域规模优势都比较突出的产业化扶贫格局。二是大力实施“银企合作扶贫”工程。组织全省100家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制定发展与信贷需求规划,积极与农行做好协商工作,搭建“银企合作扶贫”平台,推进实现银、企、农三赢。三是拓宽产业化扶贫领域。加大对招商扶贫、旅游扶贫项目的扶贫贴息
贷款力度,同时推进改革,积极扶持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等项目。四是全面推行小额贴息贷款工作,切实解决好贫困户在发展生产中的困难,帮扶他们脱贫致富。
坚持实施“雨露计划”。“雨露计划”就是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省委、省政府确定“十一五”期间“雨露计划”的总任务是: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25万人,带动100万人脱贫。今年“雨露计划”转移培训3万名贫困劳动力安置途径,省扶贫办已与有关方面签订安置就业协议,并在每个市(州)认定一所职校作为省级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完善培训网络。各地要按照分解下达的任务,选好基地,认真组织实施。“雨露计划”实施对象是贫困劳动力人口,培训资金不能挪作补贴富裕户或关系户。各地要将中高考落榜贫困生优先纳入“雨露计划”,优先安置就业。这是解决贫困“遗传”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要借鉴宜昌市贷款培训、安置还贷、就业脱贫的经验,实行订单定向培训,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款从哪里还的问题,努力扩大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
坚持做好扶贫搬迁工作。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了“十一五”扶贫搬迁11万贫困人口的任务,并决定今年从财政预算中专项安排2000万元,另外筹措4000万元资金,再次把扶贫搬迁4万人作为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把这件实事办好,必须明确搬迁对象,制定安置方案,规范搬迁程序,落实搬迁资金,切忌搞形式主义,切忌搞高标准建房,切忌穷人的资金富人用。要探索多种搬迁安置方式,解决好贫困人口在迁入地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坚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一是要创新整村推进后续管理机制。重点贫困村完成整村推进任务,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还要加强后续管理,巩固提高成果。建立后续投入机制,解决好少数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续建和完善一些标准不高的基础设施;建立产业发展的后续服务机制,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完善基础设施的后续管护机制,确保这些设施长效利用。二是创新“雨露计划”机制。以青华职校及其分校为龙头,网络其他培训安置就业渠道不畅的职校,组建“湖北雨露培训集团”和苏州英格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驻武汉办事处,负责统一招生培训、统一派遣就业、统一模式管理,提供“雨露计划”政策、信息等咨询服务,做好全省贫困学员的招生、就业中转等工作,同时建立“雨露计划”贷款助学机制,打造青华品牌,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完善维权机制,由集团与用工企业签订相关协议,维护学员合法权益,并对安置就业的学员实行跟踪服务管理,定期回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保证员工工资按时领,保险按时交,纠纷有人解。三是创新产业化扶贫反哺机制。这些年来,每年用于产业化扶贫的贷款在10亿元左右,特别是重点扶持了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理应从利润返还、安置就业、产业带动等方面反哺贫困农民。四是创新扶贫搬迁运行机制。要建立准入机制,不是贫困搬迁户,不能享受补贴;要建立约束机制,乡政府或扶贫部门要与搬迁户签订有关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要建立权益保护机制,处理好搬迁户原有的房产、土地等,防止产生纠纷。五是创新社会扶贫的组织动员机制。要建立联络协调机制,做好中直国家机关定点扶贫的服务工作,争取更大的支持;要建立督查通报机制,抓好各级党政机关对口帮扶工作;要建立激励和互惠机制,形成全社会扶贫合力。
坚持落实扶贫责任制。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老区贫困地区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十一五”扶贫开发的任务,结合各地各部门的实际,进一步明确目标,明确责任,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措施,做到责任上肩,任务到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中心,把扶贫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人,限期完成任务。针对“插花”贫困日渐突出的问题,研究出台《关于加
强“百乡千村”扶贫工作的意见》,加大“插花”扶贫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对贫困地区党政主要领导扶贫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的要求,定期开展检查考核,务求扶贫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大《老区条例》的执行力度,督促扶持老区建设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激励机制,对扶贫开发力度大、进展快、效果好的重点县市进行表彰,对工作不落实的提出批评,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系湖北省扶贫办主任)
第四篇:队伍建设 多管齐下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多管齐下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曾鸣 邓棕耀
今年以来,郴州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三个一流”“两加强两提升”和“五标准五工程”警务战略部署,以队伍正规化建设为目标,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郴州市公安局强化党建制度落实,推动“以党建带队建”工作。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党委把党建工作作为稳定队伍思想、激发队伍斗志、提升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周主持召开党建工作务虚会,召开全市公安机关党建工作会议,对党建工作进行部署。
该局以落实“半月谈”为契机,推进谈心谈话工作。按照省厅的要求和部署,他们从抓谈心谈话入手,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并确定试点单位,力争出亮点、出经验。
郴州市公安局积极开展优抚救助工作,推进惠警工程。他们认真办好从优待警10件实事,抓好10项惠警工程,完成了职工之家、健身房、娱乐室等“五小工程”建设。他们还慰问困难民警26人,发放慰问金5.2万元;精准帮扶困难在职民警70人,配套救助金35万元。
同时,该局规范警辅队伍建设。目前,全市4000余名各类警务辅助人员分布在治安巡逻、交通协管、电话接警等各个领域,有效缓解了一线警力不足的压力。
郴州市公安机关抓住新一轮县(市、区)政府换届机遇,新调整的苏仙、永兴、临武、安仁等4个县区公安局长均由副县长或副区长担任,并对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内设机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不断完善挂职锻炼机制。
该局还规范机构设置,新设立了市公安局信息合成作战中心、刑事技术中心等,并进一步推进警员职务套改工作。他们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加大对特殊人才、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建设了“智囊团、专家库、骨干网、能手群”四级公安人才库。
郴州市公安局盘活教官资源,积极组织教官参加各类培训班,开展教学理论研讨,并从高校中聘请专家、教授,完善教官人才库建设,不断提高实战与理论教官的教学水平。为抓好“小教员”培训,今年已举办了两期警务实战技能小教员培训班,现已培训小教员100名,确保了县级公安机关都有警务实战教官团队、每个基层所队都有2名警务实战小教员。
该局积极落实“训历制”,明确规定“没有训练经历就不能提拔重用”的刚性要求,制订了各专业警种的实战练兵计划,将民警体能和警务技能测试成绩纳入考核,并把体能、警务技能与法律基本知识、信息化应用技能一并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任用和晋职晋衔的必备条件。
第五篇:赵县关于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
各乡镇政府、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
《关于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一日
赵县关于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确保2007年节能降耗工作取得实效,实现“十一五”末GDP能耗降低20%以上任务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从源头加强节能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监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
二、工作目标
2007年,GDP能耗努力实现同比降低率达到4.5%;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实现80T/万元,同比降低8.5%。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7%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GDP能耗监管长效机制,严格考核制度
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将GDP能耗及降低率指标分解到各乡镇、办事处,列入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由县考核办组织对乡镇、办事处节能降耗工作的专项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乡镇、办事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做好各乡镇、办事处能源消耗总量的基数核实工作,为今后增加分解能耗总量控制指标,实行单位GDP能耗与能耗总量双重控制奠定工作基础。(县考核办、县统计局、县发展改革局负责)
(二)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行动,扎实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将集中在电力、淀粉、造纸、医药、化工、纺织等行业的80家规模以上企业,列为全县节能重点企业,开展重点企业节能降耗行动。根据企业分布情况与各乡镇、办事处签订“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责任状,确定节能任务,严格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耗、工艺、设备档案,做到一厂一册。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国家标准(GB/T17166-1997)的要求,重点企业三季度全部完成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的编制工作;重点节能企业年内开始进行审计的培训、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能源审计报告及“十一五”节能规划编制工作。要通过不断加强企业节能基础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节能管理的整体水平,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现价)能耗同比下降8%以上。(县发展改革局、县质监局、县统计局负责)
(三)落实产业政策,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淘汰力度。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淀粉、制革、造纸、医药化工等行业企业提出分批分阶段限期淘汰方案。通过淘汰、限制等手段,使淀粉、纺织、合成氨、钢铁等高耗能的产品单位能源消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县发展改革局、各乡镇、办事处负责)
(四)推进一批工业节能降耗项目
把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开展节能降耗的重点,支持企业实施锅炉压小上大,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通过推进工艺技术、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65%的重点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同比降低5%以上。通过一批节能技改项目的实施,实现节约标准煤2万吨。(县发展改革局负责)
(五)全面启动各项节能降耗措施
采取各项积极有效措施,在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在建筑节能方面:2007年新开工项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推广应用CL建筑结构体系等新型结构体系试点1-2个。2007年10月1日起,在城区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禁止设计、使用粘土烧结多孔砖;粉煤灰综合利用达到90%以上。在政府机构节能方面:实施政府机构节能工程,政府机构能耗下降10%以上。探索合同能源方式在政府机构节能方面的应用,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试点工作,取得经验逐步推广。积极利用雨水等剩余用水进行浇灌花木等再利用,办公用油降低15%。在绿色照明方面:推进绿色照明工程,开展现有灯具及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灯具的调研工作,利用国家推广高效节能灯具给予补贴等方式的政策支持,年内完成教育、卫生、公共建筑、政府机关以及低保用户的情况摸底,分三年推广节能灯具1万只。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城区供热管网工程建设,延伸城区供热管网,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提高到50%以上。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风机、水泵、压缩机系统的运行效率10个百分点。(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建设局负责)
(六)实施清洁生产,全面展开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
扎实做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创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的试点工作,争取培育1-2个工业企业为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年底前完成循环经济方案编制工作。通过示范带动,逐步形成一批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园区和企业(县发展改革局、县环保局、县财政局、有关乡镇、办事处负责)。
(七)实施节能监测监察工作
依据《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石家庄市节能监测监察管理办法》。成立节能监测监察机构,按照用能产品能效、监测标准,对工业节能、公共建筑能耗、政府机关等能源消耗状况进行监测。定期报告全社会各领域能源利用状况及节能工作进展情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高耗能行业和企业以及机关、宾馆等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产品能效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行业设计规范执行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专题评估规定的执行情况,淘汰落后产能等情况。对查出的严重违反国家能源管理的典型事件进行曝光。开展节能专项检查,组织对高耗能企业的督导检查,重点检查节能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节能目标的分解和落实情况、节能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节能制度和能源计量的完善情况,按照“十一五”规划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以及节能奖惩等,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的长效机制(县发展改革局、县法制办、县建设局、县环保局、县质监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