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将中考信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高效渗透
中考题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盐池三中冯志明
随着时间的流逝2014年的中考也逐渐临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中考中获取令人满意的成绩呢?这是目前摆在我们毕业班各个任课老师面前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经仔细查阅,研究历年中考试题,以及与同仁们的共同研讨,我觉得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渗透中考信息:
一、首先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
浏览近几年的中考题,不难发现中考题目中选择题和判断题中绝大部分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考生首先要把基础知识的“功课”做足,其次再考虑练好“操作”。要想夯实基础就要先吃透课本,抓住要点,使知识点体系化、系统化。由于复习时没有课本,所以要求学生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并做好课堂笔记。尤其是在上机模拟练习的时候,更应该把自己做错的、容易混淆的题目,甚至是不会的题目记下来,主动与同学交流讨论,或是请教老师。在搞懂、学会的情况下,还要及时的进行归纳总结,以加强巩固。
二、其次要加强基本操作的练习
基本操作是提高动手能力的基础,通过掌握基本操作可以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通过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技巧,从而又可以加快对其他操作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正因为有了更多的技能技巧,才能使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对有深度和难度的题目产生更大的兴趣。尤其是最基础的操作技巧,如果能够在不同的软件中熟练运用,既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又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操作速度和质量。教师要在系统复习各模块知识要点时,有意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作系统的总结,最好是能够画出各知识点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图,形成知识树。
三、重点进行操作题的强化训练
由于操作题占总分的一半,并且是学生做容易失分的地方,教师更应注重操作题的强化训练。在中考试卷中,打字题5分,6个模块随机抽取3道操作题(每题15分),这就体现出了它的难度:考查的范围广、题型多。所以,操作题的强化训练是必要的,同时又是很难做好的。这就要求老师事先筛选出各模块的典型例题,先分类进行系统讲解,然后再进行综合性的揉合练习。
四、最后针对弱项进行重点辅导
通过对学生各模块知识测试的分析,让同学们要及时发现自己在哪个模块、哪种题型上失分较多,在中考前应集中力量把自己的弱项补上来。如加强指法的练习以提高输入速,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以提高操作速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对于考查能力的题型,更要尽快改进学习策略,突破能力极限。
1、指法训练
听力测试主要是检测考生通过听觉获取信息的能力。同学们要利用边角时间,每天进行15分钟听力训练。训练时,要注重训练自己预测听力材料内容的能力,捕捉重点细节的能力,抓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能力,正确辨别人物态度与感受及他们这间关系的能力。同时,还应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2.单项选择题的指导
该题型是依据所学的英语语法、词组、短语、习惯用法、固定搭配、句型、日常生活知识、语感、问题及答语或交际用语等英语基本知识来设计的(一般约占卷面分值的10 %---25 %)。每道题给出四个答案 A、B、C、和D,其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要做好单项选择题就必须依据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
可从下面五个方面去找答题的方法与思路。
(1)、从语法的角度去分析找答案;
(2)、从词汇、词组、短语方面去找答案;
(3)、从英语习惯用法、固定搭配、句型方面去找答案;
(4)、从上下(或前后)关联及日常生活知识方面去答案;
(5)、从交际用语方面去找答案。
3、阅读能力的训练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是属英语知识综合运用题型,此类题型体现了英语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的一面“镜子”,它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是集语言习惯、语法、词汇、词组、短语、历史、地理、人文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日常知识为一体、综合考查考生初步运用英语能力的有效手段。自英语新中考以来,此类试题增加了阅读分量,扩大了选材范围(一般约占卷面分值30%---40 %)。测试题型主要有“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答案”、“根据短文回答问题”、“根据短文完成句子或短文”等。测试的方向由时间、地点、姓名、身份、职业、动作、过程、人物等一些细节问题,改为测试对全文整体意义的理解程度;由考查短文的表层现象改为考查对文章深层含意的理解和逻辑推理判断能力。有时还涉及人文及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识。这种实质上的变化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失分。我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注意用以下方法指导。
第一,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排除心理障碍。不要因为自身词汇量小,阅读文章中有较多的“拦路虎”,而对之望而生畏,造成紧张心理,导致越读越慌,越慌越难的窘境,从而影响正常的答题。
第二、看题干抓住要点。弄清题目要求,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这样就能把握方向,提高阅读效率及答题快速阅读的正确性。
第三,突破生词关。切忌一个词一个词割裂地理解,或将无关的词硬凑在一起理解,以致无法获取句子语义及特定语境中篇章的意义,造成信息流中断,曲解或偏离题意。
第四,善于抓关键词、关键句和主题句。文章(或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
2往往是文章或段落的关键句或主题句,对文章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要学会正确猜测词义,有机地联系前后、上下文,读了上文,猜测下文,不要逐词翻译,造成前后脱节,缺乏语感,以致于理解错误。
第五,充分利用语篇中的文字或图表形式等基本信息,准确地捕捉关键事实和细节,进而归纳出主旨大意,领会全文的逻辑关系,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进行有效的分析、推理、判断,挖掘字里行间的深层内涵,从而更深一层地理解全文的含义与中心思想。第六,针对题目要求准确完成答题任务。看其是否与文中内容相矛盾,有无文中信息支持点,再有就是看它是否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还得考虑相关的课外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识)。如果是判断正误题,更着重于文章的事实、细节与主旨;如果是选择正确答案则更要注重文章的特别事实、过程与相关的重要信息;如果是回答问题或依据短文完成句子(或填词)的,则注意文章的关键词语、主题句及文章的整体旨意。
4.完型填空的训练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属英语综合运用型的试题考查范围涉及英语知识的方方面面,有时还涉及历史、地理、人文及日常生活常识和公理认知等知识。其设计题目是给出一篇文章或短文(体裁各异:记述、故事、说明的文章多见),在关键的地方设计问题,并给出A、B、C、和D四个可提供选择的答案(一般约占卷面分值10%----20%)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可从下面几方面去分析、判断、推理、筛选(或排他法)找到符合(主要是语言知识与文章意义)文章整体意义的选项。
(一)、.先通读一遍全文,对全文内容、作者观点、态度、文体等各方面有个宏观了解。虽然开始不可能完全了解短文内容,但起码要做到“
八、九不离十”。特别关注文章的首尾句子,弄清大意,抓住了主题,便为正确选词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二)、.然后读一遍选项,知道均有哪些备选项。
(三)、再读全文,并且可以边读边用铅笔试将所选的选项的内容填在空白处(一般是固定的词组、短语、习惯、惯用句型搭配先上)。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分析判断阶段。一定要瞻前顾后,字斟句酌。不能只看空格前后两个词,而是应该看完整的句子和整个文段、文章的意义。这时,应调动你学过的全部语言知识,明确题目是要考查你对哪方面知识的掌握。
(四)、再串读,看铅笔填上后,文章意思是否通顺,语法语义是否准确,是否可恢复原貌。
(五)、切不可不读全文,见一空填一词。
(六)、要学会利用上下文中的各种语言线索和已有的语言信息与知识来选词。
(七)、如果遇到一时难以确定的答案可先不填,先去做后面的,或有把握的,待填完其他空白后,再回过头来做前面,有时候,前后空白往往形成互相提示和补充。同时,还可利用排除法,首先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然后反复比较剩
3下的选项,这样就可以略为简单一些。
(八)、最后还要利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语言知识、历史知识、生活常识等,细微分析比较,理解中心,全面验证,直至到达文章“完形”的目的。
5、书面表达的训练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属综合运用型的试题,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基本知识的运用程度(一般约占卷面分值10%--20 %),是整套英语试题的“压轴题”。中考英语作文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命题作文,如 My school / family / class / hometown 等;
二、是材料作文,其特点是给出特定的书面(中文或英文)材料并用所给出的语言材料或信息来准确地记述、描写、转达某一活动的内容或动机,从而达到书面语言交际的目的,包括英文书信(含E-mail、感谢信)、日记、英文请假条、便条、英文讲稿、发言稿(或值日报告)、介绍、英文通知、看图写话等。近年各省市的中考英语作文基本上是材料作文。
在中考英语写作中常见的典型错误是:
(一)、句子结构错误:缺主语,缺谓语,“系表”不分;
(二)、时态错误:用错时态,写错动词的形式,第三人称单数漏加“S”;
(三)、修饰关系错误:不能正确使用名词的单复数(与冠词的使用)、人称代词的各种关系(主宾、所有格);名词当动词用或动词(或形容词)当名词用;不能把握副词与形容词的正确使用;
(四)、词汇、词组、短语、句型的搭配与使用错误;
(五)、遗漏或遗忘所给材料的重要提示或要点;
(六)、其他方面的错误:写作的人称、文体格式、标点、大小写、单词拼写错误;
(七)、书写的英文字母不够规范、卷面潦草(最容易被扣分)。
那么如何写好中考英语作文?我认为应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切题:用足所给材料,写作最简单的英文句子,千万别漏了所给的“要点材料”;
(二)、强化英语“句子结构”的意识:人(物)+ 干(是)(宾语或表语)+ 其他(时间、地点);
(三)、确立句子中“动词的时态及动词的书写形式”最重要:依据文义或句子的意义,确定使用正确的时态并使用准确的动词形式。“干”什么,什么“时间、环境、条件”下“干”的,要明确动词的时态,一旦动词的时态使用错误,加上主语不明确,基本上就“完”了。有时不止是只用一种时态,要用二、三种时态。中考常考的时态有:①、一般现在时(介绍、描述某人、物的多用);②、一般过去时(记述过去的事件,日记、过去的活动多用);③一般将来时(陈述要去做的事情或打算);④现在完成时(已经做了的事情,特别注意 for + 多长时间的表达);
(四)、要注意在写作的句子中“词汇、词组、短语、句型”的正确搭配与使用;
(五)、“回头看”是否有以上所提示的错误:写作之前最好能先写在草稿纸上,然后经“修整”后工整地抄在作文的答题卡上
五、针对中考题型进行重点训练
要及时了解中考信息,对每年的中考考纲和题型要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就以上的几点外,选做符合中考题型的练习,所选择的题型越有针对性越好,使自己了解题型种类、分数比例、掌握答题方法和熟练控制答题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六、中考行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贵在坚持。
教学英语,不是靠急功近利就能有所提高的。每天的练习,在短时间内也许看不出有多大长进,但时间长了不练习,就会“手生”。因此,英语学科的备考提倡“不温不火”。每天花在英语学科的时间不在长短,贵在天天坚持。英语学习和备考其实也是对考生意志品质的考察。
最后就是针对每个不同的学生制定他们各自不同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上好学校的每节课、安排好自己的每天的学习时间、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各种渠道的补差,充分作好考前准备这个大原则是不变的。提醒学生认识时间的紧迫,合理、科学地做好中考前的学习,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能力,争取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
总之,面临中考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中考信息要及时了解。同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逐步的有的放矢的渗透中考行为。
第二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风冈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刘海华
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既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又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定责任,本文就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进行了论述。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也多种多样,随时随地都能在各种媒体上听到、看到我们所关注的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也能将许多自己身边的信息随时随地的传送出去。信息的传播和便捷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与竞争,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法律问题、道德问题、诚信问题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让即将融入社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正确的去获取和处理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积极面对,正确引导,科学管理。在教学中善于去寻找、去发现、去利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点,不让学生感到是在接受生硬的法制教育,从而做到自然而然地渗透,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法制渗透。
一、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
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情况,通过一组数据的对比,知道我国和其它国家的差距,为了发展和繁荣计算机软件产业,要加强对软件着作权的保护,未经着作权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侵权者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鼓励学生自觉使用正版软件和反对盗版软件的法律意识。而在其它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office、图片处理photoshop等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必须要保证适当的上机训练时间,因此这一过程中,注意教育学生在公共电脑上,不可以随便修改,删除他人的东西,也不要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去抄袭。
二、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
比如:在《平面图像设计——photoshop》第一节课上,我举了个例子:电视剧《丑女无敌》中的林无敌,因为比较抱歉的长相,多次应聘工作不成,好友劝她用photoshop(简称PS)对应聘的照片进行处理并在网上应聘,思量再三,林无敌还是放弃了这样的做法,最终以自己的学识和工作能力,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让学生通过例子认识到PS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告诫他们要用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诚实地融入社会,不能去做有悖于道德甚至违法的事。在讲授《平面图像设计》中“图层蒙版”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了网络版的“武松打虎”事件: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了陕西省镇坪县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在整个事件中,雷人的就是这张猎人PS过的有明显造假的照片,为了经济利益,居然有N多官员力挺,人品、官品、道德全抛在一边!通过这个事件,让学生懂得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踏实的工作,面对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了民族的诚信和良知,不能“忽悠”别人,更不能“忽悠”自己。
此外,在教学中,为了调节一下紧张的课程情绪,满足一下学生的小需要,让他们自由浏览一下网页或和网友聊聊天,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要去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对不熟悉、不认识的人不要袒露自己的真实情况,并随时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观察。对于这群自以为已经长大的学生,特别是一些爱幻想、充满了好奇心的女孩子来说,稍不留神,也许就会陷入别人设好的圈套。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教育学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免疫力,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强迫。要在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从我们每一节计算机课中,每一次上机操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当然,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并不仅仅靠教材、靠教学内容、靠规则、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它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这样才能有一个和谐、健康、稳定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环境。
第三篇:如何将中考行为渗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如何将中考行为渗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海原三中马玉兰
随着时间的流逝2008年的中考也逐渐临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中考中获取令人满意的成绩呢?这是目前摆在我们毕业班各个任课老师面前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经仔细查阅,研究历年中考试题,及与同仁们的共同研讨,我觉得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渗透中考行为:
一、首先,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浏览近几年的中考题,不难发现中考英语题目中相当一部分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考生首先要把基础知识的“功课”做足,其次再考虑做“高难度功课”。要想夯实基础就要先吃透课本,抓住要点。每天坚持熟记课本知识,如:勤记单词、词组、句型和要点背诵课本中的短文等。对于固定词组和习惯用语要背诵并能够默写。词组也可以归纳复习,例如跟动词take 有关的短语有:take care of ,take„to „,take(it)away, take turns, take an active part in , take place等。
二、加强语法归纳与练习
语法知识是遣词造句的纲目,通过掌握语法知识可以正确理解和运用句子,而通过句子的学习又可以加深对语法的学习。有了正确的语法知识,才能写出合乎语法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八种时态,两种语态,应结合具体的句子,采取归纳总结、对比的办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要在上完每单元的知识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系统的单元总结。课后要求每个学生把每单元的词汇、短语、知识点、语法及重点句型结构要总结在一张八楷纸上。以便更进一步的巩固每单元所学的知识。另外让学生用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造句也是加强语法的好方法,教师要定期批阅,帮孩子们及时纠错。
三、重视情景交际英语的运用。
新课程指导下捉考英语试卷强调突出语境,注重交际,在中考试卷中体现交际英语的地方很多,考查的题型有:听力、选择填空、阅读理解及写作。所以教学英语时要注重语言的功能。
四、针对弱项进行重点训练
通过对每次月考试卷中错误的分析,让同学们要及时发现自己在哪种题型上失分较多,在中考前应集中力量把自己的弱项补上来。如加强词汇的拼写、积累好的语句为写作做准备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对于考查能力的题型,更要尽快改进学习策略,突破能力极限。
1、听力训练
听力测试主要是检测考生通过听觉获取信息的能力。同学们要利用边角时间,每天进行15分钟听力训练。训练时,要注重训练自己预测听力材料内容的能力,捕捉重点细节的能力,抓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能力,正确辨别人物态度与感受及他们这间关系的能力。同时,还应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2.单项选择题的指导
该题型是依据所学的英语语法、词组、短语、习惯用法、固定搭配、句型、日常生活知识、语感、问题及答语或交际用语等英语基本知识来设计的(一般约占卷面分值的10 %---25 %)。每道题给出四个答案 A、B、C、和D,其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要做好单项选择题就必须依据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
可从下面五个方面去找答题的方法与思路。
(1)、从语法的角度去分析找答案;
(2)、从词汇、词组、短语方面去找答案;
(3)、从英语习惯用法、固定搭配、句型方面去找答案;
(4)、从上下(或前后)关联及日常生活知识方面去答案;
(5)、从交际用语方面去找答案。
3、阅读能力的训练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是属英语知识综合运用题型,此类题型体现了英语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的一面“镜子”,它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是集语言习惯、语法、词汇、词组、短语、历史、地理、人文等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日常知识为一体、综合考查考生初步运用英语能力的有效手段。自英语新中考以来,此类试题增加了阅读分量,扩大了选材范围(一般约占卷面分值30%---40 %)。测试题型主要有“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答案”、“根据短文回答问题”、“根据短文完成句子或短文”等。测试的方向由时间、地点、姓名、身份、职业、动作、过程、人物等一些细节问题,改为测试对全文整体意义的理解程度;由考查短文的表层现象改为考查对文章深层含意的理解和逻辑推理判断能力。有时还涉及人文及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识。这种实质上的变化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失分。我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注意用以下方法指导。
第一,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排除心理障碍。不要因为自身词汇量小,阅读文章中有较多的“拦路虎”,而对之望而生畏,造成紧张心理,导致越读越慌,越慌越难的窘境,从而影响正常的答题。
第二、看题干抓住要点。弄清题目要求,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这样就能把握方向,提高阅读效率及答题快速阅读的正确性。
第三,突破生词关。切忌一个词一个词割裂地理解,或将无关的词硬凑在一起理解,以致无法获取句子语义及特定语境中篇章的意义,造成信息流中断,曲解或偏离题意。
第四,善于抓关键词、关键句和主题句。文章(或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文章或段落的关键句或主题句,对文章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要学会正确猜测词义,有机地联系前后、上下文,读了上文,猜测下文,不要逐词翻译,造成前后脱节,缺乏语感,以致于理解错误。
第五,充分利用语篇中的文字或图表形式等基本信息,准确地捕捉关键事实
2和细节,进而归纳出主旨大意,领会全文的逻辑关系,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进行有效的分析、推理、判断,挖掘字里行间的深层内涵,从而更深一层地理解全文的含义与中心思想。第六,针对题目要求准确完成答题任务。看其是否与文中内容相矛盾,有无文中信息支持点,再有就是看它是否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还得考虑相关的课外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识)。如果是判断正误题,更着重于文章的事实、细节与主旨;如果是选择正确答案则更要注重文章的特别事实、过程与相关的重要信息;如果是回答问题或依据短文完成句子(或填词)的,则注意文章的关键词语、主题句及文章的整体旨意。
4.完型填空的训练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属英语综合运用型的试题考查范围涉及英语知识的方方面面,有时还涉及历史、地理、人文及日常生活常识和公理认知等知识。其设计题目是给出一篇文章或短文(体裁各异:记述、故事、说明的文章多见),在关键的地方设计问题,并给出A、B、C、和D四个可提供选择的答案(一般约占卷面分值10%----20%)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可从下面几方面去分析、判断、推理、筛选(或排他法)找到符合(主要是语言知识与文章意义)文章整体意义的选项。
(一)、.先通读一遍全文,对全文内容、作者观点、态度、文体等各方面有个宏观了解。虽然开始不可能完全了解短文内容,但起码要做到“
八、九不离十”。特别关注文章的首尾句子,弄清大意,抓住了主题,便为正确选词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二)、.然后读一遍选项,知道均有哪些备选项。
(三)、再读全文,并且可以边读边用铅笔试将所选的选项的内容填在空白处(一般是固定的词组、短语、习惯、惯用句型搭配先上)。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分析判断阶段。一定要瞻前顾后,字斟句酌。不能只看空格前后两个词,而是应该看完整的句子和整个文段、文章的意义。这时,应调动你学过的全部语言知识,明确题目是要考查你对哪方面知识的掌握。
(四)、再串读,看铅笔填上后,文章意思是否通顺,语法语义是否准确,是否可恢复原貌。
(五)、切不可不读全文,见一空填一词。
(六)、要学会利用上下文中的各种语言线索和已有的语言信息与知识来选词。
(七)、如果遇到一时难以确定的答案可先不填,先去做后面的,或有把握的,待填完其他空白后,再回过头来做前面,有时候,前后空白往往形成互相提示和补充。同时,还可利用排除法,首先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然后反复比较剩下的选项,这样就可以略为简单一些。
(八)、最后还要利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语言知识、历史知识、生活常识等,细微分析比较,理解中心,全面验证,直至到达文章“完形”的目的。
5、书面表达的训练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属综合运用型的试题,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基本知识的运用程度(一般约占卷面分值10%--20 %),是整套英语试题的“压轴题”。中考英语作文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命题作文,如 My school / family / class / hometown 等;
二、是材料作文,其特点是给出特定的书面(中文或英文)材料并用所给出的语言材料或信息来准确地记述、描写、转达某一活动的内容或动机,从而达到书面语言交际的目的,包括英文书信(含E-mail、感谢信)、日记、英文请假条、便条、英文讲稿、发言稿(或值日报告)、介绍、英文通知、看图写话等。近年各省市的中考英语作文基本上是材料作文。
在中考英语写作中常见的典型错误是:
(一)、句子结构错误:缺主语,缺谓语,“系表”不分;
(二)、时态错误:用错时态,写错动词的形式,第三人称单数漏加“S”;
(三)、修饰关系错误:不能正确使用名词的单复数(与冠词的使用)、人称代词的各种关系(主宾、所有格);名词当动词用或动词(或形容词)当名词用;不能把握副词与形容词的正确使用;
(四)、词汇、词组、短语、句型的搭配与使用错误;
(五)、遗漏或遗忘所给材料的重要提示或要点;
(六)、其他方面的错误:写作的人称、文体格式、标点、大小写、单词拼写错误;
(七)、书写的英文字母不够规范、卷面潦草(最容易被扣分)。
那么如何写好中考英语作文?我认为应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切题:用足所给材料,写作最简单的英文句子,千万别漏了所给的“要点材料”;
(二)、强化英语“句子结构”的意识:人(物)+ 干(是)(宾语或表语)+ 其他(时间、地点);
(三)、确立句子中“动词的时态及动词的书写形式”最重要:依据文义或句子的意义,确定使用正确的时态并使用准确的动词形式。“干”什么,什么“时间、环境、条件”下“干”的,要明确动词的时态,一旦动词的时态使用错误,加上主语不明确,基本上就“完”了。有时不止是只用一种时态,要用二、三种时态。中考常考的时态有:①、一般现在时(介绍、描述某人、物的多用);②、一般过去时(记述过去的事件,日记、过去的活动多用);③一般将来时(陈述要去做的事情或打算);④现在完成时(已经做了的事情,特别注意 for + 多长时间的表达);
(四)、要注意在写作的句子中“词汇、词组、短语、句型”的正确搭配与使用;
(五)、“回头看”是否有以上所提示的错误:写作之前最好能先写在草稿纸上,然后经“修整”后工整地抄在作文的答题卡上
五、针对中考题型进行重点训练
要及时了解中考信息,对每年的中考考纲和题型要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就以上的几点外,选做符合中考题型的练习,所选择的题型越有针对性越好,使自己了解题型种类、分数比例、掌握答题方法和熟练控制答题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六、中考行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贵在坚持。
教学英语,不是靠急功近利就能有所提高的。每天的练习,在短时间内也许看不出有多大长进,但时间长了不练习,就会“手生”。因此,英语学科的备考提倡“不温不火”。每天花在英语学科的时间不在长短,贵在天天坚持。英语学习和备考其实也是对考生意志品质的考察。
最后就是针对每个不同的学生制定他们各自不同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但是上好学校的每节课、安排好自己的每天的学习时间、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各种渠道的补差,充分作好考前准备这个大原则是不变的。提醒学生认识时间的紧迫,合理、科学地做好中考前的学习,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能力,争取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
总之,面临中考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中考信息要及时了解。同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逐步的有的放矢的渗透中考行为。
第四篇:浅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资料)
浅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石嘴山高第十三中学 夏自安
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已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并把德育目标渗透贯穿于信息技术教学中。指出了新时期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要把青少年素质作为工作重点。”这一纲领性的阐述对学校进一步加强德育管理,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由此可见,教育以德为先,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心愿。要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来统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用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来提高大家的认识,并以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作为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行为指南。
为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我国在《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上体现了德育的内容,在信息技术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也把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作为学生的信息素养之一,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
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与实现德育目标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信息技术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当中,凭借现代教育媒体,学生如闻其声,如视其色,如观其形,如临其境。根据信息技术自身 的课程特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一、倡导信息道德,引导学生负责的使用信息技术
目前,不少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往往不是信息技术知识本身,而是热衷于网上聊天、交友、网络游戏甚至网上恶作剧,有的同学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教育学生,合理的使用网络资源,把计算机当作一种帮助学习、掌握技能的工具,而不是当作高级的游戏机,荒废学业。为此,我们在课堂上寓德育目标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讨论与明辨之中,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和讨论网络道德的问题。
你的手机收到过莫名其妙的短信吗?你的电子邮箱收到过垃圾邮件吗?你被人打电话骚扰过吗?你的计算机染过病毒吗?你的照片被别人传到网上去过吗?你系统中的文件有过莫名其妙的丢失吗?面对这样的情形,你想过其中的原由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已是屡见不鲜了。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世界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理解、和使用信息技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使学生能自学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首要的任务。如在讲信息安全这一部分,我和同学们一起在课堂上讨论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并一起制定出文明上网倡议书,同学们纷纷在倡议书上签字,表示要规范上网行为,做健康网民。还有我发现中学生使用电子邮件的频率比较高,电子邮箱已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通讯方法之一,于是就在课堂上引入“垃圾邮件”这个词,引导同学们从多方面对此进行讨论。使同学感觉到是在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在教学中实现德育的目标。
二、提高学生纪律观念,师生共同建立课堂纪律规范
纪律观念是学生对纪律的认识和觉悟,是实施德育的起点。高中生应逐渐改变过去靠他律的局面,而发展成为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状况。课堂是高中生主要的学习场所,因此,课堂纪律是重要的纪律内容。它要求学生自觉的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师长、爱护公物、约束行为,并在学习中逐步完善纪律观念。高中生正处于一个形成自我意识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在发展时候会带着一种叛逆,在这个时候,往往表现出对纪律的蔑视、或者不愿意遵守。这个时期,教师除要耐心说教之外,必须依靠严格的纪律约束来培养。
首先,从学生的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在机房或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时间较多,有些学生认为机房不是在教室,日常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对他们没有起约束作用,因此,迟到、早退、吃零食、不注意公共卫生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明白,对于学生来说,机房也是上课,都必须遵章守纪,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培养良好的纪律为主、惩罚不良行为为辅,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
其次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有些学生在上机时给计算机设置了自己的密码,对于这样的学生,给他一台设置了密码的电脑操作,让其亲身体会给别人带来的不便,使他自己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有些学生在机房上课时,对机房的公共设备不爱护,对机房的鼠标、键盘、耳机、网线等随意的插拔,甚至有的为了好玩,还把鼠标的球当玩具。针对这些情况,我有意识的利用一些机会,用事实来教育学生。有一次上课,几个同学说没有机器,我过去一看,有的是接口接触不好、有的是机器鼠标缺小球,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我把这情况在全班进行通报,让同学们来讨论此事的利害
关系。课后让一部分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到微机室帮助老师进行计算机的维护工作,使他们亲身体会到微机维护工作的辛苦,加强师生双方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行为后果,也使学生有了更多操作的实践机会,可谓一举三得,这样做避免了教师和学生的正面冲突,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改正,后来这些学生成为了自觉自愿的微管理人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将思想教育与规范管理两者并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采用小组学习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老师的任力,这样做,第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第二,针对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小组为单位,在同学之间可以产生一个带动作用。水平较高的学生帮助较差的学生。不仅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增进了同学的感情,使“老师”同学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助人的乐趣,使“学生”同学感受到友爱和集体的温暖,增强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观念。
四、寓人文信息资源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目标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更是绵延不断,经久不衰。所以我们的人文信息资源也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它包括自然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地方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名人事迹等各个方面,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把人文教育资源信息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搜索引擎的使用时,可以让学生检索中华美德故事,然后进行下载、分类和编辑。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道德的熏染,灵魂的净化,使之增强其爱祖国、爱人民的信念。在进行网页制作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让同学们以本地文化为体裁进行网页制作,例如要求同学们以高密剪纸、扑灰年画、泥塑为体裁做一个完整的网站,学生在搜集整理这些信息的过
程中,感受到乡土文化的气息,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师要端正态度
要使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一思想落到实处,首先教师要端正态度,认识到德育教育不是一句空话,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输。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其次,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德育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德育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例如:在《信息和信息技术》一节的教学中,针对目前学生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人身处信息的海洋之中,任何人都可以从信息世界里接受信息,同时也可以发布信息。而人们接受到的信息良莠不齐,人们发布的信息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一现状,教师引出问题:怎样合理使用信息?并结合教材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地讨论。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辨别信息真伪,选择有用信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抵制有害国家安全的信息行为,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知识产权,不制作或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在学习《信息安全》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危害性,教育学生不做病毒的开发与传播者,建立防范计算机病毒意识,自觉遵守有关法规,并掌握如何防治病毒,养成安全操作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再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德育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德育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动态网站》一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结合班级、学校德育工作重点,让学
生一起来制作内容丰富的班级网站或学校网站,通过网站的制作,学生之间不仅能加强沟通和了解,而且学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班级和学校。
除了信息技术学科,其它各学科的德育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政治、语文、英语课的德育教育内容充实,其它学科潜在的德育教育内容也不少。如数学课必须适当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化学、物理课通过科学实验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地理课可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生活,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
事实上,学校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渗透在学校的方方面面以及各项工作之中。学生道德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除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外,校外及家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而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奉行“成人才能成才”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道德教育。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总之,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即如何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是我们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这一工作与人材的培养、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但这一工作也不是一个学校或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的共同努力和探索新的方法,进一步把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五篇: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尝试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点尝试
【摘要】当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必要工具之后, 它在带给我们快捷、方便的同时,也由于其开放性和多元性,也不可避免地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的难题。本文从结合课堂常规、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偶发事件和结合网际交流、资源应用五个方面对小学中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德育 渗透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强化德育,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下面我结合自身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 结合课堂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建构其道德品质的主体,德育所要做的就是要创造具有道德影响力的德育环境,引导并促成教育对象道德的发展。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套鞋套进机房;刚上完课的机房(或专用室)桌椅乱摆,桌面上或隐蔽处常见有杂物、书本和笔;正在运行的电脑有的显示器已关闭了。这样的状态对下一节来上课的学生将造成不良的影响。机房上课的管理一直是令计算机教师头疼的问题,而这正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引导,如何去营造这个场所。造成上述局面原因有:在专用室上课,班级的约束力小了,学生的自觉性降低;由于贪玩而匆匆离去。我们能否使学生不匆匆离室?比如准时下课并督促学生做好整理工作;我们能否让学生感受到在专用室上课更需有约束力?能否使学生树立起维护班集体形象的责任感?答案是无疑的:完全可以。如要求学生进入微机室时用鞋套套在脚上;按照学号对应机号入座,每台机器配有一本登记簿,进入微机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机器是否正常;上课过程中责任到人,如因人为因素引起机器故障的则全校通报并照价赔偿;上课时对吃零食或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全校通报;上完课后正常关机并把板凳安放整齐,并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例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即屏幕上出现如下信息“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时,才能关闭电源,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或者只关闭显示器而不关闭电源。并且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还必须认识到,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为文件取个好名字(便于识别)的好习惯。如果老师随便给文件取个名字之后,又
随便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就会把坏习惯传给学生,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我都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四件事情:填好上机记录、关机并且摆好键盘、鼠标和桌椅,以准备给下一节课的同学上课。虽然这些都只是小事,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注意小节、尊重他人、做事严格认真的行为习惯。二 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各种素养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在信息技术课的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
1、法制安全意识培养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计算机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word基础和应用时,讲一讲有关文件完整性和安全方面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文件的丢失和损害,以及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保护自己建立的文件。此外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有哪些常见的病毒,各有什么危害,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检测和消除这些病毒。可通过实例(欢乐时光病毒、爱虫病毒……)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也可要求学生围绕“病毒”这一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主题讨论会。
在进行计算机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既要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又不能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适当地选择现实生活中有关计算机安全的典型事例和一些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2 竞争意识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经常开展一些竞赛性活动。比如举行电子板报比赛;举行打字比赛;设计艺术字比赛;情景、主题思想绘图竞赛,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3 合作精神培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课堂上教师可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布置较复杂的自学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解答问题。或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授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时,我命题为“我爱校园”成果展示。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本次环境教育活动的一些资料、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成果展示,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每一小组积极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效果非常好。再如:在兴趣课引导学生学习完《网页制作》之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文字处理,图片加工,表格制作、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内容筛选、音视频作品制作等众多的知识、技能,而每位学生对于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如果让学生单独制作,即使完成也
难有精品,学生对各制作环节的把握度也难完全理解更难有对作品质量的高要求,甚至于应付敷衍了事。但是如果让他们共同完成这项综合性任务,在合作中他们能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既有利于各展所长,又能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据此,我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把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揉合进不同的组别,要求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网站的设计、制作和发布。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各小组成员分头行动起来,搜集材料,版面设计,文字录入,图像处理、色彩建议……各负其责,又通力合作,精心制作,许多好建议,妙点子不断涌现,一个个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版面清晰美观、富有时代特色的网页展现在眼前 …… 不但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创新的个性也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4 爱国主义培养
比如,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明确责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他们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再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介绍北京金山公司的WPS2000,指出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优秀文字处理软件,并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同时,还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布置操作任务时,要尽量是选取与时事相关的主题并要求学生在作品中加有自己的评论。如:在制作电子板报和网页时,可以以“环境”、“奥运会”等作为主题。这样他们不仅能完成相关的技术操作,更重要的是在查找、搜集、整理资料和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对很多意义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培养了某种意识和素养。5 远大理想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例如通过Windows的种类及发展,介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向学生讲解知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树立远大志向,要用知识和技能造福于人类。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又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介绍金山公司的WPS,指出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并重点向学生介绍求伯君、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民族自尊,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三 结合偶发事件,及时进行品德教育
在机房上机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如能抓住契机,及时、充分地利用遇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所教的六(1)班有同学说自己的文件被别人删除了,我就找到这位删除别人文件的“高手”,并不急于批评他,而是把他的文件给删了。下课后,他就找到老师说,老师,该管管咱们班的人了,你瞧,整天尽乱删别人的文件。我就抓住时机问他,你删过别人的文件吗?他说,老师我都是跟他们闹着玩的。我马上说,我也是和你闹着玩的呀,你急什么?将心比心,同学文件都在你们班的共享目录里,你为了好玩,别人也一样着急呀,恶意删除别人的东西,可是违法的呀。后来,我还围绕这件事组织了交流讨论,让这个同学专门谈了他的感受,尤其是当他找不到自己的文件时的心情,给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较好的思想教育。四 结合网际交流,强化学生网络道德
对于青少年来说,上网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利用这一点,在上网
浏览、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看的内容,并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另一方面,教师上课时可以适当多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和推荐一些健康和有价值的中学生网站和论坛,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有效上网,如:中学生在线、中国中学生报等。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学了上网以后,可让学生设立自己的电子信箱和QQ号码,利用聊天工具与学生交流、谈心。这种交流方式会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与老师在地位平等的情况下谈出自己的心里话。还可互建家校电子信箱,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学校在工作和管理上的一些不足,这对学校的教育改革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同时,教育学生要慎交网友,不要随意约见网友;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使之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与诚实人友好交流,不欺诈不侮辱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轻易相信传言;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发挥网络技术育人优势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于发现、利用,其实网络对于中学生也不完全是“陷阱”。此外,我们可在校园网上设立论坛,学校的校园网的论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自由讨论的场所,我们为学生开设了“小学生与Internet”这样一个论坛区,在这个BBS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个倾诉的空间,在虚拟的环境中拉近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学生有许多心里话不愿当面倾吐,在BBS中可以畅所欲言,老师、家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更好地对症下药,提供最佳最有效的网上德育教育方式和方法,共同配合教育,使网络成为熏陶学生成长的最佳环境。
五 加强学生网络道德,严禁侵权行为,提倡作品原创性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可借鉴和利用的东西很多,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完成作品时,可参考网上信息,但不可照抄照搬,不能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比如,在学习利用Word制作电子板报和学习制作网页时,可以从网上获取素材和参看已经有的作品,给自己一点启发,但切记不要照搬作为自己的东西。再如,有的同学就将其他同学做的作品更改一下名字占为己有,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每制定一项任务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主题范围,学生可根据主题内容,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完成。对于尽量体现原创性的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而对那些照搬照抄的侵权行为要进行强化教育。一段时间后,学生作品提高了原创性,同时对自己的作品保护意识也会得到增强。
总之,学科德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说教的、生硬的教育,只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怀而已。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和搜
集德育素材,加强自身的会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有心栽花花满枝”,相信信息技术会在教育这块沃土上遍开德育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