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超大型时空信息世界。但网上各种信息鱼目混杂,泥沙俱下,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会无意碰到很多不良信息。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呢?在教学中,我通过《学会上网》,《浏览网上信息》这些课程,让学生掌握上网的技巧和方法,引导他们有效地上网,避免在网上“瞎逛”。同时,我还适时地给他们讲一些典型实例,如网络陷阱,网络诈骗等,告诉他们不要轻信虚拟世界的人,注意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典型实例既充实了课堂,又起到了警惕的作用。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是很有帮助的。讲解《做一个文明的网上人》这一课时,我特意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有关网络礼仪和网络安全的内容,学生通过上网搜索资料,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在网络上骂人,散布一些不健康的言论,传播病毒等都是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加深了对网络礼仪的理解和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在教学中,我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引导他们健康地上网,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去学习网络上的知识,去尽情地欣赏美和感受美,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第二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网络道德 德育渗透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因特网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广泛应用。网络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学生重要生活方式,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尝试。
随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网络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据最新调查表明,目前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青少年学生占21%,上网冲浪已成为学生的时尚。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营造了青少年道德成长的新环境,同时也对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提出了挑战。
网络的信息资源丰富,可以扩大知识视野;网络在信息传递与教育上功不可没。可是很多青少年感兴趣的不是查资料、找信息;更喜欢的是玩游戏和聊天或下载音乐。我认为,青少年选择网络游戏的原因不是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学习,而是因为网络游戏有其他游戏无法比拟的兴奋和投入感。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的是逼真的画面、诱人的主题,追逐的高分以及不厌其烦的游戏重复等。观察证明,网络游戏并不能增进青少年的学习、分析、判断能力。相反,青少年玩网络游戏上瘾还会导致许多有害的副作用。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校初三的学生,男,15岁。他初一就开始迷恋游戏,刚开始还能克制。但自上初三以来,迷恋游戏程度越来越深,常找理由请假外出上网,周末通常也在网吧度过。该生父母都在外地做打工,没钱上网时,他就向爷爷奶奶以买学习用书之名骗钱。近一年来,该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困难,脑海里经常浮现网络游戏的场面,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同时,出现了头昏、失眠、记忆力下降、焦虑抑郁、孤僻等症状。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与网络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我们对本校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网络在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网络信息的复杂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万花筒,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内容丰富,既包括教育、学术尖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也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这些东西都极易对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尤其是“黄色”信息影响最大,据我们调查有10%的人承认自己进入过不健康网站,有21%的人无意中闯进过不健康网站,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止这一些。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于两性问题,有着极强的好奇欲和探索欲。缺乏基本的选择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再加上我国这方面的教育相对滞后,往往会使青少年受到伤害和误导。
另一方面,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青少年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等乃至严重的心理疾病。
据报道,某少年在连续上网三天三夜后思维意识模糊,第四天在桥上徘徊不定,最后从桥上跳下,由于难以分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他认为自己可以像游戏中的角色一样会“飞”,所以从桥上跳下。
2.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青春期的中学生,成人意识很强,自我意识很重,尽管他们在很多方面还显稚嫩,然而,他们普遍感觉自己已长大成人,对来自学校、家庭的不同意见持强烈的对抗心理。虽然我们的调查中有高达53%的学生承认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但是很多中学生不愿意和长辈谈心里话,他们反感长辈的居高临下和对自己缺乏理解,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成为部分学生宣泄情感的重要场所。如果习惯性地“生存”在这个虚拟化的社会里,必然会影响、甚至改变其思维、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使其对现实生活产生一种冷漠感、距离感,失去传统的亲情、友情等道德情感与平等互助、和谐一致的道德关系。
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愈强。调查表明,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对学业的成就感降低,而对消极情绪的体验增加。幸福感的降低,使他们更加逃避社会,增加孤独和抑郁。但是互联网是不是就是洪水猛兽了呢,很多家长谈“网”色变,认为是网络坑害了青少年,降低了社会公德意识等,实际上存在就有其合理性,我们要去伪存真,这样才能对网络有一个正确认识。
3.沉湎网络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中学生上网的目的是聊天和玩游戏。
漫无目的的聊天在时间上很难控制,游戏的兴趣持久性长,再加上青少年爱玩的天性,而中学生的自制力又很差,因此很容易造成上网成瘾。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患也明显偏高。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两则消息,一是某人因长时间坐在电脑屏幕前,最后导致双目失明;二是一位孕妇沉迷于上网,休息时间过少,而导致难产。种种事例都可以体现出网络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影响。
4.上网可导致青少年荒废学业
一方面,上网挤占了青少年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在网上有人靠帮别人写作文,写论文赚钱,于是有很多缺少自律的青少年从网上下载文章作为作业交给老师,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学习的认真态度,也有部分人过度迷恋于网络,依赖电脑,沉湎于电脑网络,正常学习、生活秩序受到破坏,学习成绩下降,有些甚至厌学、逃学、辍学。5.民族意识的弱化。
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青少年地球村村民的意识,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另一方面,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却是种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模糊,特别是网上国外的信息占据了绝大部分,它们的观点和世界观会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长期受到这些西方道德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沉溺于西方的思想漩涡中,认为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
网络的负面作用对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辨别能力、抵抗能力不强。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针对问卷调查所显示出的学生网络道德的缺失,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
二、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确定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必然反映网络社会的特殊要求和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1.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使他们认识到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调节器,做一名网上道德人。同时帮助青少年培养高尚的网络道德情操。一方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真善美”三位一体的标准,帮助青少年追求真善美境界。另一方面要启发爱美心理,培养高尚情操。
2.是教育青少年讲究网络礼仪。网络礼仪是在网络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与网络社会的特点相适应,它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它是网民行为文明程序的标志和尺度,主要由问候礼仪、语言礼仪、交往方式礼仪组成。四是要求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国内外一些组织、机构已经制定出了很多详细的网络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网络活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收效。例如,当代青年人应当遵守以下网络道德规范:严格遵守互联网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不做“黑客”,也不做“黄客”;讲究社会公德和IT 职业道德,做诚实用户;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不利用互联网从事危害国家、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杜绝与青少年身份不相符的网络行为。
3.是采取新的教育方法,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
网络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全社会要关注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关怀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网络伦理意识,使其成为行为主体的内在自觉。通过网络还可以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到的数据和结论也会因其匿名性而更加真实。网上心理咨询、招聘就业、虚拟社区等激发了学生参与网络信息活动的热情。同时也要积极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网络活动,减少青少年学生的外部压力。根据青少年对网络感兴趣、对网络技术接受快、喜爱集体活动等特点,学校和有条件的社区可以组织青少年适当举行关于网络的专题活动,如网上读书活动,网上的“发贴”竞赛或开办网络技术的讲座等等。同时,我们要注意关心青少年学生面临的许多方面的压力,尽力为青少年学生轻负减压,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创造一个好的外部条件。以避免部分青少年因外部压力过大而可能形成对外界的不满与逆反心理,进而产生某些非道德的网络意识与行为。
4.赋予网络行为以伦理价值,培养青少年高尚的人文操守。
人文操守指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人的观念意识、人的心理结构中,自始至终都坚持着对人的关注之情。高尚的人文操守是一种引导人性向上、崇善的终极关怀。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保持对于虚拟世界各种意识形态的高度警惕,坚决引导青少年否定和批判虚拟世界中的种种非人道、非人性现象。坚持引导青少年用人文情怀、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守护心灵,遏制人性的异化。同时启发他们树立网络行为责任意识,增加他们合理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尊重知识产权,不剽窃他人的智力成果,教导青少年未经授权不复制、移植他人的程序和其他信息,不攻击和破坏网络。
5.推荐适合中学生的优秀网站和论坛,引导学生上“健康网”
网络虽然包罗万象,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在适合中学生的网站并不很多,33%认为比较少,11%认为非常少。
为了引导学生上网,我们整理了一个网站收藏夹,其中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如学习类、娱乐类、新闻类、心理咨询类等,每一类中都向学生推荐了很多适合中学生的优秀网站和论坛,然后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这个收藏夹发送给每一位学生。学生们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后,都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老师推荐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网站,通过浏览各个网站的优秀资源,参与网上论坛的讨论,很多学生慢慢养成了上网查询学习资料、自主上网学习,在论坛发言求助或主动帮助他人的习惯。同时,学生们还不断地向我们反馈信息,向我们推荐优秀网站,使网站收藏夹内容不断扩充更新。
6.营造积极健康的信息科技氛围,感染和引导学生
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他们对网络的兴趣,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网页制作比赛,并协助其他学科教师制作学习网站。这种有目标的边实践边学习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拿回一个又一个的奖项,对其他学生也形成了无形的激励,激起他们的成功意识,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投人到这项展示个人才华的活动中。
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在校园网上创建自己的个人网页、开办网上论坛、创办网络杂志,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信息科技氛围,从兴趣、成就感方面感染和引导学生,增强教育的实效性。这样,当学生发现在知识海洋中畅游的极大乐趣时,就不会被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吸引,信息技术的正面教育功能也就凸显出来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有机地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渗透,使信息技术学科诸因素与德育内容和谐统一,如春风化雨,育人于无形之间。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道德教育韩淑娟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守宽
[摘要] 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自觉的寓德育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德育 学生
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本身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1.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材是育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自觉的寓德育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中。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体现在想、说、做的过程中,这就要求学生勤于“三动”。一是动脑想、二是动嘴说、三是动手做。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教学任务、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电脑动画flash的教学部分,基于学生对电脑动画的喜爱,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提前将相关知识制作成辅助的学习网站,上课时发布给学生,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参考学习网站完成课堂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学生凭借对flashi的学习兴趣,从任务要求出发,点击相应的链接,阅读器中的相关内容,在结合自己的理解制作完成学习作品。在本单元的最后,我将综合任务设计为:确定一个健康向上的主题,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电脑动画作品。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积极行动,确定主题,搜集资料、设计故事情节、制作动画等,完成了多个优秀的作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2.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立志成才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例如,通过讲解windows的种类及发展,介绍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向学生讲解知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是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因为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真情与友谊,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课堂上教师可采取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布置较复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解答问题。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学习完《网页制作》之后,这部分内容涉及文字处理、图片加工、表格制作、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内容筛选、音视频作品制作等众多的知识、技能,而每位学生对于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又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如果让学生单独制作,即使完成也难有精品。但如果让他们共同完成综合任务,在合作中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既有利于各展所长,又能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4.强化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首先,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看的内容,病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另一方面,教师上课时可以多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进而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其次,要培养学生网络“环保意识”。当前,网络上充斥着很多不文明行为,如发送垃圾邮件甚至带病毒的文件,捏造虚假信息,散布含有不健康内容的邮件,欺骗或用不文明语言攻击他人等。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使他们懂得维护网络环境的重要性,具有公的心和责 任感,绝不要有报复心理,让学生法子内心的意识到全社会的人都应该自觉地维护网络环境。
5.重视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我德育渗透的隐含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进行德育渗透,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随着学生年龄和才智的不断增长,他们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及其在德育上的主要表现——自我教育能力,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汽的作用愈来愈大。教师只有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的矛盾才能转化,德育才能进行的更顺利、有效。
6.结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教师饱满的热情、流畅的语言、规范的书写、清晰的条理、典型的训练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的良好素养,娴熟、规范的演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随便给文件取名之后,又随便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就会把坏习惯传给学生,会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者另存文件的时候,应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名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为文件取好名字的好习惯。看上去只是小事,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可以培养学生注意小节、尊重他人、做事严格认真的行为习惯。
总之,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资料,对信息教学内容注意发掘。必须从信息教材本身的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注意避免为教育而教育的空洞说教,防止牵强附会,喧宾夺主。因为信息课不是政治课,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特殊任务,要寓德育于正常的信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信息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
第四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的各项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破坏,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困扰着当今世人的六大危机,即能源耗费,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和生态失衡。这些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必须依赖于调整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因而引起社会关注。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将环境教育渗透其内,寓于教学中去呢?本文通过从身边小事做起、利用生态体验、尊重生命、结合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一、从身边小事做起,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生物教师是现代生态道德观念的主要传播者,应正确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过程中去实践,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是教师都关心的事。我在讲授的班级中把这件事作为环保的内容要求。首先在课堂中讨论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做它的意义。再和班主任协商,叫学生写出看法。在此基础上,指派学生每天在教室监督执行。一学期下来,顺理成章,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较理想结果。
再如,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过程中,参加无土栽培的同学发现温室里蚊子很多环境较恶劣。有些同学提出驱蚊可以喷洒农药或者各种杀蚊剂。这建议一提出便遭到反驳,这有违环保,不妥。后经分析,提方案,最后采用了温室中安装可活动的窗子来改善环境,而驱除蚊子,则采取食物链的知识,抓几条壁虎回来,让壁虎把蚊子吃光,这样做既环保又经济实惠。至此,同学们心中已形成较强烈的环保意识,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去捍卫环境保护。
二、利用“生态体验”,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需要情感基础。“一个学生不会拿一支笔在自己的脸上乱画,而却可能在一棵树上乱画,这是因为情感基础不一样。”澳大利亚生态环境教育专家邓赛娜认为,要让孩子们与环境建立情感基础,就需要他们走出去体验,在体验中了解感受自然。找到人与自然的情感基础和动力。这正是“生态体验”。而是注重学生自己在体验中形成一种“生态德性”,让学生去亲近、欣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学会感激、敬畏与尊重,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养成善待环境的行为习惯。
为此,生物教师要从未成年人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出发,坚持寓教于乐,有针对性地精心组织活动项目,积极开展生动鲜活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强的生态科普教育活动。尤其是要吸引中小学生参与植树造林、野外考察、观鸟比赛等活动,或开展以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等校外生态实践活动。
三、尊重生命,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我们通过观察蝴蝶的活动、聆听鸟的声音、观看“海洋世界”的多姿多彩等来感受和欣赏生命之真与美,由此相连的是我们要形成一种信念——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容不得随意的践踏、蹂躏。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尊重他人,同时受人尊重,自尊自爱,爱护动物,爱惜树木,不浪费粮食和资源(水、土壤等),不过度消费(特别是食用珍稀动植物和购买珍贵的皮革制品)等。教师不仅要期望学生尊重、爱惜生命,而且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感化学生。特别是生物学实验中利用动植物为材料时(如: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观察蚯蚓等),不能选择珍稀物种,尽量不用动植物活体,或实验中不能伤害活体,之后把其放归自然。科学不能随随便便地牺牲一些生命为换取,如果是那样的话,会导致科学的异化、人的异化,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刘海洋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四、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中涉及到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多,关键是我们教师要找到结合点,把生态道德教育自然地融于其中,渗于其内,从而收到双重的教育效果。
(一)充分挖掘教学内容
新教材围绕“人与生物圈”这一主题,涉及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典型课很多,如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等。对于类似的教学内容,理所当然要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但要把生态道德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尽力挖掘教材内容。
如在学习“生物的变异”时,讲到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可遗传的变异,这些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时,我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克隆技术能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吗?”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经过辩论达成共识:克隆技术虽然能有效地增加物种的数量,但从遗传的角度说,克隆过程只有遗传,没有变异,不利于生物进化,因此克隆技术绝不是一个真正能解决濒临灭绝动物的有效方法。最后,学生意识到人类应该充分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应该把地球看做所有生命的家园。
再如在“社会行为”一节讲到蜜蜂的群体生活时,一个学生讲了他经历过的事情: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天气特别晴朗,他在体育场玩。完累了,就坐在草坪上休息,忽然看见一只蜜蜂也停在那儿。他怕它蜇他,就去赶它,谁知它动也不动,怎么回事呢?“这只蜜蜂为什么不回家呢?”他想,“是不是累了或饿了呢?”刚好他的口袋里有一块糖,就把糖纸剥开,把糖放在蜜蜂的旁边。他看见它在糖上“舔了舔”,飞走了。
学生讲完后,我及时表扬了他。并告诉学生,蜜蜂是一种勤劳的小动物,有时采蜜后会因缺少能量而回不到蜂巢,我们人类应该帮助它们。并推荐学生课余时间阅读沈石溪的小说,如《斑羚飞渡》《再被狐狸骗一次》等,从而增强学生对保护自然和其他生物的责任感、使命感,建立尊重自然和尊重生命的意识。
(二)发挥实验教学的特殊作用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大多数实验的对象都是动植物。因此,发挥实验教学的直观性,更具有教育的意义。关于动物实验的问题应遵循生命平等的原则,在培养学生生物学技能的同时,尽可能不伤害动物的生命。如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这个实验时,要求学生先练习显微镜的使用,然后进行这个实验。这样可以缩短小鱼离开水的时间。实验时有的学生为了减少鱼体表面水分的蒸发,在用湿润的脱脂棉把鱼鳃包起来后,又用保鲜膜把整个鱼体包起来,从而减少小鱼的死亡几率。对完成该实验所用的时间我们做了统计:平均在5.5分钟内完成,最快4分钟,最慢8分钟。做完该实验后,小鱼无一死亡。
(三)把握课外活动的最佳时机
丰富的课外活动除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扩大知识面,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方式。通过活动要使学生意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它哺育着万物生灵。但随着人类不正当的开采,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绿色减少了、空气浑浊了、河流干涸了、鸟儿也少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绿色家园,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就在生活的每一天。如在学习“环境保护”一节后,布置制作生物学墙报或简报,收集自然环境被破坏的资料。学生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如长江上游的树木大面积被砍伐,水土大量流失,诱发了1998年的洪水泛滥,中下游人民的财产遭到严重的损失;淮河的泛滥,也与人类大肆挥霍资源有关;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2000年北京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污染是没有国界的,DDT的滥用,连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等等。这就会使学生意识到全球环境是全人类共有的资产,任何人对环境的破坏都会侵犯他人的利益。
人类生存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与自然物种的生息密切相关,破坏自然无异自掘坟墓。生态道德倡导一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观念,使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带有强烈的道德意义。生态道德正逐步作为新的道德观向人们推行开来,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更引起人们的广泛而深刻的思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带来了很多良好契机,生物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任重道远。
第五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对学生的品德思想进行教育。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科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信息技术虽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但也离不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育者应尽责,正确引导小学生使用电脑,培养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应用道德,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1、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发展经历的五次革命内容时,穿插提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可以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或通过《五星红旗》作图,学会剪切、复制、粘贴操作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认识国旗和国旗构成的教育。
2、节约和环保教育。如:讲授“让幻灯片飞起来”内容时,我以“保护家园”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到保护环境的意义。通过学习垃圾分类、垃圾的可回收性等,培养保护环境 的责任感,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用所学知识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3.严谨态度教育。如:文件夹的使用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讲解“电脑小书包”内容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超市来比喻说明文件夹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对个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且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为了让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订了具体的计算机使用情况登记册——《今天我做到了⋯⋯》,让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养成一种使用计算机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主要是通过日常的教学常规和机房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课后自觉整理好椅子、鼠标、键盘、耳机等机房设备,自觉维护机房环境卫生、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过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进而培养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
三、教育学生做好事从身边做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计算机教学管理中,鞋套管理一直是一个难点。常有些学生上课不带鞋套,随便找一个塑料袋套上就进机房。教师为
了不影响学生上课,总是网开一面让他先进。有的同学下课后塑料袋就扔在教室里,严重破坏了机房环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意识地利用一些机会,用事实来教育学生。有一次上课,我发现座位下又有一只塑料袋,就抓住这个机会,当着全班同学展示了这只塑料袋,问:“同学们,你们是否愿意在飘满了塑料袋的机房里上课”?同学们都摇摇头,有的同学马上环视自己座位周围,那些未穿鞋套的同学都羞愧地低下了头。这时我再问:“同学们,每次上课,我们的机房总是很洁净,你们从来没有打扫过一次机房,有没有同学想知道是谁在为你们服务?”很多同学都点点头。这时我把四年级二班同学利用每周五下午帮助打扫所有机房卫生的事告诉学生,并进一步启发:“我们班有的同学利用周六到外面学雷锋做好事,其实,有很多好人好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还有没有理由不爱惜机房环境,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呢”?从这件事以后,不穿鞋套的同学少了,既时偶尔真的忘带鞋套,也会主动留下打扫卫生,用行动来改正错误。使得道德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四、正确引导学习,上机操作过程中注重健康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抱有浓厚兴趣的,但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多小学生会不辨是非,把计算机当做简单的玩具,并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在现代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信息和资源参杂其中,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更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响。大多数反映出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很会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之中,危害显而易见:占用时间、耽误学习、影响身体、等等,最终导致很多学生不爱学习甚至放弃了学习。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学习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就成了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上渗透德育教育的工作重点。
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针对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给大家做了认真分析和引导,告诉同学们,爱玩是人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游戏当做信息技术应用的全部,沉迷于电脑游戏只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同时网络上的许多游戏不适合小学生玩,许多游戏实际上不是为小学生开发的,长期沉迷不但会对视觉、听觉造成损害,并且列举了国内外一些青少年因沉迷电脑游戏不能自拔,有的甚至做出错误行为、违法犯罪以致危害生命安全的事例,让他们认识到沉迷于游戏的危害性。从而达
到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端正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
上网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利用这一点,在上网浏览、文件下载、收发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容量巨大而又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消极的内容。要引导学生既要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又要能够区分有益和不良的信息,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
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未成年人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内容,并给学生讲解上网安全还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有效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
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意识
在计算机教学中,有的学生总爱在文章中、幻灯制作中输入一些“某某某是大猪头,某某某是大白痴”等不严肃的内容或把其它同学保存的文件或文件夹删除,以此为乐。为此,一方面,我在教师机上建立每个班的文件夹,让学生把自己的文件传到教师机上,切实有效地保护学生的文档。另一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讨论,问大家:“你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你们做了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另一方面,对别人也是一种伤害,在座的每一位是否都希望别人也这样对待自己呢?”通过这件事,让每一位同学都懂得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要求别人不删自己文件,首先自己要做到不删除别人的文件。增强上机公共道德意识,培养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总之,德育具有广泛性,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几乎存在于教材的每篇文章里,每个章节里。探求德育内容与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可结合处,要以学科教学为主,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为目的。同时要把握度,遵循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德育教育,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点。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德育,培养了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