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小抄2

时间:2019-05-15 05:0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小抄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小抄2》。

第一篇: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小抄2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所谓文艺学,是对研究文学的各门学科的总称,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二个分支。

2、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文学本质论、作品构成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以生发展论。

3、文学理论研究的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这种活动包括四要素:宇宙、作者、作品、读者。

4、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5、文学的本呈是它的审美性。审美:将文学与宗教、道德、哲学区别开来。因此,文学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6、审美性的具体表现在:A、形象性:文学是以诗意、感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这种诗意、感性的把握世界的形式,也就是艺术形象。文学中的世界总是具体生动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学形象并不限于视觉方面,它诉诸于整个感官的心灵。B、情感性:首先,从创作过程来看,情感是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其次从艺术作品的内容来看,艺术作品的内容都离不开情感;再次,从艺术接受来看,艺术效果的产生是通过情感的感染作用来实现的。C虚拟性:首先,语言表现的并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形态;其次,即使是这表现形态,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必然有所变动。

7、艺术分类主要有:A以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想象艺术;B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艺术;C以艺术形象的展示方式为标准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以艺术构成形象的手段和使用的材料为标准,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

8、语言艺术是把以语言为材料构建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其特点:A形象的间接性:第一层含义是把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不能由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到,第二层含义是指形象的模糊性与多义性。文学形象并不是一种精确的和定型的形象,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另外每个人看到的文学形象是不一样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表现社会生活不受时间的限制。语言是心灵的表现。人的心灵的领域是极其广阔的,因而,语言活动的领域也是极其宽广的,另一方面,语言是一种人为的,它一般都能够加以表现。C长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语言作用于人的心灵,特别适用于表现缺乏感官直接性的人的内心世界,另外,文学表现人的内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10、“意象”的观念渊源最早可以上溯到《易经*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最早把“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的范畴提出来的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窥意象而运斤”。

12、意象的定义:意象应该是主体和客体、心和物、意与象的统一。意象不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对客观存在的物象的摹仿,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创造。文学意象是不同于一般形象的,它是更具有内涵和意蕴的形象。

13、从意象与语言修辞的关系以及意象的表现功能方面来看,意象大体可以分为描述型、比喻型、象征型。

14、柏拉图大概是最早把“典型”用于艺术理论之中的人——《理想国》、15、所谓典型,最简明的概括就是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本质特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内涵,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16、典型的基本特征:A、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不会停留在对一般社会现象的描绘和提示上,总是试图提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如鲁迅所塑造的阿Q。B、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性格内涵。典型人物首先要具有鲜明、独特的性格特征。阿Q鲜明的特征就是“精神胜利法”。C、具有独特、诱人的艺术魅力。最富于独创性、新颖性的艺术创造是最具有独特、诱人的艺术魅力的。

17、所谓典型环境,是指能够反映典型人物活动的一定本质特征的环境,它既是作品中典型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也指支配人物行动、形成人物性格的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

18、意境理论正式形成于唐代。其定义:意境就是用主客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生的丰富意蕴。意境是一个和谐广阔的艺术空间,它包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和情思,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艺术和联想。20、意境的特征:A、情景交融,如何情景交融:第一种、景中生情。这是在形象构成的外观上以对客观自然景物的关照和描绘为主,读者在诗中很少读到主体的精神和感情,但物以情观,景中含情,句句关,情藏景中。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二种,情中含景。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明显偏于主

观情感的抒发,即情重于景,情中见景。第三种,情景并茂。B、虚实结合。所谓“实”,是笔墨所到的实象、实境,是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作品中实存的景、形、境的描写。所谓“虚境”,是指由作品实境所诱发和激起的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是读者随实象实境描绘所产生的无限丰富的联想和感悟。虚实结合的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一种是“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C、含蓄空灵之美。

21、王国维从意境的主体和客体、心与物关系的角度对意境所作的分类,即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按王国维所说是:“无我之境,以物观物,帮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诗人的情感在诗中不直接显出,诗人所融注的主体情感色彩较蕴籍淡泊,造成一种仿佛无我的印象,但并非真的无我。有我之境的特点:王国维认为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帮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的主体意志较为显豁,融注的主体情感色彩为强烈的境界。

22、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

23、中国文学批评上,强调文学社会政治功能“教化说”一直是儒家文论的重心。

24、孔子总结了诗歌具有的多方面的社会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5、梁启超提出小说影响人的“熏、侵、刺、提”四种力。

26、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是文学社会功能的核心。

27、所谓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把文学作品能够扩大人的认知领域,它具体包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认识。

28、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指文学所反映的生活和作家对它的审美评价的有机统一。

29、文学作品与科学内容相比,特点更为明显。首先,文学所反映的对象与科学不同,科学是分门别类的研究,文学是把社会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把握的。其次,文学内容具有科学内容不可比拟的独创性和不可重复性。其次,科学内容以抽象概念的方式存在,以逻辑力量作用于人的理智,文学作品的内容则是总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着,显现于具体的艺术形象之中,以情感人。

30、文学作品的形式,就是把文学作品内容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现形态的统一。

31、题材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提炼和改造而成,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是生活现象,题材不等于素材。

32、文学作品的题材,一般包括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

33、人是题材的中心。人物的塑造有不同类型: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心态人物。扁平人物性格特征比较单

一、鲜明和缺少变化。圆形人物性格表现大致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有丰富性和多面性,是富于变化和流动性的人物,第二、圆形人物容量大,性格具有多质、多问、多义的特点;第三、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和多义性并不意味着其性格的对立和分裂。

34、环境可以分为定实的环境、假托的环境和虚幻的环境。

35、情节是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所构成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主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6、文学休息日的主题是作品形象体系所显示出来的主导情感和主导思想,这是文学作品内容的集中体现,是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核心和主旨。

37、主题的特点:主题是情与理的统一,主题始终是蕴含在艺术形象中的,统一性和多义性,主题意蕴的客观性。

38、“陌生化”又称为“反常化”,文学的基本功能是骊受日常生活感觉方式支持的习惯过程起反作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颠倒习惯化的过程,使我们对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从而更好的唤起人们的意识得到升华。

39、文学题材是构成文学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由一定作品群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共同特征所构成的一种形式规范。40、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说到“文”就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41、“三分法”主要是以文学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方式作为分类的标准的,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42、“四分法”注重从文体的形态出发进行分类,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43、最初,诗歌和音乐、舞蹈合为一体。

44、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重在抒情的文学样式。其特征:浓郁的抒情性;形象创造的特殊性;精美而具有韵律的语言。

46、陆机在《文赋》中第一次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主张。

47、小说是最重要的叙事文体,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以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48、戏剧文学的特点:A、用人物展示剧情塑造形

象;B、具有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C、适应舞台时空的戏剧结构。

49、戏剧冲突:就是戏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以及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斗争,它是人物思想性格在特定戏剧情境中相互撞击、相互影响的结果。50、西方古典注意主义戏剧根据其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理解,提出了“三一律”:时间的一律、地点的一律、动作的一律。

51、悲剧,是指内容严肃、格调崇高,表现正面主人公失败或毁灭的戏剧。悲剧的一般特征:首先是冲突的性质,只有正面主人公在出于自己意志的行动中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或者是遭遇到不可避免的不幸时才可能成为悲剧。其次,悲剧产生的应该是严肃、沉郁并倾向崇高之美的感情,使人超越日常生活态度和道德水平。鲁迅把悲剧概括为“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52、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

53、创作过程分为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

54、艺术构思指的是作家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围绕一定创作目的,在内心世界孕育艺术形象的过程。它包括艺术形象的孕育、主题意蕴的提炼、情节结构的酝酿、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探讨等内容。

55、艺术思维的规律和特征表现在:以感性意象为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艺术思维的中心环节;情感是艺术思维的原动力;抽象思维在艺术思维中的作用(辅助作用)。

56、直觉是一种不经分析和推论而直接抵达事物底蕴的心理能力。

57、灵感是情感和思想高度集中而产生的一种意识飞跃升华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积极、肯定和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其思维特征是:偶发性;创造性;亢奋和忘我性。

58、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理论。60、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概念。61、文学创作活动总的来说是有意识的、自觉的。作家创作作品其总体设想和基本构思,都应该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而创作过程中某些具体的环节和细节则可以是无意识的。无意识作为实践经验的沉积物,曲折地反映意识发展所达到的水平。62、创作方法,就是作家在创作过程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63、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分为: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首要特征是它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基本精神就是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第二、现实主义关注现实、关注人生,要求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但不是要作家表现自己的主观倾向性和理想,只是要求这种主观性和理想的表现深隐在对客观对象的描绘中。第三、现实主义注重写实,追求细节描写的真实必和典型性的统一。64、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

65、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首先,浪漫主义突出的特征表现为它的浪漫精神,也就是理想主义的精神。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生活理想的追求,用美丽的理想来代替不足的现实,都不是已有的生活,而是作家理想的生活,是人类应该有和可能存在的生活;第二、把人物理想化;第三、浪漫主义作家侧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心灵;

四、作家多采用大胆的和夸张的手法。66、后期现代象征主义被视为现代派文学的第一个主流。67、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点:

一、它着重写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下扭曲了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

二、现代派文学在艺术表现主体的本能和潜意识,重视心理的真实;

三、在艺术形式上强调创新,对传统多持否定态度。

68、文学风格,就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作家精神个体性和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审美风貌。69、创作个性,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主体心理结构和特征,它是作家兴趣爱好,气质性格,修养和才能禀赋等方面因素的总和。70、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的表现关系是:从艺术感受力看,有创作个性的作家的艺术感受总是很独特的;从艺术趣味来看,创作个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从艺术气质方面来看,创作个性的影响就更不可忽视了;从艺术传达上来看,一个成熟的作家在作品的结构方式和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总是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影响作品的风格。71、主体因素,即创作个性,是文学作品风格形成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

72、文学有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73、时代风格:就是一定时期的主导的矛盾、社会心理、时代精神和审美趣味,总会影响到这时期的作家,是他们形成相同或相近的风格。如:“汉魏风力”“建安风骨”“盛唐之音”等。74、一些思想倾向,艺术倾向,文学观点,审美趣味相同或相近的作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在一

起,他们的创作风格表现出鲜明的一致性。这种创作倾向相近、创作风格相似的作家群或作家结合体,被称为文学流派。75、文艺起源的几咱主要学说:

一、摹仿学,是最为古老的艺术起源说,主要代表 人物有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观点认为:摹仿是人的本能,艺术起源于对于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

二、游戏说,代表人物席勒和斯宾塞,也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观点认为:艺术活动就是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自由游戏活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艺术就起源于人的这种游戏的本能或冲动;

三、巫术说,是十九世纪末以来在西方兴起的有影响的艺术起源理论,首创者是英国的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又被称为“泰勒—弗雷泽理论”。巫术说从原始人类的巫术活动中寻找艺术的起源,认为最早的艺术是原始人巫术意识的产物,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巫术的目的,艺术就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

四、表现说。76、劳动是人类最主要、最基本的生存活动。77、劳动是原始艺术发生的主要功因。78、经济对文学发展起最后的决定作用。79、社会生活中,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最大。80、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消费,表现在:

一、文学生产者与文学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纯粹的商品交换关系;

二、文学消费必须服从一般商品消费的规律;

三、商品消费的所有动作方式在文学消费中也同样存在。81、文学消费之所以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而具有精神享受的性质,原因在于:

一、一般的物质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

二、文学产品的消费具超时空性。

三、文学消费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消费,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接受,并却具有参与性。要求消费者投身其中。82、文学接受,是读者面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参与其中,运用想象与联想进行填补、创造、生产或译解的种种活动的统称。83、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把握艺术形象,玩味作品中所隐含的思想感情而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84文学鉴赏的创造是一种再创造。85、再创造:是指作家写出作品已是一次创造,而读者在文学鉴赏中要根据作者的文本发挥想象,再进行一次创造。这种创造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作品中的形象的补充、丰富与改造,一是对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挖掘、归纳与提炼。86、期待视野:是德国的尧斯提出来的,意思是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的过程中,接受主体由于本身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审美经验、欣赏习惯等,会综合形成一种对于文学作品的期待、思维定势和欣赏水平。87、文学鉴赏的过程:

一、感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语言文学去把握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二、体味阶段。任务是读者还必须走进文学作品,去体验形象所包孕的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社会生活。

三、领悟阶段。任务是对内蕴和它所体现的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等更深入的理性的把握和领悟。88、文学鉴赏的心理特征:文学鉴赏的过程中充满了联想和想象;文学鉴赏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文学鉴赏过程中情与理是互相渗透的。89、文学鉴赏有差异性和一致性。90、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是指在文学鉴赏中,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产生了感应关系,从而导致主客体之间的情交流增大,达到高潮。91、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评价的科学活动。92、文学批评的性质:

一、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活动,客观公正地说明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二、文学批评是融合了社会批评的美学批评。其职能有三个:阐解和说明;判断和评价;引串和发挥。93、批评标准有相对性和客观性。94、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标准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最高标准,它要求把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作为评价作品的主要尺度。95、恩格斯把“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确立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

第二篇: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

选择,填空,判断.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 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 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2.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 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3.现实型文学特点:再现性,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的特点:表现性,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的特点:暗示性,朦胧性。

4.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1)古代三种文学类型杂揉在一起(2)近代三种文学类型充分发展(3)现代文学类型多向流变

5.三种主要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

6.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诗,小说,剧本,散文,报告文学

7.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言语层面,形象层面,意蕴层面

形象层面包括: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性的统一

言语层包括:是内指性的,具有心里蕴藉性,具有阻拒性 文学意蕴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8.中国古代对文学层面的认识:

(1)二层次说:庄子----言意说,《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三层次说:王弼(三国)-----言象意。

9.西方对文学层面的认识:

(1)四层次说----但丁(中世纪):字面意义,比喻意义,道德意义,奥秘意义

(2)二层次说-----黑格尔(近代,18世纪):外在性状,内在意义

(3)五层次说------英伽登(20世纪):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冲图示化面貌,再现客体,形而上的特质。10.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形态即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通常有三种: 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 统称艺术至境三美神。分别简称典型、意境和意象。人类的精神需要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 作为全面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文学艺术, 便渐渐形成三种基本类型即写实型、抒情型(又称理想型)和象征型;形成三种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即典型、意境和意象.11.1888年4月,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观点。

12.艺术魅力的因素:(1)三力: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2)四性: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蕴藉性

13.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王昌龄作的《诗格》中, 就首次直接使用了“ 意境” 这个概念。总的来说, 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 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14.意境的特征:

(一)情景交融:第一是景中藏情式;第二是情中见景式;第三种是情景并茂式(妙合无垠)。(二)虚实相生(三)韵味无穷

16.意境的分类:(1)清朝刘熙载从意境的审美风格上提出的分类:“ 花鸟缠绵”------明丽鲜艳的美;“ 云雷奋发”-----热烈崇高的

美;“弦泉幽咽”----悲凉凄清的美;“ 雪月空明”----种和平静穆的美。(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7.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它的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 系辞》,所以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意象” 作为一个概念, 最早出现于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

18.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1)本质特征是哲理性;(2表现特征是象征性(取狭义象征);

(3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其一是指形象上的荒诞性,其二是指生活情理上的荒诞性;

(4)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作者(创作思维):抽象----具象 读者(鉴赏思维):具象-----抽象(5)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19.审美意象分为两种, 即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20.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一, 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即人的社会 行为及其结果.第二, 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21.无论重人物还是重情节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点: 行动元与角 色。“ 行动元” 就是, 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 角色” 的意思是指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人物同时具有“ 行动元” 和“ 角色” 两重特性, 但这两重特性并不总是相互吻合的。有时一个行动元可以由几个角色担任,一个角色也可能包括几个行动元。

22.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就是时序、时距和频率。

23.视角叙事类新:(1)零聚焦叙事(第三人称叙述),作品中普遍的叙事方式;(2)内聚焦叙事(第一人称叙事);(3)外聚焦叙事“(第二人称叙事)

24.叙述动作:

一、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者 不等于 作者

二、叙述者与声音 :(1)作者以什么样的口气与态度来写(2)旁白(画外音)(3)对话,独白,心理活动

三、叙述者与接受者:(1)现实的接受者(2)理想的接受者(作者期待的,隐含的,潜在的,作者的知音)。

25.抒情性作品的构成:抒情内容,抒情话语。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要素:声音,画面,情感经验。三个要素的关系:(1)声与情(达到声情并茂)(2)景与情(达到情景交融)。

26.抒情话语与抒情话语的根本区别:普通话与突出通讯功能,报告客观事实。抒情话语表现客观感情。

27.抒情方式:比喻与象征;倒装与歧异义 ;夸张与对比;借代与用典。

28.抒情角色的三种类型:

1.第一人称抒情(1)直抒胸臆(2)借景抒情;

2.代言的抒情方式:(1)代他人抒情(2)借他人之口抒己之情; 3.作者作为叙述者,在讲述过程中抒情

29.风格的特征: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

30.文学流派的组合方式:自觉组合,自然组合。

31.在文学创造阶段文学活动的主体是作家,客体是社会生活,在接受阶段, 文学活动的主体则已转变为读者,客体是文学作品。

33.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34.接受动机包括:审美,求知,受教,批评,借鉴动机。

35.正误, 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 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 从而使得这种“ 误解” 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 令人信服。通俗就叫做歪打正着。

36.文学接受的高潮:共鸣,净化,领悟,余味(延留)。37.净化一语最早见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38.还原带有描红式的临摹特点,是一种被动思维状态,变异是主动思维。

名词解释,选择,改错 1. 创作方法:指作家在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根据他对文学与社会关系的一定的认识理解,在选择和概括生活材料,塑造艺术形象,再现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再现性和逼真性。

3. 现实主义:作家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真实的典型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1885年,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科尔陪)最早提出了现实主义,在他的画展《前言》中提出了,“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的表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思想和他的面貌”,从此接近于我们现在理解的现实主义方法百年在文艺批评中广泛的应用开来。4.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表现性和虚幻性。5.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暗示性和朦胧性。

6. 浪漫主义:是按照作家的理想,愿望和幻想的生活的样子创造艺术形象,抒发感情,反应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最早出现于欧洲中古时代的传奇《罗曼斯》中,其概念的形成是18世纪初,欧洲掀起了自觉地浪漫主义运动时期。7. 象征主义:是19世纪70年代初形成的一种创作方法,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发端,时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流派,象征主义强调用象征方法的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表达作者隐晦的思想和抽象的人生哲理,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8. 象征:以具体的意象去表现抽象的概念,其含义是丰富的,复杂的,深刻的,具有哲理性的,为了捕捉大量意象,是人需要发挥想象。

9.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的基本特征是: 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10. 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11.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它 的基本特征是: 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2.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 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 题材广泛多样, 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13.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 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 及时性, 纪实性, 文学性。

14.文学言语的内指性:这是文学言语普遍基本的特点,是文学言语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文学言语不一定指向外在客观世界,而往往反身指向他的内在的世界,他不必符合现实社会的社会逻辑,也不必经得起客观事实的考验,只要符合艺术世界的情境范围,遵循人的情感,想象的逻辑形式就可以了。

15.心理蕴含性: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 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16.阻拒性:所谓阻据就是阻挠,拒绝人们轻易就能理解的文学言语的意义,增加对读者感知到难度,延长感知的的时间,让读者深深去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陌生化,力求运用新鲜,新奇的语言去破除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

自动化语言是指那种久用成习惯,习惯成自然的,缺乏原则性和新鲜感的语言。

17,所谓“ 合理”, 是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这个“ 理” 就是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指人类社会的“ 现实关系”,符合生活的事理逻辑。

18.所谓“ 合情”, 是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真切的感受, 真挚的情感, 真诚的意向。

在情与理不一致的情况下, 艺术的原则是牵理就情!

19.文学意蕴层面: 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 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包含三个不同的层面:第一是历史内容层,第二是哲学意味层,第三是审美意蕴层。

20.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 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典型形象或典型。

21.特征:“特征” 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Hirt , 1759—1839)提出来的, 所谓“特征”, 就是“ 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 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贴性。”“ 特征” 具有两种属性: 其一, 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其二, 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特征“的特点在于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集中最大量的思想。

22.“ 特征化”:我们把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 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

23.艺术魅力:是文学作品的诸种审美素质衍生出来的综合性审美效应, 或者说是文学作品总体审美效果。

24.典型环境: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 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25.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26.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 又称“ 真境”、“ 事境”、“ 物境” 等。

27.虚境(审美想象空间,诗意的空间):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 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 即所谓“不尽之意”, 所以又称“神境”、“情境”、“ 灵境” 等。

28.韵味:韵味” 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 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

29.审美象征意象(审美意象,象征意象,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 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 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30.符号式意象: 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这类意象,以它整体的或单个的形象特征, 直接暗示和象征着某些观念或哲理, 其作用从本质上看, 不过是一种表意的符号, 所以称为符号式意象。符号式意象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抽象型, 一类是具象型。

31.寓言式意象: 是指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理或观念, 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寓言式意象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有故事情节。

32.抽象型: 是指你找不出适当的自然物体概念来描述它的形态, 而只有借助于某些抽象的概念、术语去表达它。

33.具象型符号式意象:一般是由自然物体的变形、夸张和拼接组合而成。

34.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第一, 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第二, 叙事是话语的虚构。35.传统的叙事理论:普遍特点是侧重于谈论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从而形成了后来人们总结的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重内容)

36.当代叙事理论(叙述学):最初见于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文艺理论家托多罗夫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含义: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国当代叙事学,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与法国的结构主义思潮的双重影响的产物,它与传统叙事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立足于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文化理论,更加重重作品文本及其结构,注重不同叙事文学作品之间的共性结构,研究对象是把叙述的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作为新的研究对象。

37.“文本时间”:“讲”(也就是叙述)故事的过程;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故事时间”: 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38.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39.时距:也可称为叙述的步速, 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

40.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

41.抒情内涵的双重性: 抒情性作品中主人公的抒情是外抒情层;作者的情感表现是内抒情层。

42.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

43.风格: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呈现于作品的内容和人形式之中,而形成作品特有的精神风韵和格调。“风格”,最早出现于汉魏,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中最先将风格引进文艺理论学中。

18世纪(1735年),法国不封《论风格》中提出了“风格即人”的观点,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文如其人”的观点。

44.文学流派:指在一定的文学发展阶段,一些作家由于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相近,而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文学派别,风格相似是形成文学流派的主要标志.45.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 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 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 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 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这是接受者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和期盼,是一种前理解的心理状态,是文学接受的基础。

46.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 始时, 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 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 影响阅读效果。基本特征来看, 文学接受心境主要有欣悦(高兴)、抑郁(悲哀)与虚静(平静)。

47.“ 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 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 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 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48.共鸣: 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指的是: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 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49.文学的净化: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概括地说, 所谓“净化”, 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 杂念去除, 趋向崇高” 的自我教育效果。

50.领悟: 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 具体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51.余味(延留): 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之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 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的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 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简答,论述

1. 现实主义的特征?

(1)按照社会本来的样子描写生活,再现生活,由此得出再现性的特点。(2)对生活现象进行广泛的艺术概括,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由此得出逼真性的特点。

(3)作家一般不再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中的思想较为隐晦,现实主义作家的思想感情不是通过作者本人或借作品中的人物之口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客观具体的描写和叙述,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由此得出隐蔽性特征。现实型文学史是理性的把握世界。

2.浪漫主义特征?

(1)注重表现理想,力图按照人们所想的样子描写,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用席列的话说”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2)作品着重于主观感情的表现,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不大可能做到冷静的客观的描写世界,而是经常要从艺术描写中跳出来,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3)艺术手法来看,擅长于运用夸张,想象,比拟,等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和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4)常常把生活中的美或丑放大,或缩小,把他强调到极致。习惯于情感性的把握世界。3,象征主义的特征?

(1)倡导向内转,要求作家按暗示的方法写出主观意识,即:心灵状态,及内心最高的真实。

(2)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应合“观念。

(3)在手法上,强调音乐美,诗句的工整和音律的和谐。(4)直接性的把握世界。

4.象征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象征主义开始于法国诗坛,后来遍及欧美,深入小说,戏剧等领域,一般文学史家认为,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的先驱,他1857年出版了《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第一部诗集,诗集表现了善与恶,美与丑的各种矛盾,艺术上用暗示,隐喻等来表达诗人的直觉。

1886年,希腊诗人,雷莫阿斯,诗集《咏叹集》序言中第一次使用了象征主义,同年六月,他在《费加罗报》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提出了以象征主义这个流派命名,这标志着象征主义正式诞生。象征主义分前后两期:

前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代表人物,法国诗歌流派,美国的马拉美,韩波。魏尔伦,主要在诗歌领域。

后期:20世纪初,范围是法国扩大到欧美,题材从小说进入戏剧,代表人物,法国的瓦雷雨,爱尔兰的叶芝,美国的艾略特,美国庞德。

象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方法,奠定了现代派文学的基础。

5.特征” 具有两种属性:?

其一, 它的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

其二, 它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又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6.文学典型的“ 特征性”? 首先, 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 统摄其整个生命的“ 总特征”。黑格尔认为: “ 性格的特殊性中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方面作为统治方面”。

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在具有在总特征的制约下的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局部特征是总特征之外的不占主要地位的次要特征)。, 7.意境与典型的异同?

同:(1)二者同属审美作品的最高审美层次,是文学审美平行相等的两个基本范畴。

(2)典型所具有的特征,意境也全部具有,二者都是作家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完美物象的统一,浑然一体,都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反映社会生活的某种本质必然,其实质是一样的。

异:(1)典型源于西方,意境出自中国。

(2)主要区别在于体裁,类别,和文学形式的特点不同。

(3)典型以感性形式呈现出来,意境主要靠想象,幻想,创造审美境界。

8.虚境,实境的关系?(1)实境是虚境的基础,虚境是实境的升华

(2)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统摄下来加工。

9.情节与故事的区别?

(1)定义:故事就是旧事,往事,是指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生活事件。情节: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2)区别:故事遵循时间顺序,情节强调因果关系;

故事更有自然形态,情节富于人文色彩;故事是情节的基础,情节在故事上经过加工提炼而成。

10.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创作个性与风格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创作个性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风格,但是创作个性不是风格,风格的外延比较宽,包括形式要素在内,即语言结构,体裁,题材,属于风格的客观方面,创作个性是形成风格的基础,是风格的主观方面。

11.流派与风格的区别?

风格是作家个体创作个性的概括,流派是作家群体创作共性的归纳,风格创于个人,流派成于集体,文学流派是作家群体的文学现象。

12.抒情与叙事的区别?

(1)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 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2)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感情, 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3)抒情偏重于审美价值,叙事偏重于社会价值

13.抒情与宣泄的区别?(1)文学抒情既是情感的释放, 又是情感的构造, 抒情主体既沉浸在情绪状态之中, 又出乎情绪状态之外, 意识到所表现的内容和表现过程本身。宣泄的情绪是杂乱无序的, 只有释放, 没有构造;宣泄者完全被淹没在混杂的情绪海洋之中, 没有自我意识。(2)抒情主体虽也有受情绪左右的被动性, 但他首先是主动的沉思者和创造者, 他是自由的。宣泄者却不是完全自由的, 因为那种貌似自由的、梦呓般的任意放纵的宣泄是被本能欲望和冲动情绪驱使的盲目活动。

14.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1), 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 而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总之, 文学消费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给人带来精神享受;另一方面, 为获得这种享受, 消费又必须付出相应的货币, 因而文学消费兼具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

(2)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 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这种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炫耀,装门面,显地位,附庸风雅、(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要求文学消费者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阅读能力及消费心理等主观条件之外, 还 要求文学消费者具备必要的经济能力、闲暇时间和适当的空间等客观条件。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则有所不同。就文学接受的主观条件而言, 除了前面所说的阅读能力等之外, 文学接受研究更关注接受者的个性、气质、性别、年龄、职业、经历、人生观、文化修养、审美趣味、艺术经验、期待视野及阅读心境等。

15.“ 共鸣” 现象的产生, 主要原因?

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

16;净化作用?

其一, 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 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 以维持心灵的平衡。

其二, 由于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撼, 使读者的某种情绪得以宣泄, 使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 使扭曲的人格变得纯正。

17.共鸣,净化,领悟三者的关系? 第一, 基于理解的体味。共鸣是建立在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沟通的基础上的, 净化则主要是作品中的强烈情感震撼并感染了读者心灵的结果, 而领悟则必须以读者对作品内涵的主动思索和深刻理解为前提。读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我们首先会为作者向往“ 自由独处”, 赞美“ 荷香月色”的情感深深打动, 这便是共鸣。同时会陶醉于作者所描绘的明澈幽静的荷塘月色之中, 得到一种超凡脱俗、心灵解放的快慰, 这是净化。继而,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 经过思索, 读者会进一步体味到: 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和

“高寒孤洁的明月” 中, 寄寓着作者不甘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表明了一位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态度。这种基于思索理解的体味, 便是领悟。

第二, 基于体味获取人生教益。共鸣常常只是建立在读者对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思想情感一般认同的基础上的, 净化主要表现为读者精神的舒畅和心灵的矫正, 往往不能直接产生新的人生指向, 不能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领悟则不同了, 由于领悟以思索和理解为前提, 其结果, 必会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 使读者主动生发出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读罢刘禹锡的诗句: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会使我们体味到诗人虽处逆境却不悲观消沉, 依然乐观旷达的顽强精神, 从而增强我们搏击人生的勇气和信心。读了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会使我们体味到: 要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观察事物, 研究问题。这种体味, 这种伴随着体味而得到的人生教益, 便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领悟。

17,阐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所谓“ 有我之境”, 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此诗道出了作者历经战乱, 特别是目睹安史之乱后京城的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花草本不含泪, 鸟儿也不会因人的别离惊心, 只因诗人痛苦不堪, 所以都有了人的情感色彩, 这就是“ 有我之境”。所谓“ 无我之境”, 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 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 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王国维认为, 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就是“ 无我之境”, 作者自己虽出现在画面中, 但他的情感却藏而不露, 一切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去体会。杜甫的七绝: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也是“无我之境”。作者描写了景色, 但未评价景色, 中间无一字臧否, 也是于不动声色之中见意境。但人们却可以从画面开拓的意境里, 间接地领略到诗人欢欣的情绪和开朗胸怀。因此“ 无我之境”, 只是情感不外露, 并不是没有情感和倾向, “ 无我” 只是就表面境象而言的。

18.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貌似是论述题)

(1)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所谓环境, 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使他们行动” 的客观条件。《红楼梦》中“多愁善感” 的林黛玉, 就是环绕着她的典型环境的产物。她自小多读诗书, 才思聪慧, 使她善于思考。幼年失去母亲, 礼教的约束相对少点, 才有了个性自由滋生的空间。寄居贾府之后, 贾府所需要的却是宝钗那样的女性, 客观环境与她自由的个性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造成了她与环境的格格不入。环境对她犹如“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在这个黑暗王国里, 她惟一的知己便是贾宝玉, 惟一的温馨和希望来自那被黑暗势力包围着的爱情。虽然在爱情的天国里, 他们可以互道衷肠, 驰骋叛逆的梦想, 但不利的环境又使她敏感的神经常常产生种种不祥的预感, 再加上寄人篱下的凄苦与孤独, 她便常常“ 临风落泪, 对景伤情”。这样丰富而又痛苦的精神生活, 也只能给她留下一副“ 弱不禁风” 的躯壳。林黛玉从内蕴到外形就是这样被环境决定着的。

(2)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 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 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优秀的文学产品, 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符合这一艺术规律。《水浒传》中的林冲, 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宋王朝的高级官吏, 要这样的人造反是不容易的。小说在前后五回里, 通过“ 岳庙娘子受辱”、“误入白虎堂”、“ 刺配沧州道”、“ 大闹野猪林”、“ 火烧草料场”、“ 风雪山神庙” 等情节, 让他与环境发生强烈的冲突, 而被一步一步地逼上梁山。这充显示了环境对人物行动的制约、决定作用。

(3)另一方面, 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 在一定条件下, 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阿Q 在未庄本是微不足道的, 但当他一旦从城里回来, 把满把的铜的和银的向酒店柜台上一甩, 地位便立刻改观, 一度竟成了未庄人注意的中心, 赵太爷一家静候的客人。特别是当革命的风声传到乡下,阿Q 大叫: “ 造反了!” 又立刻改变了他与未庄的现实关系, 连赵太爷这样的人物, 见了阿Q 也害怕, 低声下气地喊“老⋯⋯老Q”。充分显示了人物在一定条件下, 对环境的反作用。

(4)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互相依存的一面, 失去一方, 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 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 没有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 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反之, 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如果失去了典型人物, 这个系统便失去了中心, 失去了联系的纽带, 环境便成了一盘散沙, 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形成的可能。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资料兼小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呢:

1、是

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

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

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

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勇战士。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

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

渡性社会形态。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旧政权被推翻以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还不能够马上建立起来,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需要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一番改造,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就是过渡时期。

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从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可行性?:

1、我国已经

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土地改革完成后,广大农民具有走互相合作道路的要求;

3、党和国家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4、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三、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

1、积

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实行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限制并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方法。到1956年底,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工作者。

五、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

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新民主

主义革命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

理论。(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社会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基于总体小康的现状,所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三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

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五个方面

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3、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取收入的参照标准。

五、改革分配制度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个关系: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问题。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六、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保险、社

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商业保险、慈善事业

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

或对立起来。

二、人民民主专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

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三、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

1、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

步的重要标志。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4、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5、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

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一、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

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第二,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第三,改革可以使社会主义在新的实践中获得生机和活力。

二、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社

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表现为强烈的对抗性。(3)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是改革。

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什么?

答: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四、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

不移的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的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的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

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五、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其重要的依

据: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一是社会主义

本质理论。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是改革开放理论。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邓小平理论

坚持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2、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

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它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

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荣辱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指导思想的双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是指(1)科学技术是

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2)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3)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依据: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3.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是发展。2.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

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三、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紧紧围绕经

济建设这一中心;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容:党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民主法治、公

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

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

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制定并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

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

制度的确立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体现:一是公有资产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四、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2、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1)政治纲领:推翻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的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1、农村包

围城市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道路。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五、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2)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人冲锋陷阵的英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第三步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的具体化:党的十五大把

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

权、安全、发展利益。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四、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3、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四篇:《财务管理》复习资料小抄

©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的是(A)

A.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关系B.纳税关系C.投资与受资关系D.债权债务关系

2.企业的管理目标的最优表达是(C)

A.利润最大化B.每股利润最大化C.企业价值最大化D.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3.出资者财务的管理目标可以表述为(B)

A. 资金安全B. 资本保值与增殖C. 法人资产的有效配置与高效运营D. 安全性与收益性并重、现金收益的提高

4.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平均报酬率是(A)

A. 货币时间价值率B. 债券利率C. 股票利率D. 贷款利率 o 5.两种股票完全负相关时,把这两种股票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时,(D)A. 能适当分散风险B. 不能分散风险C. 能分散一部分风险D. 能分散全部风险

6.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称为(B)。

A、复利终值系数B、偿债基金系数C、普通年金现值系数D、投资回收系数 7.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股票不得(B)

A 溢价发行 B 折价发行C 市价发行 D平价发行

8.某公司发行面值为1,000元,利率为12%,期限为2年的债券,当市场利率为10%,其发行价格为(C)元。

A 1150mB1000C1030D 9859.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大小与(D)

A 折扣百分比的大小呈反向变化B 信用期的长短呈同向变化:: C 折扣百分比的大小、信用期的长短均呈同方向变化D 折扣期的长短呈同方向变化 10.在下列支付银行存款的各种方法中,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同的是()。A 收款法B 贴现法C 加息法D 余额补偿法

11..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最适宜其有关条件下(D)。

A、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B、企业目标资本结构C、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最低的目标资本结构D、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12.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成本,那么经营杠杆系数必(A)

A 恒大于1 B 与销售量成反比C 与固定成本成反比 D 与风险成反比 13.下列筹资方式中,资本成本最低的是(C)

A 发行股票 B 发行债券C 长期贷款D 保留盈余资本成本:假定某公司普通股雨季支付股利为每股1.8元,每年股利增长率为10%,权益资本成本为15%,则普通股市价为(B)A 10.9B 25C 19.4D 7

15.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的(D)的可能性

A 企业破产B 资本结构失调C 企业发展恶性循环D 到期不能偿债 16..若净现值为负数,表明该投资项目(C)。

A.为亏损项目,不可行 有B.它的投资报酬率小于0,不可行

C.它的投资报酬率没有达到预定的贴现率,不可行D.它的投资报酬率不一定小于0,因此,也有可能是可行方案t

17.按投资对象的存在形态,可以将投资分为(A)

A. 实体投资和金融投资B. 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C. 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D. 独立投资、互斥投资和互补投资 18.“6C”系统中的“信用品质”是指(A)

A. 客户履约或赖帐的可能性B. 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C. 客户的经济实力与财务状况D. 不利经济环境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影响 19.以下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D)

A. 广告费B. 职工培训费C. 新产品研究开发费D. 固定资产折旧费,20.从数值上测定各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的变动对有关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财务分析方法是(A)

A. 因素分析法B. 趋势分析法C. 比率分析法D. 比较分析法 21.以下指标中可以用来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的是(B)

A. 资产负债率B. 速动比率C. 营业周期D. 产权比率 22.关于存货保利储存天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同每日变动储存费成正比B. 同固定储存费成反比C. 同目标利润成正比D. 同毛利无关

23.某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期为80天,应付账款的平均付款天数为40天,平均存货期限为70天,则该企业的现金周转期为(B)A. 190天 B. 110天C. 50天 D. 30天

二、多项选择题

1.财务管理目标一般具有如下特征(BCD)

A.综合性B.相对稳定性C.多元性D.层次性E.复杂性

2.下列各项中,属于长期借款合同例行性保护条款的有(BC)。

A 限制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B 限制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C 限制租赁固定资产的规模D 限制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支出E.贷款的专款专用

3.企业的筹资渠道包括(ABCDE)

A 银行信贷资金B 国家资金C 居民个人资金D 企业自留资金E 其他企业资金

4.企业筹资的目的在于(AC)

A 满足生产经营需要B 处理财务关系的需要C 满足资本结构调整的需要D 降低资本成本E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5.影响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有(ABCD)

A 债券面额B 市场利率C 票面利率D 债券期限E 通货膨胀率 6..长期资金主要通过何种筹集方式(BCD)

A 预收账款B 吸收直接投资C 发行股票D 发行长期债券E 应付票据 7.总杠杆系数的作用在于(BC)。

A、用来估计销售额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B、用来估计销售额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C、揭示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之间的相互关系D、用来估计息税前利润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 E、用来估计销售量对息税前利润造成的影响

8.净现值与现值指数法的主要区别是(AD)。

A.前面是绝对数,后者是相对数 B 前者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后者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C 前者所得结论总是与内含报酬率法一致,后者所得结论有时与内含报酬率法不一致D 前者不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之间比较,后者便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方案中比较E.两者所得结论一致 9.信用标准过高的可能结果包括(ABD)

A.丧失很多销售机会。B.降低违约风险C.扩大市场占有率D.减少坏账费用。E.增大坏账损失

10企业在组织账款催收时,必须权衡催账费用和预期的催账收益的关系,一般而言(ACD)

A.在一定限度内,催账费用和坏账损失成反向变动关系。B.催账费用和催账效益成线性关系。C.在某些情况下,催帐费用增加对进一步增加某些坏账损失的效力会减弱。D.在催账费用高于饱和总费用额时,企业得不偿失。E. 催帐费用越多越好。

11.存货经济批量模型中的存货总成本由以下方面的内容构成(ABC)A.进货成本B.储存成本C.缺货成本D.折扣成本E.谈判成本 12.以下关于股票投资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 风险大B. 风险小C. 期望收益高D. 期望收益低E. 无风险 13.企业在制定目标利润时应考虑(ADE)A. 持续经营的需要B. 成本的情况C. 税收因素D. 资本保值的需要E. 内外环境适应的要求

14.在现金需要总量既定的前提下,则(BDE)

A.现金持有量越多,现金管理总成本越高B.现金持有量越多,现金持有成本越大。C.现金持有量越少,现金管理总成本越低。D.现金持有量越少,现金转换成本越高。E.现金持有量与持有成本成正比,与转换成本成反比。

15.下列项目中属于与收益无关的项目有(ADE)

A.出售有价证券收回的本金。B.出售有价证券获得的投资收益。C.折旧额。D.购货退出F. 偿还债务本金

16.在完整的工业投资项目中,经营期期末(终结时点)发生的净现金流量包括(ABDE)

A. 回收流动资金B. 回收固定资产残值收入C. 原始投资D. 经营期末营业净现金流量E. 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 净现值法能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B. 净现值法不能反映投资方案的实际报酬C.平均报酬率法简明易懂,但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D. 获利指数法有利于在初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之间进行对比E.在互斥方案的决策中,获利指数法比净现值法更准确

18.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BCD)

A. 政策选择的权变性B. 政策运用的相对稳定性C. 政策要素的简单性D. 决策因素的复杂性E. 政策的主观性

19.折旧政策,按折旧方法不同划分为以下各种类型(CD)A. 长时间平均折旧政策B. 短时间快速折旧政策C. 快速折旧政策D. 直线折旧政策E. 长时间快速折旧政策

20.下列能够计算营业现金流量的公式有(ABCDE)A. 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税负减少B. 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C.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D. 税后利润+折旧E.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三、名词解释3.筹资规模

筹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筹资总额。它的特征是:层次性、筹资规模与资产占用的对应性、时间性。4.抵押借款

抵押借款是企业用抵押品为抵押向银行借款。抵押品可以是不动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也可以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企业到期不能还本付息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权处置抵押品,以保证其贷款安全。6.资本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往往要付出代价。企业的这种为筹措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即资本成本。在这里,资本特指由债权人和股东提供的长期资金来源,包括长期负债与股权资本。资本成本包括筹资费用和使用费用两部分。7.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债务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债的可能性。股权资本属于企业长期占用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从而其偿债风险也不存在。而债务资金(本)则需要还本付息,所以筹资风险是针对债务资金偿付而言的。9.证券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过程中遭受损失或达不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它可以分为两类,即经济风险和心理风险。证券投资所要考虑的风险主要是经济风险。13.零息债券

零息债券又称纯贴现债券,是一种只支付终值的债券。16.保险储备

保险储备是企业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建立的预防性库存,保险储备一般不得动用。20.收支预算法

收支预算法就是将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一切现金收支项目分类列入现金预算表内,以确定收支差异,采取适当财务对策的方法。收支预算法意味着:在编制现金预算时,凡涉及现金流动的事项均应纳入预算,而不论这些项目是属于资本性还是收益性的。

四、简答题

1.简述企业的财务关系。答:企业的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理财活动中产生的与各相关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关系。企业的财务关系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国家对企业投资以及政府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所形成的财务关系,它是由国家的双重身份决定的;(2)企业与出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的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参与企业一定的权益,企业向其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3)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4)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将闲散资金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5)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简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答:财务管理目标是全部财务活动实现的最终目标,它是企业开展一切财务活动的基础和归宿。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几种说法。其中,企业价值最大化认为企业价值并不等于帐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反映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因素,并用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科学的计量;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由上述几个优点可知,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10.简述发行优先股的利弊所在。

答:优先股作为一种筹资手段,其优缺点体现在:(1)优点:第一,与普通股相比,优先股的发行并没有增加能够参与经营决策的股东人数,不会导致原有的普通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下降;第二,与债券相比,优先股的发行不会增加公司的债务,只增加了公司的股权,所以不会像公司债券那样增加公司破产的压力和风险;同时,优先股的股利不会象债券利息那样,会成为公司的财务负担,优先股的股利在没有条件支付时可以拖欠,在公司资金困难时不会进一步加剧公司资金周转的困难。第三,发行优先股不像借债那样可能需要一定的资产作为抵押,在间接意义上增强了企业借款的能力。(2)缺点。首先,发行优先股的成本较高。通常,债券的利息支出可以作为费用从公司的税前利润中扣除,可以抵减公司的税前收入,从而减少公司的所得税;而优先股股利属于资本收益,要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开支,不能使公司得到税收屏蔽的好处,因而其成本较高。其次,由于优先股在股利分配、资产清算等方面具有优先权,所以会使普通股股东在公司经营不稳定时的收益受到影响。

19.为什么在投资决策中广泛运用贴现法,而以非贴现法为辅助计算方法? 答:原因是:(1)非贴现法把不同时点上的现金收支当作无差别的资金对待,忽略了时间价值因素,是不科学的。而贴现法把不同时点上的现金收支按统一科学的贴现率折算到同一时点上,使其具有可比性。(2)非贴现法中,用以判断方案是否可行的标准有的是以经验或主观判断为基础来确定的,缺乏客观依据。而贴现法中的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等指标都是以企业的资金成本为取舍依据的,这一取舍标准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21.简述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答: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包括: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收账款收现率分析和应收账款准备制度。(1)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的重点应放在赊销商品的销售与变现方面。客户在现金支付能力匮乏的情况下,是否严格履行赊销企业的信用条件,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客户的信用品质,二是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可调剂程度(如现金用途的约束性、其他短期债务偿还对现金的要求等。对应收账款进行追踪分析,有利于赊销企业准确预期坏账可能性,提高收账效率,降低坏帐损失。

(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即应收账款结构分析。应收账款的结构是指企业在某一时点,将发生在外各笔应收账款按照开票周期进行归类(即确定账龄),并计算出各账龄应收账款的余额占总计余额的比重。对于不同拖欠时间的账款和不同品质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案。(3)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是适应企业现金收支匹配关系的需要,所制定出的有效收现的账款应占全部应收账款的百分比,是二者应当保持的最低的结构状态。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 ;式中其他稳定可靠的现金来源是指从应收账款收现以外的途径可以取得的各种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数额,如短期有价证券变现净额、可随时取得的短期银行贷款额等。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应当成为控制收现进度的基本标准,因为低于这个标准,企业现金流转就会出现中断。(4)应收账款准备制度即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提取坏账准备金。按规定,确定坏账损失的标准主要有两条:1。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依照民事诉讼法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包括义务担保人的财产)清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2。经主管财政机关核准的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只要符合任何一条即可按坏账损失处理。

22.简述判断证券投资时机的方法?

答:证券投资时机就是买卖证券的时机。投资理论认为,投资时机判断的方法主要有:①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就是依据单一或综合因素对证券投资者心理和买卖行为的影响来分析证券市价变动趋势的方法。②指标分析法。指标分析法就是根据有关经济指标,如价格指数、涨跌指数、价格涨跌幅度、市盈率、上市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等的变动趋势来分析判断证券市场未来走向的方法。③图示分析法。图示分析法就是将一定时期证券市价的变动情况绘制成走势图,投资者借以判断价格峰顶或低谷的形成,从而找出买卖时机的方法。

23.简述不同证券投资各自的特点?

答:证券投资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即政府债券投资、金融债券投资、企业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①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的特点。在我国,这两种投资方式可视为无差异投资。这两种投资方式主要的优点是风险小、流动性强、抵押代用率高及可享受免税优惠等。但由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的风险小,所以收益率也较低。②企业债券与企业股票。相对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与企业股票的风险与收益相对要高些,尤其是股票的风险与收益都远远大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从流动性上讲,企业债券或股票流动性较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要低些。由于企业证券的风险较高,因此,其抵押代用率不及政府债券与金融债券。另外,无论是企业债券还是企业股票,均得不到投资收益的税收减免优惠。

五、综合计算题

1..某人在2002年1月1日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为10%。要求计算:每年复利一次,2005年1月1日存款账户余额是多少?

解:2002年1月1日存入金额1000元为现值,2005年1月1日账户余额为3年后终值。

2005年1月1日存款账户余额=1000×1.331=1331(元)其中,1331是利率为10%,期数为3的复利终值系数。2.某企业按(2/10,N/30)条件购人一批商品,即企业如果在10日内付款,可享受2%的现金折扣,倘若企业放弃现金折扣,货款应在30天内付清。要求:(1)计算企业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2)若企业准备放弃折扣,将付款日推迟到第50天,计算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3)若另一家供应商提供(1/20,N/30)的信用条件,计算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4)若企业准备要折扣,应选择哪一家。

答(1)(2/10,N/30)信用条件下,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2%/(1-2%))×(360/(30-10))=36.73%(2)将付款日推迟到第50天: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2%/(1-2%))×(360/(50-10))=18.37%(3)(1/20,N/30)信用条件下: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1%/(1-1%))×(360/(30-20))=36.36%

(4)应选择提供(2/10,N/30)信用条件的供应商。因为,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对于要现金折扣来说,又是享受现金折扣的收益,所以应选择大于贷款利率而且利用现金折扣收益较高的信用条件。

3.某企业按照年利率10%,从银行借入款项800万元,银行要求按贷款限额的15%保持补偿性余额,求该借款的实际年利率 解:每年支付利息 = 800╳10% = 80,实际得到借款 = 800╳(1-15%)= 680,实际利率 = 80/680 = 11.76%

4.某周转信贷协定额度为200万元,承诺费率为0.2%,借款企业内使用了180万,尚未使用的额度为20万元。求该企业向银行支付的承诺费用。.解:承诺费 = 20万元 ╳ 0.2% = 400元。

5.某企业向银行借款200万元,期限为1年,名义利率为10%,利息20万元,按照贴现法付息,求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解:实际利率=20/(200-20)=11.11%

6.某公司发行总面额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12%,偿还期限5年,发行费率3%,所得税率为33%的债券,该债券发行价为1200万元,求该债券资本成本。

解:资本成本=[(1000×12%)×(1-33%)]/ [1200×(1-3%)] = 80.4/1164=6.91%

7.某企业资本总额为2000万元,负债和权益筹资额的比例为2:3,债务利率为12%,当前销售额100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200万,求财务杠杆系数。解:债务总额 = 2000 ×(2/5)=800万元,利息=债务总额×债务利率=800×12%=96万元,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200/(200-96)=1.92 8.某公司发行普通股600万元,预计第一年股利率为14%,以后每年增长2%,筹资费用率为3%,求该普通股的资本成本。

解:普通股的资本成本=(600×14%)/[600×(1-3%)]+2% = 16.43% 9.某公司有一投资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为6000元,其中5400元用于设备投资,600元用于流动资金垫付,预期该项目当年投产后可使销售收入增加为第一年3000元,第二年4500元,第三年6000元。每年追加的付现成本为第一年1000元,第二年1500元,第三年1000元。该项目有效期为三年,项目结束收回流动资金600元。该公司所得税率为40%,固定资产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提折旧,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0%。要求:(1)计算确定该项目的税后现金流量;(2)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你认为该项目是否被接受。解:(1)计算税后现金流量:

时间 第0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3年

税前现金流量-6000 2000 3000 5000 600 折旧增加 1800 1800 1800利润增加 200 1200 3200税后利润增加 120 720 1920

税后现金流量-6000 1920 2520 3720 600(2)计算净现值:

净现值=1920×0.909+2520×0.826+(3720+600)×0.751-6000=1745.28+2081.52+3244.32-6000=1071.12元(3)由于净现值大于0,应该接受项目。

10.某公司年初存货为10000元,年初应收帐款8460元,本年末流动比率为3,速动比例为1.3,存货周转率为4次,流动资产合计为18000元,公司销售成本率为80%求:公司的本年销售额是多少? 解:①流动负债=18000/3=6000元,期末存货=18000-6000╳1.3=10200元平均存货=(10000+10200)/2=10100元 销货成本=10100╳4=40400元 销售额=40400/0.8=50500元

11.某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为125万元,赊销比例为60%,期初应收帐款余额为12万元,期末应收帐款余额为3万元,要求:计算该公司应收帐款周转次数。

解:① 赊销收入净额=125╳60%=75万元 应收帐款的平均余额=(12+3)/2=7.5万元 应收帐款周转次数=75/7.5=10次

12.某公司年营业收入为5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40%,经营杠杆系数为1.5,财务杠杆系数为2。如果固定成本增加50万元,求新的总杠杆系数。解:原经营杠杆系数1.5=(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500-200)/(500-200-固定成本),得固定成本=100;

财务杠杆系数2=(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息)::: =(500-200-100)/(500-200-100-利息)得:利息=100

固定成本增加50万元,新经营杠杆系数=(500-200)/(500-200-150)=2 新财务杠杆系数=(500-200-150)/(500-200-150-100)=3所以,新的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2╳3=6

13.某公司的股票的每股收益为2元,市盈率为10,行业类似股票的市盈率为11,求该公司的股票价值和股票价格。

解:股票价值 = 11╳2=22元,股票价格 = 10╳2=20元

14.某投资人持有ABC公司的股票,每股面值为100元,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20%,预计ABC公司的股票未来三年的股利呈零增长,每股股利20元,预计从第四年起转为正常增长,增长率为10%,要求:计算ABC公司股票的价值。

解:前三年的股利现值 = 20╳2.1065=42.13元

计算第三年底股利的价值=[20╳(1+10%)]/(20%-10%)=220 计算其现值=220╳0.5787=127.31元

股票价值=42.13+127.31=169.44元(其中,2.1065是利率为20%,期数为三的年金现值系数;0.5787是利率为20%,期数为三的复利现值系数)15.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60元,求:该产品的贡献毛益率。解:变动成本率 =160/200=80%,贡献毛益率 = 1-变动成本率 = 1-80%=20%

16.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年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销售价格为1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0元,求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

解: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300 000/(150-120=10 000件;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 = 10000╳150=1500 000 17.某公司200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0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为500万元,累计折旧为100万元,求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 = 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800/400)╳100%= 200%

18.某公司的有关资料为:流动负债为300万元,流动资产500万元,其中,存货为200万元,现金为100万元,短期投资为100万元,应收帐款净额为50万元,其他流动资产为50万元。m 求:(1)速动比率(2)保守速动比率

解: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500-200)/300 = 1 保守速动比率 =(现金+短期投资+应收帐款净额)/流动负债 =(100+100+50)/300 = 0.83

19.某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为1200万元,销售折扣和折让为200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为400万元,年初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年末资产总额为3000万元。年末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5次,销售净利率为25%,资产负债率为60%。要求计算:(1)该公司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和总资产利润率;(2)该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

解:(1)应收账款年末余额=1000÷5×2-4000=0

总资产利润率=(1000×25%)÷[(2000+3000)÷2]×100%=10%

(2)总资产周转率=1000÷[(2000+3000)÷2]=0.4(次)净资产收益率=25%×0.4×[1÷(1-0.6)]×100%=25%

第五篇:教育行政概论小抄

《教育行政概论》

1、教育行政具有领导、服务、监督功能。

2、我国最早建立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的是隋朝;元代在承袭宋朝的教育行政体制外,还开设了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

3、我国现行的地方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有

4、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

5、癸卯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的学制。

6、课程行政是指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的审定与管理。

7、从规划所涉及内容的复杂程度划分,有:综合性教育规划 专题性教育规划。

8、教育财政的基本制度主要有教育预算制度教育决算制度审计制度税收制度。

9、教育评价实施的基本步骤是:确定评价方案,收集和处理评价信息,撰写评价报告和反馈。

10、教育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原则有:(1)按责定岗,因事择人。(2)选贤任能,德才兼重;(3)注重实绩,论功行赏;(4)动态平衡,合理流动。

11、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在江西、陕北建立了解放区,推行以工农大众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教育。

12、教育行政的目的:保障全体公民的教育权利,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

13、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

14、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

15、教育经费: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包括国家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事业的基金、各种社会力量和学生家庭及个人直接用于教育的费用。教育事业费的支出项目主要是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16、单轨制:是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下衔接,自下而上构成连接阶梯的统一的直线型学制;

17、双轨制:指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以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督导是:指政府或其教育主管部门任命或聘任的教育专家,对下级政府或教育行政机关以及学校的教育行为,进行监督、指导、反馈的教育行政管理活动。

教育督导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健全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需要。任职回避是指公务员担任某种特定的职务,涉及到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率属于同一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检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

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是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教育部门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重要的教育文件和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或指令性文件,其内容主要有:培养目标、学习年限、所设学科、各学科教学时间安排和课程说明等。教学计划是编制和审定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主要依据,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和督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教育财政的基本功能是:

(1)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

(2)分配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

(3)监控教育经费的合法使用及其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课程行政的内容:

(1)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是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重要的教育文件和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或指令性文件。其内容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所设学科、各学科教学时间安排和课程说明等。

(2)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以纲要的形式,从整体上规定某一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结构、授课时数、教学进度和教学法建议等,是编写教材和评估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3)教科书教科书概述 教科书,又称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育行政的地方分权制是:指地方政府依据法律的授权独立行使教育行政权力的一种教育行政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是一种合作和平行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权力范围内的事务无权干涉,地方自主决定自身权限范围内的事务。教育事业由地方公共团体独立自主举办和管理。只在必要范围内才由国家干预,中央政府处于援助、指导地位。

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原则

(1)精简。精简的内容包括:精简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精简行政机构领导者的职数和工作人员的数量;

精简行政程序和办事环节。

(2)统一。统一是指建立上下贯通、运转协调的行政机构体系。有三个要求: 统一指挥;建立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责与权相统一。

(3)效能。效能既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终极目标。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原则:

(1)精简。精简的内容包括:精简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精简行政机构领导者的职数和工作人员的数量;精简行政程序和办事环节。

(2)统一。统一是指建立上下贯通、运转协调的行政机构体系。有三个要求: 统一指挥;建立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组织机构体系;责与权相统一。

(3)效能。效能既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的终极目标。教育财政的基本功能是

(1)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

(2)分配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

(3)监控教育经费的合法使用及其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制定教育规划的程序包括:

确定规划组织形式;建立规划工作程序;建立教育规划资料库;确定规划参数,建立数学模型;拟订规划草案;评估论证;决策实施。

教育行政体制是: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及有关教育行政制度。

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首先,要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萎缩的现象:第一,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盘活企业,盘活市场,增加就业机会;第二,用人单位改变用人观念,保证单位人才的合理结构;第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注意适应市场,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第四,国家要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走出困境。其次,对于普通中学,尤其是普通高中,注意根据具体条件按四种模式进行规划.一部分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大部分要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兼有;少部分以就业预备教育为主;少量成为特色学校。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今后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改革重在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第一,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要结合起来;第二,发展规模与提高质量要结合起来;第三,提高中间与扩展两头结合,把成人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成人研究生教育将成为发展的热点。

结合实际谈谈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具体改革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教学计划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从2000年到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三个面向”的论述为指导方针,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据这个总目标,将对现行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结构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具体改革方向是:

(1)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其结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通盘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减少课程门类,扩大自学、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 主。初中阶段,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或以综合为主的课程和或以分科与综合组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上。

(3)扩大选修课程。各地在保证国家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必修课门类及课时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年龄学生个性、兴趣及特长和当地社会的需要,设置丰富多采的选修课程。

(4)加强劳动技术课程。中等教育阶段的技术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加强通用技术的学习,培养职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农村中学的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城市中学也要开设合适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高中阶段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应适当设置技术教育课程。

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的主要内容:

(1)推行教育法规实施。推行教育法规的实施,主要是依照有关教育法规作出决定,采取措施,直接规范公民个体、学校、教师、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对有关教育权利的享受和有关教育义务的履行。

(2)对遵守教育法规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公民个体、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是否正当行使教育权利和履行教育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除了从正面采取推行教育法规的行政措施,教育行政执法的内容还包括对公民个体、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遵守教育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防止违反教育法法规的行为发生,或者做到及时纠正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

(3)进行教育行政司法,进行教育行政司法,主要是指通过行政途径,处理教育法律纠纷,对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采取一定的制裁措施。对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应当给予教育行政处罚的,必须按照《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所明确的范围、手段和程序进行。这是就教育内部而言的,如果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超出该“实施办法”的处罚范围,则应适用国家其他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试分析不同的教育行政体制类型的优缺点。

教育行政的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服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指导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央集权制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是:

(1)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和上下级关系,教育行政事务的最终决定权集中在中央;(2)教育事业是国家的事业,由国家于预,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接受国家权力的指导和监督,地方的自主权相对较小。

教育行政中央集权制的优点在于:它有利于统一全国的教育方针,统一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有利于中央调节各地教育的不平衡发展,加强对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 扶持帮助;有利于实行统一的教育标准;有利于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实施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国家教育政策、法令的执行,在全国范围提高教育行政效率。

这种体制的不足在于:容易造成不顾地方特点,强求全国一致,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教育事业,不利于调动地方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地方缺少自主权,容易导致地方教育行政缺少灵活性,教育行政效率低下。对此,实行中央集权的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扩大地方教育行政的权限。

教育行政的地方分权制是指由地方政府依据法律的授权独立行使教育行政权力的一种教育行政体制。主要特点是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表现为一种平行或合作关系,中央对地方权力范围的事务无权干涉,教育事业是由地方公共团体独立自主举办和管理的,只在必要范围内才由国家干预,中央主要通过宏观的法律、财政等杠杆对教育进行干预。

教育行政的地方分权制的优点是:有利于各地固地制宜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的发展适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及时处理或决断有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行政效率。

这种体制的不足在于:教育行政权力分散,不易统一政令、统—标准、统筹兼顾;各地条件不同,对教育事业认识不同,容易造成教育的不平衡发展;不利于组织地方教育协作。对此,实行分权制的国家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地方分权制:教育行政的地方分权制是指地方政府依据法律的授权独立行使教育行政权力的一种教育行政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是一种合作和平行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权力范围内的事务无权干涉,地方自主决定自身权限范围内的事务。教育事业由地方公共团体独立自主举办和管理。只在必要范围内才由国家干预,中央政府处于援助、指导地位。

下载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小抄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学概论复习资料小抄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商务概论(小抄)

    名证解释 1. 电子商务 狭义:电子商务是指商务活动参与方之间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以及与交易活动直接相关的商务活动 广义:是指市场经济主体,在全球或......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1、意识形态定义: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维持政治稳定。根......

    文学概论

    文体分类,三分法:1 叙事类:指通过对事件的客观描述,刻画人物性格,塑造艺术 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具体思想感情的作品。 特点:作品描述的生活事件仿佛是本身自然而然地发生着,作者是......

    公共政策 自考复习资料 自考小抄

    公共政策学复习提要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形成与发展 1.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 P26 2.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的政策思想: P7 孟子:“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荀况:君如舟......

    设计概论重点小抄

    现代设计的源泉及发展 附加价值和商品服务的特点:1知名品牌和服务企业。⑵ 1.工业革命以前的设计2、工艺美术运动。 运用高科技开发的新产品。⑶特殊材料和稀有材料制成工艺......

    《中国文化概论》小抄笔记

    绪论 “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伤痕文学:指文革结束后产生的揭露文革给人民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害的文学作品。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得名, 伤痕文学的代表:1、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1、政治抒情诗:作为独立形态的诗歌体式,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初中期已出现,这—概念则大约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1963年开始,政治抒情诗成为主导潮流,诗人直接对政治现实进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