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这个东西
英语这个东西--来美3周月祭
作者:徐国栋
今天是2002年12月4日,离我今年9月4日到美正好3周月。许多年以来,我一直发出“让我在英语国家呆3个月,保证英语说得刮刮叫”的条件式大言。让我的听众恨得牙痒痒的,他们一恨自己的英语确实讲得不好,二恨条件式句法让我有太多的自由。星移斗转,俺终于把条件式变成了直陈式,赢得了呆在美国的机会,并且呆足了3个月,今天正好是检验我的大言是否兑现的日子。
我讲上面的大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语言能力并挤兑一下那些身在国外多年外语仍一团糟的人。关于我的语言能力,恐怕外间已经听熟了我的故事:从小对语言学感兴趣、曾萌动过考语言学博士生的念头、能用英文、意大利语、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拉丁文看书(其中的各种语言都有翻译经验,拉丁语阅读限于法律文献),一个学期以上地学习过德语、日语、世界语。许多人都承认,我是中国法学界懂外语最多的学者。这些说的是我的外语阅读能力。关于我说外语的能力,我只能用意大利语作证明,因为其他的语言对我都是一种文字,而意大利语才对我是一种语言。在我30几岁的好时光,我下苦功学了这种语言,其成果是我在意大利生活两年,靠这种语言解决了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交际。我能用这种语言谈天说地,没有任何主题障碍,尽管可能说得“破破烂烂”,但我满足于“人懂我”和“我懂人”,没有打算成为语言学家。作为对我的努力的回报,我也被承认比一些在意大利呆的时间更长的人讲得好。于是,我时不时挤兑一下那些需要过多的时间过语言关的人。
我的语言能力还从我仅凭自学就攻破了所有的学位要求的英语入学考试关的事实得到了证明。在英语上我是自学成材。客问:大学、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都有英语课,汝为何自学起家?我答:说来得罪人,我认为中国的英语老师是最缺乏师德的,其教学最唬弄人,一旦瞧破他们不以认真待我,我就不认真地陪着他们玩了――回宿舍自学。在我从大学到博士的所有英语老师中,只有一个是好的:那是在江西大学教书的时候,我上为青年教师举办的英语中级班,主讲老师是工农兵学员出身的刘,他把课讲得我们汗出如浆,感到有收获。我觉得他不错,他也认为我是班上最有希望高分通过EPT的两位学员之一。但后来我得罪了领导,这样的途径对我关闭了。说实话,我这一辈子学英语24年(从1978年入大学到现在,中学学的文革英语不算),这半年我是最像样地学的,收获也最大。此时的英语对我,既是一种文字也是一种语言。遗憾的是,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英语又对我还原为一种文字。靠着江大培训的老底子,在硕士和博士的入学考试中,我的英语都以高分(70多分)通过。后来我也经常阅读英文著作,并且还翻译了一些这种语言的书和文章。
最后提到但实际上最重要的俺的自信依据是俺对英文的长期占有。俺学习了24年这种文字,读书写字,只要是哑巴活,基本上都无问题。俺还在德国发表过英文论文呢!我的3个月过关的核心理论依据也在于:你讲的东西俺一时听不懂是不错,但写下来俺看得懂。时间稍长,俺的耳朵就会跟得上俺的眼睛。
把“英文”转化为“英语”的第一个尝试发生在2000年的秋天,其时,我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海参崴参加第8届中东欧国家和意大利罗马法学者研讨会,那里的人不会讲意大利语,在会下的场合,我只能靠英语解决生活需要。临时抱佛脚,动身前我去了几次厦大的英语角,在那里听各种口音的英语――山东口音的、海南口音的、福建口音的,也在那里讲我的湖南口音的英语。佛不负我,到了海参崴,东道主安排一些学生志愿者陪同我们逛街、游览什么的,我与这些志愿者的交流以及与东道主的交流完全凭借英语,没有感到不便和不足。我不得不相信自己是个语言天才。于是,我开始寻求一次更大的超越:要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在国际场合用流畅的英语谈学术的人。于是,我申请了2002-2003年的福布莱特项目,用俺的流利英文写下了课题报告,得到了华盛顿的评委的内容和语言学好评,其结果是得到了到美国去实现俺的3个月征服英语计划的机会。
机会搞掂之日,也就是俺开始收听美国之音的英语节目之时。每天1小时的特别英语,俺开头听时云遮雾罩,不知所云。3个月后渐入佳境,我开始听懂新闻了,开始从收音机获取知识了。例如,拉丁语在美国的复兴、威尔逊总统与国联的关系等,都是我听来的。我的耳朵与我的眼睛并行成了获取知识的工具,真叫我高兴,而我过去是一直依赖后者的。就是靠7个月的这样的简单练习,我在2001年11月通过了美国驻华使馆的面试:其方式是让我自己把到美国拟做的科研项目介绍15分钟,然后回答提问15分钟。反正,前15分钟我成功地让大家了解了我,后15分钟我基本上成功地了解了大家,顺利闯将过去!我看不出其中有什么照顾因素,因为我一未送礼,二未走门子,因此,美国人的问题刀刀见血!这样的“低投入、高回报”进一步提高了俺的自信。俺初步决定修改过去的征服英语计划,3个月的期限可以考虑缩短。这个时候,俺已经看不起厦大的那个破英语角了:与其听那些带各省口音的英语,还不如到纽约去听更地道的。于是俺全心全意搞起绿色民法典草案来,留着英语问题到美国去解决。
今天正好3个月到期,一客掐着日子来访,逼俺做总结,客问我答,于是有以下对话:
问:哼哼!汝过关否?答:没有过关。问:汝努力否?答:努力了!我有两个语言伙伴。其一是哥大中国法研究中心为我安排的加拿大小伙子伍子有(中文名),我们每周见面一次,每次1小时,其间一半讲英语;其二,河边教堂的“英语谈话项目”为我安排的犹太老人万佛来兮。每周日我受他训练2小时,他让我以演员的夸张方式大声朗读英语。第二,我基本坚持每天在电视里看一场2小时的电影锻炼自己的听力;第三,我每周听中国法研究中心的利伯曼教授用英语讲课两次,每次1个半小时。问:效果好否?答:不好!问:怎么个不好法?答:与地道美国人的谈话很难流畅进行,不断以Pardon的插话打断人家,结果进行不下去。听课只能抓住30%左右。
问:原因者何?答:原因很多,容我细说:
第一,基础不好,奈何?俺的英语还是自学的底子,未受过正规的语音训练,一个单词设定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发音就完了,谁知这样的发音与美国人的发音并不统一,属于徐氏英语方言,非受俺正式培训的人听不懂。别笑!这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同志们听过新加坡英语否?俺可听过。一回,听到两位新加坡同学在讲广东话,一打听才知道他们讲的是英语,当时我可受惊不小。因此,如果我要把自己的发音变得可以沟通于人,我需要重新学习每个单词的发音。俺这个年纪不赶趟了。
第二,意大利语干扰。经过多年苦练,我已经养成了一副意大利语脑筋,开口讲外语时脑子里就浮现出意大利句子的句法结构,然后逐字译成英文,词汇也是套用意大利语的多,而这两种语言的句法极为不同,例如,意大利语的宾语就在谓语之前,英语的宾语总是在谓语之后。这真是极大的讽刺!我在1994年学意大利语时是英语思维,英语干扰意大利语,当时骂意大利语,现在反过来骂英语。
第三,美国人把英语讲得脱了型,责任可不轻。作为一个学过24多年英文,也不乏讲英语的经验的人,我愤怒地发现,美国人竟然清浊不分,把“开希”(Cash)读成“嘎希”,把
[i]读成[ie],把[o]读成[a],甚至违反起码的读音规则,把Log in(“罗京”)读成“罗干”,把Pin(“贫”)读成“潘”。这是赤裸裸地践踏国际音标!我们学习的英语发音与美国人实际的英语发音差距如此之大,以致于当我问“Central Park何在”这样极为简单的问题时他们竟然要迟疑一会才能听懂。欧洲大陆人士和南美人士仇美的原因很多,我想其中之一是美国人把英语糟蹋成了一种他们难以弄懂的形式!
第四,人过40不学艺。俺到底过了41岁,到了这个年龄,心劲就不那么硬了,善于服输。见到英语讲得比我好的同志,我总是这样安慰自己:在最适合学英语的年龄我学意大利语去了。你们学了一门,俺可是两门呢!因此,看到一些受“英语”教育(而非我们这辈人受“英文”教育)的同胞刚来美国就英语听说皆好,我不再吃醋。而且,每当看到俺一开口,美国鬼子就如临大敌、两个耳朵像雷达一样乱转的样子,俺甚至还非常得意!俺在美国要看很多的书做俺的项目(我可不想把它作为一个骗局),讲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能在国际场合用它做学术交流诚然很好,但俺现在实在没有时间实现这一高级理想。
客插话:够了!讲这么多,不就是一句话嘛:汝不是什么“语言”天才,顶多是个“文字”人才,专门会玩哑巴活的主!瞧汝一口湖南腔!国语尚且如此,何况英语乎!话休烦絮!语言问题是一个酸甜苦辣的题目,我且问汝:“酸苦辣”都说过了,有无“甜”的事?
答:有的!其一,我在与“外国人”讲英语时感觉很“甜”!这里的“外国人”并非中国人以外的人,而是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人的意思。听东欧国家的人讲英语,俺不光能听懂,而且还可以下海当教练,让他们把“斯特龙格”(Strong)改读成“斯强”呢!一次,我参加各国福布莱特学者的聚会,就与一个日本人谈得火热,天上地下都谈遍,生词不曾见,持续1小时多,工作人员清场才把我们分开,这种时候我感到自己的英语学得很好,诚心诚意地怪罪美国人把英语破坏了。其二,我在听到标准英语时感觉很“甜”。凭良心讲,美国人并不都是英语的破坏者。我刚到哥大时,法学院外事办的阿拉曼尼女士的英语我就能全部听懂。最近我到康涅迪克州Fairfield县的一户美国人家过感恩节一天,母子俩的谈话也基本都听懂。因为他们讲的都是一口美国之音式的英语,听到这样熟悉的英语,我也快乐且自信。
客:呵呵,呵呵!原来汝是一个见了假美国鬼子来劲,见了真美国鬼子泄劲的主!见了真英语就怕,见了洋泾浜就爱的主!银样蜡枪头一个!
我:初闻言大怒,继而脸色煞白,继而心气平和,继而改变计划:3个月搞掂英语是不成了,还是来持久战吧!但对战局的后果不要想得太多,因为好歹俺已经把英文基本搞掂了。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怎能苛求他人?因此,对受过我的大言伤害的同志,我在这里有一句“对不起了”。
2002年12月4日于纽约晨边高地
12月7日改定
第二篇:笔迹心理学 (我非常信这个东西……)
笔相特征依据的共同特点:
1.笔迹轻重决定人的性格和工作能力。
2.字母大小,如大写字母过大,字体过大或过小,证明个性表现的意图和愿望。滥用弧线,花字尾表明自我感觉、精神状态有某种局限性。办事一丝不苟和有条理的人在笔迹中通常有这些特点——字母清楚完整,标点符号准确。
3.字行高低不平是机智和狡猾人的笔迹。
4.字迹有棱有角,说明观点和意图坚定,喜欢加剧冲突; 字迹圆滑表明办事老练,性格随和。
根据上述特征来判断人的性格。
首先从下笔的轻重看,笔画轻重均匀适中,说明稳重,有自制力,对所喜欢的事情能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
笔画不匀称的人则喜欢破坏,脾气暴躁,因琐碎小事就会伤心。
笔画很重的人敏感;笔画过轻的人则自信程度差,喜欢自责。
字行也能说明问题。
行直说明稳重,起伏不平说明有外交手腕,善于发现别人的弱点。
越写越往上斜,说明自尊心强;往下斜,说明性情沉郁。
字体大表明在极端条件下能够表现自己,过于自信和举止随便;字体小则表明克制、会计算、有观察力。
字迹紧凑的人吝啬、谨慎。
从笔迹看心理
人 的心理状态与病情有很大关系。一些心理治疗专家认为:“笔迹是人类大脑的写作”,例如,病人书写时字母的一横都从左向右地往上斜,表明病人是个乐观主义 者,他的病较易治好;相反,如果病人的字间隔或行间隔较大,说明他是个悲观主义者,在治疗前应做些思想工作。也有人将它作为一项科研技术运用于刑事侦查和 审讯实践中。
美国著名的心理疗法专家威廉·希契科克对笔迹学研究已达20年,他藏有4万份笔迹档案,从中他得出了一些具体的结论:
笔 迹是一个人的性格,智力水平和思维逻辑的具体反映。凡是笔画轻重均匀适中,说明书写者有自制力、稳重,对自己所喜欢的工作能竭尽全力去完成;反之,凡是笔 画不均匀的书写者多半是个脾气暴躁、喜欢破坏和妒忌心强、喜欢背后做小动作的“阴谋家”。笔划过重的人比较敏感,笔划过轻的人往往缺乏自信。
字行高低不平是机智或狡猾的人的笔迹;字迹有棱有角说明书写者是个意志坚定、观点鲜明,不会改变立场的人,但这种人一般说来 会与观点不同者辩论得面红耳赤。反之,字迹圆滑者则是性格随和、办事老练,能一唱百合,善于搞公关工作的人。
凡是在字的上部书写得干净利落而又能紧紧护住下面的书写者,象征有进取心、接受能力强、好学,这些人是培养做领导者的好材料。
凡是字体丰润、笔划搭配匀称,书写速度又较快者是个理解能力强、忠于职守的人;而在字的结构方面严谨、方正以及点划都能体现力度者是个记忆力强、办事认真的人;字体方圆、长短、大小错落有致者,其适应性及变通能力强,适宜做交际及公关工作。凡能模仿别人的笔迹又缺乏新意者,可靠性强,但又能独当一面;如果字迹书写得较小,运笔轻重适度,阿拉伯数字写得很美而签字却显得比较拘谨者,是个内藏心机,喜怒不外露和能沉着应付大事的人。
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笔迹求异变形者,是个富于冒险精神的人;在字行间起伏不平的书写者富于外交手段,善于发现别人的弱点;书写时越写越往上者是个乐观主义者,而越写越往下者则是个悲观主义者。
字体大小也是个性的一种表现,字体写得过大的人是举止随便、过于自信和做事比较草率的人;字体写得过小则是有观察力和会精打细算的人,字迹过于紧凑则具有吝啬和善于盘算的性格。
总之,上述理论从字的笔画轻重、匀称性,字迹的棱角或圆润,写字速度的快慢,字的间架结构,字体的形状、长短、大小,字的模仿性或创造性,字行的高低,倾斜度等特点的排列组合起来看人的心理,甚至有的由此预测未来和人生。
笔迹与心理健康
从一个人字迹我们大致可以分析这个人的性格。比如性格刚强的人一笔一划都显得干净利落、方正坚硬;而性情软弱的人,则字体就相对无力,柔弱得多。我国西汉文学家杨雄就曾说:“书,心者也。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
笔迹心理学家还认为笔迹与心理健康之间也有着显著的联系。他们通过分析字的力度与斜度、字体与字结构、空格与空白、签名风格等,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书写者的心理方面的问题。
笔迹家雅曼把笔迹学研究的成果分为七个大类:
《《喵~~邵峰:shaofeng.renren.com QQ:515702330 路过加好友哦。嘻嘻。申请必通过~哈~》》
1、书写的压力反映了人精神和肉体的能量。
2、笔画结构方式代表了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3、书写的大小是自我意识的反映。
4、连笔程度反映了思维与行为的协调性。
5、字和字行的方向是人自主性及社会关系的反映。
6、书写速度与人理解力的快慢有关。
7、整篇文字的布局反映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与占有方式。
通过笔迹探索性格与心理健康,是一门尚年轻的学问,但它也是一项有趣而充满活动力的事业,相信它在不远的将来,能为我们带来新的讯息。
笔迹与心迹
也许将来某一天,当你向求职单位递上打印得整整齐齐的履历表时,却会被要求必须提供一份手写的材料。别奇怪,因为专家要对你的笔迹进行分析,以便用人单位能更多地了解你的性格和心理状况。
中国古代就有字如其人、识人不如相字的说法。但通过笔迹真能了解一个人吗?前不久,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一间教室里,我现场观看了笔迹心理学家徐庆元的演示: 一 位女学员在黑板上写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行大字和几个阿拉伯数字,徐庆元观察片刻后说:她的书写速度快,线条流畅,笔触重,这三者是和谐统 一的,可以看出这个人快人快语,单纯而不复杂,即便是坏事,也能用好的眼光去看,很难被污染;喜欢直言,批评人比较严,属于刀子嘴,菩萨心„„
徐对着笔迹思忖了一会儿,又说:她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像男性般独立;也能包容,有热心,爱帮忙,有慈悲心;她喜欢做亲自动手的工作、技师型的工作,比如医生;但她还有艺术方面的才能,可能要通过业余发展起来„„最后,似乎迟疑了一下,徐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文学两个字。
在场的人都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被徐庆元分析的这个人,正是作家毕淑敏。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曾在西藏阿里当过军医。毕淑敏说,徐的分析还是很准确的。
为什么从字迹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来呢?心理学教授郑日昌说,写字也是一种行为表现,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投射。
我 们知道,人的稳定型行为,比如言谈举止、处理问题的方式等等,都表现出人的个性特征。就像每个人的说话方式不同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笔迹也不相同。美国心理 学家爱维认为:手写实际是大脑在写,从笔尖流出的实际是人的潜意识。人的手臂复杂多样的书写动作,是人的心理品质的外部行为表现。
徐庆元从14 岁起就开始研究笔迹了。他告诉记者,小时候自己写字很慢,进了中学,因为写字慢,考试时就很吃亏。后来为了把字写快,他练了一年字,结果发现自己的性格开 朗了,外向了。从那以后,他就开始注意老师、同学的字和他们性格之间的关系,收集了很多笔迹进行分析研究。在高考落榜后最苦闷、迷茫的时候,有个同学拿来 一张字条,让他分析。他看后告诉同学,写字的人正处在痛苦压抑之中,情绪十分沮丧绝望,正处于得不到解脱的精神状态中。同学听后大吃一惊,告诉徐庆元,这 个人因为失恋,前天喝敌敌畏自杀了,这张字条是他自杀前一天写的。
这件事给了徐庆元很大刺激和启发,成为他研究笔迹心理学的一个动力。他在研究 中发现,书写线条不是视觉而是主动触觉控制的结果,书写时握笔的松紧和行笔的轻重快慢会因人而异,笔迹线条是人在无意识活动的同时留下的无意识记录。从这 里入手,徐庆元创造了通过笔迹线条研究人的心迹的理论和方法。1988年,徐庆元创办了贵州实通汉字笔迹心理鉴定服务科;1990年7月,成立了遵义庆元 笔迹与心理研究室。他在中华百绝博览会等展览上的演示,引起一次次轰动。他的笔迹心理鉴定科研成果,还获得了国家发明银奖。
徐庆元的笔迹心理学 研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与此同时,中国还有一些江湖笔迹学家也在进行各自的探索。他们不知道,17世纪初叶,意大利就诞生了笔迹学者;1872 年,两本系统的笔迹学专著在巴黎出版,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笔迹学早已成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不少大学开设了笔迹心理学的专门课 程。笔迹学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医学、人才学、刑事侦查学、公共关系等领域。在法国、德国、美国、瑞士、以色列等国家,许多企业都通过笔迹分析来参 考选择雇员,进行人事安排。而世界上第一个汉字笔迹学研究所,1990年2月诞生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其实,在中国,笔迹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被称为字相学。在关于书法的文献中,也有大量的笔迹心理学资料。唐代文豪韩愈就曾说:喜怒窘穷、忧愁、愉逸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 划书焉发之。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笔迹学在中国被视为伪科学、唯心主义、封建迷信,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1994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首届中国笔迹学学 术研讨会,这意味着笔迹学开始走出江湖。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笔迹学者除徐庆元等一两个人是专职外,大多是业余的。作为自学成才者,他们有大量的实践经 验,却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在心理学界,香港心理学家高尚仁和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都进行过有关的研究,但内地学者的研究尚不多见。郑日昌教授认为,中国笔 迹心理学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理论上提高,走向专业化,使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第三篇: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东西与我无关杂文随笔
骑车经过长长的街道,街道两边是林立的店铺。我走过一个个店铺,但几乎从来不会进去其中任何一个。除了一个面包房,因为周四我们在那里组织个图书会。
其实面包本来也不在我的食谱范围,如果不是因为借用地方,我也不会在那里买什么。
街上越来越多的饭店发廊服装店都和我无关了,再怎么美味的餐厅招牌菜,在我都比不上一碗白净的米饭,配上自家炒的豇豆,四季豆或者毛豆。我对食物的追求仅限于此,我对各类丰富多彩据说也营养丰富的食物几乎完全无动于衷,吃了有时也觉得好,不吃也没有什么可念想的,唯有白米饭和自家炒的几样菜蔬会时常念想。
发廊和我也是无关的,我一年剪一次头发,顶多拉直下。几乎从来不去影院。超市除了买个手纸啥的几乎也不去。走过超市一排排的货架,发现那些东西都和我没什么关系。五彩缤纷的零食激不起丝毫的食欲。还有林林总总的各种物件,也不知道在哪里能够派上用场。
真的,这个世界真的好多东西跟我没多大关系,他们的存在与不在与我并不相扰。所以其实我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去达成能够和这个世界相交的物质基础。
第四篇:药学东西
药学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1)古典药学;原始时代由于文化不发达,不可能有单独记载药学知识的专著。把现存用文字记载药物治疗的书称为古典书,如中国的《诗经》、《山海经》,埃及的纸草书(papyrus),印度有吠佗经(veda)。巴比伦亚述的有关碑文也可列入药学文献中,因其中记存最早的药学知识。埃伯斯伯比书(Ebers Papyrus)中记载药700余种。
(2)罗马时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对古代医药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他医学成绩巨大,被后人称为医圣,其后戴欧斯考利狄斯(Dioscorides)编著的《Demateria Medica》一书,载药500余种。该书被认为是数个世纪以来药物学的主要著作。古罗马最杰出的医学家格林(Calen,公元130~200年)与我国医圣张仲景同时代。他有许多著作,现存80余种,对后世药学发展影响很大。尤其对植物制剂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后人为纪念他,仍把用浸出方法生产出的药剂称为格林制剂(Calen cals)。由于其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对医药学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被称为药剂学的鼻祖。
2.中世纪药学 中世纪(约3~15世纪)欧洲正处于黑暗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古罗马文化被摧毁,因而,医学的中心也随着社会的变动发生转移,阿拉伯人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医学遗产,博采兼收了中国、印度和波斯等国的经验,塔吉克医生阿底森纳(Aricennna,980~103)编著的《医典》分为5册,总结了当时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部分药物知识,对后世影响颇深、被奉为药物学的经典著作。伊尔·阿尔――拜塔尔(1197~1248)是一位杰出的药用植物学家,他的《药用植物大全》描写了1400余种药物。
3.现代药学 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药学的发展。其主要标志就是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尤其是20世纪以来,早期没有分科的药物,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先后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从而使药学分离出去。而且又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成为新的边缘学科。尤其是近年来受体学说和基因工程的创立,为药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1]
第五篇:历史这个东西 ——由一句据说是胡适说过的名言想到的
心情郁闷日记无话可说之际,忽然想起了历史这个话题。小时候对历史没什么兴趣,也从未留意过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但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却记住了一句据说是胡适说过的名言,大意是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爱把她打扮成什么样子,她就是什么样子。这在当时是被当作典型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被批判被传播而被许多人熟知并且认同的。后来,又记住了一句名言,说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要懂得现实,就要多了解历史。可惜我忘记这句话最先是谁说的了,也说不清它是怎么深入到了我的脑际。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于历史尤其是离我们现时生活不甚遥远的历史逐渐有了兴趣。正因为它离我们现时的生活不甚遥远,有些还是这一代人或上一代人的亲身经历,我才越发感觉到今天看似平常的看似理所当然的一切(比如说我能把我心里想说的说出来),其实来之不易;我才越发感觉到过去的许多悲剧当下的许多痼疾其实是源于我们自己早先埋下的隐患,植下了祸根。历史,历史,历史是多么的积重难返,又是何等的惊人相似„„
历史上有许多事情往往不遂人愿,比如上文提到过的那句“胡适名言”,当年我们越是批判它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反动谬论,越是想肃清它的流毒,反倒越是传播久远,越是深入人心。因为它一语捅破了天机,道出了实情。比如我虽未读过胡适说过这句话的文章,也不敢断定这句话是否确系胡氏本人所言或者确系胡氏本意。但几十年来,我却一直将它记在胡适头上,并且始终没忘。我想这应当归功于那个特殊的年代,归功于那个特殊年代所给予的刻骨铭心的教育。在那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革命持续革命的特殊年代,那些个借古人说事“古为今用”的“大批判”折腾得多了,折腾得久了,何止于我,别人也都会无师自通地悟出了同样的道理,那就是所谓历史,原本无所谓真伪,它可以任人打扮,有人爱把它打扮成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比如文革之初对海瑞的批判,批林批孔运动中对孔子的批判,就足以证明所谓历史的原貌,在很多时候不是基于史实本身,而是基于需要——政治的需要,权势的所好。可是我不敢妄言,这种事情现在还有没有,将来还会不会再重演„„
历史就是这样,它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借历史反照现实,并借历史展望未来。但是任何对于历史的解读,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服从于服务于时代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怎么解读历史,就是怎么看待现实,怎么迈向未来。比如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抗日名将张灵甫尸骨被埋羊圈,后人被村民勒索20万”。事件未明之前,又引发张灵甫是否应该配得上“抗日名将”头衔的争议。解放军少将发文:将张灵甫抬高为“抗战名将”是“项庄舞剑”。人们围观这类历史人物的争议,与其说是关注争议本身,不与说是在关注其背后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群体对现实的诉求。再比如说1950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大饥荒到底饿死了多少人,有学者称饿死的当在三千万之多,亦有学者反驳说这是子虚乌有的捏造。按理说事实就是事实,真相只能是一个。但是要想下决心真实地还原这段历史——且不说是历史即便是现实——又谈何容易!这里自有许多难处,但明眼人都知道,中国自古就有为尊者讳为逝者讳的传统。过去的错误不愿深究不便深究,其中不乏有某种政治上的算计和担忧。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其实历史对社会现实的记录从来都是有所选择有所保留的。历史是现实的教科书,可是在这本教科书里,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有的后人可能永远看不到。因为它不曾被记入历史,抑或是不便也不容许被记入历史。
说了半天,对于是什么是历史如何看待历史我还是没能整个明白。我只能说,社会不能没有信史,生活不能不懂点历史。如果对于当下的社会现实有什么看不懂看不透的地方,不妨去追寻它的过去,或许你就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见怪不怪。但也不能一切以历史为是,被所谓历史教材的描述和结论所迷惑。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从来也没有什么人的一句话能管一万年。包括我们自己,也包括诸多受人尊崇的学者和伟人在内,对于历史的认识,对于现实的态度,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都不是一成变——有时甚至是前后矛盾的。建国以来,有关这方面的例子我们见到过的还少吗„„
201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