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历史科试卷[模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历史科试卷
„
„
„
„
„
„
„
„
„
„
线
„
号„
座„
„
„
„
„
„
„
„
„
名„
姓封
„
„
„
„
„
„
级„
班„
„
„
密
„
„
„
„
„
„
„
„
„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它文明的是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2、世界文明古国中,文化传统唯一未曾中断过的古国是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
3、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奥运会中有马拉松长跑的运动项目,这一运动项目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渊源? A、希腊内战 B、希波战争 C、斯巴达克起义D、亚历山大东征()
4、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哪一项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希波战争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马可·波罗来华()
5、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A、促进了欧洲封建经济的发展 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形成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6、曾发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翻转地球”豪言的科学家是A、阿基米德 B、欧几里德 C、奥德修斯 D、爱国斯坦()
7、“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8、“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A、古典文化的复兴运动 B、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C、思想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9、中国2010年在上海举行世界博览会,首届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产生于英国并不是偶然的,下面能论证这一观点的事件的是A、阿基米德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B、富尔敦发明汽船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0、西欧中世纪以来,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A、贵族 B、教皇和教会 C、封建国王 D、农民()
11、以下属于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建筑是()A、巴黎圣母院 B、麦加清真寺 C、帕特农神庙 D、罗马圆形剧场()12.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近代社会所起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揭露和批判了教会的黑暗 C.复兴了古典文化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13.“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时刻。从此,新旧大陆隔绝
状态被打开了。”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言的。这里的“新旧大陆”分别指的是
A.亚洲、非洲 B.欧洲、美洲 C.美洲、欧洲 D.欧洲、非洲
()14.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里 “总趋势”主要指
A.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主义社会 B.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 C.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15.以下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D.殖民压迫民族独立愿望的增强
()16.1689年后的英国国王威廉在政治生活中不能自主行使的权利有 ①停止法律的执行②决定征收赋税③在和平时维持常备军④废除法律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
()17.1787年美国宪法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把国家的权力分为三部分。国会掌握国家的A.行政权 B.立法权 C.财政权 D.司法权
()18.“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的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B.描述了法国大革命的结果 C.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D.谴责了英国对法国大革命的干涉
()19.某校准备举办“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图片展”,下列成果可供选用的有 ①电子计算机 ②珍妮机 ③飞机 ④“旅行者号”机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右下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选择题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2345678910
题号 1112***81920
二 解析材料:(16分)
21、阅读下列材料:(8分)“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们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求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历史文献?发表于哪一年?(2分)
(2)文中“这些殖民地”的宗主国是谁?“合众国”又是指什么(2分)
(3)上述材料的发表有何意义?(2分)
(4)英国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是哪一年?(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材料二:“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97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
地问:“怎么,早饭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材料三: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以上材料均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于哪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2分)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中的“一场革命”是指什么革命?(2分)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三 简答题(22分)
2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7世纪的日本进行了一场著名的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日本进行这场改革叫什么名称,当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4分)
(2)请说出这场改革的其中一项内容。(2分)
(3)这场改革对日本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何意义?(2分)
23.什么是人文主义精神?(3分)列举三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6分)就其中你熟悉的作品谈谈你的感悟?(5分)
四、探究题(22分)
24.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各国政府都注重民主与法治的建设。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用法律的形式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2分)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宪法性文献是什么?(2分)简述其核心内容。(2分)
(3)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后,分别制定了什么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4分)
25.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对欧美国家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美洲的航海家是谁?(2分)你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2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法美国家产生什么重大影响?(2分)
(3)通过对欧美国家崛起历程的了解,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金铺镇初级中学化学组 周琳
一、试卷分析:
整份试卷既重视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状况,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面广,深浅适中,难度中上。本套试卷全面考查了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学生初学化学课程,综合能力还比较差,对现阶段学生来说偏难,试卷考查点基本涵盖初中教材第1-4单元学习的内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本概念模糊不清
如第1题主要考察物质的变化概念的理解不透;第4题主要考察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及氧化反应概念的理解;第11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原子、纯净物的概念体会是否深刻。第12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错误较多。
2、化学用语的书写掌握不规范,记忆不牢。
如第9、13、15题,反映出学生对元素、原子、分子等这些化学用语的书写不规范,而且缺乏一定的理解和训练,所以错误率较高。
3、语言表达能力差
如第14、19、21题,不少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对问题的理解叙述不到位,体现在有些知识虽然知道,但语言表达不全面,反映出学生思维不够全面、严谨,表达能力不够强。
4、解题规范性不够
如第22题的第(6)小题计算题,计算结果处理不规范的情况较多,失分率较高。
四、下阶段教学建议:
1、教师和学生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对学生的双基教学
一是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载体学好(特别是化学用语的学习)。二是教学应多联系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的知识去观察分析,让学生不断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注重实验,重视观察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
期中考试题是加强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核,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准确描述、科学分析,还要注重实验教学的科学性、严密性,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设计实验。
4、加强化学用语教学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化学用语教学中,该记忆的要强化记忆,对不规范的书写要严格要求,坚决纠正,要坚持严肃、科学的态度。
5、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对问题表达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和对问题的表达能力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形成学生答题过程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要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对问题的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的提高列入到教学常规环节中去。
6、加强学法指导,落实能力培养
在教学中培养能力要和指导学法想结合。教师要发现和总结学生中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练后反思、建立“错题档案”或“备忘录”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自我探索知识、自我纠正错误、自己弥补知识漏洞等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好的学习方法。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分析
开发区实验学校
一、试卷总体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本卷共两大类型题35个小题,总分100分,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分值比为50:50。1—25题为单项选择题(50分),26—30题为填空题(10分),31——33小题为材料分析综合题(18分),34——35为简答题(22分)。
2、试卷的主要特点
(1)立足基础
命题能紧紧围绕教材,以新课程历史课标为指导,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试题立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套试卷能够从书上直接翻阅到的题目很少,绝大部分的题目都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分析、比较、演绎、概括才能解答出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多变。
(2)概括性大,立足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概括性大,突出表现在选择题4、7、11、13、18和四个材料分析题上以及两个简答题。这些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3)做到学科渗透,注重课程合作
在新课改中,每一个科目都不可能是孤立,封闭地学习,他们相互渗透,相互整合。这份试卷也很好地贯彻了这个精神。如第33题,要求学生根据图表,说明问题,表达理解。这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二、考试质量及试题评价
1、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101人,不及格人数72人,及格人数29人,优秀人数10人,最高分93分,最低分20分,平均分49.3,优秀率9.9%,及格率28.8%。
2、从试题可看出,本卷试题总体不难,能照顾大多数同学,特别是能够充分激起学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且试题区分度适中,较能看出优秀与中层生的差别。
三、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问题:尽管简单,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甚至是无知。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学习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致使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愿了解。
2、未充分理解题意,盲目答题。不少学生不注意审题,或审题马虎,出现不应的错误。比如第7题,学生对关键词“战争的开始”忽视,走马观花,以致出错。
3、很多学生知识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仍然较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材料题的解答方面,有的学生知识不清,思维模糊。这些以后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加以训练和指导。
4.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不学习,真正学习的学生太少。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时政要点,要把历史与现实,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历史教学绝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再现和复述,而是和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的历史教学必须和现实紧紧联系起来,在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氛围时,找准和现实的切入点,以史为镜,以史为鉴,理论联系实际,在历史中比较现实,在现实中学习画史,从而将较为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历史知识学习变得较为轻松活泼,贴近生活,这也是新课改的重大内涵所在。在教学中,对于周年大事记,要高度重视,要将周年大事相关的材料,纪念活动和周年大事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历史的现实借鉴意义。
2、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避免因开卷而带来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知识是能力之源。
3、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语文以及政治的相互渗透。这不仅在于拓展知识面,还有助于历史教学本身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增强。在教学中要渗透教育意识,真正把历史课堂变成国情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4、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诸如审题意识,细心程度,对关键词的把握,答题书写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答题时间的把握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考试成绩情况:我校本次期末考试共有240个考生参加,其中平均分56.1分,合格率为49.6%,优秀率为22.5%。最高分100分。总体来看,学生成绩较好,及格率和均分都较高,反映出现阶段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好。
二、试卷情况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采用闭卷试题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题型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型,符合中考要求。
2、试卷的基本特点:(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设计问题情景,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第21小题的四幅图片,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33小题的四幅图片,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美国内战的四大历史人物哥伦布、克伦威尔、瓦特、林肯,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广度,生动了试卷。(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如第31、32小题要从材料中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与所学相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5)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其中第1小题考查的是人 1 类出现的大约时间;第2小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的“红十字”标记;第3、4、5、6、7小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线的开辟的内容;第8、9小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与《权利法案》的内容;第10、11、12、13、14小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容;第15、16小题考查的是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与共同意义;第17、18、19小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与反殖民地的斗争;第20、21、22、23、24、25小题考查的是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第26、27、28、29小题考查的是美国内战与俄日资产阶级改革的内容;第30小题考查的是近代自然科学成果。该题的得分率大约为70%。第二大题是非选择题,其中第31小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内容;第32小题考查的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第33小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美国内战的内容。该题的得分率大约为40%。
三、考试情况分析
1、失分题目:从试卷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失分较多的题是第1、2、15、16、24、26、31、32、33题。
2、学生失分的原因有:(1)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如第1、2题,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获取信息,造成答题困难,从而失分。(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如15、16题,部分同学原因是没有理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与意义。(3)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欠缺。如第24、26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三大领域与美国内战颁布的法律文献,如果学生对课本知识不熟容易出现错误,误选其他项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没能抓准关键词。(4)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如第31、32、33小题失分较多,原因是不能理解材料内 2 容,抓住关键,找出突破口。
四、今后的打算
1、强化训练。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整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适时组织复习和检测,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检测试卷要创新,问题情境要精妙,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比较、综合的能力。
2、个别辅导。对于各科成绩都较好,而历史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全年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3、激发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牵引着他们探究历史的奥秘,靠强制手段强迫他们去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4、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讲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堂课的小结部分都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1)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读懂题,明确问题。(2)加强记忆训练,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3)认真钻研教材,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
二〇一五年三月四日
第五篇:2012--2013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孙家集街道历史教研组
本次历史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察,重视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试卷以新课标为准绳、本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设计巧妙,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与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一、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
1、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全面、覆盖面宽。
2、选择题共计40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75%左右,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比较,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良好的传统。
3、非选择题共计60分。本卷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够高,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表现在:个别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考试分析:(1)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张冠李戴,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如,第22题,关于商鞅变法与管仲改革知识考察中,考察了关于实现富国强兵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
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如:第23小题,很多学生在回答此问题时不能与现实社会相结合,说明学生如何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改进措施:
为提高教学成绩,下学年努力做到:
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
2、加强材料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逆向思维等方式,查漏补缺,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课上现场让学生答题,每节课至少做一道大题。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共性的问题统一强调,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到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善,对做过的同类的习题进行整理总结,在总结中升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