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时间:2019-05-14 23:1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2015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2015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第一篇:2014-----2015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2014-----2015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孔明军

本次考试考查的八年级历史第一、二、三单元的知识,共有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包含29个小题,下面我们就两部分试题,各从试题分析、答题情况与错因分析、今后的措施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一、选择题

1、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选择题共25小题,知识覆盖面较广,基本上能涵盖第1----13课的所有内容。试题的质量实用性较强,质量较高。本次考试选择题的考点,在25个选择题当中,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四种能力,(1)、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如:2、3、4、5、12、13、、19、21、23、25题(2)、考查学生识图的能力: 如:1、6、8、16、24题。(3)、考查学生理解、归纳知识的能力:

如:7、9、10、11、15、17、、题。(4)、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

如:4、14、15、18、22、24题。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的得分率大约在75%-----90%左右。出现的问题:一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二是对题目的理解不够,三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识图能力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3、今后的措施

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还要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的讲解与归纳,复习中对学生专题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二、非选择题试题分析: 第26题: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第一单元基本知识的掌握,并涉及到了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中,中国近代海军建立的史实。同时,与中国首艘航母正式入列的事实作对比,正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论从史出”和“以史为鉴”的基本功能。

2、答题情况与错因分析: ① 错字别字较多——如:香港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中的“岛”和“澎湖”字,都出现了较多的错误。

② 审题不细不透——如:第一问中的“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怎样的变化”。部分学生只答上了变化后的社会性质,而忽略了变化前的社会性质;第四问中的“感悟”,也是只注重了对后部分的感悟作答,而忽略了对前部分的感悟,导致失分儿情况严重。

③ 记忆不牢固——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840年,不少同学写成了1842年;《南京条约》中的“香港岛”不少同学写成了“香港”,把所属范围弄混。④ 答题技能存在一定的欠缺——如:主要体现在对第一问和第四问的答题中。

3、今后的补救措施:

加强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指导,坚决纠正错别字。第27题:

1、试题分析:

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掌握的情况。学习技术:洋务运动;学习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思想:新文化运动。这是近代化起步的四件大事。这一道题目,通过四个问题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考察。让学生归类、图片、表格、总结的方式把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2、答题情况与错因分析 总的来说学生失分比较多。得满分的很少。

①、考虑不全面,做题不规范。如:第一小题得三分的学生很多,主要是因为学制度,他只是写上了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没写全;得到一两分的同学是做题不规范,只是把这四个历史事件写上了,但是顺序打乱了也不得分。

②、审题不细不透。第二小题是填写相应的图片的字母,很多同学把戊戌变法相应的字母c写到了学习思想一栏,或者有的同学直接没有写。

③答题技能存在一定的欠缺。第三小题是考察学生对每一个历史事件所渗透的思想主张的总结。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出错很多。第四小题是考察这一单元有什么特点,学生们总结归纳的不好。相去甚远。

3、改进的措施:

针对学生们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第一:夯实基础,勤于检查。第二:节节清,课课清,不留死角;第三:难点重点各个突破。第四,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让各小组动起来,比起来,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建立良性的学习氛围。把成绩提上去。第28题: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第三单元中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当今中共十八大召开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的建立与领导的革命活动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覆盖面广,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通过两则材料为载体。既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对材料和所学知识的理解、语言概括的能力。学生得分率一般在70--85%.2、答题情况与错因分析:

①记忆不牢固。如: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许多同学记混了写成了他时间;中共一大的内容,不少同学回答不全。

②对题干理解不到位。如:第三问中20世纪20--30年代,中共领导的重大革命 活动,许多学生对“革命活动”理解欠佳,以致答成“中共一大召开”、“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等

③答题技能存在一定的欠缺。如:第四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许多学生不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进一步概括。

3、今后的补救措施:

加强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指导。第29题:

1、试题分析:考查的是第3单元中的第11课、第12课的内容。既考查学生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又能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题情况与错因分析:

①记忆不牢固。如:第一问中北伐军的战果,、第二问中事件的重大意义,许都学生回答不全。

②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欠缺。如:第一问中“歌词中体现了国民革命的什么性质?”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不出有效信息,不会分析归纳概括,第二问中“歌谣中涉及到哪些历史事件?” 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全,③对材料的分析不到位,组织答案的严密性有待提高。如:第四问“两段歌词反映的战争的领导者发生了什么变化?”有的只分析一段材料,有的对材料的分析不到位,组织答案不全,3、今后的补救措施:

今后的措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和专项训练。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试卷共三大题,由以下几个题型构成。第一题选择题,共计54分,第二题配伍组合题,共计8分,第三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38分。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二、试卷评析:

1、整套试卷对教材各单元知识点的考查分配较均匀,涵盖较全面。

2、部分选择题设置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本套试卷充分考虑到城乡差别和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试题比较容易。

三、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审题不清。

2、错别字较多。对一些常见常用的地名、人名写错,如深圳,家庭承包责任制,大跃进等

3、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结业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4、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时事热点不够关心。

四、教学建议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改变落后的教学手段,多尝试用多媒体、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5、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对今后的教学建议

1.教师要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把握考试基本内容和要求。继续加强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题的研究。《课程标准》是命题的范围和依据,是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据。备课组要重视对它们的研究,把握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复习要求,用教师在研究考试,把握命题方向上的多投入,换取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的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2.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试卷相当数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只有讲好、学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潜能,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复习时尤其是对一些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内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帮助的内容,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扎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细致、到位。不能留有漏洞。

3、切实抓好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

(1)加强集体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备习题、备教法、备学法,分工协作。积集体的智慧为大家拥有、共用,取长补短,最后达成共识。

针对我们复习课,建议尝试以下五步骤:第一步,理清单元阶段特征或专题特征。第二步,考知识点的考察情况进行统计,用表格列出。使考试内容在本单元的考察情况一目了然,克服学生复习的盲目性,并且对新的考点做出预测。第三步,由导学结构和讨论思考题组成。这一部分是课堂操作的主体部分.简单的东西由学生填上并作回答即可。疑难点,尤其是热点、预测到的考点问题由老师引导分析、作出解答。通过分析加深教材或专题知识点的理解,这一部分主要强调的是老师“导”的作用,学生是思维的主体。

第四步:巩固练习。题型、题量多少不限,主要是选好有针对性的题目,这一部分主要强调“练”的功能,起巩固本单元知识的作用.这样通过上面几个环节,“导”“学’“练”三环节基本完成。第五步是课后记,类似于课后反思。对老师来说,本单元有什么不足和遗憾及补救措施可总结一下,对学生来说,本单元有什么缺憾的地方,或者有什么补充,甚至是对教师讲课的建议都可以记在上面。

(2)上课我们必须要从“细讲”过渡到“精讲”,讲要讲出新东西、新意境;从“演员”过渡到“导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而不要“授之以鱼”,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布置作业和训练

要科学的布置作业,体现层次性、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力求做到举一反三。

要精选习题,强化训练。为了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益,教师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适量性原则。教师要下大力气,精选习题,把学生救出题海。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胡水根

一、试卷结构: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共分两卷,第一卷选择题,共计45分,第二卷非选择题,共计55分,共5道材料解析题。本套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个试卷难易适中。

二、试卷评析:

1、整套试卷对教材第一单元知识点的考查分配较均匀,涵盖较全面。

2、本套试卷充分考虑到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并且要对所掌握的知识能灵活应用。

三、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问题:

1、审题不清,缺乏对基本历史知识的理解性把握;

2、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3、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热点不够关心。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存在欠缺导致出现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现象。

4、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理解性记忆的重要性。

四、对今后工作提出努力方向:、强化基础,努力创新,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性把握,注重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

2、强化训练,要明确答题的一般步骤,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4、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5、把握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复习要求,用教师在研究考试,把握命题方向上的多投入,换取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的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在复习时尤其是对一些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内容、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帮助的内容,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扎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细致、到位。不能留有漏洞。

6、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11-2012学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胡水根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八年级参加考试的学生有 182人,平均分为55.02分,及格率47.54%,优分率1.64%;最高分为80分,最低分32分。

二、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大部分学生做得较好。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3、9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归纳列举题。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好的,学生失分较少,知识掌握的准确到位。

(三)材料分析题。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不理想的,学生失分较多,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到位。

(四)综合探究题。第16、17题稍有难度,难在审题上,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不认真审题,因而导致出错。

四、教学改进措施:

1、落实好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

中学生道德教育应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胡水根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1.传统美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中国人民历来崇尚气节,注重情操。爱国主义思想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及爱国诗人陆游等。这些仁人志士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舍己为国”的高尚精神。教师应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传统美德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坐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历代所颂扬。我们可以把“先忧后乐”作为青少年的格言和道德准则,并注入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新内容,以此作为激励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心扶贫帮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3.传统美德教育与遵法守纪的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同时古人又倡导“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这都说明古代思想家已经具备了勇于自我批评、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又如“不贪为宝”、“暮夜却金”等典故表明了古人非常重视道德品质修养,把不贪作为人生的珍宝,这对教育、引导中学生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4.传统美德教育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

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如果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我们必须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每一位职工;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

5.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礼貌教育相结合。我国人民历来注重文明和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即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圯上老人”、“举案齐眉”、“曾子杀彘”、“让枣推梨”、“宾至如归”、“千里送鹅毛”等典故,分别说明了长幼、夫妻、父子、兄弟、亲友、主宾等各方面的具体礼貌原则。上述成语、典故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好教材。教师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突出文明行为的训练和养成,如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等。

6.传统美德教育与立志成才教育相结合。古人是非常重视立志成才的,并倡导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如大禹为根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还有“磨杵成针”、“悬梁刺股”、“羲之墨池”等故事,表现了古人有一股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和恒心,这无疑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的精华,对教育中小学生立志成才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过: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根据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和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采取具体的科学的分析态度,挖掘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服务,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后进生帮扶措施

胡水根

后进生一般指学习成绩特别低的学生。一个班级内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以及后进生思想、学习变化情况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之一。因此,如何引导后进生增强学生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始终是每个教师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回顾自己在几年教学工作的实践中,在后进生身上花功夫最多,后进生进步也很明显,后进生的变化使班级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如何转化后进生,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鼓励后进生做学习的主人

差与不差本身就是辩证的统一,一个后进生在学习上可能差,但在其它方面就不一定差。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各自独特之处”。作为教师,就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不失时机地引导和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分类指导。首先,我从思想上不嫌弃他们,做到了既满腔热情,耐心启发诱导,又严格要求,作业因人布置,合理适当。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引起他们主观思想的转变。如智力较好,但由于好动贪玩,不注意听讲的后进生,就对他们进行遵守纪律爱护集体的教育,帮助他们一星期改正一个缺点;而对那些智力较低,基础差的学生,则进行增强自信心,要勇于战胜困难的思想教育。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有了进步,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他们不断前进。坚持思想教育的结果,使每个后进生都明确了学习目的,克服了自卑感,增强了上进心,从行动上表现出是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打开后进生学习动机的金钥匙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重要情感品质。在后进生的心灵深处,也存在着闪光的东西,深沉的爱,可以打开他们那不易敞开的心灵的窗户,这内部的需要和外部刺激的诱因是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2010年我中途接了一个比较棘手的后进班,但我发现,一些认课老师反映的不守纪律的学生,劳动观念很强,并且在劳动交谈中流露出把班级搞好的愿望,于是我抓住这次机会,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主题班会“我爱我班”,表扬了平时只有挨批评份的那些同学同时我也诚恳地接受了学生们提出的“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不存偏心”的希望和要求,在这群激昂的气氛中,我提出了“有没有把班级搞好的信心了”这一问题。出乎意料之外,教室里爆发了一声响亮的“有!”不少同学是含着泪水喊出来的。这一声“有”是全班同学奋发向上的心声;这一声“有”也让我同后进生的心贴得更近了。

1、培养情感,使后进生爱学习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态度的体验,它反映着学生的学习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学生表现的是肯定的情感:愉快、满意、喜爱等,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表现的是否定的情感:厌烦、嫌恶、憎恨等,学习就变得被动消极。因此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过程中,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情感变化,察颜观色积极创造肯定的情感境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我注重关心爱护学生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与对任课教师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正如罗素所述:“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就可能产生感动、兴奋、愉悦等肯定的情感,另一方面我从认真上好第一节课着手,反复研讨教学方法在后进生面前表现出一个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踏实不马虎的形象,以身示教引导学生刻苦学习,使后进生从想学向爱学转变。

2、锻炼意志,养成习惯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一种心理活动,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有很大的关系。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甚至是艰苦的练习和锻炼的过程。教育无小事,对待后进生身上的缺点、过失,哪怕是微小的过失,也不可等闲视之。“蝼蚁之穴,溃堤千里” 这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应记取的名言;对待后进学生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表扬引起的情感效应比批评、惩罚更有作用。

(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的具体措施

1、科学归因,勤能补拙。

所谓学习归因,就是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于某种原因所致。归因理论认为把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于学生内部可挖因素,易于促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反之,若归因于外部或不可挖因素则容易抑制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一般来说,后进后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头脑笨,学校教学水平与环境差、知识难等,从这些学习归因现状不难看出,后进生在分析学习归因时,常把归因指向外部因素或不可挖因素,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后进生不会因学习的失败而感到内疚;归因于内部不可挖因素的常常感到自卑对自己的学习前途失去信心和希望,因此阻碍了学习动机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不仅不给予正确的归因指导,反而视后进生干什么都不好,把后进生的学习失败归因于笨,就会使后进生逐渐放弃进取。所以,教师应引导后进生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如主观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当等,告诉他们数学成功的根本归因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汗水”。通过引导差生形成科学的学习

归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整理反思,逐步提高

我还坚持每天让学生改错题,每次作业批改都有记录.在室内“学习园地”设立了“每周一题”栏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严格要求自己

(一)老师要努力上好每节课

上好课,必须备好课,我在备课时将教材中学生易犯的错误,除了反复讲解外,还编成顺口溜,使他们比较容易掌握难点部分,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了兴趣。

(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所谓学:即知识、学识也。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的知识每天都在更新,而我们做教师的,不能满足于现在仅有的一点点知识。因为,我们现在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每天产生的新知识,足够我们学习一辈子了。我们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要不断学习。特别是在21世纪,一个风云变化无常的时代,特别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我们教育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的接触面的扩展,媒体的渲染,以及当今社会的风气影响,学生比以前了解得许多、而且也聪明了许多,所问的问题也难很多。因此,我们教师要懂得更多的东西,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于现在的知识。

所谓德:即品德、行为也。自古对教师的最好的解释是“教书育人”。一名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人是一门非常厚的学问,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理解的。一名成功的教师,不仅在教学成绩上要有好的表现,尤其是在为人方面,更是体现教师能力的重要准绳。做一个好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外,首要的还是“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要正人,先正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的人生观的榜样,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学生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品德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要求别人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是对教师“德”方面的最基本的要求。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八年级参加共二个班,考试的学生达94人,年级最高分为87分,最低分10分。

二、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中考。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27道,总共54分,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3、17、20、24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材料分析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不理想的,学生失分较多,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到位。

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以及历史考试的各项技能和综合能力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①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这在选择与非选择试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分析原因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认真,表述不清晰。卷面当中对题意理解不深、文字表达思维混乱不切要点、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及考虑问题不全面等造成丢分的现象很是普遍。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③学生答题机械不灵活。从部分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很弱,一些同学对于老师给出答案的能一字不差的作答,否则就答非所问,不切题意。这就表明学生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应试能力亟待加以提高。

④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欠缺。学生在如何评价历史问题上缺乏辩证的逻辑思维,只片面地抓住一个方面不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也与部分教师平时教学缺乏唯物史观思想渗透有着一定的关系。

四、教学改进措施:

1、落实好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类型: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其中选择题25题,分值为50分;非选择题4题,分值为50分。

2.试题特点:试卷题目中,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45%,稍难题占5%,总体难易度适中。根据八年级的总体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水平,本次试卷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问题涉及知识点全面,层次分明。

二、成绩统计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2129人,平均分61.82分,优秀率17.9%,及格率59.3%,最高分98分,最低分8分。预科班平均分69.78,优秀率27.3%,及格率79%;实验班平均分44.9分,优秀率1.48%,及格率24.3%。

三、暴露问题

1.基本概念记忆不准确。学生基本历史概念掌握不好,易混点区分不清。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无数个概念、知识点构成了我们所学的一本历史书。试题对概念的考查基本上是直问直答,没有设太多难点,但仍有许多同学做错,说明在记忆方面学生仍没有下足功夫,仅凭大致的印象和常识难以应付全部题目。

2.历史思维能力欠缺。非选择题是学生的弱项,考试时失分很多。历史学习要求学生能用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分析历史事件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更要放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大部分学生缺乏历史思维能力,且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表现为凌乱、啰嗦、不完整、不能使用专业术语,造成失分,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而是凭主观意向随意答题。

四、教学反思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新课时注意细化知识点,复习时则要突出重难点,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

2.丰富学生课外知识,课上也可适当将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完成对课本知识的讲解,要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对史料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分析归纳,组织语言的能力。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说句实话,这是让我心痛的成绩,在平时的授课和复习过程中,感觉不是这样的。我教八年级三个班的历史,学生人数113,平均成绩仅仅45.09,最高分107,这是我意想不到的,下面我就其中一个班的成绩为例,进行一下分析。从上述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5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还有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在授课过程中,要细致一些,我发现以前的授课有些粗糙,尤其是小字部分,没有引起相当的注意,而且这次出题覆盖面很广,涉及了课本的方方面面,稍有疏忽你就漏进去。而且,在以后授课上要除去枝蔓,留主干,要精讲。

这次考试题目难度有些大,选择题还基本适合我现在的学生,但是大题做起来就不顺了。如第36题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新的社会力量寻找的“先进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最初在哪一运动中被介绍到中国?先驱者是谁?

(3)如果给上述历史事件确定一个主题,你的答案是什么?

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掌握第二单元的知识,但是就现在的时间和精力来讲,他们还不能从这样的整体高度来理解这些知识或者是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我是这样理解这次考试的,希望各位历史老师多多指教。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考察的范围是中国古代史前三章的内容,题型与高考相符,题量适中,难易程度上中等偏难。考察重点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同时也重视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能力的考察。

二、答题情况分析

客观题答的较好,主观题反映的问题较大。

1、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如选择题第一题中“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只知表面现象,不知内在的实质。

2、没有认真审题或审题不清。如选择题第三题对墨子所说的话,不能很好的抓住关键词,审题不到位,所以出错很多。

3、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如32题不能把材料和书上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4、读图能力欠缺。如12题水利工程。

5、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能力较差。如31题。

6、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语言不规范,不能正确运用历史语言来做答。

三、思考及以后教学启示

1、对新的考试大纲要有一个十分清楚的了解及钻研,了解其考试范围、考试的各项要求;对于重点部分要不惜时间进行讲透,适当扩展延伸。

2、平时授课时,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教会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

3、基础知识要及时的巩固和强化训练。训练时要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形式上要有材料式、图表式、组合式、否定式、叙述式等等;从内容上要有史实类、理解类、特征类、热点类。从训练的方法上要注重上课训练为主结合课后训练、限时训练、纠错训练等。

4、对于材料题的训练要把握材料题的一般规律即:(1)、结合材料概括归纳提练;(2)、联系书本结合分析;(3)、结合材料分析启示、教训。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注重材料题的选取的全面性及多样性。

5、平时教学中,注重解题技能指导。审题,答题规范,条理清楚,书写用语规范。

6、多注意学科研究前沿,多了解当下历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注意在教学中贯彻“新

课标精神”,拓展学生思路,提供多种思考问题的角度。

7、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指导。对不同学生历史学科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的辅

导及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历史已成为过去,但考后历史的教学及学习应该给人以更多的启示。

本次期中考试采用自命题的方式,闭卷考试,时间是60分钟。现做考试质量分析如下:

一、命题设计:

考试范围为必修2第一、二、三、单元。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二、存在问题:

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旧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

学生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好。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抓基础,反复练习。

2、放慢新授课的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3、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5、加强学法指导: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指导

7、因材施教,对一班和10班的学生要采取自主性教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对9班要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入手,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跟得上。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得力其尔中学王洪江

一年一度的期中考试又结束了,在本次考试中我所任教的3个班级的成绩很不理想,原因很多,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为此就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八年级是中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期,好学生可以考90分左右,而差生只能考20分左右,差距太大。

二、教的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4.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个别题型学生没有接触过,结果学生无从回答。

三、其他方面:

1.本次考试试题出的偏难,题量大涉及范围较广。

2.期中考试前时间紧,内容多,期中复习时间少,这也是考试成绩不好的一个原因。针对上述原因,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努力做到:

1.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对社会知识的讲解要透彻,观点要明确,点评要到位。不能出现是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况。

2.单元测试和课堂练习要围绕教材,难易得当,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3.学生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课前要作深入调研,要充分把握好这个“度”。

4.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尽可能多安排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

5.对学生课堂听课、讨论、回答问题等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不可盲目表扬和一味的说好。

另外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也很重要:

1.采用了领着学生复习,每一节课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内容,然后小组抽背,课代表抽背,之后教师串联知识体系,使学生有个完整的历史概念。

2.老师统一思想,强化基础训练;多接触了解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让一些在历史学科成绩有突飞猛进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让学生明白历史成绩的提高并不是高不可攀。

3.教给学生读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习题讲评不只是知识的再现,更关键的是技巧的提升;合理安排课堂,体现主体知识,重视结构体系;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4.多搜集材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课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对本科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5.课下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接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我认识到在教学工作中自己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给我们老师和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实际体验是全新的,而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还相当有限,还有待于我们全体老师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从而在教改中求发展。

本次考试虽已结束,但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期末考试再创佳绩。

下载2014-----2015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2015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滕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总体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共有两大题型,涵盖了第1-------13课的主要内容,其中第一大题是选择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孙家集街道历史教研组 本次历史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察,重视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试卷以新课标为准绳、本学科......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睢县教研室。 二.试卷结构: 本试卷共有四部分内容,满分120分。 一. 积累和运用,共28分: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题两题4分;病句......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分析 香泉民族中学 王宝林 2009.11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香泉民族中学 王宝林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以教材为依据,遵循“夯......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以教材为依据,遵循“夯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应用”的原则,挖掘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的命题素材,全面考查所学的知......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 此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八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总分100分,以基础知识为重点,所学的内容都已覆盖到,难度适中,本试......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以新课标为准绳、本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设计巧妙,立意高远,与时俱进。以基础立意转向基......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推荐5篇)

    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齐家佐中学 陈永亚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说句实话,这是让我满意的成绩,在平时的授课和复习过程中,感觉不是这样的。我教八年级四个班的历史,学生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