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12月1日是第26个 2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2013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仍然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旨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奉献、进取精神,全面落实健康教育、检测干预、治疗关怀综合防治措施。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特效的疫苗,但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一、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二、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三、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四、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五、共用注射器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
六、推广使用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
七、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要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国家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
‚四免‛分别是:
一、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科)的综合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
二、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三、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由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一关怀‛指的是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容易感染艾滋病的人,称为高危人群。下列人群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1、有同性恋和双重性恋的男性。
2、静脉注射药瘾者(如海洛因、可卡因等)。
3、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了的血液及血制品。
4、共用被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头可能感染上艾滋病。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子女。
6、商业性性工作者。
7、曾经有偿献血(浆)人群。
第二篇:好教师是
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
————重读于漪老师 杨 彦
她已是80岁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至今,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她是谁?她就是被誉为“师者楷模”的于漪老师。当又一次怀着崇敬之情读于漪老师时,心境仍是难以平静:似平静的海面有了撞击的激流,笔直的大路有了明显的弯道,一望无际的原野有了突兀的障碍。再读于漪老师,你感觉就是与智者在交流,与仁者在诚谈,与勇者在求教。走近于漪老师,你终会明白——好教师是这样炼成的:
好教师要坚守。其实任何一个职业,如果你“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如果你“朝三暮四”,如果你“身在曹营心在汉”,哪怕你就是天才,我想你也是难以在你的职业中有立足之地的。而于漪老师的成功之一,则是她不仅“干一行,爱一行”,而且是以“干一行,就干好一行”的高标准来苛求自己的。六十年里,她不曾有过犹豫;六十年里,她何曾有过退却。难道命运格外垂青于她?难道上天格外眷顾于她?她不同于别人的就是:当别人在患得患得时,她在用信念坚定自己的选择;当别人在迎合于世俗时,她在用意念坚守自己的操守。如此,她才六十年如一日执着地爱自己的职业。可如今,在“开放”这个大背景下,许多的人热衷于“跳槽”,着迷于“炒单位鱿鱼”等,当然,如果这一切是着眼于追求个人的完善发展,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不是基于这个前提,如此的“不安分”,则是很不利于职业成长与发展的。特别是教师这个职业,则更需要每一个从事者,恒爱之,恒守之,像于漪老师这样的名师一般着迷,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在歌唱”,才有可能像她那样有伟大的职业建树。
好教师要学习。就像于漪老师提出的那样,要“知如泉涌”。做教师的,要传道,要授业,要解惑,没有如泉涌般的知识,真的是难以完成肩上的重任。所以,教师必须要“活到老,学到老”。于漪老师在其六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涯中,不仅教书,不仅育人,而且著作等身,这与她树立的“终身学习”的职业追求是切不可分的。她的《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中学生作文指引》、《教师学概论》等著述,向人们展示的正是这种基于对职业充满激情学习的硕果。但很遗憾的是,谈到教师要学习这个话题,现象是不容乐观的,因为有这样一批杏坛传承人要么没有学习这一观念,要么就是思想仍停留在“一桶水”这个认知层次,不主动学习,以为学习只是学生的事;或者仅限于对教材、教参、教辅的学习;或者仅限于对旧知识的巩固,逃避新知识;或者只限于专业方面的学习,放弃对新领域知识的接触„„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一点上,于漪老师真的是我们的楷模,她爱学习,爱思考,勤动笔,所以在个人职业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良性循环,加速了她的成长,更为她迎得了很多殊荣——全国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可以说,是爱学习让于漪老师“知如泉涌”,在语文这个大课堂里,她能熟轻就驾,她能高屋建瓴,她能成就个人的职业巅峰。
好教师要谦虚。于漪老师常说:“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又常说自己“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语文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于漪,师者的楷模。
她用爱祖国、爱学生的激情时时燃烧着自己,也不断感染着周围的人,被誉为师德标兵。《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中学生作文指引》、《教师学概论》等著述,向人们展示的正是这种基于对语文教学充满激情的硕果。1978年,于漪以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成绩而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有许多耀眼的荣誉:全国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但最为珍贵的是--永远的师者。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3.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首先要“知如泉涌”,而且要有伟大的人格力量。
4.座右铭: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6.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7.“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
8.你既然选择了当教师,你就选择了高尚,你就必须用高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一个人民教师的良知来告诫自己,自己是教师,和市侩不一样,不能把教书当生意做,从学生身上揩油;把知识当商品贩卖,捞取高额回报。如果那样的话,一名教师的道德行为底线就崩溃了。9.奉献是教师的天
第三篇:竞争上岗是
竞争上岗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法则在人事制度改革上的演绎。把竞争机制引入现代人事管理,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实行竞争上岗,是人事制度改革实践的一个创造,是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宝库中最辉煌的一页。公平、竞争、择优的选拔人才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僵死的用人框框,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公平择优,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用人机制的建立,是选人用人方式上的重大改革,是建立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重要措施。
一、搞好竞争上岗,必须坚持四条基本原则
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实行竞争上岗,必须坚持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这就是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在实践中必许坚持如下四条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典型引导、整体推进原则。传统的用人制度,束缚了人才的成长,使机关人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缺乏活力,死水一潭。实行竞争上岗,是彻底打破旧的用人体制,激发新的活力的根本途径。但在实际工作中又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采取抓点示范,典型引路,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方法,稳步实施。实行竞争上岗打破了一个位子坐到底,一人长期从事一种业务,工作调整难,职位难轮换的局面,克服了公务员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惰性,激发了大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求实创新的工作热情。
2、必须坚持广泛参与,群众公认原则。
2、必须坚持广泛参与,群众公认原则。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竞争上岗涉及到每个干部的升降去留和利益调整,是一项十分复杂而敏感的工作。对此广大干部、职工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心态不一,普遍存在或埋怨,或疑虑,或担忧,或无所谓等心理障碍。要搞好竞争上岗,离不开竞争者和群众两个主体,只有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使竞争上岗突出实效
3、必须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邓小平同志说:“选贤任能也是革命。”干部人事工作必须坚持公道正派、出以公心,从大局出发维护稳定和发展。这既是竞争上岗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确保竞争上岗工作质量的前提。竞争上岗只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种方式,而要通过这种方式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能否坚持公道正派,能否落实选人用人上的公开、公正机制,尊重人才、重用人才,就成为关键所在。第一,坚持公开、公正、平等、择优,是确保竞争上岗工作质量的前提。首先必须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陈腐用人观念的桎梏,认真贯彻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破除陈旧的选人用人观念;要坚持条件,不唯资格;注重实绩,不讲照顾;重用人才,不用庸才。其次是必须坚持用人标准,体现优中选优,对竞聘者应当一视同仁不分先来后到,不搞亲疏远近,不讲特殊照顾,充分尊重每一名竞聘者的实际成绩,不弄虚作假,不随意加减分,充分体现优者上庸者让,优秀人才优先选用的用人导向。第二,竞争上岗要坚持硬杠子选人同灵活性相结合,择优劣汰。竞争上岗中必须坚持尊重人才,发现人才,坚决重用人才;竞争择人既要坚持硬杠子,将那些认真学政策业务、学有所成,在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的人,将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作风正派的人,将那些努力工作,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有魄力、有实际经验,能够办事的人择优上岗。又要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其过去、看其现实表现,要注意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思想,在选人、用人上不搞一刀切,不求全责备,对年轻想干事且能干事者,即使有某些弱点和缺点,也要放手使用,这有利于优化干部队伍的梯次结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们选人、用人的角度和侧重点也要进行改革和调整,用人要看主流、看发展,注意发现人才潜在的优势,不拘一格选才用才,要敢于把那些有魄力、有个性、有特长、有棱角的人大胆选拔到重要岗位,使其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在做好优者上岗的同时,还应及时与落选者谈心,加强疏导教育,引导其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增强团结,焕发热情,努力减少负面效应。
4、必须坚持党管干部、民主集中制。竞争上岗,实质上是选贤任能的一场革命,它改革的不仅
仅是用人方式和论资排辈的用人观念,对长期形成的一个位子坐到底、能上不能下的习惯定势,都是一个强烈的撞击。这项工作强调群众广泛参与,但由于人们的认识、觉悟、参与态度不同,群众意见容易出现片面性和局限性,尤其是竞争上岗的“民主测评”环节,因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会存在相互猜忌或订立攻守同盟、小团体利益驱动等因素,群众会凭个人印象或个人亲疏好恶投票,使测评情况难以真正、全面的反映客观事实。如果简单以票取人,以票定去留会使一些平时勤勤恳恳干事,疏于人际交往、工作成绩优秀的人,会使一些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有作为的人被淘汰出局。有效规避上述现象的发生,就是要坚持党管干部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注意当好裁判员、教练员、宣传员、安抚员。明确笔试、面试、民意测验等的权重。由于缺乏合理的权重比例,各单位的笔试、面试、民意测评所占综合成绩的权重不一,存在某一项比例过大的不平衡现象,影响了综合成绩的客观准确性,一定程度上起到单纯强调某一项的误导作用。需要设定合理的考试计分权重。从实践经验看,笔试、面试、民意测评的比例为4:3.5:2.5比较合理。考察考核的结果一方面难以量化,另一方面将考核结果列入计分权重则降低了考察考核的重要性、严肃性,故不宜将考察考核结果计入综合成绩,而是应作为党组(党委)评价竞岗者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教师是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任务是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传给下一代。是社会文化特定的传递人,是人类所创造精神财富的传播者。教师的劳动在于使人类文明继往开来,在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既然教师地位和作用关系到人类文化知识传播,关系到培养下一代的繁重任务,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前途,所以我们就不能不对教师职业提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下面就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谈一下我对师德师风的认识。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教师是光荣的职业,人民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这一神圣的职业让我们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第一:廉洁从教,不乱收费,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我们不能给教育涂上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蜕变成金钱关系。我们要小心呵护师生关系中纯真的感情,忠实履行人民教师的使命。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育是事业不是商业。第二: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影响这祖国的未来,要想让学校成为一块文明的净土,让中国成为礼仪之帮,我想这需要教师为人表率,率先垂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在礼仪推广和普及中,扮演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角色.。而对于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万事之师表,即有天然的亲和力。作为教师自律是第一位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二者相鉴,缺一不可。现代教育以学生为本,所以我认为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工作岗位的人民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基本教师素养,这样,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教师是
教育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 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 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 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一个人必须感觉成功,才能成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 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 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 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想。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特征。
与您共勉
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 “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 “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追求目标
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 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