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课间野外考察报告2

时间:2019-05-15 05:1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球科学概论课间野外考察报告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球科学概论课间野外考察报告2》。

第一篇:地球科学概论课间野外考察报告2

考察人:刘嘉露 学号:1002091102 班级:勘查1班

地球科学概论课间野外考察报告

(二)有了上一次考察的经验,我们早早的坐上了开往北京西南房山区的学校大巴,这一次感觉并没有多长时间就到了第一个目的地——坨里,车停在一段铁轨旁边,我们鱼贯下车,一个跟一个的向一个小山坡爬上,可是这个山坡并不像平常所见的那样平缓,感觉角度很大,略陡,当大家全都爬上去以后老师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原来山下是白垩纪时期的岩层,而山下则是长城纪,形成于中原古代,这样相差许多年代导致一边为山一边为平原的构造情况——断裂。而我们现在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南大寨八宝山断层,一直延伸过去太行山和华北平原形成的就是这种断层,与此同时周围产生许多小断层叫做次一级断层,虽然没看见大的断层,但是可以通过小的断层反推出来。

站在山包上向远处望去我们可以看见一座大桥,老师告诉我们桥下顺延过来的是大石河河谷,是北京市区最早定居的地点。而在不远处有一个接近直角的拐弯,俯看了这些以后,老师带领我们下到河谷中,有一处凹岸,仔细观察岩石构造为砾岩,分选性、磨圆度都很好,是在河流环境中形成的,再向下观察可以发现透晶体状的沙岩,砾岩包沙岩反映了二元结构,这一堆沉积环境可以看出曾是河流,而通过观察凹岸的方向还能看出河流冲击方向。

顺着铁轨一路走去,在两侧的石壁我们又看到了剪节理,节理是指同一个结构至少出现两条以上,而剪节理的特点则是没有明显位移,面非常平整、光滑,颜色非常好,而且有的砾石一半都没有了,造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区域挤压派生出剪应力。在观察过程中,老师还告诉我们这个铁路并没有废弃,大约早上十点就会开过来一辆火车,大家都很兴奋,再向前走一段我们在雁力型剪节理下又观察到了张节理,跟剪节理的差别很明显,张节理就好像一张纸被从中间撕开,砾石虽然完整,但表面很不平整。随后我们一行人又浩浩荡荡的回到了大巴上,直到快要离开也没有看到火车开过,不免有些遗憾。

又行驶了没一会儿,我们来到了辛开口,在一处隧道旁的山体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一条大断层,把山体分成了两部分,我们观察的这个东面为上盘,西面是下盘,两盘地层明显相对位移,根据标志层判断为正断层。沿着铁路继续向前走一小段,可见北侧边坡上长城系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中发育褶皱构造,从西向东由一个背斜、一个向斜和半个肩膀式背斜构成。褶皱两翼岩层倾向相反,为斜歪褶皱。上述正断层切断了半个肩膀式背斜,从中看出褶皱形成时代早,断层形成时代晚。

再走大约200米的路程,观察到了波痕,非常平整的层面上有类似水波纹的痕迹,这是由于水底的波所造成,但是并非所有的层积都有波痕,通过波痕也可以推测出水流方向。在观察波痕的附近又看到了棋格状剪节理,X形,所夹的角不是直角,为一个钝角一个锐角,是同时形成的,叫做共轭,锐角的平分方向挤压所形成。

第三站我们来到李各庄,在陡壁东侧观察小型平卧褶皱。褶皱两翼总体近水平且近于平行,观察到陡壁中部一个大型的平卧褶皱。我们站在稍远的地方,远观剖面,根据岩层颜色的变化,确定层面位置及岩层延伸情况,才能看清大型

考察人:刘嘉露 学号:1002091102 班级:勘查1班平卧褶皱。此外,在大型平卧褶皱内部,还发育了一系列的次级或更次一级的小褶皱。在陡壁西侧可见两翼很宽缓、转折端呈圆弧状、轴面近水平的小褶皱。最后我们去了周口店猿人遗址博物馆,首先观察第一地点——猿人洞,听导游讲解了许多有关猿人洞发掘的历史和地质地貌形态,又观察了几个山洞以后我们去了博物馆,看了许多模型与模拟猿人生活的影像,由于时间有限,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结束了这次的考察,作为一个工程人,让我更加了解了考察工作的流程,也更加热爱这个职业!

第二篇:2010《地球科学概论》野外实习报告

《地球科学概论》野外实习报告

地点一:下苇甸

片流和坡积物:大气降落的雨水或雪水中一部分通过蒸发回到大气,一部分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余约1/3水体形成地表水流。起初,降水向下沿自然斜坡均匀流动,其流速小、水层薄,水流方向受地面起伏影响大,无固定流向,成为网状细流,称为片流。片流能比较均匀地洗刷山坡上的松散物质。由片流搬运的物质一般在山坡的凹入部位或山麓堆积起来,形成坡积物。坡积物在山麓地带常连接成覆盖斜坡的群状地形,称为坡积裙。坡积物成分单一,与山坡上的基岩一致;颗粒较细,通常以砂、粉砂、粉砂质粘土为主,偶夹有细小的岩屑砾石,磨圆度与分选性差,略具与坡向一致的层理。

过桥后可见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即冲积物,一层一层的(粗细间隔反映出层面),表现为粗砾石与碎屑物的二元结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和分选性。此处冲积物位于桥的上方,是由早期河流的堆积形成,上面平坦,早先的河漫滩高出河床成为阶地。

在间歇性河道两侧山坡上,分布着多条冲沟(冲沟由洪流的冲蚀作用形成),呈V字形;在冲沟中几乎没有沉积物,大量的碎屑物质在冲沟出口处堆积,构成洪积扇(洪积扇:洪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称为洪积物,绝大部分洪积物在冲沟出口处沉积,在地貌上呈扇状地形,故称为洪积扇)。在接近扇顶的部位地形坡度大,洪积物厚度较大,主要由粗大的砾石组成,砾石的磨圆度与分选性都很差;从洪积扇的上部到边缘,地形变缓,洪积物厚度变小,颗粒变细,由砂过渡为粉砂和粘土,并出现层理;洪积物的成分较简单,与山坡及冲沟中的基岩一致。

河床边上可见一些板岩,棱角状,无磨圆度;此处板岩是受高温烘烤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含矿物结晶,且矿物分布均匀,相对致密,其原岩为泥岩。此处其他岩石:石灰岩(有层理,次圆状),岩浆岩(此处岩浆岩为侵入岩,中粒结构,含有黑白两种矿物,黑为角闪石,白为斜长石),大理岩(变质岩,此处白色),砾岩(层状,有粘性)。

继续走可见河曲(由河流凹岸受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形成)。在河水单向环流作用下,主流线偏向并冲击凹岸,河湾最大弯曲点往下游迁移;在单向环流作用下,凹岸不断地被侵蚀、掏空,并发生重力崩塌而后退;凸岸则不断地发生堆积并向前推进,从而形成河曲。这里可见凹岸大多有基岩出露,坡度很陡;而凸岸有大量的沉积物,坡度很缓。

地点二:丁家滩东小山丘

此处比现代河床高40余米,显然不会被洪水所淹没。在小路边近山顶和山顶处,可见一层厚度约2~3m的砾石层,砾石成分为从异地搬运来的、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碎屑,磨圆度和分选性均较好,粒径多为2~5cm,含较多的红色粘土,故砾石表面呈砖红色。根据砾石特征推断,该砾石层为冲积物,也就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由此可知,该砾石层构成了永定河较高处的阶地,属于Ⅲ级阶地。实际上,这个谷地与点处相连的部位是中更新世时期的一条古河谷。

该处以西有一个大致东西向延伸的、横断面近似于“V”字形的谷地。该谷地底部的高度与点处的基本相同,或前者略高一点。

阶地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有关。多级阶地:永定河边发育着河漫滩;丁家滩村建在Ⅰ级阶地上;丁家滩村以西和上述谷地之间有一块略向河床倾斜的、较平坦的地面,属于Ⅱ级阶地;点处属于Ⅲ级阶地。这表明自中更新世以来,该地区发生过三次相对短暂的、快速的上升运动,从而形成了这三级阶地。

深切河曲:在点处及路线沿途可以看到,永定河已是极度弯曲,但是河床一侧或两侧的谷坡却很陡,即类似于深切河曲。这说明从中更新世开始,该地区快速上升时期是短暂的;而长期则处于较稳定的时期,侧蚀作用广泛进行,形成河曲,并曾发生河流改道,后来地壳上升,侵蚀基准面下降,下蚀作用加强,从而形成了深切河曲。另外,由公路至点处,沿途

可以看到层理很清楚的沉积岩。

地点三:军庄南约1km铁路边

下二叠纪厚层粗砂岩夹细砂岩、粉砂岩,岩性分层及层理都很明显。受构造运动影响,地层已发生倾斜。在厚层粗砂岩中发育规模较大的斜层理,它与上、下岩层面相交的角度大小不同,并且能看到有些岩层中由下往上砂的粒度有明显的变化,由此可以判断沉积时水的流动方向及岩层的顶底面。

上述地层中发育一系列的构造节理,把岩石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此处还发育一条小断层,岩层被错断,两盘发生了相对位移,断层面较平缓,上盘相对下降,为正断层。

沿铁路向南至隧道口有一处侏罗纪玄武岩。岩石呈浅紫红色,隐晶质结构,仔细观察岩石块发现有杏仁状构造,杏仁体位置为原来的气孔,被CaCO3、SiO2溶液填充。气孔规则,近似圆或椭圆。杏仁体成分主要为方解石或石英。岩石中裂隙较发育,且多被方解石所充填。另有针状浅色矿物是斜长石。这套玄武岩层平行不整合覆盖在下二叠统砂岩之上,两者之间缺失了上二叠系和三叠系。

地点四:大觉寺

大觉寺后山有大量花岗岩,本是白垩纪3公里以下形成的深层侵入岩,因地壳抬升而出露地表,岩石呈中、粗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晶体结构为显晶质,总体呈灰白色,细看有三种颜色的矿物,主要矿物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次要矿物有黑云母、角闪石。

球形风化:花岗岩中发育三组节理,它们相互之间近于垂直或大角度相交,把岩石切割成长方体、菱面体或不规则状块体。这些岩块的角、棱最容易遭受风化破坏,并且在节理面上也产生由表及里的风化作用(可见层状剥落现象),最终岩块被改造成大小不等的球体或椭球体。

根劈作用: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随着植物长大,根系也变粗,从而使裂隙加宽、加深,导致岩石崩解。这里多处可见根劈现象。

第三篇:野外考察报告

地理教师培训基地野外考察报告

时间:2005.7.24--2005.7.28 考察地点:江苏省中北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北翼)

参加人员:陈胜庆、李功爱、陈大旺、杨志荣、费燕杰、张慧娟、顾四新、马莉、王保卫、董训跃、罗芸英、杨丽萍

一、考察目的:

为了提升浦东新区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地理教育观念较新、地理教学方法灵活,且能适应“二期课改”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师,浦东新区地理学会、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联合组织了长江三角洲北翼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一行的39人中,绝大多数是浦东新区地理骨干教师或陈胜庆、吴根才、李功爱地理培训基地的成员,通过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如GPS全球卫星定位仪、数码相机、电脑网络等技术,收集沿线考察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景观资料,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树立新的资源观、能源观和生态环境观。旨在将实践中获取的知识通过加工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去,提升课堂效率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考察内容:

1、我们考察了江苏盐城大丰--世界目前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这里风光秀丽,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生态湿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东方湿地之都”之称。这里建立了麋鹿、丹顶鹤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地理考察的好去处。

2、参观了施耐庵纪念馆及陵园--施耐庵是历史名著《水浒转》的作者。

3、考察了位于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对了解我国近代历史收集了难得的资料。

4、参观了“中国水晶之乡”--连云港市东海县水晶洞、水晶生产和销售基地--我们亲眼目睹了岩浆活动、地质作用的产品:各类岩石、矿产,特别了解了内生矿产的形成条件及产品、水晶矿的价值及加工过程,学习了辨别真假水晶的简易方法。

5、参观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了解了我国大陆的钻探技术,这项工程的胜利竣工获取了大陆基岩研究的宝贵资料,对地质勘探提供了许许多多的科学依据。对进一步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发展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钻孔位置:38.095300N、40.3778740E,该工程利用现代深部钻探高新技术,在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部的江苏省东海县钻探一口深达5000米的科学钻井。

6、考察了位于连云港附近的花果山--花果山是拍摄电视《西游记》的主要外景地,这里的山石、树木、花草都较特殊,对地质、地貌、生物、土壤、气候的考察意义较大。也使我们对自然地理要素

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那里的猴子能与人安然共处,体现了动物与人类和谐生存也是多么美好的。

7、参观了“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堡--连云港”,连云港是兰新线-陇海线的起点,港区是岩石海岸,港阔水深,是我国重要的煤炭港口和集装箱港口之一,是实现海陆联运的重要港口,这个港口的开发和建设既联系了海外港口,又通欧、北欧、中欧家相通。这对我作用是相当大万千。

8、参观了淮安“周恩来总理纪念馆”,了解了周总理辉煌的一生。

9、参观了“邮驿博物馆”,江苏省高邮孟城驿、古文游台,即古代邮政通信的历史见证。

10、考察了连云港的岩石海岸的侵蚀状况,海滨浴场的形成,这对我们了解连云港旅游资源、海岸资源的开发潜力大有裨益。

我国南北海港和过陆上与中亚、东和西欧地区的国国西部大开发的的,我们看后感慨

11、考察了“京航大运河”现今的规模和主要功能--航运、调水通道、灌溉、泄洪、养殖、旅游等。

12、考察“南水北调”起点--江都水利枢纽工程:这个花园式的水利枢纽工程,集调水、发电、灌溉、防洪于一身。体现了我国江河治理的丰功伟绩。

13、考察了地理学之祖--徐霞客故居和墓地:徐霞客是中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山川江河间进行地理探险考察,给我国地理学界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他的精神激励着我国乃至世界地学界人士对自然地理等付出不懈的努力。

三、考察的主要收获:

我们这次地理考察虽然时间较短,所行的地理区域较小,但是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的具有地理特色的考察线路和丰富的考察内容,使我们收获颇丰。归纳起来有以下收益:

1、自然地理知识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北翼的地形,河流(含运河)湖泊,气候,典型动植物,土壤,海岸类型,矿物岩石等的形成有了较明显的了解,由原来的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自然地引入,对我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很大。

2、人文地理知识方面:对京杭大运河,江都水利枢纽工程,连云港的港口建设与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都有了较深的具体的感受。对沿途农业、工业、交通、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也有一点直观印象。

3、历史地理知识方面:“新四军的发展历史”,周恩来辉煌的一生,徐霞客、施耐庵、蒲松龄的生平事迹,以及高邮孟城驿(古代邮政通信-主要应用于军事方面)也有比较大的收获。

4、现代技术设备使用方面:对特殊的地点进行了定位,运用了定位仪进行了旅行导航,进行了一些测距、测速,运用数码相机和DV把沿途的景物记录下来,还认识了我国大陆钻探的工程技术。总之现代高科技在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我们所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我们积累教学资料提供了方便。

5、同志之间感情方面:来自各校的地理教师在这次沿途中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互相之间从认识到交流生活、学习、工作的感受,学习现代设备的使用方法。同志之间加深了感情,增强了友谊,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

总之,我们这次地理考察在陈胜庆老师的带领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四篇: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体会

大家常说,地球是目前适宜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这个家园既为人类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水、能源和矿产资源,也常给人类带来诸如火山、地震、海啸等灾难。人类作为这个星球上的居民,一直把探索地球奥秘,当成自己的梦想。探索地球奥秘,不能仅仅停留在地球表面。地球是由多个圈层组成的。它的外圈,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它的内圈,有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在外圈和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过渡的软流圈。长期以来,由于科学手段的局限,我们对地球的了解还停留在地表。迄今为止,直接钻探深度只有地下12公里。

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认识地下物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不仅是人类探求自然奥秘的追求,更是人类汲取资源、保障自身安全的基本需要。正是基于这种共识,很多发达国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启动了深部探测和超深钻探计划,希望通过“揭开”地表覆盖层,把视线延伸到地壳深部。这些科学计划,目前已经获得了重大成果。

中国地球科学是世界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的也是非常杰出的部分,理所应当为人类认识深部地球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近些年,中国地质科学家已经在深部地球的研究中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在内的一大批地学研究,已经在地球深部研究中开了好头。不久前,国土资源部实施了“汶川地震科钻工程”,并且即将实施“深部探测与资源研究科技专项”。这些,都反映了人类在认识和探索地球深部中的积极尝试和重要成果。

认识地球的目的,不只是圆科学探索之梦。对于走在经济社会发展腾飞路上的当今中国,认识地球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基础,也是有效的支撑手段。中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发展的瓶颈,其中资源与环境,都与我们认识地球、把握规律有关。

众所周知,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经历的漫长岁月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如土地、矿产等,仍是人类开发利用的主体。我国目前正在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多重压力。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目前,已发现170余种矿产,资源开采量居世界第二,支撑了6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然而,随着矿产开发力度的加大,资源储备急剧下降,矿床发现率长期低迷,已勘探的能源和固体矿产资源对工业化的保障程度日见下滑,资源的供需矛盾突显。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矿产资源消费大国,一些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或者超过50%。尽管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矿业,但由于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会持续上升,资源压力在相当一段时期难以缓解。从经济安全出发,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必须保持在安全临界线以内,而增加国内资源供应和提高保障度是唯一的、积极的策略。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地质工作者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为国家建设找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60年后的今天,那些浅层的、好找的矿产资源,已经没有很大的勘查潜力,认识地球深部,向地球深部要资源,是今后找矿的主攻方向。

就在我们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刻,我们还要正视一些也许对人类更加严峻的环境危机。比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地下水位下降,比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城市地面沉降„„这些已经造成了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近些年自然灾害的频发,引发了全球粮食的紧张。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年至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同时也让人更加体验到地球深部结构和动力作用对地面生存发展的重大影响。2008年以来,中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北方干旱灾害„„凡此种种都给我们以警示,也更让我们关注地球深部。在人类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用科技的力量更多地了解地球,更清楚地认识我们居住的家园环境,从而有更加安全、有质量的生存发展保障

认识地球,保障发展,就是要高度关注地球,深度了解地球。要解决我们对自己家园“看不透、探不到、说不清”的状况。在认识、研究地球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健全鼓励创新机制。要敞开心扉,开阔思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科学竞争。要在研究地球中提高人才素质,依托大项目和重点实验室为地质找矿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保障和鼓励人才成长。

认识地球,保障发展,就是要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地质找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机制,要继续按照“找新区、上专项、挖老点、走出去、依靠科技和人才”的思路,加强地质找矿战略研究,实施全国矿产勘查和矿产资源规划,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技术、新方法,科学规划,为国家找好矿,找大矿,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足量的、有用的资源。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深部探矿的力度,不断探索深海资源和新能源,保障发展对资源的需求。

认识地球,保障发展,就是要讲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保护地球环境,善待自己的家园,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把握自然规律,遵守客观规律。要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家是全球人共同的家。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触动了每个国家发展的脉动,但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重大的危机都孕育着巨大的创新发展。中国要及时抓住这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目标,这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也是关系世界和谐发展的伟大事业。让我们与全世界所有关心人类命运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携起手来,认识地球,保障发展,真正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并尊重它的客观规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更好地发现地球奥秘,更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地球多灾多难是全人类造下的恶果。长期以来人类严重的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使全球气候、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像人得病一样,现在频发的灾难说明了地球已经病的非常严重了,生态环境已经达到了地球本身所能承受的极限,是对人类无休止的开发破坏的警钟。如果人类再不以此为鉴,继续任贪欲恣肆,必将走上灭亡的道路。

二,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深刻反省自己对加剧环境恶化所做的一点一滴,比如浪费淡水资源,浪费生活材料,生产材料,浪费粮食,过度开私家车造成温室气体排放过量等等等等。知耻近乎勇,反省之余,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爱惜粮食,提倡素食,不过度消费。这并不是我们的贡献,而是我们本来就应该这么做。希望通过每个人约束自己的贪婪和浪费,我们的地球能慢慢恢复健康。

第五篇:826-《地球科学概论》

826《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内容范围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各专业学习的入门基础课。主要是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思维方法和整体结构,增进地学科研兴趣和后续课程的奠基。

要求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掌握地球外部及内部圈层特征、地球上各种地质作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认识常见的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主要特征、各类构造特征;根据地层、岩石、构造等基本特征学习分析其形成机制、环境及其演化历史。

其重点和难点是:以地质作用-地球动力学为重点,侧重资源、地质年代及演化等;大致了解地球历史的意义和资源—环境—人口—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为使学生加深理解地球科学概论功课的主要内容,也可选学“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基础”、“动力地质学原理”、“地球概论”等课程内容。

考试章节范围及各章重要程度:绪论(C);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C);第二章地球的外部圈层(C);第三章地球的内部圈层(A);第四章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A);第五章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B);第六章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A);第七章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B);

第八章构造运动(A);第九章地球动力系统(A);第十章地球的资源(B);第十一章地球的环境(C);第十二章地球的起源与演化(C)。[A-重点掌握和详细分析;B-基本掌握和讨论;C-一般了解]。

了解一些主要的矿物类型特征、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及实验鉴定标志;褶皱、断层、节理的主要特征;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的主要特征。

参考书:(1)汪新文等,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出版社,1999。

(2)陶世龙等,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出版社,1999。

(3)徐邦梁,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94。

(4)叶俊林等,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1987。

下载地球科学概论课间野外考察报告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球科学概论课间野外考察报告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化野外考察报告

    德化野外考察报告 ――九仙山、石牛山之行学院:旅 游 学 院 班级: 姓名:张婉婷 学号:1223211048 指导老师:陈金华 、叶新才、林明珠考察地点:九仙山、九仙山气象站、石牛山国家森......

    地球科学概论 关于岩石的种类

    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炽热的岩浆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它可以分成两个成因系列:一是由岩浆侵入地壳并在地壳中结晶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另一是岩浆喷出地表(突破地壳),在海水或大气中......

    长白山野外考察报告3篇

    篇一:长白山野外考察报告沈阳市第三十中学 黄晓燕长白山位于我们吉林省的东南部,为欧亚大陆东端的最高山系。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已于 1980年1月1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

    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长白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地理系98级陈险峰 2001年7月15日晚8:30我们一行20人由何老师带领乘坐北京开往长春的T59次列车,开始了为期7天的毕业实习考察。本次实习考察设有两个地......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课程设计探讨与实践

    摘要:根据地学类专业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条件,提出了应合理科学地设置《地球科学概论》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和重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培......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长白上野外实习考察报告朝鲜一中 吴恩花一、长白山概况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

    地理野外考察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安顺地区野外实习报告 系别:地理系专业:地理 班级: 姓名: 目录 1、实习的目的和路线....................................................................4 2、内容..............

    政史地教研组野外考察报告(范文大全)

    政史地教研组野外考察报告 考察地点:擂鼓台风景区及沿途主要居民生活区。 参加人员:政史地教研组全体教师及教导处相关人员。 活动时间:2012年10月13日(8:00—16:00)。 往返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