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

时间:2019-05-15 05:0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四讲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四讲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

第一篇:第四讲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

第四讲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

知识要点:

1、确定内容,就是选择材料;确定中心,就是确定中心思想,也叫立意。

2、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3、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4、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会发现几种不同的思想含义。

考试说明:

中考时,学生怎样根据命题要求来确定表达的内容呢?这是在确定中心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谓选择材料就是针对这个意思说的。

纷繁多变的当代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中学生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同现实生活息息相通,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写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文章。从2001年中考作文来看,考生在确定表达的内容时,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着眼当代热点

山东省2001年中考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操场上,小鹿同学突然晕倒了„„”这一材料,就这件事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进行联想和想象。有位考生把构思和选材的目光投向揭露***的罪恶这场政治斗争,以《走出生命的误区》为题叙写了小鹿同学痴迷***,患心肌炎却迷信“有大师保护,快要成仙”的歪理邪说,拒绝医治最终晕倒这令人痛心的过程,强烈声讨***摧残下一代的罪恶行径。这种选材与当代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2、着眼当代新风

2001年兰州市中考作文题是《美在身边》,大多数生活面窄的考生都把寻找美的目光投向学校或家庭,而有位考生调动自己的课外阅读积累,这样写道:“记得5月初的《兰州晚报》上刊登了兰州急救中心O型血告急的消息,第二天,就有2000多名群众挽起袖子为急救事业无偿献血,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这不正是有无数颗美好心灵汇聚而谱写的爱之歌吗?”这样的新风这样的“美”,就出现在中考前一个多月,真实、鲜活、动人,跳动着时代脉搏,是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的被用滥了的材料所无法相比的。

3、着眼当代改革

当代改革大潮涌动着创新的灵魂,在中考作文中引入改革题材,能给人全新的感受和思考。2001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是《新的》。有位考生把课程改革引进选材的视野,以《新的课程》为题,描写同学们对电脑等新课程的热切呼唤,事真情深,现实意义强烈。而河北省有位考生反向落笔,历数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结尾处写道:“中国的莘莘学子,何时才能搬掉书岳题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呢?这位考生拟题《中国的教育家,你难道还没有发现吗》(命题要求是以“发现”为话题作文),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之情振聋发聩。文章以对教育现状的全新审视作为题材,体现出作者与时俱进的意识,那直陈时弊勇于改革的锐气,新人耳目。

4、着眼当代科技

科技高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中考作文如能写及高科技带来的现代文明,或是就“记忆移植”这类双刃剑发表看法,定能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意识。武汉一考生写的题为《“我”为我服务》(命题要求以 “服务”为话题作文)的科幻故事就是范例。题中带引号的“我”是“克隆学生公司”同过“我”的细胞复制出来的克隆人。克隆人“我”代替原“我”读书、作文、考试,原“我”却“躲在游戏机室,尽享美好人生。”一年后,克隆人“我”帮原“我”考入重点高中后便离去,此时原来的“我”大脑竟像“生了锈的轮子”不会思维,腿部肌肉也严重萎缩,原“我”在文末呼喊:“可怕的服务!可怕的克隆人!”作者对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克隆人明确地表示否定态度,带有很强的趣味性与时代感,别巨匠心。

5、着眼当代名人

当议论需要例证或者叙写需要旁及某一内容时,选择的眼光应多向当代名人扫描,力避陈陈相因,人云亦云。江苏淮安市2001年中考所考的是全命题作文“在机遇面前”。有位考生以香港总商会会长霍英东先生和美国微软之父比尔?盖茨为例,论证“把握机会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这一论点,材料鲜活典型。阅读时浓厚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四川省2001年所考的是半命题作文《我渴望》。有位考生别出心裁,拟题《我渴望做一回自我》,选材涉及近年来被狂炒的两位“名人”——韩寒和哈佛女孩刘亦婷。文章叙述自己机械生硬地模仿韩寒、刘亦婷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抒发了做一回自我的自信和勇气。材料的鲜活和“名人”引发的多种视角能激起读者全新的思考。

6、着眼当代理念

例如,大城市居民怎样看待来自农村的民工群体?传统观念与当代理念在这里怎样发生碰撞?四川省的一位考生以《我渴望大家理解他们》为题,生动地描述了一位青年民工舍身救城市儿童的故事,抨击了人们的偏见和世故,文章还对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民工”做出了充满激情的回答,充满着人文关怀色彩。这种着眼于当代新理念构建的选材视角,是独特而富有启迪意义的。

[4—1]以“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导思:我们对柳树并不陌生,上小学时就背诵过贺知章的《咏柳》,十分赞赏其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所表现出的想象力;上初中后又学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表现的真挚友情令我们赞叹不已。在考虑以柳为话题的文章的选材时,怎样避开这些人所共知的素材,表现出一种独到的眼光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引用体现当代性的材料,展示你关注现实的个性积累,以“悟”出新。例如你可引用党的好干部、人民公仆孔繁森的《咏红柳》:“无垠戈壁绿一层,历尽沧桑骨殷红。只因根生大漠下,敢笑翠柏与青松。”你可以把“孔繁森就是‘历尽沧桑’、植根大漠、枝殷叶绿的红柳”这样的深刻感悟融入文章,亮出新意。

2、如果你有较多的古诗词积累,你不妨从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说开去,介绍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及其原因。例如你可引用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玉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白居易的《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几度春。遥忆青青江岩上,不知攀折是何人。”这种选材特点是写同类人所未知,以知出新。

3、如果你写脱物抒情类的文章,那么你要尽量避开赞美顽强、生命力旺盛一类的内容,选取新的感情引发点。例如柳长得越高,枝条却垂得越低,微风吹拂,婆娑起舞。有人说这表现着谦虚,但如果你说它“那时因为大地时时提供着养料,柳枝不忘养育之恩,向着大地母亲微笑,献上敬意呢”,便能将柳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结合着写,有了创意,有了你属于自己的情愫,这就是“以情出新”。

4、引用贬柳诗,如宋朝陈与义的《柳絮》:“柳送腰肢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癫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从以柳讽人拓展开去,可以奇出新。

[4—2]以“良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

导思:虽是全命题作文,但既无提示,又无其他限制,只要所写突出“良师”即可。这道题开放度很大,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广阔空间。要在选材上闪出创新的亮色,应把握以下几点。

1、多考生写“教学上认真”“生活上关心”的“良师”这类“第一构思”,选择“医治心灵创伤”等内容为题材,在读者面前凸现一个“良医”式的“良师”形象。

2、跳出一篇写一人的常规思维,从印象深刻的众多“良师”形象中选出若干最具美丽的场面,构成“良师”群体,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

3、打破“以人为师”的框框,选取生活中通过暗示间接地教育你的事物为叙写对象,展现这些不开口的“良师”的内蕴美。你可以写黑板——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漆成一身黑色,为的是能清楚地衬托出粉笔字的白;你可以写扫帚——同污秽赃物势不两立,必欲扫除之而后快,而当人们在赞美优美清洁的环境时,在议论该给谁一个荣誉称号时,它却躲到了不为人注意的墙角;你可以写橡皮——宁可天天承受磨砺身躯的痛苦,但决不放过白纸上一丝一毫的错误;当然你还可以写坚忍不拔的小草,写任劳任怨的老牛,写团结互助的大雁等等,应该注意的是,无论写何物为“良师”,你都要揭示你对它独特的感悟,亮出有个性的视角。

4、你如果对“良师”的判断标准有切身的体会,如果你对校内外“良师”的个案材料比较熟悉,那么你不应该“随”写记叙文之“大流”,写一篇观点和材料都较有个性的议论文,说说你对何为“良师”的独特见解

第二篇:第三讲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

长麓-芷兰园培训学校阅读与写作资料

第三讲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

一、知识要点:

1、确定内容,就是选择材料;确定中心,就是确定中心思想,也叫立意。

2、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3、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4、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会发现几种不同的思想含义。

二、选材的技巧:

⑴、选鲜活新颖的材料。

材料鲜活有下笔引人之效。可以从熟悉的人物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写老师“笑里藏刀”,不

过,“刀子”里藏着无言的激励;写同学“冷若冰霜”,不过“冰霜”后难掩的是深切的关爱;写朋友“疯疯颠颠”,不过“疯颠”里蕴藏的是健康的心理。如《快乐存折》、《一滴泪水的体验》、《走进桃花园》等中考满分作文,透过这些题目便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所选材料的非凡活力。

⑵、选感情充沛的材料。

“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情动”,才能“辞发”。选材以情动人须做到:或对生活、对客观对

象充满热情,或用传神的肖像绘出人物的神韵,或用生动的语言展示生活真情,或用形象的景物衬托人物的感受,力求做到材料小巧合理,真实动人。

⑶选底蕴深厚的材料。

在写作中如能恰当引用名言警句或诗词典故,必能收到“画龙点睛”、“文才飞扬”。如果你有丰

富的诗词积累,还可以从诗词方面选材。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写人未所知,以知出新。

三、方法

1、着眼当代热点

山东省2001年中考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操场上,小鹿同学突然晕倒了„„”这一材料,就这件

事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进行联想和想象。

有位考生把构思和选材的目光投向揭露***的罪恶这场政治斗争,以《走出生命的误区》为题叙

写了小鹿同学痴迷***,患心肌炎却迷信“有大师保护,快要成仙”的歪理邪说,拒绝医治最终晕倒这令人痛心的过程,强烈声讨***摧残下一代的罪恶行径。这种选材与当代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2、着眼当代新风

2001年兰州市中考作文题是《美在身边》

大多数生活面窄的考生都把寻找美的目光投向学校或家庭,而有位考生调动自己的课外阅读积

累,这样写道:“记得5月初的《兰州晚报》上刊登了兰州急救中心O型血告急的消息,第二天,就 1

有2000多名群众挽起袖子为急救事业无偿献血,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这不正是有无数颗美好心灵汇聚而谱写的爱之歌吗?”这样的新风这样的“美”,就出现在中考前一个多月,真实、鲜活、动人,跳动着时代脉搏,是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的被用滥了的材料所无法相比的。

3、着眼当代改革

当代改革大潮涌动着创新的灵魂,在中考作文中引入改革题材,能给人全新的感受和思考。

2001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是《新的》。

有位考生把课程改革引进选材的视野,以《新的课程》为题,描写同学们对电脑等新课程的热切

呼唤,事真情深,现实意义强烈。而河北省有位考生反向落笔,历数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结尾处写道:“中国的莘莘学子,何时才能搬掉书岳题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呢?这位考生拟题《中国的教育家,你难道还没有发现吗》(命题要求是以“发现”为话题作文),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之情振聋发聩。文章以对教育现状的全新审视作为题材,体现出作者与时俱进的意识,那直陈时弊勇于改革的锐气,新人耳目。

4、着眼当代科技

科技高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

中考作文如能写及高科技带来的现代文明,或是就“记忆移植”这类双刃剑发表看法,定能显示

出强烈的时代意识。

武汉一考生写的题为《“我”为我服务》(命题要求以“服务”为话题作文)的科幻故事就是范

例。题中带引号的“我”是“克隆学生公司”同过“我”的细胞复制出来的克隆人。克隆人“我”代替原“我”读书、作文、考试,原“我”却“躲在游戏机室,尽享美好人生。”一年后,克隆人“我”帮原“我”考入重点高中后便离去,此时原来的“我”大脑竟像“生了锈的轮子”不会思维,腿部肌肉也严重萎缩,原“我”在文末呼喊:“可怕的服务!可怕的克隆人!”作者对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克隆人明确地表示否定态度,带有很强的趣味性与时代感,别巨匠心。

5、着眼当代名人

当议论需要例证或者叙写需要旁及某一内容时,选择的眼光应多向当代名人扫描,力避陈陈相因,人云亦云。

江苏淮安市2001年中考所考的是全命题作文“在机遇面前”。

有位考生以香港总商会会长霍英东先生和美国微软之父比尔?盖茨为例,论证“把握机会必须具

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这一论点,材料鲜活典型。阅读时浓厚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四川省2001年所考的是半命题作文《我渴望》。有位考生别出心裁,拟题《我渴望做一回自我》,选材涉及近年来被狂炒的两位“名人”——韩寒和哈佛女孩刘亦婷。文章叙述自己机械生硬地模仿韩

寒、刘亦婷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抒发了做一回自我的自信和勇气。材料的鲜活和“名人”引发的多种视角能激起读者全新的思考。

四、练习题:

走进那张“牛皮癣”

大雪放肆地在天空中飘荡,整个世界突然变得一声不吭。那雪白雪白的花朵,纷纷扬扬地落到

马路上,落到屋顶上,落到停靠在路旁的汽车上,所有的一切,在一瞬间都沉浸在了一片雪白的世界里。

不知从哪儿吹来一股风,说是为了维护市容,保证城市的卫生,要清理街头巷尾张贴的广告。

天还没亮,雪还飘。一位清洁工正在清理着一面墙。他四五十岁的光景,穿一件军大衣。衣袖上

带着袖套,却遮盖不了衣袖的补丁,皮肤在雪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黝黑。他用力地撕着墙上贴得很紧的纸张,手冻得通红通红的,像火焰一样,似乎能将这雪融化似的。麻烦的是,这些纸张仿佛在墙上生了根,他只好用冰冷的书一遍一遍地擦洗着墙。天渐渐亮了,墙上的纸只剩下了最后一张。清洁工抬起右手正准备撕去,可手突然僵在了半空中,像是被冻住了。最后,他摇了摇头,收拾好工具,走开了。

参加晨练的老爷爷准时来到这里。一路上的景色令他惊叹不已,不是因为那漫天的大雪——在这

北方城市雪算不了什么,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城市的工作效率。一夜之间,每一面墙都被清洗得干干净净。在清洁工刚清理过的那面墙前,他停住了。他被那张纸吸引住了,“是哪个粗心的清洁工把它忘了。”他一边念着一边伸出手,去撕那最后一张纸,可刚撕下一角就停住了。他也摇了摇头,走了。

天已经亮了,一个小学生摸样的女孩,一蹦一跳地去上学,嘴里还哼着从老师那儿学到的儿歌,背上背着浅蓝色的书包,她同样被那张纸吸引住了。她细细看了一会儿,就打开书包,拿出胶带,把刚才被撕下的那个角粘了回去,然后开开心心地哼着儿歌,朝学校跑去。

雪似乎没有想停的意思,那鲜亮的白色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柔软。一束晨光照到了那张纸上,上面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寻母启示”。

问题:

1、找出一句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在原文上用“---”标记,并说说它的作用。

2、文中给我们设置了一个怎样的悬念?

3、这篇文章的选材有何特点?

(二)一罐子孝心

“你给我滚,滚得远远的,永远不要回来,我就当没生你这个女儿。”父亲如一头暴怒的狮子,他不明白,一向乖巧听话的女儿,非要去什么西藏。

女儿哭泣着,冲进房间,伤心地收拾着自己的物品。她不明白,一向通情达理的父亲为什么这样固执。

妈妈夹在俩人中间,左右为难。她知道自己说不动父女俩,只好默默地帮着女儿收拾衣物。

妈妈送女儿出去,那来往多年的巷子在妈妈脚下变得好远好远。泪水打湿了女儿不安的心,夏风吹干了她的泪水,终于到了巷口,她拦住了妈妈。妈妈站住,用手给女儿理了理发:“你到那边一定要多保重。到那边多来信。”女儿强忍住眼泪,头也不回地走向车站。

女儿供职于一家清闲的单位,每年一有时间她便去旅行。她陶醉于西藏的蓝天碧水,父母的身影在心中渐渐地模糊,尽管也很想他们,但仍用一封封书信捎去自己的思念。后来,她对妈妈的孝心变成了薄薄的信纸和时常寄回家的钞票。妈妈的回信总是写满了思念与牵挂,她告诉女儿不要寄钱,她不需要钱,只要女儿平安。

被雪山远隔的时空在女儿对亲情的荒疏中很滑过了五个年头,女儿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如同坚冰,女儿的信父亲从来不看,也不准母亲提。

几年来,妈妈的信形成了固定的频率,半月一封。可是这年春天,却突然中断了。那段时间,女儿去了可可西里,当她回到拉萨的时候,发现妈妈已经两个月没有写信给她了。女儿慌了,赶紧打电话,电话那端传来父亲急切的声音:“你要再不回来,就看不到你妈了!”女儿放下话筒,已是泪流满面。

在震耳的轰鸣声中,飞机钻进了辽阔的蓝天,突然女儿只觉心中一阵刺痛,她不由闭上双眼,恍惚中,她看到妈妈瘦弱的身影向她飘来,向她凄然一笑,便不见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她的心。料理完妈妈的后事,父亲将女儿带到院子里,递给她一把铁锹,指着老槐树下的一处地方说:“挖开吧。”女儿依言铲去浮土,一个陶罐出现在眼前,女儿狐疑地打开裹着油布的盖子,她惊呆了,怔怔地望着罐子里那一叠用布包得严严实实的钞票,还有捆扎得整整齐齐的她写给妈妈的信。

问题:

1、为什么用“一罐子孝心”作为文章的标题?

2、文中提到了3个人物,请任挑其中一个进行评论。

满分解密

本文选取的材料可谓出人意料,美不胜收:一是材料的情节美。在爱护环境的整治活动中。三位不同年龄的人物对一张“牛皮癣”表现出相同的态度,不由让人惑由心生。作者层层设悬,至结尾才一笔带出原因,情感似喷井突然爆发。像清洁工的“摇头”,老人的一“撕”一“停”,小女孩的“粘”,无不让人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二是材料的情感美。三位人物因为关注城市卫生才去关注这张小小的纸,这是一种公德美; 三位人物又因为被这张纸感动而停下自己的行动,这是一种关爱他人的人性美。当然,纸背后的那位儿子寻母的举动,更是值得弘扬的亲情美。

借鉴点:开篇结尾的景物描写,三个人物关注“牛皮癣”的细节描写,均显示了作者不同凡响的写作功底。

点评:文章即由父女俩的矛盾冲突开始,以对话引起读者的兴趣。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女儿对亲情的淡漠与忽视。结尾以挖出的罐子,把母亲的形象刻画得异常高大,也从而巧妙地提示了文章的内涵。

第三篇:作文专题讲座————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

作文专题讲座————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

(一)选材

知识要点:

1、确定内容,就是选择材料;确定中心,就是确定中心思想,也叫立意。

2、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3、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4、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会发现几种不同的思想含义。

怎样根据命题要求来确定表达的内容呢?这是在确定中心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谓选择材料就是针对这个意思说的。

纷繁多变的当代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中学生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同现实生活息息相通,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写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文章。从中考作文来看,考生在确定表达的内容时,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着眼当代热点

根据“操场上,小鹿同学突然晕倒了„„”这一材料,就这件事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进行联想和想象。有位考生把构思和选材的目光投向揭露法轮功的罪恶,这场政治斗争,以《走出生命的误区》为题叙写了小鹿同学痴迷法轮功,患心肌炎却迷信“有大师保护,快要成仙”的歪理邪说,拒绝医治最终晕倒这令人痛心的过程,强烈声讨法轮功摧残下一代的罪恶行径。这种选材与当代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2、着眼当代新风

《美在身边》,大多数生活面窄的考生都把寻找美的目光投向学校或家庭,而有位考生调动自己的课外阅读积累,这样写道:“记得5月初的《兰州晚报》上刊登了兰州急救中心O型血告急的消息,第二天,就有2000多名群众挽起袖子为急救事业无偿献血,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这不正是有无数颗美好心灵汇聚而谱写的爱之歌吗?”这样的新风这样的“美”,就出现在中考前一个多月,真实、鲜活、动人,跳动着时代脉搏,是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的被用滥了的材料所无法相比的。

3、着眼当代改革

当代改革大潮涌动着创新的灵魂,在中考作文中引入改革题材,能给人全新的感受和思考。作文题是《新的》。有位考生把课程改革引进选材的视野,以《新的课程》为题,描写同学们对电脑等新课程的热切呼唤,事真情深,现实意义强烈。而河北省有位考生反向落笔,历数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结尾处写道:“中国的莘莘学子,何时才能搬掉书岳题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呢?这位考生拟题《中国的教育家,你难道还没有发现吗》(命题要求是以“发现”为话题作文),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之情振聋发聩。文章以对教育现状的全新审视作为题材,体现出作者与时俱进的意识,那直陈时弊勇于改革的锐气,新人耳目。

4、着眼当代科技

科技高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中考作文如能写及高科技带来的现代文明,或是就“记忆移植”这类双刃剑发表看法,定能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意识。武汉一考生写的题为《“我”为我服务》(命题要求以“服务”为话题作文)的科幻故事就是范例。题中带引号的“我”是“克隆学生公司”同过“我”的细胞复制出来的克隆人。克隆人“我”代替原“我”读书、作文、考试,原“我”却“躲在游戏机室,尽享美好人生。”一年后,克隆人“我”帮原“我”考入重点高中后便离去,此时原来的“我”大脑竟像“生了锈的轮子”不会思维,腿部肌肉也严重萎缩,原“我”在文末呼喊:“可怕的服务!可怕的克隆人!”作者对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克隆人明确地表示否定态度,带有很强的趣味性与时代感,别具匠心。

5、着眼当代名人

当议论需要例证或者叙写需要旁及某一内容时,选择的眼光应多向当代名人扫描,力避陈陈相因,人云亦云。全命题作文“在机遇面前”。有位考生以香港总商会会长霍英东先生和美国微软之父比尔?盖茨为例,论证“把握机会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这一论点,材料鲜活典型。阅读时浓厚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半命题作文《我渴望——》。有位考生别出心裁,拟题《我渴望做一回自我》,选材涉及近年来被狂炒的两位“名人”——韩寒和哈佛女孩刘亦婷。文章叙述自己机械生硬地模仿韩寒、刘亦婷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抒发了做一回自我的自信和勇气。材料的鲜活和“名人”引发的多种视角能激起读者全新的思考。

6、着眼当代理念

例如,大城市居民怎样看待来自农村的民工群体?传统观念与当代理念在这里怎样发生碰撞?四川省的一位考生以《我渴望大家理解他们》为题,生动地描述了一位青年民工舍身救城市儿童的故事,抨击了人们的偏见和世故,文章还对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民工”做出了充满激情的回答,充满着人文关怀色彩。这种着眼于当代新理念构建的选材视角,是独特而富有启迪意义的。

例1: 以“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导思:我们对柳树并不陌生,上小学时就背诵过贺知章的《咏柳》,十分赞赏其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所表现出的想象力;上初中后又学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表现的真挚友情令我们赞叹不已。在考虑以柳为话题的文章的选材时,怎样避开这些人所共知的素材,表现出一种独到的眼光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引用体现当代性的材料,展示你关注现实的个性积累,以“悟”出新。例如你可引用党的好干部、人民公仆孔繁森的《咏红柳》:“无垠戈壁绿一层,历尽沧桑骨殷红。只因根生大漠下,敢笑翠柏与青松。”你可以把“孔繁森就是‘历尽沧桑’、植根大漠、枝殷叶绿的红柳”这样的深刻感悟融入文章,亮出新意。

2、如果你有较多的古诗词积累,你不妨从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说开去,介绍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及其原因。例如你可引用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玉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白居易的《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几度春。遥忆青青江岩上,不知攀折是何人。”这种选材特点是写同类人所未知,以知出新。

3、如果你写脱物抒情类的文章,那么你要尽量避开赞美顽强、生命力旺盛一类的内容,选取新的感情引发点。例如柳长得越高,枝条却垂得越低,微风吹拂,婆娑起舞。有人说这表现着谦虚,但如果你说它“那时因为大地时时提供着养料,柳枝不忘养育之恩,向着大地母亲微笑,献上敬意呢”,便能将柳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结合着写,有了创意,有了你属于自己的情愫,这就是“以情出新”。

4、引用贬柳诗,如宋朝陈与义的《柳絮》:“柳送腰肢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癫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从以柳讽人拓展开去,可以奇出新。

例2:“良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

导思:虽是全命题作文,但既无提示,又无其他限制,只要所写突出“良师”即可。这道题开放度很大,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广阔空间。要在选材上闪出创新的亮色,应把握以下几点。

1、多考生写“教学上认真”“生活上关心”的“良师”这类“第一构思”,选择“医治心灵创伤”等内容为题材,在读者面前凸现一个“良医”式的“良师”形象。

2、跳出一篇写一人的常规思维,从印象深刻的众多“良师”形象中选出若干最具美丽的场面,构成“良师”群体,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

3、打破“以人为师”的框框,选取生活中通过暗示间接地教育你的事物为叙写对象,展现这些不开口的“良师”的内蕴美。你可以写黑板——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漆成一身黑色,为的是能清楚地衬托出粉笔字的白;你可以写扫帚——同污秽赃物势不两立,必欲扫除之而后快,而当人们在赞美优美清洁的环境时,在议论该给谁一个荣誉称号时,它却躲到了不为人注意的墙角;你可以写橡皮——宁可天天承受磨砺身躯的痛苦,但决不放过白纸上一丝一毫的错误;当然你还可以写坚忍不拔的小草,写任劳任怨的老牛,写团结互助的大雁等等,应该注意的是,无论写何物为“良师”,你都要揭示你对它独特的感悟,亮出有个性的视角。

(二)、组材

“组材”是文章构思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文章的结构形式和写作技巧的运用。这里只说一些常见的组材技法。1.点面结合法

所谓“点”,即典型性的材料,能够深刻体现主题。对这样的材料要进行细致描写、作为重点。所谓“面”,即指一般材料,只起辅助的作用,当以概述和列举为好。只要交代清楚文章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就可以了。点面结合,能使文章在思想内容上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有一位同学在写《父辈》这个题目时,对父亲送“我”去上大学、帮“我”办入学手续及整理床铺的一系列动作、语言等进行了详细地描写,而对其他同学的父亲的言行举止等作为一个整体略写,穿插其中,点面结合,有力地表现了父辈对下一代的关怀和厚望的主题。

再如下面一篇习作:

跛足·拳击·掌声·雪耻

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可惜他从小是个跛足,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天,他在操场上看打球,健壮而顽皮的印司为了戏弄他,故意拉他去打球。拜伦只好一再推托。印司便找来了只竹篮,硬要“穿“上,在操场上走一圈。面对挑衅,拜伦屈于体弱,不得不含泪忍辱从命。然而,这难以容忍的侮辱,却使他暗暗下定决心:锻炼!用强健的体魄来雪耻。面对重重困难,拜伦毫不气馁。他坚持不懈地锻炼,终于达到了目的。在一次学校的拳击赛上,拜伦犹如一头小狮,一拳将印司打倒,赢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拜伦胜利了!

虽然拜伦只是为个人争气、雪耻,但这种发愤图强的精神,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我不禁想起我国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练字的一则小故事。沈尹默25岁时,在杭州遇见了他的安徽朋友--陈独秀。一见面陈独秀就对沈尹默说:”昨天看见你写的一首诗,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这不加丝毫掩饰的当众批评,使沈尹默满脸羞愧。过后,他决心从头学起,从最基本的执笔开始,每天取一刀纸,用大笔蘸浓墨临写汉碑,墨迹干后,翻转再练行草,写满方止。如此几十年不间断。他广采博征,勤学苦练,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

我反复玩味这两件事,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受了难堪的批评和侮辱,如果心灰意懒,从此一蹶不振,那只能蹉跎一生,一事无成,最终被时间所吞噬;如果变批评、侮辱为动力,自强不息,那就有成功的可能。古人司马迁,受了宫刑,发愤著书,这是众人皆知的。今人孙冶方,是个经济学家,在十年**中,蒙受不白之冤,被投入狱中达八年之久,在没有纸笔的情况下,却以惊人毅力,坚持构思,完成了三万多字的《我与经济界某些人的争论》一书的腹稿。

此文所选材料,以拜伦、沈尹默的事例为”点“,详写,其余为”面“,略写。主次分明,点面结合。

2、类型多样法

同一声音听得太多,会使人感到单调;同一色彩看得太多,眼睛容易疲劳。要在表现技巧上采用多种形式。

3、变换角度法

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人物性格或选择论据,再按一定顺序组织起来,这是使文章全面充实、显出层次的有效办法。如唐弢的《琐忆》就是从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横眉冷对千夫指“)和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俯首甘为孺子牛“)两个方面来体现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

下面是一篇考场作文,从不同角度选材,论证有力。

选择中华魂

翻开昔日的历史,寻找心灵的选择。

1.英雄的选择

你的目光,在黑夜中仍闪耀着灵性,只有你才拥有这样的目光,目光中似乎闪耀着晶莹的东西。荆轲,你流泪了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啊,悲歌已在易水旁响起,你提着樊将军的人头,拿着用地图包裹好的匕首,义无反顾地踏上刺秦之路。

为什么你要选择刺秦?难道你不知道这是死路一条?难道你不知道燕国必亡已成定局?难道你不知道有人在深爱着你?不,我想这些你应该都知道?而且比别人更清楚。然而你放弃了可以带着你心爱的人远走高飞的选择,毅然踏进了虎狼之地的秦国,你洒在秦国宫殿里的热血,渲染了你那光耀尘埃的英雄豪气。

你使我明白要选择勇敢,选择诚信

2.王者的选择

乌江旁,战马的悲嘶响彻云霄,你高举长矛,以横扫千军之势奋力拼杀,江上飘来一叶小舟,你没有选择逃亡,而是从容地自刎。你败了,彻底地败了。然而,你实际上是可以选择不败的,鸿门宴上,你可以杀掉刘邦,你可以不相信刘邦的承诺,而你却没有这样做。你虽然失败,可你以英雄的身份活在人们心中,刘邦虽然胜了,可他永远被人们称为小人。乌江旁,你本可逃走,而你却选择血染乌江,当鲜血从你身上喷出的那一刻,你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你使我明白要选择仁爱,选择无悔。

3.科学家的选择

你是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回来的,美国人曾扬言”宁可毙了你,也不让你回中国“。而你却拿生命作赌注,毅然踏上了回国路。

你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呢?要知道在美国你可以生活得很好,你可以不必在恶劣的环境中辛苦工作,不必忍受劳苦,而你却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祖国,当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你会心地笑了。

你使我明白要选择爱国,选择一颗爱国心。

中国之所以能够以文明著称于世,正是由于华夏儿女有正确的选择,让我们选择我们的优良传统,选择龙的精神,选择中华魂。

4、并列组合法

几个材料相互并列,从不同的几个侧面来表现主题或证明论点,可达到内容丰富、说理充分的效果。

五颗红红的心

故事甲 风雨中,三位老人正挤在一把伞里冻得脸色苍白。尽管他们坐在屋檐下,可是雨还是不停地打在他们的脸上、身上,此时他们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然而他们并没有在意自己,三双眼睛正盯着前面的广场,那儿停着两辆自行车,上面盖着他们仅有的两件雨衣。车子的主人到现在还没有来取?也许是被雨困住了吧。”他们说,可谁都不愿意先走。

冷风一阵阵地吹来,雨点一次次地打来,然而他们谁也没有起身,三双眼睛仍然盯着不远处的两辆自行车

故事乙

他,坐在电视机前,手里拿着两张彩票。这是他今天下午买的,不过其中的一张是替他们科长买的,他已经做好了记号。

开奖时间到了,他全神贯注地看着手里的彩票:“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啊,一个号码都不差!”他欣喜若狂地叫了起来,可是顷刻间他又沉默了,因为,中奖的那张是做过记号的那张。

他低下头,脸深深地埋在了双手里。他想到了自己的家:妻子下岗,儿子正在读高三,手头并不宽裕,甚至可以用贫困来形容;他又想到了科长,他们家可谓是富丽堂皇;他还想到了自己如果有了这笔钱该怎么花„„

然而最终,他拿起彩票,坚定地走出了家门„„

故事丙

到了批发站,他熟练地停好摩托车,进了大门。

来到烟酒柜,迎着批发商的笑脸,他笑了笑:“老规矩,给我拿一批货吧。”批发商仍然笑着:“不是我说你,老李,上次那批货一到就被抢购一空,我特意留了些给你,你却偏不要。唉,不过是加了些水,你怕什么呢?现在我这儿又新到了一批,你要不要?” “谢了,我还是不要吧。”他声音不大却很坚定,批发商摇摇头,一副无奈状。三个故事,五颗诚信的心,不感人,情却很真。人活着不就是要讲究这么个理儿吗?

这篇作文将三个互不关联的故事,用三个小标题串在一起,从生活的不同侧面反映要诚信待人的朴素道理。简练的语言,有机的组材,与内容相得益彰,平中见奇。

采用这种并列式组织材料,要注意顺序的合理:或按时间(从古至今),或按空间(从中国到外国或从外国到中国),或按认识规律(由浅入深或从现象到实质),或按事物的主次、类别等排列,使之井然有序。

运用并列组合法写议论性散文时,一定要防止堆砌的毛病,这是许多同学作文的一个通病。要克服这个毛病,除了要掌握几种行之有效的论证方法外(如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等),还要阐发材料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对材料有所分析。

注意:

一是运用典型事例后可进行分析。

二是如果运用多个事例,则要注意综合分析。如果不进行综合分析,论据便是散的,文章就缺少整体感。

第四篇:围绕中心选材教案

围绕中心选材 学习目标:

l、掌握写文章首先要确定好主旨。2、围绕中心选择好的材料。学习难点:合理选材,中心明确。

一、故事导入: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了三整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的围绕中心编织。”(引出“围绕中心选材”)

二、写作知识

要说选材,先谈中心(主题、主旨)。

1、什么叫中心?

我们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写文章确定了中心就好象射箭有了靶子,登山有了目标一样。文章的中心:简单的说就是你想要表达什么。无论是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都不只为描述一个现象或记叙一个过程,而是借记叙描写内容,使作者表露感情、态度,使读者受到启发等。这就是中心思想,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确定文章中心的要求: 一要有积极意义。

二要鲜明。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歌颂什么,批评什么,态度要明朗,毫不含糊。三要集中。一般来说,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集中说明一个间题。如《落花生》一课,作者写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都是为了说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个中心。若有多个中心,文章就会紊乱,读者就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说什么。

2、什么是写作的材料 所谓“材料”,就是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或事理等。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3、怎么围绕中心选材

①写典型的,有用的,不写一般的,没用的 展示材料1、2、3 生小组讨论

材料1:有个学生在写《愉快的一天》时,写到那天,他早晨起床后,洗脸,刷牙,吃饭,上学,老师讲课,放学以及中午、晚上干了些什么,都介绍完了,一句总结:我今天过得真愉快。(生评材料,师点拨:这样的文章,显然是记流水账,没有表现力。)材料2:《我的同学》

中心:表达同学乐于助人的好品质。选的材料是:“我”做作业没橡皮了,他很大方的用小刀割了一块给我;考试时“我”没笔了,他借一支给我,放学时下雨了,他和没带伞的我共伞等等。

(生评材料,师点拨:这都是同学们平时学习生活中常发生的事,我不是说如此选材不行,而是说不好,如此鸡毛蒜皮的小事,真的是大恩大德、没齿难忘?)材料3 《这件事给我的教训》

所选材料:那天,某某碰了我一下,让我差点摔倒,于是我以后再也不和他玩了......(生评材料,师点拨:选择的材料是与主题关系不紧密的生活小事)

师小结:写作时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如《愉快的星期天》:有的同学写游浮邱山,应围绕“愉快”这个中心,写游浮邱山的过程,尤其是令自己感到快乐、有意义的事情,而自己当天的早上怎样起床穿衣,怎样准备用品等等与中心无关的事情,就不要多写了。

得出结论①写典型的,有用的,不写一般的,没用的(展示)②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展示材料4 《第一次_____》

第一次洗衣服、洗碗、做饭、煮方便面„„ 《我的老师》

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深夜批改作业。《最疼爱我的人》

妈妈晚上冒雨送我去医院看病,陪了我一个晚上,早上醒来时,她的双眼布满了血丝。生评:题材陈旧 师点拨:

选材要新颖我们写文章的目的是给别人看的,人都喜欢新颖、不拘一格的东西,像那些老生常谈、千篇一律的没人愿读,有人一写妈妈就是我生病了背我去医院,不是累得满头大汗就是冻得直哆嗦。一写老师就是带病上课,深夜批改作业。这样的文章一看开头就知结尾,谁爱看?

得出结论②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展示)

记得有篇文章写得很好:开学,发书,一本书破了皮,同学们都怕发给自己,“我”更担心。结果正好该发给我,而老师却没给我,却给了我后面一个女孩,事后才知那女孩是老师的女儿。

文章朴实无华,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个默默无闻、关爱学生胜过关爱自己的孩子的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

说到新颖,我想到这么一个故事:西雅图发现了金矿,成千上万的人渡过河流去淘金,有个聪明的人,买了条船。淘金,不一定发财,而凡是淘金人要淘金,必坐船,这个淘金人,发了大财。写作和这个道理一样,提倡创新、另辟蹊径,才能有所作为。有个作文题要求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多数学生习惯上都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去写,这就很难把作文写出新意。有个学生选材就比较新。展示资料5 一个六十多岁的农村老太太去商店,要服务员给她挑一条最好最贵的毛毯,服务员以为她是买给女儿结婚用的,就为她选两条红色的。没想到居然判断错了,老太太说是买给自己用的,对此服务员发出感慨说:自己以前总能根据顾客的年龄、身份判断出对方能买什么,为什么而买,顾客很满意,现在不行了。

师点拨:这样取材新颖,也确实能反映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③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展示资料6 写母亲一直关心“我”学习,其中有一段:

记得我六岁的那一年,有一天晚上妈妈摸着他的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明明,你明天就上一年级了,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不能再像以前那么贪玩了,以后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科学家,好好建设我们的祖国。”

(生评材料,师点拨:

1、材料陈旧,不是当下发生的事情。

2、内容空洞,刻意说教。不是好材料,选择此材料分数必定不高。)学生作文举例 联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加深对围绕中心选材的理解(作者通过叙述伯父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四件具体的事,表现伯父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这篇课文在围绕中心选材方面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得出结论③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穿插小故事:有一个秀才在家写文章,想了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他的妻子嘲笑他,你怎么写文章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呢?秀才说,你们女人生孩子是肚子里有,我肚里没有如何不难。其实,秀才所说肚子里没有的东西,正是我们写文章的材料。特别提醒:好的材料来自生活,来自读书,来自观察,来自积累。(展示)小结怎么围绕中心选材

①写典型的,有用的,不写一般的,没用的 ②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 ③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三、练习

练习

1、围绕“母爱”这个主题,你选择哪些材料? 1.我在学校生病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 2.我与同学闹矛盾了,母亲没有评论是非,而是要我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学会与别人相处。3.妈妈晚上冒雨送我去医院看病,陪了我一个晚上,早上醒来时,她的双眼布满了血丝。4.母亲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偷,不顾个人安危,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

5.母亲从不偷看我的日记,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

1、虽然是母爱,但是母亲的溺爱不是我们应该选的题材,所以不能选。

2.围绕中心,而且深刻。母亲独特的爱,是一种新颖的爱的方式,多下笔墨能成为好的材料。

3.题材虽然是母爱,但太多人写,写不出自己的特色。4.与母爱无关的材料,实际该材料是说的母亲见义勇为。

5.母爱的一种既尊重孩子,又关心孩子的新材料,很少有人写,此材料容易得高分。练习2

请看有位小朋友在《春游》一文中写了这样一些内容:

1.老师宣布明天去西郊公园春游,同学们兴高采烈。

2.第二天早上在教室集中,老师叮嘱春游中要听指挥、守纪律。

3.车上有的同学呕吐了,大家互相帮助。

4.车子到了西郊公园,大家整队入园。

5.王刚和李竖在草地上打架,老师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

6.在划船时,一个女同学落水了,大家纷纷救助她。

7.在猴山上看猴子抢食觉得十分有趣。

8.在草地上午餐,大家吃得很开心。

9.下午又参观了自然博物馆。

10.乘车返家,大家感到很疲劳,也很开心。

这个同学写了不少内容,这些内容看起来都跟春游有点关系,但他究竟要写什么,要反映什么,就不明白了,也就是没了中心。“春游”重点在“游”字上,“游”就是看和玩,你看到了什么、玩了什么是文章的重点。但这位同学只罗列了春游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些过程,其中很多材料跟“春游”无关。从上述提纲中我们大致可看出,比较有用的材料是“看猴子抢食吃”和“参观自然博物馆”这两部分,如果抓住这两部分重点深入地写具体,这文章还是不错的。

练习

3、以“送别”为话题你写什么

学生 A :我每天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表现她对我的关心。

学生 B :我的一个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在车站送他走,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间难舍难离的感情。

学生 C :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学生 D :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一段又一段路,写出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

学生 E :我的爷爷去世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写出人与人之间的“死别”的悲情。四小结:

显然,只有主旨或只有材料都是不行的。

只有主旨,没有材料,文章就象是一个空架子;有了材料,没有主旨,也只不过是一堆没有用的东西。因此,作文选材必须围绕中心。围绕中心选材 材料1 有个同学写《愉快的一天》时,写到那天,他早晨起床后,洗脸,刷牙,吃饭,上学,老师讲课,放学以及中午、晚上干了些什么,都介绍完了,一句总结:我今天过得真愉快。材料2 有的同学写《我的同学》立意是表达同学乐于助人的好品质。而选的材料却是“我”做作业没橡皮了,他很大方的用小刀割了一块给我;考试时“我”没笔了,他借一支给我,放学时下雨了,他和没带伞的我共伞等等。材料3 《这件事给我的教训》

所选材料:那天,某某碰了我一下,让我差点摔倒,于是我以后再也不和他玩了......材料4 选材举例

《第一次_____》

第一次洗衣服、洗碗、做饭、煮方便面„„ 《我的老师》

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深夜批改作业。《最疼爱我的人》

妈妈晚上冒雨送我去医院看病,陪了我一个晚上,早上醒来时,她的双眼布满了血丝。材料5 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一个六十多岁的农村老太太去商店,要服务员给她挑一条最好最贵的毛毯,服务员以为她是买给女儿结婚用的,就为她选两条红色的。没想到居然判断错了,老太太说是买给自己用的,对此服务员发出感慨说:自己以前总能根据顾客的年龄、身份判断出对方能买什么,为什么而买,顾客很满意,现在不行了。这样取材新颖,也确实能反映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材料6 写母亲一直关心“我”学习,其中有一段:

记得我六岁的那一年,有一天晚上妈妈摸着他的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明明,你明天就上一年级了,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不能再像以前那么贪玩了,以后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科学家,好好建设我们的祖国。” 材料7 围绕“母爱”这个主题,你选择哪些材料? 1.我在学校生病了,委屈地跑回家,母亲说:“学校条件太差了,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学!” 2.我与同学闹矛盾了,母亲没有评论是非,而是要我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学会与别人相处。3.妈妈晚上冒雨送我去医院看病,陪了我一个晚上,早上醒来时,她的双眼布满了血丝。4.母亲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偷,不顾个人安危,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

5.母亲从不偷看我的日记,也不干涉我的交往,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材料8 请看有位小朋友在《春游》一文中写了这样一些内容:

1.老师宣布明天去西郊公园春游,同学们兴高采烈。

2.第二天早上在教室集中,老师叮嘱春游中要听指挥、守纪律。

3.车上有的同学呕吐了,大家互相帮助。

4.车子到了西郊公园,大家整队入园。

5.王刚和李竖在草地上打架,老师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

6.在划船时,一个女同学落水了,大家纷纷救助她。

7.在猴山上看猴子抢食觉得十分有趣。

8.在草地上午餐,大家吃得很开心。

9.下午又参观了自然博物馆。

10.乘车返家,大家感到很疲劳,也很开心。

第五篇:作文教案围绕中心选材

作文教案--围绕中心选材

作文训练

围绕中心选材

【教学目的】

1、掌握写文章首先要确定好主旨。

2、围绕中心选择好的材料。

【教学难点】

选材要围绕中心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

这个单元的训练目标:一是确定好主旨,二是选择好的材料。

一、写作知识

㈠写文章,首先要确定主旨。我们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主旨就好象射箭有了靶子,登山有了目标,夜船有了航灯一样。

我们已经说过:主旨:即主要的意思。

请同学们看看课本中是如何来说的?

——主旨就是我们“建筑”文章的“目的。也就是说,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中的体现,在记叙文中称为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

★怎样确立文章的主旨。

①正确:中心思想要积极向上。

②集中:中心始终如一。若有多个中心,文章就会紊乱,读者就会摸不着头脑,不和作以底要说什么。

③新颖:即要求不落俗套,不老调重弹,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④深刻:是的旨不能只罗列事物的表面现象,应揭示本质的东西。㈡那么主旨从哪里来呢?

——是从具体材料的分析感悟中来。那么什么是写作的材料呢?——所谓“材料”,就是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

材料分为①直接材料;②间接材料

那么我们有了这些材料,该怎样来利用这些材料呢?具体方法是:⑴舍旧取新:选取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五彩缤纷的“闪光点”,人物的独特经历。值得注意的是,新素材并不都是大事和新鲜事。平常小事,熟人熟事,往往含有新意,等着你去发现,这就看你有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了。

⑵舍大取小,就是选择平常普通的小素材。行文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小素材不等于无意义的小事,是指蕴含生活哲理的小事物,反映时代潮流的小故事、小事件、小场景。

⑶去粗取精,即舍弃粗的素材,选取精要、典型的、最能表现中心的素材,这是一种以少胜多的方法。选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的片断来反映事物本质,舍去一般性片断,选取人物最突出的事迹、最典型的经历都可以使文章精彩充实,中心突出。

㈢显然,只有主旨或只有材料都是不行的。主了主旨,没有材料,文

章就象是一个空架子;有了材料,没有主旨,也只不过是一堆没有用的东西。

这里就是要掌握一点:材料要围绕中心,围绕着主旨选材。

二、写作题目:

1、我的初中生活

⑴学生先谈自已的写作思路。

⑵教师提示:

这是一道写作范围较宽泛的作文题。看到这道题之后,储存在你脑海里的材料可能一下子全被调动起来了,方方面面,林林总总。这时,就要使宽泛趋向集中,集中到那些自己熟悉、最有感受的材料上。审题立意之后,可以迅速构思。这里同学们可以有这两种思路。

①可以运用片断组合法,采用横式结构来写。已经逝去的初一生活,发生了太多的新鲜事,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写到,为了写出初一生活的特点和情趣,写活动片断是最佳的选择。你可以从学习、劳动、班会、郊游中,选取几个典型生动的片断组合成文,表现当代中学生欢乐进取的精神面貌。

②可以采取应顺时空法,用纵式结构来写。初一生活里,有没有最有趣、最动人、最难忘的人或事,急于告诉大家?可以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来构思,再现这一事件的情景。要注意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轻重主次,写起才会得心应手,一气哈成。

⑶学习范文、了解作者的思路,体会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2、朋友

⑴学生谈自己思路

⑵教师提示:

这道题可以理解为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比较容易下笔。你们对写人记事的文章 不会感到很困难。但要写得又快又好,又有深度和新意却是很不容易。一般来说,写人的文章主要是写出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德。因此,看到这个题,要立即进行品德定向,迅速确定表现朋友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第二步,就按照要表现的品德选取一两件具体事例进行描写,选材要精当新颖,切取能表现朋友思想品德的片断就可以了,不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完整无缺。第三步,根据所选材料进行面局安排。最后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有细节描写,对足以表现主题思想的细节,要有细致的描绘,这样的文章才血肉丰满,生动传神。

⑶范读例文,了解作者思路,体会围绕中心选材。

㈢学生写作

(附例文)

我的初一生活

盼呀,盼呀,星期天终于到了。几天的学习使脑子快要爆炸了,我打算星期天痛痛快快地玩一场,可是万万也没想到——

星期六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语文老师走进教室,脸色平和地说:“明天休息日,我给大家布置一篇作文,希望大家能完成。”临走时他提高嗓音说:“下周一交,行不行?”一些同学很勉强地答了一声“行”。我呢?更是不情愿,因为,我一提到“作文”两个字就头疼。不过我想,明天有一整天的时间,写一篇作文,也不妨碍玩。但是事情并非合我的意。不过一会儿,数学老师就来了,他敲着讲台说:“《AB卷》和《基础训练》没做的,给我全部做好,下周一检查。如果发现谁没做的,上数学课,请他别进教室!”随着他右手用力一挥,我赶忙拿出数学《AB卷》一翻,唉,真够倒霉,上面全是空白,只好认命了!此时我心里暗暗祈祷,别再有老师走进教室。只盼着早点下课,快点回家。终于下课了,我赶快收好书包,心想真是上帝保佑。但是一抬头,班主任英语老师又拿着一本书进来了!我只好放下书包伏着身子,坐在板凳上。如果我没猜错的语,肯定又是要布置作业。果然不出所料,只听她说:“今天英语没有新课,抄几个题目做做。”教室里一片轻轻的“哇”声过后,我安慰自己说:“只不过几题,一会儿就可以抄好。”谁知整整抄了三十题!

第二天,我仅仅写作文就用去了一上午的时间。到了下午,我只好强压着内心的烦躁把各科作业做好,当我写完最后一笔想去玩的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了!

我恨周末的时间是太短暂,又怕自己脑子太笨,我真希望老师们少布置点作业。

啊,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星期天,你什么时候会来?

点评:(从本文可以看出,中学生要求“减负”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多么迫切。这位小作者通过朴实生动的描述,把内心的烦恼和愿望表现得非常真切。除了细致曲折的心理描写。本文的详略安排和对几位老师的刻画,也有一定的特点。尤为重要的是,这篇习作,代表了广大初中学生渴望“减负”的呼声,立意较独特,值得深思和关注。)

朋友

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一个漂亮的红盒子,里面放着几颗珍贵的红豆,它是代我最好的朋友送给我的,送红豆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是,我的位可敬可爱的朋友却离我走了,永远地走了。

那还是一年前的事。一天,家里来了一位陌生的客人。听妈妈说,他是从台湾来的。他年轻的时候与外公是好朋友,现在国内没有一个亲人。他在台湾生活得很好,可是年纪老了,特别思念家乡。恰巧现在海峡两岸关系有了改善,他便放弃在台安逸的生活,回到他朝思暮想的家乡。而且,他不愿住宾馆,要和我们在一起。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在阳台上晾衣服,口里唱着前不久才学会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唱着唱着,忽然停住了,因为我听到有人在伴着我的起唱。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他,那个台湾来的老爷爷。“您也会唱这首歌?”我好奇地问。“这首歌唱出我们游子的心声,我当然会唱了。”这时,我心里暗想:他在海外居住了那么多年,一口乡音丝毫没变,真是了不起。那天,我和他聊了一个上午。我们谈以他的过去,谈到香港回归,谈到祖国统一……

一天,我捧着他借给我的《可爱的中国》这本书去还给他时,见他正在抚摸着一盒晶莹的红豆。我说:“你很喜欢这红豆?”是的。这是地

地道道的岭南红豆,珍贵的红豆。后来我写了一首《红豆》诗送给他,他默念着:“红豆生南国……”我看他的手在颤抖,他写了陆游的《示儿》给我。

外公和外婆都说我俩是“忘年交》,他自豪地说我是他祖国最好的朋友,是他的亲人。

今年二月,他病倒了。一天下午,他拉着我的手,艰难地说:”我魂归帮里,本应知足,但眼见香港回归,澳门也即将回归,却未能见到海峡两岸的统一,我死不瞑目啊!“他用颤颤抖抖的手拿出那盒红豆,送给我,”别忘了我……对你的嘱托。”就这样,他走了,永远地走了。每当我看见这盒红豆,我就会想起他——我的朋友,一位怀着爱国心的台胞。安自自己吧,我尊敬的朋友。您的愿望一定会实现。您的朋友不会忘记你,因为你的爱国心打动了我,将永远激励着我。点评(倒叙来头,先写我的书桌上放一个漂亮的红绒盒子,里面放着珍贵的红豆,它是我最好的朋友,送红豆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是,我的位朋友却离开了我,永远的走了,给人一种想读下去的欲望。另外就是这篇文章先材新,立意深。少年的朋友通常是少年,而作者的是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忘年交”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文章以一盒红豆为线索,用倒叙的写法,先写睹物思人,交代“我最好的朋友”“已经永远地走了。”然后用了“那还是一年前的事”转入顺叙,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每当我看见这盒红豆,我就会想起他——我的朋友。这种巧妙的结构,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更加曲折,正好与友情的发展合拍。

此外,就是立意深,是因为这对“忘年交”的友情始终和爱国之情联系在一起,一件件平常小事,蕴含着爱国的情怀。)

下载第四讲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四讲 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围绕中心选材作文指导教案五篇范文

    《围绕中心选材》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写文章首先要确定好主旨。 2、围绕中心选择好的材料。 学习重点及难点:合理选材,中心明确。 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

    作文辅导《目不斜视,耳不旁听——围绕中心选材》教案

    目不斜视 耳不旁听 ——围绕中心选材 训练目标: 1 、掌握写文章首先要确定好主旨。 2 、围绕中心选择好的材料。 3、合理选材,中心明确。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多媒体显示)1、......

    围绕中心选材,写出感人肺腑的好文章5篇范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素材 ,什么是文章的中心。 2、领悟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的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 (1教时辅导,1教时学生习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多媒体显示:......

    党课第四讲

    一党的优良作风的丰富内涵(一)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所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四讲通报

    第四讲通报一、适用范围 《办法》:“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条例》:“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通报属下行文,也......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入管理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如何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如何使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刻地融入青年思想之中、如何探索创新有效的工作方式、如何......

    突出主题围绕中心

    广业云硫集团在“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中创先争优 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云硫集团)是国有控股大型矿山企业,是我国“六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我国最大的硫铁矿生产......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公务接待工作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 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