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需要苦难来发酵
成功需要苦难来发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人所吟的诗词经由一代又一代的实践考证,传承到今日。一句简简单单的诗词,揭示了亘古不变,深刻而睿智的真理——成功需要苦难来发酵。
苦难能够促使人奋进,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战争中负伤,之后深受病痛的折磨。而生活的不如意更给他加上了一副沉重的担子,使他向自杀的边缘越靠越近。但终于,当他真正的意识到存在的意义,认识到苦难所赋予的坚韧,他就是能够淡漠之前的苦楚,并且怀着必胜的信念穿过面前横着的“荆棘丛生”。这部小说无处不在诠释着苦难促进人奋进的作用,而其作者奥斯特鲁夫斯基更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演绎着奋进的内涵。奥斯特洛夫斯基与保尔·柯察金经历相似。也许吧,作者只是想以另一种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鼓励后人奋进。
苦难能够使人保持清醒。
即使沦落为阶下囚,身受牢狱之苦,司马迁仍然没有放弃父亲的遗志,倾尽毕生的心血,铸就了不朽的史学著作《史记》。苦难,并没有是他退缩,反而是他清醒,使他更坚定了生存的信念,更懂得珍惜成功,懂得成功是需要苦难来发酵的。张海迪,高位截瘫,身体上的残疾和苦难,使她立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虽然她没有走进校门,但他忍着疼痛,在轮椅上学完了小学,中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并自学完成了多国语言,还从事文学创作,取得了成功。苦难使人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坚定的意志,清晰的思维去应对前后的苦难。多数的成功人士,大概都是经历过一些苦难才历练出那种深沉的睿智。成功需要苦难来发酵。苦难能够炼就人的行为。
尼克·胡哲的演讲近来在网上迅速走红。他幽默的舞台风,激昂的语言五一部深深的感染者观众。然而,今人最为震撼的则是他灵活的躯体。尼克·胡哲在幼时因一场医疗事故而没有双腿。仅有一条“小鸡腿”却无法支撑他的行走。曾经在小的时候,生活的不幸使他丧失了生的欲望。于是他跳进了浴缸,试图把自己溺死在水中,却因为自己身体太轻浮在水面。这就更坚定他生存的信念。而现在的他,无论遇到什么不烦心,都可以有条不紊的处理。也正是因为遭受的苦难太多了,他就可以更从容,更迅速的应对。苦难能够炼就人的行为。无数次困难覆顶,责任在肩,对人只有两种作用:懦弱的人会在一次又一次苦难中渐渐弯下脊梁,隐匿于世;而坚韧的人,苦难不会成为其负担,反而会成为他脚踏实地,立足于现状的基石,只会令他更敏捷,更迅速,更从容的应对苦难。苦难更炼就人得行为。
奋进的精神,清醒的头脑,从容敏捷的行为,是我们成功必备的素质。而这一切,苦难都能促人成就。所以说,成功需要苦难的发酵。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发酵,也许是一个备受折磨的过程,但请不要放弃,因为成功需要苦难来发酵。
第二篇:苦难成就成功读后感
苦难成就成功——读《童年》有感 看完了前苏联高尔基著的《童年》,心里真的是很激动,有很多的感慨。
《童年》是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描述了阿列克谢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岁月。在年幼的阿列克谢眼中,成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丑陋与无情:母亲在感染霍乱而死的父亲身旁生下的小弟弟夭折了;外祖父家里,舅舅们整日为了家产争吵斗殴,娱弄弱者,家中强壮的男性欺悔殴打女人,毒打儿童;同时在这个家里,小阿列克谢始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受到外祖母讲故事的熏陶。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列克谢暗淡的童年岁月里闪耀这母性的光辉。
不得不说,阿列克谢的童年时苦难的,但是,高尔基却是成功的..
第三篇:成功需要什么
成功需要什么
一个乐于助人却被母亲抛弃、曾经在摄影上颇具才华的白人精神分裂患者,一个当年的越战英雄,也曾有房有车有事业如今却妻离子散的黑人残疾军人;仅仅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两个男人,却勾勒出了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杰作:《燃烧华盛顿》。
这部影片让我们时刻感受到真实的存在:所处城市的天桥下、公园的长凳上、草地上,随处可见的流浪儿、疯子;蓬头垢面徘徊在繁华街头的乞丐;无一技之长而在交通拥堵时期帮人擦车玻璃赚取生存费用的老者,在他们肮脏的面容下,一定深藏着一个悲惨的被命运左右了的故事。他们也曾对明天充满了希望,他们也曾因为希望而拼命赚钱、拼命活着;他们也经常遭遇城市管理者粗暴的驱赶,如影片中的白人精神分裂者马修和黑人残疾军人杰瑞,苦难的遭遇使他们成为朋友,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在逆境中一次次劫里逃生。
坚强的意志和朋友的鼓励,使马修渐渐恢复正常,并且重新开始感受摄影的魅力;他们也开始有了一点积蓄,希望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
然而,命运又一次残酷。马修和jerry因为没有身份证没有住所被警察要求送往收容所;jerry誓死不从并趁机逃跑;马修又回到了那个恐怖的地方;最后因故不到一晚上就被杀死在收容所,身上钱财被劫掠一空。
高楼背后有阴影,霓虹灯下有血泪!
他们曾经对生活充满了乐观的想象并为之努力,到最后却还是卑微地死去; 哪怕是一个表面福利健全的国家,一个有着偌大收容所的国家,却留不住一个精神分裂者呆在那儿。更遑论其他?
想到这里,我又联想到商界巨子李嘉诚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全文是:“我是李嘉诚,12岁就开始做学徒,还不到15岁就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再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当时自己非常清楚,只有我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识,才是我唯一的出路。我有一点钱我都去买书,记在脑子里面,才去再换另外一本。到我今天来讲,每一个晚上,在我睡觉之前,我还是一定得看书。知识并不决定你一生是否有财富增加,但是你的机会就更加多了,你创造机会才是最好的途径。”
这是李嘉诚的自我简介,我想他语重心长说的这番话主要目的就是以其自身奋斗过程为榜样,激励现在的青年人要不畏艰辛,勇于实现人生梦想。虽然只有朴实无华的短短174个字,但名人讲话读后催人励志,很有震撼力,也让我得到了不少启发!能成功的人都不一般,在外人看来华丽的背后,其实有着艰苦付出的历程。号称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在广东省潮州潮安县,他14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艰辛的创业经历倍受世人关注。现统领着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和长江基建等四家上市集团公司,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其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地产发展、金融、贸易、货柜码头、运输业、能源、电力、通讯、卫星广播、酒店业、零售业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他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再超越巅峰。于是他实现了自我,也超越了自我,被世人敬称
为“超人”。
叱咤香江、纵横海外,李嘉诚这个熟悉的名字,在今天年青人看来已是“成功”与“奇迹”的代名词。而李嘉诚本人也荣列世界富豪榜第10位,成为有史以来华人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
从《燃烧华盛顿》和《一分钟自我介绍》的思绪中回来,问自己:成功需要什么呢?
成功应该需要马修和杰瑞般的互帮互助,需要马修和杰瑞的坚强意志。同时,我更需要如同李嘉诚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成功永不疲倦的追求,要让自己的人生成为不断超越的人生,要用知识创造出更多的机会。
第四篇:成功需要自信心
成功需要有顽强的自信心一个平凡的人,如果他有非常顽强的自信心,那他一定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业绩。自信心不足的人,即便才干出众、天赋优越、性格高尚,要成就伟大的事业也是有相当难度的。
一、坚强的自信,乃是成功的无尽源泉。一个人能取得的成就,不可能超出他的自信所达到的高度。
无论才能如何,天赋怎样,顽强的自信都是成功的源泉。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做到,事实上也的确能做到。与此相反,如果对自己丧失信心,那就很难成功。
在社会上,很多人以为,身份决定一切,他们不配享有别人拥有的一切,不配与伟大人物相提并论。这种观念就造成了他们自甘堕落的状况。
很多人可能都会这样想:在这辈子,他们是不可能拥有世上最美好的事物了。他们以为,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只是为那些特殊人物准备的。正因为有了这种自卑的心理,所以他们不可能取得伟大的成功。
有相当多的人,按照事物一般的发展规律,是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但却没有,只是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就是因为他们自甘堕落,放弃了希望,失去了自信。
二、自信乃是做事业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本,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各种阻碍、排除各种艰难,最终抵达胜利的终点。
也有些人,在对自己有了相当的了解后,认为自己可以成功,但一遇打击就中途而止,这还是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因此,仅仅具备自信心还不行,还要使自信心异常坚定,那么,你做事情就可以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而不会稍遇困难就一味退缩。
仔细观察那些成就了一番伟业的卓越者,我们可以发现:在成功之前,所有的卓越人物都具备极度的自信心,非常信任自己。这样,工作时他们就可以排除万难,奋力拼搏,直到最终取得胜利。
有人说过:“即使我只是块泥土,那么,我也只准备留给勇敢者践踏。”一个人,假如他在言行中总是显出卑微的神态,不相信自己、不尊重自己,那么,他们肯定不能得到他人的敬重。
上帝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鼓动我们去创造宏伟的功业。这种力量潜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使我们尽展宏伟韬略,精神不朽、流传万世。把自己本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乃是对我们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当今社会,潮流变化万千,正需要我们去不断开拓创新。
职场中五个人对你最重要
可以给你指明方向。这个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前辈、学长。 ]第一个,导师,教练。他教给你实用的技巧、一定的工作经验,虽不是知识,但
第二个,陪练,同路人,任何人的成长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学而习,习而成习惯练出 1
来的。这个练的过程,是一个很苦的过程,是一系列简单动作的重复重复再重复,由量变成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很难坚持下来,这时你需要一个同路人。他可以是和你
有共同兴趣,共同目标的朋友。
第三个,榜样。他是你人生的标杆。在你一生中,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标杆,你向他学习,受他鼓舞,一步一步向他靠拢。最重要的是那个你看得到摸得着的人,你知道,不
需要通过机遇,只需要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榜样。
第四个,敌人,看不起你的人,拒绝过你的人。人不到绝境是不会有斗志的,你要证明
他是错的,他会给你真正的动力。
第五个,最重要的人是你自己。这个世界上,失败的人除了天分太差之外,只有以下几
点:懒,方向不对,方法不对,没有坚持。如果你自己做不到,就不要怪别人。
影响你择业选择的四大因素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你的择业决策呢?职业专家认为,主要应从几下四个方
面来考虑。
一,当前的经济状况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大学生由于经济拮据,又不想再拖累父母,于是饥不择食地随便就加盟了一家向他伸出橄榄枝的雇主。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小A是一个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大学生,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公司向小A发来了OFFER。而小A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太宽松,求学期间还贷了些款,毕业后多压力下需要他尽可能快地早上班,早有经济收入,所以他自然就选择了那份看起来薪水较高的公司。小B是小A的同学,由于家庭条件挺好,小B也因此并不十分在意薪水的高低,反而能够对找上门来的工作进行了理性的筛选,最后选择了一家认为比较有潜力自己有感兴趣的公司。后来的情况是,小A所在的公司业务渐走下坡路,更要命的是,小A越来越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先前先择的这份工作,而公司内部转岗的可能性也几乎为O,结果小A的高薪很快一去不返;而小B所在的公司却越发展越好,工作也是越做越有劲,小B的工资也因此水涨船高。为什么同样优秀的他们,最后的发展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分析表明,小A失败的关键就在于,他过分看重眼前的高薪而没有对未来的发展做理性的规划。二,亲人和朋友的影响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有时也缺乏判断力,家人的选择通常会对他们最终的选择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还有些学生朋友则很喜欢攀比,朋友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也不假思索地跟着去。
职业专家认为,适当听取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是必要的,但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三,社会环境、竞争环境对择业决策的影响
可能你的专业在就业时很受限制,也可能就业压力确实很大,也许你的相关专业正是冷门,站你“没得选择”;当然也许某些职业显得很热门,你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别人一起选择。对此,我们特别要提醒的是,就算你真的“没得选择”,也要选择一个与你目标接近的职业,2再静待时机寻求转换。不要盲目追随热点行业,再热的行当都有可能会冷,现在的冷门行业将来也可能转热。当年的会计行业、现在的IT行业就证明了一点。
四,个人志向对择业决策的影响
研究表明,志向远大者,都会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及职业生涯规划。这些人都会始终关注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职业发展道路,什么样的选择会对自己更加有利。对于他们来说,前面的三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或说只是暂时的问题。
而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者,则多会安于现状,或者说不知道怎么改变。如在择业上,常会是因为没有主意所以就不去选择,于是找个工作就可以了,“就业吧,先!”。这类人最需要外力的帮助,特别是在择业这样关键的决策上。
如果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有了明确的职业定位,就会有择业的标准,这样就会更好的就业,就会做到就业的第一步即是真正职业发展的第一步,就会让你的职业生涯从此扬帆起航!
人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九个阶段]在个人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由于职业活动内容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人们
在某年龄阶段往往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职业任务,据此可以划分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立足于人生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职业问题和职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九个阶段:
1、成长、探索阶段。0~21岁。在这一阶段,人们接受教育和培训,学习职业方面的知识,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和才干,为进行实际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
2、进入工作世界阶段。16~25岁。进入劳动力市场,与顾主签订契约,职业活动的真正开始。
3、基础培训阶段。也大致是16~25岁。在作为组织新成员的同时,要担当实习生、新手的角色。
4、获得正式成员资格阶段。17~30岁。经过在组织中的磨合,掌握了职业技能,被组织所认同。
5、职业中期阶段。25~40岁。选定一项专业或进入组织的核心,承担较大责任,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内成为一名专家或内行。
6、职业中期危险阶段。35~45岁。现实地估计自己的进步、职业抱负及个人前途,在接受现状和争取看得见的其它前途之间作出选择。
7、职业后期阶段。从45岁以后直到退休。
8、衰退和离职阶段。人们一般在50岁以后职业能力开始衰退,不同的人会在不同年龄退休和离职。
9、离开组织和职业阶段——退休。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职业生涯的四个发展阶段
1.成长阶段(14岁以前)
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界定在从一个人出生到14岁这一年龄段上。在这一阶段,个人通过对家庭成员、朋友以及老师的认同以及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建立起了自我的概念。
2.探索阶段(15~24岁)
在这一阶段,每一个人将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他们试图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他们对职业的了解以及通过学校教育、休闲活动和个人工作等途径中所获得的个人兴趣和能力匹配起来。处于这一阶段的人,还必须根据来自各种职业选择的可靠信息来作出相应的教育决策。
3.确立阶段(24~44岁)
这一年龄段是大多数人工作生命周期中的核心部分。人们通常愿意(尤其是在专业领域)早早地就将自己锁定在某一已经选定的职业上,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阶段的人们仍然在不断地尝试与自己最初的职业选择所不同的各种能力和理想。通常情况下,在这一阶段的人们第一次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的抉择,即判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什么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自己需要做出多大的牺牲和努力。
维持阶段(45~60岁)在这一职业生涯的后期阶段,人们一般都已经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为自己创立了一席之地,因而他们的大多数精力主要就放在保持现状和拥有这一位置上了。
4.下降阶段(60岁以上)
在这一阶段,人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都在逐步衰退,职业生涯接近尾声。许多人都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前景:接受权力和责任减少的现实,学会接受一种新角色,学会成为年轻人的良师益友。再接下去,就是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的退休,这时,人们所面临选择就是如何去打发原来用在工作上的时间
第五篇:成功需要创造性思维
大凡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有一颗善于洞察生活的头脑,他们不会忽视生活中任何一个异常的元素,他们会将这作为难得的机遇,深入研究,从而有所开拓、有所创造。
总是有一种驱动力促使人们去探究未知世界里的谜团。别涅迪克由一只裂而不碎的烧瓶研制出裂而不碎的安全玻璃,主要得益于他对科学的敏感。达尔文由美洲和欧洲两地生物的异同而提出生物进化论,更得益于他不舍的探索。
总有一个方向促使人们向它发出挑战。奥斯特始终坚信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于是他一遍又一遍地闭合切断电源,最终发现了电磁互相转换的原理,也正是借着这个原理才使人们对电磁波有了新的认识和利用。敢于坚守一个方向努力拼搏的人们往往成为创造的宠儿,因为创造的成果也要感激他们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精神。
总是坚信凤凰涅盘之后一切会更加美好。居里夫人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和生活赐予她的灵感,让她从沥青中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虽然她为此付出了美好而宝贵的时光,但她无怨无悔。为了科学,为了创造,纵使红颜变成了白发,但只要有创造性的成果来回报殚精竭虑的付出,也可以无悔矣。
总是陶醉于深秋里片片灼热的红叶能在风霜中快乐地吟唱。达·芬奇为了画那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鸡蛋,也能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由画鸡蛋而开创了全新的绘画生涯。经历了岁月风霜的考验,他采撷到的红叶是永不褪色的。
总是坚信有追求就有快乐,有追求就有创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助手先后用了6年时间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都不曾得到满意的杂交品种。为了找到远源的雄性不育稻,他与助手征程万里,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日复一日地在一簇簇野草堆里搜寻。凭借着这份执着与追求,一块沼泽地里的希望找到了他,既而开创了震惊世界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可以说袁隆平就是那位飞上天空摘到星星的伟人,因为他坚信只要有执着追求的激情与行动,就会有创造的果实。
总是坚守理想的人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达到创造的高峰。爱迪生说创造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他为了发明电灯做了1600多次实验,没有一次不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因为站在执着追求的至高点上,他成功了,他为世界创造出的光明划破了黑暗的笼罩。他不在意追求过程中的每一次挫折,他坚信机遇就藏在执着的身后,有坚持不懈的追求就会有成功的创造。
其实,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只是缺少那份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执着追求的恒心。要是两项兼得,幸运女神就会眷顾垂青,还怕创造不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