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卉产业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05:2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花卉产业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花卉产业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花卉产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花卉产业发展的研究

【摘要】我国的花卉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在逐步地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中国花卉协会统计,1984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有1.4万hm2,1997年增为8.6万hm2,2000年达到14.8万hm2;花卉产值由1984年的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96亿元,我国的花卉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国内花卉生产仍以城市绿化为主,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农业部发布的关于2000年全国花卉生产的有关资料,绿化专用花木的生产面积占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的50%以上,只有10%左右的面积用于切花、切叶和种球的生产,但随着近年居民花卉消费的迅速增长,鲜切花、盆花生产占地面积也在迅速扩大。花卉生产种类仍以传统名花、绿化苗木为主。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有了较大的变化,花卉出口额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据农业部发布的我国花卉产业统计报表,1998年出口额为3500万美元,1999年为2865.9万美元,2000年为2800万美元,2001年为8003.38万美元。花卉出口产品结构为:鲜切花以菊花、月季、百合、花烛等为主,主要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仅云南省2001年出口额达1540万美元,2002年前10个月就超过2000万美元;切叶主要有杨桐、棂木、富贵竹,出口日本、美国等地;观赏苗木出口以红枫、鸡爪槭、竹类、白玉兰等为主。资料表明,2000年全国鲜切花和切叶出口额占花卉总出口额的13%,观赏苗木占10%,盆栽植物占70%。总体来说,出口花卉产品中优质花卉较少,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竞争为主。

在花卉进口贸易方面则表现出:进口种类多、数量大、增长快速,进口时间由季节性变成近2年的周年进口。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花卉商品化生产起步晚,花卉生产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加之国际花卉生产格局的基本形成,为满足近几年来城市环境建设的巨大需求,花卉生产所需的大部分优质种苗、种球、种子及园林园艺机械都依赖进口。2001年全国花卉进口额约30亿元。

总的来看,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大,但生产效益差,出口花卉种类单调且数量少,出口增长慢,花卉进出口贸易逆差很大,花卉生产缺乏特色。

二、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

1.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序低

2001年国内花卉消费量较上年增长21.2%。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较世界花卉消费量平均水平高10%。尽管国内花卉生产逐年扩大,2000年为14.8万hm2,有花卉生产企业21975个,但大中型企业仅占11.2%。我国花卉产业每公顷平均产值仅是荷兰的1.7%,以色列的5.9%,哥伦比亚的7.7%。正是目前花卉生产的状况造成国内市场上较缺乏优质花卉产品,从而导致国内市场对需求的优质草花种子、草坪种子、花卉种苗和种球、成品花卉及园林机械和园艺工具主要依赖进口。进口金额逐年上升,在1999年北京地区进口花卉有1000万美元,2001年北京进口盆花达400万盆,近

2000万美元。2001年国内进口花肥、花药、园艺工具及园林机械的金额近1000万美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进口种子达5000万人民币。特别是入世后,关税下调,进口花卉的优质优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这将给民族花卉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2.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

花卉产业上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从当前调查情况看,全国共有2万多个花卉企业,42万户花农,从业人员146万人,但从业人员中只有4.6万名技术员,占从业人员的3%,平均每户有从业人员3~4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较难,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3.产业结构不合理

据世贸组织统计,1998年全球花卉贸易出口额超过74亿美元。产品结构为:鲜切花占60%,小盆花占30%,观叶植物占10%,其中鲜切花是花卉产业发展的主体。世界上许多花卉产业大国,鲜切花生产占产业的60%以上。近10年来,国内鲜切花和盆花生产虽然受到重视,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国家农业部发布的2000年花卉产业种植比例资料表明:草坪、种子、种球、观赏苗木生产占花卉总生产面积的56%,切花切叶仅占7%,盆栽植物占13%;绿化苗木、草皮、观叶植物占国内花卉产值的80%以上。国内花卉生产面积是世界总生产面积的1/3,而切花生产总量仅为国际市场的3%。这与当前国际花卉贸易的产品结构形成很大反差,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劳力资源优势,还需要大力发展切花和盆花产业。

3.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花卉生产和需求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特点,花卉消费常处于“南花北调”状态。目前,花卉流通体系尚不健全,花卉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为: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花卉产销结合,花卉流通量较小,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加之缺乏先进的花卉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及花卉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评估难,优质优价难实现,影响花卉的国内外贸易。现在全国有近800个花卉批发市场,南方建成有2个花卉拍卖中心,最大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预计每天可成交300万-400万枝鲜切花,可解决南花的国内流通问题,但要与国际花卉贸易接轨,扩大我国花卉的出口,还要不断地完善流通体系。

4.缺乏生产标准化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国内花卉生产标准化的有关法规,国内花卉生产方式较传统,生产技术,如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方法、花卉保鲜、贮运及包装等技术落后,加之对国际花卉贸已要求的技术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国花卉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如美国规定进口的盆景生产只准用泥炭、火山岩等介质,使我国用天然泥土栽培的盆景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花卉生产标准化成为入世后我国花卉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花卉产业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从世界花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来看,花卉生产具有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由传统花卉向新优花卉发展的趋势,而我国具有植物资源、气候资源和劳力资源三大优势,气候类型丰富,可生产的花卉种类多样;花卉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拥有许多珍稀的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有着发展特色花卉的种质基础,具有巨大的花卉开发利用潜力;我国劳力充足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有发展成品花卉的优越条件。只要我们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正确定位花

卉产业发展的方向,解决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视花卉市场信息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流通体系,培育规范化的市场,建立竞争有序的良性环境,正确引导消费,解决供需矛盾,抓住发展契机,扩大花卉出口创汇,就一定能促使民族花卉产业走向特色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地说,当前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利用劳动力资源、气候资源及土地资源,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国外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花卉企业进行投资,带动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

(2)花卉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将重心转移到鲜切花和盆花发展上来,突出特色产品,创立品牌。在大力扶持鲜切花产业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

(3)对季节性生产出口的花卉,应加强花卉产业的信息管理,科学地进行市场预测,合理安排生产,了解国外贸易的技术要求和惯例,把握时机,扩大产品的出口创汇,走绿色产业发展道路。

(4)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花卉产业特色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如荷兰的专业农业合作社管理制度、日本的农协组织管理体制都发挥出较高的经济效益,花卉产销分工协作专业化程度较高,目前我国推行的公司+企业+农户的经营组织形式还需进一步探索。

(5)加强对科研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结合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育花卉新品种,走花卉产品特色化的道路。

(6)健全花卉产品的流通体系,扩大花卉的市场流通量,进一步完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于2001年4月实施的《主要花卉产品等级》条例,加强对花卉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实现花卉市场的公平竞争、优质优价。

(7)建立花卉信息网络,对花卉生产进行指导,规范市场体制,正确引导消费,充分了解国内外花卉产业信息动态,把握市场机会。

(8)加强对花卉品牌的知识产权管理,在市场竞争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9)制定国内花卉生产统一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过程,结合国际贸易的产品质量要求,对花卉生产方式、采后处理技术、包装标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与国际贸易接轨。

07园林(2)班

0709110501马慧

第二篇:威海市 “十二五”花卉产业发展规划调查报告

威海市 “十二五”花卉产业发展规划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威海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花卉市场也就渐渐活跃起来。花卉产业是最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在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地方物质文明的发展状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威海市花卉产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发展。到目前为止,威海市花卉种植业颇有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为新兴的高效益农业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威海市“十二五”花卉发展规划调查报告:

一、花卉基本情况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威海市逐步涌现出一批从事花卉生产及经营的企业和专业户,为美化城市,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共有花卉企业12家,花卉市场10个,花木生产及经营业户987户,有花木种植温室及大棚11.7万平方米,露地种植120公顷,年生产经营花卉盆景311万盆(株),观赏绿化苗木505.5万株,销售额达到14865万元。威海地处暖温带,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适于露地及温室花卉生长。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地处胶东半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威海市的生态环境、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长足发展,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道路绿化,将对威海市花木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威海市逐步形成花卉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其中文登市花卉企业文山花卉大世界,占地30余亩,主要经营花卉、观赏植物、珍稀花草等高科技产品,花卉品种主要有蝴蝶兰、君子兰、杜鹃、榕树、红掌、发财树、铁树等,还有各种菊花,年产各种花卉及观赏植物2万余盆(株),已成为文登市重要的花卉生产市场,对威海市的花卉产业及其他花木生产企业和专业户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产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威海市的花卉产业市场总体上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个体自由经营,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现阶段花卉种植户经营的花卉大棚面积普遍很小,数量也只是一两个,缺乏会管理、懂技术的人员,这就制约了花卉生产的发展。其中乳山市有数十家经营业户投入花卉生产,其中规模达到40亩以上的有2家,属于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培育大花蕙兰等花卉系列,年生产大花蕙兰7万盆以上,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威海市鲜切花和盆花生产只能说是刚刚起步,虽然已经受到花卉种植户的重视,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据初步调查统计,威海市目前绿化苗木、观叶植物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鲜切花、切叶、盆栽植物所占比例很小。所以需要大力发展鲜切花和盆花产业。

三是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科技含量不高。花卉产业上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从当前调查情况看,威海市现有经营的花卉大棚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数量少的可怜,大部分花农都是边经营边学习边摸索,花卉生产技术只是一知半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较难,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要实现威海市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迫切地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目前,威海市花卉企业和专业户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难以聘请花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或使技术人员出外进行学习、培训,科技力量薄弱,对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花卉产品的科技含量参差不齐,花卉品种杂乱,普通花卉品种居多,名贵花木偏少,尚未培育和推出能满足高档市场需求的品种或种类。

三是信息较为闭塞,没有建立起统一销售市场。对花卉品种的选育现状、供求信息动态等了解较少,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制约威海市个体花卉的主要因素就是无统一的销售市场,花卉生产和经营专业户只能逢集或在人口密集地进行销售,花卉门面少,更缺少宣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威海市花木业的总体形象,降低了档次。

三、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立足本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坚持“合理定位,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原则,采用“行政推动,效益驱动,示范带动”的指导思想,按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逐步把威海市的花卉产业做大做强。

发展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卉这种精神产品需求越来越多,花卉的品种呈多样性,档次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威海市花卉生产偏重于盆花、草花,盆花中常规花卉多,高档名贵花卉少,所以丰富花卉种植品种,提高花卉的档次和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成为威海市“十二五”期间花卉生产的重要目标。到2014年,威海市花卉露地种植达到500亩,花卉生产及经营企业和专业户50户,发展花卉种植温室、大棚100个;年生产经营花卉盆景50余万盆(株),观赏绿化苗木500余万株;扶持生产经营高档名贵花卉盆景的企业或专业户10户,并逐步引进高档名贵花卉品种,使威海市花卉生产有一定的发展,逐步开拓省内及省外市场,使花卉产业成为威海市的又一亮点。

四、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

发展重点:建立花卉种苗繁育基地。面向市场,以产业化的思路,把科研、生产、经营单位的力量集中起来,实行“育、引、繁、推”一体化经营新体制,实现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以国内消费市场为主,奠定产业升级发展的基础,逐步抢占国内花卉消费市场。根据不同消费水平,在产品的多样性、丰富性上下功夫,以适应不同消费层次和不同消费用途的需求。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花卉消费知识,拉动市场消费,促进花卉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成长。

建设布局: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结合传统的生产基础、资源、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遵循适地适栽的原则,从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实现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原则出发,突出特色农业和块状经济的特点,做好花卉生产的区域布局。

(1)市区周边:以盆花、盆景、盆栽观赏植物以及温带、亚热带绿化苗木为重点,建成生产示范基地,逐步建成花卉交易市场。

(2)南部沿海新区:以发展观赏植物为主,发挥温室大棚的作用,以盆栽花卉为重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鲜切花植物的栽培。

(3)北部森林旅游区:以观叶、盆景、绿化苗木为重点,培育具有特色的长绿阔叶、彩叶、针叶乡土树种为主,加快园林绿化树种苗木的生产基地建设。

花卉产业区域布局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变化,实行动态管理,不断优化。

五、主要工作措施

坚持“品牌、产业、外向型”花卉市场发展方向。建议全市建设一个产业型花卉市场,以龙头大户为依托,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坚持培植本地大户与引进外地行业龙头企业相结合、多策并举,不断壮大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基地型产业市场。花卉作为一种植物产品,品种、种苗是源头,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至为重要。威海市需要加强对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的管理工作。繁荣育种事业、充实产业源头已经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花卉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业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业外资金、人才进入,吸引更多菜农、粮农转向花卉生产。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将花卉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给予重视,行业部门要及时引导,加强管理,使威海市的花卉行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是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推动科技创新。结合实际,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文登市花卉产业,解决威海市花卉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引进培养花卉科技人才制定优惠政策,使人才愿意来,留得住,从而为威海市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积极帮助花卉生产者寻求市场,拓宽销售渠道。

二是积极推行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合作模式。走产业化道路,做大做强花卉产业。政府应积极培育花卉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和资金以及稳定的销售渠道,解除花农的后顾之忧,尽快实现威海市花卉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和产业化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是尽快培育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花卉市场。威海市花卉产业的发展,市场培育是关键。要积极培育一个功能齐全,品种多样,管理完善的花卉市场,是生产和销售有秩序,并做好广告宣传,吸引各地花商,进一步促进威海市花卉业迅速发展。

四是充分发挥花卉协会作用,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有效的将威海市花木生产者和经营者组织起来,充

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将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花农并在网上发布,并及时组建花卉营销队伍,拓展花卉销售市场,促进威海市花卉产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篇:崂山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崂山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2007年04月28日

花卉产业是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形成的一项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的“三赢”产业,它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互动,美化城市和家庭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就我区而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花卉产业在全区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全面分析花卉产业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探究提升花卉产业档次和水平的途径与措施,在三月中旬至四月份期间,崂山区统计局组织相关人员成立花卉产业调研小组,制定花卉产业调研方案、设计调查相关指标,会同中韩街道办事处有关人员深入基层和调查对象进行了实地调查。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调研过程当中,通过座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先后走访了中韩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相关部门、枯桃社区、张村社区,调研范围包括区内几十家花卉生产销售企业、花农以及花卉苗木绿化企业,采取全面调查与抽样调研的方法,初步了解了我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我区下一步更好地推动花卉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现阐述如下:

一、我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花卉产业是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区现有人口21.98万,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4%左右。由于我区地处青岛城市化前沿,“五大中心”的新城区功能定位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然给逐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提出严峻的课题。一方面,城市化步伐加快使大批农民转为无地或少地农民,土地资源日益紧缺,2006年人均农业用地不到两分,传统农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多年从事农业劳作的农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城市生活节奏,且本身固有的技能和素质与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相差悬殊,就业问题令人担忧,进而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对此,我区在大力发展三产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仍然保留了适度的农业经济,以保障我区由农村向城市转型期间的劳动力就业需求。近年来,适时调整农业结构,把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拉动农业的增长点,花卉产业也就应运而生并日渐壮大。2006年,我区在全市虽然属人多地少的区市,但农民人均纯收入7599元位居全市第一,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效应,这主要得益于我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益于我区农业结构调整。

(二)花卉产业拉动当地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效果明显。经调查,2006年我区从事花卉生产销售的企业120家(不包括区属企业,以下同),个体花农500余户,苗圃200余家,花卉苗木绿化企业50家,总共870家(户),比上年增长8.8%,从业人员共3600多人,比上年增长16.1%,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000亩,比上年增长5.3%,花卉经营交易面积60亩,比上年增长32.3%。2006年经销盆花400万盆,花卉年产值1亿元,比上年增长35%,花卉年产值约占我区农业总产值的10%,拉动当地农民增收2000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花卉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再就业的压力,同时也为我区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花卉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枯桃成为青岛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和集散中心。做为我区花卉产业代表的枯桃花卉已有150多年的生产和销售历史,全村7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花卉种植和销售,花卉销量占全市花卉总销售量的一半以上,市北区的南山、河马石,李沧区的李村等市场的花卉绝大部分来自枯桃。2003年枯桃社区建设了面积11000多平方米的青岛枯桃花卉交易中心,2004年投资200万元建设了面积达2300平方米的智能花室,投资300万元建设了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连栋种植温室,2005、2006年又先后投资300万元建设了高档生产展销温室10000平方米,目前枯桃已经成为青岛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和集散中心。

(四)政府对花卉产业扶持力度逐步加大,花卉生产企业投资额逐年增加。2003-2005年区政府对我区花卉产业扶持资金分别为120万元、282万元和374万元(2005年扶持资金包括枯桃百花园等农业生态园项目270万元),2006年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鼓励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区要把“抓花”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我区花卉生产销售企业、苗圃以及花卉苗木绿化企业生

产投资3.1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88%的花卉生产投资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贷款比重为8%。2003年至2006年,平均投资额由45万元增加到86万元,年均增长24%。

二、我区花卉产业发展特点

(一)以购进为主,种植为辅。统计资料显示,我区花卉产业呈现出产、购、销一条龙模式,目前主要以外购销售为主,销售额占花卉总销售额的80 %。购进品种主要有蝴蝶兰、凤梨、红掌、蕙兰、杜鹃、仙客来等。种植品种以草花为主,主要有一串红、菊花、月季、牵牛花、栀子、桂花等,销售额占花卉总销售额的20%。

(二)花卉销售季节性强,销售范围集中在市内,销售对象主要以团体为主。春节前一个月是我区花卉销售的旺季,销售额占全年花卉总销售额的45 %,每年“五一”节期间举办的枯桃花会是另一个销售高峰期,销售额占全年花卉总销售额的10%。花卉的销售对象主要是私营业主,农户家庭购花较少。青岛市内销售的花卉占72%,市外省内销售的花卉占18%,销往省外的花卉占10%。销售对象中团体购买占47%,个人购买占21%,经销商占32%。

(三)由枯桃花卉带动的产业链初步形成,产业化程度日益提高。2003年以来,枯桃社区充分挖掘“百年枯桃花卉”的资源优势,通过采取设立市场,做强品牌、强化载体等有效措施,延伸发展与之相关的配套产业,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枯桃花卉交易中心设立花卉交易摊位70余个,岛城知名专业花卉公司和花卉园圃大多在此有经营展示摊位,还延伸发展了根雕、观赏鱼、鸟、奇石等行业,年直接交易额达2000余万元,同时枯桃社区大力拓展旅游、餐饮、园林绿化、休闲娱乐等多个相关产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千人,2006年实现花卉及相关产业产值1亿多元。在枯桃花卉的辐射、带动作用下,张村花卉大世界及周边区域开设花卉交易摊位有60余个。王哥庄、沙子口街道种植耐冬、桂花的农户也凭借枯桃交易中心,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家庭收入。枯桃花卉带动全区花卉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年初,由枯桃投资建成的凤凤生态食府的开业,标志着我区花卉产业进一步拓展到餐饮业。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花卉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土地价格成为制约我区花卉生产产业化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区已有150多年的花卉生产和销售历史,但花卉生产、流通企业均处于零星生产、分散经营的状态。2006年,我区花卉产业实现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0%,花卉平均亩产值约5万元,远低于花卉生产发达国家亩产值50万元的水平;我区现有10亩以上的花卉生产企业(户)不到30家,最大的生产户经营面积仅为50亩。花卉生产规模小,不仅不利于先进技术、先进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而且难以降低生产经营中的固定成本,削弱花卉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更不利于我区花卉品牌的培育销售。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用于花卉种植的土地紧张,加之土地价格较高,可谓“寸土寸金”,大规模的花卉种植基地难以形成,严重制约了我区花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花卉种植生产新技术需要推广普及,种植、销售高档花卉的企业相对较少。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区花卉市场中单盆售价超过千元的花卉品种仅有高档兰花、盆景,零售价格超过500元的花卉品种占全部花卉销售品种仅为10%。现有的中高档花卉凤梨、红掌、大花蕙兰,来源还是主要依赖从广东、北京、天津等地购进。在调查中,部分花农感到他们的花卉生产技术含量低,常规花卉品种多,品种重复现象突出,多为粗放经营,一旦市场相对饱和,极易形成恶性竞争。调查中发现,原始的花卉种植生产成本较高,例如,生产蝴蝶兰用于冬季保温的煤等燃料费用占生产成本25%,如何降低能耗,实现花卉种植集约化,获取最新的花卉种植生产新技术是花农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三)花卉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够突出。2006年到我区花卉节参观旅游的游客20万人次,占我区全年游客总量不足4%,单日游客量仅相当于啤酒节的十分之一。2006年花卉节期间拉动周边餐饮收入300万元,占我区全年餐饮收入1.5%。

(四)花卉出口市场有待拓展。从调查资料看到,我区目前花卉产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销售市场仅局限在省内,省外也只有10%,国外空白。

四、建议

(一)尽快成立崂山区花卉协会,加强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建设。花卉产业已成为我区种植业的一大亮点,花卉生产销售具有旺淡季分明、销售期短、期货性质突出等特点,如果没有宏观的市场把握,则容易误导产业方向。为促进花卉行业的规范有序和产业化经营,建议尽快成立崂山区花卉协会,以便制定花卉生产相关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促进品牌管理,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生产技术服务,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市场营销,扩大我区花卉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花卉协会在信息集散,宣传引导方面的职能作用,把花农组织起来,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品种共享,共同来维护花卉市场稳定,避免恶意竞争。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花农的专业培训,可通过请花木专家和种养大户给花农授课等多种形式,提供花卉种植相关技术,引导农民从花卉技术推广中得到实惠,启发花农自觉使用新技术,从而培养一支懂生产、会经营的现代化花农队伍。

(二)尽快制定我区花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延伸花卉产业链条。目前我区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带动相关产业作用日益加强,建议尽快制定我区花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应立足高起点、有特色,侧重观光游览、生态、餐饮、休闲、物流等方面的内容。生态旅游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以我区花卉产业为载体,精品项目多点支撑,树精品、抓亮点、打品牌,加速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坚持把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力源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来抓,推动我区花卉业的上档升级。

建议在滨海大道(枯桃、张村沿线)两侧,规划设计四季花开的花卉绿化带,既能起到美化效果,增加城市风景,又可起到宣传作用。

(三)加大扶持枯桃花卉力度,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为使我区花卉产业尽快做大做强,应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我区花卉产业的壮大、产业结构的优化。以枯桃花卉为纽带,连接基地与农户,依靠其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广大农民种花及发展其它相关产业,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集约利用全区的农业资源,形成集团化和专业化,提高花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技术支持、资金扶持、宣传支持及销售帮扶(帮助企业开辟花卉网上销售等多种渠道)。另外要特别注重为我区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向国内外市场承揽园林绿化工程等大项目来牵线搭桥,促进生产与经营相衔接。

(四)科技兴花,培育我区花卉名优品牌。花卉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花卉质量的竞争。立足我区优势,培育特色品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崂山耐冬具有抗寒性强、树态优美、四季常绿、冬季开花、花期从10月到翌年5月长达半年之久等特点,其经济效益是南方产耐冬的3-4倍,目前在我区王哥庄的东台、浦里及沙子口的大河东村庄均有种植。崂山耐冬是青岛市的市花,并且在名著《聊斋志异》中,崂山耐冬化作为美丽传说中的“绛雪”的故事已为大家所熟悉,借助上述两方面优势,我们应在品牌宣传及深挖花卉历史内涵上大做文章。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四季如春生态园艺有限公司培育的高山杜鹃,非常适合崂山区的土壤酸性、空气湿度、光照及水质要求,单盆的销售价格就能达到300元左右,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且供不应求,极具市场竞争力。该公司和比利时、德国的花卉公司合作进行育种及组培方面的科研工作,目前已掌握了高山杜鹃200多个品种的生产技术,将以每年十个以上的品种推向市场,基本改变我区的高山杜鹃主要依靠外地引进的局面。

(五)提升我区花会的办节档次,提高节庆效应。我区的枯桃花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但节庆效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枯桃花会期间市民广泛参与率不高,花会对当地经济拉动不明显。建议将国际会展中心作为主会场,依托其影响力和良好的硬件设施等优势,科学策划,提升档次,广泛宣传,举办立足全省、面向全国的花卉博览交易盛会。

当前,全国花卉业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产品分化、细化日趋明显,青岛作为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的分会场存在强大的潜在客源市场和花卉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区发展花卉及相关产业的天然条件和后发优势,将花卉培育为全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努力促进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全区农民收入水平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花卉调查报告

花卉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花卉超市

调查时间:2011年6月1日

调查者:

花卉信息

一、芦荟

1、基本信息

芦荟属(学名:Aloe)通称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这种植物颇受大众喜爱,主要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而当中具有药有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又名巴巴多斯芦荟或翠叶芦荟 Aloe Barbadensis/Aloe Vera),库拉索芦荟(分布于非洲北部、西印度群岛),好望角芦荟(分布于非洲南部),元江芦荟等。

2、形态特征

常绿、多肉质的草本植物。叶簇生,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芦荟的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其中非洲大陆就有250种左右,马达加斯加大约有40种,其余10种分布在阿拉伯等地。芦荟各个品种性质和形状差别很大 有的象巨大的乔木,高达20米左右,有的高度却不及10厘米,其叶子和花的形状也有许多种,栽培上各有特征,千姿百态,深受人们的喜爱。芦荟本是热带植物,生性畏寒,但芦荟也是好种易活的植物。

3、栽培方法

芦荟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腐烂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生长不良。

芦荟怕寒冷,它长期生长在终年无霜的环境中。在5℃左右停止生长,0℃时,生命过程发生障碍,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水:和所有植物一样,芦荟也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芦荟需要充分的阳光才能生长,需要注意的是,初植的芦荟还不宜晒太阳,最好是只在早上见见阳光,过上十天半个月它才会慢慢适应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肥料对任何植物都是不可缺少的。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都可以,蚯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芦荟一般都是采用幼苗移栽或扦插等技术进行无性繁殖的。无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稳定保持品种的优良特征。

二、红掌

1、基本信息

学名为Anthurium andraeanum,别名有花烛、安祖花、火鹤花、红鹅掌、鹅掌红,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花烛属。

2、形态特征

其株高一般为50~80cm,因品种而异。具肉质根,无茎,叶从根茎抽出,具长柄,单生、心形,鲜绿色,叶脉凹陷。花腋生,佛焰苞蜡质,正圆形至卵圆形,鲜红色、橙红肉色、白色,肉穗花序,圆柱状,直立。四季开花。

叶子和枝茎外形奇特:其叶颜色深绿,心形,厚实坚韧,花蕊长而尖,有鲜红色、白色或者绿色,周围是红色、粉色的佛焰苞,全都有毒。

3、栽培方法

红掌盆栽材料常见的有四种:组培苗、切株、穴盘苗和盆栽苗。一个基本的原则:越小的植株,栽培难度越大。组培苗和切株需要特殊的种植方法,难度较大,一般不推荐。对于种植者而言,如果栽培条件比较好,又有一定的经验,可选择株高10-15厘米的盆栽苗,这种苗能直接种在最后的盆里,比较安全。

红掌主要采用分株、扦插、播种和组织培养进行繁殖。分株结合春季换盆,将有气生根的侧枝切下种植,形成单株,分出的子株至少保留3~4片叶,扦插繁殖是将老枝条剪下,去叶片,每1—2节为一插条,插于25~35"C的插床中,几周后可即可萌芽发根。人工授粉的种子成熟后,立即播种,温度25~30°C,两周后发芽。为大量发展花烛,现采用组织培养进行繁育。花烛及其同属的花卉是目前国内外新兴的切花和盆花,每朵花的花期可达一个月,全年均可开花。

三、口红花

1、基本信息

口红花,学名:Aeschynanthus radicans。苦苣苔科毛苣苔属。原产马来半岛及爪哇等地。别称有花蔓草、大红芒毛苣苔等。属于植物界,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属。其分布区域有爪哇、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

2、形态特征

常绿藤木,有附生性,常栽植于悬篮中。茎下垂长达1米左右。叶对生,叶片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花成对生于枝顶端,具短花梗,花冠筒状,鲜红色。花期主要在夏季。

3、栽培方法

扦插法繁殖,在20℃至30℃的条件下全年均可进行。春季扦插繁殖易活。剪取枝顶部10~15cm长的枝条作插穗,插在洁净的河沙或蛭石中,保持土壤、空气湿润,避免烈日暴

晒,保持一般室温,约一个月可发根。发根后去袋,保持盆土微湿,约1~2星期即可移植。每盆可植数株。栽植时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浇水不能过多,否则容易腐烂或引起落叶。夏季可直接扦插于盆土中。生长旺盛时,可适当摘心,促进分枝。

四、散尾葵

1、基本信息

又名黄椰子、紫葵,为丛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属于棕榈科,散尾葵属。

2、形态特征

茎干光滑,黄绿色,无毛刺,嫩时披蜡粉,上有明显叶痕,呈环纹状。叶面滑细长,羽状复叶,全裂,长40~150cm,叶柄稍弯曲,先端柔软;裂片条状披针形,左右两侧不对称,中部裂片长约50cm,顶部裂片仅10cm,端长渐尖,常为2短裂,背面主脉隆起;叶柄、叶轴、叶鞘均淡黄绿色;叶鞘圆筒形,包茎。肉穗花序圆锥状,生于叶鞘下,多分支,长约40cm,宽50cm;花小,金黄色,花期3~4月。果近圆形,长1.2cm,宽1.1cm,橙黄色。种子1~3枚,卵形至椭圆形。基部多分蘖,呈丛生状生长。

3、栽培方法

散尾葵可用播种繁殖和分株繁殖。播种繁殖所用种子国内不宜采集到,多从国外进口。常规的多用分株,于4月左右,结合换盆进行,选基部分蘖多的植株,去掉部分旧盆土,以利刀从基部连接处将其分割成数丛。每丛不宜太小,须有2~3株,并保留好根系;否则分株后生长缓慢,且影响观赏。分栽后置于较高湿温度环境中,并经常喷水,以利恢复生长。

散尾葵盆栽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河沙及部分基肥配制成培养土。它蘖芽生长比较靠根茎上,盆栽时,因较原来栽的稍深些,让新芽更好地扎根。5~10月是其生长旺盛期,必须提供 比较充足的水肥条件。平时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秋高温期,还要经常保持植株周围有较高的空气湿度,但切忌盆土积水,以免引起烂根。一般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复合肥,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叶色浓绿,秋冬季可少施肥或不施肥,同时保持盆土干湿状态。散尾葵喜温暖,冬季需做好保温防冻工作,一般10℃左右,可比较安全越冬,若温度太低,叶片会泛黄,叶尖干枯,并导致根部受损,影响来年的生长。它喜半阴,春、夏、秋三季应遮阴50%。在室内栽培观赏宜置于较强散射光处;它也能耐较阴暗环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线较好处养护,以利恢复,保持较高的观赏状态。如果环境干燥、通风不良,容易发生红蜘蛛和介壳虫,故应定期用800倍氧化乐果喷洒防治。

五、也门铁

1、基本信息

拉丁文名字是Draceana arborea,属百合科,龙血树属植物。

2、基本形态

小乔木或灌木,地栽植株有明显的主干和分枝,高可达20米。盆栽者多呈单株状,较

矮,高约50~100厘米。叶片宽带状,深绿色,质较厚,密生。圆锥花序生于枝端,由许多白色的小花组成。

3、栽培方法

多以组培繁殖为主,也可以扦插繁殖。通过组培繁殖育出来的苗整齐,性状稳定。栽培介质用肥沃壤土或腐质土,排水需良好。光照以50—60%遮光为佳,忌强光直射。室内栽培应置于光线较充足的地方,光线不足会使叶片褪色,叶细长与叶缘有波浪状。施肥可用有机肥,如腐熟的花生麸或人类粪尿作厩肥,同时每月配合3—4次三要素叶面肥。性喜高温多湿,生长适温20—30℃,冬季10℃下要注意做好防寒措施,以防止寒害使叶片枯干。注意通风良好,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

第五篇: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一、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和条件

(一)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初具规模。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地方特色花卉等多品种共同发展。

2.鲜切花生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据农业部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云南鲜切花设施种植面积(周年种植)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分别占到全国的22%和26%。鲜切花产品在全国主要消费市场上占有50%左右的份额,其品质享有较高声誉,“云南鲜花”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3.区域布局己成雏形。初步形成了以滇中昆明、玉溪为主的温带鲜切花生产区域;以滇南景洪、元江、河口为主的热带鲜切花、热带兰花和室内观叶植物生产区域;以滇西北丽江、香格里拉为主的球根类花卉种球繁育生产区域;以红河、文山为主的绿化苗木生产区域

4.主栽品种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量迅速增长,全省80%的鲜切花产品销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约10-15%的鲜切花出口到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和台湾、香港地区,部分产品开始远销欧洲、美洲和澳洲。

5.企业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全省花卉企业365家,从分工看既有花卉生产、种苗、种球繁育企业,也有设施设备、园艺工程企业,还有营销和其他服务性企业。从经济成分看,民营企业为主,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次之,外商独资、合资企业也占一定比例。

6.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和云南花卉物流中心建成开业,有效改善了营销手段,为健全完善产地营销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云南花卉产业虽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国际花卉产业发达国家注重高度专业化生产,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分工协作;注重新品种研发、现代化栽培设施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注重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注重建立发达、健全、快捷、高效的花卉流通体系等先进经验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与国内先进省区以专业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带动企业、花农、基地发展花卉产业的做法相比,我们也有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产业化水平低。云南花卉处于朝阳产业的成长阶段,尚未实现向专业化、标准化、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和经营的根本转变。生产规模小,缺乏专业化分工,产业链条不能有机衔接、协调一致。满足不了国际市场对鲜切花批量和品质的要求。

2.科技水平低。科技人才、技术、资金投入不足,缺少整合,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花卉新品种及相应的配套技术。适用技术开发不足,科技培训及推广体系尚未形成,广大花农大多由菜农、烟农、果农等转产而来,受专业教育程度低,缺少专业培训,致使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乏力。

3.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低,多头竞争,分散对外,形不成统一的品牌,交易成本高。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要实现出口导向,走向世界,抢占国际市场任重道远。

4.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从立体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看,温带鲜切花一枝独秀,热带鲜切花、高山花卉和冷凉地区球根类花卉种球繁育生产发展缓慢。配叶植物在鲜切花总量中比例小。花卉产品的深加工及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滞后,直接影响产业提质增效。1

(三)产业发展条件

1.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零关税为主的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启动和我国加入WTO为花卉产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云南花卉产业将直接面对全世界,特别是面对拥有17亿人口、GDP超过2万亿美元、贸易额达1.3万亿美元的区域性国际大市场。

—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为花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引导、扶持,云南花卉产业已具备全面升级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已成为花卉产业发展的动力。花卉消费市场呈现高速扩张趋势,以高收入发达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需求旺盛的全球性花卉消费热点已经形成。消费产品趋向高品质、多层次、多样化方向发展,花卉产品正在成为大宗国际贸易商品,有利于“云花”产品的规模、品种和质量优势的充分发挥。

—经济全球化为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进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国际花卉生产正由传统产区的发达国家向气候条件更优越、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新兴花卉生产国转移,国际花卉贸易主要表现为全球性流通和高度集中的区域性交易,为云南扩大产业规模,建设大辐射面的花卉交易市场提供了空间。

2.优越的资源条件奠定了发展基础

—气候资源。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海拔高差悬殊,形成了从热带到极地的七种气候类型,具有周年生产花卉的优势,同时在品种结构和上市时间调剂的余地很大。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大的灾害性极端气候。特别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更是四季如春,十分有利于鲜切花周年种植和均衡生产,是我国少有的鲜切花生产的最适宜区。花卉生产中用于调温和调光的成本仅相当于华北、华东、东北等地区的1/2-1/8。而且低纬高原地区冬季日照长,紫外线强的特殊的气候,使云南花卉着色艳丽,茎杆挺直,容易获得高品质的鲜花。滇西北地区气候冷凉,适宜种球的繁育和高山花卉生长。滇南地区热量条件好,热带鲜切花和观叶植物生长快,产量高。—土地资源。全省土地总面积为38.33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7.42%。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高于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大大超过东部发达省区。适宜花卉种植的坝区耕地肥沃,土壤类型多,地租便宜,为花卉生产和引资提供了良好条件。

—劳力资源。2002年全省乡村劳动力1990.44万人,其中剩余劳力750万人,占总劳力的37.68%。劳动力充足加上地方特色花卉产区种植花卉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种花技艺和经验,使我省花卉生产有了低成本的优势。

—种质资源。完整的山地垂直气候带谱,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使得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约4%的云南却拥有1.6万多种高等植物。其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达110个科、约490个属、2500多种。云南是花卉和园艺植物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特别是滇西北和滇东南两大生物多样性中心,野生花卉资源种类十分丰富,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供了种质基础。

3.广阔的花卉消费市场带来良好的发展商机

国际市场:国际上花卉消费以鲜切花为主,2001年全球花卉贸易量为400亿欧元,其中鲜切花为300亿欧元,盆花约100亿欧元。形成了欧共体、美国和日本三大花卉消费中心。今后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人均消费将呈上升趋势,据预测,未来5-10年,欧洲花卉消费平均增长4%,日本增长5%,美国约为9%,其他发展较快的地区和国家增长10%。尽管如此,欧洲(包括欧共体和俄罗斯)市场作为全球性花卉贸易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亚洲市场

中,日本虽然目前花卉进口量仅占需求量的10%,但由于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等诸多原因,花卉生产有可能缩小,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持续。香港、新加坡是花卉的纯消费市场,也是出口花卉的航空中转地,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及韩国等,虽然都是花卉生产国,但因气候上的差异,可与云南温带鲜切花形成互补性贸易。

国内市场: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花卉消费呈上升趋势。此外,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市场、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市场、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市场和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市场由于人口集中,区域辐射力强,有较大的开拓潜力,为花卉市场营销创造了条件。

二、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发展思路

市场导向,科教兴花,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合理配置资源,高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建设开放式国际化的花卉产业。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引进和研发相结合,全面提高花卉产品质量、采后处理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

—树立现代花卉产业观念,以鲜切花(叶、枝)为重点,不断加宽延伸产业链,把花卉产业建成包括鲜花干花生产,花卉深加工、花卉种业,绿化苗木,观赏植物培育,花卉包装保鲜、加工储运、物流配送、园林器械、园艺设施、配套专用物资(基质、化肥、农药等)、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服务等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大产业。

——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优化花卉产业区域布局,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发展产业群,完善产业链,提高云南花卉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实力。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外向型的发展路子,依靠花卉龙头企业引导花农实行集约化经营,促进“云花”生产和销售与国际接轨,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二)发展原则

坚持开放式发展原则。实行民有民营、社会参与、招商引资(智)、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发展方针。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实行宏观调控、政府引导扶持、花农和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道路。坚持优势利用的原则。追求花卉生产要素与自然资源及环境条件的最佳配置组合,优化结构,优化区域布局,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坚持科教兴花原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提高花卉产业的科技含量。坚持效益优先原则。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大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实施扶优扶强战略,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

坚持引进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实行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博采众长,洋为中用,互惠互利。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用20年左右时间建立起优势明显、特点突出、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花卉产业体系;把云南花卉产业建成促进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兴特色产业,建成促进农民增收和

推动农村小康建设的富民产业;把云南建成亚洲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种球、种苗繁育生产基地,成为全国领先、亚洲一流、国际公认的世界鲜切花主要产区和现代化的亚洲花卉交易中心。

2.阶段目标

近期:花卉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54万个就业岗位,带动12亿元产值的相关产业,让3万农户走上小康之路。初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引导花农和企业联合,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提高花卉生产水平。

中期:为社会再提供50万个就业岗位,带动20亿元产值的相关产业,再促进2万农户奔小康。

基本建成和完善包括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体系在内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物流网络体系;基本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优化产品结构与区域布局;开展机制创新,实行强强联合,走集团化发展之路,合理运用人员、资金、技术、物资、设备等各种资源,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开展品牌创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长期:2020年全省花卉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建成现代化花卉交易中心、价格和信息中心、实力较强的花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三、云南花卉产业发展重点

1.产品开发重点

把发展鲜切花生产作为发展花卉产业的重点,把加强主要鲜切花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摆在优先和重要的地位。

2.花卉种业发展重点

建立健全花卉种球、种苗和种子繁育体系。面向市场,以产业化的思路,把科研、生产、经营单位的力量集中起来,实行“育、引、繁、推”一体化经营新体制,实现产业化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发草花、草坪用种的杂交制种,满足市场需求。

3.市场营销重点

市场营销的重点是培育消费市场和建立健全高效快捷的市场营销体系。做到供货数量、质量、时间三保证,树立云南花卉产销的良好信誉。以阶段性目标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建立以拍卖市场为主体,产地集散、物流配送与销地批发相配套的高透明度、大信息量、多层次交易、综合服务性强的流通营销体系,以流通促生产,形成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花卉物流体制。

4.科技研发重点

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球根类花卉种球繁育技术的引进及研究;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花卉采后加工、保鲜、冷储、包装、运输技术的引进与研究;花卉生产关键技术的引进与研究;花卉温室设施、设备及基质、化肥、农药生产技术的引进与研究 ;花卉产品深度开发利用技术攻关研究

下载关于花卉产业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花卉产业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花卉产业营销策略分析

    一、花卉业的营销现状 1.花卉消费观念落后,阻碍消费行为 在许多中国人眼里花卉只有在重大的事才消费,比如结婚,丧葬,重要会议等,而且由于地区知识差异性,市场间隔性,不同地区的消......

    山东省青州市花卉产业简介

    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青州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面积1569平方公里,人口90万。青州是古九州之一,自西汉时起,为历代王朝的名城重镇,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以来,特......

    花卉西市场调查报告

    南京花卉西市场调查报告一 调查时间:2011年9月23日(星期五) 二 调查地点:南京花卉西市场(鼓楼区清凉门大街178号) 三 调查形式:组队向花卉市场的经营者就花卉销售方面的问题进行调......

    产业调查报告

    产业调查报告范文 开展产业调查但不知道如何写调查报告,没关系,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产业调查报告范文,内容仅供参考。 篇一:产业调查报告范文为了大力全方位推动我县山......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状况调查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昆明市呈贡县的几户农户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小规模试种了小面积的花卉,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周围农户纷纷效......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云政发〔1998〕109号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二日)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现......

    “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

    编者按:对于花卉业者来说,2002年至2006年,是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5年,是让人欣喜兴奋的5年。其间,我国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花卉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从而确立了我国花卉生......

    “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

    对于花卉业者来说,2002年至2006年,是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5年,是让人欣喜兴奋的5年。其间,我国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花卉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从而确立了我国花卉生产大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