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县党委组织部长赴苏沪培训班考察体会
2005年10月9日至20日,我参加了全省市县党委组织部长赴苏沪培训班,充分领略了苏州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所见所闻,感慨万千。
苏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5个县级市、7个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42.5%。总人口584万,其中市区人口209万。改革开放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苏州市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市实现gdp总量3450亿元,比2003年增长12.31%。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85亿元,比2004年增长14.27%。全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各项事业同步发展,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标准。5个县级市中有4个进入全国百强县前10名。培训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收获很大。下面从对苏州成功经验的理解和如何将这些经验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两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对苏州主要经验的理解
近年来,苏州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以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发展和变化,走出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创新之路。苏州的基本经验很多,在学习考察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发展意识强。改革开放20多年来,苏州对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动摇过,从来没有偏离过,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上世纪80年代初,苏州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但他们积极寻找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了不是特区、胜似特区的投资环境,成为跨国公司和台商投资比较密集的地方。谈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苏州有一个最典型的事例给我的启发很大。1992年4月,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苏州市委明确(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提出苏州发展战略调整为大开放大开发战略,并且在市委文件上明确提出市县两级都要办开发区,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苏州有16个开发区,除苏州工业园区以外,其它开发区的批件都是在1992年就拿到手的,之后开始名正言顺地进行开发区建设,从而赢得了苏州多年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这种强烈的发展意识很值得我们学习。1994年,苏州市创办了中新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在我国开了国际合作兴办开发区的先河,创造了比经济特区建设层次更高、与国际合作更紧密的开发区模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苏州干部群众在推进发展上有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谋发展、促发展、求发展、比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
第二,招商引资精。我在学习考察中得知,苏州各级领导干部全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抓招商、跑项目、下企业上。苏州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领导身体力行,各部门协调配合,专业招商人员全力以赴,形成了上下结合、条块配合、举全市之力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在办理审批手续时,不拖不推,能快则快,主动为外商提供良好服务,就连医院、学校也对外商发放绿卡,尽一切可能提供方便。他们还十分注重抓好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招商机构都配备懂外语、懂经济、会谈判、会公关的专业人员,必要时还聘请科研专家参与招商活动。对招商人员明确任务,奖罚分明,比如苏州新区负责招商工作的人员,实行年薪制,重压力、重奖励,全市上下凝聚了一股招商引资的巨大热情和力量。苏州各地在招商引资方式上,一是精明;二是精细;三是精诚。已经从当初的招商引资向今天的招商选资转变。苏州的招商引资工作不单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各部门齐抓共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招商引资合力。
第三,人才机制活。苏州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人才管理与引进体系。一是注重加强对全市人才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宏观指导,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苏州重视加强对人才工作的考核和对人才工作的投入,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不断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二是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重点培养与吸纳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外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建立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形成民主、开放的人才工作机制。在拓宽识才选才渠道方面,他们加强与开发区、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的沟通,把高级技能人才和青年人才、妇女人才与农村实用人才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努力将全社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纳入视野。三是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了人才成长环境。苏州加快了研究生城和国际教育园建设,实行开放、联合的办学机制,通过调整专业设置,采取招生和委培等形式,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他们依托开发区优势,强化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了畅通的创业融资、成果转化及交易渠道。在人才市场建设方面,苏州注重有形人才市场和无形人才市场的协调发展,疏通公有制组织与非公有制组织、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形成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第四,服务环境优。苏州各地十分注重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努力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品牌。他们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搞行政服务一条龙,建立了一个行政服务中心,将40个职能部门的610个审批及服务事项在中心进行“一站式”办理。所有的企业要进来,只要在行政服务中心里边跑跑,所有的手续就都办妥了。在创设优良的服务环境上,他们提出对外商“不讲不能办,只讲怎么办、马上办”,并专门成立了“马上办办公室”,着力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品牌。苏州工业园区推出了“1对1”特色服务,投资者只要进管委会一个大门,只需在一个窗口,面对一个工作人员,就能办妥全部手续。在苏州,无论哪个部门,办什么事情,都有规范的程序要求。所需材料、标准、时限、谁负责以及负责人不在时谁接替等内容全部公布上墙,绝不允许外商白跑一趟的事情发生。
苏州强调招商引资过程就是一个全民动员的过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苏州工业园区举办的一次汽车博览会,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一个人一上午就与20多家参展企业签定合约,汽车展览涉及的场地征用、资金投入、收益分配等事情复杂而敏感,一个办公室副主任怎么决定得了?答案很简单,对于这些事情,园区都有明确规定,并早已公诸于众,可操作性也很强。这位副主任说,就是园区“一把手”去,也是这么做。苏州还注重为外商提供合格人才,在工业园区内的工作人员都是大专以上学历,80%以上达到英语六级水平,可直接用外语同外商对话。由于对投资环境、政策、人员素质有了较高的满意度和信誉度,外商们反过来不遗余力地向外推荐苏州,纷纷介绍自己的关联企业前来考察投资,取得了“以商引商”、“以外引外”的葡萄串效应。
二、借鉴苏州经验,做好组织工作,推动我区经济快速发展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在认真总结苏州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规律,深入领会苏州经验和做法的本质与内在精神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学到的理念、做法和经验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下面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就如何借鉴苏州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我区经济快速发展谈谈个人体会。
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解放思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先进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有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问题。要想实现快速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展意识问题。我们要把苏州敢闯、敢试的思维观念学到手,就要勇于克服在快速发展问题上的思想桎梏,敢于冲破一切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一是要不断强化率先意识。我们要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一个率先发展的强烈意识。实现率先发展,标杆一定要定高,如果定低了,经济发展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一个抢机遇、谋发展、争率先的责任感和紧迫(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感。树立发展意识一定要完整地把握科学发展观,那就是在保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同时,还要坚持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只有完整地把握科学发展观,才能保持率先的态势。二是要不断强化机遇意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对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到来的时候就可能把它抓住;对没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就会和他擦肩而过。我们在干部群众当中,要强调善于捕捉机遇,敢于抓机遇。苏州在建设开发区方面,就是在1992年抢先抓住了机遇,做到先行一步,从而为苏州多年的经济发展赢得了主动权。三是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包括思想观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工作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我感觉,应该在干部队伍中好好地提倡创新精神,选拔干部时要倾向于敢于创新的同志。创新需要“胆”和“识”两个方面,只有“胆”没有“识”可能就变成违法乱纪;只有“识”没有“胆”可能就会停滞不前。鼓励干部创新,首先一把手肩膀要硬、眼睛要明、心胸要宽,这样才能鼓励下属进行创新。
第二,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管理经济工作的能力。要通过强化学习和培训,逐步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把握方向总揽全局的能力。“理论素养是领导素养的灵魂”,一个领导干部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方向上才能正确。历史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提高从政治上把握方向、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才能突破难点,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规律,提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能力。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发展首要的是加快经济发展。各级领导干部不论是否直接从事经济工作,都应该认真学习经济理论,把握经济规律,提高运用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能力。三是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提高构建和谐社(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会的能力。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纷繁复杂。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深刻认识新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新动向、新特点,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管理的本领。四是加强党性锻炼和作风建设,提高修身和自律的能力。领导干部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权利、地位、利益的考验,要通过强化学习和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深入群众,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加强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名利,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拒腐防变,廉洁自律,把握住人生方向,把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融入于工作实践中。
第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招商引资合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工业化要以大量的投入为支撑,招商引资是非常重要的渠道。苏州利用外资水平逐年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灵活新颖的招商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上进行认真的研究,立足于出实招、重实效。一是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招商队伍。通过组建专业队伍重点招商、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国内外发达地区学习,进行重点招商;通过已引进外商的成功示范和穿针引线,以“商”引“商”。要把一些精兵强将,对发展经济有热情的干部选到招商引资工作上来,只有建立了这样一支团队,才能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还要注意“招商选资”问题,就是在吸引外资和民资的过程当中,要看科技含量和产业层次、看投资强度、看产出效益、看对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要通过这些标准来调控双方的选择,这样招商引资的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高。二是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经营和生活环境。有些时候,招商引资并不在招商引资本身,主要是在招商引资之外,也就是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经营和生活环境,这对能否成功招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人人都要有一个招商意识,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发挥出自己的职能作用,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和生活居住环境出一把力。如公检法部门要开展创建“平安船营”活动;组织人事部门要选好人、用好人;纪委要保证我们的干部勤政、廉政、优政等等。三是对招商引资队伍,要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把他们的实绩和收入挂起钩,充分调动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
第四,要加强人才的引进与管理,搭建人才发展的平台。在市场化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政府在人才管理和开发上仍然起一个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工作中,要通过抓规划、制定政策和搭建相应平台,来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这一重要举措。一是合理制定区域的人才发展规划和吸引人才的政策。在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要求,分别建立起具有前瞻性的长期预测体系、中期需求预测体系和短期预测体系。通过这三个预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确立政府在人才规划方面的指导作用、引导作用、落实计划对供需双方组织有效的供需调节的作用。规划制定后,要(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有落实机制,制定出吸引人才的政策。现在从表面看,人才市场上人才很多,但企业还是会觉得它所需要的人才很难找得到,这就是供需结构体的一个矛盾。政府应该在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上制定吸引人才政策,为本地企业吸引人才。如减少企业在招聘人员方面的费用,降低这些人才来到本地的生活成本,包括住房、培训等各个方面。开展这方面工作,政府必须要和企业密切联系,知道他们的困难在哪里,然后针对他们突出的困难来制定相应的吸引人才政策。二是要为人才的引进和管理搭建相应的平台。搭建平台包括:搭建工作平台,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搭建创业平台,鼓励自主创业;搭建再教育、再培训平台,使他们有机会再提高;搭建生活平台,解决后顾之忧。
第五,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要加强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先进性教育,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要围绕中心工作,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二要加强学习,提高党员素质。通过加强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快速发展”的大局意识,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积极做好宣传群众、稳定思想、理顺情绪等工作,主动分担党委和政府的改革压力,推动城乡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完善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为不同层面党员所接受,落得实、效果好的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党员、表彰激励、考核评价等相关制度,认真研究探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努力形成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第二篇:赴苏浙沪考察学习的汇报(讲稿)
赴苏浙沪考察学习的汇报
经济管理系 刘法权
3月21日—26日,在教务处徐少波处长的带领下,中文系副主任茹益益、外语系副主任朱贤、经济管理系主任助理刘宇前往上海、苏州、无锡、杭州、绍兴等地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
一、考察经过
21日,我们抵达上海,参观了位于闵行区吴中路的天禧嘉福大酒店,酒店方王经理带领我们实地察看了中餐包间、西餐大厅、标准客房、健身房和室内游泳馆等设施。
当天下午,参观了新海嘉集团旗下的上海优怡超市和优怡网销中心 晚上八点,我们一行乘车来到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的留学交流中心,看望了在此培训的我校师生,徐处长详细询问了各位老师学生的培训学习情况。
22日上午,参观了阿里巴巴网销现场和上海蓝珀网络技术公司,在向经理的安排下,实地参观了阿里巴巴下属的诚信通网销现场,察看了中国移动服务外包的蓝珀呼叫中心。
当天下午,我们又驱车赶往苏州,抵达苏州香山国际大酒店。
23日,苏州香山国际大酒店总经理邹钧先生简要介绍了酒店管理运行情况,在酒店人力资源部陈子萍的带领下,实地察看了中西餐厅,大堂和会议接待中心,并就校企合作事宜作了有益探讨。
24日,我们一行四人抵达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该校沈苏林副院长、经贸学院徐法坤院长,商务外语学院徐福文院长进行了简短的座谈。在该校教务处朱璋龙副处长及相关学院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经贸学院的物流管理实训室、旅游管理系的模拟导游实训室、旅行社业务实训室等9个校内实训室。
25日,抵达杭州,看望了在安邦保险实习的管理系学生,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实习生活情况,向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薄经理了解学生实习的实习情况。
26日,抵达绍兴,看望了绍兴王子宴会大酒店的14名学生和鉴湖大酒店9名学生,召开学生座谈会,并向企业方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关情况。
二、考察收获 1.考察实习基地情况 1)旅游酒店类实习基地
上海天禧嘉福酒店是一座按国际标准兴建的boutique酒店,由上海天禧嘉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全权经营管理。2007年开业,有客房244间,中西餐、会议接待一应俱全。
苏州香山国际大酒店于2010年11月底试营业,座落于苏州太湖之滨,拥有346间设施徐全的客房,是一所休闲度假会务酒店。
这两家酒店属于酒店业的高端品牌,可以为我们提供旅游酒店类实习岗位,但各有侧重,上海天禧嘉福侧重高端商务休闲的涉外酒店,对实习生外表和外语有要求较高。酒店均以套房为主,内设健身和桑拿洗浴中心,工作强大,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实习学生住宿较远,下班时间、交通接驳均有不便。苏州香山酒店是以会议、休闲为主的度假型酒店,具有国资背景,一切管理都在调整之中。实习地点主要以餐饮、会议接待为主,工作环境优雅。员工有独立宿舍,食宿方便。同时,酒店管理方和投资方对此次考察高度重视。综合各方因素,一致觉得苏州香山国际大酒店更适合作为我系旅游酒店类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2)营销类实习基地
上海优怡商业有限公司隶属于新海嘉集团,以高端消费人群为主要目标,其主营业务是打造复合型的生活用品零售渠道,包括精品超市、电子商务网站和高档时尚服饰实体店。我们此次考察上海优怡旗下的优怡超市和优怡网销中心。上海蓝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蓝珀呼叫中心主要为客户提供以下的服务:整体业务外包、系统设备外包、裸座席外包、服务专员外包呼入服务、呼出服务等。
阿里巴巴网销中心主要是通过诚信通帮卖家开展网络营销的网上商铺,可以发布产品图片和买卖信息,充分利用网络营销产品,并在阿里巴巴大市场享有各项优先权:信息排名靠前,独享买家信息,免费使用在线联系和客户管理工具等。
总体上看,以上三家企业都可以提供营销类实习岗位,但其经营业态不同而有所侧重。上海优怡超市是主营高端生活用品,目前正在装修、调试和铺货阶段,估计在五一前后开业。一楼定位国际精品,为注重生活品质的人士提供专业服务,对学生口语交流有一定要求。二楼是电子网销中心,主营精品购物网站,为全国第一家真正的网上精致生活用品综合电子商城,涵盖衣食住行各类商品,网站目前在筹备阶段,预计上线时间本月底。
蓝珀网络技术公司为中国移动提供服务外包,阿里巴巴网销中心主要以销售诚信通为主,两家单位在岗员工多为中专生,工作环境狭小,周围属于松江郊区,离市区较远,生活条件不方便,工作设备一般,任务量压力较大,在电销行业中属于起步阶段。
通过实地考察,分析比较,我们认为可以让部分学生在优怡超市和优怡网销中心进行实训实习。
2.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江苏省无锡商业学校,建于1965年,2000年升格为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该校实行“订单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体制完善。此次无锡学习之行,重点参观了经贸学院的物流管理实训室和旅游管理系的9个校内实训室。
在经贸学院五个专业中,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是省级重点专业,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和连锁经营管理为市级示范专业。课程建设上,《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ERP原理与应用》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为省级精品课程。该学院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值得我们借鉴。
旅游管理系以旅游管理专业为重点,与酒店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西餐工艺、休闲服务管理等专业结合形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群,以点带面,协调发展。实训室建设方面,该系拥有前厅综合实训室、旅游信息实训室、旅行社业务实训室、客房综合实训室、会议服务实训室、西餐服务实训室、茶艺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等九个精品实训室。旅游管理专业为学院“江苏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重点建设专业,省财政、学院以及企业共投入500万元建设资金;2009年被确定为“无锡市示范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 3 专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3.看望实习生情况
我们在考察实习基地的同时,也走访了在杭州安邦保险、浙江王子宴会酒店和绍兴鉴湖大酒店顶岗实习的26名学生。召开三次实习生座谈会,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归纳如下:
1、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高,工作时间长。
2、住宿条件较差,只能满足基本生活,员工宿舍管理混乱,偷盗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绍兴鉴湖大酒店在3月24日凌晨,女生宿舍发生偷盗事件,导致我系一女生价值4999元的笔记本电脑丢失。
3、工资不能及时兑现,部分基地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4、实习单位对待实习生采用双重标准,尤其在包厢提成、员工住宿、岗位分工等方面。
5、实习学生不能主动与实习指导老师沟通,导致实习过程的矛盾集中爆发,影响了实习基地与我系的合作关系。
6、未经实习指导教师允许,实习学生擅自辞职离岗,部分学生处理问题方式过激。
会后,就学生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反馈给酒店,并积极与酒店方沟通协调,今后我系还会继续关注。
三、考察心得体会
1.开办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作为高职高专性质的学校,开设新专业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论是经贸学院开设的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专业,还是旅游管理系开设的烹饪工艺与营养、导游等专业,都是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人才培养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英语和计算机教学为两翼,着力打造应用复合型特色人才,无锡商院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结合我院发展实际,个人认为,今后应开设劳动密集型、社会急需的应用性专业。2.开办就业定向班
通过与上海艺志管理咨询公司开设就业定向班,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接受岗前技能素质培训(包括:普通话、计算机操作技术、沟通应用技巧、客服礼仪等课程);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职业培训(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继续教育指导、在职进修,商务谈判技巧等课程),实现“学历+技能+实训”三向交叉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毕业时定岗就业。因此,可以在部分对口专业进行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完善就业定向培养机制,直到全面推广。
3.强化实训教学
教学实训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环节,是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注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是转变实训教学观念,我以为做好以两点: 1)教学主体应是学生
改变传统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主体的局面,把学生推到教学的主体位置,逐步由学生来选择实训的内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指导,解答实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2)教学方法应注重激发和调动学生思维
转变传统“理论为主,实训为辅”的教学方法,倡导“实训带动理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法。积极利用任务驱动法开设综合性实训课题,教师布置分派好实训任务后,由学生分组进行,从理论到实践都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教师只在必要时做适当指导。这样,鼓励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实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以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为契机,着力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整合教材和教学内容,以课程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实现管理系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4.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此次看望实习生,发现我系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如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缺位,与学生缺乏沟通,出现实习生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实习生维权意识淡薄,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向实习指导教师汇报;实习单位不能完全履行实习协议,协议执行缺乏监控等等。
鉴于此,我们今后要及时与学生沟通,总结经验教训,弥补遗漏和管理真空地带,坚持实习走访常态化、实习管理监测动态化,完善顶岗实习管理机制,为我系今后的实习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外出考察给我的感到收获很大,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也找到了我系教学管理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对下一步我系深化教学改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并将考察所得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能迈出可喜的一步。因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只有给予教师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才能让教师了解新理论、新方法,进而切实提高教师参与教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我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招商活动报告
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招商活动报告
(2006年4月21日)
按照《黑龙江省政府学习考察团赴上海、江苏、浙江工作方案》要求,4月中下旬我区由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和行署副专员、林管局副局长带队,行署招商局、中小企业局主要领导以及地、县两级招商部门的负责人、新闻部门记者、工作人员共22人参加了这次学习考察招商活动,历时12天时间,学习考察了沪、苏、浙两省一市的8个市(区)县、18户企业和经济开发区。在学习考察期间,参加全省赴沪、苏、浙以及温州的招商引资推介会4次,我区共签定了8份项目合同、协议签约额达4.3亿元人民币,还分别在上海奉贤区、杭州萧山区召开了两次沪、浙企业代表和知青座谈会、项目推介会。同时进一步宣传推介了我区“工业园区”建设招商项目,吸引沪、苏、浙战略投资者加盟合作;宣传了我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以及发展“六大产业”的优势,加强了与两省一市的经济技术合作;宣传了我区充分利用两个一类口岸发展对俄经济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参与对俄经济合作;宣传推介了我区与沪、苏、浙近年来经济技术合作成果和成功的经验。通过学习考察活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尤其是学到了沪、苏、浙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经验;学到了招商引资、精心营造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学到了高起点起步、高科技开发的经验。
一、基本经验
通过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深受教育和鼓舞,两省一市的经济发展经验充分体现在:经济发展环境好、工业园区功能全、招商引资力度大、农村城镇化率高、企业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建设优、打造品牌意识浓、产品营销形式新。使考察团全体人员深受教育、倍受启发。
(一)积极创造经济发展环境,全力营造良好投资氛围
沪、苏、浙经济迅猛发展,其基本经验就是思想解放程度高、观念更新快,发展环境宽松。一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国外巨资发展区域经济。苏州市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架构,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服务体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化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环境的转变,仅苏州工业园区引进上亿美元项目就超过60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园区项目平均投资额超过3000万美元。二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内外资金同步引进竞相发展。上海市奉贤区政府为了营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将财政收入的90用于开发区建设,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开支全部由政府财政支付,享受公务员待遇。政府无偿为落户开发区的企业服务,而且政府投入资金确保开发区“七通一平”。2005年奉贤区引进内资100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5亿美元。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奉贤区。三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江苏昆山市注重抓好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硬环境突出营造实施土地税费减免,软环境提倡树立形象,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2005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259个,总引资额高达154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就达391个。
(二)积极开发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航空母舰
沪、苏、浙在增强产业集聚加快园区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开发、高水平运作”的成功发展模式。一是园区高起点规划,规模效益显著,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苏州工业园区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建设10几年来,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40以上,累计向国家、省市缴纳各类税收25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1万个。2005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80.7亿元,比开发初期增长50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5亿,增长200倍,进出口总额达到405亿美元。二是园区高标准建设,构筑了集群化发展优势。上海奉贤区为了形成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构建了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A区和B区、上海市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上海海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四大经济板块。2005年仅园区实现总产值就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790亿元的50以上。三是园区高效益开发,提高了区域经济总量。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5.9亿元,占昆山市生产总值730亿元的73.4。四是园区建设高水平运作,实现了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浙江萧山经济开发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多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3亿元。
(三)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沪、苏、浙之所以规模企业发展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通过招商引资增强了企业的规模效益。一是创新理念、注重实效。苏州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积极创新招商理念,更加注重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成效,重点引进税源型项目、研发型项目、高科技项目。园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1.8亿美元,注册内资金760亿元,形成了内资外资双
第四篇: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招商活动报告
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招商活动报告
(2006年4月21日)
按照《黑龙江省政府学习考察团赴上海、江苏、浙江工作方案》要求,4月中下旬我区由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和行署副专员、林管局副局长带队,行署招商局、中小企业局主要领导以及地、县两级招商部门的负责人、新闻部门记者、工作人员共22人参加了这次学习考察
招商活动,历时12天时间,学习考察了沪、苏、浙两省一市的8个市(区)县、18户企业和经济开发区。在学习考察期间,参加全省赴沪、苏、浙以及温州的招商引资推介会4次,我区共签定了8份项目合同、协议签约额达4.3亿元人民币,还分别在上海奉贤区、杭州萧山区召开了两次沪、浙企业代表和知青座谈会、项目推介会。同时进一步宣传推介了我区“工业园区”建设招商项目,吸引沪、苏、浙战略投资者加盟合作;宣传了我区“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以及发展“六大产业”的优势,加强了与两省一市的经济技术合作;宣传了我区充分利用两个一类口岸发展对俄经济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参与对俄经济合作;宣传推介了我区与沪、苏、浙近年来经济技术合作成果和成功的经验。通过学习考察活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尤其是学到了沪、苏、浙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经验;学到了招商引资、精心营造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学到了高起点起步、高科技开发的经验。
一、基本经验
通过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深受教育和鼓舞,两省一市的经济发展经验充分体现在:经济发展环境好、工业园区功能全、招商引资力度大、农村城镇化率高、企业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建设优、打造品牌意识浓、产品营销形式新。使考察团全体人员深受教育、倍受启发。
(一)积极创造经济发展环境,全力营造良好投资氛围
沪、苏、浙经济迅猛发展,其基本经验就是思想解放程度高、观念更新快,发展环境宽松。一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国外巨资发展区域经济。苏州市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了“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架构,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服务体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化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环境的转变,仅苏州工业园区引进上亿美元项目就超过60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园区项目平均投资额超过3000万美元。二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内外资金同步引进竞相发展。上海市奉贤区政府为了营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将财政收入的90用于开发区建设,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开支全部由政府财政支付,享受公务员待遇。政府无偿为落户开发区的企业服务,而且政府投入资金确保开发区“七通一平”。2005年奉贤区引进内资100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5亿美元。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奉贤区。三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江苏昆山市注重抓好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硬环境突出营造实施土地税费减免,软环境提倡树立形象,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2005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引进外资项目1259个,总引资额高达154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就达391个。
(二)积极开发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航空母舰
沪、苏、浙在增强产业集聚加快园区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开发、高水平运作”的成功发展模式。一是园区高起点规划,规模效益显著,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苏州工业园区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建设10几年来,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40以上,累计向国家、省市缴纳各类税收25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1万个。2005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80.7亿元,比开发初期增长50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5亿,增长200倍,进出口总额达到405亿美元。二是园区高标准建设,构筑了集群化发展优势。上海奉贤区为了形成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构建了上海工业综合开发区A区和B区、上海市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上海海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四大经济板块。2005年仅园区实现总产值就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790亿元的50以上。三是园区高效益开发,提高了区域经济总量。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5.9亿元,占昆山市生产总值730亿元的73.4。四是园区建设高水平运作,实现了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浙江萧山经济开发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多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3亿元。
(三)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沪、苏、浙之所以规模企业发展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通过招商引资增强了企业的规模效益。一是创新理念、注重实效。苏州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积极创新招商理念,更加注重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成效,重点引进税源型项目、研发型项目、高科技项目。园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1.8亿美元,注册内资金760亿元,形成了内资外资双轮
驱动的发展格局。从招商引资地区结构上来看:来自欧美的项目占49,日韩占18,新加坡占6,港澳占22。二是招强商、引巨资。苏州工业园区把招商引资的重点延伸到世界500强企业,园区有5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内投资85个大型项目。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来自欧美、日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2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于经济开发区。三是改进方
式,招商选资。随着经济开发区规模、质量的不断提升,落户企业的门槛也不断提高。上海奉贤区工业综合开发区由开发初期被动招商变为目前招商选资,规定了3000万美元落户企业优先办理入驻园区审批手续。改进审批方式实行首问负责制、并联审批、一门办结。
(四)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
在沪、苏、浙学习考察过程中使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江南农村经济发展变化巨大。往日贫穷落后的农村一跃成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强村富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做强主导产业、开拓新兴产业,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浙江萧山航民村地处风景秀丽的钱塘江南岸,全村占地仅2平方公里、344户、1076人,可耕土地800亩,山林200亩。1979年这个村以6万元农业积累开始创办工业企业,1997年组建了浙江航民集团,集团现有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21家,拥有资产26亿,职工1.2万人,集团控股公司2004年成功上市。集团公司形成了纺织、印染、热电、染料、建材、冶炼、饰品等行业为主的多门类工业体系,2005年实现销售产值30亿元,综合经济效益3.4亿元,上缴税金1亿多元,职工人均年收入1.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7万元,而且村民们全部居住在排列整齐、风格各异的农家别墅。二是加快工业步伐、超越小康生活,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敢为人先善创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如今村民家家都有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500万元的存款,有1—3辆小汽车,提前实现了小康生活。2005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达307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70亿元。三是提升主体产业、推进跨行业发展,走农民职工富裕之路。江苏省常熟梦兰村共有农户194户,常住人口882人,村域面积2.96平方公里。30年的艰苦奋斗,以家纺为主,创中国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双百强”企业。已成为风景如画的中国“十佳小康村”。2005年实现总产值55.6亿元,村级可支配财力1.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54万元。全村建成220栋小别墅,农民们享受“五险合一”的城镇职工参保和农民失地参保的双重保险待遇。
(五)积极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保证企业经济发展经久不衰,就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一是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领域。浙江华立集团是一家跨地区、多元化、外向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从1970年成立至今华立已走过35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电工仪表制造企业,该集团控股国内3家A股上市公司,2005年华立集团共实现销售收入182亿元。目前该公司主要致力于发展石油、化工品储运和石化产品。此次我区赴浙江招商考察中,初步与浙江华立集团达成北药开发项目合作,5月中旬华立集团总裁汪立成将亲赴我区进行实地考察。二是艰苦奋斗、科学发展,不断开发新的高端产品。江苏梦兰集团是一家拥有2300多名职工、年实现销售收入53.3亿元、利税3.75亿元,创造家纺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第一个中国文化品牌、第一批名牌产品的村办企业。2005年梦兰系列产品进出口额高达9142万美元。“梦兰”牌无形资产经国家权威部门评估高达68.75亿元。尽管如此,梦兰集团并不满足现状,抓主体产业提升初步形成家用纺织品、服装服饰、化装品、IT产业、物流等多元化产业的同时,梦兰集团不断开发新的科技领域,与中科院联合组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税控SOC专用芯片、龙芯网络视频监控服务器和龙梦牌低价位电脑等新技术、新产品。今年1月份,由两院570位院士投票评选为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产品。
(六)积极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沪、苏、浙两省一市无论在园区项目引进,还是在招商引资方面都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确立“绿色招商”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一是打造绿色园区理念,实施生态园区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提出了“招商选资战略”,牢固树立绿色园区的理念。坚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项目进入,环保部门提前介入,实行“一票否决”措施。10多年来,因环保因素被否决的引资项目就有200多个,拒绝合同外资累计达11亿美元。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试点。区域环境整体通过ISO14000认证,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统筹协调与科学发展。二是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突出环保重要位置。昆山市政府提出:“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这个市无论是在园区建设,还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能够吸取过去的教训,把保护环境作为考察落户企业的首要条件。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原则。三是节能环保技术定位,高质量生活环境配套。上海奉贤区工业综合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绿色生态园区建设定位、高质量生活环境相配套”为三大特色,已建成高等级、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能满足未来30年经济发展的需求。苏州德胜洋楼有限公司是美国联邦德胜公司在中国苏州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木制别墅,年生产能力可达1000栋以上,所生产的产品荣获2005年中国生态建筑奖,节能环保技术领先施工企业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七)积极创新品牌提高质量,产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沪、苏、浙经济发展速度惊人,主要得益于品牌战略不断升级,其要旨是,企业树立超前、领先的经营理念,对市场变化保持高度敏感,通过品牌系列升级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企业实力不断提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是以创优质名牌为前提,以质量体系为保证。浙江萧山区实施“品牌战略”和“质量兴区工程”,不断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区拥有10个中国名牌产品、37个省级名牌产品、714家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全区经济实现了经济与质量的同步增长。二是以尖端科技为依托,以精湛质量为保证。浙江卡森集团2005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卡森目前拥有中国最大的成品皮革和软体家具生产设施,设备全部从德国、意大利、日本进口,强大的纵向一体化生产平台保证了满足欧美及世界各国客户的需求。卡森集团新厂址占地面积1万亩,生产设施建筑总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2005年生产软体家具900万件全部销往欧美,还生产家具皮革和汽车坐垫皮革等2.4亿平方英尺。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利润达3亿元。卡森集团严格质量标准,不断加大对研发技术的投入和研发队伍建设,形成了“国内领先,国际同步”的新产品开发机制。三是以国际知名品牌合作为契机,以品牌、品质同步为保证。江苏昆山经济开发区引进台湾仁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今年以来昆山市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共接到“康柏”、“联想”、“戴尔”、“惠普”、“LG”等知名品牌企业2800万台笔记本电脑订单,占全球笔记本电脑产量7000多万台的1/3以上,全球3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产自昆山,产品深受世界客户的一流评价。
(八)积极部署产品营销战略,多渠道抢占市场空间
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企业家为了求得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席之地,他们凭着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意志曾创造了“想尽千百计、走过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的市场营销战略,因此孕育了市场、赢得了市场的生存,从而带动了销售和专业市场的发展。一是只有发展专业市场,才能保证规模营销战略实施。宁波的服装、海宁的皮革制品、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纺织面料等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专业市场。2005年浙江省各类商品专业市场达4049个,成交额达6384多亿元,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浙江改革开放的一大特色。苏州善于抢抓机遇,同时结合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真正做到“先人一步、早人一拍、超人一着、高人一等”。二是只有规模化生产,才能保证国际营销战略实施。台湾笔记本电脑生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5,台湾总部今年已把全球绝大多数部分订单转到江苏昆山生产,主要是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实行“982”的营销模式,即:98的产品从接受订单到交货要在2天内完成,保质的生产程序、快捷的物流配送,满足了品牌商的订货要求。三是只有注重市场营销,才能保证产业、产品、品牌有强大的的生命力。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深深地感到:无论产业多大、产品多精、品牌多响,都要注重市场营销,都要对接市场,不对接市场、不占领市场的产业、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对接市场、不占领市场的品牌,企业是没有吸引力的。
二、下步打算
通过对沪、苏、浙的学习考察,使我们学到了江南人勇于创业、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思想理念。对照经验使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在增加压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发展、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营造经济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的突破
实践证明:哪里思想解放程度高、那里的经济发展环境就宽松、那里的经济发展速度就快,由于我区退出计划经济时间相对较晚,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不同程度地存在。几年来,我区在招商引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政策好用不管用”的问题,“中梗阻”还很严重。为了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一要营造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区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形成人人关心投资环境,尤其是对破坏和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要公开曝光、严肃查处;二要维护政策的权威性。从根本上解决政策好用不管用的问题,全力抓好经济环境建设,切实解决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的问题;三要加大经济发展环境的监督检查力度。组织企业开展评议政府部门活动,促使每位政府公务员增强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为我区经济发展营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和谐的创业环境。
(二)要精心打造工业园区,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上实现新的突破
“无工不富、无园不兴”,我们要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促进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使之逐步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工业聚集发展区域。因此,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当务之急,必须举全区之力建设好漠河、塔河、呼玛县、加区4个工业园区,力争2年内实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亿元,新增GDP40亿元,新增税收2亿元,新增就业人员2万人的目标。一要高起点规划。园区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园区内道路通畅、通讯条件良好、电力充足、给排水设施齐备。园区企业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要在95以上,绿化覆盖率要在40以上。园区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二要高标准建设。园区内项目建设质量要高,项目建设时间不超过2年,新建项目的投产率要达到80以上;园区项目运行要好,投产的工业企业产销率不低于90;园区投资规模要大,园区内各类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总额在2亿元以上;园区的引资能力要强,园区累计引进项目投资1亿元以上。三要高效益开发。园区内各类企业的年增加值总额要达到10亿元以上,税收5000万元以上,其工业比重达到80以上;园区内企业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县(区)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园区内从业人员中当地农民及再就业人员占30以上,园区内职工人均收入高于所在县(区)居民人均收入20以上。
(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对外经贸合作交流上实现新突破
要把握国内经济由南向北转移的机遇,发挥我区资源丰富、实施天保工程、老工业基地改造、西部开发以及对俄边境贸易开关,要有选择地到发达地区或境外开展定向招商。一要突出重点,引进核心企业。招商重点放在引进种地企业、配套企业、品牌企业和核心企业技术上来。二要积极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提升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力争在对俄能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森林采伐加工领域有所进展。三要招大商引巨资。要有准备地与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的联系与协作,要积极推广沪、苏、浙两省一市招大商、引巨资的成功经验,营造宽松的引资环境。
(四)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在富民强区提升文明乡镇上实现新的突破
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改革的办法解决林区经济发展滞后问题,通过学习考察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一是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工作。通过典型引路,突出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引导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聚。抓住加快新农村建设、国家公共财政重点投向农业的机遇,鼓励引导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参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社会事业建设,促其尽快做大做强。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富民”活动。深入开展创业辅导、项目咨询服务活动,引导、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专长特长的林业职工创办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和发展林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造就一大批致富的带头人。三是强力推进林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以我区优势产品加工业为载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地相关扶持资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优势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职工就业,带动职工增收。在绿色食品、北药、林木产品、特色养殖产品加工上实现新的突破,努力实现龙头企业有新发展,加工水平有新提高,品牌建设有新进展,带动能力有新提升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五)要加大创新工作力度,在提升企业整体素质上实现新突破。
当前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突破的问题是全民创业意识和发展紧迫感不强,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尤其是骨干企业少,整体实力弱,是影响我区快发展、上台阶的主要障碍,必须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企业素质。一要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相结合。坚持实施“科教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全面提升素质。二要坚持总量扩张与做大扶强骨干企业相结合。加快创业基地建设,鼓励全民创业,实现总量扩张。集中精力扶持成长型企业加快发展,形成骨干企业的强力支撑。三要坚持突出重点与相对集中发展相结合。按照“生态立区、工业富区、项目兴区、打造园区、富民强区”的经济发展思路,把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开发、北药种植加工、特色养殖加工、林木产品精深加工、矿业开发作为经济发展重点,积极引导支持企业相对集聚,加快产业集群向工业园区相对集中。
(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保护生态环境上有新的突破。
坚持科学发展与转变增长方式相结合。把加快可持续发展作为主题,坚持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克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要坚持经济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绝不能以牺牲生态代价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二要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项目开发上,严格控制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项目,坚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项目进入,各级环保部门要主动参与项目的审核,实行“一票否决”制。三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严格控制一切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作为生态保护区,无论是在园区建设,还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考察落户企业的重要条件,确保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最佳。
《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招商活动报告》
第五篇:赴沪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赴沪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4月12日至26日,本人有幸赴上海杨浦区等地参加2012年云南省普洱市乡镇党政正职培训班学习。本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本人虚心学习,认真聆听授课,勤动脑筋,善于思考,勇跃发言,和学员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用理论武装和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在考察期间,本人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认真吸取先进经验,虚心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切磋、探讨发展思路;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从不旷课迟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关心和热心帮助学员。同时,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关系,合理、科学安排,做到学习、工作双丰收。经过十数日的培训学习和实地考察,使我提高了思想认识,开阔了眼界,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在感性上和理性上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受益非浅。现将本次考察学习的几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总体感受
本次考察学习所开设的课题及考察的项目安排,能让学员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互动性强,别开生面,具有良好教学效果。同时,考察学习做到了科学合理安排,让学员们能正确处理好学习、工作、生活关系。特别是看到上海经济发展大好形势,使广大学员精神振奋,倍受鼓舞,纷纷表示努力学习,把学到的知识、经验、带到工作中,发-1-
挥作用,决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二、主要体会
一要大力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回眸上海杨浦区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创造机遇、利用机遇,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是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程度。我们要实现镇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就一定要大力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靠创新寻求突破,要积极培养各级干部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争做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二要营造优良环境,积极招商引资。通过考察学习,使我感受到,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优化环境力度,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特别是在项目服务上,要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帮办服务,让投资者体会到投资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要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生产领域;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瞄准特色产业领域,配套招商引资政策,增加引导性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创业,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要推进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要加快培育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
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带动产品、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一个一流的地区和产业必定要有一流的人才作为支撑,我们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四要找准产业定位,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学习反思,使我认识到:当前,我镇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而且产业层次不高,缺乏竞争的比较优势。我们谋划镇域工业发展,要借鉴发达地区发展产业经验,找准产业定位、突出产业特色,致力打造专业化支柱产业。
五要弘扬拼搏精神,坚定发展信心。我们参观考察了上海杨浦区及长三角地区,我深为上海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所感染,他们普遍具有那种“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的极致精神追求,当地干部群众都在积极思考谋划发展。而当前,我们的一些干部群众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心不足、精神懈怠、缺乏斗志的现象。对此,我们必须要大力弘扬三种精神:第一要弘扬团队精神。坚定信心、昂扬斗志,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第二要弘扬务实精神。抓落实要力抓重抓、抓细抓实;第三要弘扬创新精神。要加强学习,开阔视野,提高水平,要善于总结提高,长于协调沟通,努力实现我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