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章小结(填空题)
填空题
一、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二、艺术的起源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主张第6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论”。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三、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艺术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每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又深深植根于这个民族或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突出的例证,便是西方现代哲学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宗教对艺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几乎遍及各个艺术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既体现在道德影响艺术,也体现在艺术影响道德。道德题材(家庭、婚姻、伦理等等)成为各门艺术永恒的主题。
艺术与科学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实用艺术
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
掌握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主要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
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六、造型艺术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特征。雕塑艺术更是在三度空间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纪实性造型艺术。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样式。
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等美学特征。
七、表情艺术
音乐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可将其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中西方音乐均有着悠久的历史。舞蹈也有多种分类,特别是艺术舞蹈、民族民间舞蹈、芭蕾舞和现代舞需要多加关注。
表情艺术具有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等审美特征。
八、综合艺术
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仅西方话剧史上的悲剧,就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现代悲喜剧”等多种类型。
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种历史最悠久的戏剧艺术之一,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审美特征。
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综合艺术具有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美学特征。
九、语言艺术
文学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与其他艺术在性质上产生了重大的区别。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本身是一个艺术种类,它又可被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不同的体裁或样式。
由于文学以语言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语言艺术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
几个方面
十、艺术创作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阶段。
艺术创作心理中,以意识活动为主,也有无意识活动;既以形象思维为主,又离不开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使得艺术创作心理蕴藏着多种心理因素。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流派则是指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则形成了艺术思潮。
十一、艺术作品
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和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可大致将其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等六个方面。
十二、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接受美学认为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形成了动态的审美心理结构。
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
艺术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二重性特点。
第二篇:电磁学各章小结
《电磁学》各章小结
第一章 静电场
1.库仑定律: 2.电场强度 定义:
点电荷:
点电荷组:
连续分布电荷:
d ——
dl —— 均匀带电圆环轴线,圆弧,直线段
dq =
dS ——
均匀带电圆盘轴线
迭加原理: 3.高斯定理
电通量:
高斯定理:
典型例子:(均匀带电,对称性)无限长直线:
(圆柱体,圆柱面)
无限大平面:
(厚板)
球体:
(球面)
4.电位
环路定理:
电位:
P0:参考点(电位为零)
(源电荷分布在有限区域时,P0 取无穷远) 电压:
(电场力的功:
(U∞ = 0))
点电荷:
计算电位:(两种方法)
方法一:
(有对称性,可先用高斯定理求得 E)
方法二:
迭加原理:
第二章 静电场中导体和电介质
一、导体
1.静电平衡(导体) 场强:
E内 = 0;
导体表面附近:E外 = 电位:
等位体
电荷 电荷:
内 = 0;
表面 0 2.静电屏蔽 3.电容
孤立导体:
C = Q/U
(U —— 导体电位) 常见电容器: C = Q/U
(U —— 两导体电压)
平板:
球:
圆柱:
电容串并联 串联:
电容器静电能:5.习题类型 ;
并联:C = C1 + C2
求感应电荷:q ,
(E内 = 0; 接地:U = 0) 同心球壳各区域的 E,U
(电荷必然均匀分布在球面)平行导体板: E,U, 电容串并联 静电能
二、电介质 1.偶极子: p = ql 在匀强电场中受力矩:T = p E;
能量: W =P1) n
n:2 1 介质 – 真空(导体):’ = P n
n:介质 真空(导体)4.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D 0 E + P = 0(1+ )E = 0 r E = E
5.电场能量: 能量密度w =, 能量W =
wdv
5.习题
模型:平板
、球、圆柱(多层)P ’
U C
w W 解题步骤: Q0 D E
第三章 稳恒电流
1.电流:
I=dq/dt, dI=jds,Ijds,jdsdq/dt
2.电流的稳恒条件:j.ds0
3.欧姆定律:
Q = I 2R t ,P = I
2R = U 2
/R,jE
4.电阻串并联:
串联:R = R1 + R2 ;
并联:
5.电动势: Kdl, 全电路欧姆定律:,端路电压:第四章 稳恒磁场
1.毕沙定律:
2.磁通量:
3.磁场“高斯定理”:
4.安培环路定理:
5.安培力:
6.磁矩:
pm = IS n
力矩: T = pm B 7.典型例子:(均匀电流,对称性)
a)长直圆柱:
(圆柱面,长直线)
I r U = b)长螺线管:
c)圆电流(轴线上):
8.洛仑兹力:
fL = q v B 9.圆周运动:
10.霍耳效应
第五章 电磁感应与暂态过程
1.法拉第定律:
2.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3.动生电动势:
4.感生电场:
E = E库 + E感,5.自感:
6.互感:,7.RL暂态:(建微分方程,求通解,初试条件定积分常数,讨论)8.RC暂态:(同上)9.磁能:
第六章 磁介质
1.磁介质基本定义、公式
1.磁介质公式
* 磁矩: pm = IS * 磁化强度: M
M = mH
* 磁化电流:
(n:2 1)
i’ =(M2-M1)´
n
* 磁场强度:
H
(B = 0 H + 0M = H)
* 磁导率: = 0 r = 0(1+ m)* 环路定理:
* 能量密度: w =
2.铁磁性:磁饱和、饱和磁场、剩磁、矫顽力
磁滞回线
第八章 电磁场和电磁波
1.位移电流:
2.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4个),对应的电介质公式 p = ql
P
P = 0E
’ =(P2 P1) n D 0 E + P = E
= 0 r = 0(1+ )
w =,,1.介质性能方程:(3个)
D = 0r E B = 0r H
j = E
4.平面电磁波的性质:(3条) 横波,即 E k,H k,且 E H
E 和 H 同相位,同频率,振幅:
传播速度:v = c =
5.能流密度:
S = E H
第三篇:计算方法各章小结
计算方法各章小结
第一章计算方法与误差小结
误差在数值计算中是不可避免的,误差的传播和积累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精度。在研究算法的同时,必须注重误差分析,使建立起来的算法科学有效。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存在绝对的严格和精确,在考虑数值算法时要能将误差限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这种算法就是数值稳定的。
本章介绍了计算方法和误差理论的基本概念,并且对误差的产生与防止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限)、有效数字的概念和三者的联系及计算的方法;最后介绍了误差在近似值运算中的传播、估算方法和数值稳定性的概念以及减少运算误差的原则。
按照误差产生的来源可分为模型误差、观测误差、截断误差和舍入误差等。
误差的表示法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
在表示一个近似数时,要用到有效数字的概念,这在数值计算中非常有用,有效数字是由绝对误差决定的。
通常用函数的泰勒展开对误差进行估计。
第二章一元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法小结
非线性方程厂f(x)=o的解通常叫做方程的根,也叫做函数,f(x)的零点,本章讨论了求解非线性方程近似根常用的一些数值方法。先要确定有根区间,且对于收敛的迭代格式,这个区间要足够小。针对各种求根的数值方法的特点,要考虑其收敛性、收敛速度和计算量。
二分法是逐步将含根区间分半,主要用来求实根,特别适合于为收敛的迭代公式提供好的初值。
迭代法是一种逐次逼近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章在已知方程根的大致位置的基础上,迭代法只是起着把根的精确值一步一步算出来的作用,即通过迭代公式反复校正根的近似值,使之逐步精确化,直到求出满足精度要求的结果。一通过选代牧敛的理论可知,迭代法具有线性收敛速度。迭代法不仅可用于含一个未知元的一个方程,也可用于含多个未知元的方程组。
牛顿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但对初值选取要求较高。扩大初值的选取范围,可采用牛顿下山法。
若改用差商替换牛顿公式中的导数后得到的迭代公式便是弦截法,它避开了导数的计算,具有超线性的收敛速度,每计算一步,要用到前面两步的信息。
迭代法的收敛速度,即误差下降速度是衡量迭代法的一个重要准则,而迭代一步所花费的计算量也可用来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对于具体问题可具体分析。
第三章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小结
本章介绍了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直接法是_种计算量小而精度高的方法。直接法中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是高斯消去法(在第奠嘉提到的克莱姆算法也是J种直接法,但该算法用于高阶方程组时计算量太大而不实用),其他算法大都是它的变型,这类方法是解具有稠密矩阵或非结构矩阵(零元分布无规律)方程组的有效方法。选主元的算法有很好的数值稳定性。从计算简单出发实际中多选用列主元法。解三对角矩阵方程组(A的对角元占优)的追赶法以及解对称正定矩阵方程组的平方根法都是三角分解法,且都是数值稳定的方法,这些方法不选主元素,也具有较高的精度。
向量、矩阵的范数、矩阵的条件数和病态方程组的概念,是数值计算中一些基本概念。线性方程组的病态程度是其本身的固有杼睦,因此即使用数值稳定的方法求解,也难以克服严重病态导致的解的失真。在病态不十分严重时,用双精度求解可减轻病态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算法是一个重要问题,往往从三个方面考虑:
1)解的精度高。2)计算量小。
3)所需计算机内存小。
但这些条件相互间是矛盾而不能兼顾的,因此实际计算时应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及所用计算机的性能来选择算法。一般说,系数矩阵为中、小型满矩阵,用直接法较好;当系数矩阵为大型、稀疏矩阵时,有效的解法是第4章要讨论的迭代法。
第四章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小结
本章介绍了解线性方程组Ax=b迭代法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迭代法是一种逐次逼近的方法,即对任意给定的初始近似解向量,按照某种方法逐步生成近似解序列,使解
(k1)序列的极限为方程组的解。注意到在使用迭代法x其迭代矩阵Bx(k)f解方程组时,B和迭代向量,在计算过程中始终不变,迭代法具有循环的计算公式,方法简单,程序实现方便,它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系数的稀疏性,适宜解大型稀疏系数矩阵的方程组。
迭代法不存在误差累积问题。使用迭代法的关键问题是其收敛性与收敛速度,收敛性与迭代初值的选取无关,这是与一般非线性方程求根相比的优越之处。在实际计算中,判断一种迭代格式收敛性较麻烦,由于求迭代矩阵的谱半径时需要求特征值,当矩阵的阶数较大时,特征值不易求出,通常采用矩阵的任一种范数都小于1或对角占优来判断收敛性。有时也可边计算边观察其收敛性。如何加快迭代过程的收敛速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实用中更多的采用SOR法,选择适当的松弛因子叫有赖于实际经验。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采用适当的数值算法。
第五章插值与曲线拟合小结
本章介绍的插值法和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都是实用性很强的方法。它们解决的实际问题虽然各式各样,但抽象为数学问题却有它的共陛,即利用已知的数据去寻求某个较为简单的函数P(x)来逼近f(x)。插值法和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分别给出了寻求这种近似函数的两类不同的原则,以及构造近似函数的几种具体方法。其中插值法要求近似函数在已知的数据点必须与f(x)完全一致,曲线拟合法不要求点点一致而只需满足一定的整体逼近条件。
插值法中的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是研究数值微积分与微分方程数值解的重要工具。牛顿插值多项式是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变形,具有承袭性,比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节省计算量。埃尔米特插值多项式属于重节点的插值公式,当n+1节点上的函数值和导数值给定时,可构造2n+1次带导数的插值多项式。分段低次多项式插值由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收敛性,且算法简单,便于应用。特别是应用广泛的三次样条插值,不但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而且具有较好的光滑性,从而满足了许多实际问题的要求。需对样条函数作进一步了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文献。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和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求解方法。多项式拟合是线性最小二乘拟合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其特点是拟合多项式形式简单,但当犯较大时,法方程组往往是病态的。用离散正交多项式进行曲线拟合,不用解线性方程组,只需按递推式进行计算,避免了法方程组病态所造成的麻烦,并且当逼近次数增加一次时,只要在原基础上增加一项,计算程序十分简单。关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问题,一般求解比较困难,但对一些特殊情形。可以转换为线性最小二乘拟合问题。在实际计算时,要选择合理的拟合多项式的次数有时是十分困难的。一般可对数据作分析,例如在方格纸上作草图,从草图中观察应作几次多项式精度较好,以选择最佳的拟合多项式的次数。
第一章小结计算方法与误差
本章介绍了计算方法的对象和特点、误差、绝对误差与绝对误差限、相对误差与相对误差限和有效数字等基本概念;在近似计算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误差的分析是数值计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引起读者充分的注意。
第二章小结一元非线性方程数值解法
本章介绍了求非线性方程f(x)=0根的几种方法: 二分法简单直观,特别适合于用来求初值; 迭代法的突出优点是算法简单,但是迭代格式的选取与收敛有很大关系,对同一个方程,如果迭代格式选得好则收敛,反之则不收敛:
牛顿法收敛速度快,但对初值的要求比较高;
f(x)计算弦截法收敛速度虽然比牛顿法慢一些,但它的计算量比牛顿法小,特别当.比较复杂时,弦截法就充分显示出它的优点了。
第三章小结函数插值
本章主要介绍多项式插值,它是最常用和最最本的方法,它要求所构造的多项式函数严孥世通过给定的所有数据点。由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的讨论,导出了拉格朗日插值公式衰其余项公式,作为对拉格朗日插值的改进,建立了具有承袭性的牛顿插值公式。
拉格朗日型插值多项式和牛顿差商型插值多项式,适用于不等距节点的情况。在等距节点的情况下,利用牛顿差分型插值多项式,可以使计算简单。
第四章小结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本章主要讨论了线性方程组的消去法和迭代法。
消去法的重点是高斯消去法、列主元高斯消去法、追赶法和迭代法。
列主元高斯消去法是为了控制计算过程中舍入误差的增长,减少舍入误差。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方程组可用特殊方法求解,如系数矩阵是三对角矩阵,可用追赶法求解。
迭代法是一类重要的方法,它能充分利用系数矩阵的稀疏性,减少内存占用量,而且程序简单。缺点是计算量大。本书主要介绍雅可比迭代法和高斯一赛德尔迭代法。一般来说高斯一赛德尔迭代法比雅可比迭代法收敛要快一些。对于迭代法收敛性的判别,本章介绍了1个充分条件和放宽条件的充分性判定定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充分条件不满足时,不能肯定迭代的发散性。
第四章小结数据拟合 最小二乘原理是函数逼近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在工程技术中被广泛地应用,它不要求所构造的拟合函数严格地通过给定的所有数据点,它以偏差的平方和最小为标准,主要讨
论的是多项式拟合。在实际应用中,拟合函数的形式是需要预先确定的,一般可对数据作分析,例如,在方格纸上作草图,从草图中观察数据点的大致形态,从而确定取什么样的拟合函数。
第四篇: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精华填空题
复习参考资料: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 历史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 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3、物质是标志 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4、物质范畴 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5、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对立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
6、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 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7、非理性因素 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8、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 方法论。
9、实践 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0、自然规律 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1、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同一性。
12、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 的灭亡。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 核心。
1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物质性。
15、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指旧唯物主义在 社会历史 观上是唯心主义。
16、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 主观辩证法。
17、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 是其核心内容。
18、唯物辩证法 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9、矛盾 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0、规律 这一范畴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1、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 社会规律。
22、运动 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3、矛盾的 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4、矛盾的 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5、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 普遍性 的简明表述。
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 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3、物质是标志 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联系和发展。
5、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对立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
6、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 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7、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 控制作用。
8、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9、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 人文精神。
1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生产关系 的总和。
11、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 的统一体。
12、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生产力。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 价值增殖 过程的统一。
1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5、建设高度的 社会主义民主 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16、实现共产主义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
理想。
17、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8、德国古典哲学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19、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20、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辩证法。
2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2、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3、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物质。
24、哲学上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
26、规律的根本特点是客观性。
27、辩证法是关于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28、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3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31、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四个方面的特征。
32、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3、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34、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5、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承认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36、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37.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38、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3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反映的是一种宿命论的历史观。
4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4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4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4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44、人民群众的主体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45、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46、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
47、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使用价值。
48、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4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50.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5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
5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在于生产、贸易、金融、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53、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54、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危机、萧条、复苏、高涨阶段。
5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56、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千年思想家”网上评比中,名列榜首的是 马克思。
5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5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5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段基础和实践基础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60、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1、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6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65、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只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66、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既克服又保留。67、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发了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
68、社会存在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 人口因素。
69、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 矛盾。
70、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7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72、社会形态 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73、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75、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生产力。
7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 私人垄断资本 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78、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生产力。
79、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劳动力价值
的那部分价值。
80、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8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2、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83、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84、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两部著作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 《德意志意识形态》。
85、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86、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变化 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87、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的历史性飞跃。
88、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89、认识是主体在 实践 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90、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91、核心价值观 是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9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92、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93、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94、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9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96、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9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国家政权 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98、社会主义 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99、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10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第五篇:机械原理各章小结
第二章小结:
1.运动副及其分类,运动链,机构。2.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3.(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计算自由度的三个注意事项,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类,基本杆组条件。
第三章小结:
1.瞬心的确定,三心定理,用瞬心法对机构速度分析。2.(矢量方程)图解法对机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1)同一构件上两点速度关系及加速度关系(随基点平动加绕基点转动),速度多边形,加速度多边形。
已知同一构件上的两个点速度﹑加速度,其它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可分别利用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得到。
(2)两个构件重合点运动关系(绝对运动等于牵连运动加上相对运动),哥氏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注意点: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矢量方程可解两个未知量;牵连运动有转动角速度时,哥氏加速度一般不为零(即哥氏加速度存在);当两构件组成移动副且两构件均为运动构件时,两构件角速度相等。
3.利用解析法求位置﹑速度﹑加速度,各种解析法的共同点及不同点。矢量方程及坐标分解
第四章小结:
1.机构力分析的目的,何谓静力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 惯性力的确定方法,动代换和静代换的条件。
2.移动副中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角的概念,及其在螺旋副中的应用;转动副中摩擦圆的概念,及其在考虑摩擦时机构力分析中应用。
3.构件杆组静定条件;机构动态静力分析图解法的步骤即:运动分析﹑ 确定惯性力﹑ 确定首解杆组(首解副)﹑逐一列杆组的矢量方程(包括力和力矩方程)﹑逐一用力多边形求解。4.不同解析法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5.仅考虑摩擦时的(静)力分析
第五章小结:
1.利用功﹑ 功率﹑ 力矩﹑ 力表达机械效率方式;串联﹑并联 ﹑ 混联机组的机械效率计算。
2.何谓自锁? 自锁条件的几种求解方法。自锁在工程中的应用举例。3.螺旋机构的上升和下降效率﹑自锁条件。
第六章小结:
1.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条件及计算,适用场合。
2.机构平衡的条件,机构平衡的实质,机构平衡的不同方法(完全平衡和部分平衡中利用附加机构平衡和利用平衡质量平衡)
第七章小结:
1.本章的目的解决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
2.利用动能原理,列出机械运动方程的一般表达式;等效构件的含义,等效转动构件的等效转动惯量﹑等效力矩的等效条件,等效移动构件的等效质量﹑等效力的等效条件;等效构件的运动方程式。
3.周期性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飞轮的几种作用,为什么飞轮放在高速轴上?为什么飞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周期性速度波动?
4.最大盈亏功和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第八章小结:
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几何条件;含一个移动副四杆机构的四种形式;含两个移动副四杆机构的三种形式。极位夹角,摆角,急回作用,死点,传动角,压力角等概念。2.连杆机构演化方法
3.利用图解法,按连杆预定的位置、两连架杆预定的对应位置、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含一个移动副四杆机构),反转法。
4.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的基本原理和思路 5.多杆机构的功用
第九章小结:
1.了解凸轮机构优缺点及分类。
2.一些概念(升程、回程、停程(远休及近休)、工作行程、基圆、理论廓线、实际廓线、压力角等)。
3.运动规律的动力特点及曲线画法。什么是刚性冲击,什么是柔性冲击?
4.凸轮轮廓的设计的图解法(相对运动原理或反转法),解析法求解凸轮廓线。
5.设计凸轮注意事项(基圆半径、结构尺寸、压力角、受力、廓线变尖交叉运动失真之间关系)。
第十章小结: 本章小结 直齿圆柱齿轮五圆两角一中心矩五个基本参数;斜齿圆柱齿轮五圆两角一中心距计算(在端面上的公式形式与直齿圆柱齿轮一样)。概念:(1)啮合基本定律;(2)渐开线的5条特性、渐开线函数、渐开线齿廓啮合特点;(3)各种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4)各种齿轮中哪个面内的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5)标准齿轮标准安装和非标准安装时分度圆与节圆、压力角与啮合角关系;(6)重合度的含义(连续运动的条件)及实际啮合线端点B1和B2的确定;(7)根切的原因、危害、避免方法、变位目的、变位类型、变位齿轮尺寸和中心距变化(表10-4)、变位齿轮的正确结合条件和重合度;(8)当量齿轮含义及当量齿数(最小根切齿数);(9)为什么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大而效率低?为什么规定蜗杆直径系列?
第十一章小结:
1.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传动比及转速计算。
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要借助于转化轮系计算;计算复合轮系传动比的步骤,复合轮系正确划分关键在于找行星轮;注意计算中的正负号。
轮系的串联,轮系的并联(封闭式行星轮系)。2.轮系的7条功用。
3.行星轮系效率的理论基础:转化轮系法,摩擦损失功率
。负号机构效率比正号机构效率高。4。行星轮系选择考虑4点(传动比范围、效率、封闭功率流、及尺寸重量);行星轮系各轮齿数满足的4个条件(传动比条件、同心条件、均布条件、邻接条件);浮动装置。
第十二章小结:
1.本章能够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他们的运动和动力特性及应用场合;除本章外,还有哪些机构能够实现间歇运动。
2.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运动时间、停歇时间、圆销盘转速之间关系。
3.双万向联轴节输入输出轴等速条件;复式螺旋机构调微。4.组合机构的组合方式,何谓封闭式传动机构?组合机构类型。5.举例说明变转动为直动的机构,注意运动形式转换时机构的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