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英语文化实施方案
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的我校英语课题《英语课外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素质提高之实践与研究》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研究小组对校园英语文化建设进行探讨和实践,开展教室、校园内建筑物、植物等中英文双语标志,创建一种健康向上、富有生机活力的校园英语文化,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营造一种英语学习的环境。
二、建设思路
从班级到校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采用多种方式创建校园英语文化。
三、实施措施
1.用校园环境,营造英语文化氛围。在教室、校园可以设立英语标志,教师和学生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
2.开辟内容丰富的“英语世界”橱窗。可以展示异国风情,介绍英语学习方法,还可以刊登英语小故事、谜语、智力题,也可以公布竞赛结果等。
3.利用校园广播等现有资源传播英语文化,增加英语日常用语和英语歌曲的内容,定时播放英语影片,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增长学生英语知识。
4.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英语学科的课时。每周增加到每周5-6课时,开展英语早读和晚读活动。
5.每学期开学初制订切实可行的英语课外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如:英语朗诵、书法、演讲、讲故事比赛等。
6.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7.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有计划地购置一些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如:教学挂图、英语教学影像图片等。
四、.实施步骤
1.学校无闲地,处处可育人。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地方设置英语标志,让学生
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了英语,又接受了良好的道德情操的熏陶,润物细无声。附校园英语标志:(仅供参考)Girls’ Room女生厕所 Boys’ Room男生厕所 Don’tlitter the floor!不要随地扔东西!No spitting.请勿随地吐痰。Save water ,please!请节约用水!Keep on the right.靠右行。The flowers are having a rest.No disturbing them.花儿在休息,请勿打扰。
2.通过校园广播,播放英语歌曲,可以是教材中的歌曲,也可以播放影视插曲并做必要的说明。让学生在明快的音乐中体会英语、学习英语,了解异国文化。还可以增加英语口语表演节目,让口语较好的学生在节目中展示,形式如自我介绍、讲短小故事、情景对话、广播剧等。
3.利用学校媒体设备定期向学生播放英语教学影片,进行英语文化教育。
4.设计、制作“英语专版”。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进行英语文化转播。
5.举办各类竞赛。按计划进行书写竞赛、朗诵竞赛或英语知识能力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6.结合英语国家重大节日举办大型联欢会或游艺会,进行英语才艺方面的表演,如歌曲、歌谣、对话和情景剧。在游艺会上可以组织学生做各种有趣的英语游戏。
第二篇:校园精神文化实施方案
校园精神文化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人生幸福,以国学先贤的丰富丰富养料滋养学生品德情操,与时俱进,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办传统文化和时代气息紧密交融的高品位学校。
文化主题阐释:校园文化主题——敬秀和乐
(敬):意含敬畏、敬仰、敬重、敬爱等。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君子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孔子)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菜根谭》)
“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大出格。”(方孝孺)
敬畏之心,是人成就事业、幸福快乐生活的基石,是社会祥和安乐的润滑剂,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保障,是国家民族持续科学发展的前提。敬仰先贤伟烈,敬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强盛的动力之源。敬人才会仁爱,敬业方有成就。敬,是一切优良品德的核心。
(秀):物秀为材,人秀乃杰。万物霜天竞,群英赛场争。竞争焕发活力,竞争激发潜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执着而坚韧的面对困难挫折,是优秀人才的不二之途。自信大方,大胆秀出自我。打造优秀的自己,磨砺自己的优秀之能,是每个人立足于竞争日益激烈残酷的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全面培养学生使之优秀,锻炼学生特长使之特性鲜明。
(和):和义有四
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据。《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都是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
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养,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都是儒家和谐社会、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无为而治”的道家更是反对社会冲突,希望社会和谐。
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论语》也就是说,人们在追求情欲上,在喜怒哀乐上,在追求物质利益上,要掌握中和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态。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这种把对生命价值的关怀与对道义价值的弘扬有机结合起来的人生观是值得肯定的。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10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56章)这是说,具有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
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尚书》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周易》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孟子),主张“以德服人”(《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王道与霸道相反,霸道是以武力做后盾,处理国内和国际关系;王道则是利用和平的手段,通过在国际间建立相互间的信任关系而扩大自己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和谐思想虽然难免有封建性糟粕的一面,但其优秀一面,仍然是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应对人生挑战和把握时代契机的人生智慧,是当代有志、有识、有为之士成就事业和幸福人生的明智之举,也是家国发展之需。
(乐):“乐是心之本”(王阳明),有心安之乐、自得之乐、知足之乐,是一种身心愉悦,超越自我的心境心理状态。师生心境的快乐势必带来教育与学习成长的快乐,这种快乐又会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快乐每一天,快乐三年,快乐一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快乐教学,快乐育人。师生快乐,和乐校园,和乐人生。
文化构思:
1、理念文化:办学理念——敬以养德,秀而成才,乐和人生。
敬以养德: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家国道义、敬畏规章法理;敬仰先贤伟烈,敬仰文化科技;敬重师长亲朋;敬重职责使命;敬爱幼小弱残……敬立心中,德必大成。
秀而成才:浪舸争流,竞先创优。自信大方,、勇于展示。秀自我,秀特长,秀青春,秀人生。
乐和人生:平和心态,和谐各种关系,创造祥和生活,打造快乐幸福人生。
2、精神文化:
一训三风:
校训——仁爱诚信 德馨能秀
校训是学校的顶层文化设计,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是育人的最高追求与理想,是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仁爱”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之一就是仁爱孝悌。“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兄友弟恭,形成一种浓浓的家庭亲情,在学校中以尊重友爱为本,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的班级文化。
诚信其核心理念是“信”,“诚信”教育是学校的教育核心,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是师生的品性、道德成长的目标,我们力求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师生道德与学业的共同进步。
“诚信立身”,诚信是修身的基石。“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见,诚信是最基本的品德修为,立身必先立诚。内诚于心,外信于行,允然诺,守信用,为人“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乃得堂堂立身于天地。
德馨能秀是师生品德高尚,行为规范,能力出众。学生将来也要品性高洁,各方面的能力超出同侪。德馨能秀是社会和谐发展,民族国家强盛的不竭动力,是我校办学的终极目标,也是家庭社会对学校的最高需求。
校风——自信自强 阳光和乐
校风是学校教职员工的精神状态,学生的精神状态,是一种隐性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学校较稳定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生活等都体现出学校的校风,校风是学校风气的长期积淀。
自信是成功的关键。“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自信者,人亦信之”(林浦【宋】),可见,自信是成事的关键之路。“自信人生二百年”,有自信,才有创造;有自信,才能从容;有自信,才会成功。心中有斗志,相信自己,刚健有为,从容淡定,方能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自强是中国人性格形成和人格培养的砥砺之石、冶炼之炉和行为圭臬。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漳中人的精神。漳中从创办到发展壮大,正是凭借这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困难压不倒,厄运不低头,危险无所惧的精神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漳中人在工作中,在发展中更需要以此为训,积极进取,永不停息。我们把“自强”作为校风,旨在教育学生在自己的学业、精神和性格的发展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坚守自己的生活信念,铸造自身的人格力量,形成现代社会公民基本的坚毅的心理素质。
阳光和乐,阳光包含着师生心态心情心理平和开朗健康,学校事务公平公正合理。和乐其核心理念是“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和”是协调,是合作,是沟通,是融洽,“和谐”是学校氛围的终极追求,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谐,语出《管子·兵法》:“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和乐是学校文化的理想状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育人氛围。和谐校园应该是平安的校园、平等的校园、平和的校园、平静的校园,其要义是平等赏识、互助协同、民主尊重、沟通包容、共建双赢。以“和谐”为校风要旨,是希望全校师生和衷共济,在外在的物质环境上、师生内在的心灵中,营造一个能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提升的幸福快乐校园。
学风——乐学善思 博学笃行
学风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乐学,意为以学为乐,寓学于乐。语出《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学习的动力。只有乐学,才能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追求和责任,一种通向智慧的快乐的人生旅途。心态平衡,劳逸结合,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乐,是人乐学的作为,也是学乐的境界。我们引“乐学”二字,旨在希望教师乐学善教,乐中启智,学生乐学善思,乐中求知,全体师生乐于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共同创建学习型、书香型校园。
善思,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学而善思,学业则必成。勤奋是为学之本、成功之途,古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话,就说明了其中的道理。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才会有成果,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的关键在于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肤之所触,都是外在的刺激,其内在的要义、联系、规律只能通过我们的思考才能获得,也才能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境地。另外,学习还要具有批判精神,不人云亦云,凡事多思多问,才能通微穷理。
博学,语出《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希望全体师生通过刻苦的学习和实践,获得广博的知识,不仅懂得自己攻读的专业,也能跨越学科的边界涉足其它的领域;不仅有自然科学的训练,还要有人文艺术的修养;不仅要有较全面又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广博的胸怀,面向社会,看待人生,走向未来,在生命旅途中永无止息地学习和充实自己。
笃行,语出《礼·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努力践行所学,忠诚的履行承诺,使所有目标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一贯重视的“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修养践履,求真务实”的民族精神。
教风——厚生敬业 乐教善导
教风是指学校教师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涉及教师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精神风貌、教育观念、知识水平、治学态度、科研能力和育人方法等。
厚生,语出《尚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厚生”原意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关爱民生、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这里指学校尽力为老师服务,老师尽力为学生服务,形成友爱互助、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以及关爱学生、努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尚师德。“厚生”意味着对师生精神上的仁厚,环境上的宽厚,待遇上的优厚;意味着以人为本,厚爱学生,尊重之、理解之、赏识之、信任之,使其品学兼优,德能并进,服务社会,充裕民生。
敬业,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将“敬业”引入教风,就是要求教师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就是要求教师忠于职守,诲人不倦,以育人为乐;就是要求教师严谨治学,潜心施教,创优良绩效;就是要求教师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乐教,梁启超倡导“敬业与乐业”,黄炎培主张“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敬业重在责任心,乐业重在兴趣。教师不仅要达到敬业的高度,还要进一步升华到乐教的境界。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脚踏实地、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从自己职业中领略人生的快乐,从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
善导,语出《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触,众志成城,这是教学的辩证法。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应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探索中不断地获取新知识。而老师只有认真学习,反复实践,时刻自我充电,才能逐步掌握“教”与“导”的最高艺术,臻于善境。善教者“授人以渔”,最终达到不需要教,善导者“导而弗牵”,最终让求学者健步如飞,这就是教师的永恒追求。善导也意味着创新。《礼记·大学》中就明确提出:“苟日新,日日新”这一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创新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创新行动,唯如此,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做为学生要摒弃传统的学习方式,合理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善于质疑,敢于创新,具备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的求知进取的精神,唯如此,才能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第三篇: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实施方案
容光中学第二届科技文化艺术节
理科组“科技小制作”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了积极配合学校第二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同时完成理科组全校集体教研活动,特举办本次科技小制作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加强我校学生素质教育,丰富学校文化生活。
二、参赛对象: 容光中学全体学生。
三、指导老师: 理科组全体教师
四、活动过程
(1)开设科技课,指导教师介绍小制作的方法和科学道理,并用实物演示,引起学生兴趣,要求每一位学生自己去创新制作。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小制作,必要时给适当的辅导。
(3)在所辅导班级中,每一位指导教师至少选择2—3件作品参赛,其余作品统一收交。
(4)理科组全体教师对每一件作品评分,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若干,并进行奖励。
(5)对获奖作品在第二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上展出。
五、作品要求:
1、作品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亲手制作。
2、作品材料好找,很多材料在家里就可以找到,如空纸盒、竹子、牙膏皮、泡沫塑料、罐头筒、废圆珠笔芯、光盘、坏了的玩具、铁丝、铁片等。且加工容易,花钱少,有些项目甚至可以不花钱,不能增加家庭负担。
3、作品形式可为模型、工具、工艺品、学习或生活用品、科学实验器材、小电子产品等;要讲究精美,提倡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制作,并能体现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4、每件作品附带一份说明书。说明书中注明:制作(发明)人姓名、班级、作品名称、指导老师等。
六、上交作品时间:
2013年4月23日。(下周星期二)
指导教师可网上查询科技小制作相关知识并选择制作内容
壁挂花篮
制作方法1. 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2. 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3. 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5. 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6. 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a就做成了。热气球
制作方法: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做成一个气球。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床上。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下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手电筒
材料:1.废弃的易拉罐2.厚瓦楞纸3.两节5号电池4.塑料盖2个5.灯泡1个6.导线与易拉罐相对立的一段
制作方法: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5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导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
太阳灶
制作方法:首先要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然后再用硬质泡沫塑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出一个细孔,穿入一根 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 成90°的直角,之后各留5厘米。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 板上。然后再将一根细竹签 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它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过一会儿,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
指南针
制作方法1.取三合板一块,锯一直径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2.在一张素描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3.取一枚大头针或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露出盘面做轴。4.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5.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针磁化。6.最后,把指针放在轴上。注意哪头指向北,就这头涂成红色的!!武功小人
制作方法1.找一两枝废旧的毛笔杆,用锯切成8段,各为1.5厘米长的小竹节,2.再找一根粗一点的笔杆,锯成3厘米长的一段,并在三分之一处钻两个小孔。3.把这几段小竹节都糊上彩色电光纸,在粗节的上端三分之一处画小人的脸。4.用两个黑纽扣作小人的脚;再用一个大纽扣或用硬纸剪一圆片粘在粗节顶端作帽子,帽顶中间粘一点红色毛线作帽缨。5.把一根铁丝一端弯成小圆圈,作右手和长枪;再用铁丝单弯一个小圆圈作左手,6.用一条尼龙线把这些竹节按步骤3的样子穿在一起。小天平
制作方法1.先将三合板切成A、B、C、D。2.在B的底端开口。C、D的中间开口。3.将三根细条如图中插好。4.将A钉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钉死,要能活动自如。5.用三合板裁出月牙形的标板,并标上刻度。6.再裁一小条用万能胶水固定在A上,如图。7.裁两个圆片,大小相等。8.在上边各扎四个小孔。9.在A的两边各切一个小槽。10.用细线栓住圆片,天平就做成了。
第四篇:《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校园》实施方案
巩留县高级中学“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校园”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培育和提高学校师生人文素养,打造红色特色“人文校园”,引导和激励学生深入实践,走近历史,了解和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根据我校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巩留县高级中学“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校园”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 长:黎武智
副组长:明瑶、刘江、哈丽达、阿布都热西提、钟磊、张广斌 组 员:朱振波、陈剑刚、崔玉雄、谢永刚、张德胜
2、工作小组: 各班班主任及任科教师
三、实施途径与要求
建立以革命传统教育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以抓实常规教育为平台,切实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实施、举办红色教育活动,办好特色文化专栏,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研究,提升红色革命教育理念,形成理论体系。
(一)环境文化
营造文化环境,让红色文化渗透到学校每一个角落,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的精神。
1、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打造红色景观文化。
(1)学校门口:醒目处介绍学校文化整体构想,布置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墙”,(阐释学校理想、追求、愿景)。可在“文化墙”张贴红色革命宣传画,以彰显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2)在校园可利用的墙面制作红色文化宣传橱窗,将红色内容的故事、图片、名言用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宣传,让学生感受红色的魅力,接受红色的熏陶与精神的洗礼。
2、校园文化
(1)悬挂红色格言,建立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的地方悬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名言格言警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介绍雷锋、张思德、白求恩、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优秀事迹,激励学生学习革命精神,争作“四有”新人。让学生们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革命传统文化气息。
(2)举办专题图片展览。举办专题图片展览,让学生充分了解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和光辉事迹,努力学习革命前辈的可贵品质。
(3)建设独特的班级、办公室文化。制定“特色班级”“特色办公室”评比方案,按照评比细则进行评比。教室、办公室布置要开设红色教育板块,鼓励和引导学生、教师参与红色文化建设,精心打造班级、办公室特色文化,体现年级特点、班级特色,让教室、办公室成为学生、教师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红色场所,提升班级、办公室文化内涵。
(4)开办“红色之声”广播站,正常播放红色歌曲,宣讲革命故事,大力宣传红色革命精神,营造特色文化浓郁氛围。
(二)活动文化
1、广泛开展 “十二个一”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让红色校园文化深入细致得到落实。
(1)每周唱一首红色歌曲;(2)学校每月组织一次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3)班级每月一次班级红色文化主题教育;(4)每月举行一次红色班级文化评比与交流活动;(5)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师生红歌赛(或大型文艺汇演);(6)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师生“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的红色故事演讲;(7)每学期一次全校师生红色文化征文比赛;(8)每学期上一堂红色教育课,进行“红色”英模事迹宣讲报告,对学生进行榜样和励志教育;(9)每学期读一本红色革命书籍;(10)每月看一部红色革命电影;(11)班级每季度出一期红色革命教育手抄报,举办手抄报比赛;(12)在校园固定位置开辟“历史(党史)上的今天”栏目,每周宣传一位红色革命人物或大事件。
2、结合“清明节”、“五一”、“七一”节、“八一”、“十一”、“一二.九”节等重大纪念节日,举办红色历史讲座,开展红色知识问答、红色诗词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文化征文、红歌演唱比赛、红色图片展览、红色实践活动、红色影片展播等丰富多彩的与学校特色建设相关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各种蕴涵红色文化的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3、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新团员的入团教育。凡新学生和新团员都要了解红军长征,参观红色教育阵地,感受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凡新入团的团员都要进行宣誓,积极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开展“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
(三)行为文化
1、习惯培养: 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力求将教育活动系列化,课题化,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
2、机制推进:规范有序的常规教育深化。依据学校德育工作阶段化、系统性的要求,确定各年级的德育工作主题和德育核心要素。
高一年级切实加强诚信教育、纪律教育,要求学生像革命先辈一样讲诚信、守纪律、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高二年级切实加强仁爱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学生像革命先辈一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热爱人民,不追求奢移享受,远离不健康生活。高三年级则要求加强尽责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引导学生像革命先辈一样,为了崇高的理想,坚忍不拔,一往无前。
(四)课程文化:
加强与县文化馆、县博物馆、县党史办等单位的联系与沟通,积极收录整理伊犁州、全国的红色革命斗争故事、传记、散文、诗词、名言警句、革命歌曲以及学校、家乡的历史传统文化,编辑红色教育文化系列特色校本教材。整套教材要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为了使红色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要让校本教材成为学生的必读书目,以此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文化积累,陶冶学生精神世界,激发学生诵读激情。
(五)制度文化
把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全方位目标考核的内容,作为专项工作给予奖惩。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凡学校验收达到规定要求的班级、教师,学校给予表彰;凡不思进取,裹足不前,检查达不到要求的班级、教师,学校给予批评。通过采取定期检查、评价、奖惩等措施,推动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约束、引导和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创建红色校园文化,打造特色校园。
第五篇:“传承经典文化、打造书香校园”实施方案
传承经典文化 打造书香校园
-----大河岸小学“一校一特色”创建方案
为大力实施特色强校的战略目标,促使学校走出一条“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打造一流的教育品牌,提升我校教育品位和整体实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基本原则
1、规范性原则。学校要在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发展特色。做到重点突出,亮点集中、特色明显。
2、先进性原则。特色学校建设要禁忌“共性”,追求“个性”,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色境界,以先进的、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指导具体的办学过程,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3、整体性原则。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以恒。要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4、校本性原则。特色学校建设要从学校实际、传统底蕴、工作优势、周边资源等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选择创建特色领域,形成浓郁的本土气息和鲜明的个性特色。
5、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能动性发挥,把体现人文本质和培养人文精神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主攻方向。
6、发展性原则。特色学校建设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特点,要与时俱进,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创建渊源:以学校“名人文化”主题为载体,深挖“进士河”文化内涵,大力弘扬进士河的仁人志士的发奋学习,追求卓越的博学精神,进一步推进“学名人、当名师、育名生、创名校”活动。
三、创建思路 ;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思路,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阶段梯次推进。
1、深层挖掘“进士河”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发奋博学精神。
2、编印适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古诗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3、大力开展“读古诗、背古诗”经典诵读活动。
4、扎实开展“写古诗”的写字训练活动。
5、开展儿童诗歌创作评选。
6、继续办好大河岸小学《芳草》作文刊物。以图书室为阵地,以兴趣小组为载体,大力开展读书、创作、演讲比赛活动。
七、内涵拓展
1、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读好书,写好字的良好习惯。
2、品德修养:传承中华文化经典,弘扬名人精神。
3、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八、领导小组
组 长:张元坤
副组长:熊 飞。
成 员:王志武 贺 香 裴新颖 罗慧茹 冯彩容
九、实施措施
1、成立“文学社”,办好大河岸小学《芳草》作文刊物。社 长:罗慧茹 主 编:冯彩容 副主编:3~6年级年级的语文老师。要 求:
①、3-6年级每班每月必须向“文学社”上交班级优秀作文5—8篇。电子稿件,并附点评。②、“文学社”再集中评选,将评选出甲等的作品纳入刊物编印文稿。
③、每月出精装封面《芳草》作文刊物一刊(若干本)。装订后进入学校图书室,供学生借阅。
2、成立“诗学社”,编印适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古诗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社 长:朱友云 主 编: 王志武 副主编:(3~六年级语文教师)
要 求: 编印精装封面的“古诗经典”诵读校本教材5套,即按1-5年级分上下册,共10册。
3、大力开展“读古诗、背古诗”经典诵读活动。具体安排: 每周二、四的早自习为经典诵读时间,不能挪作他用,每周每人熟背古诗2首。不仅会背诗词,还要会讲诗意。辅导教师为各班语文老师。(由王志武主任检查)。
4、扎实开展“写古诗”的书法训练活动。
①、毛笔书法兴趣小组: 20人,辅导教师:周卓军
②、硬笔书法兴趣小组:若干人,以班为单位。辅导教师:各班班主任。
③、要 求:每周周一、周三、周五的中午学生必须开展“写古诗”的书法训练活动30分钟。④、每班每月向教导处交优秀作品各10份,由教导处评定等级。,纳入班级评价。(由裴新颖主任负责评选,装订成册,然后进
图书室)。
5、开展儿童诗歌创作评选。通过儿童诗歌写作训练,激发儿童诗歌兴趣。(教科室王志武主任负责)。
6、坚持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博览群书的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教务处熊飞、贺香负责)。
十、评价办法。(以奖代补,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1、刊物优秀征文奖:
①、每月出刊一期,每期刊载100篇。
②、按照《芳草》作文刊物的版块、体裁登载的文章计算语文教师奖惩,每月按时交10篇优秀作品,不奖不惩。少交一篇惩5元,每刊载一篇奖5元。
2、“古诗书法”作品奖:
①、每月装订毛笔和钢笔“古诗书法”优秀作品各一本,每本装订50份)。
②、1~5年级每月必须向教务处交 “古诗书法” 优秀作品10份,不奖不惩。每少1份扣1元。录用一份奖班主任1元。
3、“经典诵读”奖励:
1~5年级学生每期熟背古诗达40首,不奖不惩。通过抽测每少背一首扣语文教师5元。多背一首奖语文教师5元。
4、书画组辅导奖惩:(指的书法组和绘画组)。
按每月参评获得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入选一份奖1元。该月若是光头,按小组人数每人惩1元。即20人惩20元。
5、小组负责人的奖惩。①、“文学社”:按时收集作品,按时编印,按时出刊,然后进图书室并质量高,每刊奖励负责人100元。②、“诗学社”: 按年级分下册编印精装封面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编写定稿后,经过学校审核合格,给编写教师奖50元。③、“古诗书法”作品集: 负责人按时收集作品,按时评选,分毛笔、硬笔书法两类按时装订成册,每册精选作品50份,每月一期,每期各一册,合格一册奖20元。缺一册惩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