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⑧的心得

时间:2019-05-15 05:4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模⑧的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模⑧的心得》。

第一篇:模⑧的心得

英特尔V10课程模块八学习心得----展示单元作品集

虽然学校已经组织了好几届“英特尔”培训,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种种原因,培训学习总与自己失之交臂。因此,我对“英特尔未来教育”基本没什么特别深的了解。这次有幸参加了为期8周的V10课程的培训,通过这八天的紧张学习,使我的教育思想接受了一次洗礼。从刚刚开始时的茫然到日渐清晰,让我在学习中不断的接受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一次又一次的撞击。我认识到“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以教法革新为特色,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研究型学习、反思型学习、面向作品的评价等特点。它在通过对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获得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技能与方法。“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让我们更好的审视我们的师生角色转变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尤其使我感受颇深的是评价体系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回想以往的教学,我更加侧重的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和小组的评价,很少关注同伴之间的评价,更别说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了。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评价量规在课前或者活动前出示,让学生根据评价量规的标准去学习,这个评价量规在时间上的提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相信,通过这次学习,我将会努力把学到的理念精髓逐步运用到课堂并不断地进行完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出真知!

第二篇:模电心得

“模拟电路太难了,怎么学呀?怎样快速入门呢?” “这个模拟电路实现了什么功能?”

“三极管驱动电路周边的电阻值怎么计算?”

“怎样设计模拟电路实现XXX功能啊?用什么电路形式?选什么器件?参数是什么?”

“仿了一个模拟电路,怎么指标就是达不到原先的水准呢?” “10uV信号怎么放大到10V?”......模拟电路并不难学,难的是长期积累,有老师指点,坚持做实验。

我们首先介绍什么是模拟电路,时代划分,模电开发需要具备的能力,模电难在哪里,模电涉及的内容,元器件选型,然后用实例进行读图训练,计算电路参数,设计指导.------------模拟电路介绍------------模拟电路(Analog Circuit):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模拟信号:时间和幅度都连续的信号(连续的含义是在某取值范围内可以取无穷多个数值)。工业控制里的温度、液面、压力、流量、长 度等都是连续的模拟量。

模拟信号的特点:

1、函数的取值为无限多个;

2、当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改变时,信号的波形也改变,即模拟信号待传播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波形之中(信息变化规律直接反映在模拟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的变化上)。----------------模拟电路时代划分----------------50年代前 电子管

1947年 晶体管诞生,以半导体器件为核心 1958年 集成电路问世

1969年 大规模集成电路问世,品种齐全 1975年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问世,价格下降

随着器件的不断发展,模拟电路的应用和教学也经历了以电子管为中心;以晶体管为中心;以集成电路(如:运放)为中心等多个阶段。翻开很早以前的模电教材,都是以电子管为核心讲解电路原理的,那时的收音机、电视机、扩音器、电台等都是电子管的。现在仍然有不少音响发烧友使用电子管做功放,做收音机,称之为“胆机”,看着电路放音时,一堆灯丝闪动,别有一番DIY乐趣,据说可以听出特别的味道,只是现在电子管不太好买了。

后来的模电教材主要以分立的晶体管元件为核心,这一时期的收音机、扩音器等都改成晶体管的了,现在模电实验课还有七管超外差调幅收音机实习。尽管现在很少产品完全使用分立元件设计,但是大学课本仍然以这些分立器件为核心授课,究其原因,晶体管毕竟是集成电路的基础,学好这些分立器件,才能更好地理解集成电路。目前一些分立晶体管主要用在驱动电路中,比如:驱动数码管、继电器等,完全使用分立元件实现的模拟电路越来越少了。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真正的产品大多是由集成电路实现的。可是一些初学者由于大学课本教的是分立元件,所以不习惯用集成电路。看到有网友设计一个指标较高的放大电路,仍然首先考虑用三极管搭,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有运放为什么不用!集成电路体积小、功能强、性能稳定、成本低(单位晶体管价格),现在设计模拟电路首选集成电路。不过,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原来分立器件的又有不同,复杂的设计由模拟IC厂商完成,使用者最重要的能力是选择合适IC。

综上所述,时代不同,模拟电路的学习和应用侧重点就不同。现在分工比较细:模拟IC芯片设计,板级应用设计,EDA工具开发,射频,测量仪器,EMC设计等等,根据你的方向,有选择地重点学习,效果较好。

----------------------模电开发需要具备的能力----------------------模拟电路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实验技能。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模电学习,实验不可少。

模电开发需要具备的能力:

1、读图能力

定性分析。能够正确分析出一张模拟电路原理图所要实现的功能。

经常看到论坛上一堆人把同一个电路图分析出10多种不同功能,而且居然没一个分析对的。本来想让大家一起分析出个正确答案,但是结论不收敛,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多数都分析错了,越分析越乱,所以给大家造成了模电难学的错觉。其实,这就是缺乏读图能力训练造成的。如果连图都看不懂,定性分析功能也不会,那么就别指望后面的定量分析,设计调试了。读图能力是学好模电的基础。拥有这个能力后,你才能考虑自学模电。后面我们将用实例说明如何把复杂的总原理图分解成若干基本部分,如何分析估算,如何举一反三。

2、估算能力

定量分析。能够正确估算出一张模拟电路原理图中各元件参数值。

注意:这里特别强调“估算”,因为模拟电路分散性,只能近似估算。模电定量分析属于工程问题,你不能指望得到精确解,只能得到大概数据,然后做实验验证。前面也说过,模电的实验不能少。

经常看到论坛上有人问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等)的取值,然后众人给出一堆答案,都不带重样的。这又给大家造成了模电难学的错觉。其实,主要是缺乏定量估算能力造成的。估算能力需要不断训练,不断积累,了解各种电路形式,各种数学模型,计算流程,计算公式,经验公式。估算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点一滴,循序渐进地积累,不过,如果多看一些前人总结好的范例,并能举一反三,那么,提高快一点还是有可能的。

3、选择能力

独立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功能指标要求,选择电路形式,选择合适器件,选择合适元器件参数。

到这一步,已经具备独立设计能力了。这三步有先后顺序,先会读图,给出一张图能够分析出功能,然后,能够估算给定图纸各元器件参数值,最后,能选择合适电路实现指定功能。

经常看到论坛上有人问实现某功能该选择那种型号的三极管、运放,该选哪个厂商生产的,用什么电路形式比较好,具体参数怎么确定云云。很明显,缺乏选择能力,不能独立设计电路。

你想选择合适元器件,就必须事先积累大量元器件信息,否则,连个选择范围都没有,还谈什么选择啊,对吧。比如:你想选个合适的运放,那么你就必须事先搜集十几种运放的数据手册,然后才能开始选择。选择电路形式同样需要事先积累,建议把各种电路形式列出对比表备查。至于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参数,那就得经常用啦,熟能生巧,用多了自然能轻松选择。总之,选择能力需要长期积累,长期实践。当然,从工程角度来说,找第三方咨询,利用第三方平台弥补自己积累的不足,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毕竟,具备独立设计能力是个漫长的修炼过程,可工作也要按时完成,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才能解决这个二难困境,后面会谈谈这方面的心得体会。

4、调试能力

动手能力,具体实现。根据设计出来的图纸,实际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硬件电路。

仅有图纸,只能说刚完成一半工作量,模电设计从出图到硬件实现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经常看到论坛上有人问,参照某图纸设计的硬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自激、啸叫、干扰辐射、不稳定、噪声淹没有效信号、各项指标达不到等等。很多人感到模电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即使你有一个好的图纸,也并不能组装出达到预期效果的设备,常常要在调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模拟电路技术不仅是种实验技术,还是种工艺技术,容易防盗版,即使盗版者拥有电路图,拆解了设备,如果没有一定的模电功底,高超的工艺技术,照样仿造不出来。利用这一特性,在数字电路中加入适当的模拟电路,控制关键部件,进而掌控供应链,获得最大利润。

还是前面说过的,模电的实验不能少,第三次强调了。就象写程序需要调试一样,模电调试更是家常便饭,而且困难得多,大部分是体力活。首先要了解各种测试方法,其次要熟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这些需要长期积累实践,多做实验。另外,模拟电路的电磁兼容EMC设计非常重要,模拟电路的EMC设计可比数字电路的难度大多了,不过本文档将不涉及这方面的重要内容,而是将其放在《快快乐乐跟我学EMC设计》中统一讨论。------------模电难在哪里------------

很多人都说模电很难学,到底难在哪里呢?我们尝试归纳了一些原因,不一定全面,但足够说明问题。

1、模电实验多。

获得元器件原始数据,测试,验证,调试,总结经验公式等都需要做大量实验,因此实验设备必不可少,比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子负载、实验电源等,而大多数人没有财力购置全套实验设备,或者只能购买低档型号,这就给学习和应用带来了限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开发实验环境。如果计算机程序出错,只要单步调试就可以了,而调试模拟电路,必须设计实验方案,做大量实验,费时费力费钱。

经常看到论坛上有人问某某电路工作不正常到底是什么原因的问题,其实不用问任何人,用仪器调试一下就知道了。如果程序工作不正常,那就单步跟踪。如果DIP封装芯片没有器件手册,那就直接用尺子量。同样,如果模拟电路工作不正常就用示波器等仪器定位错误。可能很多人手头没有测试设备,所以不得不一遇到问题就到处问人吧。

2、理论和实践脱节

教科书上全是针对理想器件进行理论分析的,可是实际使用的器件不是理想的。这不能怨教材误导,用理想器件分析可以抓住主要矛盾,便于说明本质问题,但这样做会隐藏很多细节问题,看书时什么都明白,一到实践就什么都不明白了。

比如:电感存在寄生电容,电容存在引线电感,由LC构成的低通滤波器并不能滤除很高频率的噪声,因为当频率很高时,噪声会直接通过电感的寄生电容旁路到输出端,此时电感失效,同样,大电容在高频时引线电感不能忽略,也不会滤除高频,所以,LC低通滤波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完美。如果噪声频率更高,一小段导线都会成为天线,将能量发射出去,更不会经过LC低通了。很多人看书明白了LC低通滤波原理,但就是弄不明白为什么加了LC低通后仍不能有效滤除高频噪声的原因。

再比如:用书上的公式计算出了电感值,但教科书上并没有讲怎么实际绕制电感,用多粗的漆包线?绕几匝?用什么材料的磁芯?多大的体积?什么形状?开不开气隙?怎么绕?工艺要求?......看书时很明白,一到实践才知道这么多不懂的。

放大器的数学表达很简单,就是输入信号乘以一个常数A(放大倍数),但是实际电路很复杂,因为放大器、电阻有噪声,地不理想,运放还有频率响应、零点飘移、线性区、温度/湿度影响、增益补偿、输入输出阻抗、电源等诸多问题需要考虑。总之,模拟电路设计就是与干扰做斗争,大部分电路是用来抗干扰的,主功能电路往往非常简单。所以,模拟电路的难点在于抗干扰,需要考虑的细节很多很多。

3、灵活多变,器件难买

模拟电路不象数字电路那么标准化,解决方案灵活多变,实现同一个功能可能有成千上万种选择,从好处讲,方案多可以让我们有更多选择余地,优中选优,从坏处讲,需要长期修炼,积累大量元器件、典型电路、仪器使用、分析问题的知识。

模拟器件品种繁多,不太容易收集齐全,比如:某些型号的电子管、中周、变压器、磁性元件、运放停产了,某些不单卖,某些是假货/翻新货等等。现在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了,如果买不到相应型号的IC,没办法自制。

另外,模电对数学功底有一定要求。模型抽象、近似估算、经验公式都要求有数学能力。------------模电学习内容------------

一.半导体器件

包括半导体特性,半导体二极管,双极结性三极管,场效应三级管等

二.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1.原理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双极性三极管的三组态---共射 共基 共集;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共源极放大,分压自偏压式共 源极放大,共漏极放大;多级放大。2方法 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的分析;微变等效电路法;图解法等等。

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高频放大电路

三.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响--下限频率,上限频率和通频带频率失真波特图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

四.功率放大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OTL(省去输出变压器),OCL(实用电路)

五.集成放大电路

偏置电路,差分放大电路,中间级,输出级。

六.放大电路的反馈

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四组态——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负反馈。(注意输出电阻和输入电阻的改变)

负反馈的分析:Af=1/F

七.模拟信号运算电路(运放电路)

理想运放的特点(虚短 虚地);

比例运放(反向比例运放,同向比例运放,差分比例运放);

求和电路(反向输入求和,同向输入求和)

积分电路,微分电路;

对数电路,指数电路;

乘法电路,除法电路。

八.信号处理电路

有源滤波器(低通LPF,高通HPF。带通BPF,带阻BEF)

电压比较器(过零比较器,单限比较器,滞回比较器,双限比较器)

九.波形发生电路(振荡电路)

正弦波振荡电路(条件,组成,分析步骤)

RC正弦波振荡电路(RC串并联网络选频特性)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LC并联网络选频特性 电感三点式 电容三点式)

石英晶体振荡器

非正弦波振荡器(矩形波,三角波,锯齿形发生器)

十.直流电路

单相整流电路

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感滤波 ,复式滤波)

倍压整流电路(二倍压整流电路,多倍压整压电路)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十一.调制/解调电路 调幅、调频、调相--------常用元件--------

电阻...电感...电容...二极管:

参数:

平均正向整流电流(最大值)IF、反向耐压(最大值)VRM、重复正向电流峰值(最大值)IFRM、正向浪涌电流峰值(最大值)IFSM、正向压差环境温度25°C(最大值)Vr、反向电流环境温度25°C(最大值)IR、重复反向峰值耐压、正向平均整流电流、连续反向耐压、封装、主要用途、生产厂家、产品编号、规格书、价格

型号:

1N4007、1N4148、BAV70、BAV99、BAW56

三极管:

参数:

集电极电流Ic、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集电极-发射极极电压Vceo、发射极-基极电压ebo、功耗Pc、增益hfe、封装、工作温度、频率响应、主要用途、生产厂家、产品编号、规格书、价格

型号: 8050、9013、9014、BC817、8550、9012、9015、BC807、4401、4403 BC557B、2N3904、2N3906、BC817、2sc3356、2sc9018 3AX31、3DG6、3AX81、3DG12、BT33、3DJ6、3DD15、3AX31B、3DA87C、3DD15D、D880、1815 2N2222、2N2907、B772、D882、TIP122、TIP127 8850、9018、2907、222a、1623、1123 2N5551、2N5401

场效应管.........------------读图训练实例------------七管超外差收音机 低频信号发生器 晶体管扩音机

--------------------电路参数估算训练实例--------------------略

------------一些心得体会------------

经常看到论坛上有人抱怨自己大学四年荒废了,当时没有认真学习模电,现在书到用时方恨少,追悔莫及。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教育的终结。其实,大学毕业恰恰是终身自我教育的开始。大学只有四年,而从23岁毕业到60岁退休,还有37年的时间,大学只不过占了十分之一的时间。另外,大学毕业前,基本上是为老师,为父母学,现在毕业了,有了独立的意识,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经济也独立了,此时才是真正为自己学,也就是说教育才刚刚开始。大学期间主要收获的是学习方法,经历一个过程,具体知识其实不那么重要。即使你大学期间没有学好模电,现在补也来得急。按照本文档说明,根据自己工作需要,有选择地研究,模电就不难学。

大家学习模电似乎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以为要先学会模电才能开始设计,错!

就好象买房子,如果等攒够钱再买,那么需要等很多年以后才买得起,可是等到那时候自己已经七老八十,住不了几天了。如果非要现在买又拿不出全款。这是一个两难困境,靠自己解决不了。如果引入第三方---银行,分期付款,那么可以立即买下房子居住,等到住得差不多了,钱也还完了,人生就完美了。

第三篇:模电实验心得

模 电 实 验 心 得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模电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书本上定理的课程以及锻炼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模电实验涉及到各种仪器的使用,比如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功率放大电路,文氏电桥等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于是我每次上课,除了带实验课本之外还带了模电书。

在实验过程中,我不但学会了如何调试仪器,按实验要求连接电路,如何写出规范实验报告以及做一个实验所需要的严谨精神。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在做模电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文氏电桥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

以下是我的具体体会:

1.准备越充分,实验越顺利。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碍。

2.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第一反应应该想到的是交流。不仅仅是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更能帮助自己理解实验,更好的完成实验。同学之间也能更好沟通。

3.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否则,会被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

4.记录真实详尽。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时老师教育我们不要抄数据,可能就是这样的原因吧。

第四篇:低频心得(模电心得)

低频实验心得

经过这一学期低频线路的学习,我对这门课有了基础的认识和了解。刚学它的时候老师说这门课程也很重要,所以我要认真学习。同时老师还说它很难,要是全讲的话,只通过短短一学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要多看课外书。即使再难,也要用心听,跟上老师的节奏。

很快我们也迎来了这门课的实验——低频实验,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实验学科,是低频知识的基础和依据。首先,在对所学的电路理论课而言,实验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很好的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能力,提高了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和掌握。其次,对于个人能力而言,实验很好的解决了我们实践能力不足且得不到很好锻炼机会的矛盾,通过实验,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实验很好解决自己对于理论的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知识盲点。最后,对于团队协作与待人处事方面,实验让我们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教导我们以谦虚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队友,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实验的积极的讨论,理性的争辩,可以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

在本学期的模电实验中一共学习并实践了六个实验项目,分别是:

1、晶体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

2、场效应管放大器;

3、负反馈放大器;

4、集成运算放大器指标测试;

5、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6、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实验中,我学到了模电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也见到了理论课上学过的三极管、场效应管、运放等元件的实际模样,结合不同的电路图进行了实验。当学过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时候,对理论本身会有更具体的了解,各种实验方法也为日后更复杂的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验中应注意的有几点。

一、一定要先弄清楚原理,这样在做实验,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把实验做好做细。一开始,实验比较简单,可能会不注重此方面,但当实验到后期,需要思考和理解的东西增多,个人能力拓展的方面占一定比重时,如果还是没有很好的做好预习和远离学习工作,那么实验大部分会做的很不尽人意。

二、在养成习惯方面,一定要真正的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把预习报告真正的学习研究过,并进行初步的实验数据的估计和实验步骤的演练,这样才能在真正实验中手到擒来,做到了然于心。

不过说实话在做这次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验一样,操作应该不会很难,做完实验之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直到做完这次电路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己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实验,事实证明我错了,当我走上试验台,我意识到要想以优秀的成绩完成此次所有的实验,难度很大,但我知道这个难度是与学到的知识成正比的,因此我想说,虽然我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最后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因为我毕竟在这次实验中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终究使我在这次实验中受益匪浅。

总结:大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我们去做一些诸如简单测量连接之类的东西,而是锻炼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的能力。以可能做的某项东西很简单或者没有做成功。但那并不是失败,因为你已经学习到了许多。耐心并且细心的去做每一步,坚持严谨的态度做到最后。每一个人都是成功者。

电路实验最后给我留下的是:严谨以及求实。能做好的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把生活工作学习当成是在雕刻一件艺术品,真正把心投入其中,最终命运会为你证明你的努力不会白费。

第五篇:修模心得1)

修模心得

一、磁极与铁芯片。

〈一〉、凸点与Enbos点不良:此不良经常性困扰生产及影响品质,属重大不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凸点与Enbos点高度不良:可加垫或少垫垫片、更换凸点冲。更新时数据累积,方便后续换;

(2)凸点内径崩:可将凸点冲头部用砂布轻微倒少许R角;

(3)凸点重叠:此现象出现肯定是凸点内经大于外经,可更换直径小的凸点冲;

(4)凸点倾斜:检查凸点入块与冲子是否垂直,可适当移动入块或冲子修复,注:移动凸点冲不影响相关尺寸,如83306 6.45;81205 6.8尺寸等。

(5)凸点冲加垫尺寸变化量:通常圆凸点加1条,大1条;异形凸点(89604、10203)因挤压面积较大,凸点高度变化较大,一般垫1条变大3条;

(6)球面凸点不圆及底部台阶:可将凸点入块倒少许R角、内壁抛光亮,最好用牙签包砂纸抛光,让材料流向较均匀。如台阶:可将入块底部加垫或加大顶料力或弹料力。

〈二〉平面变形:检查模具闭模是否异常及模具内是否有废料而引起,下模各浮升销弹力是否足够或太小,浮升销抬料时是否会高于导料板的压料面,整形备品是否磨损等(如:81205、83306、10205、84107等平面度)。

二、有折弯磁极。

〈一〉 角度NG:如在调整无效时,可从折弯上冲着手,改变折弯间隙(83506角度小时将折弯上冲加垫即可),此情况一定要折弯入块角度有在检查公差内才行,还可更改折弯备品角度修复。

〈二〉 折弯不清角:检查折弯入块是否磨损及R角过大,可重新研磨加垫或将入块磨30´的角度,多压材料让其更清角些。〈三〉 相关尺寸:可适当移动折弯位置或调整折弯间隙修复,前提不可改变产品外观,注意折弯间隙不可太小,防止拉断或卡料,损伤模具等(如:83506 1.15尺寸和5.0尺寸等)。

三、支架:

〈一〉 支架高度:通常高度是由调整斜面或折弯移位来修复,前提要保证斜面有1/2料厚以上。高度一边大,一边小时,先检查是否有闭模及角度变形,可先将角度修至OK后再修高度(81204、84505、83203等)。

〈二〉 斜面:通常斜面应大于1/2料厚且不可有毛边、台阶,斜面角度为2º~5º之间,因此斜面撞击备品角度可研磨成3~5º之间,不可过小。

(1)斜面小:可通过移动斜面逆修多修或撞击多撞修复;(2)斜面台阶:检查料带是否逆修修多了或撞击多撞了,相应退出即可,还可检查送料是否顺畅,是否为导料板刮出台阶等〈如:86104、87105、81204〉;

(3)斜面断面大,不光滑:通常为逆修未修到或无逆修,重新移位或加装逆修,也可将切斜面上冲倒少许R角过渡,减少斜面断层〈83203、83305D〉;

(4)斜面毛边:通常为底部毛边或顶端毛边,可将撞击备品底部修R0.2左右圆弧过渡或撞击备品崩一小口,重新修复更新即可。

〈三〉支架角度:角度与相关联尺寸较多,通常角度为90º时,相关尺寸较稳定,所以维修时尽量往90º修,可通过改折弯备品角度及折弯点,折弯入块倒R角等来修复。

常见角度备品为45º折弯、90º折弯及调整,45º折弯为辅助作用,90º调整工站较关键,在角度无法调整时,可更改此工站备品角度修复,通常材料较厚折弯会加一道加强筋,如81204。

四、跳屑:冲制中跳屑是个影响品质较大的问题,很容易出现批量不良及损伤模具,应尽量避免。

〈一〉、粉屑:通常为冲剪备品磨损或小块崩掉,及时更换或研磨即可; 〈二〉、圆孔跳屑:圆冲与入块间隙是否过大,将圆冲研磨成防跳屑〈如:锥形、凸三角形、凸点冲形状〉;

〈三〉、异形孔跳屑:检查备品是否磨损或入块未倒角,或将冲子加顶料,加吹气或吸废料装置;

〈四〉、引起跳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冲剪备品间隙大,可适当偏小冲裁间隙或移动入块;(2)冲子表面太光滑废料粘冲子,可将冲子加弹顶式钻气孔;(3)单边冲裁:可将对应入块倒少许R角,防止废料上浮;(4)冲压速度过快,冲压油过多过粘,备品未充分退磁等,这些都要尽量避免。

五、毛边:在制程经常困扰生产生产及影响品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过切毛边:可设变冲剪备品过切处加R0.2左右圆弧过渡让后道过切让位;

〈二〉、备品磨损毛边:研磨或更换备品,如毛边不均匀,可能是冲裁间隙偏差,可适当调整间隙〈如:移位、挫大等〉;

〈三〉、圆孔毛边:圆冲及入块磨损更新,如果是圆孔底部毛边可将圆孔逆修上垫,通常圆孔逆修高度为下模板加一个料厚,B部一定要高出下模板3~5条,且要有R0.2以上过渡。

六、弹簧钩:弹簧钩不良直接影响现场装配时脱落或断裂及上、下弹力不够,属重大不良,需谨慎处理,主要有以下不良:

〈一〉实配NG:压沟备品R角过大,可适当用圆锉刀修小些,具体依弹簧内径而定,注压沟R角不可大于弹簧内径,否则实配不到底部;

〈二〉弹簧钩变形:主要为上、下模闭合时压沟处无定位,或定位过大,无完全压住材料,可将上冲或脱料板入块让位处改角度压住材料或加定位〈66160、84105等〉;

〈三〉弹簧钩裂痕:主要为66160支架,因该模弹簧钩是由预冲、折弯再压沟成型的,裂痕的产生主要为预冲时材料不够,折弯时挤出,可将预冲工站移位,让材料多留点,加大折弯间隙或折弯上冲R角加大抛光,尽量做到与材料接触的备品均需光滑减少应力修复裂痕。

七、耳扣及倒角:耳扣不良直接影响现场实配及弹片脱落卡不住属重大不良。

〈一〉、耳扣崩掉:备品崩掉通常为前道顶压过少,误送次数过多及备品强度不够或磨损,可直接更换或备品申请镀铬;

〈二〉、实配NG:耳扣厚度偏大或偏小,压耳扣备品加垫、少垫即可;

〈三〉、耳扣台阶毛边:检查是否为预压分成型不在同一线上,可适当移位,毛边通常为过切备品磨损;

〈四〉、倒角方向反:针对84505支架DLL3备品而言,通常倒角方向朝折弯。

八、挤压模材料延展不够处理方法〈针对66188端子〉

因该模材料为黄铜,材质硬、回弹力大、塑性变形大,材料伸延差,故维修困难,可通过更改挤压上冲形状修复,以下有几种方法可参考:

〈一〉、凸三角挤压上冲:该形式压点在中心,材料伸延两边,如压点在前,材料伸延至后,与其成反比,但该方式易产生压痕,故铁件材料较多用此方法〈如86104〉; 〈二〉、平面挤压上冲:压点在整个面上,材料伸延四周,此方式模具受损

较大,不适合大面积挤压,通常用于挤压面积较小,材质较软的铁件上〈如:83506〉;

〈三〉圆弧挤压上冲:压点在中心材料伸延至两边且成弧形易于后道回压,此方法材料伸延最佳,很适合黄铜挤压〈重点推荐用于66188端子A模〉

注:所有挤压模都要求上冲与下模挤压面均需非常光亮,因挤压面越光亮,材料伸延越均匀,尺寸越稳定。

九、斜冲:所有斜冲模具均需配合逆修使用,才能更好控制斜面断面,通常斜冲后有一道工站整修或撞击来调整高度,可很好利用此工站移位或多撞来修斜面断面。

斜冲是由脱料板入块斜度导正冲出斜面,所以脱料板入块精度要非常高,配模时上、下模间隙不可大于2条,且要滑配,防止拉毛备品。斜冲与斜面逆修的配合:一般逆修与斜冲相切面为10条,且逆修要修一半以上料厚。冲出的产品斜面无断面。

斜冲模具维修时注意事项:

(1)修模时随时检查挂沟处是否磨损,盖上脱料板后用螺丝刀轻翘冲子不可翘出;

(2)如斜冲是合并形状,所有合并冲子均需研磨成一样高,防止跳屑<如:83305、89204等>;

(3)斜冲入块刀口预留0.1mm,小平面较耐磨,且入块斜度一定要大于脱料板入块斜度防止啃刀口。

十、吹气不良:此现象最易损伤模具,甚至压裂模板,需要高度重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吹气口堵塞及吹气口方向偏差,正常吹气应对准产品及刚好露出下模板,且气路要顺畅;

〈二〉、抬料销过高或偏低,位置偏差,抬料销顶料高度要低于出气口直径高度且要平衡抬料;

〈三〉、外在因素:如,吹风不够大,冲压油过多,产品毛边大卡 入块,产品回弹等,都应尽量避免,如冲裁强度允许,还可在下模板出料处倒斜坡。

十一、导柱异常拉断原因:①架模不当,锁力不均匀; ②冲制时导柱导套未加油;

③模具精度不够或冲床精度不够;

④异常跳屑或废料进导套内。

十二、折弯不良原因:

①折弯间隙过大:材料回弹大,角度易变形,折弯间隙小,材料拉伤,变薄,通常折弯间隙为一个料厚;

②弯模磨损:弯模R角过大,可适当修整或更换;

③毛边过大影响折弯角度及相关尺寸不稳定,可先修毛边再做调整;

④上、下模弹力不够影响折弯角度,可适当加大顶料力及脱料力;

⑤料带在折弯时定位不准,可更换引导针或加定位销定位。

十三、冲床上修模、调模注意事项。

① 手进模具内前确保机台电源是关闭状态,指针在上死点且要放置止挡块、挂标示牌等;

② 调整高度角度时,每次往内调整不可超过1/4圈,尽量模具闭合调整,如加垫片每次不可超过10条,特殊情况除外,防止损伤模具; ③ 修完调整后检查模具内有无异物,及时拿掉,再开冲床冲制; ④ 提倡先吹气再冲制,切不可两人以上同时操作冲床。累积凸点冲实际需要高度 单位:mm 模具 凸点冲高度 模具 凸点冲高度 10203 52.85 87112 25.62 10205 25.45 83252 26.1-0.1 80105 25.52 89603 26 80106 25.60 89604 26.15 80407 25.64 89403 25.97 77108 25.88 87105 26.08 81205 25.68 87503 25.63 81204 25.7 83505 25.42 82203-1 25.36 83405 25.51 82205 26 83203 焊接点25.3 83203 25.96 89403 球凸点26.3 83204 25.88 85205 凸点26.08 83305 25.48 83306 25.7 84506 24.55 85205 26.08 86103 26.09 86104 25.66

+0 注:所有铁件凸点入块均要高出脱料板(2~3条),防止浮凸。

下载模⑧的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模⑧的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模电课程设计心得

    在这次的模电课程设计中,我们对模电数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是 在一开始看见题目的时候,还是比较头疼的,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随着慢慢的摸索,思路慢慢的出现了。这之间变化还是......

    入模培训心得

    2011联想新员工入模培训心得 11月份短短三天的培训学习、交流,让我对联想控股集团有了更新的认识,联想人的做人准则、个人的价值观、处事的方法、同事之间的沟通、个人与集体......

    牛人的模电心得

    复旦攻读微电子专业模拟芯片设计方向研究生开始到现在五年工作经验,已经整整八年了,其间聆听过很多国内外专家的指点。最近,应朋友之邀,写一点心得体会和大家共享。 我记得本科......

    注射模拆装实验心得

    注射模拆装实验心得 通过模具拆装实验,我熟悉了模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和装配关系。掌握成型零件、结构零件的装配和检测方法,及模具总装顺序。培养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

    模电课程设计心得(推荐)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经过一周的课程设计的学习,我已经自己能制作一个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这其中的兴奋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学习模电这段时间也是我们一学期最忙的日子,不仅面临......

    张小模培训心得

    毕节金海湖新区2018年校园长培训 培 训 心 得 2018年3月)(小坝中学 张小模校长培训心得 (小坝中学 张小模) 2018年3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毕节金海湖新区教科文卫局组织的中学校......

    PROEEMX分模实训心得[推荐五篇]

    pro/e实训心得 短短的三周过去了,在这次实训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很感谢我的老师,让我能够对机械设计这个行业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在技术水平上也有了很大的提......

    学习模电心得 希望对大家有用

    学习模电心得 希望对大家有用 现在文老师已经带领我们攻克第二章,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这一章掌握的如何,具体还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先总体上来更正一下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