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改革 部分外语院校或增加自主考核
高考改革 部分外语院校或增加自主考核
刚刚公布不久的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2016年,高考英语学科分值由150分下降至100分等。
针对高考英语改革方案是否会影响高校招收外语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办主任古丽娜坦言,该校在历年外语专业的录取过程中,都会特别留意单科成绩,特别是英语成绩。因此,英语分值下降50分,确实对该校造成了较大冲击。“我校的录取分数线在一本线之上,因此不担心录取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关键是如何能够录取到更好的、更适合到二外学习的学生,学校经研讨将出台一个能够应对的方法。”古丽娜告诉记者。古丽娜透露,该校可能会考虑添加附加条件,或者采取自主考核方式,加试成绩在某一限定分值之上的学生即可选择报考外语专业,作为相应导向。“这对我们来说比较容易做到,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古丽娜说。
对此,北京外国语大学招办主任许晔认为,评定学生素质要全面考量,仅从英语一门学科并不能看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北京市提出的改革方案,将把英语考试分批分次到3年中,共6次。这未必会对北京地区学生学习英语造成过多影响。对于如何考量学生英语素质,该校也将会考虑在招收学生前,开设自主考核方式。
对于高考英语改革方案是否会影响高校招收外语类专业学生的人数,以上两所院校均表示不会有太大变化。
和外语院校担心学生英语素质会有所下降的担心不同,中学英语教师却普遍看好这次英语改革,并认为这种改革会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
北京十二中一英语老师告诉记者,此次英语改革的信号其实是注重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培养。如果说以往的英语教育可能让学生只掌握了“哑巴英语”,那么这种问题日后将会随着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会有所增加,希望在大学期间继续学习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在中学阶段付出更多的努力,外语类院校也能招收到真正对语言类专业感兴趣的学生。
第二篇:辽宁或明年启动高考改革新方案
辽宁或明年启动高考改革新方案:含十大变化
辽宁省招考办表示,教育部将就《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详细解读。辽宁省收到国家相关文件后,将立即着手研究制定辽宁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方案。据估计,辽宁最早在2015年新高一,最晚在2017年新高一学生中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
高考改革2014年仅在上海、浙江两地新高一学生中实施,辽宁目前高一至高三学生,仍将按辽宁原方案实施高考,即继续文理分科,原高考科目、分值不变。虽然目前辽宁在校高中生不执行新高考方案,但《意见》也将对辽宁高中生产生影响,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2015年高考所有科目或采用全国试卷
近年来,辽宁高考试题一直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由辽宁自主命题,文综合、理综合试题采用教育部命题中心试题。《意见》提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这一要求正印证了辽宁前一段社会上的相关传闻,所以明年辽宁高考全部采用全国统一试卷的可能性极大。
为什么会采用全国试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起草工作的专家组成员、教育体制改革专题组组长、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孙绵涛认为,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会逐步扩大,考试内容和形式势必要为国家统一的考试规则和内容。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处命题专家、沈阳南开教育专家林淑芬认为,2015年辽宁的高考全部科目有望采用全国卷,全国卷聘请的专家的层次将更高一层,命题趋势与规律将更好遵循,这对考生是件好事。另外,某种程度上说,采用全国卷也将减少财力物力的投入。2015年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
《意见》要求,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2014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这点使得高考更具公平性。”孙绵涛认为。
今年辽宁、河南等地高考二级运动员加分爆出丑闻。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将消除高考竞争不公平要素。但拥有体育、艺术特长在升学中并非毫无用处,考生或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取得相应优势。
辽宁省体育科研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涛认为,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可能会使部分学生从事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但今后,各学校的体育教育会加强,学校和社会会提供很多参加体育训练的机会,形成体育文化。这样反而使体育人才选拔的覆盖面更大。最近,教育部也提出增加体育课以及加强学生体能测试的要求。
教育部提出,学生特长可客观记入综合素质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孙绵涛表示,实际上各高校自主招生在学科特长上的重视程度已经有所体现,大部分高校会分专业注明报名条件,录取时也是“分类取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并不涉及高水平运动员的“特招录取”,如获得重大比赛优秀名次的运动队主力队员。015年起自主招生在高考后进行
每年二三月进行的“华约”、“北约”、“卓越”联盟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被称为“小高考”,实行数年来客观上额外增加了考生负担。今后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意见》提出要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目前全国有90所重点院校有自主招生资格,每年招生人数占5%。
东北大学走在改革的前列,该校在辽宁省的综合评价录取(自主招生)便是在高考之后进行。今年,因为辽宁省实行了知分填报志愿,东大自主招生志愿填报纳入辽宁统一高考志愿填报内,学校不再另行组织填报,志愿填报在辽宁省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志愿栏,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辽宁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填报该校综合评价录取志愿。“将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之后,对考生而言,减轻了不少压力,也使得考生有充足的经历应考。”林淑芬这样认为。
2015年高职半数学生分类考试录取
《意见》明确,要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 2 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孙绵涛表示,在国家高校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亟待转型,更加侧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主要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可见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一样、生源也不一样。因此在招生考试中,也应该有所倾向。
据了解,辽宁省从2010年起,有4所高职院校试点单独招生,此后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今年,辽宁省高职可单独招生院校由2013年的14所院校增至25所。参加单独招生考试的学生经学院考核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无需参加高考。“虽然各省都有高职试点单独招生,但这次国家有了一个统一的指导方案,更具规范性。”孙绵涛认为。
“机动三科”可否文理混搭?
当日,教育部明确高考改革方案后,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有家长和学生疑问,这些科目涉及文科和理科,可以交叉选择吗?对此,记者采访到了东北大学学生处李海雄副处长。
问:高考录取时,需要提供三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可以既有文科也有理科吗?
答:应该是可以的。实际上,也有一些高校专业是文理交叉的,比如地球物理专业,涉及地理、物理专业。如果有考生有意报考该专业,完全可以选择物理、地理的成绩。这点可看出,今后高考给予考生一定的选择权。除了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保障之外,高校也多了选择权。今后,高校也将联合省级招考部门联合制定录取方案,根据高校对专业培养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设定专业录取的选考科目,当然也有很多专业有一定共性,需要考生提早掌握高校录取要求,有选择性选择科目。释疑 学生课业负担会不会加重?
《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即“两依据、一参考”。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强调了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考查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一个重要方式,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课业负担会不会加重是很多家长们关心的问题?孙绵涛介绍,辽宁省执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已有两年时间,各科成绩一直采取的是等级制,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D为不合格。但高考改革方案中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要求、范围可能会更侧重基础一些。教育部也明确表示,一是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方式呈现。除了进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科目以外,其他学科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第二,记录高校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高校的要求自主选择,可以扬长避短。而且相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不会有负担感。第三,每门课程学完即考,也就是“一门一清”。而且,为学生提供每一个科目两次参加考试的机会,可减轻学生集中备考和一次考试所产生的心理焦虑和精神负担。
高考改革整体:“十变”
不分文理科,外语可以考两次
《意见》提出,高考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高考计分3+3,自选科目看特长
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学业水平要测试,综合素质入档案
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
取消艺体特长加分,省级加分不通行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回归全国统一卷,异地高考更有戏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
自主招生后进行,联考培训要取消
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高职院校搞“特招”,职业技能是必考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录取不再按批次,双向选择机会多
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校长签发通知书,录取结果可申诉
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合理分省招生,严控属地招生比例
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
第三篇:安徽发布2013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安徽发布2013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又新增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18所高职院校于2013年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工作。至此,今年我省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院校为42所,自主招生计划为21800名,被录取的考生将不再参加高考。
42校招21800人 考生不用高考
今年全省共安排42所高职院校310个专业(类)参加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自主招生计划21800名。未完成的自主招生计划转入各试点院校普通高考招生。
生源范围仍为应历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历届中职毕业生,包括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的农民工、退役士兵、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失业人员等。
按照要求,对中职学生可实行知识加技能的考试(测试)办法;对普通高中毕业生可实行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基础的考试(测试)办法;对其他各类报考人员,可结合其自身实际和学校办学特点,合理确定考试(测试)办法。
省教育厅要求,试点院校要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本校报考条件、文化考试科目、技能测试或面试办法、录取规则、咨询方式、监督机制、申诉渠道等,表述要准确、规范、清晰,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考生;报考条件必须依据招生相关规定设置,除专业或行业有明确限入规定外,不得设置性别、民族、身高等歧视性条款。
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录取、高校对口招生考试及录取。
禁收与推荐生源挂钩的费用
按照要求,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含对口招生考试)报名,凭高考考生号到试点高校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测试)。
凡属考试(测试)、录取中的重大问题,必须集体研究决定;凡有直系亲属当年报考本校者不得参与考试招生工作。不得以任何形式举办与自主招生试点挂钩的辅导班、补习班。自主招生收取有关费用,其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必须报物价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各有关高中阶段学校要认真准确宣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落实考生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严禁学校和个人收取与推荐生源挂钩的费用。
省教育厅还明确,将坚决纠正和查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中买卖生源、暗箱操作、徇私舞弊、失职渎职、考试违规等行为,对违规的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一经查实将予以严肃处理。(武静)
第四篇:外语院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外语院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外语院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即以网络为依托,与课堂教学相连接是大连外国语大学思政课在新形势下在教学模式方面经过研究与探索,提出并实施的重大改革举措。它的具体操作运行分三步走。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其虽然已经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赞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完善。
[关键词]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14-02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外语院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任务。为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大连外国语大学思政部在2013年申?校教改立项,搭建网络平台,探索和实践外语院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经过2013-2015学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我们既取得一些成绩,又存在些许不足。现做以下总结,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外语院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的内涵
所谓外语院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就是以网路为依托,与课堂教学相连接。它主要体现在:一是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延伸到网络上,即以校园网为依托,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也就是将让学生看的视频、文献资料等挂到网上,并要求他们看完写观后感或读后感,或看完回到课堂上讨论。三是这种教学模式在继承网络自主学习方式的同时,强调与课堂教学相连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四是相对于其他高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我们摒弃了单一的教学法,实行二者的统一,即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堂专题研讨相结合。
二、外语院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的操作运行及实施效果
(一)外语院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的操作运行
2013-2015学年,课题组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一二三年级的四门思政课中开展了外语院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下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对外语院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的实施过程做归纳总结。具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在开学初,由概论课教研室做出统一规划,规定自主学习教学所占的学时、自主学习的内容、方式及所占成绩比例。
第二步,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由任课教师向全体学生介绍概论课施行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的目的、意义,自主学习的具体内容,课时安排及考核方式,使学生对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如在概论课的第一学期第一节课,教师向全体学生介绍概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具体采用两种形式,其中一是网络自主学习,让学生做三次小作业,第一学期举行一次,第二学期有两次。二是课堂专题研讨式,即教师将每一章设置若干专题,并将自主学习资料包括影像资料和文本资料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独自准备,也可以成立小组进行准备,待到下次上课时先由学生在课堂上讲解,形成生生互动;之后再由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讲授,形成师生互动,目的是实现教学相长,进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自主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20分,其中三次小作业每次5分,共15分,课堂专题研讨发言5分。
第三步,在2014-2015学年的整个教学期间,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学习教学活动,并及时批阅和记录学生的各种成绩,这是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的核心,也是关键。
首先教师将每章的专题及自学参考资料提前布置给学生供他们自学,即将每个专题事先分给一个班准备,并规定,每次以某个班学生的发言为主,其他班的学生辅助。这样,既能保证发言的数量,也能保证让更多学生参与。对于发言的学生,要及时记录。通过课堂专题研讨,既能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的转变,也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其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也能提高。
其次,依据教学进度布置网络自主学习小作业。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小作业,不但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而且推动他们自觉地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同时,通过让学生看各方面的英雄人物的视频,使大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促使其思想得到升华。
再次,建立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概论课在细化自主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实行优秀学生免试制度。即一个学生若在一学年中,既能出满勤,三次自主学习小作业成绩又都在良好以上,课堂专题研讨发言达到6次并且有独到见解,社会实践论文优秀,该学生就可以获得期末免试资格并且总成绩至少是90分。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外语院校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实施效果
2015年6月,思政部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一二三年级10个语种的部分学生中,就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及实施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81份,有效问卷581份。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调查的581名学生中,84.8%的大学生对在思政课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改革给予赞同,75.9%的大学生对我们在思政课中探索和实践以网络为依托,与课堂教学相连接的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给予肯定,更有85.2%的大学生认为在一年的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中“有收获”。这充分说明,我们在2013-2015学年进行的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的改革是成功的,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这是全体思政课教师辛勤努力的结果,更是学校及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实施的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互动性不强。一是课堂发言的学生少,经常只是一两个学生,有时甚至一个都没有。本来是希望全员参与,但响应者寥寥,无奈有时只能变成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网上互动更少。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更不利于对问题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客观上,是有的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一言堂、满堂灌;没有实施专题研讨,仍然按章节讲授。二是受技术的局限,在思政课自主学习的平台上,没有设置互动项目。三是网上自主学习的视频不但少,而且内容较旧,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只注重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梳理。虽然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基本识和基础理论做铺垫的。在本次探索和实践的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中,无论是网络自主学习还是课堂专题研讨教学法,都把关注点放在了能力的培养上,对每章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没有进行梳理,平时也没有要求学生掌握,只在期末考试前进行一次复习总结,不利于学生的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学习和把握。
三、今后改进的措施
(一)教育学生和老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大学生必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否则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就无法进行。教??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不是主体,而是组织者、指导者、推动者、促进者。因此,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一言堂、独角戏是与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相背离的。
(二)调整和完善自主学习的评价机制
所谓“分分小命根”,大学生对分数、成绩还是比较看重的,不论是要拿奖学金,还是想出国上好大学,都离不开好成绩、高分数。因此,今后应调整课堂发言在自主学习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即将课堂发言时间由5分钟调整为10分钟,这样既能增强自主学习的互动性,还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拓展交流互动的平台及项目
一是在自主学习的平台上增加交流互动的项目,为网上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创造条件。这需要学校为我们购买适合的软件。二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一起建立手机微信群,教师把不能或来不及挂到网上的视频、文献资料及自主学习的要求发到微信群里,请学生准备或讨论,既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又增加了教育教学的及时性、方便性。
(四)坚持能力与知识并重
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增加对每章节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梳理。就是在每章设定专题研讨题目的同时,提出若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面的问答题,请学生看书并在课堂上回答。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提高学生对教材的使用率,更有利于大学生对所学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素红.基于“05方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新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科学版),2010(3).[2]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3] 肖振南,廖彬彬.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责任编辑:刘凤华]
第五篇:教育部:高考改革或将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
教育部:高考改革或将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
[导读]教育部完成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制定,将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计划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还将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制定完成 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记者吴晶 刘奕湛)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修改完善,印发实施。刘利民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将显著扭转应试教育倾向,为亿万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刘利民向记者透露,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将陆续出台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部已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即将印发,在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施阳光招生、不断减少特长招生、大力推进均衡发展,实行学区化办学等方面对各地提出明确要求。
“择校问题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相对来讲比较突出,我们拟专门就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规范入学工作提出指导。”他说,此外还要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针对《决定》提出的“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刘利民说,今后的考试主要要考查学生高中学
业完成情况,将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不再用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学生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自觉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来参加考试,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避免毕业时“一次考三年”的压力。
“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可以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同时计最好成绩。”他说。
近年来,高考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民众对综合素质评价能否客观真实的质疑不绝于耳。刘利民说,我们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信息公示等诚信机制,确保材料真实可靠。
他还向记者强调,国家要改革统一高考,改革的重要基础,就是统筹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