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与批评终极版(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5:0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术鉴赏与批评终极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术鉴赏与批评终极版》。

第一篇:美术鉴赏与批评终极版

美术鉴赏与批评 美术鉴赏本质:

1、美术创作:是美术家将自我的审美体验物化为对象的过程,而美术欣赏则是将作品转化为人类的精神消费产品,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2、美术鉴赏是从一定的主观立场和观念出发,在对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作品的意蕴,并对作品与社会生活、文化环境、意识形态、艺术历史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作品的意义、价值、得失、的评判,阐明由作品引发的艺术规律性问题。

3、美术鉴赏的本质,是让人们通过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获得对美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

1、美术批评是美术鉴赏的深化,是批评者在自身感受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揭示出作品或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2、美术批评的主体是批评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及美术家等,他们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与原则,对美术作品及美术活动、美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评价、判断。

3、(狭义)美术批评一方面是针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风格、题材、内容等进行分析、评判,揭示其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4、(广义)另一方面是对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美术家群体及美术流派、美术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美术发展趋势,这种活动也叫做美术评论。美术鉴赏与批评对象:

1、美术鉴赏是美育和艺术教育的一部分。造型艺术有着它独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美术是世界上最没有国界的艺术之一,也是全人类社会生活中共同和普遍的要求。

2、美术鉴赏与批评的目的:是通过剖析和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获取美术知识并总结和揭示美术规律,以此来指导美术欣赏的实践活动。(a美术作品b美术活动c.美术规律)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区别:

1、美术鉴赏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群众,而美术批评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专业的理论家和批评家

2、美术鉴赏的主旨是获得审美享受,而美术批评的主旨是为了进行理论批评。联系:

1、美术批评活动是以美术鉴赏活动为基础,同时又对美术鉴赏加以理论化、体系化、标准化的过程

2、如果说美术鉴赏活动比较感性的话,美术批评活动则相对比较理性,必须具有一定的评价标准,拥有一套批评理论工具和一个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

美术批评理论与其他学科门类之间,如社会、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有着不可避免的交叉联系,只有把美术现象放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去,才能真实的概括出隐藏在背后的美术规律,实现美术批评的最终目标。美术鉴赏的方法:

1、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

2、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培养感受力和想象力

3、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4、表达自我的体验与共鸣美术批评的方法:

1、紧扣艺术作品,剖析艺术语言

2、从古典艺术批评理论中吸收营养

3、借鉴西方艺术批评的体系

4、建立合理的批评氛围与批评制度

雕塑艺术语言:

1、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塑造可视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

2、雕塑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它是指可塑的(如粘土、油泥等)或可雕刻的(如金属、木头、石头、象牙等)材料,制作出的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既可以被观看,又可以被触摸,具有三维空间艺术形象。雕塑艺术鉴赏与批评:

1、雕塑艺术经常被人们称为“凝固的舞蹈”,在欣赏雕塑时,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作品的呈现,这正是因为雕塑是一种立体造型艺术,经由视觉与触觉的感受来体会空间感与立体感。

2、不同的“雕”与“塑”的手法,不同的材料选择及运用,所创造出来的效果,亦各具趣味。

3、欣赏雕塑艺术应当从他独特的空间造型特点入手,联系不同作品的创作背景,把握它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

雕塑艺术鉴赏与批评的方法:

1、感知雕塑的空间存在2、把握雕塑作品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3、领会雕塑的象征意义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1、空间与实体的统一

2、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3、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4、风格与象征的统一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

1、框架式木结构

2、庭院式布局组合3、丰富多彩的建筑造型及装饰(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建筑的五种基本屋顶样式: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攒檐顶)

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样式:

1、多利亚式:最先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的多利安民族,盛行于公元前6~5世纪,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多条凹槽,柱头也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2、爱奥尼亚式: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3、科斯林式:它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作装饰,形似 满花草的花篮

工艺美术:其始与实用,对实用的追求决定了它的创作原则,即适用、经济、美观。适用:要合乎人们的生活要求和生活习惯,这是工艺美术的根本属性; 经济:就是节约,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力求降低成本,尽可能地可持续发展;美观:要求产品具有完美健康的艺术形象,能起到美化生活的作用。工艺美术的创作原则也从根本上规约了工艺美术的特点及审美特征

工艺美术的语言:构思、造型、色彩、装饰、技艺和材质等,绘画语言:是运用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笔触等选型语言在二度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艺术。要素:形体(点线面)、构图、明暗、色彩、材质和肌理《开国大典》董希文:

1、1949—1966年之间,新中国美术中油画得到空前的发展

2、油画是西方视觉主义的代表,由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在这样特定的艺术背景、文化背景下,中国革命博物馆遵照文化部的指示,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完成一幅展现新中国成立的壮丽图景,以油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这幅画中,画家充分运用了民族艺术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方式,同时也吸取了中国新年画的风格和表现手法,记录中国历史的瞬间

4、在构图上,作者打破常规,采用成交透视的方法来删减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柱子和宫灯,扩大了画面中广场的空间,使毛主席与广场上的群众形成呼应

5、整幅画充分吸收了中国民间年画新鲜的色彩和敦煌壁画的表现手法,将中西画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油画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气魄

书法的定义: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书法形象的创造离不开对汉字字形、字势、字义的整体把握。书法的艺术形象正是整合了汉字形、势、义的抽象造型形象。“形”是指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构成书法艺术形象的基本造型元素; “势”是指写汉字的时序性的定向性的运动态势,它决定了书法形象是一次性的不可更改的时空形象;“义”是指汉字意义和内涵,也是构成书法艺术形象情感意味的重要因素。书法艺术鉴赏与批评的方法:

1、对形势系统的分析

2、对风格的接受与理解

3、对书法意义系统的领悟与评价 意义内涵和形式构成之间的同构关系是我们鉴赏书法的一个重要标尺。借此我们可以判断形式构成中所“赋予”的精神含义的可靠性,也可以判断我们到底能从形式构成中读取多少意义 艺术设计的分类:一是“为了传达和交流的设计”,即视觉传达设计;二是“为了使用的设计”,即产品设计;三是“为了居住的设计”,即环境设计。设计批评的三种方式:国际博览会、集团批评、个人批评家的批评

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新媒体艺术以理性的数字技术为对象,研究艺术表现的潜在价值,激励了艺术家突破艺术领域,聚焦人类文化本源,回到哲学思辨起点,思考艺术本体,形成了与“架上艺术”截然不同的新的艺术形式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1、是以艺术创造力主动面对技术变革的结果

2、新媒体艺术者常常无法仅以艺术家身份为单一的创作主体,而总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艺术活动,尤其是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合作趋势非常显著

3、是对文化、情感、技术的全面整合 对新媒体艺术鉴赏与批评的角度:

1、多种媒介的尝试

2、多学科关联的复杂性

3、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性

新媒体艺术既具有传统艺术的形象性、审美性、情感性等,还具有虚拟性、互动性、技术性和娱乐性等。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实现方式:影像装置类、超链接类、遥在类、沉浸类、游戏类 超链接:

1、运用了多种媒介,交互艺术,以观众的参与为主要的形态,2、运用高度复合化的电子技术将观众和周围的事物交互联系,将人类的艺术体验从视觉扩展到全身心

3、德国艺术家尤里克.加布里埃尔的作品《场的知觉——交互环境的空间逆说》表现了人类虽然拥有身体却无法完全控制他的状态

4、清华大学师生和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组成的“旅行者”,使用者通过骑自行车与周围四部分投影仪产生交互影响,从而产生特别的艺术体验 哥特式建筑:

一、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1、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2、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3、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二、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

1、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 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

2、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而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3、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分别是欧洲早期、中期、晚期的哥特式教堂的代表。

《米罗岛的维纳斯》:

1、大理石雕刻,高2.2米,现存于巴黎卢浮宫。1820年春天,由希腊米罗岛上的农民耕作时发现。

2、雕像女神亭亭玉立,具有典型的希腊式面庞:椭圆形的脸,挺直的鼻梁,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嘴唇微微鼓起;发髻一绺一绺,呈有组织的清波纹样;面部均匀,表情安详静穆;而最富魅力之处在于它那和谐而优美的体态。

3、雕塑身躯呈螺旋形,转侧有致,她的身体形态符合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身长比例接近利西普斯追求的人体美标准,即头与身之比例为1:8。

4、雕刻家创造了一个人化了的神,她典雅、健美、充满活力,沉静中蕴含着坦荡与自尊的神态;她大方、端庄、无意取悦他人,也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更不羞怯作态。

5、在她身上所体现的高贵庄重的气韵、超凡脱俗的气质是艺术家对完美人性与生命自由的向往

滑田友《五四运动》:

1、1952年—1957年,滑田友承担了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工作。浮雕为横幅构图,各阶层人士以“演讲者”为核心,形成逐层波及的环绕场面,所有人物的动势似隐似现,“演讲者”的左侧身后人群和他朝向同一方向,他的右侧面前人群与他相对,“演讲者”的身体从左向右前倾,他的身前前景部分,有个女学生正在散发传单,女生的身形和“演讲者”形成不同方向的力,使整个画面看起来人潮汹涌,很有张力和气势。这块浮雕在纪念碑碑身背面正中央,“演讲者”向上的手臂和手指引导着观者的眼睛上移,正好贯穿、延伸了碑身,增强了纪念碑的崇高感。

2、运用了中国古代的迂回构图法,在严谨的形体中强调线条、追求神韵,3、采用了与欧洲明暗对比强烈的雕刻方法不同的艺术手法:雕塑造型概括简练,作平面化处理,具有浮雕性、装饰性的人物衣纹吸收了中国佛像中的雕刻手法,凝练含蓄又充满韵律感,线条刚柔并济,体现出一种韧劲。

4、他在运用中国古代迂回构图法严谨形体中强调神韵、线条,气势连贯,突出中心,活跃深沉,汹涌澎湃,充满浓郁现代中国雕塑艺术的民族气派。”

5、滑田友的艺术道路最主要特点是“以中化西”,他更加成熟地把中国传统雕塑与现实主义题材结合起来,创造了基调明快、语言含蓄、充满时代感的雕塑风格。

6、1933年赴法留学。1936年,他创作的真人大小的坐态《沉思》雕像,获得了巴黎春季艺术沙龙美展的铜奖。同年应徐悲鸿之邀回国。1948年后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第二篇:美术鉴赏与批评

《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美术鉴赏与批评》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与《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等课程紧密衔接,重点学习从美学、社会、文化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解读、比较、鉴赏与批评的方法,提高对美术文化、美术活动的价值、意义的理解,促使学生把感性的审美体验与理性的批评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视角。了解不同美术批评思想产生的历史语境、文化背景和在当代批评实践中的对话与交融,提高多维度、多层面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对当代艺术新现象的判断能力。

2.熟悉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习中国传统书画品鉴方法,学习习近平现代以来美学、社会学、文化研究思想成果在美术鉴赏与批评方面所建构的新理论、新方法,培养在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中的方法论意识。

3.具有独立进行美术作品鉴赏与批评的短文写作、演讲等实践能力。

4.掌握中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步骤和方法,培养策划校园美术活动和参与社会美术活动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精选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本知识内容,采用学术界影响大、传播广、引用多,并具权威性的理论和观点,与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与互动。

(2)侧重选择关于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规律、方法的学习内容,以及与当代中国美术创作、批评、教育实践关系密切的材料、案例,建构关于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本知识框架。

2.课程基本内容

(1)美术鉴赏与批评的基本特点

·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批评与美术传播

·作品·作者·观者

·风格·流派·思潮

·鉴赏与批评

(2)中西美术传统与跨文化交流

·中西美术文化传统的异与同

·跨文化交流中的互识与误读

(3)美术鉴赏与批评的视角和方法

·中国书画批评传统及经典案例

·表现—形式论的理论与方法

·历史—社会论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图像观的理论与方法

(4)学校艺术教育中的美术鉴赏与批评

·鉴赏教学与课程内容开发

·美术作品分析与批评写作

·校园美术活动策划与运作

(二)课程教学

1. 理论知识学习与鉴赏“眼力”培养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理论学习与对作品的视觉体验密切结合,使作品分析与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及相关视觉文本的了解密切结合。注意对美术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文化性和风格判断的理性分析能力,与视觉经验敏感性、艺术语言感悟能力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与感 知能力的均衡发展。

2.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互动。将不同鉴赏与批评理论、方法的学习,同经典的鉴赏与批评案例分析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理论、视角与方法的不同价值、功能和特征,建立鉴赏与批评的方法意识。

3.培养跨文化的眼界。通过对美术鉴赏与批评活动背后的文化传统、价值观的阐释、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美术文化的感情和在多元文化交流中的中国文化身份自觉,培养主动了解世界、尊重人类多元文化的意识。

4.侧重当代性、实践性。组织学生开展美术创作现状的调查、当代美术热点问题的讨论、模拟中小学美术鉴赏课的课堂教学和课外美术活动组织策划,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3学分。建议在第五学期开设本课程,全部学程为1个学期。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较高的人文眼界和专业素质,一般应受过艺术理论研究的学术训练,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

2.教学设备

(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三)课程评价

1.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评价:主要通过课程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不同理论、方法的基本内容、视角特点与方法差异的理解与掌握。

2.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评价:主要通过鉴赏、批评短文写作、课堂讨论、模拟中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和举办小型美术鉴赏演讲会等形式,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进行写作与教学的能力。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平时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考查与期终考试评价结合起来,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课程总成绩的50%。

4.采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结合的评价方法。

第三篇:美术鉴赏与批评心得体会

美术鉴赏与批评心得

莫春华

学号20104941117

通过这四周的学习,我增长了很多知识;从中国的敦煌莫高窟到兵马俑,再到古埃及艺术,再穿越到西方的油画史、西方现代艺术;再回到中国近代艺术。这次赏析有着的大量信息是我以前没有接触到的。比如:古埃及艺术、西方现代艺术。对我们中国的莫高窟、兵马俑中国两大艺术瑰宝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我就取三个我印象深刻的艺术大类谈谈我的感受。

一、敦煌莫高窟:

中国一大艺术瑰宝,因为在戈壁沙漠,人迹罕至的地方建造,这个艺术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加上以宗教的信仰的艺术,为这个沙漠的小世界带着庄严又神秘的艺术气质。以前对敦煌的认识只见于电视上,这次深入了解到的绘画方法和绘画环境,非常感叹敦煌艺术的绝妙。虽然只是图片和视频欣赏,敦煌的画深深打动了我,每幅画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我想像脑海中在敦煌辉辉的过程中。每个虔诚的画匠真诚的画着每一幅画;每幅画都经过数遍的更改。毕加索曾经说过:“真正的艺术在中国。”这句话我很是认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线条来绘画人物,和西方大师以简单的线条来描绘人物比起来并不逊色。敦煌的艺术成就是我们学习绘画得去更多了解和学习的。

二、西方油画艺术史:

油画是西方发明的绘画艺术,传到中国不到一百年。西方油画历史源远流长。给我最大震撼的是文化复兴时期文艺三杰的作品和印象派时期的作品。每个时期的油画历程都有着里程碑的人物,推动着油画的发展。油画的魅力:可以逼真写实、可以从色彩绚丽、也可以随意抽象。我最喜欢的是印象派时期莫奈、马奈、雷诺阿,这些大师的作品。他们对颜色的解读和表达,以及画面的效果和光影变化都表现的让人称奇。比如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以捕捉一瞬间的感觉,画出来的印象画。画面画得很薄;正好把日出前朦胧的感觉画了出来,这是一幅很打动我的画。看到的人仿佛感受到了日出时的朦胧光线,这种表达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很自然的打动看画的人。画面中似乎也看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惊叹。学习西方油画是我们学习以后的绘画少不了的内容,对发展我们中国现代的油画有着莫大的关联。第三中国现代油画艺术:

这个部分是我最喜欢的,这个部分上课的内容虽然不多,我平时都有在关注学习。中国的现代绘画艺术发展远远超过了现在西方绘画艺术。徐悲鸿把油画和西方画法带入中国,把中国的艺术大大的拓宽了,国现在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当代油画家。如:何多苓、冷军、孙为民、周春芽、陈丹青、刘小东、张晓刚等等。我以前查阅这方面的知识,也很感慨;原来油画也可以这么画!这些优秀的油画家有的写实、有的梦幻、有的情感充沛;多样的油画风格形成了当代油画的百花齐放。他们开启了我们中国现代油画的新的篇章。中国现代油画艺术中,我喜欢的画家有很多,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比如张晓刚的回忆照片系列,把60、70年代的老照片新意有意思。还有何多苓画的人物朦胧,着一股冷冷的神秘气质美。我觉得现代油画在我门学习绘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自己国家的现代艺术感到骄傲并且支持发扬他们。

这些是我通过这几周的学习后的感想,无论是西方、中国,还是各个地区的。艺术都是互通的语言,艺术的多样性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认识不一样的艺术和绘画才能丰富自己的绘画。

第四篇:美术鉴赏与批评心得

美术鉴赏与批评心得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一大艺术瑰宝,因为在戈壁沙漠,人迹罕至的地方建造,这个艺术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加上以宗教的信仰的艺术,为这个沙漠的小世界带着庄严又神秘的艺术气质。

敦煌石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正是中国艺术的程序、流派、门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后,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佛教理论与佛教宗派,佛教美术艺术成为中国美术艺术的重要门类,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时期。

隋唐在结束战乱,实现统一后,经济文化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所以隋唐时期的莫高窟大都规模宏伟,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结构严谨,色彩绚烂,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加上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及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管辖,加深了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大大发展。使隋唐时期的莫高窟佛像在民族进一步融合后,逐渐体现出了中原地区的特色,是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的结果。且由于内陆地区的统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通过各国使者的往来,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璀璨的时代,外来的艺术和中华民族艺术水乳交融,使得敦煌唐代艺术空前丰富多彩,为后人对那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依据。通过图片欣赏,敦煌的画深深打动了我,非常感叹敦煌艺术的绝妙,每幅画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我想像脑海中在敦煌辉辉的过程中。每个虔诚的画匠真诚的画着每一幅画;每幅画都经过数遍的更改。毕加索曾经说过:“真正的艺术在中国。”这句话我很是认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线条来绘画人物,和西方大师以简单的线条来描绘人物比起来并不逊色。敦煌的艺术成就是我们学习绘画得去更多了解和学习的。

这些是我通过这几周的学习后的感想,无论是西方、中国,还是各个地区的。艺术都是互通的语言,艺术的多样性才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认识不一样的艺术和绘画才能丰富自己的绘画。

第五篇:美术鉴赏与批评1

美术鉴赏与批评

一、美术鉴赏本质:

1、美术家将自我的审美体验物化为对象的过程,而美术欣赏则是将作品转化为人类的精神消费产品,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美术鉴赏是从一定的主观立场和观念出发,在对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作品的意蕴,并对作品与社会生活、文化环境、意识形态、艺术历史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作品的意义、价值、的事、的评判,阐明由作品引发的艺术规律性问题。美术鉴赏的本质,是让人们通过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获得对美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美术批评原理:美术批评是美术鉴赏的深化,是批评者在自身感受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揭示出作品或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美术批评的主体是批评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及美术家等,他们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与原则,对美术作品及美术活动、美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评价、判断。美术批评一方面是针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风格、题材、内容等进行分析、评判,揭示其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另一方面是对美术现象、美术思潮、美术家群体及美术流派、美术活动进行分析评价,揭示其内在的规律和美术发展趋势,这种活动也叫做美术评论。

三、美术鉴赏与批评对象:美术鉴赏是美育和艺术教育的一部分。造型艺术有着它独特的直观性和性形象,美术是世界上最没有国界的艺术之一,也是全人类社会生活中共同和普遍的要求。美术鉴赏与批评的目的:是通过剖析和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获取美术知识并总结和揭示美术规律,以此来指导美术欣赏的实践活动。

四、美术批评理论与其他学科门类之间,如社会、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有着不可避免的交叉联系,只有把美术现象放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去,才能真实的概括出隐藏在背后的美术规律,实现美术批评的最终目标。

五、美术鉴赏的方法:

1、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

2、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培养感受力和想象力

3、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4、表达自我的体验与共鸣

美术批评的方法:

1、紧扣艺术作品,剖析艺术语言

2、从古典艺术批评理论中吸收营养

3、借鉴西方艺术批评的体系

4、建立合理的批评氛围与批评制度

六、雕塑艺术语言:

1、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塑造可是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

2、雕塑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它是指可塑的(如粘土、油泥等)或可雕刻的(如金属、木头、石头、象牙等)材料,制作出的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既可以被观看,又可以被触摸,具有三维空间艺术形象。

七、雕塑艺术鉴赏与批评:

1、雕塑艺术经常被人们称为“凝固的舞蹈”,在欣赏雕塑时,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作品的呈现,这正是因为雕塑是一种立体造型艺术,经由视觉与触觉的感受来体会空间感与立体感。

2、不同的“雕”与“塑”的手法,不同的材料选择及运用,所创造出来的效果,亦各具趣味。

3、欣赏雕塑艺术应当从他独特的空间造型特点入手,联系不同作品的创作背景,把握它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

八、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1、空间与实体的统一

2、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3、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4、风格与象征的统一

九、《米罗岛的维纳斯》:大理石雕刻,高2.2米,现存于巴黎卢浮宫。1820

年春天,由希腊米罗岛上的农民耕作时发现。雕像女神亭亭玉立,具有典型的希腊式面庞:椭圆形的脸,挺直的鼻梁,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嘴唇微微鼓起;发髻一绺一绺,呈有组织的清波纹样;面部均匀,表情安详静穆;而最富魅力之处在于它那和谐而优美的体态。雕塑身躯呈螺旋形,转侧有致。玲珑精巧的头微微右偏,而秀美的脸庞稍向左转,深沉的目光凝视着左方,右肩轻松地放下,左肩很自然地略微上耸,丰润的乳房健硕、坚挺。整个胯部形成与上部动态相反的倾斜趋势,既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她上身裸露,下身披着裙裾,双腿隐约透出的线条更具有一种神秘的美,左腿向前迈出,轻松雅致,右腿稳稳地支撑着全身的重量,多褶的群巨石雕像下部显得沉重厚实,与上身的轻灵形成鲜明地对照。她的身体形态符合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身长比例接近利西普斯追求的人体美标准,即头与身之比例为1:8。雕刻家创造了一个人化了的神,她典雅、健美、充满活力,沉静中蕴含着坦荡与自尊的神态;她大方、端庄、无意取悦他人,也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更不羞怯作态。在她身上所体现的高贵庄重的气韵、超凡脱俗的气质是艺术家对完美人性与生命自由的向往。

十、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

1、框架式木结构

2、庭院式布局组合3、丰

富多彩的建筑造型及装饰(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建筑的五种基本屋顶样式: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攒檐顶)

十一、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样式:

1、多利亚式:最先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的多利

安民族,盛行于公元前6~5世纪,它没有柱脚,柱身直接立在三层基台上,上细下粗,高度一般为底部直径的5~6倍,中间略鼓;柱身上有16~24条圆弧形凹槽,槽与槽之间形成棱角;柱头为一个扁圆石盘托着一个厚实的方形石板,上接楣梁和飞檐

2、爱奥尼亚式: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3、科斯林式

十二、哥特式教堂: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国一

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公元12-15世纪,西欧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也相对安定统治者和各地市民以修建高大的教堂建筑作为城市富强的象征。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征、美学特征,是继古罗马拱劵结构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结构是从英格兰与诺曼底罗马式的肋架交叉拱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肋架劵为拱顶提供了稳定的框架,屋顶只需轻薄的石片填合,因而可以增加高度。二圆心的尖拱不但能有效的将自身的侧推力导向下方,而且也能使拱顶的运用不再受平面形状的限制,因而厚实的承重墙被彻底摒弃了,高大的窗户使室内采光条件及大地改善,最后教堂俨然成为了“被彩色玻璃窗所包围的空间”。从哥特式教堂外部看,独立的飞扶壁凌越侧廊上空,抵消重点屋顶的侧推力并传导到墙垛上,这种结构远远看去,教堂因他检核建工造成的升空之势,若没有飞扶壁的“固定”仿佛会凌空飞去;从内部看去,一簇簇肋架劵从集束的柱顶散射开来,如同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森林,肋骨嶙峋,给人一种极其俊俏清冷的印象。它的“高、光、数”的设计,突出了强烈的宗教观念。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分别是欧洲早期、中期、晚期的哥特式教堂的代表。

十三、工艺美术的语言:构思、造型、色彩、装饰、技艺和材质等,十四、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书法形象的创造离不开对汉字字形、字势、字义的整体把握。书法的艺术形象正是整合了汉字形、势、义的抽象造型形象。“形”是指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构成书法艺术形象的基本造型元素;“势”是指写汉字的时序性的定向性的运动态势,它决定了书法形象是一次性的不可更改的时空形象;“义”是指汉字意义和内涵,也是构成书法艺术形象情感意味的重要因素。

十五、书法艺术鉴赏与批评的方法:

1、对形势系统的分析

2、对风格的接受与

理解

3、对书法意义系统的领悟与评价

十六、意义内涵和形式构成之间的同构关系是我们鉴赏书法的一个重要标尺。

借此我们可以判断形式构成中所“赋予”的精神含义的可靠性,也可以判断我们到底能从形式构成中读取多少意义

十七、设计批评的三种方式:国际博览会、集团批评、个人批评家的批评

十八、新媒体艺术的概念:新媒体艺术以理性的数字技术为对象,研究艺术表现的潜在价值,激励了艺术家突破艺术领域,聚焦人类文化本源,回到哲学思辨起点,思考艺术本体,形成了与“架上艺术”截然不同的新的艺术形式

十九、新媒体艺术的特征:

1、是以艺术创造力主动面对技术变革的结果

2、新

媒体艺术者常常无法仅以艺术家身份为单一的创作主体,而总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艺术活动,尤其是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合作趋势非常显著

3、是对文化、情感、技术的全面整合

二十、对新媒体艺术奖上以批评的角度:

1、多种媒介的尝试

2、多学科关联的复杂性

3、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性

下载美术鉴赏与批评终极版(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术鉴赏与批评终极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与美术批评的思考

    关于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与美术批评的思考 在中学美术美术课程标准中,鉴赏被定义为媒介与艺术形式,逐步运用感知以及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以获得审美的享......

    影视鉴赏与批评(精选五篇)

    影视鉴赏与批评 影视作品如果仅是那些放在盒子里的胶片和录像带,那么它将永远是没有生命的东西。没有观众审美活动的参与,没有观众情感的投入,没有观众在观赏活动中的创造性理......

    翻译批评与鉴赏-(共5篇)

    译者的阐释与读者的误读:以《红楼梦》译文为例 作者(学号) (学院、班级、专业)摘要:文学经典的阐释是一个历史过程,永远不会终结。译者翻译的过程,是对原文文本进行阐释的过程。读者......

    当下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

    当下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 【正文】 美术史论教育要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 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教授、中国美术史博士生导师) 作为美术史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不应对这些现象......

    当下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

    【正文】 美术史论教育要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 任道斌(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教授、中国美术史博士生导师) 作为美术史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不应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应当有着社会责任......

    素质教育与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论文素质教育与美术鉴赏素质教育与美术鉴赏 引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我国也面临一些问题:......

    美术鉴赏

    微软中国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中西方山水话对比》 微软用户 2014/6/11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1303 姓名:蒋妍 指导老师:李雅娟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心得体会 姓名:李炳程 学号:2015011379 专业:经管应用经济学 本学期有幸学习了张景鸿老师的美术鉴赏这门课,我深感提高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提高了大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