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爸爸去哪了》品牌推广的报告
关于《爸爸去哪了》品牌推广的报告
目前为止,《爸爸去哪儿》已经播出了八期了,无论是在收视率方面还是在招商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爸爸去哪儿》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那么,这个品牌的价值何在呢?制作团队又是如何推广这一品牌的呢?品牌成功推广后又有什么新的惊喜呢?本篇报告将围绕这三个问题对《爸爸去哪儿》进行分析。
先来看一下前三期的收视率
从表中可以看到,《爸爸去哪儿》在全国网的收视率以及收视份额如雨后春笋一样蹭蹭的往上涨,并且一直在同时段节中排第一。不仅如此,它可以说是创下了一个收视率的高峰。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此栏目为何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反响。《中国好声音》的结束标志歌唱类选秀节目进入尾声,就在综艺节目空窗期之时,一匹黑马进入观众的视线,创造了每10个人看电视的人中就有一个观看的佳绩。这位一枝独秀的综艺节目就是《爸爸去哪儿》。从这里可以看出,栏目组抓住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十月份正是各大歌唱选秀节目的结束时期,此时推出一档已经在国外成熟的综艺节目,无疑是又给国人带来了一场娱乐大餐。不仅如此,我认为它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四点重要的价值。
第一,本节目是成熟品类。成熟品类的引进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早期的可口可乐到现在热门的黄色旋风香蕉牛奶,都是将国外成熟期的品类复制到中国市场,激发市场需求,在异地生根发芽。用国外成熟品类冲击市场一方面在消费者心智有一定的感知,降低市场教育成本,另一方面有足够多的市场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规避掉了市场开拓期弯路。《爸爸去哪儿》亦如此,其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此节目在韩国一经推出,收视便一路飘红,稳坐该时段收视率冠军宝座。从受众人群的角度,中韩文化差异性相对较小,韩国观众喜欢的节目复制到中国不会发生水土不服,且明星爸爸与可爱宝宝的组合卖点十足,有足够的受众基础。从节目制作的角度,韩国团队制作经验引进,扫除了节目制作的硬件问题。无论从外在需求角度,还是从内在硬件实力,湖南卫视都驾驭自如,奠定了《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基础。
第二,本土化包装。正所谓“入乡随俗”,无论是产品还是综艺节目本土化都是赢得消费者与受众的重要手段。国际连锁快餐巨头肯德基、麦当劳纷纷推出中式米饭套餐,冰淇淋中的贵族哈根达斯也卖起了月饼。本地化实质是通过形式来获得本地消费者的情感认同。中国的观众有着自己的特点,在目前的浮躁、快
节奏的社会环境下,观众喜欢简单直接的刺激感受,《中国好声音》弱化主持人的作用,直接用内容给观众带来一波又一波的高潮。韩国版《爸爸去哪儿》受韩
剧影响内容拖沓,显然不适合中国的本土观众的观看习惯。湖南卫视将原版拖沓的环节省去,换成了接地气的快节奏剪辑,马上让人耳目一新,迎合了中国观众的口味。
第三,产品的差异化。现在的市场属于“乱花迷人眼”的阶段,消费者不会
记得没有特点的产品,形成自己的特点,满足消费者产异化需求成为一个品牌能
否留在消费者心中的关键。卡士牛奶作为一家乳制品行业新进挑战者,如何在红
海中寻找蓝海关乎到其生死。虎跃营销总经理韩虎在调研中发现,中国市场上缺
少高端牛奶这一品类,于是以此切入,开创高端品牌牛奶先河。只有做到产品差
异化才能满足隐藏消费者独特需求,才能抢占消费者独特心智。在狼烟四起的荧
屏,观众们对于千篇一律的选秀类、相亲类节目早已经视觉疲劳,泛滥的煽情手
法,更使得消费者产生厌烦,选秀逐渐成为比惨。突破传统综艺节目的窠臼,才
能抢占收视率。《爸爸去哪儿》将室内综艺升级为野外综艺,将虚假的比惨变成突出节目的记录性而忽略综艺性的真人秀。父子/女搭档真实、温馨的小清新情
调,唤起了观众内心最温柔的情感。
另外,当今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背后是父母与子女见面时间、次数的减少,父母的工作、应酬以和子女相处少为代价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以节目中
各位爸爸与孩子的互动让不少观众感慨良多,同时也看到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在中式文化中,父亲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更不会完整地伴着孩子成长,连节目里的“最佳爸爸”林志颖都表示“错过了孩子的第一声喊爸爸、第一次会
爬”。所以这个节目,所呈现的更多是一种愿景,送上的是一碗心灵鸡汤。这样的效应在社会上更加能引起共鸣。
第四,节目形式新。亮点一:星爸。这个节目可以说在尚未降临的时候,就应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以星爸们为卖点,首先就抓住了星爸的粉丝。很多
人会好奇,在光环之下的巨星大腕儿回归到家庭生活,扮演父亲这一角色时会怎
样?在通过看节目,爸爸妈妈粉丝团们也因可以比较而津津乐道,星爸们在处理
亲子关系上比他们强的地方,他们会去学习模仿。明星们比他们弱得地方,他们
会因自己做得好而“沾沾自喜”。除此之外,观众对于下一集哪位星爸与孩子登
场的悬念与期待,也让这个节目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在第一集结束时,就有
网友呼吁:“黄磊和女儿多多、张智霖和儿子魔童、刘烨和儿子诺
一、谢霆锋和
LUCAS快快前来!”
亮点二:萌娃子。大多小朋友上节目的时候,他们面对镜头根本不会去在意自己说的话,自己做的动作。他们因真实而可爱,他们身上流露出的萌气质并
非成年人的搔首弄姿。光说这一点,就足以吸引爱孩子的大众了。加之,虽然这
些小朋友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在“演”,但是他们的顽皮、撒娇、“卖”萌中却流露
大智慧。这种大智慧是在历经社会打磨的成年人中所不具备的。小朋友让他们发
笑,让他们着急,让他们感动,让他们心生爱意。因而很多网友大呼:“看完《爸
爸去哪儿》,有种想尽快生娃的冲动!”不仅如此,像文章这样的超级奶爸也在微
博上表达了对田亮女儿的喜爱:“亮亮,待她长发及腰,与我共进晚餐可好?”
亮点三:千言万语总是“情”。明星们的个人生活,亲情、爱情、友情往
往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无论爱情也好还是友情也罢,该爆料的早就曝完了,不
该爆料的,虽然就是大家想看的,但也不会那么轻易的就和盘托出。而亲情,就
是这其中最好打的牌。再配以好一点的节目叙事风格,一般都会比较出彩。另外,从整个的节目形式上看,它是一个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叙述风格。这本身就会
牢牢的吸引受众的眼球,让大家一心一意的坐在屏幕前。比如,捕获一大批受众
芳心的萌妹子,田亮女儿Cindy。第一集当日,她就上演了华丽丽的“哭戏”,不仅走路哭、抽签哭、领午饭哭,更是无心吃饭边哭边喊:“我想奶奶。”在网友
们眼里,这来自孩子内心恐惧引起的泪崩,让很多网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这
孩子是水做的吧。”于是马上有网友调侃到:“不愧是跳水冠军的女儿,眼泪止不
住啊”,一时间网上热议不断,把Cindy封为“林黛玉”、“哭神”。并配合着节目的截图,应运而生了“Cindy哭泣秀”的微博,瞬间疯狂转发,好不热闹。然而,Cindy在随后领食材的任务中瞬间爆发,不仅带领大家勇往直前找到了一个又一
个食材,还主动照顾起了Angela和天天,就算提着最重的篮子也没有抱怨,完
成了从黏着爸爸的小公主到泪崩不止的哭神再到怪力萝莉的华丽转身。对于女儿的反转表现,妈妈叶一茜一点也不惊讶,而在微博中很满意的表示:“谁说我们
娇气来着,我们只是深藏不露。”节目播完后就有网友在论坛上分享了观后感:
“田亮和孩子沟通不太好,觉得他在家里带孩子的机会不多,像是孩子一哭就完
全没办法处理。看看后面的改进了,雨橙的逆袭是最大看点啊,后面超喜欢她”。
还有网友贴心地在田亮微博留言:“你要学会哄小孩!”面对热心的网友,田亮自
我反思后,感动的回复道:“是的,在哄和鼓励孩子方面的确要加强,以后会跟
孩子多多沟通的。”
以上讨论了《爸爸去哪儿》的价值何在,那么它是如何推广的呢?锁定目标
群体——确定目标客户群体,精准定位。用好的平台进行推广,不仅要为品牌进
行定位,更好为观众做好定位。儿童品牌的自我定位自然是围绕着儿童生活的方
方面面展开,同时,在对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中,受众主体除孩子以外,更多的应定位在家长身上。孩子对于家长有引导的效果,而家长成为最终的消费实体,也就是事实消费者。所以,不论何种品牌,在定位自身的同时,做好目标客户的定位才能真正产生实际效益,吸引实际消费者。
节目的宣传团队和宣传方法也是导致节目街知巷闻的一个重要原因。电视、网络、视频、微博、微信、软文等等多种方式的结合让这个节目一夜间街知巷闻。
所以说,营销推广不能单单靠一种方式,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多种社会化媒体营销
及移动营销,刷大众的屏,让产品无处不在。节目自播出以来所受到的关注,不
断刷新着电视类节目的记录,节目也从最开始的萌、开心上升到全民热议的亲子
教育、父爱不缺席等社会现象讨论。节目的火爆带旺了很多不少相关的商品。这
样喜闻乐见的结果,是节目背后团队的倾力打造。善用软实力——新媒体与传统
媒体相结合,制造公众话题。媒体、营销工具相结合,利用热点引起社会性话题,直接导入到品牌本身,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信任与好感。并且,善于运用新媒体,结合产品本身开发相应周边,以产品为本的硬实力,与感情主导的软实力相辅相
成,用新媒体平台为传播手段之一,最终成功打造完整的《爸爸去哪儿》的品牌
形象。
通过种种的营销手段以及节目本身的价值,让《爸爸去哪儿》迅速成为了一
个品牌,那么,成为品牌后的它有什么新的表现呢?首先应该表现在它的投资商
方面。通过下表可以明显的看到投资的变化。
获得冠名权,打破了此前加多宝2.5亿元冠名《中国好声音》的纪录,同时也创
下中国综艺栏目冠名新高。蓝月亮、富士达电动车、乐视TV分别以7299万、5299
万、4500万元成为该档节目的特约合作伙伴,插播广告则被多家厂商以5.223
3亿元拿下,总广告额超过了10亿元。
节目火爆了之后,自然就吸引了大量的广告商争相加盟。在节目第一集播出的时候,细心的观众可以留意到,当时只有一个广告,就是某亲肤洗衣液。可是
在节目播出一集获取高收视之后,节目间隙插播的广告多了,有婴儿用品、家庭
用品等。而淘宝上机智的卖家则狂刷“爸爸去哪儿”,打开淘宝网站,输入“爸
爸去哪儿”,可以搜到几乎所有在节目中出现的“装备”。
总之,湖南卫视将《爸爸去哪儿》已经创造成了一个品牌,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一个产品,都需要为受众或消费者带来无可替代的物质
体验与精神体验。《爸爸去哪儿》的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相信随着收视率的屡
创新高,其广告价值也将不可小觑。然而,从电视行业的角度来讲,《爸爸去哪
儿》除了带来收视的逆袭之外。会不会有掀起中国电视综艺真人秀类大浪潮?中
国综艺电视节目的格局会不会因此而改变?诸如此类问题,现在看来还是未知,那就请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篇:从爸爸去哪了说起
“从爸爸去哪了”说起
时下流行一种说法:爸爸去哪了?是啊,爸爸去哪了,没有大人陪着,例如陪着玩,孩子玩的就可能很孤独,玩得失去了章法,就三、四年级的孩子而言,爸爸陪孩子玩对孩子很重要。对于孩子而言,吃的要买,玩得更要买,书籍当然更是不可少。孩子在玩中学到的东西往往比教材上学到的东西更多。在玩中孩子长了见识,学会了做人,找到了自己在其中的定位。玩对于孩子如此重要,如何玩就大有讲究了。我们中的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玩看管非常严格,以致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家长的监督下,如此一来孩子的玩就往往缺乏创意,创新更无从谈起。事实上,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时而关注一下,不让孩子做有危害的事,就可以放手让孩子去玩。
爸爸去哪了?反应了孩子希望家长陪孩子玩得心理。陪孩子看电视,象孩子一样思考,象孩子一样大笑,亲情其乐融融。电视中的某些情节、内容孩子未必消化的了,作为家长,时而帮助孩子分析其中的人物,情节,也或天马行空的闲扯,都可以让孩子在嬉笑中认识、了解很多电视不曾告诉他的东西,提高分辨能力,这不比简单的说教更好吗? 动画片《熊出没》中的熊大怎么样,熊二怎么样,光头强怎么样,在其中角色是什么?哪些情节合理,哪些情节离奇,当我们和孩子交流这些时,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人的影响。当孩子的好奇无法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时,书便成了孩子的朋友,喜欢看书便成了玩的派生产品,成为孩子不可或缺的需要。
爸爸去哪了?也反应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尤其是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无人解答的困惑和委屈。一般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养成教育。就学习而言,是学习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养成可能比一两次考试成绩的取得更重要,对孩子的影响更长远。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爸爸去哪了,当爸爸回来了时,让我们从带孩子玩做起,让我们从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做起吧。
第三篇:爸爸去哪了!--电影观后感
电影《爸爸去哪儿了》观后感
四年三班施译为
春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爸爸去哪儿了》,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五位爸爸分别带着自己的子女去参加原始森林里举办的化妆舞会,但能够参加的前提是他们要完成几个任务,并且每组家庭要集齐三颗小星星,否则将不能参加化妆舞会。
来到森林后,五位爸爸和他们的子女接到第一个任务,就是自己动手做叉烧包,这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他们来说简直太难了,但最后,他们互相帮助,总算完成了任务,得到了一颗小星星,这时,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平时就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加强动手能力,才能受到锻炼,才不至于发生突发事件时手忙脚乱啊!
第二天,五位爸爸和他们的子女接到了第二个任务:给河马刷牙、给大象清理粪便,如果完成不了就得不到小星星,所以每个人都很尽力,但在给河马刷牙的时候,有个叫kimi的小朋友因为贪玩跑开了,他的爸爸因此没有完成任务,他们也没有得到小星星,kimi看着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的样子,伤心的哭了,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第三个任务是孩子们照顾小老虎,喂小老虎吃奶,而爸爸们要到蛇洞里去取食材,爸爸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参加化妆舞会,克服了心里的恐惧,终于完成了任务,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父爱的伟大。但同时,在照顾小老虎时,因为
有个叫Angela的小女孩因为害怕小老虎而没有完成任务,失去了得到一颗小星星的机会,从而不能参加化妆舞会了。
其他四个家庭并没有放弃Angela一家,大家一起帮助她集齐了三颗星,最后五个家庭一起愉快的参加了化装舞会。
虽然这部电影是一部喜剧片,但其中很多描述亲情、友情的情节都深深的感染了我,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真的是一部让人受益匪浅的好电影!
2014年2月20日
第四篇:爸爸去哪
《爸爸去哪》节目分析
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的确火了,不仅收视率全线飘红,在社交网络上的口碑热度也很高,几个明星爸爸和星二代都成为网络讨论话题的热点。跟芒果台原来比较高调的《快乐男声》等选秀节目相比,这次《爸爸去哪儿》的推广算是比较低调的,前期既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也没有大量微博大V转发。
甚至在芒果台内部,都对此节目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据内部人透露,周五收视时段很宝贵,一开始并没有安排给《爸爸去哪儿》,原本想放到周末晚间档,后来又考虑过放到周一,但是那些时间收视真不看好。直到9月中旬,台里高层看到了剪辑完成的版本之后觉得不错,才一拍大腿敲定了周五晚间档。广告商心里没底啊,不愿担风险,之前谈好的某知名家电品牌做冠名,在10月4日左右却临阵脱逃了,换成了现在的冠名商。所以,某种程度讲,《爸爸去哪儿》是一个真正的惊喜,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走红。
《爸爸去哪儿》意外走红以后,我们可以看出真人秀节目的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一、内容为本
跟喧嚣、噪杂的选秀节目相比,《爸爸去哪儿》的推广绝对算是低调。没有炒作,没有绯闻,没有微博的话题推荐,完全靠节目内容口碑自然聚合和传播。从“爸爸去哪儿”的微博指数曲线来看,“爸爸去哪儿”的讨论数在10月11日之前,一直处于几百、几千的讨论量,在10月11日这天,讨论量直线上升到18万,可见此节目真实观众讨论,一下子把节目的讨论量拉升到一个很高的基数。
但是,跟以往的电视节目不同,话题讨论量的峰值并没有出现在播出日,而是出现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10月12日。这表明,节目播出后观众的“好评”,在社交网络上快速发酵,把话题讨论量,推向一个高峰。
《爸爸去哪儿》此次的成功,再次说明节目要想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打铁还要自身硬,节目内容本身一定要强。社会化营销和传播,只能“锦上添花”,并不能“雪中送炭”,如果节目本身的内容不行,把主要精力放在网络炒作上,只能说是本末倒置,捧得越高,摔得越惨。
二、社交网络的助推功能
既然社交网络只能“锦上添花”,是不是社交网络不重要了呢?此次《爸爸去哪儿》的走红,恰恰说明社交网络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社交网络的广泛传播,《爸爸去哪儿》再好看,也只能跟深圳卫视的那档《饭没了秀》一样,只在一小部分电视观众中观看和讨论。有了社交网路就不一样了,通过社交网络传播,一个电视节目可以一夜爆红,可以原本不是父母的观众,也去关注一档“亲子”的电视节目。社交网络的助推器功能,可以让“小众热点”变成大众娱乐狂欢,在放大节目影响力的同时,也会让商业价值无限放大。
这时候,估计那个临阵脱逃的品牌该是把肠子都悔青了,本周肯定有大把的品牌排着队等着要跟这个节目合作呢?
三、本土化创新
目前,好像有这样一个规律,芒果台只要模仿其他台的节目都失败,凡是自己首创的节目都成功,《爸爸去哪儿》再次印证了这一点。该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由原来《变形记》的谢涤葵团队打造,《我是歌手》的制作人洪涛监制。
我看了韩国版《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片段,发现韩国的国情跟国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韩国的家庭一般都有两三个孩子,节目中也都是爸爸带着两三个孩子,孩子之间会有很多的交流,比较强调的真人秀的感觉。而芒果台版的《爸爸去哪儿》,更加注重的是“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节目组编排的成分更大一点。节奏比较紧凑,更加适合国人的收视习惯,这可能正是节目组聪明之处。
另外,一个做儿童节目的制片人告诉我,孩子的节目是最难拍的,因为现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孩子不可能会按照你的台本来。节目选择原来《变形记》的团队,可能正是考虑节目在拍摄同类节目中的经验。《爸爸去哪儿》之所以能胜《饭没了秀》一筹,还是因为嘉宾是明星爸爸和星二代,节目满足了普通的观众窥探心理,从而使一档家庭亲子节目具备了娱乐性,变成一档可以全家人一起观看的电视节目。
可以预见的是,《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可以对电视节目行业产生以下影响:
一、真人秀节目,由原来单一的“选秀”节目的竞争变成全类型“真人秀”节目竞争,除了亲子节目以外,不排除出现以婚恋、老年人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
二、版权引进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一些在国内观众有着广泛受众的《我们结婚吧》、《大爱RUNNINGMAN》等电视节目将成为角逐的重点。
三、本土化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国外节目引进也常常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这时候节目的制作能力和本土化创新显得重要。芒果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其节目制作和剪辑的能力,以及多年积累的本土化创新能力。
第五篇:家长会成了“妈妈会”爸爸去哪了?
家长会成了“妈妈会”爸爸去哪了?
近日,记者发现学校、幼儿园开家长会几乎都是“妈妈大会”。那么,爸爸去哪了?
如果孩子的教育中,爸爸当“甩手掌柜”,对孩子的教育有何影响?
昨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了解,专家也给出了诚恳的建议。
家长会播视频“我的假人爸爸”
23日,沈阳市于洪区一家幼儿园召开家长会,班级25名孩子,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有24位妈妈,只有一位爸爸。妈妈们在家长会开始前聊着天,这位爸爸显得有点孤单。
“每次开家长会,来的基本都是妈妈,爸爸几乎没有,这一次让我们为这位爸爸来点掌声吧。”班主任李老师打算缓解一下爸爸的尴尬。
家长会上,一段视频《我的假人爸爸》让所有家长陷入沉思,视频内容表达的是在一家三口的生活中,爸爸总是缺位,不是在玩游戏,就是下班特别晚,当孩子想跟爸爸分享一些喜悦和成绩时,爸爸却睡着了……
视频结束后,老师邀请家长举手发言谈感受。现场,一位妈妈有些抱怨地说:“孩子都是我一个人管,孩子他爸工作忙,在家时间特别少。就算在家也用不上他,不是在玩手机,就是躺沙发上看电视,一天跟他生不完的气。”
这段话得到了不少妈妈的点头认同。
李老师又提问,“在家里,孩子的教育主要是靠爸爸还是妈妈?”
25位家长中,23位妈妈举手表示:妈妈负责。
一位妈妈则举手说:“我在这得为我老公点赞,孩子在家时都是爸爸带,爸爸带孩子一起看书、一起玩游戏。他爸的工作时间相对宽松一些。”
另一位妈妈说:“老公平时工作很忙,早出晚归,但是每逢周末休息的时候,都会带孩子出去游玩,这一点还是挺让我欣慰的。”
老师:爸爸带出来的孩子情商更高
李老师说,她的班级有两个由爸爸主要负责教育的孩子,在班级表现比别的小朋友更勇敢,更有担当,更会处理跟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李老师提到一位小朋友的名字,说她总是可以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还愿意帮助别的小朋友解决各种难题,在孩子群中有“孩子王”的风范。
一位提到爸爸总玩游戏的孩子在幼儿园也向老师告状:“我爸爸总玩萝卜保卫战,都不搭理我。但我一玩,他就说我。”
这让妈妈们开始沉思,如何让爸爸也参与到教育中来。
记者调查显示,爸爸缺席家长会,在小学和幼儿园,是普遍现象。“平日学校活动,也是妈妈参与得多。”沈城一所小学的教师李萌说,比如孩子作业家长签字这一项,就很难看到爸爸的名字。
“有的家长会不是爸爸妈妈来,是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来参加。”一所幼儿园的园长殷老师说,家长会没有硬性要求谁参加,但主动要求参加家长会的爸爸寥寥无几。“我甚至有一个想法,只要求爸爸来开家长会,但又担心家长会泡汤。”
多数爸爸当“甩手掌柜” 理由多种多样
在记者的调查中,多数爸爸将不去参加家长会的理由归结为一个字——忙。
“男主外,男人就应该忙事业。教育孩子的责任自然是妻子来做。”沈城一位国有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陈先生表示。
“每天早上7点出门,孩子已经上学了,晚上8点到家,孩子已经准备洗洗睡了。一天跟孩子接触的时间确实少。也是没有办法,男人需要养家呀。”一家私企员工李先生说。
真的都是忙吗?也不全是。
“他爸爸是典型的甩手掌柜,别说家长会不参加,就是孩子作业也很少关注。每天回家总是玩游戏,游戏才是他最亲的伙伴。”一位妈妈说。
“参加家长会的都是妈妈,我去过一次,很多妈妈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我一大男人也不好意思夹在中间啊。”私营企业主吴先生则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让爸爸们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中来。“我每天上班特别累,教育孩子还是妈妈细心,我身上有不好的习气不想影响孩子,尽量少接触孩子比较好。”一位父亲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爸爸们对孩子的教育关注少,多数爸爸认为,给孩子自由、独立和放松是最好的教育。爸爸们关注孩子的方式是偶尔看看孩子的书包,翻翻他的书本和作业本,作业做得如何,正确率高不高,学习态度端不端正等。他们偶尔也会和孩子聊天讲故事,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理想,帮助孩子树立目标。
■专家说法
爸爸的教育影响孩子的心理和伦理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究竟影响着孩子什么呢?
国家十三五重点课题《家庭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员张桂苓说,在家庭教育中,妈妈带给孩子安全感,教孩子学会信任,与人合作;爸爸影响着孩子的精神世界,包括心理、伦理和信仰。
张桂苓说,心理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能力主要是勇气培养,素质是事物本来的性质,这些由父母教育培养而来。
比如,一个骨子里就不自信的人,你问他“你喜欢钢琴吗”,他会说“喜欢”,但问“你学得会吗”,他会说“我学不会”。结果呢他爸爸买了最好的钢琴,请了最好的钢琴老师,当钢琴老师在他身边教他弹琴时,他却突然想起来同学跟他说的一句话:“手指短的人不适合弹钢琴。”
如果一个心理能量强大的、自信的孩子,你问他:“儿子你能学会弹钢琴吗?”他会说:“我能,爸爸给我点时间”。孩子需要一种天下无事不可为,若为之必成的信念。只因为一个关键的关键:人所有的能力都是由心理能量(勇气)转化而来,要有勇气直面恐惧,培养自信。
第二点,张桂苓提到了伦理。伦理的源头是指一个人的人品道德,人品和道德是一体的,所以要培养孩子精神世界的伦理,培养孩子与不同的人相处,这一点直接决定未来孩子的幸福指数。
举例来说,一个人跳槽七八次,他到哪都和领导处理不好关系;一个孩子与父母关系处理不好,父母会说这个孩子不孝顺;一个人不懂得如何去经营夫妻关系,即便重新选择婚姻也还是走同样的老路;父母还没有去世,儿女就会为财产争得你死我活……人们都会觉得上述这样的人性格上有问题。
第三点,张桂苓提到了信仰。信仰决定了潜能和悟性。信仰是精神层面的信息,是爸爸影响的核心范畴,爸爸给的是种子。没有爸爸的陪伴,孩子的精神世界就没有生机,孩子的心理能量是不稳定的,伦理认知也是不健全的;没有爸爸的陪伴,孩子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黯然失色。
张桂苓建议,为了孩子的精神世界,爸爸们应经常回家拉着孩子的小手,传递能量和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