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荀子第二.修身
《修身》不是《荀子》的重要篇章,也不象是荀子写的。荀子反对天命论,决不会 说什么“人有此三行,虽有大祸,天其不遂乎?”。此篇内容多与《韩诗外传》重 复,大约是从《韩诗外传》窜入的。象这种假托荀子、甚而与荀子思想矛盾的伪作 本不想输入,不过网上曾有“新儒家”解释“修身”为“锻炼身体”,我还是把这 一篇输进来,让大家看看古人之所谓“修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荀子第二·修身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忄秋〕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 自好也。不善在身也,灾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 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 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 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嗡嗡□□(上“此”下“口”),亦孔 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 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慢。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 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 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 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非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提,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禾毛〕。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 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 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亻票〕弃,则照之以祸 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 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志意修则骄富贵矣,道义重则轻王公矣,内省则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也。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 怠乎道。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 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 任。体倨固而心执诈,术顺墨而精杂污,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劳苦之 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录,横行天下,岁 达四方,人莫不弃。
行而供冀,非渍沼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然夫士 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 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 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 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 不行,止之也。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 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龟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 若跛龟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龟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之耳。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礼,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吾师,吾安知礼之 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 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之谓也。
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加荡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虽陷刑戮可也。
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 焉。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思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
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 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一些偏僻字用常见通假字代替)
标点、输入:方舟子
第二篇:荀子修身篇6页
修身篇---荀子
【原文】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噏噏呰呰,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译文】
看到善良的行为,一定一丝不苟地拿它来对照自己;看到不好的行为,一定心怀恐惧地拿它来反省自己;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因此而坚定不移地爱好自己;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因此而被害似地痛恨自己。所以指责我而指责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赞同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贼人。君子尊崇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憎恨那些贼人;爱好善良的品行永不满足,受到劝告就能警惕,那么即使不想进步,可能么?小人则与此相反,自己极其昏乱,却还憎恨别人对自己的责备;自己极其无能,却要别人说自己贤能;自己的心地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恨别人指出其罪恶;对阿谀奉承自己的就亲近,对规劝自己改正错误的就疏远,把善良正直的话当作对自己的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成是对自己的戕害,这样的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么?《诗》云:“乱加吸取乱诋毁,实在令人很可悲。谋划本来很完美,偏偏把它都违背;谋划本来并不好,反而拿来都依照。”就是说的这种小人。
【原文】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札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译文】
使人无往而不善的是以礼为法度,用以调气养生,就能使自己的寿命仅次于彭祖;用以修身自强,就能使自己的名声和尧、禹相媲美。礼义才真正是既适宜于显达时立身处世,又有利于穷困中立身处世。大凡在动用感情、意志、思虑的时候,遵循礼义就和顺通达,不遵循礼义就颠倒错乱、懈怠散慢;在吃喝、穿衣、居住、活动或休息的时候,遵循礼义就谐调适当,不遵循礼义就会触犯禁忌而生病;在容貌、态度、进退、行走方面,遵循礼义就显得文雅,不遵循礼义就显得鄙陋邪僻、庸俗粗野。所以人没有礼义就不能生存,事情没有礼义
就不能办成,国家没有礼义就不得安宁。《诗》云:“礼仪全都合法度,说笑就都合时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原文】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
【译文】
用善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教导,用善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顺应;用不良的言行来引导别人的叫做谄媚,用不良的言行来附和别人的叫做阿谀。以是为是、以非为非的叫做明智,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的叫做愚蠢。中伤贤良叫做谗毁,陷害贤良叫做残害。对的就说对、错的就说错叫做正直。偷窃财物叫做盗窃,隐瞒自己的行为叫做欺诈,轻易乱说叫做荒诞,进取或退止没有个定规叫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弃义的叫做大贼。听到的东西多叫做渊博,听到的东西少叫做浅薄。见到的东西多叫做开阔,见到的东西少叫做鄙陋。难以进展叫做迟缓,容易忘记叫做遗漏。措施简少而有条理叫做政治清明,措施繁多而混乱叫做昏乱不明。
【原文】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译文】
理气养心的方法是:对血气刚强的,就用心平气和来柔化他;对思虑过于深沉的,就用坦率善良来同化他;对勇敢大胆凶猛暴戾的,就用不可越轨的道理来帮助他;对行动轻易急速的,就用举止安静来节制他;对胸怀狭隘气量很小的,就用宽宏大量来扩展他;对卑下迟钝贪图利益的,就用高尚的志向来提高他;对庸俗平凡低能散漫的,就用良师益友来管教他;对怠慢轻浮自暴自弃的,就用将会招致的灾祸来提醒他;对愚钝朴实端庄拘谨的,就用礼制音乐来协调他,用思考探索来开通他。大凡理气养心的方法,没有比遵循礼义更直接的了,没有比得到良师更重要的了,没有比一心一意地爱好善行更神妙的了。这就是理气养心的方法。
【原文】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译文】
志向美好就能傲视富贵,把道义看得重就能藐视天子、诸侯;内心反省注重了,那么身外之物就微不足道了。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所役使。”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身体劳累而心安理得的事,就做它;利益少而道义多的事,就做它;侍奉昏乱的君主而显贵,不如侍奉陷于困境的君主而顺行道义。所以优秀的农夫不因为遭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优秀的商人不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有志操和学问的人不因为贫穷困厄而怠慢道义。
【原文】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体倨固而心执诈,术顺墨而精杂污,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录,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
【译文】
外貌恭敬而内心忠诚,遵循礼义而又有爱人的情感,这样的人走遍天下,即使困厄在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也没有不尊重他们的;劳累辛苦的事就抢先去做,有利享乐的事却能让给别人,端庄谨慎忠诚老实,谨守礼法而明察事理,这样的人走遍天下,即使困厄在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也没有不信任他们的。外貌骄傲固执而内心狭猾诡诈,遵循慎到、墨翟的一套而精神驳杂污秽,这样的人走遍天下,即使不论到什么地方都飞黄腾达,人们也没有不卑视他们的;劳累辛苦的事就偷懒怕事,转身逃脱,有利享乐的事就施展快嘴利舌去争抢而不退缩,邪僻恶劣而不拘谨,放纵自己的欲望而不检束,这样的人走遍天下,即使不论到什么地方都飞黄腾达,人们也没有不厌弃他们的。
【原文】
行而供冀,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此俗之人也。
【译文】
走路时恭恭敬敬,不是因为怕沾染烂泥;走路时低下头颈,不是因为怕触撞了什么;与别人对视而先低下头,不是因为害怕对方。这样看来,那些读书人只是想独自修养自己的身心,不是怕得罪这些世俗的人们啊。
【原文】
夫骥一日而千里,驾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译文】
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走十天也就能达到了。但如果要去走尽没有穷尽的路途、赶那无限的行程,那么劣马就是跑断了骨头,走断了脚筋,一辈子也是不可能赶上骏马的。所以如果有个终点,那么千里的路程虽然很远,也不过是有的走得慢一点、有的跑得快一点、有的先到一些、有的后到一些,为什么不能达到这个终点呢?不知道那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是要穷尽那无穷的东西、追求那无限的目标呢?还是也有个止境呢?那些对“坚白”、“同异”、“有厚无厚”等命题的考察分析,不是不明察,然而君子不去辩论它,是因为有所节制啊;出奇怪异的行为,做起来不是不难,但是君子不去做,也是因为有所节制啊。所以学者们说:“我迟缓落后了,在他们停下来等我时,我赶上去靠近他们,那也就不过是或迟缓一些、或迅速一些、或冒前一些、或落后一些,为什么不能同样到达目的地呢?”所以一步二步地走个不停,瘸了腿的甲鱼也能走到千里之外;堆积泥土不中断,土山终究能堆成;塞住那水源,开通那沟渠,那么长江黄河也可以被搞干;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就是六匹骏马拉车也不能到达目的地。至于各人的资质,即使相距遥远,哪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悬殊呢?然而,瘸了腿的甲鱼能够到达目的地,六匹骏马却不能到达,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啊,只是一个去做、一个不去做罢了!
【原文】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译文】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
【原文】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译文】
爱好礼法而尽力遵行的,是学士;意志坚定而身体力行的,是君子;无所不明而其思虑又永不枯竭的,是圣人。人没有礼法,就会迷惘而无所适从;有了礼法而不知道它的旨意,就会手忙脚乱;遵循礼法而又能精深地把握它的具体准则,然后才能不慌不忙而泰然自若。
【原文】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之谓也。
【译文】
礼法,是用来端正身心的;老师,是用来正确阐明礼法的。没有礼法,用什么来端正身心呢?没有老师,我哪能知道礼法是这样的呢?礼法是这样规定的就这样做,这是他的性情安于礼法;老师是这样说的他就这样说,这是他的理智顺从老师。性情安于礼法,理智顺从老师,那就是圣人。所以违背礼法,那就是无视礼法;违背老师,那就是无视老师。不赞同老师和礼法而喜欢刚愎自用,拿他打个比方,那就好像让瞎子来辨别颜色、让聋子来分辨声音,除了胡说妄为之外是不会干出什么好事来的。所以学习嘛,就是学习礼法;那老师,就是以身作则而又重视使自己安守礼法的人。《诗》云:“好像不懂又不知,依顺上帝的法则。”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原文:
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加炀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虽陷刑戮可也。
【译文】
端正谨慎顺从兄长,就可以称为好少年了;再加上好学谦虚敏捷,那就只有和他相等的人而没有超过他的人了,这种人就可以称为君子了。苟且偷安懒惰怕事,没有廉耻而贪图吃喝,就可以称为坏少年了;再加上放荡凶狠而不顺从道义,阴险害人而不敬从兄长,那就可以称为不祥的少年了;这种人即使遭受刑罚杀戮也是可以的。
【原文】
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
【译文】
尊敬老年人,那么壮年人也就来归附了;不使固陋无知的人困窘,那么通达事理的人也就汇聚来了;在暗中做好事而施舍给无力报答的人,那么贤能的人和无能的人都会聚拢来了。人有了这三种德行,即使有大的过失,老天恐怕也不会毁灭他的吧!
【原文】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
【译文】
君子对于求取利益是漫不经心的,他对于避开祸害是早作准备的,他对于避免耻辱是诚惶诚恐的,他对于奉行道义是勇往直前的。
【原文】
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译文】
君子即使贫穷困窘,但志向还是远大的;即使富裕高贵,但体貌还是恭敬的;即使安逸,但精神并不懈怠懒散;即使疲倦,但容貌并不无精打采;即使发怒,也不过分地处罚别人;即使高兴,也不过分地奖赏别人。君子贫穷困窘而志向远大,是因为他要弘扬仁德:富裕高贵而体貌恭敬,是因为他要减弱威势;安逸而精神不懈怠懒散,是因为他选择了合理的生活准则;疲劳而容貌不无精打采,是因为他爱好礼仪;发怒了不过分地处罚别人,高兴了不过分地奖赏别人,这是因为他奉行礼法的观念胜过了他的私情。《尚书》说:“不任凭个人的爱好,遵循先王确定的正道;不任凭个人的厌恶,遵循先王确定的正路。”这是说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欲望。
第三篇:《墨子修身第二》读后感
《墨子·修身第二》读后感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思想流派,百家争鸣,使我国的文化思想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这时期最有名的要数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墨家的墨子等。以前这些名家及其代表的流派我都略知皮毛,在我的记忆中墨子最有名的思想观点是“兼爱”、“非攻”,通过诵读《墨子·修身第二》让我对墨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
在《墨子·修身第二》这篇文章中墨家不但认识到修身是立身行事之本,而且阐述了实践、反省等修养的方法以及环境对于修身的影响作用,并将“天志”作为修身的根本准则。墨家的修身观对于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然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墨子强调的言行细微,在今日也没有失去其智慧。“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说话不图繁多而讲究富有智慧,不图文采而讲究明白。所以既无智慧又不能审察,加上自身又懒惰,则必背离正道而行了。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话,自己说话要讲究智慧。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也可用来解释生活当中
我们的理想不能实现,目标不能达成的原因。意志能决定智慧的发挥,此言不虚。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要孜孜不倦的去探索新的事物,但是在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而这就需要很坚强的意志力,为什么社会上人很多但是智者很少,那是因为勇于探索新事物,拥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的人少,很多人都经受不住困难的打击,给自己找个理由安于现状。看看从古到今的成功人物,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拥有超于常人的意志品质。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过程,就是打磨自己意志力的过程。
墨子《修身》的这篇文章,常常读之,应该能洗净我们身上的惰气,使我们恢复自然,继而产生坚强的意志,为实现我们的目标坚持不懈!
初二6中队陈鑫东
第四篇:荀子演讲稿
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号选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当困难,绊住你成功脚步时;当失败,挫伤你进取雄心时;当负担,压得你喘不过气时,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坚持,才能胜利。说到坚持,就必须要提到一个让邯郸骄傲的人——荀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是他教给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不懈、要锲而不舍的努力奋斗。
仰观宇宙之大,纵论古今名人,凡是功成卓绝之人,他们都有一个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坚持!《史记》这部鸿篇巨著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我们都知道,它是司马迁耗费了17年的时间,忍受了宫刑的折磨,呕心沥血的杰作。再有李白铁杵成针,屈原洞中苦读,匡衡凿壁偷光,他们的精神无不是在印证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真理。
在我们邯郸——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就有这样一位坚强的女孩,她用自己的人生为荀子思想做了最好的诠释:1987年出生的刘芳,本是健康可爱,可小学六年级那年,她不慎从楼梯上滚落下来,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手术之后,骨质又生病变,出现肉骨化、关节融合。别人可以行走,而她只能躺在床上,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三年。可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强的选择了面对。她在家上北京四中网校,学习初中知识。学习之余,还要坚持康复训练。然而,就在她能够站立起来时,2009年高考后的一场车祸又将她的希望推入谷底。当别人都为她惋惜时,她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先后获得全国“世纪之星”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邯郸市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全国“自强不息”大学生等多项荣誉。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美德,那就是—
—坚持。坚持是一种信念,坚持是一种修养,坚持是荀子留给我们燕赵儿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家还记得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那个时刻吗?那是在汶川“5.12”大地震两周年前夕,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强震第二天,我一早在央视的直播中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小女孩被压在预制板下面,那样狭小的空间,让作为观众的我感觉随时都有可能窒息,可她竟然在136个小时的坚持中活了下来。在抢救她时由于多种困难,救援人员的工作曾一度陷入困境,可他们却并没有放弃救助,而是想尽各种办法,终于将女孩成功救出。那一刻我的眼泪决堤了,我为女孩的坚持而喝彩,我为救援人员的不懈而欢呼。我的心中有个声音在大声呐喊:荀子,您看到了吗?中华儿女们听见了您的声音,他们坚持了下来!从那时起,我的崇拜中多了一个名字——荀子;从那时起我的信念中多了一份执著——把荀子思想传承下去,让荀子思想大放光彩!
让我们站在此刻的起点上,对以后的人生说: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用今天的刻苦,铸就明日的辉煌!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荀子读书笔记
《荀子》读书笔记
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在先秦儒家中自成一派,而他的代表作《荀子》更是对后世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修身》、《不苟》、《荣辱》、《正论》、《礼论》和《乐论》等几篇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并分别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进行简单比较。在《修身》一篇中,荀子论述了一系列提高品德修养之术,而最根本的一点在于遵循礼法。首先,荀子指出,看到善良的行为就应该拿来对照自己,看到不好的行为就应该拿来反省自己,君子应该尊崇和亲近那些对自己指责或赞同得恰当的人,憎恨那些对自己阿谀奉承的人。随后,荀子进一步指出,使人无往而不善的是以礼为法度,用以调气养生和修身自强,他认为礼义才是既适宜于显达时立身处世,又有利于穷困中立身处世。紧接着,荀子讲到礼法的重要性:“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从个体修养角度来看,“礼者,所以正身也”;从巩固统治秩序维护等级制度来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而不宁”。最后,荀子提出了衡量君子的标准,他认为,君子应该“端悫顺弟”和“好学逊敏”,对于求取利益要漫不经心,对于避开祸害要早作准备,对于避免耻辱要诚惶诚恐,对于奉行道义要勇往直前,并且君子能用符合公众利益的道义来战胜个人的欲望。
在《不苟》一篇中,荀子指出立身行事不能苟且,必须遵循礼义。首先,荀子提出,只有行为、学说、名声都符合礼义才是宝贵的,“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并且“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随后,荀子将君子和小人进行了对比,在他看来,君子不论有没有才能都是美好的,而小人不论有没有才能都是丑恶的,“君子能,则宽容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紧接着,荀子提到,君子宽宏大量却不懈怠马虎,方正守节却不尖刻伤人,能言善辩却不去争吵,洞察一切却不过于激切,卓尔不群却不盛气凌人,坚定刚强却不粗鲁凶暴,宽柔和顺却不随波逐流,恭敬谨慎但待人宽容,并且君子能根据道义来屈伸进退随机应变的事。对于治理国家,荀子指出,君子只搞有秩序的、符合礼义的而不搞混乱的、只搞美好的而不搞肮脏的。对于保养身心,荀子认为没有比真诚
更重要的了,“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接下来,荀子指出,公正会产生聪明,偏私会产生愚昧;端正谨慎会产生通达,欺诈虚伪会产生闭塞;真诚老实会产生神明,大言自夸会产生糊涂。君子必须谨慎对待这六种相生。最后,荀子提出对一件东西是追求还是舍弃的标准在于认真考虑其可厌的一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和其好的一面进行权衡,“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荣辱》一篇论述了一系列有关光荣与耻辱的问题,其大旨是“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首先,荀子指出,骄傲轻慢是人的祸殃,而恭敬谦逊可以屏除各种兵器的残杀。光荣与耻辱的主要区别在于:先考虑道义而后考虑利益的就会得到光荣,先考虑利益而后考虑道义的就会受到耻辱;光荣的人常常通达,耻辱的人常常穷困;通达的人常常统治人,穷困的人常常被人统治。接下来,荀子指出,君子和小人在资质、本性、智慧、才能等方面都是一样的,“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尧、禹这种人,并不是先天就具备了当圣贤的条件,而是从改变原有的本性开始,由于整治身心才成功的,而整治身心的所作所为,是等到原有的恶劣本性都除去了而后才具备的。在荀子看来,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因此君子只有得到权势来统治他们,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窍来向他们灌输好思想。随后,荀子指出,讲究仁德的人要把道理告诉别人、给别人做榜样,从而使人们顺从和明智,使他们遵循仁义之道,向他们反复重申,这样那些闭塞的人很快就会开窍,孤陋寡闻的人很快就会眼界开阔,愚蠢的人很快就会聪明了。
在《正论》一篇中,荀子认为社会上流行着一些谬论,他在本篇中把它们逐条列出并进行批驳。首先,君主的统治措施以明朗为有利而以阴暗为不利,以公开为有利而以隐蔽为不利,“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而针对“桀、纣有天下,汤、武篡而夺之”的说法,荀子进行了批驳。他指出,能够使用天下人民的就叫做帝王。商汤、周武王并不是夺取天下,而是遵行那正确的政治原则,奉行那合宜的道义,兴办天下人的共同福利,除去天下人的共同祸害,因而天下人归顺他们。夏桀、商纣并不是丢了天下,而是违背了夏禹、商汤的德行,扰乱了礼义的名分,干出了禽兽般的行为,不断行凶,无恶不作,因而天下人抛弃了
他们。天下人归顺他就叫做称王,天下人抛弃他就叫做灭亡。因此天子一定要有理想的人选来担任。“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在荀子看来,只有道德完备、十全十美的圣人才能同时具备最强劲有力、最明辨和最英明这三个特征,所以不是圣人就没有谁能称王天下。针对“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的说法,荀子指出,惩罚人的根本目的,是禁止暴行、反对作恶,而且防范那未来。一件事情赏罚失当,那就是祸乱的开端。德行和地位不相称,能力和官职不相称,奖赏和功劳不相当,刑罚和罪过不相当,不吉利的事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因此社会治理的好坏与刑罚的轻重是成负相关的,“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接下来,荀子指出,圣明的君主在安排官职和等级时应该重视德行和才能,“图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载其事而各得其宜;不能以义制利,不能以伪饰性,则兼以为民”。最后,荀子指出,圣王的道德原则是看重光荣耻辱的,而这光荣耻辱包括道义和势位两个方面的光荣与耻辱。道义方面的光荣、势位方面的光荣,只有君子才能同时拥有它们。并且圣王把它当作法度,士大夫把它当作原则,一般官吏把它当作守则,老百姓根据它形成习俗,这是千秋万代也不会改变的。
在《礼论》一篇中,荀子指出,“人生而有欲”,为了满足欲望,就会发生争夺混乱,统治者为了避免这种局面,于是就制定了礼来加以约束。制定礼不但是为了用来调节与满足“养”,即人们的物质欲望,更是为了用来确立“别”,即社会等级制度。它规定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等等都有利于等级制度的确立与巩固,所以它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因此统治者必须重视和实行礼。荀子认为,礼有三个根本:天地是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长是政治的根本。“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接下来,荀子指出:“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在他看来,礼应该把钱财物品作为工具,把尊贵与卑贱的区别作为礼仪制度,把享受的多少作为尊卑贵贱的差别,把隆重和简省作为要领,礼规定着一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级序列中占有的确定地位,并按照这种地位进行社会分配,“继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
在《乐论》一篇中,荀子指出,“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莫善于乐”,音乐不但可以表现人的感情,从而
得到娱乐,而且具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强大感染力,推行音乐可以引导人们修养道德、向往道义,从而可以“移风易俗”,因此音乐是治理人民的重大工具。如果对音乐放任自流,那么邪音就会搞乱社会。因此君主必须制定正声雅乐来加以引导,使它能“感动人之善心”。随后,荀子进一步指出,音乐是协调人情时不可变更的手段,礼制则是治理社会时不可更换的原则,音乐使人们同心同德,礼制使人们区别出等级的差异,因此“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
通过对上述几篇内容的简单概括可以发现,荀子的主张和柏拉图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荀子和柏拉图都主张由高尚道德的圣人治国并强调通过道德的教化与学习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在《正论》中,荀子指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只有道德完备、十全十美的圣人才能同时具备最强劲有力、最明辨和最英明这三个特征,所以不是圣人就没有谁能称王天下。而在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里,是由哲学王来统治的,“哲学王”是集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于一身的贤人、圣人。这与荀子的观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在道德培育途径上,荀子和柏拉图强调道德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教育和努力学习而获得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这一点即使是禹和桀也是相同的。而禹成为圣人,桀成为暴君,全是后天的结果。因此只有通过师法教化才能使人的这种“恶”的本性变得美好和善良,讲究仁德的人应该把道理告诉别人、给别人做榜样,从而使人们顺从和明智,使他们遵循仁义之道。柏拉图则把人的品德分为四类: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他认为:智慧是最高的品德,通过知识的获取而得到的就是智慧。因此他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还把“至善”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把“善”与“智”统一起来,强调“智”。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强调,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他主张教育从幼儿抓起,要坚持德、智、体、美教育全面发展,要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艺”,还要实施意志教育。
最后,荀子和柏拉图都认为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主张对音乐教育的内容严格挑选。荀子主张把音乐区分为“正声”和“奸声”两种形式,“奸声”会诱发叛乱,“正声”则实现平治。柏拉图认为有些音乐业对人的心灵
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哀婉的音乐会使人的勇气消退。因此他要求音乐表现悲情不要过分。
与亚里士多德相比,荀子的主张一方面具有很多相似点,另一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
首先,荀子与亚里士多德都强调法治。荀子主张“隆礼重法”,他认为法一方面要做到“无功不赏,无罪不罚”另一方面要力求“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输德”。否则,“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此外,荀子提出“治则刑重,乱则刑轻”。对于罪孽深重的“暴恶”之人,施以重刑是政治获得治理的表现;对那些冥顽不化之徒,必须加以“大刑”,否则就会纵容作恶,国家就不会安宁。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法律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遵守法律就是遵从公正。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用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都必须合乎法律。在一个城邦中,立法是最关键的政治活动,议事、审判等都是附属性的。一个好的政体就应该颁布体现城邦共同利益的好的法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一旦脱离了法律和公正,就会变成最恶劣的动物。
其次,荀子和亚里士多德都主张改造人性。荀子提出人“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不过要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就必须通过教育、学习和磨练,即“注错习俗之所积耳”。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教育对于国家的强盛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他首次提出根据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划分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
再次,荀子和亚里士多德都重视音乐的作用。荀子将乐教视为教育的重要手段,他认为,乐教的目的在于“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并且音乐具有教化民心、移风易俗、裨补政教的功能。此外,荀子提出,君主必须制定正声雅乐来对音乐加以引导。而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指出,音乐具有娱乐、道德教育、养性和净化的作用。
但是,在对待人治与法治的关系上,荀子与亚里士多德存在不同观点。在荀子看来,礼和法都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礼和法执行的好坏取决于执法的人,因此荀子主张人治至上、礼法兼治以及圣明君主的统治。而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比任何一位公民的统治更为可取。”首先,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在本性上包含着兽性的成分,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消除野兽的欲望,即使是贤良的人也是如此。如果不依据法律治理国家,而是把国家交给一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就难以体现并保障公共利益。而法律是没有感情偏私的理智的权衡,它是集中了众人的智慧而制定出来的通则,旨在谋求一个城邦的长治久安,它以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为依归。其次,法律是众人之治,众人的意见比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更具正确性。众人的智慧总是优于一人的智慧,众人的裁断总比任何个人的裁断要好些。再次,实行法治是制约权力的需要。他认为执政者实行合法统治,乃是法治的内在精神,如果把全城邦的权力寄托于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个政治团体,都是不符合正义的,某个政治机构的权力过大也会有损于城邦生活。即使法律规定有不周详之处,需要执政者的个人才智发挥作用,也必须遵从法律的原来精神,公正地加以处理和裁决,否则就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