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执法干部荣辱观学习体会
树立正确荣辱观争当人民好警察
“八荣八耻”不但是一种思想力,更是一种行动力。作为与群众接触最为广泛的人民警察,理应成为“八荣八耻”的先行者、传播者,在执法和服务过程中切实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一人影响一片,以一片影响群体,从而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胡锦涛总书记在发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时提出的“八荣八耻”,高屋建瓴,概括精辟,切中时弊,寓意深刻,既是人民警察不断追求道德上自我完善的根本标准,也是做一名合格人民警察所必须奉行职业操守的最低底线。公安机关要切实担负起“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平安和谐,就要求我们广大公安民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行当荣之事,拒可耻之行,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努力铸就忠诚警魂,争当人民的好警察。那么,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两个层面共同努力。
一、从个体层面上讲,人民警察要切实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利益的不断调整,人们的道德、理想经受着各种考验,极少数公安民警思想混乱,判断事物标准模糊,是非不清,善恶不辨,美丑不分,有的甚至腐化变质,沦为人民和法律的背叛者。究其原因,是理想信念缺失,是荣辱观不强,是人生坐标偏离方向。因此,树立正确荣辱观,首先要加强“三观”改造。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反映了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最根本和关键的还是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加强“三观”改造应当突出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统一。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但也绝不否认精神的力量。我们不能只追求物质条件,不追求精神境界。当前,公安机关正在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人民警察应当在不断夯实物质基础的同时,充分发挥精神力量,努力争创一流业绩,在实践中砥砺思想、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二是价值与奉献的高度统一。人民警察应当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怕吃苦,不计得失,在无私奉献中去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三是自律与自强的高度统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警察既要克己奉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为群众作表率,同时也要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其次要不断提高审美品位。当前,要在深刻理解“八荣八耻”内涵的基础上,认真探索与和谐社会和公安工作相适应的审美特性,大力弘扬真善美,坚决摒弃假恶丑,不断扩大思想净土。第三要善于在实践中锻炼。“八荣八耻”不但是一种思想力,更是一种行动力。作为与群众接触最为广泛的人民警察,理应成为“八荣八耻”的先行者、传播者,在执法和服务过程中切实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一人影响一片,以一片影响群体,从而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同时,也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加强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使观念进一步提升、思想进一步升华、个性进一步完善,真正做一名人民的好警察。
二、从集体层面上讲,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强烈的荣辱氛围。笔者认为,当前在认真做好“八荣八耻”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应当重点抓好三件事。首先,要大力加强荣辱观的内外宣传,切实营造“八荣八耻”的浓厚氛围。对外,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广泛宣传公安民警当荣之事,彰显优秀项目,弘扬先进典型,切实增强民警的荣誉感,形成拒耻为荣的浓厚氛围。对内,应当把“八荣八耻”的要义融入信息、简报、通报等日常行文的字里行间,也可在局域网上开辟专栏、开设论坛,形成互动的宣传效应。同时,还可开展“文化进办公”等活动,把“八荣八耻”的大义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展现,通过在办公场所装饰书法、美术等文化作品和举办文艺活动以及其他多种形式,形成“八荣八耻”的浓厚文化气息,使民警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强烈荣辱观。其次,要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切实陶冶民警的思想情操。古往今来,饱读诗书之人最是明大义、知荣辱,通俗地讲,就是看重“面子”问题。目前我们一些基层民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沉迷于泡茶聊天、喝酒打牌、纵情娱乐,有的青年民警则沉迷于虚拟空间,而以读书作为休闲方式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在当前信息时代,更要强调健康书籍对人的促进作用,在推动基层公安机关图书阅览室等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把民警吸引到催人奋进、让人高尚的书籍中来,使之知识渊博、内涵丰富、情趣高雅,不断提高审美品位,有效净化心灵空间,切实增强正确荣辱观。第三,要积极建立“八荣八耻”的评价机制,切实强化民警的荣辱感。“八荣八耻”是抽象性的倡导口号,应当将其具体到公安机关的具体事情上来。基于公安机关责任和使命的重要性,判断何为荣、何为辱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公安民警应当高于普通群众,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应当高于普通民警。为此,要积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发动广大民警共同参与,不断表扬当荣之事、批判为耻之行,使荣者更荣、耻者更耻,切实起到奖优罚
劣、扬荣弃耻的作用,让广大民警带着强烈的荣辱感积极投身于各项公安保卫工作之中。(***市公安局宣传处副处长)
第二篇: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澄清了荣辱观上的错误认识,确立了是非的明确界限。“荣”是积极奋进的目标,“耻”是防微杜渐的警钟。整个社会唯有形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推为荣之事,同斥为辱之行,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此涵养我们民族的文化底气,打造我们国家的精神基石。
当前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使我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产生了一些想法。
首先,提升德治与法治层面,相互融合,营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氛围 制度是规范,是依据,是禁则,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制度告诉和规定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所有的倡导、反对、褒奖、惩罚,都规定得清清楚楚,人们就有了行为的规范和依据。坚持它,能得到肯定;违犯它,就要受到惩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机制———一种择优汰劣的机制、一种惩恶扬善的机制。按照这样的制度和机制办事,就像河水顺着堤岸流动,火车沿着轨道运行,就能有序、稳定的朝着既定方向前进,共产党员的思想、行动,就能朝着先进的方向展开和发展,逐步养成先进的思想品格和价值观念,甚至使这种“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党员思维和行动的习惯。这样,不仅每一个党员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了保证,党的整体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有了保证。
一是择优汰劣的选拔制度和机制。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的一员,应该是工人阶1
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这种“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入口处就要严格把好关,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保证新入党党员的质量,防止落后分子、不健康分子的进入。在共产党员中选拔任用干部,更要进一步把好关,坚持民主考评、公平竞争、择优汰劣,保证党员干部队伍的高素质、高质量,坚决杜绝种种品行不端者、以权谋私者、昏庸无能者混入干部队伍。要不断改进党员和干部的考查选拔机制,切实把真正优秀、“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选拔出来。入党、提拔,不是简单的选一个人、评价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导向问题,即引导大家向哪一个方向努力的问题。选一个好人,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当好人;选一个坏人,就会冒出越来越多的坏人。所以,改进和完善入党、选拔的制度和机制,是保证共产党员质量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第一个关口。
二是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和机制。赏罚分明,历来是治国、治军、治政必须坚持的起码规则。工作努力、品行端正、贡献突出的人,应该得到肯定和褒奖;工作马虎、品行不轨、一事无成的人,应该受到批评和惩处。建立和完善这样的激励制度和机制,就能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奋发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反之,如果赏罚不明,甚至该赏的没赏,该罚的不罚,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大家就会向落后者看齐,互相攀比谁能投机取巧,谁能阿谀逢迎。结果,正气不能上升,邪气却日益蔓延,一个单位和地方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坏。对党员和干部个人,我们当然要讲奉献,不能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能要求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得到回报。但作为整体的制度和机制,不能不讲公正,不能不讲赏罚。坚持公正、赏罚,一棵棵先进的小苗就会不断茁壮地生长起来,汇集成繁茂的林木。但如果没有公正和赏罚,就没有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生长的环境和条件,即使有一些先进的小苗,最后也很可能会枯萎衰亡。
第二,切实有效开展践行“八荣八耻”活动,提高全员荣辱观念
我们常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自省、修养,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种磨砺、陶冶人性的基本方式。知易行难,行重于言。道德实践是培养良好道德观念、形成文明道德风尚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把外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每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
领导干部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在内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后,不仅左右着个人行为,也决定着他在履行社会职责时,如何进退,如何取舍。一个普通人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对社会虽有损害,但远不如一个荣耻颠倒的领导干部影响坏、危害大。因此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履行职责的需要。修养与威信是领导干部的软实力,缺少软实力而仅靠硬权力,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施政效果。“公生明,廉生威”,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行政职权与高尚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执政境界和施政效果。因此,领导干部要要勤于自身修炼,积极组织并参与荣辱观教育活动,带动员工不断强化荣辱观念。
切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要把“八荣八耻”的要求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才能使“八荣八耻”变成员工的行为准则和习惯,成为所有员工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只有着眼于基层,使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追求,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京开分公司现在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3岁,正是性情不稳定急需正确引导的时期,兼且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正在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都对社会风气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给年轻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此时对他们及时、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树立社会主义
荣辱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极为重要。作为分公司的负责人之一,我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员工知荣明辱,扬荣抑耻,向善而行,健康成长。
第三,必须秉持廉洁奉公原则,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不断践行荣辱准则
诸葛亮曾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史记》的司马迁正色道“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从这一句句传世警句中,我们能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也更能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性、现实性。它将中华传统美德融会贯通,凝练精华,使我们能够非常明了、准确的依之为指导,在不断的实践中改造我们的思想,规范、约束我们的言行。
第四,形成长效机制,保证荣辱观的传承和发展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重在深入人心,重在联系实际,重在弘扬正气。这就需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力戒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刮“一阵风”。要注重发挥规章制度对人们道德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和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规定、服务理念(阳光服务、绿色服务、服务链等),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之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庸,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一个国家的道德秩序和价值观念,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平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逐步深化。只有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才能取得精神文化的认同与共识,并由此凝聚力量,激发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二○○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不辨是非难处世,不知荣辱不成人。清晰、明确的是非界限是一个民族正气盎然、精神奋发的标志。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 “八荣八耻”的这一重要论述,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切中时弊,内涵深邃,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对于我们分清荣辱是非,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荣辱观,评价荣辱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对荣辱的判断标准理当一致。否则,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人们的道德底线难以坚守,正常的社会秩序难以维持,社会生活就会出现混乱。在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中,荣与辱的界限是清晰的,广大人民群众褒奖“八荣”并身体力行,贬斥“八耻”并自觉抵制。但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的意识中,也出现了一些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
比如,不以荣为荣。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如此等等。
再比如,不以耻为耻。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如此等等。更有甚者,是非混淆,荣耻颠倒,以耻为荣,以荣为耻。旧的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沉渣泛起,旧的生活方式裹着新的包装粉墨登场。在中央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情况下,有的领导干部依然我行我素,以享有特权为荣,动则前呼后拥,食则挥霍无度,为官与民争利,用人结伙营私。更为严重的是,在个别地方和部门,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抵制。
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甚而以耻为荣,是荣辱观缺失乃至颠倒的表现。造成这种状况有多种因素。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各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市场活动的消极因素,都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一些人经受不住,或甘受驱使,人生观扭曲了,价值观错位了,心底的道德防线溃退了。
“八荣八耻”,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行为道德和思想品格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途径,“八荣八
耻”的提出,是对“以人为本”的新的解释,是对和谐社会的新的要求。既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要求,更是今后实现现代文明的精神标准。
分清荣辱观上的是非,任务十分紧迫繁重。对那些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的事情,需要我们把全社会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让扎根内心的崇高道德约束外在的行动,让人们不愿为、不想为;需要大力弘扬社会正气,营造扬荣抑耻的良好氛围,让人们不耻为、不屑为;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让人们不能为、不敢为。如此多管齐下,相互促进,方能形成良性循环,匡正社会风气。
观念的变革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澄清了荣辱观上的错误认识,确立了是非的明确界限。“荣”是积极奋进的目标,“耻”是防微杜渐的警钟。整个社会形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推为荣之事,同斥为辱之行,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此涵养我们民族的文化底气,打造我们国家的精神基石。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树立新时期的道德观,必须将“八荣八耻”走进内心,融化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做到五个增强”,即增强学习新党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增强理想信念和坚持党的宗旨的自觉性、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增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增强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而贡献的自觉性。时时、处处、事事为广大居民做好表率,做好示范,在居民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
第四篇: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体会
荣辱观是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一个社会对特定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荣与辱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评价手段。何为荣,何为辱,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乃至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及对传统荣辱观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道德建设以及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如果一个社会流行错误的荣辱观念,就不可能拥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和谐的社会秩序。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通过社会舆论和每个人的道德实践,用社会主义光荣感和耻辱感去评价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履行义务,从而形成新的道德自觉。我们要通过“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能进一步明确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最高荣誉。
第一,要做到利国利民。一般来说,对荣与辱的评判是以社会道德为标准的,凡是受到肯定赞美的道德行为就是荣,凡是受
1到否定、谴责的道德行为就是耻。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是最高利益,符合这一根本利益、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有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最高的荣誉。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坚持利国利民,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者,必定会得到人民的褒奖和尊重、肯定和赞美。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生的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表现。一个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价值,离开人生对社会的贡献、责任,就谈不上人生自我价值。只有把个人的全部聪明才智运用到社会奋斗之中,造福于人类,创造人类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第二,要做到知荣知耻。现实生活中,荣耻共存,有荣必有耻,有耻必有荣。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要让人们明确地认识到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总是喜欢荣誉、追求荣誉,而美好的东西总是与丑陋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荣誉也总是与耻辱相联系而产生的。知道何为荣固然重要,知道何为耻更是难得。孔子早就提出“行己有耻”的思想,认为人不可无耻。知耻者,就能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过失,避免再步后尘,从而走出耻辱的阴影;知耻者,就能激发起进取心,争取荣誉。所以说,知耻者近乎勇,有了耻辱心,就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保持人格尊严,就能产生自制力,知道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
第三,要做到明理明法。剥削阶级的荣辱观以个人利益至上,以个人得失为准绳,以个人主义为基础,他们把个人功名利禄作为最高荣誉,一切为了个人的目的,甚至不惜违法。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此相反,认为荣辱与社会利益相一致,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必须合理又合法,不能与社会的公众利益相悖。因此,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求社会成员明理明法。只有明法、知法、守法,才能在社会中严格自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创造性地继承传统荣辱观教育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建立社会舆论平台。一般来说,社会舆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荣辱,社会大众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荣辱观。社会主义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是旗帜鲜明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教育人和影响人。荣辱的核心是道德问题,要大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文化素质,提高明辨是非和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和水平。第二,要建立道德实践平台。道德的实践是人类精神和行为的自律。人的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社会公民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完善自身的品德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在要求。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关于荣辱的价值判断,渗透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渗透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社会公民具体的道德实践,深化对道德品质、价值判断标准的内省式认识和全面理解,使其道德品质在不断自我体悟中发展,确立道德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从而养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荣辱意识。
第三,建立学校教育平台。接受学校教育是社会公民成长的重要阶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社会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形成“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判断渗透到学校教育当中,渗透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当中。要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价值观念渗透到课程的学习中,让青少年在知识的海洋中摄取营养,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念。
第五篇:税务执法学习体会
《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学习心得
按照XX县地税局稽查局执法业务大学习活动的计划,2013年11月11日,稽查局局长XXX主持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的学习。作为宣汉县地税局稽查局检查股的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税法拿捏得当、违法事实定性准确是厘清征管秩序、维护税法严肃的保证;也是推动检查股和稽查局依法稽查,执法法治化所必须的。通过对《征管法》和《实施细则》的学习,我进一步提升了业务素质,强化了执法水平。通过此次学习,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实施细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税收征管法在税法中的地位
税收征管法是程序法。由于在我国一直存在着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现象,致使我国的程序法存在着研究滞后的现象,税收征管法也不例外。实际上,税收征管法在税法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税收征管法是实现税收实体法内容的手段性规范,实体法上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如果不经过具体的程序就只不过是一种主张或“权利义务的假象,”只有在经过一定程序过程产生的确定性判决中,权利义务才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体化或实定化。第二、税收征管法是实现税法诸多原则的重要环节。可举例各种不同纳税人的不同纳税方式的选择。也可举例如诉讼中管辖权的确定。用一句法律上通用的话语:就是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障。第三、税收征管法是我国税收法制建设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使我国的税法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税收征管法立法沿革及相关背景分析
(一)、税收征收管理的意义
1、税收征收管理,可以使税法法规 得到贯彻实施。
2、可以实现税收财政职能。3可以实现税收调控职能 4可以实现税收监督职能
5、可以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提高纳税的自觉性
(二)、税收征管法的立法沿革
目前的《税收征管法》是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并实施的,这一次的修改的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征管法的基础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如不少纳税人不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难以掌握税源情况,漏征漏管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纳税人在银行多开户头,税务机关难以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一些纳税人利用延期纳税的规定拖延税款,影响国家税款的及时收缴。
2、收工作面临的一些新情况需要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比如国家税收优先地位不明确,在一些经济纠纷、企业重组、企业破产过程中国家税款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3、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和执法措施不够规范、完善,对纳税人的合法权利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和保护,税收征管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处理和协调与有关方面的关系。
4、现行税收征管法陆续制定了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修订了刑法,现行征管法需要与这些法律相衔接。
5、纳税人的权益需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