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四项制度》学习体会
《干部四项制度》学习体会
XXX 201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相继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等四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与2002年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规定相配套,从干部监督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形成了‚事前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选人用人监督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必将推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沿着更公开、更透明的轨道前进。本人认真学习了一遍原文,主要体会有以下两点:
一、充分认识学习‚四项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些同志认为,主要领导干部熟知、组织人事干部精通‚四项监督制度‛就可以了,其他干部群众不具体组织和实施干部的选拔任用,学不学无关紧要。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四项监督制度的重要意义、准确理解四项监督制度的内容、深刻领会四项监督制度的精神实质,而出现的认识上的偏差。
四项监督制度着眼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干部监督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干部监督制度体系,对于促进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严格依法照章办事;对于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查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对于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项监督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责任追究主体、情形和实施责任追究的程序和方法,强化了对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及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突出了监督重点,抓住了关键环节,增强了监督效力;四项监督制度互为补充,各有侧重,配套衔接,构成了干部选拔任用‚监督链‛,丰富完善了干部监督工作制度体系。但是,要真正做到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就不仅要使主要领导干部熟知、组织人事干部精通,更要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制度贯彻落实的干部群众基础,从而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让四项制度切实成为防止和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以铁的纪律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二、努力做‚三惟干部‛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四项制度‛列出了应当追究责任的39种主要情形、并规定了责任追究的处理措施、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哪些行为会受到追究,规定了12种应当事先报告的事项,并且‚干部选得行不行、还要让群众评一评‛,树起了‚警示牌‛、架起了‚高压线‛、筑起了‚防火墙‛,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的坚强决心,也反映了全党同志和人民群众‚从严治吏‛的由衷期待。因此,与其说‚四项制度‛是以更加严格的制度监督选人用人行为、约束选人用人权力,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制度保障,不如说是为了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和干部成长成才的健康环境。可见,我们党员干部,应该正确而积极的理解‚四项制度‛,努力做‚三惟‛干部,适应干部人事改革的新趋势和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一是不‚惟上‛,只‚惟民‛。‚四项制度‛体现了对‚一把手‛的约束,对民意的倚重。以前有‚领导说你行,你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这种不良现象,使一些干部只看领导脸色,常常忽视人民群众要求。现在可不行了,领导说你行,还得看群众说你行不行;你本来不行,领导说你行,群众说你不行,领导要被追究责任。所以,干部应该‚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否则‚群众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二是不‚惟私‛,要‚惟公‛。干部要始终以党和国家、人民的事业为重,而不能把‚官位‛作为捞取个人利益的资本,要做国家和人民的公仆、不做领导和金钱美色的奴仆,只有这样的干部才有公信度,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正如***同志讲的:‚人生真正的财富是什么?是钱财吗?它害了多少人!积极做事,为国家、为百姓做事,才最高尚,也最充实!领导干部要算好‘人生大账’,在有限的人生,‘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这样心里才踏实。‘一要干活,二要干净’,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活得充实、积极,才能干出很多有意义的事。‛
三是不‚惟虚‛,只‚惟实‛。过去,一些干部只‚惟虚‛,不‚惟实‛,认为只要搞好形式主义,就容易搞出政绩,就容易升迁。‚四项制度‛的实施,干部‚只有沉得下去,才能提得起来‛,因为只有选拔求真务实的干部,领导才能过好‚四项制度‛的关,才能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曾强调‚六干‛,就是强调‚惟实‛,对我们的干部具有导向性的意义,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应该‚要干‛,真正为国家做实绩、为群众办实事;‚要自己干‛,不能做‚甩手掌柜‛,只做做面上的工作;‚要率先干‛,为一般干部、群众做好表率作用,敢为人先;要以强烈的时代感、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作风‚早干‛;领导干部是否称职,是否优秀,是从工作的开展情况、任务的落实情况、做出成绩的大小情况等方面来评论的,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们在干工作时,不能马马虎虎,‚要高标准地干‛;同时,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一定‚要齐心协力地干‛,才能共创辉煌,只有这样惟实的干部,群众才会相信你、领导才会重用你。
第二篇:四项制度学习体会
坚持三个“下真功夫”
深入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四项监督制度的颁布实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严格依规照章办事,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区县委书记,要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在提高认识、学习宣传、强化执行上“下真功夫”,扎实推进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宣传贯彻。
一、坚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真功夫”,着力增强贯彻四项监督制度的内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四项监督制度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否到位,直接决定着贯彻执行四项监督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首先,四项监督制度在制度建设的创新性上是一个大的提升。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约束权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权力置于阳光下,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诉求。四项监督制度是制度反腐的新成果、监督检查的新完善、权力阳光的新彰显、民主政治的新推进、问责机制的新强化,充分彰显了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坚强决心。其次,四项监督制度在制度建设的操作性上是一个大的提升。《干部任用条例》等党内法规虽然已对干部选任监管作出若干规定,但大多是原则性规定,缺乏操作细则。四项监督制度抓住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问题的关键和症结,使选人用人的责任主体更加明确,责任情形更加具体,政策界限、操作程序、追究措施等更加规范细致,进一步改进了监督视角,完善了监督方法,有利于实现源头“纠偏”。第三,四项监督制度在制度建设的系统性上是一个大的提升。四项监督制度环环相扣、配套衔接,共同构成了 “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可以说打出了治理用人不正之风的一套“组合拳”,为各级党委防范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筑起了“防火墙”,为领导干部履行选任干部职责戴上了“紧箍咒”,为组织部门选任干部架起了“高压线”,也为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干部选任工作授予了“尚方宝剑”。
二、坚持在深入学习宣传上“下真功夫”,着力增强对四项监督制度的理解力
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宣传,是贯彻落实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把学习宣传四项监督制度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重点突出领导干部、组工干部、基层干部群众三个层面,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宣传活动的热潮。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要把四项监督制度列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干部培训主体班次的重要内容,保证领导班子集体学习每月不少于一次;要列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谈话谈心的重要内容,对照检查不足,促进整改提高。特别是基层党委书记要带头记录学习笔记、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作交流发言、带头抓好本地区的学习宣传工作,先学一步、多学一些,做到熟知条例、入心入脑、自觉运用。二是组工干部深入学。要采取集体学习、自学、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组工干部原原本本地搞好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做到准确把握制度的原则要求,精通制度的条款规定、熟练掌握执行的程序方法,做四项监督制度的明白人。要把学习宣传四项监督制度与正在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巩固提高年活动结合起来,与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协助党委抓好干部群众的学习宣传工作结合起来,引导组工干部在学习宣传上走在其他党员干部的前面,自觉做学习和执行的模范。三是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学。要通过邀请专家专题讲解、在新闻媒体开辟学习专栏、组织知识测试等形式,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自觉学习四项监督制度,营造浓厚学习宣传氛围,充分发挥好对四项监督制度执行情况的群众监督作用。要加强对集中学习宣传活动的督促检查,确保扎实开展、不走过场,真正做到“领导干部熟知、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
三、坚持在狠抓落实上“下真功夫”,着力增强四项监督制度的执行力
古语讲: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建设的效用,不仅在于制度的制定,更在于制度的执行。一要强力落实。要以四项监督制度为“镜子”,对照四项监督制度认真查摆工作不足,看选拔任用干部是否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程序和纪律等要求;是否落实了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任用的干部是否群众公认、实绩突出、口碑良好,努力在查找问题中加深理解,在认真整改中加强落实。要加强对四项监督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纳入基层党建检查考核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要内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重视程度,督促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
度。二要探索创新。四项监督制度作为试行的办法,需要在具体执行和落实过程中进一步健全完善和创新发展,使各项制度更加科学管用,更加符合实际。要结合各地实际,采取召开研讨会、发放调查问卷、征求上级组织部门意见等多种方式,紧紧围绕干部的提名推荐、考察酝酿和研究任用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符合实际、公平公正、科学管用的配套制度,促进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三要典型推动。要注重树立和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推进四项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对贯彻四项监督制度到位,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干部群众满意度高的,要及时进行总结,形成典型经验材料,搞好宣传推广;对贯彻四项监督制度不力,出现问题,干部群众意见集中的,要一查到底,绝不手软,绝不迁就。要综合运用典型的示范及警示效应,把责任追究的着眼点放在工作整改、建章立制、弥补漏洞、推进工作再上新台阶上,真正产生“追究一人、教育一批、整改一片”的效用,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科学发展、干事创业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篇:四项制度学习体会
学习贯彻四项监督制度 切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学习体会
近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召开视频会议,对贯彻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四项干部监督制度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监督制度,为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供了有力的制度化武器。要不折不扣执行四项干部监督制度,继续以最坚决的态度同用人上不正之风进行战斗。笔者认为,中央为选人用人树起了“警示牌”,架起了“高压线”,安装了“安全阀”,给靠选人用人谋取不当利益的官员头上悬起了“利剑”。树起了“警示牌”。在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工作中,本人认为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民主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前提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途径。在四项监督制度中明确规定,地方常委会每年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 1 偏低的,要按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新选拔作用干部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理。
这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首次明确规定民主评议的方式方法和使用办法,对发挥群众作用,推进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更加重视群众意见,更加重视新任用干部的群众基础和群众评议结果。
2.有利于新选拔任用干部主动向群众靠拢,取信于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3.有利于上级党组织加强对新选拔任用干部的教育管理,促进干部的健康成长。
二、深化监督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保障
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同样如此,缺乏监督机制,必然导致在干部使用问题上“一言堂”、“带病提拔”等不正常现象。
四项监督制度在加强“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的基础上对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做了明确规定,其主要精神有:
一是将干部选拔任用职责落实到市、县党委书记,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派出的干部考察组负责实施。监督主体明确;
二是对监督内容作了明确规定,监督程序进一步完善; 三是参与监督人员范围广泛,切实做到了民主监督,科学监督。
三、加强教育是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
自觉遵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项规定,是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的最有效的途径。目前在个别党员干部意识当中,习惯于请客送礼、跑官要官,严重损害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信力,损害了整个干部队伍的形象。因此,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是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根本。
在加强教育过程中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要加强对四项监督制度的学习,深刻理解四项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主要精神、主要措施,提高思想认识。
第二要结合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警钟长鸣,时刻提醒党员干部自觉抵御不正之风。
第三教育形式要多种多样,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网上学习交流,推进网上评议,不断拓宽教育渠道,增强教育效果。
四、落实责任是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关键
从最近几起买官骗官、违纪提拔的案件中,我们可以发现,个别领导干部责任意识薄弱,用人失察失误,导致许多不合格人员甚至是违法违纪人员得到提拔重用,给党的事业 3 造成严重损害。造成这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责任追究制度不严,对责任主体查处不力。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首次提出了责任追究原则,对十种违规提拔调整干部的情形作了详细说明,明确规定了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以及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对出现用人失察失误,违纪违法用人的,将做出严肃的查处。
这一办法的制定,将干部选拔任用与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相联系,做到了权责统一、分级负责、严格要求、违规必究,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对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〇一〇年六月
2010年4月,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办发〔2010〕9号)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 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中组发〔2010〕8号),这是党中央在总结以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按照中共武隆县委组织部的精神和要求对这几项制度进行了学习,对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的出台,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一项创新性的重大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反映了全党同志的愿望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四项制度的实施对于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的实施,就是以更加严格的制度监督选人用人行为、约束选人用人权力,坚决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战斗,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制度保障。
四项监督制度通过细化政策界限、规范操作程序、明确追究措施,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责任主体界定不清、责任情形 划分不明、责任追究不到位的情况做出了很好的定位,使责任追究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强化了对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及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突出了监督重点,抓住了关键环节,增强了监督效力,改进了监督视角,完善了监督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选人用人上“表面走程序、背后搞不正之风”的问题。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相辅相承,构成了一个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把选人用人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都纳入监督范围,使之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对用人上出了问题,追究谁、谁追究、如何追究,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制度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群众的意见,广泛吸收群众参与评议,注重群众评议的结果,强调了阳光操作。公开发布监督制度,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内容、明确权力,方便实施监督,明确传达出中央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面敢于接受监督、坦然面对监督、支持鼓励监督的信心。
总之,新颁布实施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的坚强决心,必将推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沿着更公开、更透明的轨道前进。
学习廉政准则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最近印发《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等重要文件,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市委组织部发文要求学习,我局高度重视,于5月10日下午,在局2楼会议室召开党委会,集体认真学习了廉政准则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制度。会后,我又进行了详细学习。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习认识
1、《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依据,是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守。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做到“八个禁止、52条不准”,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要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廉洁奉公,勤政廉政。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都要规规矩矩办事,老老实实做人。要注重操守,两袖清风,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荣辱观、道德观。
2、中央颁布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四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文件,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四项监督制度”的颁布实施,对于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的自觉性,严格依规照章办事;对于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查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对于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四项监督制度”,是贯彻落实好“四项监督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二、学习提高
1、《廉政准则》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遵循的基本原则,虽提纲挈领,然涵盖面广,具有时代特性,是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必学的反腐“经文”。作为一名粮食干部,要认真学习、掌握《廉政准则》的内容,真正触动内心,对准则产生敬畏之心。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而对我来说,更需要持之以恒加强学习,“挤”出更多时间来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通过学习去强化了自我教育,从而提高自律能力。决不能把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当作是一项活动、一阵风,风过则止,要把准则刻在心上。
2、“四项监督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纳入其中的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责任追究办法》,确保对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主体在干部的提名、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会议讨论、决定任免、公示、监督考核考评、回避等流程方面的规定,切实规范自身行为,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严格要求、违规必究的原则,做到选拔任用公平公正。
二、查摆自身
1、对照《廉政准则》,我认真对自己进行了认真查摆。不存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个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从事营利性活动;没有假公济私、化公为私腥味;没有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不存在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等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各种问题。
但存在放松自身廉政学习,没有严格做到“同城不吃饭”、在招待上级领导方面,有超标准现象、有接受烟酒和土特产礼品等现象。
2、“四项监督制度”方面。在选拔任用上,随未有徇私舞弊现象发生,但存在放松监督,简化流程等问题。
四、改正提高
1、要带头做到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坚守思想道德防线、廉洁从政底线、党纪国法红线。要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吸取教训,坚持慎微、慎初,从小处防起,从小节抓起,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要做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表率。同时,学习联系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洁从政,真正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领导干部。
2、“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市委书记毛万春如是说。“四项监督制度”建设的效用,不仅在于制度的制定,更在于制度的执行,而制度的执行力则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所以,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配合局党委,严格遵照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回应干部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以更加严格的制度监督选人用人行为,约束选人用人权力,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第四篇:四项制度学习体会(最终版)
四项监督机制组合出击布下干部选拔任用“防空网”
中小企业创业园区管委会
吴春华
选人用人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责任,关系到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多年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不断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效防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行为,中央一贯重视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管理。四项监督制度是中央又一次推出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法规文件。‚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将选拔任用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过程监督和效果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把选人用人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都纳入了监督范围。应该说,四项监督制度不但是遏制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组合拳‛,更是悬在干部头上的‚一把剑‛,是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客观性、公正性的铁的纪律。
划出了选拔任用干部的‚警戒线‛
明代大学士张居正曾经说过,‚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即制度的效用关键取决于制度的执行。而强有力的执行不但要做到有章必依、执行必严,更要做到违规必究。对于干部选用的监督来说,监督力度的大小,关键在于责任追究力度的大小。四项监督制度中的《责任追究办法》正是为干部选用监督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化武器。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强调,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责任追究办法》列出了责任追究的39种主要情形,明确了责任追究的主体,这就让有关人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范围,使其清楚地知道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行为会受到追究,从而树起了干部选人工作的‚警示牌‛,确保了选人用人程序不错步、不缺步、不偷步。
以《责任追究办法》中明确的8种需要问责组织人事部门的规定为例:唯领导意图是从,标准把关不严、随意放宽干部任职条件,程序履行不规范或时有偷步漏步,规定执行不严肃、随意收窄范围,对问题视而不见,不调查不核实就匆忙上会等均会被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些问责情形的明确,进一步整合了组织部门的监督力量,从制度层面解决了把好干部选任工作组织关口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将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排除在党的干部队伍之外。
可以说,《责任追究办法》不但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架起了‚高压线‛,同时也表现出了我们党同干部选用的不正之风进行战斗的坚强决心。
安上了选拔任用干部的‚过滤器‛
香港《大公报》曾在其刊出文章《对症下药严打‚卖官‛》中说,‚近几年来,中国接连爆出多起‘卖官书记’案,这些案件屡禁不止,其根源就在于地方一把手权力过大。‛的确,地方一把手权利过大,往往靠其个人一句话、一支笔就能决定属下干部升迁,这是部分干部选用不正之风的根源所在。《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明确规定了
干部选用方面哪些情形在进行之前必须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哪些情形必须在决定之前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这就突出了对地方主要领导用人权力的制约,从源头上对干部选用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把关和预防。
《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的制定,意在把严领导干部‚入口关‛,有效推进源头治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选拔任用干部应当事先报告的12种事项和审核程序,其中有的是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问题,有的则是容易让干部群众对用人的公正性产生怀疑的问题。这就将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关口进行了前移,相当于为选人用人安装了‚过滤器‛,体现了干部选拔任用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的原则。有效强化了对选人用人行为的监督,使事前监督和上级监督更加有力,从源头上遏制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拿掉干部选拔任用的‚遮阳伞‛
约束权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把权力置于阳光下。《‚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强化了‚事后‛监督,规定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这就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的民主评议,使得那些在选人用人上‚表面走程序、背后搞不正之风‛的‚猫腻‛无处遁形。
《‚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同时明确选拔任用干部不仅要看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更要看干部群众对本地区、本部门选人用人的满意
度,即衡量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既要看过程更要看结果。‚干部选得行不行,人民群众评一评。‛从人民群众的视角为评估选人用人的效果提供了‚度量衡‛。从而扩大了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民主性,加大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约束力度,改进了监督方式,增强了监督效果,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应该说,这是对干部选拔任用的评议工作的延伸,是我们党在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监督工作的一项创新性举措。全面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将两项评议结果进行对照、综合分析,不仅有利于客观地评价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有利于发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各地区真正选好人、用好人提供了保障。
竖起了选拔任用干部的‚反光镜‛
监督原则要求惩防结合。但惩罚并不是目的,关键在于预防,四项监督制度也不例外。在《责任追究办法》《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和《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充分发挥其预防效用的基础上,《离任检查办法》的制定更对整个预防体系进行了加固。
《离任检查办法》规定,县党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即在市县委书记离任的时候,对其用人情况进行一次统一的清查。这种倒逼机制可以说是一种‚用人审计‛,是对市县委书记任职期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次总把关。它将市县党委书记履行选人用人职责情况与自身的进退流转挂起钩来,促使他们慎始慎终,正确行使用人权。这种责任倒追制度检查的是离任者,制约的是在任者,教育的是继任者,有利于警示市县党委书记及早发现问题,促进其及早解决问题,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四项监督制度相互衔接配套,通过细化政策界限、规范操作程序、明确追究责任强化了对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及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解决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得干部任用工作的监督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四项监督机制的出台,极大地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信心,它也必将为进一步防止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起到积极而巨大的作用。
第五篇:干部监督四项制度
选人用人公信度专项治理活动学习资料
干部监督四项制度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严格要求、违规必究的原则。
第三条 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责任追究。
第四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一)违反干部任免程序和规定,个人指定提拔、调整人选的;
(二)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的;
(三)不按照规定召开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
(四)个人决定干部任免或者个人改变党委(党组)会议集体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的;
(五)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
(六)违反规定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
(七)授意、指使、强令组织人事部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者阻挠、制止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对选人用人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
(八)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九)本地区本部门用人上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
(十)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选人用人公信度专项治理活动学习资料
在发生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下,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的用人行为,不列入责任追究范围,但事后应当履行有关干部任免程序,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第五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的基本条件、任职资格、方式、程序和范围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
(二)不如实向党委(党组)报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等情况的;
(三)不按照规定征求纪检监察机关对拟任人选的意见,或者不如实向党委(党组)报告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建议的;
(四)不按照规定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
(五)对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不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核实后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
(六)对本地区本部门领导成员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行为不提出反对意见的;
(七)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不力,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
(八)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第六条 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更改、伪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的;
(二)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范围进行考察的;
(三)对反映考察对象问题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举报不进行调查核实或者不如实报告的;
(四)隐瞒、歪曲、泄露考察情况的;
(五)接受考察对象或者考察对象请托人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或者支付凭证等财物,参加考察对象或者考察对象请托人安排的消费活动,以及接受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特殊接待的;
(六)不认真审核干部档案,导致干部信息不准确,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按照规定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的; 选人用人公信度专项治理活动学习资料
(八)有其他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行为的。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行为,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级党委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并负责审核下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
第三条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要求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
(一)在机构变动或者主要领导成员已经明确即将离任时确因工作需要提拔、调整干部的;
(二)越级提拔干部的;
(三)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个别特殊需要的领导成员人选,不经民主推荐,由组织推荐提名作为考察对象的;
(四)市、县、乡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3年进行调整的;
(五)其他应当事先报批的事项。
本条第(四)项需要报经更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同意。
报告内容包括提拔调整干部的原由,拟提拔调整对象个人情况、任用意向,职数配备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四条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一)破格提拔干部的;
(二)除领导班子换届外,一批集中调整干部数量较大的(具体数量界限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实际确定);
(三)领导干部的近亲属在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系统)内提拔任用,或者在领导干部所在地区提拔担任下一级领导职务的;
(四)领导干部的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提拔任用的;
选人用人公信度专项治理活动学习资料
(五)领导干部因被问责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拟重新任用的;
(六)超过任职年龄或者规定任期需要继续留任的;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条第(三)项所称领导干部的近亲属,是指与领导干部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
征求意见应当以书面形式事前函报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随函附报拟提拔任用干部的《干部任免审批表》、考察材料等。
第五条 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审核报告事项,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未经答复,不得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相关任用事项。党委(党组)会议讨论研究有关干部任用时,本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如实报告征求意见的情况。
第六条 凡违反本办法作出的干部任用决定,应当予以纠正,并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八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以下简称“一报告两评议”)。
第三条 “一报告两评议”一般安排在当年年底或者次年年初的全委(扩大)会上进行,可以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总结或者考核结合进行。下列人员参加民主评议: 选人用人公信度专项治理活动学习资料
(一)全委会成员;
(二)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
(三)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
(四)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及本级党委、政府派出机构的主要领导成员;
(五)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
(六)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第四条 党委负责人代表常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题报告可作为单独的报告,也可作为常委会工作报告的一个专项内容。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选拔任用干部的总体情况;
(二)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
(三)创新选人用人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的情况;
(四)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情况(包括上评议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第五条 参加评议人员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表》和《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表》。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的对象包括近一年内选拔任用的下列人员:
(一)下一级党委、政府正职领导干部;
(二)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干部;
(三)由本级党委管理的其他正职领导干部;
(四)破格提拔(含越级提拔)的由本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
(五)其他提拔担任重要岗位领导职务的干部(具体评议对象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方党政领导班子集中换届时,可以只对本级党委新提拔的正职领导干部进行评议。
第六条 “一报告两评议”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会同本级党委组织实施。本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提前将开展“一报告两评议”的具体安排报告上级党委组织部 选人用人公信度专项治理活动学习资料
门。民主评议表的收集、统计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负责,本级党委组织部门配合做好有关工作。
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或者巡视组本已经对该地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过检查和民主评议的,经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同意,可不再进行民主评议。
第七条 “一报告两评议”结束后,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及时反馈民主评议结果。党委常委会应当对民主评议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全委会成员通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结果和相关整改措施。
第八条 根据民主评议结果,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民主评议满意度高、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扬;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后,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督促进行整改。
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意见集中的干部,本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对其选拔任用情况作出说明,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理。
第九条 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应当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不准干扰参加评议人员表达真实看法,不准更改、伪造民主评议结果,不得以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民主评议。
第十条 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总结或者考核开展“一报告两评议”。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促进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书记(以下简称市县党委书记)认真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是指市县党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选人用人公信度专项治理活动学习资料
第三条 对因拟提拔使用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一般结合干部考察进行,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派出的干部考察组负责实施。
第四条 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对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任职期间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
(二)任职期间市县党委选拔任用的干部的情况;
(三)任职期间本地区用人风气的情况;
(四)任职期间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的情况特别是离任前有无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情况;
(五)任职期间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情况;
(六)其他应当检查的情况。
第六条 离任检查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报告任职期间第五条所列情况;
(二)在一定范围内对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和市县党委近期新任用的干部进行民主评议;
(三)通过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受理举报等方式听取干部群众意见;
(四)查阅干部任免相关材料;
(五)向下达检查任务的党委组织部门报告检查情况;
(六)向被检查的市县党委书记反馈检查结果。
市县党委集中换届时,对拟提拔使用的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离任检查,除本条第(一)、(二)项外,其他程序可以结合考察工作适当简化。
第七条 对拟提拔使用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民主评议,参加人员范围与考察时的参加民主测评人员范围一致。
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民主评议,一般由下列人员参加:
(一)全委会成员;
(二)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 选人用人公信度专项治理活动学习资料
(三)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
(四)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
(五)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
第八条 检查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市县党委书记的重要依据。对民主评议中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好”、“较好”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的人员,经组织考核认定,要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
拟提拔使用干部的考察材料中应当反映检查情况和民主评议结果。第九条 检查发现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存在严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问题的,以及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要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属实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对于拟提拔使用的,先取消其提拔资格,再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对于在新任用的干部民主评议中满意度明显偏低的干部,市县党委书记应当就其任用情况作出说明。考察组或者检查组应当对其任用过程进行调查了解。
第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党政机关直属单位党组(党委)书记的离任检查,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