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血清学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猪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制约生猪产业的发展。2004年我们引进了带有外种血缘的外种猪洋二元母猪,进行了优良品种推广,结果80%的猪场母猪普遍出现第一胎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高达20%,而母猪一般无临庆症状,对这情况我们凝似是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故进行了血清调查。共采血抽样237份,分离血清212份,并对分得的212份血清全部进行蓝耳病(pRRS)检测,其中阳性80份,阳性率37.7%;对其中的160份血清进行了伪狂犬(pR)检测,160份进行了猪瘟(HC)检测,160份血清进行了细小病毒(ppV)检测。结果表明:一十三个猪场均有以上母猪繁殖障碍病存在。由此可见:母猪繁殖障碍病在我县外种猪场已普遍存在。
关键词: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调查;血清学;检测
As hog farms have increased in both size and efficiency,so have hog disease types,In rencent yesrs,the problem has been especially serious among breeding sows,where disease has increased inferticity and negative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g breeding industry In 2004,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237 sous From these,212 samples of serum were successfully produced and tested for bluc Ear pisease(pRRS).The positive test rate Was 37.7 percent(80 positive samples)Also tests for three types of disease porcine pseuudo rabies(pR),swine Fever(HC),and wicroscopic Viral infection(ppV)were performed,each test on 160 of the samples.Sow;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是近年来危害母猪的一种主要的疫病,现已被广范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畸形胎和母猪不育、配不上种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此病主要包括猪瘟(HC)、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V)、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乙型脑炎(JE)等几种病。2004年我们对存在有明显繁殖障碍病的13个猪场的237母猪头进行采血,分离血清212份,并对分得的212份血清全部进行了检测,对其中的160份血清进行了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母猪繁殖障碍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现将详细情况分述如下。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被检血清
被检血清来13个母猪场,耳静脉采血,3600转/min分离血清,待检。
1.1.2 主要诊断试剂
蓝耳病ELISA试剂盒:由美国IDEXX公司提供;
猪瘟诊断抗原及阴、阳性血清:由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
猪伪狂犬LAT诊断液试剂盒:由华中农业大学提供;
猪细小病毒LAT诊断液试剂盒:由华中农业大学提供。
1.2 方法
1.2.1母猪繁殖于呼吸综合症方法:间接ELISA
A采样:常规采血,分离血清,无腐败、溶血、凝块和沉淀。
B准备:
A试验前将所有试剂从冰箱中取出,置室温下达到室温,并轻轻摇匀,用后立即放回冰箱。
B将达到室温并完全溶解的洗液深缩用灭菌水或去离子水稀释10倍。
C将待检血清用稀释液进行40倍稀释;注意匆将阳性/阴性对照血清稀释。
C取出抗原孢被的96孔板(该板的1、3、5、7、9、11列孔包被的pRRS抗原,2、4、6、8、10、12列孔包被的正常MARC—145细胞抗原),在工作表上标记好样品的位置。
D取100UL阴性血清分别加入C1、C2、D1、D2孔中。
E取100UL阳性血清分别加入A1、A2、B1、B2孔中。
F取100UL稀释的待检血清分别加入相邻的pRRS抗原孔和MARC—145细胞抗原孔(NHC)中。
H在室温下孵育30mim。
L将反应板孔里的液体倒入废液缸,并在吸水纸上扣干。
J每孔加入300UL洗涤液(含Tween—20的pBS),置室温约3mim,弃去孔中液体,重复3—5次,最后一次在吸水纸水轻轻扣干。
K每孔加入100UL酶标抗体复合物,在室温下孵育30mim。并利用此空隙,取等量底物浓缩液和底物稀释液混匀(如5.5ml:5.5ml)。
L重复I、J操作。
M每孔加入100UL稀释好底物溶液,在室温下孵育15mim。
N每孔加入100 终止液
O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于650NM波长下测定各孔的吸光度值。
Q结果判定:
a pc:pRRS—NC:pRRS≥0.150,试验方成立。
b S/p≥0.4,样品血清pRRS抗体阳性;S/p<0.4,样品血清pRRS抗体阴性。
1.2.2 猪瘟检测方法:正向血凝试验
a取一洁净玻片,以蜡笔划成3—4c㎡小格,如下图
血清号 第1格 第2格 第3格 第4格
阳性血清对照 0.08ml 0.04ml 0.02ml 0.01ml
阴性血清对照 0.08ml 0.04ml 0.02ml 0.01ml
血清样品1 0.08ml 0.04ml 0.02ml 0.01ml
血清样品2 0.08ml 0.04ml 0.02ml 0.01ml
b试验前,先将待检血清、标准血清和抗原置于室温,使其达到20℃。
B将待检血清、标准血清按上表中的量,垂直接触玻片分别加到各方格内。
C摇匀抗原,每一血清格内分别垂直加入0.03ml抗原。
D自0.01ml血清格开始,用牙签将抗原与血清完全混合,摊开直径2CM左右,依次至0.02ml、0.04ml、0.08m血清格,一个血清样使用一牙签。
E轻轻摇动玻片后,室温静置5—8min。春冬季节室温较低时,可置于30℃左右的温箱中。
F记录结果
出现大凝集片或小粒状物,液体完全透明,即100%凝集。
有明显凝集片和粒,液体几乎完全透明,即75%凝集。
有可见凝集片和颗粒,液体不甚透明,即50%凝集。
1.2.3 猪伪狂犬检测方法:乳胶凝集试验
操作步骤
取待检样品、阳性/阴性对照血清和稀释液各一滴,分别置于玻片上,各加一滴乳胶抗原,用牙签或火柴棍搅拌,并轻轻摇动1—2min后,于3—5min内观察结果。
也可将血清作倍比连续稀释,每个稀释度加乳胶抗原进行定量分析。
C判定结果:
A所有对照成立,即阳性血清呈“ ”,阴性血清和稀释液呈“—”,试验方有效。样品出现“++”以上者为阳性。
1.2.4 猪细小病毒检测方法:乳胶凝集试验。
调查内容
2.1 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查阅记录,调查种源、胎次,发病的季节性。
2.2 饲养管理调查:主要包括饲料质量,营养成份,有无霉变;有无环境、机械等不良因素引起的,防疫、免疫、消毒是否落实到位。
2.3 临床病例剖解:包括对繁殖母猪的临床检查及对发病母猪所产部分弱仔及新生病仔猪的病理剖检观察。
2.4 血清学检测:对采得的212份血清样品进行蓝耳病抗体检测和部分血清的伪狂犬、猪瘟、猪细小病毒检测。
检测结果及讨论
3.1发生繁殖障碍的母猪有长白、约克及长白╳约克,发病母猪没有明显的品系差别;发病的胎次主要集中在第一胎,在第一胎过后,很多母猪不再表现明显的繁殖障碍病(说明在第一胎过后产生了抗体对该病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力);发病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猪主要表现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和新生仔猪发病死亡。
3.2 猪场的饲料基本上都统一饲喂母猪专用料,不存在霉变和质量问题,也无环境或机械因素引起的流产和死胎。在采血检查时除两家猪场拿不出严格的免疫记录档案外,其他猪场都按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并做到定期消毒。
3.3 剖检弱仔和新生病仔猪,大体表现一致,体表贫血苍白,皮下脂肪多黄染,肾呈土黄色,在表面有小出血点,有的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样状,心包积液,小叶性肺炎,肝褐黄色。
3.4 血清学检测结果: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血清学检测统计表
猪场 蓝耳病 伪狂犬 细小病毒 繁殖障
碍病史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1场 35 10 28.6% 14 8 57.1% 14 6 42.9% 11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
2场 32 7 21.9% 17 10 58.8% 17 8 47.1% 记载不详
3场 14 5 35.7% 14 10 71.4% 14 9 64.3% 14头流产、死胎、木乃伊
4场 20 14 70.0% 20 14 70.0% 20 16 80.0% 4头发流产
5场 26 13 50.0% 13 11 84.6% 13 9 69.2% 记载不详
6场 13 2 15.4% 13 6 46.2% 13 7 53.8% 9头流产、死胎、弱仔、木乃伊、7场 9 1 11.1% 9 6 66.7% 9 5 55.6% 1配不上种、1头产死胎、7头流产、弱仔
8场 11 0 0.0% 11 8 72.7% 11 8 72.7% 11头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
9场 12 7 58.3% 12 6 50.0% 12 7 58.3% 12头流产、死胎、弱仔、木乃伊
10场 7 2 28.6% 7 6 85.7% 7 4 57.1% 7死胎、木乃伊
11场 7 3 42.9% 4 2 50.0% 4 3 75.0% 7头发生过流产、死胎、木乃伊
12场 24 16 66.7% 24 20 83.3% 24 17 70.8% 24头发生过流产、死胎、弱仔
13场 2 0 0.0% 2 2 100.0% 2 1 50.0% 2头后备发病猪
合计 212 80 37.7% 160 109 68.1% 160 100 62.5% 110头繁
殖障碍
小结与分析
4.1 通过流行病学、饲料、饲养管理和对弱仔、新生病仔猪剖检等各个方面的调查,排除了母猪繁殖障碍病因为品种、种源、饲料和饲养管理因素造成的可能。因为剖检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说明是由病毒或病原微生物等致病因素引起。
4.2 本次监测采样全由专业人员把关操作,蓝耳病检测采用美国进口ELISA试剂,微电脑数控机洗板,伪狂犬、细小病毒采用华中农业大学LAT试剂盒,其灵敏度高,监测结果可靠。
4.3 监测猪均未接种蓝耳病疫苗免疫,经过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疫苗免疫,被监测种猪群体中有蓝耳病阳性(+),说明有感染猪或曾经感染过;伪狂犬、细小病毒的免疫合格率分别达到68.1%和72.5%说明了种猪的免疫效果较好。
4.4 本次监测的样本较大,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监测结果,蓝耳病样品阳性37.7%(80/212),其中1至5场样品阳性率38.58%(49/127),猪场蓝耳病样品阳性率比较高;伪狂犬和细小病毒的免疫阳性率比较高,说明种猪在经过免疫或曾经感染后产生了对该病的较高抵抗力,免受强毒的攻击。
4.5 在本次的调查中还发现,同一头猪在蓝耳病呈阴性(-),伪狂犬、细小病毒免疫抗体都达到免疫保护力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繁殖障碍病,说明该猪场发生的繁殖病不仅由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引起,还有其它繁殖障碍疾病参与。
防制建议
繁殖障碍性疾病,特别是蓝耳病,它是我县的首次监测到的一个新病,它对养猪业的危害较重,一是引起严重的种猪繁殖障碍,导致其它疫病的免疫抑制,产生免疫失败;二是隐性猪瘟很难控制和消除,是母猪繁殖障碍的潜在杀手;三是猪伪狂犬和猪细小病毒通过免疫后不能准确的判断是否是决定性致病因素。面对当前繁殖障碍病,首先是加强蓝耳病的免疫,控制毒力在群内的进一步传播;其次是进一步加强猪瘟、猪伪狂犬、猪细小病毒的免疫,使猪群免疫合格率提高,降低因此三种病导致流产、死胎等的可能;第三是严把引种关,避免到蓝耳病疫区调种猪,引种时必须经蓝耳病检测阴性(-)方能引进;第四是进一步对几种繁殖病进行准确的监测诊断,并加大监测面,淘汰净化阳性病猪,保持猪场干净。
参考文献
1.《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
2.《基础兽医学》;
3.《动物实验室操作技术基础知识》;
第二篇:母猪繁殖障碍的处理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的处理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有传染性疾病引起的,也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母猪非传染性不孕症主要包括青年母猪初情期迟缓、经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配种后不受孕、发情微弱以及卵巢囊肿。
一、初情期迟缓
生长发育正常的大型后备母猪,若达7月龄后仍未见发情的,即可视为初情期迟缓。
(一)原因
①卵巢发育不全:多发于长期患慢性消化系统病、慢性呼吸系统病、寄生虫病的小母猪。由于卵巢发育不全,使得卵巢内没有大的卵泡发育以致不能分泌足够的激素引起发情。
对患猪剖检观察时可发现卵巢小而没有弹性,表面光滑没有凹凸形状。即使有卵泡发育也形如米粒,发育不到大豆粒大小,也找不到以往曾经发过情、排过卵的痕迹。
②异性刺激不够:猪的初情期早晚除遗传因素决定外,同时与后备母猪开始接触公猪的时间有关系。有实验证明,当小母猪达160—180日龄时,用性成熟的公猪进行直接刺激,可以初情期提前约30天。同时证明,公猪与母猪每天接触1—2小时产生的刺激效果与公猪和母猪持续接触产生的效果一样,用不同公猪多次刺激比用同一头公猪多次刺激效果好。
③饲养管理不当:后备母猪在培育期间由于营养水平过低或过高,造成母猪体况过瘦或过肥都会影响其性成熟的正常到来。有些体况虽为正常,但在前期饲养中,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E、生物素等养分,性腺发育受到抑制,性成熟会延期到来。再者,每圈饲养4—6头为宜,单圈饲养1头对母猪的发情有不利影响。过分拥挤及频繁打斗可导致初情期延迟。
④安静发情:个别青年母猪已经达到性成熟年龄,体内卵巢活动及卵泡发育也正常,却迟迟不表现发情症状或在公猪存在时不表现站立反射。这种现象叫安静发情或微弱发情。
微弱发情可采取一定措施,母猪可以受孕。
这种情况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引进猪种及培育猪种,发情表现不明显,尤其后备母猪。
(二)防治
对发情迟缓的母猪,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①营养调控:体况瘦弱的母猪应加强营养,短期优饲,补喂优质青绿饲料,使其尽快达到7—8成膘;对过肥母猪实行限饲,多运动少给料,直到恢复种用体况。
②管理措施:对母猪进行调圈处理。公猪刺激。过肥母猪进行饥饿处理,与以前饲料减半。
③激素诱导:对不发情后备母猪肌注800—1000单位孕马血清诱导发情和排卵,再注射600—800单位HCG可在3—5天内表现发情和卵泡成熟排卵。④考虑遗传因素:采取多种措施,母猪在9—10月龄还不见初情期的,可能为遗传原因或其他原因,应及时淘汰,以免造成更多的损失。
二、母猪断奶后不发情(乏情)
经产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由于季节、天气、哺乳时间、哺乳头数、断奶时母猪的膘情、生殖器官恢复状态等不同,发情早晚也不同。特别是对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一般规律是:断奶后由于黄体的迅速退化,卵泡开始发育,到第3至第5日可见外阴部发红肿大,到第7日便可配种。夏季高温、高湿季节母猪断奶后再发情的时间稍有推迟,一般不超过断奶后第10天大部分猪便可配种。
异常情况:第10天以后仍不发情,考虑改善饲养管理。
第15天以后仍不发情,应作不发情猪处理。如果我们不好确定,可以等候一个情期的时间。
(一)原因
①年龄胎次:正常情况下,85%—90的经产母猪在断奶后7天表现发情。却只有60—70%的后备母猪在首次分娩后第一周发情。这就是全世界养猪业普通表现的二胎母猪不发情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后备母猪身体仍在发育中,按体重来讲,没有完全达到体成熟;后备母猪在第一胎哺乳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哺育的现象,从而使母猪子宫恢复过程处长。
与这一问题同时产生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二胎母猪产仔数降低。但如果采用激素的方法,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②气温与光照:
高温:夏天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卵巢和发情活动受到抑制。7、8、9月份断奶的成年母猪乏情率比其他时间断奶的高,青年母猪尤其明显。这些母猪不发情时间可以超过数十日。季节对舍外和舍内饲养的母猪发情影响都很明显。每日光照超过12小时对发情有抑制作用。
③猪群大小:断奶后单独圈养的成年母猪发情率要比成群饲养的母猪高。原因是随着猪群的增大,彼此间相互咬架,增大了蹄肢病和乳腺病的发生,营养吸收效果变差;公猪和人工观察发情效果变差。
④营养:引起乏情的最常见因素是能量不足。对母猪来讲,配种时的状况与哺乳期的饲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哺乳期要使母猪体重损失控制在最低的水平,对后备母猪尤其如此。在哺乳期一周后,母猪应采取自由采食。夏天炎热季节,要保证猪的食欲。成群饲养的母猪,要对个别瘦弱母猪进行特别维护。
⑤管理因素:在管理上,熟悉和掌握母猪的发情鉴定技术。有较好的配种设施。
(二)预防 ①加强对母猪的管理。
哺乳期的母猪,每天饲料需要量是2.5千克,再根据其仔猪头数的多少相应增加饲料,每头仔猪增加0.3千克饲料;或让母猪自由采食。断奶后母猪要根据体况合圈,体况差的合在一起。比较瘦弱母猪要单独饲养。
每天用试情公猪与母猪接触一次,促进母猪发情。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或喂以青饲料补充维生素,可促进发情。
增加母猪运动和光照时间,避免母猪过于肥胖而不发情。
(三)治疗
原则:根据正确的诊断结果,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对初产母猪,断奶后当天肌肉注射孕马血清1000—1500单位。经产母猪,经15天仍不发情母猪,注意观察发情,在21—23天仍看不见发情,根据膘情状态、体形大小,再行肌注孕马血清1000—1500单位,同时注射HCG500单位。
三、多次配种后不受胎
母猪多次发情配种超过3次,仍然不怀孕,即称累配不妊母猪。其发生率随母猪群体的增大而升高。这类猪占猪场淘汰母猪的8—10%。
(一)原因:引起母猪屡配不妊的原因,根据母猪交配后或人工授予精后再发情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1、交配后21天前后再发情的母猪,属于正常性周期天数范围内的再发情,说明其卵巢功能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发生配种后不受胎的原因有3种:①受精发生障碍。如因子宫炎或子宫内分泌物阻碍精子的运动和生存,精子达不到受精部位;输卵管炎或水肿,蓄脓症以及卵巢粘连等,均可引起输卵管闭锁,不能受精。②受精卵死亡:或因发情早期或晚期授精,以及使用了保存时间长的精液;或因公猪热应激体温升高以后配种,导致受精卵早期死亡;③胚胎在交配后12天内死亡。即在子宫内游浮的胚胎着床前,常因子宫乳组成的异常或遭受高温、咬架、转栏、运输和采食过量浓度饲料或霉变饲料等应激作用,影响了胚胎的着床而迅速死亡。
2、是配种25天以后再发情的母猪,由于交配时或产后生殖器官感染,胚胎发生死亡并被吸收,子宫内胚胎全部消失。母猪可再发情。若是胎儿骨骼形成后死亡,可引起干尸化,长期停滞在子宫内,可引起母猪不发情。
3、引起母猪配种后不受胎的原因,除注意母猪方面的细菌感染、激素分泌失调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素外,在公猪方面应作精液检查,特别是在炎热夏季精液质量会出现暂时性的降低,而受胎率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预防:黄体酮30—40毫克或雌激素6—8毫克,配种当日肌肉注射;或据松浦荣次等用25%葡萄糖溶液30—50毫升,加入氯霉素750毫克,于最后一次配种(授精)后3—4小时注入子宫内,可使受胎率达到74.23%—80.32%。针对上述致病原因,这是预防母猪配种后不受胎的有效措施。
四、卵巢囊肿
(一)病因:卵巢囊肿是猪卵巢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一侧或两侧卵巢均可发生,有的囊泡直径可达5厘米以上,这样的囊泡有达几十个以上,有的重量达500克以上。有些妊娠母猪也有1—2个囊肿。卵泡的生长、发育、成熟及取决于垂体的FSH和LH平衡作用。特别是在排卵上FSH和LH两者间的平衡尤其重要。如果没有达到平衡,LH量减少,则不发生排卵,卵泡里逐渐积留许多的泡液,使卵泡增大。许多囊肿卵泡直径达14毫米以上。卵巢囊肿的原因之一是促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二)症状:卵巢囊肿分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猪主要形成黄体囊肿,其临床症状就是不发情。屠宰时可以发现囊肿黄体由几层黄体细胞构成。在用直肠检查法诊断此病菌时,能在子宫颈稍前方发现有葡萄状的囊状物,要做好完整诊断还应配合临床观察法,看其发情与否。
(三)防治:卵巢囊肿的治疗,可以使用促黄体制剂,如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或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等,引起黄体退化。用LHRH100—300微克,一次肌肉注射,并通过直肠检查判断卵巢的反应性,反复使用2—4次。从治疗到呈现发情约22天,其发情率达77.4%(41/53),受胎率达70.3%(26/37);再者用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APC)肌肉注射,也能获得良好的受胎效果;黄体酮40毫克肌注也有效果。
第三篇:常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常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11-09-20 来源: 作者: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的发展,猪繁殖疾病已成为大中型饲养场最重要疾病之一。引起猪繁殖障碍的因素很多,包括病原传染性因素和营养、环境、毒素等非传染性因素。病原性因素主要包括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us,PPV)、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猪伪狂犬病(Swine pseudorabies,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温和性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猪肠病毒综合征(Stillbirth mummification embryonic death infertility,SMEDI)等因素。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猪繁殖性疾病:
猪细小病毒
(1)预防:
初产母猪和育成公猪在配种前1月~2个月接种疫苗。
(2)治疗:
本病无特效药治疗,通常应用对症疗法,可以减少仔猪死亡率,促进康复。
发病后要及时补水和补盐,给大量的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用菌痢消或痢克沙或强效菌毒杀(0.1-0.15ML/KG)防止继发感染可减少死亡率。可试用康复母猪抗凝血或高免血清每日口服10毫升,连用3天,对新生仔猪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同时应立即封锁,严格消毒猪舍、用具、及通道等。
(二)乙型脑炎
(1)预防:
A 对于没有疫情的猪场,应对对后备母猪在5月龄~6月龄注射弱毒苗或灭活苗,每年2次,其他猪应在流行季节来临前1个月注射灭活苗。
B 对于有疫情的猪场:
a.把小母猪赶入关养过阳性猪的栏圈内饲养;
b.饲喂阳性猪的新鲜粪便,使其通过感染而建立主动免疫力,以免在首次怀孕时感染而引起繁殖障碍,也有将木乃伊猪捣碎喂小母猪的。
c.母猪在配种前几周注射疫苗,一般要求母源抗体转阴之后注苗。灭能苗安全有效,免疫期4个月以上,可保护母猪经胎盘感染PPV,经产母猪和公猪也应接种疫苗,以减少带毒和排毒。以通过猪睾丸(ST)细胞120~165代致弱的PPV毒株,以胎猪肾(PFK)细胞培养制成的弱毒苗,肌肉注射后可预防初产母猪的PPV感染,虽然疫苗毒株不会透过怀孕的胎盘屏障,但当直接接种子宫内时对胎儿有致病性,因此这种疫苗只宜用于未怀孕的初产母猪。目前,有的国家已研制出了二联、三联和四联疫苗,供防制多种传染性母猪繁殖扰乱用。
d.一旦发生疫情,还要用瘟毒康和高热混感清或黄金散和混感双效拌料,连用七天,预防继发感染。
(2)治疗
加强护理和消炎,以防并发症。肌肉注射正源聚抗和菌毒克星注射液,每日1次,连用5天;对延时分娩的病猪及时注射前列腺烯醇注射液引产,防止胎儿fb,滞留子宫引起子宫内膜炎及不孕;对心功能差的使用强心药,机体脱水的要静脉补液等。
(三)猪伪狂犬病
(1)预防:
a.本病主要应以预防为主,对新引进的猪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引进后要隔离观察、抽血检验,对检出阳性猪要注射疫苗,不可做种用。
b.母猪配种前及临产前1个月左右预防注射疫苗。育肥猪或断奶猪也应在2~4月龄时用活苗或灭活苗免疫,如果只免疫种猪,育肥猪感染病毒后可向外排毒,直接威胁种猪群。
c.猪场要进行定期严格的消毒措施,最好使用2%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或酚类消毒剂。其粪尿应放入发酵池或沼气处处理,以免扩大传染本病。
d.在猪场内要进行严格的灭鼠措施,消灭鼠类带毒传播疾病的危险
e.一旦发生疫情,除了严格消毒外,还应用些黄金肽和头孢拉定或圆蓝混感康和头孢拉定拌料,连用七天,防止继发感染。
(2)治疗: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对感染发病猪可注射猪伪狂犬病高免血清,它对断奶仔猪有明显效果,同时应用正源聚抗注射液和菌毒克星或克毒星和百特先锋治疗。对未发病受威胁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四)猪瘟 猪瘟的免疫程序:
①仔猪出生后20日龄首免,60日龄后2免。
②新生的仔猪实行乳猪超前免疫(又称零时免疫),方法为:仔猪出生后,在没有喂奶之前进行猪瘟疫苗的注射,剂量为1-1.5头份,注疫苗后1小时再给仔猪喂奶。实施乳猪超前免疫的仔猪,在45日龄进行一次5头份/头的猪瘟疫苗注射,可以保护育肥猪在整个饲养期内不发生猪瘟。应该注意的是,乳猪的超前免疫工作应在仔猪出生后3小时以内做完。并且疫苗的剂量不要加大,以免发生过敏,有注疫苗后过敏的仔猪,应用肾上腺素解敏。如因母猪的年龄、体况的影响,导致分娩时间延长,则可以配合母猪同期分娩诱导技术,使母猪的生产过程缩短,并且时间集中,从而方便稀释后的猪瘟疫苗的使用和保管,不致因稀释后疫苗的存放时间过长而导致效价降低或者失效,造成免疫失败。
③种用公母猪,每半年一次的猪瘟疫苗的注射,剂量为6头份/头。也可以在母猪配种前,注射猪瘟疫苗。母猪在妊娠前期40天内,不要做猪瘟疫苗,特别是大剂量的猪瘟疫苗,会透过母猪的胎盘,对胚胎期的仔猪造成隐性感染。猪瘟疫苗免疫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① 猪瘟疫苗可分为组织苗和细胞苗两种,在现场使用中,猪瘟兔化弱毒细胞活疫苗的效果好于猪瘟兔化弱毒组织活疫苗,所以尽量在猪瘟免疫中选用猪瘟兔化弱毒细胞活疫苗。疫苗稀释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用完(25℃以下2小时,25℃以上1小时)。注射的剂量要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并参照免疫程序来确定。注射时,要坚持一头猪换一个针头,防止因针头污染而传染其它的猪,紧急免疫注射时更应该注意。疫苗在注射及保管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让阳光直射,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瞬间灭活猪瘟疫苗。
② 在注射猪瘟疫苗的前后一周,尽量不要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尤其是抗病毒的药物。猪瘟的免疫时间要和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时间间隔2周以上,因有资料证实,猪的蓝耳病疫苗的免疫和猪瘟的免疫时间间隔过近的话,猪蓝耳病的免疫会严重影响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其它的猪病的疫苗免疫也应该间隔在5-7天以上。
③ 在免疫猪瘟疫苗的时候,因病情需要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在停药后,需要重新补免猪瘟疫苗。因为此类药物是免疫抑制剂,在免疫过程中使用,会抑制猪瘟特异抗体的产生。猪瘟的治疗
①进行猪瘟疫苗的主动免疫
确诊为猪瘟后,应该迅速的进行全群猪的紧急猪瘟疫苗免疫。免疫的剂量在每头10
头份。在使用疫苗的同时,应该使用猪用的基因工程白细胞干扰素进行注射。实践
证明,猪用的基因工程干扰素与猪瘟疫苗同时使用,可以加快病猪猪瘟特异抗体的
产生过程,并且可以非特异全面提高体液抗体的水平。
②使用抗生素、退热药进行猪瘟并发和继发疾病的对症治疗
因为在猪瘟发生后,往往并发其它的猪的细菌病、原虫病,所以在紧急免疫的同时,应该同时使用抗生素进行猪瘟的并发症的对症治疗;如倍能(孕蓄禁用),强效菌毒杀,混感专家等。出现高热现象的病猪,应该使用氨基比林、安乃近、柴胡细辛注射液等做退热治疗。
同时用瘟毒康和阿莫西林拌料,连用七天。
③使用猪用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
猪用的免疫球蛋白做为一种被动抗体的补充用于猪瘟病猪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大面积使用,证明治疗结果是确切的。猪用的免疫球蛋白和猪用的基因工程干扰素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猪瘟,同时也以用来控制和治疗其它的猪的病毒性传染病。应注意的是,采用此类的药物治疗猪病时,一定要选用同种同源的基因工程产品。
④使用中草药制剂、维生素制剂进行辅助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正确使用增进免疫的中草药制剂、维生素制剂进行治疗,可以增强病猪的体质,促进病猪病情的康复,对病猪尽快恢复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选用的如:正源聚抗、克毒星、百服宁。VB1、VC、VB12等。
综上所述,猪瘟是一种严重影响养殖生产的猪病。目前本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已经证明免疫接种是防治猪瘟的主要措施。所以应该以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为主,配合其它的一些综合措施,如保证日粮营养水平,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消毒等防疫措施的执行等等,才能取得综合防治的效果,把猪瘟这一养猪业的头号传染病控制好。
(五)猪钩端螺旋体病
防治:
本病的预防应首先消灭猪圈及其周围的鼠类,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在本病常发地区,应进行疫苗免疫注射。可用单价或多价(根据实际需要将单价合并成)灭活菌苗3ml,肌肉注射,间隔1周,再肌肉注射5ml。每隔半年再免疫注射1次。
治疗:
A 正源附弓消(0.1-0.15ML/KG);
B病情严重的猪可用维生素、葡萄糖进行输液治疗;
C链霉素、土霉素等四环素类抗生素也有一定的疗效。感染猪群可用土霉素拌料(0.75~1.5g/kg)连喂7天,可以预防和控制病情的蔓延。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连续用土霉素拌料饲喂,可以防止发生流产。
D 如果猪群历史上存在周期性不孕,可在预期出现问题前通过饲料作预防性用药。
断奶时按25mg/kg体重给母猪注射链霉素。公猪每隔六周按此剂量治疗一次。如果没有链霉素,也可采用半合成青霉素。
配种后向阴道前端注入抗生素。同“阴道分泌物综合症”的疗法。于最后一次配种后6~18小时通过人工授精输精管将抗生素送入阴道前端。可选用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二双氢链霉素。具体用药可征求兽医意见
(六)猪弓形虫病
预防和治疗:
猪场内禁止养猫,用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G/4KG)拌料7d可预防,也可正源附弓消(0.1-0.15ML/KG)肌注治疗。
第四篇: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与防制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与防制
一、概述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繁殖障碍性综合征(SMEDI),是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症为其主要特征。
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规模化、集约化猪场都不同程度存在或发生过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可引起70%以上的初产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造成巨大损失。目前,母猪繁殖障碍病已成为影响养猪场综合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
二、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
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很多,一般可分为非传染性与传染性两类。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生殖器官畸形、机能障碍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所导致;传染性繁殖障碍则主要是传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引起。
1、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1)先天性繁殖障碍
常由于生殖器官畸形、发育不全,输卵管阻塞或形成盲端,缺乏子宫角、实体子宫、子宫颈闭锁以及阴瓣发育过度等引起。
(2)机能性繁殖障碍
性腺机能减退或衰退,组织萎缩硬化以及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与黄体囊肿。卵泡囊肿由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增生、卵母细胞死亡,卵泡发育中断而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生形成;黄体囊
肿由卵泡壁细胞黄体化、增生变性形成。
(3)子宫内膜炎
母猪常见的一种繁殖障碍,人工授精过程消毒不严、助产不当、胎衣不下等因素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可致母猪发情异常,不易受孕,即使受孕也容易流产。
(4)营养性繁殖障碍
·高能量日粮使母猪过肥,在输卵管、子宫角与卵巢中形成脂肪沉积,卵泡细胞变性,导致性不育;而能量与蛋白质不足,可致母猪瘦弱,初情期延迟,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或形成卵泡囊肿。
·维生素严重缺乏时会影响母猪妊娠及胎儿的发育,在母猪日粮中添加VA、VD、VE可改善繁殖效果,缩短繁殖间隔,提高受胎率,增加产子数。
·缺乏矿物元素如钙、磷、碘、铁等也影响猪的繁殖,使胎儿死亡、产弱胎或木乃伊始,有时引起流产,产死胎增多。
(5)应激性繁殖障碍
热应激可引起母猪发情不规律,影响公猪精液品质,受精率降低,胚胎死亡,流产或产仔数减少。通常是由于猪舍空气污浊,含有较多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引起的。
2、传染性繁殖障碍性疾病
(1)猪瘟
该病是我国养猪业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猪瘟病毒(HCV)主要经由口腔或咽部组织侵入,不同品种和年龄猪均易感染,幼年猪最为敏感,潜伏期一般3~8天。怀孕母猪感染HCV后,不一定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胎、木乃伊胎、早产或产弱仔等。该病毒是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仔猪多在生后几天内死亡。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
该病又称蓝耳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发热、厌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弱仔等,该病病原(PRRSV)主要侵害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我国农业部曾于1997年组织了一次普查,各省种猪场的该病原抗体阳性率均在40%以上。
(3)猪细小病毒病(PP)
该病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据报道PP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和感染,我国猪PPV抗体阳性率达80%以上。细小病毒病多感染在春夏季配种的头胎母猪,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也可通过交配传染,导致流产或胎儿死亡。
(4)猪流行性乙型脑炎
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主要导致青年妊娠母猪死胎流产综合症与公猪睾丸炎,少数病例表现神经症状。我国为乙脑高发区,蚊子为传播媒介,故夏季发病率最高,发病猪多在6月龄左右。
(5)猪伪狂犬病(PR)
1998年一些养猪场出现了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新生仔猪大批死亡现象,其主要原因以PR感染为主。多种动物都可感染PR
发病,哺乳仔猪发病最多,死亡率很高;成猪多呈隐性感染,能长期排毒,是主要的传染源。
(6)猪附红细胞体病
该病病原属于立克次氏体,一般在夏秋流行,病猪表现为高热稽留,废食,精神萎靡,贫血,后期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仔猪衰弱,仔猪一般在一周内死亡。
(7)布鲁氏菌病
该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病,猪不分品种和年龄都有易感性。布鲁氏菌感染猪多呈隐性经过,少数出现典型症状,表现为母猪流产、不孕,公猪睾丸炎等。母猪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第4~12周,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阴道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
(8)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猪感染后,常无一定症状。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在长江以南地区发生较多。在本病流行期间,怀孕母猪出现大批流产,死胎腐败或呈木乃伊状,同时也有发热、生殖系统炎症。尸体剖检常见黄肝、黄脂、皮下水肿,肾有小灰白色病灶;慢性钩体病以成年猪多见,以肾脏的眼观病变最为显著,肾皮质有散在灰白色病灶。
(9)猪衣原体病
又称鹦鹉热或鸟疫,临床上可见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睾丸炎和子宫炎等多种病型。妊娠母猪在怀孕后期突然流产、早产、产死胎或产弱仔。有的整窝死胎,有的间隔产出活仔和死胎;弱仔多
在数日内死亡。本病公猪多表现为尿道炎、睾丸炎、附睾炎,配种时,排出带血的分泌物,精液品质差,母猪受胎率下降,即使受孕,流产死胎率明显升高。
三、主要症状
1、发情障碍
母猪在繁殖年龄内数月不发情或发情周期紊乱,如到了配种年龄的后备母猪不发情,断奶后母猪较长时期不发情。
2、妊娠障碍
母猪屡配不孕,或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产仔不足和木乃伊胎,母猪流产前多无临床表现,少数有短时体温升高、食欲消失等症状,但能很快恢复。有部分胚胎在早期被感染,死亡后被母体吸收,致使产仔数减少,一般产仔数在5头以下。
3、泌乳障碍
母猪在分娩时或分娩后数小时内出现呼吸急促、发热,乳房肿大发硬,挤不出乳汁,拒乳等症状。
4、公猪繁殖障碍
一般表现为性欲降低,精液量减少,精液品质变差或死精,生殖器官炎症。
5、仔猪成活障碍
仔猪部分或全部生活力低下,不吃奶或拱奶无力,震颤或站立不稳,有的腹泻,体温正常或稍低,常于出生后1~3天死亡。
四、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制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不仅能提高猪的生产力,而且有利于防止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饲养工作做得好,可增强机体抵抗力。了解猪群现状,进行合理组群,淘汰先天性不育个体,同时给猪只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促进猪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维持正常的繁殖生育,提高猪的繁殖率。
2、严格的隔离和消毒
实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猪场须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及粪便管理区彻底隔离,严禁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饲养员不得相互串舍,各栋猪舍的工具不得串舍使用;新引进的种猪,须隔离观察确认健康无病并经防疫注射后才能转入生产区;对于病死猪尸体须在指定的地点焚烧或深埋,粪便可用发酵法或堆积法消毒,污水可用漂白粉消毒。
3、防疫制度
首先应对本地区或本场的猪群进行血清学调查,了解当地疫病的感染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出免疫程序,在猪群免疫后10~14天,进行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抗体的消长情况。其次强化检疫,严格淘汰血清阳性个体,对于健康猪群,应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及生物制品。
4、药物防治
由于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复杂,故在治疗时应分清病因,合理用药,联合配伍使用,以迅速抵制疾病的蔓延和利于患畜的康复。
第五篇:夏季母猪的繁殖障碍问题及解决方案
夏季母猪的繁殖障碍问题及解决方案
母猪的繁殖障碍问题一直是困扰猪场业主的难题,母猪不发情、断奶后长期不发情、返情、流产、产死胎等问题许多猪场不间断的发生,为更好的控制、预防此类问题,我们在夏季到来时,给大家提供一些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分析,希望对广大养猪业主们有所借鉴。
一、母猪繁殖障碍在夏季猪场的主要表现
母猪流产、死胎、不发情、返情、产仔数少、弱仔等。母猪生产中常见问题:产后三联症(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无乳综合症);屡配不孕、假孕;不发情、乏情;仔猪黄白痢;弱仔死仔木乃伊新生仔猪不整齐。
二、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因分析
夏季母猪繁殖障碍问题原因主要有:霉菌毒素、蓝耳病、细小病毒、乙脑、伪狂犬、子宫内膜炎、高温热应激等。
1、控制霉菌毒素已经成为猪场控制繁殖障碍、控制猪病的首要任务!当前应重新认识霉菌毒素。近年来当猪群发病后,经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常出现以下结果:蓝耳病、圆环病毒、猪瘟、副猪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采取好多措施无效,猪群仍不稳定。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明白是霉菌毒素惹的祸!
霉菌毒素对母猪的危害:怀孕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以及产后发情不正常;新生仔猪八字腿、死亡率上升。青年母猪:青年母猪阴门红肿,子宫体积和重量增加,表现发情或临产症状。哺乳
期母猪:表现为逐渐的拒食,表现持续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影响哺乳期乳猪成活率。母猪会出现直肠和阴道脱出的现象。
2、蓝耳病是猪场老板最担心的猪病,主要表现:孕后期流产、产死胎、弱仔;普通型蓝耳病:发热或不发热,厌食,流感样症状,皮肤发红,繁殖障碍。高致病型蓝耳病:呕吐,神经症状。
蓝耳病的药物保健方案:
母猪保健:每吨配合饲料中加入沃尼康1000克+附康散500克,每月用一次,每次用7天;断奶仔猪、保育猪:每吨配合饲料中加入圆兰康散500-1000克、易好散1000克,连用七天;保育后期或中大猪:每吨配合饲料中加入沃尼康1000克、肺疫清400克,连用七天。
3、猪伪狂犬病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木乃伊,以死胎为主,新生仔猪大量死亡(第2天发病,3-5天达高峰),断奶仔猪死亡(发病率20-40%,死亡率10-20%--神经症状、拉稀、呕吐),种猪的不孕症(春季发生,秋季母猪配种困难,返情率高达90%),公猪睾丸肿胀、萎缩等。
该病主要靠疫苗免疫来控制,母猪:阳性群每年免疫3-4次,阴性群每年免疫2次;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2次;公猪:每年免疫2次;小猪:首免: 1-3日龄滴鼻;二免:8-10周龄肌注。
4、猪细小病毒病:怀孕母猪一旦感染PPV后,可产生病毒血症,引起繁殖障碍;病毒随血流到胎盘发生胎盘感染,产出大部分死胎、木乃伊及弱仔;母猪本身往往无明显症状;因妊娠母猪感染时期不同,其表现也不一致。
免疫程序:后备母猪:一般是2次,分别在配种前间隔3-4周免疫2次;经产母猪:必要时断奶后免疫1次;公猪:6-7月龄2-3周接种2次,以后每年接种1次。
5、猪乙型脑炎在夏初秋末发生,这是由传播媒介——蚊子决定的。症状:体温升高(40~41℃),嗜眠,不愿行走,食欲下降,但喜饮水,大便干,抗生素无效。怀孕母猪流产,未到产期胎儿,死胎或木乃伊,预产期猪,有的正常,有的四肢不能行走,有的体质差,不几天死亡。公猪主要睾丸炎,肿胀严重,可为正常的2~3倍,往往一侧性肿胀。
预防方法接种疫苗,同时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三、母猪产后炎症控制
1、饲料中加入莫林美、乳抗120预防;
2、肌注阿莫西林钠或头孢噻呋钠;预防子宫内膜炎时配合净宫促孕液灌注,特别是夏季。
四、对母猪不发情、屡配不孕的措施:
1、常规调节:运动、饲料、光照、公猪刺激(或公猪精液、尿液)
2、营养调节:包括限料和加料(视体况),不喂霉变饲料、不滥用脱霉剂
3、子宫内膜炎,产后三联症:用“治疗、调理、催情”三步曲:
(1)治疗:全身治疗:头孢旺+普治,肌注;局部治疗:子宫灌注:净宫促孕液200ml+缩宫素4ml,用法:先灌药液后灌水,到阴门开始流出药水为止。
(2)调理:拌料:莫林美+强力清瘟败毒散,用法:按说明用量喂整个发情间隔期。
(3)催情:发情前三天开始喂催情散4天,1包/天,喂至第三天晚上打一针氯前列烯醇钠(同发素、育情素、PG600)。
4、激素调节:
(1)氯前列醇钠200-300ug +孕母血清(PMSG)1000IU(同发素),注射后7天发情。
(2)如果不发情,可在注后10-12天,再注射催情助产针或氯前列醇钠1次;
(3)注意:后备母猪自然发情两次后配种,5、发情不愿交配:肌注催情助产针,也可换公猪或人工授精;或在粘液稠时强制配种。
6、加强猪体表及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