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IT行业最新就业形势
2013IT行业最新就业形势大解析
随着当今互联网IT行业的快速发展,IT行业成为一个备受青睐的热门专业.IT行业人才需求很多,尤其在前几年,IT人才市场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那么近几年IT行业需求状况如何?2013从事IT行业就业前景如何呢?
IT人才需求持续走高
在IT行业里,很多技术的生命周期长则一年两载,短则几个月。IT行业是专业性较强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IT行业自身存在着一些特性:发展速度快、市场变化快、大部分工作岗位为熟练工种。鉴于IT行业本身的这些特点,IT业人才流动性也比较大,更新快,故IT人才需求一直呈走高趋势。职校就业率高于大专及本科院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希望降低成本,而减少甚至取消人员培训的成本,招聘“拿来就能用”的人员,无疑是既经济又有效的办法,不少IT企业招聘时,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有职业技能或工作经验者。职校IT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率越走越高,如今,越来越多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家长在理性评估后,选择报读职业院校。IT行业环境:人文关怀增加
IT行业一定程度上是压力比较大的行业,IT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员工身心全面发展,现在IT企业里,不仅工作环境好,很多公司里会在办公区域摆放众多绿色植物,为员工提供营养餐,此外如茶水间、阅读室等等都体现了公司对公司环境的建设,不只是硬环境,IT公司也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各类员工活动、企业培训,注重丰富员工的精神生活,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IT企业的这些举措,都是为了体现对员工人文关怀。
IT行业就业趋势
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在当今世界上成功,应该学会利用计算机有效地了解、管理和应用信息。从总体上讲,社会对IT专业人才总需求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将更宽泛,需求的主体由政府机关、金融单位、电信系统、国有企业转向教育系统、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等中小用人单位。由于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率与供求比例明显走低。
IT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现阶段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2010年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将步入成熟期。IT行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专业技术创新的人才。一定数量、结构和质量的IT人才队伍是IT产业发展的支撑,一个国家的IT行业人力资源储备、IT行业就业型人才培养及使用状况决定着该国IT行业就业发展的水平和潜力。也可以说,IT行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行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
IT行业就业方向
1)销售或者技术支持:主要跟客户打交道,对技术要求相对稍微低点,但必须都有了解,才能有效地与客户沟通交流。工作压力大,但是如果业绩好,收入上升得很快,这类人员还是很需要的。(具体岗位包括市场营销员、软件测试、软件实施、技术支持人员..)
2)产品开发:主要就是编程。行业涉及较广,像电信行业,金融行业比较多。还有就是在外企做测试和普通开发。一般初次就业薪资达到4K-10K,并随工作经验的增加,收入增长较快。与IT销售相比,工作稳定,不需要很多沟通交流,适合性格较安定的人,因为基本所有时间都在电脑前编程,收入稳定,工作压力比起做销售小。(具体岗位包括java工程师、.Net工程师、android、ios工程师、测试员..)
3)研究:这个至少得是硕士毕业,可以留校当老师,或者去微软研究院这样的机构作研究,还有就是进中科院计算所或者软件所的,这个占IT行业就业总体数量比较小,很多有研究潜质的人去了国外。IT行业就业前景
科技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科学、工业、国防和教育事业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在我国,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同时软件蓝领也比较缺乏,故中国未来IT行业人才仍然很受欢迎。整体来说,2013年IT行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呢?长沙IT培训学校欧柏泰克的老师认为主要是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无法跟上企业需求,缺乏项目经验,学的知识太广太杂,缺乏专业性!反观现在职业学校、IT培训机构的毕业生却
很抢手,不愁找不到好的专业对口工作,因为与大学生相比,他们拥有更丰富的项目经验,专业性也更强,因此在最后欧柏泰克老师建议想进入IT行业的计算机学子们可以趁着大三大四的时候了解下IT培训
机构,早日提升自己的技能,在毕业之时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给大学生活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吧!
未来就在自己手中,奋斗吧!少年!
第二篇:IT行业就业形势分析
IT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一片大好,吸引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从业人员。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而国内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本科生以上学历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计算机专业各方向人才都处于紧缺状态。
同时由于产业发展不均衡,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电子商务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人员偏少。
可以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拿的工资相对来说还是很高的,而且计算机专业方向比较多,就业面比较广,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以胜任各方面的工作。同时计算机专业是高新产业,是日新月异的学科,会不断有新的理论,知识被推出,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如果想在计算机行业保持现在的状态时刻都得不停地充实自己。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变化,由于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良好,而且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设置了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所以造成计算机专业人员较多,竞争压力比较大。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专业排行中,计算机、电子学、信息学位于前十位,但是大部分人才都流向外企。待遇优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招聘人才时往往想看学生的学历高低。计算机应用人才趋向于企业自主培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专业优势逐渐消失。2003年、2004年,全国毕业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分别为
6.5万人、9.5万人,社会需求愈来愈向名牌大学集中,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计算机专业就业率为60%~80%。专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次就业率低于50%。
想要从事IT行业,成为计算机专业高端人才,首先必须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其次,要关注计算机行业动态,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更新换代;再者,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积累了实践经验,可以利用寒暑假进入一些计算机公司实习,实地感受一下以后的工作氛围。最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之前应该对自己求职的公司作全面的了解,为自己竞争的职业做好充足准备,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用人单位的眼光,顺利就业。总的来说,由于计算机专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很好就业的,但是需要学生学习时打好基础,时刻保持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在IT这个高新行业中站稳脚跟。
第三篇:论金融行业就业形势
论金融行业就业形势 众所周知,金融学专业一直是近几年来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其毕业生职业
发展前景好、收入高是吸引众多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该专业也因此被人们戏称为最有“钱”途的专业。没错,不管是在哪个口径统计出来的薪酬排名数据,金融行业都位列前茅。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转型,资本的力量会在今后越来越凸现出来,金融行业的就业形势也将越来越备受世人关注。因此,作为在读的金融
学专业学生,我们更应该对金融行业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从就业方向来看,金融行业就业共有六大领域,分别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信托业、资产管理业。要进入这六个领域就业又大致分为九个通道,分别是:
一、进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
二、商业银行;
三、政策性银行;
四、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六、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七、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
八、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九、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中国金融业现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开放,且处于初级阶段,事实上,由于连续
多年考生对金融学的趋之若鹜,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生实用性的质疑,使得业内对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尤其表现在对金融专业本科生的需求上。从现今的就业形势看,虽然名牌金融强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十分令人艳羡,但是对于比较普通的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就没似乎那么可观了。不过相对于其他专业,金融学专业近年的总体就业形势仍是较为乐观的。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就显示,金融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75%,是毕业三年内就业最稳定的行业之一,也是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据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金融学专业普通院校的就业区间处于B+,就业率≥85%;211院校就业区间处于A-;就业率≥90%。
中国加入WTO后,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都面
临着外国巨型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挑战。2007年以后,我国金融业完全对外开放,银行业方向上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的竞争更是不可避免。然而不仅银行业受世界瞩目,中国的信托业也被众多境外金融机构和战略投资者称其为“蒙尘的珍珠”,据麦肯锡公司分析,目前我国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大概1.2万亿元,未来十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5%,到2020年,受托资产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其可造性为世界所认可。而且,随着家庭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证券、保险、贷款等金融交易逐渐走向社会,渗透至各行各业,金融行业也变得日趋重要。另外,资产管理业方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高素质的资产评估人员和资产经营管理人员需求日益增多。这就加大了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加大了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显然,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金融行业的就业形势是趋向好转的。
金融行业未来就业形势的逐渐好转给予了金融专业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
就业信心。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的是,就业机会增多并不意味着是对所有毕业生
而言,大部分机会更多的赋予了高层次的金融人才。所以,我们只有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特别是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代投资知识的高端人才,才能够从金融行业的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得到青睐。
第四篇:2013年IT行业就业形势分析
2013年IT行业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IT业步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最被看好的热门行业之一,其迅猛发展有目共睹,每年IT行业人才缺口达数百万人。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减小就业压力,拓宽就业渠道,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从事IT行业。
1、“一专多能”最受欢迎
据分析,从2006年开始,各大公司将越来越倾向于聘用“多元化IT人才,此类人才不仅具备IT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掌握了多种业务技能,可以处理各种工作任务。”太和顾问调查也表明,以软件类为主的相关职位的薪酬将递增20%左右,但也不排除因为能力两极分化而产生薪酬差别巨大的现象。可见,具有相当能力和丰富经验的“一专多能”型的高级软件人才仍将引领IT人才市场的需求潮流。
2、软件人才就业强手分布
软件开发只是一个统称,一般分为软件开发、数据库技术、客户端页面技术等。因为岗位不同,所对应的就业方向有差别,就业需求也就不同。随着电脑的日渐普及,软件开发队伍的不断“壮大”,对软件工程师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其收入相对较高,每月工资基本上在3000元以上,同时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在外接单做网站等项目,每月薪水可达5000以上。就目前来讲,整个IT业几乎都比较青睐年轻人,这和它自身的特点有关,需要灵感和不断创新。年轻时的想象力是最旺盛的,精力也是充沛的,年龄大了则容易守旧,对新鲜事物也有排斥心理,不易接受。转载:
第五篇:就业形势
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余万
袁贵仁说,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的继续增长。明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各地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规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并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
“虽然今年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明年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司益磊,16日在浙江宁波参加“2009秋季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启动仪式时说。
“ 蚁族”生活在劳碌奔波中寻求改变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蚁族”,在全国有上百万的规模。
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
不同的统计资料都表明,“京、沪、穗、深”曾一度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大连、厦门等二线沿海发达城市次之。如今,在大城市生活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却使“事情正在起变化”: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
应正确分析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不要被热门的假象所迷惑,导致就业定位发生偏差;在“热门”专业的就业竞争中,个性与特色十分重要,因此要在择业准备中突出个性和针对性;“热门”专业学生要准备跨专业就业,一般而言,当下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工作环境不错,但竞争也很激烈的专业,一些热门专业学生不愿意放弃“热门”,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就业难。
未来几年里,还有哪些缺口专业?热门专业有哪些?高等院校作为人才输出机构,未来专业设置应该如何规划呢?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和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提供的相关材料,独家发布2010高校就业趋势预测:总劳动力富余,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不小,农业缺218万,工业缺1220万,第三产业缺口325万。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预计我国在未来几年内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劳动力大量闲置现象。
但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9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此项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第一产业:2010年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可能达到几百万人,但是相关人才供给有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数据,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10年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0年,人才缺口数字最
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仅仅为一种表象。之所以看到困难和大学生个体表现差异有关。首先,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专长,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技术人才的评判标准,能否符合社会需求;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差异。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以来,就业难的问题每一年都会被舆论拾起,成为人们众说纷纭的焦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2009年学子们在为工作奔波忙碌时,对前景似乎比以往更加迷茫。大学生面对就业市场众生相,无奈之余,只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高学历,却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本科生遍地都是,硕士生也没那么稀罕,博士都扩招了,所谓的高学历还能在市场上所向披靡吗?不看学历看能力,学历只不过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很久以前人们这样说。时过境迁,曾经被人们看好的高学历在今天似乎怎么也敲不开企业的大门。
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
根据麦可思对2010年考研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34%的人选择考研的理由是“就业前景好”,在众多考研理由中位居榜首。然而,研究生的就业前景真如学子们想像中那么好吗?在论坛上,有一位网友发表了“我是研究生,白送都没人要” 的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其他网友的共鸣。在2009年各大媒体不时爆出研究生找工作屡吃闭门羹的事件,学子这边手持高学历期盼企业能够多看自己一眼,企业那边挑挑拣拣到头来还是弃之门外。
就学历来讲,研究生在求职中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同样在论坛上,一位HR这样说:“我们公司只有研发部门才招研究生,其他的岗位还真是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要读研究生,那就读到博士,这样出来才会有‘销路’。”
选择考研,学子们本想以此为就业拓宽道路,期待获得可以给自己增重的学历砝码。然而,当他们走出象牙塔再次面临就业的时候,却发现学历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已大大缩水。招聘洗碗工,要求本科学历。
2009年厦门市公安局翔安分局要招聘一名高学历的洗碗工,其条件之高被网友怒称“这是对国家学历的藐视!”虽然在舆论的压力之下,招聘方修改了苛刻的招聘条件,丰富了工作内容,可被伤自尊的网友还是“穷追不舍”。相比之下,有些网友则显得“淡定自如”,51job论坛网友“时间换空间”回帖说:“听到这样的消息,15年前愤怒,10年前麻木,5年前呵呵一笑!” 另有网友则在高唱“你伤害了我,我一笑而过,你要求贪婪我只能懦弱”。这一事件,不仅直射学子就业难,同时也使学历贬值的问题凸现出来!
学历贬值,大学真的无用?
当所有看似残酷的事实集中呈现我们眼前时,人们很容易草率的得出结论,读完大学,有了学历依然很难找到工作。学历贬值、大学无用论便在学子们的脑海中应运而生。前不久,“熊猫烧香”的作者李俊提前出狱,国内一些知名IT公司得知消息后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函。李俊因“毒”得“名”,“熊猫烧香”虽不是为“名”而作,却让大众看清这位连高中都没有考上的水泥工艺技校生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天赋。早年李俊曾在北京、广州等地闯荡过,无一例外地被数家网络安全公司因学历低而拒之门外。在51job论坛上的一项调查显示,43%的人曾遭遇过“学历歧视”,位居各种常见就业歧视的前列。
高学历敲不开企业的大门,除了埋怨社会的不公,企业的苛刻,大学生能否从自身的角度来考虑“敲门”方式存在的问题呢?在采访德勤华东区校园招聘经理胡艳红时,她一再强调:“德勤非常看重应聘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许多大学生以学不到东西为由挥霍四年的青春时光,或者为拿一纸文凭而晃晃度日,面对HR的“火眼晶晶”,这样的学生定会“原形毕露”!
高学历敲不开企业的大门的原因之一,不是学历贬值,而是学历的“含金量”降低!学生在校不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实习时不积累为人处事能力,再高的学历对于企业来说只是一张象征意义的白纸而已。
2、就业难,纷纷回炉短训
2009年9月末媒体报道“哈尔滨大学生‘回炉’短训就业受宠”,新年伊始,广东曝出“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企业争抢技校毕业生,造成人才提前‘脱销’”等类似的新闻。即学即用的技校培训PK“华而不实”的大学教育,学子们心寒之余,不得不“识时务者为俊杰”,纷纷加入“回炉”培训的行列。
曾经有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大学生“回炉”技校是一种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然而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大学毕业生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回技校“充电”的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同,“回炉”大学生也从当初的“个别现象”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群体。技校生受宠,大学生“回炉”,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却需要技校的“镀金”才能真正发射光芒。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解释这一“反常”现象时说:“技校、职校不可能替代大学教育,当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时,拷问的不是教育体制,更深层次折射出的是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完善导致一些重要产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有限,社会上需要大学毕业生从事的白领岗位不足。”
3、有工作,却与农民工同酬
挣扎在职场中的大学生千辛万苦找到工作,还来不及庆幸自己拿到了众人相传的2000元薪酬的市场价,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无疑又一次刺伤了学子脆弱的心灵。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显示:“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1岁和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的工资分布进行对比,都是“千元档”,甚至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 社科院的这一统计也许是无心之举,可已经觉得倍受歧视的学子们这下似乎又被揭了伤疤。媒体上沸沸扬扬的炒着“大学生与农民工同酬”,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也表示:“部分青年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较早,积累了经验技能,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力,可能会与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就业竞争关系。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场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 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走向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各方面的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一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1 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
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 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 ,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经济知识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人才;三是心理素质,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问题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应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面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客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因素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室必要的。
二 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密切相关的。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三 价值取向: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各单位的薪资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只有少部分单位存在降薪的现象。大多数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员都表示,岗位薪资不可能高于招聘薪酬,但会基本保持原有水平。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求职者应对人力资源市场和薪酬采取主动迎合态度,针对现阶段形式自身作出相应调整。
我们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在发生变化,他们变的冷静理智,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06年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达到100万家,占全部企业的99%,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也是我们大学生的主力军,其企业具有更多的创新和更新能力,我国加入wto后对大学生求职择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四 大学生应加强就业工作的对策
(一)坚持理想教育确定正确的职业理想,道德修养在掌握的所学专业要求的各项准予技能重点培养学生适应心环境和动手创造的能力。
(二)紧跟时代步伐,更新大学生就业观念,目前的社会强调的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勇于挑战,不怕失败,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只要我们大学生都有积极的心态,正视社会适应社会,你就会越来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将会尽可能的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合适的环境,大学生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大学生本身应对就业只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就业中有立足之地。”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
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
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多。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就业岗位蒸发,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中国就业形势已十分严峻,估计2010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四分之一。
4。海外归来学子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冲击加剧。
近几年来,留学生回国潮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国内大学生就业空间,这些海外学子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各国法律制度等比较了解,在国外多年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驾驭各国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差异的能力比较强,竞争力较强,是国内大学生就业强劲对手。
5。用人单位误区过分关注文凭性别歧视 生源地域歧视 过分看重工作经验:2 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1)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2)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3)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4)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5)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五 总结
大学生应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了,树立理性的就业观,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劳动者来对待;应该考虑到基层就业;对薪酬的估计应该比较客观;把精力放在提高综合素质上,努力所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还要特别注意职业规划,因为,大学生要想选择理想的职业,并有所作为,就必须在一入学时就自觉地把学习同今后的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我们大学生不应该是就业的弱势群体,不应该存在找不着工作的问题,只存在就业的地区、就业的行业、就业的起薪等这些方面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