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管理技术(含5篇)

时间:2019-05-15 06:0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茶园管理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茶园管理技术》。

第一篇:茶园管理技术

**县茶园管理技术

一、新种茶园管理

1、基本内容:中耕、浅耕→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修剪。

2、技术要点:

①防冻抗旱及缺苗补植:防冻抗旱保全苗。对茶苗要及时采取防冻、抗旱措施,方法是在行间铺草、浇水灌溉、种植绿肥。缺株补植促齐苗,补苗时间:一般次年的2—3月和10—12月。补植的方法:

②除草:茶园杂草与茶苗争夺肥水,影响茶苗生长,应及时除草;可采取人工除草、化学除草。除草时间:至少在次年的6月前和10月后各除草1次。

③中耕、浅耕:可对茶园大行进行中耕,深度15—20㎝;在清除杂草后,可对茶园小行进行浅耕,深度5—7㎝,浅耕的原则是不伤茶苗的根系。

④施肥:分为基肥、追肥。

基肥:一般在每年11—12月;我县主要是商品有机肥、复合肥、油饼、猪牛粪和沼渣沼液,可单施或混施,一般亩单施的量分别为100㎏、100㎏、200㎏、1000㎏、2000㎏;施肥方法主要为沟施。

追肥:一般在3月上旬、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我县主要是尿素、商品有机肥、叶面肥、沼渣沼液,可单施或混施,单施的亩用量分别为20 kg、50-100kg、20-40ml、2000㎏,春、夏、秋用量比例为50:20:30;施肥方法主要采用撒施和叶面喷施。⑤秸秆覆盖、种植绿肥:茶园小行:可采取秸秆覆盖,选用玉米杆、稻草和茶园的去头杂草,覆盖厚度8-10㎝,以杂草不见天为宜。茶园大行:可套种绿肥、萝卜及牧草。绿肥品种选择箭舌豌豆、萝卜等。

⑥修剪:修剪方式主要为人工修剪,工具为修枝剪。修剪为5—6月、9—10月,对

当年的茶苗新梢,在年初的基础上提高10㎝进行一次修剪,没有萌发的也要进行一次打顶。

⑦病虫害防治:选用《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可使用的农药品种及防治方法,不使用禁用农药。针对我县的主要虫害茶毛虫、茶小绿叶蝉、金龟子等,可以采用吡虫啉、金大地及菊酯类农药防治,针对主要病害茶炭疽病、茶饼病等,可以采用BT制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农药防治。

二、幼龄茶园管理

1、基本内容:深耕、浅耕→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修剪。

2、技术要点:

①防冻抗旱及缺苗补植:对缺窝断行的茶园,采用原来品种的合格苗进行补植,加强管护后使其长势一致。补苗的品种、方法、时间与新种茶园相同。

②除草:时间应具体根据当年的气候、降水、光照等因素灵活掌握,一般在每年的春、夏、秋、冬季各除草1次。除草方法与新种茶园相同。

③深耕、浅耕:可对茶园大行间进行深耕或中耕,深度20—30㎝;在清除杂草后,可对茶园小行间进行浅耕,深度5—7㎝。

④施肥:时间、品种和方法与新种茶园相同。单独施用商品有机肥、复合肥、油饼、猪牛粪和沼渣沼液的基肥用量分别为150㎏以上/亩、150㎏以上/亩、200㎏以上/亩、1500㎏以上/亩、2500㎏以上/亩。单独施用尿素、商品有机肥、叶面肥、沼渣沼液的追肥用量分别为40 kg/亩、100-150kg/亩、50-100ml/亩、2000㎏/亩。

⑤秸秆覆盖或种植绿肥等:方法与新种茶园相同。

⑥茶树的树冠培养及修剪:以培养树冠、促进分枝、尽早投产为主要目的,其原则按照以养为主、采养结合,不能采摘过重,培养的方式为采摘和修剪。

采摘:第1年以打顶采摘为主。采摘方法是打顶留侧、采高留低、采中留边。第2年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春末、夏末、秋末进行各进行1次,第3-4年则根据茶树的长势,灵活进行采养。目前,我县以人工采摘为主。

修剪:主要是定型修剪,分别在5月末、7月末、9月末、11月各修剪1次,修剪标准为在上一次修剪的基础上提高10-15cm,以后每年按茶园的长势、采摘情况合理修剪,控制茶蓬面高度在80cm左右。

⑦病虫害防治: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4种,应以农业、物理、生物3种防治为主。其主要方法:一是农业防治,主要是勤除杂草、及时修剪、多施用含磷较高的氮磷钾复合(混)肥,增强茶树抗病虫害能力,清除虫源等措施;二是物理防治,如:安装杀虫灯、黄板等;三是化学防治,生物农药品种及防治方法,不使用禁用农药,做到科学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切勿滥用农药;四是生物防治,在茶园中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天敌,应用和推广生物技术。

⑧茶园套作:主要是充分利用幼龄茶园移栽后的1—2年的茶园大行空地,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减少茶园杂草及病虫害,相应减少管理投入,增加短期收入,达到为茶树遮阴、合理进行光合作用和以短养长的目的。套作部位是茶园的大行;主张套种辣椒、花生、豆科作物和绿肥等矮杆作物,套作方式为单行辣椒、单行花生、双行豆科、遍地绿肥;禁止套种烤烟、玉米、红薯等高杆、藤蔓作物。

三、投产茶园管理

1、基本内容:

中耕→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修剪。基本任务是采摘茶青、制作茶叶,取得经济收益。

2、技术要点:

①中耕除草:耕锄与除草同时进行,分春前中耕、秋后深耕2次。深耕是春茶增产的重要措施。

中耕:我县掌握在3月开采前,深度10—15㎝。深耕:一般在10-11月,深度15—25㎝左右,主要是改良土壤,为茶树营造一个根系生长的良好环境。

②施肥:

基肥:一般在10-12月中旬;品种、方法与幼龄茶园相同;单独施用商品有机肥、复合肥、油饼、猪牛粪和沼渣沼液的用量可分别为150㎏以上/亩、150㎏以上/亩、200㎏以上/亩、1500㎏以上/亩、2500㎏以上/亩。

追肥:一般在3月初、5月底、7月底;品种、方法与幼龄茶园相同;施肥量:氮肥一般按茶青产量的大小来计算,每生产100kg干茶应施追肥30kg尿素,适量配施硫酸钾(不能用氯化钾,因茶树是忌氯植物);单独施用尿素、商品有机肥、叶面肥、沼渣沼液的参考用量为40-60 kg/亩、100-150kg/亩、50-100ml/亩、2000㎏/亩,春夏秋的施肥比例一般为50:20:30。

③修剪:分为轻修剪、深修剪。轻修剪:一般在5月末、7月末、9月末各1次,修剪对象为每季茶园出现的“徒长枝”和老枝叶,修剪标准为在上一次修剪的基础上提高5cm,使茶园长势处于最佳状态。深修剪:一般每隔5年进行1次,对“鸡爪枝”、“徒长枝”和老枝叶进行修剪,修剪标准是距蓬面10-15cm剪去“鸡爪枝”。

④病虫害防治:方法、品种用量大致与幼龄茶园相同。

⑤搞好冬季茶园管理:冬季病虫害防治工作扎实与否,关键直接关系到次年茶树病虫害发生的轻重,把握好了,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内容是深耕、修剪、清洁茶园四周、理好排水河渠、打好封园农药。

第二篇: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低产茶园指单位面积茶叶产量低、效益不高的茶园。一般有土地瘠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不佳、茶地水肥条件不高,茶树营养不良、长势差,亩有效茶株少,树幅覆盖面低等特征;通常将亩产干茶在50公斤以下的茶园列为低产茶园。

一、低产改造的原因分析

茶园低产改造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通常由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而造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土壤瘠薄、茶树营养不良

昌宁县现有茶地总面积9.92万亩,其中有近30%的面积是属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遗留下来,这一部份茶园分布面较广、相对零星分散、多数建在高山坡地地带,有的种在30度以上的陡坡,水土保持力差、土层瘠薄,茶树营养跟不上。土壤瘠薄主要由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是高山陡坡土层浅加之种植前未作深耕,茶树扎根不深、根系分布浅仍致根系裸露,因而影响地上部分生长;另一方面是土壤管理不善,本身园地坡度较大,种植方式又不尽合理,施肥水平低乃至根本不施肥,而茶园无合理的排灌水系统,土址冲刷严重,加之种植年限长、土壤理化性状变劣等造成土壤瘠薄,引起茶树生长不良。

2、树势衰老、生长不良

低产茶园茶树生机一般不旺,其树势衰老可分为老茶园和未先衰老茶园两大类型,其中老茶园类茶树树龄大其骨干枝衰老或干枯,枝干上寄生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多,有的出现两层楼树冠,输导根的比重增大、吸收根减少,根系分布范围缩小并在更新枝基部形成新的根群;侧枝育芽能和弱、对夹叶多、采摘期短、轮与轮之间间歇期长,开花结实多、茶树生命活动逐渐减弱。未老先衰茶园则是因土层瘠薄,施肥水平低,间作不合理,管理粗放、病虫为害或因投采过早、采摘过度等原因所致,虽然树龄不大但茶树矮小、骨干枝不粗、分枝纤细、生长势差、产量低,此类茶园约占12%。

3、茶园群体结构不合理

在现有低产茶园中,有很大程度是因群体结构不合理所引起的。如茶园中茶树零星分散、缺株断行严重,茶树树冠覆盖度小、土地利用低、光能利用率低。如有的茶地亩有茶树在500―800株,且茶树树冠覆盖度不到50%,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和亩产出效益的发挥。其次茶树品种混杂,茶叶采期不一致、品质良莠不一等也是影响产量收益的原因之一;因此淘汰低劣类品种也不容忽视。

二、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一)改造低产茶园必须坚持三改一管相结合:

1、改园:主要包括坡地改成水平梯地,不规则型单株改成条形合理密度种植;建设园、块道路,营造荫蔽、防护林带,合理配设发展茶果林肥复合生态型茶园。

改梯是改园的基础工程,目的在于提高茶园保水保肥能力,有利培肥土壤,达到长效高产。坡度在15度以上的茶地必须改成水平梯,梯面宽1.5―1.8米,改梯时实行生土垒埂,熟土覆面。

改植包括稀改密、不规则种植改成条型规范化合理密植,方法有:一是随改梯时移植原有错位茶树,并在移植中少损伤树根,主根留1.5市尺以上,地上部份重修剪,栽时土壤分层压实;时期最好在雨季进行,如是旱季改可先留土堆保树,到雨季再作移植。二是补植空缺地段、实行开槽挖换肥土,槽宽60―80厘米、深50厘米,双行种植、行距35―45厘米,塘距45―50厘米,每塘施肥1―2市两,植茶1―2株。

2、改树:改树主要有台刈、重修剪、深修剪几种

(1)台刈:是在离地15―20厘米处将上部茶树全部剪去的方法,时期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剪后两个月可发新梢5―30个,在其中选留壮枝3―4个,经二、三两次定型修剪后投入采摘。此方法适用于密度低、树势衰老的茶园。台刈后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封园蓄养。

(2)重修剪:是在离地45―50厘米处剪去上部枝条的方法,适用于茶树徒长枝多、树幅小、寄生物多、病虫较重的园块,时间以5月中旬最佳,剪后两个月可抽新梢10―20个,长4―40厘米,经适度疏枝蓄养和提高剪位10―15厘米修剪一次后投入采摘,此方法是具有一定密度的茶园清除寄生物和病虫,培养理想树型树冠,增加采摘面的理想方法,也是目前较多用的改树措施。

(3)深修剪:是对茶树具有一定幅面、茶蓬内徒长枝、鸡爪枝多且蓬面参差不齐,轻修剪不能形成平齐幅面时采用的方法。此方法介于轻、重剪之间,是根据树况,有的枝条达重剪、有的只作轻剪而同时使用于一株茶树的方法;具有改造树型树冠、增加萌发能力、清除病虫作用。时期在夏、秋茶萌发前进行。

3、改土:改土应以深耕、客土为主要内容的进行培肥土壤

(1)深耕:以树冠外沿直下处为中心,深耕30厘米,逐步扩大深耕面,时间以8月至9月中旬前最佳。

(2)客土:指从茶园以外运入的肥土。常用的有肥塘、沟泥、山基土、蚂蚁堆土、草皮土等,亩次施用量不低于2500公斤。在实际运用中将客土运入茶园加入一定数量的氮、磷、钾肥混合堆制30―40天后再施用效果更好。

4、加强改造茶园的管理

(1)蓄养:台刈茶园,必须封园蓄养一年以上,并进行合理的疏枝留养和进行第二、三次定型修剪。重修剪茶园要封园蓄养二个茶季,配之第三次定剪。深修剪茶园要蓄养一个茶季。恢复投采后要坚持合理采养,做到春茶留鱼叶,夏、秋茶留一叶采,严禁采二台叶。

(2)肥培管理:肥培要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施入足量的氮、磷、钾及必要的微量元素肥。年施肥2―3次,亩施纯氮15公斤、磷5公斤、钾5公斤、饼肥100公斤;种植绿肥在其生物产量最高时期翻埋施入茶园。管理主要应包括每年中耕除草2―3次,防病治虫2―3次,严防人畜及其他残害,封园期间专人住园看管护等。

(二)改种换植、发展无性良种茶园

结合低产茶园的改造,实行改种换植发展无性良种茶:

1、梯形茶园改种换植:

(1)一次性全面改种换植:即将原梯内的茶树全部挖除后,按新建茶园标准,重新开挖种植槽新植无性良种茶。

(2)逐步淘汰法改种换植:即暂时保留原有茶树,在茶行侧面按新茶园标准重新开挖种植槽,种植无性良种茶,待新植茶投采后逐步挖除原茶树。

2、不规则型茶园改种换植:

不规则型茶园,要根据园地的地形地势,重新测线、测梯、按新茶园标准开挖新梯面和种植槽,定植无性良种茶。在所开挖面上的老茶树可采取移于梯埂或并植成行,待新植无性良种茶投采后逐步淘汰或留于梯埂作为覆荫树用。

第三篇: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一、茶园低产概念与低产指标

茶树的生物学年龄很长,由几十年到上百年。生产栽培的茶树一般在十五年之内,产量能稳步上升并达到高额丰产优质水平;十五年至二十五年,在良好的培育条件下,可以保持高产、稳产,以至略有增产。以后随着生物学年龄的继续增长,树势趋向衰退,茶叶产量表现不稳定,即使在良好的培肥水平之下仍然是趋向自然减产。另一种情况,茶树虽然在经济栽培年龄范围内,但因栽培技术措施不当,茶树产量与树龄呈现着明显的不相适应,结果,茶叶产量也很低。生产上常把这两类茶园统称为低产茶园,即泛指那些栽培历史较久,树体机能衰退的老茶园,以及种植年限虽然不长,但因种种原因导致茶树机体衰退的未老先衰茶园。此类茶园,在茶叶生产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着茶叶产量的迅速提高。

低产茶园改造,对一个单位或一个茶区来说,首先碰到的就是如何确定低产界线。确定指标的原则,必须要有生产依据。就正式投产的茶园来说,其低产指标可以是低于计划指标的,也可以是低于正常产量水平的,还可以是低于平均产量的。在实践中,大都把低于平均产量水平的茶园,列入低改范畴,并放在优先改造之列。低产茶园的改造工作宜做全面规划,按先后次序分年分批实施,以期达到平衡增产的目的。

二、低产原因与改造依据

茶树的个体发育过程,是遵循着由幼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发展规律的。人们栽培茶树的目的是收获茶叶。壮年期茶树,长势旺盛,在良好栽培条件配合下,产量构成的重要指标,如茶园覆盖度、单位面积芽密度均能获得最大值,是茶树产量的高龄期。随着树龄的增长,在多年采摘与修剪的条件下,茶树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这种变化在地上部的反映,是育芽能力显著减弱,新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变薄,对夹叶增多,并出现回枯枝梢,茶叶产量逐渐趋向自然减少。

茶树机能的衰退,往往是树冠的衰退最易为人们察觉。其实,机体的衰老主要还是从根部开始。茶树是多年生作物,根部多年定位,而且占地有限,年复一年地在原地吸收与代谢,根际环境无法更新,或在长时期内得不到土、肥、水等的改良与补充,根际的衰老与萎缩,必然引起地上部生长的削弱。地上、地下两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茶树生理机能趋于衰退,茶叶产量每况愈下。另外一些新植不久的茶园,由于选地不当、种植不合理、重采轻养或病虫危害,茶园土壤瘠薄、水土流失、缺株断行、茶蓬矮小,树势未老先衰的茶园,生产力也同样低下。

在低产茶园中,我们不难发现茶树的一种特性,那就是树体的自然更新现象。对于更新的认识,应看成是茶树发展的表现,是树体内生长和衰退两个对立现象的统一,是茶树个体发育过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茶树自然更新比较缓慢,同时也不整齐,但却为人们寻求促进这种过程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茶叶高产实践证明,旺盛的生理机能是茶叶丰产的基础。要提高衰老茶树的生长势,首先必须恢复其生理机能。根据茶树自然更新现象,运用阶段发育理论,从根颈部位长出的新枝,在发育阶段上是最年幼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形成层细胞和组织有很多临时性器官,分别形成新枝梢和新根系,一旦解除顶端优势,打破相对平衡,潜伏芽猛发旺长,在根系更新和其他栽培管理条件的配合下,能迅速建立新的平衡,茶树就能达到全面复壮的效果。

三、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低产茶园改造是茶叶生产上重要的技术内容之一,必须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茶树衰老程度,造成原因,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拟订切实可行的分期、分批改造计划和做好各项物质技术准备,以利改造计划的推行。

据典型经验,每年更新改造15%左右的低产茶园面积,对当年经济收益并无多大影响。总之,充分认识低产茶园树体衰退(包括早衰)和生长条件(包括管理)不理想,是低产的主要矛盾。利用茶树生物学特性,改变生产条件和借助于综合的农业改造技术,使茶树重新与栽培环境协调统一,是能达到低产变高产目的的。改造低产茶园虽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根据各地实践经验结合当前的技术措施,主要是“改树”、“改土”和“改园”三项,这三项虽各有其独立的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的。

1、树体改造

包括树冠改造和根系改造两部分。

合理的茶树树冠大小、高低、形状、结构及着芽密度是茶树丰产的基础。低产茶园由于树龄老,茶树树冠稀疏,有的枝干皮色灰白,育芽能力弱,有的罹病虫害,寄生地衣、苔藓等;有的茶丛矮小,树幅仅五、六十厘米。缺株多,茶园土地利用率低,或者树龄虽不老,但管理粗放,只采不养,尤其在多年强采的情况下,树冠和根系的生长势都处于不同的衰退状态,生产力很低。这两种类型的低产茶园,都必须采取更新复壮措施。

(1)树冠更新 树冠更新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修剪。修剪通常分为轻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三种类型。轻修剪主要用于抑制茶树枝干顶端生长优势和更新村冠上局部出现的细弱分枝。重剪和台刈是根据茶树衰老程度,依照茶树枝干不同部位不同发育阶段,因树制宜加以选用的改造手段。

低产茶园中那些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树龄不大,由于放松肥培、采摘不合理,导致茶树矮小,分枝稀疏,树冠枝梢参差不齐,育芽能力差,鲜叶品质和产量明显下降,但多数主枝尚有一定活力。采用重修剪技术,利用其中、下部枝干发育阶段较幼,生活力较强的特点,因树制宜地沿水平高度剪去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为方便以后的管理,整个茶树剪后高度相差不可太大。对“两层楼”茶树,应以低层为标准,切口要割成倾斜,一般剪口离地面35-50厘米为宜。同时清理丛内外枯枝、匍匐枝和病虫枝。

重剪时期在理论上以早春重剪效果最好。因为就树体营养状况而言,此时根部贮藏的碳水化合物最为丰富。茶树根部自九月份以后,养分逐渐积累,至次年二、三月间贮存的淀粉达到最大值,具有发芽的良好物质基础;就气候条件而言,此时气温正逐步上升,雨水充沛湿度大,有利于新芽的生长发育;就茶树生长期而言,地上部正处于营养生长的始期,更新后生长季节长,有利于树势的恢复。3 但茶树是多年生作物,多数茶区还要兼顾茶叶生产的当年收益,因为这类茶园春茶比重大,约占全年的50%以上。因此,习惯上往往将重剪时期安排在春茶结束后进行。

准备施行重修剪的低产茶园,修剪前要增施有机肥和磷肥,重剪后依照茶树可能达到的产量,追施化学氮肥,抓住夏季有利的气候因素,促进新枝生长。重剪后当年以留养为主,十一月由剪口提高5-10厘米修剪,第二年起实行留叶采。

严重衰老的茶树,枝干皮层灰白分枝稀少,并出现回枯现象,有的布满地衣、苔藓,有的病虫害严重,树冠上留叶不多,多数枝条丧失育芽能力,根系也向根颈部萎缩,即使增施肥料,亦因吸收功能极差,而难以提高产量,这类茶园适于台刈。台刈时期一般选在春茶前进行,有时为了不致于大幅度影响产量,也可抓紧在春茶结束时进行。

台刈方法是,从根颈以上砍去全部枝干,刺激潜伏芽抽发新枝。台刈高度离地面4-5厘米,用锋利刀具砍成马耳形,并使切口光滑。部分老茶树,由于自然更新,抽发地面枝较多,可以采用抽刈方法,砍去枯老、病虫枝条,保留健壮的徒长枝。此法不致因改树而较大地影响当年的产量。为整齐树冠,扩大采摘面,抽刈后的深、轻修剪都是必要的。

台刈后抽发的新枝,在当年生长休止后,离地面40厘米修剪。以后两、三年内逐年于上次剪口提高5-10厘米修剪,长到80厘米左右时,按轻修剪标准,整理树冠便于采摘。

(2)根系更新 有关根系研究材料证明,茶树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育关系,即是相互促进的,又是相互制约的。当地上部分枝向上或周围增长时,地下部分枝也向下引伸并向四周扩展。吸收根系愈发达,茶叶产量也随之逐步增高。但到一定树龄之后,树冠衰老,产量下降,这是与根系萎缩、粗根比重显著增加、有效根系大量死亡和吸收功能衰退紧密相关的。同时,与茶园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表土冲刷、盐基流失、肥力下降也有直接的关系。根据国内一些茶科所观察:粗根或老根在剪断愈合后能够很快发出新生白色幼嫩细根,且这种新根的增长极为迅速,一般在剪后半年就可以形成健全的有效吸收根群,两年后就能形成完整的 4 新根系,每条粗侧根断口上所长出的新根分布范围约达30×30厘米。根系的更新是结合茶园深耕、改土来进行的。

深耕不仅是一种改土措施,而且在耕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断伤部分根系,有直接激发新根生长的作用。根据科研部门的试验资料,深耕两年后,不深耕处理的活动根系,较深耕处理的接近土表3-5厘米。同时,深耕的又较不深耕的深入土层5-10厘米。深耕结合施肥,活动根系更多。试验资料证明,在根系更新后,再行枝干更新比仅更新枝干的,产量提高三成以上。

根系更新的时间,一般可在枝干更新前。深耕位置距主根20厘米外;深度40-50厘米,结合施用有机肥和磷肥效果最好。

2、园土改良

茶园土壤是茶树生长所需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的源泉。茶的根系可深入土层1米以下,而最活跃、最有效的吸收根系,是在10-40厘米的土层内。

因种种原因,低产茶园土壤通常表现为土层浅薄、肥力低下、土性不良,加之树势衰老,即使增施肥料,也仍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在改树的同时,改善低产茶园土壤的理化性状,就成为低产茶园改造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改土工作应因地制宜的抓好砌坎保土、深耕施肥、培土客土等方面。

(1)砌坎保土 老茶园大多处于高山陡坡地带,丛播稀植,多年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茶根裸露,土壤瘠薄,土地养分处于“入不敷出”状态。这类茶园可沿等高线打桩,或就地取材,用石块、泥垡或草皮砖筑梯。同时,按新茶园的要求,修建排蓄水系统,加强水土保持。有草源的地方,割草铺园,既保土,又保肥、保温,防治杂草,活化养分,提高肥力,此项措施已成为日本茶园现行的重要增产措施之一。

(2)深耕施肥 种茶前未曾深翻或开垦时深挖不够或土质特别粘重的,要通过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来创建深厚肥沃耕作层。这项措施,最好在改树前进行(兼有更新根系的作用),一般深耕30厘米以上,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0担,磷肥50-80斤。单行梯级茶园于茶行内侧作业,尽量做到表土和底土置换,使其进一步熟化,增进肥力。考虑到深耕必然要损伤部分根系,为兼顾土壤改良与根系更新,选择适宜的时期是重要的。一般在地上部更新后的九至十月份较好,能尽快地促进断根愈合与新根生长。

(3)培土客土 对于土层特别浅薄,石砾多,肥力差,土壤流失严重的低产茶园,必须添加客土,培厚土层。客土应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土,如森林表土、塘泥、水库泥等。此外,可视茶园土壤质地情况,采用粘土掺砂,砂土加泥的办法,改善土壤结构。

3、园相改造

改变分散地块,退出间作,建立专业茶园,是改造园相的重要内容。在低产茶园改造工作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调整茶园布局,逐步实现茶叶生产基地化。目前,园相改造要纳入农业基本建设范畴,通过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创造茶区合理生产结构,从而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落后面貌,使改造后的茶园和新植茶园,集中成片,合理地设置茶园道路和灌溉系统,沿沟、路种植防护林或行道树,建立最佳的茶树生态环境,有利于巩固低产茶园改造效果。

茶树属多年生长寿作物,但其经济栽培年龄并不是无限的。日本认为茶树的经济树龄为50-60年,随着树龄的增大,其生产性能及品质逐渐降低。其间,虽然还可以通过更新措施加以复壮,但在茶树个体生命活动中,经过若干次更新之后,更新周期愈来愈短,村势恢复也愈来愈减弱。因此,更新复壮也并不是无止境的。对树龄老产量低的老茶园,应用新选育的茶树优良品种,进行换种改植,使其成为彻底更新的全新茶园。此法是改造衰老茶园的最佳途径。

改树、改土、改园等是改造低产茶园的必要技术措施,但要巩固改造成果,要获得长期的经济效果,还必须加强改造后经常性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四篇:谈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摘要】:在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中,饮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追捧,优良茶叶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所以在茶树的种植方面,开始由原来大部分自然生长转变成现在的规模化人工种植,发展高产茶园、改造低产茶园,从而使茶叶的产量增加进而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量。这篇文章将以陕西省石泉县的茶树种植为例,针对其中低产茶园的现状、改造技术以及改造后的管理措施进行相关介绍,为其它地方低产茶园的改造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陕西省石泉县;低产茶园;改造

1、陕西省石泉县茶树的种植现状

作为陕南的拥有“茶乡”美誉的石泉县,茶树的种植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千年时光的打磨下形成了大规模优质茶树的种植面积以及具有浓郁独特特色的茶文化,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中非常良好的声誉。据不完全统计,石泉县现在拥有的茶园面积大概有2万亩,种植密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县里的大部分群众都以茶树的种植或者与之相关的行业为生,且茶叶的产量也比较高。举个例子来说,其中的丰产密植茶园就有五千亩以上,每年绿茶的产生至少有30吨,生产的茶叶品牌有很多,著名的有汉水晨雾、鬼谷茗茶、一壶春、灵雀毛峰等等。每年收获的插页都有多家专业的茶叶加工厂进行加工然后远销海内外,年收益上亿元。

但是近年来,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石泉县的茶园产量开始下降,品质也有所下滑,对石泉县整个茶叶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打击。经过实验调查,可以将茶园产量降低的原因分为以下两点:

首先,茶园低产主要是受到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在种植茶树开垦茶园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土地不符合标准条件,土壤太粘、沙太重,土壤过于干燥或湿润造成湿度不达标;茶园所在区域的坡度太大的情况下,易导致土壤、水分以及肥料的丢失;光照强度会影响土壤的ph值,强度太高ph过低,强度太低ph过高;除此之外,降雨量的大小对茶树的产量也有很大的影响,雨水量大会冲刷茶园的土壤导致流失,雨水量小干旱也抑制茶树的生长力度,都会影响茶园的产量。

其次,除了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之外,石泉县茶园产量低也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增加茶树种植面积进而增加茶叶的产量,一部分茶农只注重大面积开垦荒地建造茶园,却不注重开垦茶园的质量高低。比如开垦的深度过高或者过低,种植的密度过大或者过小等等,都会影响茶树的生长质量;对开垦之后的茶园疏于管理,采摘的时间不合理,为了提前上市过早采摘或者为了增加产量推迟采摘都会影响茶树之后的成长;另外,由于种植面积过大,导致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单位面积的茶园资金投入不高,基础设施不健全,容易出现土壤流失或者板结的不良现象。

2、低产茶树的改造技术

改造低产茶园是提高茶叶产量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就这篇文章来说,必须要根据石泉县茶园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各种影响茶树生长的因素,吸收借鉴相关的理论经验,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低产茶园的搞糟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改造的各项因素之间也会相互影响,这篇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石泉县的低产茶园进行改造。

2.1 改造茶树树体

一般情况下,茶树的丰收必须要有合理健康的茶树为前提。在茶园中,导致低产的原因一般包括树冠老、孕育芽叶的能力下降、发生病害、管理不当等,都会导致茶树树冠以及茶树的根系生长态势弱小进而影响产量。因此对于低产的茶园来说,改造茶树的树体是至关重要的部分,要从改造树冠和改造根系两个部分着手。

在改造低产的茶树树冠时,采取树冠更新也就是修剪的方式。具体要根据茶树的树龄高低、衰老程度和发育阶段等,决定采取台刈、重度修剪或者轻度修剪中的一种具体的改造方式。而在低产茶树根系的改造过程中,根系的更新也是必要的,一般情况下需要结合茶园中的改土、深耕等来进行。

2.2 改良茶园土壤

在种植茶树的过程中,作为茶树生长动力的来源,茶园土壤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茶树的生长态势,进而影响茶树的产量。在茶园中,如果土壤的质量不高、肥力较低、厚度较浅的话,就算在后期为茶园增施各种肥料,也不会改善茶树的收成高低。所以,一定要提前改善茶园的土壤性质,维持高水平的理化指标,从培土客土、深耕施肥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调整低产茶园的种植现状。

3、低产茶园改造后的管理

通过改造茶树树体、改良茶园土壤等的实施,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茶树种植中,为了保证茶叶经济效益的长远性,必须要及时巩固上述改造措施的成果,对改造后的茶园进行相关的管理,管理的重点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保证肥料的补充。改造茶树之后,茶树树体会生长大量新的枝叶,所以要增施肥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其次,茶叶的采摘要在茶树的养护之后合理进行。对于改造过后的茶树,一定要有适当的养护期,在新的茶树生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进行适当的采摘,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茶园改造之后,茶树会生长新芽,土壤会改良土质,这是病虫害出现的高发期,所以一定要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预防和治理工作,减小病虫害对茶树造成的损害。

结语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饮茶作为一种爱好与消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欢迎,对优质茶叶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增加茶叶的产量,对于低产茶树的改造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这篇文章以陕西省石泉县为例,从改造茶树树体、改良茶园土壤以及改造茶园园相三个方面介绍了低产茶园改造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此外,为了保障茶园改造的长远效果,还要从增施肥料、养护茶树、合理采摘、防控病虫害等几个方面对改造后的茶园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低产茶园的改造效果,增加茶园的产量,提高茶农的收益,促进茶叶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发云.浅谈中低产量茶园的土壤改良技术与具体措施[j].四川农业科技,2016,(05).[2] 钟石生,廖荣珍.低产茶园小树老树的改造技术[j].江西农业,2016,(09).[3] 李祝芳,李文炳.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以湛西茶区为例[j].云南农业科技,2016,(02).[4] 张贵金.低产低效茶园的改造技术――以康县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7).作者简介:周恒(1997-1-17),男,汉族,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人,大专,林业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林业育苗,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规划,经济林栽培管理)等工作。

第五篇:茶园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1、铺草防冻,抗旱保苗,经常除草,合理间作。增施

肥料,适时定型。间苗补苗,防治病虫害。

2、加强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发挥行业协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功能,加强全镇茶叶生产者的信息沟通,规范经营行为,对茶园管护实行统一的技术指导,实行联护联管。

3、搞好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及指导。在各村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茶农的专业技术水平,让茶农掌握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控制农药残留技术,以及茶叶采摘,加工技术。

4、资金担保。部分大户资金不足导致茶园管理跟不上,要积极利用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搞好信贷服务,保证茶农茶园管理资金的投入。

5、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比如:举办“开垦标准茶园”培训班,成为等高梯田,头戴帽(山顶上树木不砍掉),腰扎带(绿化带),脚穿鞋(底部保留树木、草皮)和幼龄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厂规划及加工技术的培训班。

6、加快建设茶叶加工集中区。通过建设茶叶加工集中区,进一步促进茶厂之间加强技术交流,提高茶叶加工制作水平,更好地促进茶叶的集中销售。

7、提高茶叶品质。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积极保护茶叶发展的生态环境,严禁毁林种茶。要按照“高起点,高投入、高标准、高效益”的原则,并通过示范的辐射

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乡茶叶向高标准发展。要大力推广有机肥的使用,从根本上提升茶叶内在品质。

8、要提高茶叶加工技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大胆学习、探索、引进茶叶制作新技术、新工艺,改进茶园栽培技术、茶叶采摘工艺和成品茶的配制技术。

9、强化茶叶行业监管。首先,要加强对茶叶生产的监

管。农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大对茶叶的监管力度,10、建立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基地要建立

药、肥购进和施用档案,按品种、日期,施用量和方法依次登记在册,以备检查,并带动周边乡村无公害茶叶生产,起示范作用。

11、通过合理密植,茶园间作(如果-茶、茶-林间作

等),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净化大气和水土污染,增强茶园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等措施,减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12、推进茶叶产业化。推行实施八个统一,即:统一

选种、统一施肥、统一施药、统一浇水、统一采茶、统一炒茶、统一销售等生产管理。使生产、经营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把市场、公司、基地、农户有机地联合在一起。

13、抓点示范。选择茶农素质较好,生产加工基础好的产茶村、场,建立高标准的生产基地,引导茶区加速良种推广;在茶园平分到户的地区,挑选有文化、头脑灵、肯钻研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把新的技术要求先到他那里去实

施,由他们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茶场和农户。

14、建立、完善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制订无公害茶生产的综合技术标准,建立健全茶树植保队伍和病虫测报网络,引进相关检测设备等,为无公害茶叶开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15、建议推行生产许可制和市场准入制。建议设立“无公害”茶交易场所,在茶叶产销中,逐步推行生产许可制和市场准入制,经论证的无公害茶将实行明显的销售标志。

16、加强茶园农药管理。农技人员和农业执法人员,在茶叶生产季节,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季节,进行茶园农药使用情况、农药残留情况跟踪检查和定期抽样监测,督促茶农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17、依靠科技,提高茶叶质量,以质取胜,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茶叶产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

18、做好茶园的管护工作,坚持做到合理施肥、及时除草;高等梯层,保持水土;深翻改土,施足基肥;合理密植,种纯苗壮工作,彻底将高残留有害农药从市场上清除,要以无害、无毒化为标准,建立绿色标准化有机茶叶基地;

19、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和栽培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

下载茶园管理技术(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茶园管理技术(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茶园承包合同

    茶园承包合同发包方:日照市岚山区后村镇山西头村村委会(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 刘俊亭(以下简称乙方) 为充分利用村集体土地资源,加快村民致富奔小康步伐,经党员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

    茶园乡中心校食堂管理自查报告

    茶园乡食堂管理自查报告根据县教育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认真开展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自查的紧急通知》和贯彻落实张光奇副专员指示精神认真开展全县学校食堂管理作......

    茶园承包协议书

    茶园承包协议书 甲方: 住址: 乙方: 住址: 根据《土地承包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自愿把自己两处茶园(苏兴盛外面长田和李子弟上面条......

    茶园承包经营合同

    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为引进资金,加大科技投入,发展_________茶叶产业,经双方认真协商,甲方将所属的_________的部分茶园发包给乙方经营管理,现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

    茶园产业情况汇报

    芒信镇茶产业建设情况近年来,我镇大力培植茶产业,茶产业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我镇支柱产业之一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现将我镇茶产业发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芒信镇基本情况......

    茶园改造实施方案

    高山茶园标准化建设示范实施方案浮梁县杨家坪茶叶专业合作社坐落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生态良好的西湖乡境内,本社于2009年9月成立,注册资金448.26万元,合作社成员128户,主要经......

    茶园转让协议书

    茶园转让协议书 甲方(出让方): 乙方(受让方): 为大力发展地方农产品茶叶产的的发展,做大做强瑶里茶叶产业,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和就业,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遵循平等、互惠互利、协商一致......

    茶园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实习,一方面使我们学习和了解茶树育种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以及实际实习中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