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庙沟镇蚕桑观摩会经验介绍1
蚕桑观摩会议经验介绍材料
庙沟镇地处镇安县西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37公里,总面积198平方公里;辖8个村,53个村民小组,10071人。平均海拔898米,年将水量1000毫米以上,无霜期280天以上。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气候,是蚕桑饲养的理想适宜之地。庙沟镇养蚕具有200多年的悠久历史,经验丰富,群众养蚕基础好,是我镇传统的主导产业项目。
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我们坚持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以特色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蚕桑、经果、烤烟产业,统一思想再认识,因利导强基础,狠抓科技创效益,强化服务上规模,全镇初步形成了以蚕桑、经果、烤烟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以劳务、畜牧、中药材为特色的多业兴镇、多元增收的产业格局。尤其是形成了沿大庙沟两岸的近万亩“田砍地边桑成园,川道河滩连成片,科技增产争上游,村组户户齐发展”的蚕桑生产格局,构画出了沿大庙沟两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到目前,全镇桑园累计达到8000余亩,有桑树200万余株,年养蚕近2000张,蚕茧产量达到13万斤,平均张产茧达6000余斤。蚕桑产业已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优势老产业,是我镇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部分蚕农对蚕桑产业发展前景有所动摇,产生了担心和畏难情绪。一怕价格不稳,政策不配套,养蚕要吃亏;二怕收入少,还不如外出搞劳务致富快;三怕与农活和其他产业争劳力,特别是养蚕和种植烤烟时间相互冲突,顾此失彼;四怕政策多变,不敢在桑园上多投资,担心政策一变,财物两空等等。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扎实推进蚕桑产业的发展,我们采取以下六条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蚕桑是我镇的一项传统产业,为确保产业的顺利发展,镇党委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的综合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和大小会议、走访群众、和群众交心谈心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蚕
桑产业。认真广泛听取群众对蚕桑产业发展中提出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蚕桑产业发展情况,为日后出台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是紧抓政策,加大扶持。抓住当前各种优惠政策,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的投入。将产业扶持资金重点投向蚕桑产业发展项目上,并积极向上争取蚕桑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今年积极争取县供销联社扶持桑苗12.5万株。
三是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加强已建桑园的管理,集中人力物力抓落实。在蚕室建设、养蚕的每个技术环节,将村组干部和栽桑面积大、极积性高的农户给予重点扶持,重点村培育种、养示范户,加强对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全镇积极推行小蚕共育、大蚕分养模式,确保重点蚕农实现高产出、高效益,辐射全镇规范化管理,确保发挥效益。
四是加强培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指导,以新型农民培训为契机,在桑园管理、养蚕等各个环节、技术规程,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每村选择2-3户农户做好现场指导,确保蚕农受训率达100%。
五是整合资源、规模养殖。针对栽种面积少的农户,镇政府和林业站出面给予协调,组织联合喂养,以减少桑叶浪费造成的损失。
六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桑苗生产的特性,合理规划种桑田块。实行干部职工任务包干制度,落实目标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包干到村,机关、站所职工、村两委人员包干到组、到户的方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完成桑园的定植任务。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镇蚕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好的成功经验,正确面对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第二篇:庙沟镇蚕桑观摩会经验介绍2
蚕桑观摩会议经验介绍材料
庙沟镇地处镇安西部,距县城37公里,总面积198平方公里,辖8个村,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071人。旬河纵贯全境,气候温暖湿润,传统产业有板栗、核桃、蚕桑、养殖、劳务等。
为了改变历年产业发展多而杂、分布不合理、主导产业不明晰的产业现状,镇党委、政府在广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百里果、千张茧、万担烟”的“百、千、万”产业发展思路,并且围绕“百、千、万”发展思路,规划了旬河沿线万亩茶园基地、蒿典路沿线立体经果林带、庙沟河沿线蚕桑产业带“三线”产业发展经济带,围绕此目标逐年抓好落实。
在此产业发展立意下,我镇在目前全县蚕桑产业逐渐萎缩的情况下,多措并举、逆势而上,努力巩固和发展蚕桑产业,使这项传统产业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成为我镇群众增收短、平、快的一项重要产业。到目前,全镇桑园累计达到8000余亩,有桑树200余万株。2011年养蚕发种1680张,蚕茧产量达到15万斤,单项产业群众增收近300万元。
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部署产业格局。为了防止产业发展相互制约特别是烟、桑之间的矛盾,我镇根据各村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确定了大庙沟
蚕桑产业基地,包括五一、三联、中坪三个行政村。在蚕桑基地村着重以发展蚕桑蚕业,与蚕桑产业有冲突的烤烟产业少发展或不发展,最大限度拓宽发展空间。
二、四轮驱动,强化措施,全力推动蚕桑产业。
一是典型引路。为了提高群众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我镇每年都要在各村分别确定3至5户蚕桑产业大户进行重点扶持,通过资金、技术、信息、设施、药具等方面的全面扶持,使其获得良好的效益。另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和鼓励产业大户,在春季工作会上,每年都有2-3名蚕桑大户受奖,我镇养蚕大户吕吉莲曾受到省、市的表彰奖励。通过典型户的言传身教,带动周围群众生产积极性。
二是规模养殖。每年都要在三个基地村分别确定3至
5户季养5张以上的规模养殖大户,实行专业化生产。通过政府引导、协会服务、公司扶持等办法,帮助解决技术和资金困难;通过协调流转周边零散户桑叶,解决大户桑叶不足和周边零散桑叶浪费问题,使养殖户和桑叶种植户都有收益,以此保证桑园的效益最大化。
三是公司化经营。以五一绿源蚕桑协会为龙头,采取公
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逐年向下延伸基地、向上延伸产业链,不断追求蚕桑产业效益的最大化。今年来,在县供销联社的帮助下,新栽植桑苗10万株,更新和新建桑园1200亩。在以往绿源蚕桑协会发展蚕桑、收茧、烘茧的基础上,积极探
索副产品深加工,今年计划新增礼品蚕蛹包装设备和蚕丝被设备各一套,对蚕蛹和蚕丝进行深加工,这样一来我镇蚕茧将不受市场影响,全镇蚕桑产业将获得长足稳定发展。
四是集约化发展。为了最大限度节约生产成本,我镇率
先推出小蚕共育模式,在五一、三联建设小蚕共育室5座,实行幼龄蚕集中饲养,待二眠后再分户养殖,这样每户蚕农从饲养到交售蚕茧总共劳动时间不足一月,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政策,全面强化产业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蚕桑是我镇的一项传统产业,为确保产业的顺利发展,历届镇党政班子,都将蚕桑产业当成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在全面发展茶叶、烤烟等产业的基础上始终不放松蚕桑产业,形成了一任接着一任抓、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发展局面。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更是注重了蚕桑产业的科学化饲养和公司化发展模式,大大降低了产业风险。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首先,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基地
村捆绑各项优惠政策,对蚕桑产业户进行帮扶,提高其发展积极性;其次政府对建小蚕共育室、蚕具购买等方面实行补贴,并且对主要蚕桑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重点扶持;再次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扶持政策,在桑园建设、蚕种补贴等方面全面扶持。仅2012年在县联社的扶持下,就免
费供应桑苗10万余株,为产业大户减免蚕种款100余张。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每年均要组织1-2次技养蚕技术培训,在普及新技术的同时重点听取养殖示范户的经验介绍,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庙沟实际的技术体系,使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在生产过程中,在桑园管理、小蚕饲养、结茧期管理等重要时期,都安排技术人员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确保蚕农受训率达100%。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庙沟历届党委、政府的持续努力下,在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庙沟蚕桑产业在历史鼎盛时期,年发种一度达到过3000余张,受近年市场影响,中间几年一度出现过萎缩,但通过近两年全镇产业格局的合理化调整和发展思路的全面转变,全镇蚕桑产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坚持依托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手段、依靠科技带动、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一定要在大庙沟至旬河沿线打造“田砍地边桑成园,川道河滩连成片,科技增产争上游,村组户户齐发展”的良好发展局面,使蚕桑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让庙沟这一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篇:庙沟镇中心小学(定稿)
一、学校简介
庙沟镇中心小学地处镇安县西南55公里处,校园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84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教职工19人,在校学生313人(幼儿班69人),住宿生210人,下辖初小1所,教育辐射全镇7个行政村,11000多人口。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借“普九”和“校安工程”之机,共投资150余万元,新建教学综合楼2座,硬化场院700平方米,增添教学设施和教学仪器300多套(件),新增图书1000多册。
在主管局的正确领导以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我们秉承“勤奋、务实、合作、创新”的校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围绕“崇德、博学、争先、和谐”的校风,树立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
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评价,克服单一以成绩论英雄的局面。从品德、能力、成绩、体力多方面评价学生。同时进行师生互评,同学互评,家校互评,对学生使用鼓励性语言,引导性语言,以更好地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校教育教学成效显著。2008年以来电脑绘画八、九、十届获县级优秀组织奖,10名学生的征文、电脑制作获县级奖,有7篇教师论文获县优,3篇教学设计获市级奖,3片论文获省级等奖,3名教师获县“教学能手”称号,5名教师被评为县“优质课教师”,2名教师的科学实验比赛获县级奖,6名教师获得县、乡表彰,3名学生的征文获市级奖,26人绘画获“科普城建杯”青少年书画比赛县级奖。2012年12月26日,商洛日报对我校进行了专题专刊报道。
二、办学方向
(一)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确定办学目标和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深化素质教育,制定实施方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育公平
建立正确的教师、学生评价机制,不歧视学困生,对学生考试成绩不公布,不排队,不设重点班。消除大班问题。坚持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确保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学校不责令学生留级、停学、退学、转学或者开除学生,保证适龄儿童完成学业,巩固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关爱留守儿童,落实管理责任,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三、办学经费
(一)经费落实
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学校的运转经费、发展经费以及生活补助费,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
(二)经费管理
严格执行上级收费政策,规范收费行为,接受社会监督。经费管理规范,建立校务公开和教代会审议制度,定期接受审计监督,无违纪行为。
三、办学条件
(一)校园规划
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努力做到教学、活动、生活三区分离,布局合理。校园内场地安全,日照充分,排水通畅,道路硬化、干净卫生,生均校园面积、绿化面积达规定标准。篮球场、器械体操区和游戏区的设置达到标准。
(二)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继承与发展原则,特色明显,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学校文化底蕴,以古诗词为主题,倡导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开展读古诗、背古诗,表演以古诗为内容的文艺节目;校训、校徽、校标等具有文化内涵,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内容和形式为师生所熟知和喜爱。校园建设做到净化、绿化、美化;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场所和学生宿舍、餐厅环境布置个性鲜明,标语、板报、印刷品等使用规范汉字,内容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三)校舍建设
消除土木结构校舍,无危房。校舍建筑面积达到规定标准;校舍功能符合小学生特点,安全、方便,符合教育教学的需要。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学生宿舍和餐厅等后勤用房;应寄宿学生全部住校并在学校用餐;学校后勤设施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四)部室建设
普通教室数量满足学生规模和教学需要;面积及课桌凳、照明等设施配置符合规定;信息化设施达到“班班通”标准;布置美观得体。小学科学实验室,面积达标,仪器设备达到国家规划建议标准。有计算机网络教室、语言教室、电教器材室和电子备课室,面积达标;室内的安全、稳压、保温、遮光、防尘等设施齐全、有效;按规定标准配备教学设施,各类教学软件资源逐年增加。音乐、美术(书法)教室面积达标;音乐、美术设施配备,达到国家规划建议标准。有综合实践活动室(劳技室等),教学设施按省教育厅颁布标准和教学实际配齐。有校外劳动实践基地。面积及设施达到标准;有少先队大队部,布置规范,配备20人使用的鼓号器材。有图书室、阅览室、管理教师办公室,图书室有相应的设施、设备,通风采光良好;藏书生均30册,报刊50种以上,配备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新书每年递增1%以上。有卫生保健室。
四、教师队伍建设
(一)队伍结构
按编制标准配齐学科教师,体、音、美、外语、学科教师专业对口,教师年龄、学科、职称结构合理。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合格率达到90%以上;近三年新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标率100%,教师资格证持证率100%;60%的教师能够胜任循环教学,能够承担综合实践活动教学;70%以上的教师能独立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师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
(二)师德建设
建立教师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制度;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交流思想,宣传师德先进事迹;有本校的师德先进典型。
教师爱国守法,无品行不良和违法违纪行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为人师表,不组织或参加有偿家教;教书育人,因材施教;钻研业务,勇于创新。
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培训合格率100%;有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高;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凝聚力强;学生对班主任工作满意度达到96%以上。建立教师业务培训制度和进修奖励制度;落实培训经费,每年不低于公用经费总额的5%,保证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业务档案。有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制度;形成骨干教师梯队,成效显著。
五、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
(一)领导班子
坚持依法治教,完善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组织机构健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保障作用和教代会、工会的监督作用。领导班子年龄、学科等方面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凝聚力强;针对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召开校委会会议,提出对策,限期解决。校长经过岗位培训;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勇于创新,协调能力强;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能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和手段进行管理,成效显著。学校领导能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听课、评课,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每周上课不少于4节,教导主任听课40节以上,每周上课8节以上;听课记录详实,指导意见针对性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二)管理制度
建立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奖惩分明。制定学校章程;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规范;操作性强。学校安全制度健全,防范措施到位;建立健全各类安全预案,定期演练;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学生食堂、宿舍管理规范。教学设施和后勤设施管理制度健全,专人负责,账物相符,保管妥善,利用率高;后勤人员树立为教育教学和师生服务的思想,廉洁奉公,勤俭节约。依据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有档案室;档案记载详实,资料齐全,分类科学,管理规范。
(三)教学工作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科学安排教学进度,课程表编排合理。扎实有效推行新课程改革,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立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等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实验、考试、考核以及听课、评课等常规教学工作规范、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学校有完善的检查指导制度,效果良好。上好科学实验课、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睡眠时间保证10小时以上;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作业量不超过规定要求。指导家长按照教育规律和有关规定,管理子女,不得擅自增加学生作业量,保证学生的正常娱乐和睡眠时间。
(四)教育科研 坚持“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指导思想;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网络健全;做到规划、制度、人员、经费、时间“五到位”。定期组织教改研讨会等教育科研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全校性公开赛教、观摩教学等活动;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有县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并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五)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开展“三讲两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工作有创新、有特色。德育工作目标明确、实施细则、管理机构、工作机制健全,基地、经费、途径和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学生德育档案。按课程计划开设并上好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有广播(室)、固定阅报栏、板报等少先队宣传阵地。重视班、队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定期开展班队活动;每学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坚持规范的升国旗制度;国旗下演讲有特色、有记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网络;建立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师生做法制报告。
(六)体卫艺劳
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三个条例”,坚持每年举办艺术节、科技节和春、秋季两次运动会。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1小时,体育课每周保证:各年级3课时,保质保量上好“两操两活动”;有符合学校特色的体育传统项目和体育代表队。按规定配备专职医护人员,严格按规定开展卫生保健工作,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质检测和健康教育,记载详实规范;定期开展卫生讲座、传染病预防等工作。重视音乐实践增强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体验发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形成初步的美术素养。成立多种兴趣小组,经常开展内容健康高雅、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和时间保障。
六、教育教学质量
(一)学生思想品德素质
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学校有良好的校风、校纪;学生无违法犯罪行为;学生精神面貌好,行为习惯良好,初步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操行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二)学生文化科学素质
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文化课,积极参入实践活动,学生学习互帮互助,学困生转化成效显著。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各类实验和计算机操作合格率达到90%以上。学生了解一定的科普知识,有一定的科学意识。
(三)学生身体心理素质
85%以上学生心理素质达到标准,学生体质健康。学生每人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学生年近视新发病率低于3%;人人讲卫生,学校无重大流行病、传染病发生。学生人格健全,个性心理品质良好,能与他人正常交往,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学生艺术素养
学生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初步具备欣赏和欣赏艺术的能力。90%以上的学生会唱歌、会跳舞;学生广泛参加文艺活动。90%以上的学生掌握一定绘画技能,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拓宽;学生积极参加县级以上绘画、书法等作品展览活动,获奖率高。
(五)创新精神
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探究意识强,参与各种创造发明活动人数较多。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初步形成劳动意识,掌握和年龄相当的2项劳动技能以及2种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懂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们坚信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危机并存,只要全体师生齐心协力,携手并进,庙沟镇中心小学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快速发展的新天地!
第四篇:现场观摩会经验介绍材料发言稿
工程结构常见质量问题治理现场
观摩会经验介绍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嘉宾,上午好!
根据广州市城乡建委领导指示和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领导的要求,为认真贯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质量月”活动,我现在把我司承建的花都芙蓉春晓工程的一些创优情况介绍如下:
花都芙蓉春晓工程位于花都区芙蓉大道东侧,东临雅居乐住宅小区,北临新华路,西临高新技术学院;总建筑面积18591.2M²,主楼为28层,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高度93.4m,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本工程于2013年4月15日开工,总工期为325天,目前主体已全部封顶
本工程建设单位是万信达(广州)房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是广东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广州市城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由于工程从开工日起便确定要克服结构常见质量问题,争创结构优质工程。因此,工程自始至终都围绕实现这一目标而展开质量管理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强化认识,采取有力措施,誓夺结构优质奖。
(一)事前策划
1、明确工程质量目标。治理工程结构常见质量问题示范项目,确保创广州市建设工程结构优质奖,争创广东省建设工程结构优质奖、广州市建设工程五羊杯奖。
2、健全项目管理团队。
公司充分考虑这个项目的重要性,选取有丰富创优质工程经验的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团队,打造一个强劲的项目管理架构。项目部成立了由项目经理到项目技术负责人到质量检查员,再到各班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更好的保证了施工质量。
3、方案先行。
项目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创优目标,除了编写施工组织总设计以外,还编制了各种技术专项方案,如:桩基工程、模板工程、大体积和防水混凝土工程、屋面防水工程、绿色施工、钢筋焊接(连接)、施工缝、构造柱等等;项目部对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等文件进行编号,以便追溯查阅,并根据方案和规范要求指导现场施工。
4、精选劳务合作队伍。
根据这个工程的特点,我司精选劳务合作队伍,选取一批跟随我司多年的施工劳务合作队伍进行作业。该批劳务人员责任心强,技术过硬,能主动配合项目部的管理要求,进场接受培训和交底,并与项目部签订劳务分包协议,从而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符合创优要求。
5、严把材料供应关。
根据公司提供的《合格物资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品质好,价格合理的材料供应单位作为合格供方;材料进场时,要求提供检验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从而了解其产品的生产、制作和施工工艺,更好地针 对现场需要进行施工,从而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二)事中控制
1、按图纸和技术方案施工。
图纸审查备案登记后,开工前组织召开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会议,根据图纸存在的一些不明确的地方和遗漏,参建各方提出问题并达成解决方法,确定最终的修改结果。此后,将图纸复印本下发到每个所属班组,并对其进行相应作业部位的交底;要求严格按图纸和方案进行施工。
2、样板引路。
现场设立分部、分项、工序等大型样板引路展示区,新工人进场,除了进行质量安全“三交底”以外,由各班组长带领到样板引路展示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样板引路区的做法和施工工艺,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施工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新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减少返工和修补问题,更好提升结构成型质量。
3、增配质量检查人员。
根据本工程建筑面积和创优质结构的情况,以往只配备2名专职质量检查员,但为实现结构优质的目标,我司特意配备了1名质量主管理和2名质量检查员,确保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或工序施工前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并全程跟踪检查已完成的作业面质量。分别采用了内外直角检测尺、楔形塞尺、磁力线坠、百格网、检测镜、卷线器、伸缩杆、焊缝检测尺、响鼓锤、钢针小锤等检测工具进行检查,对所有分部分项和工序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
4、确保原材料进场检验关。根据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合理安排原材料的进场时间,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做好原材料进场的验收、取证、记录和状态标识工作,并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平面布置图,对进场材料按场容标化要求堆放整齐。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坚决拒收,如材料送检后发现产品存在问题的,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及时进行标识、隔离和退货,并在分供方业绩评定中作好记录。
(三)事后把关。
工程质量的确保,除了事前策划、过程控制以外,事后把关必不可少。我们建立了三级检验制度,实施班组自检、互检,质量检查员进行量度检查,标识数据,然后再交给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我们总结吸收以往一些工程质量不尽人意的经验教训,发现质量未能达到优质的一个重原因就是自检、互检、交接检执行不认真,检查马虎,流于形式,有的工序、分项工程根本就没有正式开展自检、互检、交接检,干成啥样算啥样,结果是质量粗糙,使用功能差,质量不好,责任不清。因此,我们在这个工程实施随做随检、工序交接互检,专职质量检查员把关验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序交接、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质量。
由于本工程采取了事前策划、事中控制、事后把关等等措施,整个结构工程得到了严格的监管,作为一般住宅类建筑物,采用常见的材料,常见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对工程结构质量常见问题的治理和克服做得较为出色,被花都区质量安全监督站定为质量安全示范项目。
二、狠抓环保,落实措施,抓好绿色施工。
本工程除了确立工程结构优质目标以外,我们也十分重视绿色施工工作。项目采用多项绿色节能环保措施,分别是:
1、优选周转材料。优化模板工程方案,提高模板、木材、钢管支撑架等材料的周转次数。
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如高效钢材、钢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高强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等提高节材效能。
3、临设标准化。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可反复周转,重复利用。
4、节水措施。
⑴ 施工前,对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的节水指标,以合同的形式进行明确,便于节水的控制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⑵ 雨水回收利用。施工期间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路面冲洗、厕所冲洗、挖土时控制扬尘、绿化浇灌等,后期回填土后周边设置排水沟、二级沉淀池和场区硬化,收集雨水,使其流向地下室消防水池,再进行循环水的使用。
⑶ 节水器材的使用。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盥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或缓闭冲洗阀等。
5、节能与能源利用
⑴ 节能措施。项目部根据《绿色施工规程》要求,制定可行的节能减排技术措施。优先考虑低消耗的施工工艺,避免出现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运转的现象。建立施工设备检查、保修 和检验制度,设置专人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基本效能和使用寿命。
⑵ 用电分开计量。现场分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 3 个区域,每个区域安装电表,另大型设备塔吊安装独立电表,按月单独计量,及时收集用电资料,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及时掌握用电情况。
⑶ 采用节能型设备。项目临时用电在总体降耗上充分考虑三相负荷平衡,平衡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施工现场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比传统滴灯节能。办公区和员工宿舍内均采用节能灯具,工人宿舍安装节能空调。
6、环境措施
⑴ 扬尘控制。在工地砂土采取覆盖措施、路面硬化、空余场地进行绿化、喷雾降尘、出入工地大门设洗车池用雨水冲洗车辆车轮,专人清洁洒水降尘,防止发生大气污染;运输易洒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
⑵ 噪音与振动控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夜间作业。施工现场设置1.8m高连续、密闭围墙。采用低噪音设备施工,设置电锯房。夜间施工噪音声强值控制在国家有关规定值以下,现场设置噪声监测点,并实行动态监测。
⑶ 光污染控制。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必要时在工作面设置挡光彩条布或者密目网遮挡强光。⑷ 水污染控制。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设排水沟,雨水、污水分流排放。在现场大门处设置沉淀池,基坑抽出的水清洗混凝土搅拌车、渣土车等,如此循环,减少水污染。
⑸ 垃圾控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返工造成建筑垃圾增多。坚持执行工清料净、班后清理制度。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分类存放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现场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委托环卫所统一清运。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通过采取这些有效的绿色施工措施,工程取得了明显的节能降耗效果以及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以上就是我司在芙蓉春晓工程治理工程结构质量常见问题和创结构优质奖以及绿色施工的一些体会,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祈望通过这次现场观摩会,得到各级领导和同行的指导和帮助,我司将一如既往地贯彻质量先行,绿色施工的宗旨,做好所有工程建设的质量。感谢各位的莅临指导!
2014年9月12日
第五篇:五沟镇庙前村简介
五沟镇庙前村简介
庙前村位于五沟镇,距离镇政府办事处北偏东约3公里,全村总住1246数户,总人口5320人。全村共有个10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区域总面积为7.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80亩。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5800元。
庙前村党总支,共有4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6名。通过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在五沟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几年两委班子紧紧团结党员、村民代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一是清理发展思路,制订了发展规划。二是加大投入,根据本村实际,引进优良品种,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经济作物,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强现有集体资产的管理。严格规定非生产性开支,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通过多方途径,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三是与五沟矿携手,通过“矿村共建”机制,加强维稳工作,促进本村经济发展,改善本村居民居住条件。通过努力,先后完成了农用电网改造、有线电视、全村无线调频广播工程,村办公楼、群众休闲活动中心、小流域治理工程、土地的征用与村庄的搬迁、村环境整治等工作,全村实现了庄庄通煤矸石硬地化道路。固定电话及通信全民普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齐全,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五沟镇庙前村两委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