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蚕桑业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5 06:5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年蚕桑业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年蚕桑业工作总结》。

第一篇:2008年蚕桑业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澜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实现**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将**市打造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蚕桑产业基地和世界著名的茧丝绸品牌基地”的发展战略,我乡人民政府按照县下达的任务,积极开展宣传

动员,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蚕桑产业的发展初见成效,为把蚕桑产业打造成我乡的支柱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一年来我乡的蚕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机构,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我乡为相应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号召,及时成立了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亲自担任组长,由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由各村挂钩联系领导为副组长,由各站所、各部门为成员共40人组成的的蚕桑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专人负责技术指导,保障了我乡蚕桑产业发展的组织阵容。并于11月20日召开蚕桑产业发展专题会,会议研究并部署我乡蚕桑产业发展任务,并将责任细化到各村各部门,并与各村委会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保障全乡上下齐心合力完成产业发展工作任务,把蚕桑产业发展作为我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实行蚕桑发展挂钩联系负责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将全乡干部职工随分管领导挂钩联系到村、到组、到户,做好定点示范基地,并扣除风险金,有力的促进了我乡蚕桑产业发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结合实际,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乡农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到村、组进行蚕桑养殖专业知识培训,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地”的原则(即:以点代面,各分管联系领导有样榜地,党员、代表、组干部有示范地,形成各村党员代表带动代表组干部、干部带群众发展格局),有效促进了我乡蚕桑产业发展和技术指导。并要求各村、各部门利用会议、标语、录像等宣传资料,加大宣传力度,蚕桑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年共召开蚕桑专题工作会议10次,参会人员达2140人次以上,粘贴标语20张,横幅1幅,播放影片45场次,观看人员达8500人次。

三、深入基层,落实任务

我乡为完成县下达给的工作任务,乡人民政府要求各组成员必须亲自学习挖种植沟、桑树种植技术和管理,学习蚕桑养殖技术等,保障了我乡蚕桑发展的技术指导。并在大力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示范的基础上,于2008年10月进村入户,落实地块,于10月21日发动全乡干部职工,随联系领导进村入户指导开挖种植沟,并于12月种植完成县下达给我乡的500亩任务。

总之,我乡的蚕桑产业发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离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的目标,有效解决我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难的问题。

第二篇:2010年蚕桑工作总结

2009年蚕桑生产,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对茧丝绸行情的严重影响,全市上下顶住了桑田面积锐减,发种饲蚕直线下降的压力,克服了早春桑树冻害、夏季连续阴雨、秋季病虫害高发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提质、增产、增效,夺取了全年生产的丰产丰收。全市年末保有桑园面积28.17万亩,全年发种752344张,总计生产蚕茧34733吨,蚕茧总

值8.52亿元。全市平均亩桑茧款收入3023.72元,19.37万养蚕农户,户均养蚕收益4397.24元。

一、2009年蚕桑生产的特点

1、桑田发种大幅减少单产水平有提升

据统计,09年全市年末桑田面积28.17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5.57万亩。其中春季投产面积27万亩,是上年的69%。全年共发种75.2万张,较上年减饲35.9万张,减幅达32%。蚕桑生产的总量严重下降。而全年各期单产水平均较去年有明显增加。全年平均张种产茧46.2公斤,较去年的38.9公斤增加了7.3公斤,增幅为19%。其中:春茧和秋茧的张种单产分别增加了8.2公斤和7公斤,为近年的最好水平。

2、行情转稳茧价回升效益增长很明显

随着茧丝绸行情的企稳回暖,蚕茧价格也逐步回归正常水平,蚕农养蚕的效益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全年平均茧价为每公斤24.53元,比去年的全年均价增加了5.3元/公斤,上涨27个百分点。在全年减发蚕种近三分之一的形势下,蚕茧产值仍不减去年,甚至比去年增加了2.3%。其中,春茧收购均价即比上年秋茧有较大幅度回升,全市平均21.87元/公斤,比去年秋茧均价上涨63%(去年秋茧为13.40元/公斤),虽不及08年春茧水平,但对效益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秋茧价格则是一路飙升,几近08年秋茧价格的2倍。全年蚕茧产值总计8.52亿元。比上年增0.19亿元。平均亩桑茧款收入3023.72元,比去年的2467.08元/亩,增加了23%。一些重点镇村的养蚕收入超过了4000元/亩,典型的村组和专业户、示范户的养蚕收入高达5000~6000元/亩。

3、气候环境异常变化蚕桑安全受影响

4月1日、2日凌晨,我市北三县主蚕区遭受霜冻灾害,桑园占比较大的农桑系列和育71-1等为主的早中生桑品种冻害严重。受冻面积近16万亩,其中,冻害严重损失较大的有6万多亩,约占春季投产桑园的22%。蚕业技术指导部门在灾情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将应对措施贯彻到乡镇村组,采取了增施叶面肥、加强桑病虫防治、桑树摘芯降干、推广小蚕共育、加强大蚕期防高温等应急措施,同时适当推迟发种时间,缓解叶蚕平衡,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将霜害损失降到最低。尽管如此,因受冻害影响,全市仍至少减发蚕种5~6万张。

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连续二十多天阴雨,导致桑树普遍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枝条细短、叶片小而薄、叶色泛黄,秋叶产量和质量稍差,在此种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桑园病虫基数攀高、品种多、发生量大,影响了秋蚕叶源。

晚秋蚕上蔟期间,海安、如东、及邻近的东台、大丰等地域同时突发大面积熟蚕上蔟不结茧现象,涉及区域有20多个乡镇(场),南北跨度上百公里。4县市累计受损蚕种超过4万张,2万余户蚕农颗粒无收。专家实地考察鉴定认为系由环境化学因子引起的亚急性中毒所致。蚕桑生产安全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甚大。

二、2009年的主要工作

一、稳桑保桑调整优化布局

受去年秋茧市场行情下滑、茧价下跌,蚕农收益大减的影响,08年秋蚕过后,全市各地均出现挖桑毁桑现象。至今年春蚕生产前夕,全市统计桑田面积已不足30万亩,春季投产面积仅27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30%。

根据蚕桑生产面临近年最为严峻的形势。一是争取政府和领导重视与支持,二是想方设法稳桑保桑,三是抓住机遇调整产业规划布局。各级领导对今年的蚕桑生产给予了高度重视,南通市政府将蚕桑产业纳入大农业的整体范畴通盘考虑,提出了根据茧丝绸市场行情,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多措并举扭转蚕桑下滑趋势,保持蚕桑稳定发展,建设优质高效蚕桑业的原则要求。有关重点县市将蚕桑列为高效外向农业,加大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海安、如皋县(市)政府采取桑园更新补贴、蚕种补贴等“稳桑保桑”政策,如东、启东等县市积极推动小蚕共育补贴,减免共育费等政策落实,维护蚕桑产业的稳定,去冬今春更新拓植桑园仍达万余亩。在规划布局调整上,将蚕桑发展的重点落实在海安里下河地区、海安、如皋高沙土地区以及通扬河沿线。里下河地区是大农业规划的生态农业片区,也是发展蚕桑生产的重点地区,通过扩大连片种植,积极培育蚕桑优质高产示范基地;高沙土地区也是蚕桑生产重点地区,以老桑更新、连片种植为重点,稳定现有桑园面积,合理桑园布局,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水平,提高蚕茧质量和效益;通扬河沿线以稳定现有桑园面积为重点,建设“一村一品”蚕桑特色村镇,推动桑园由城镇向周边转移,保持区域桑园面积基本平衡。

二、积极应变减轻灾害损失

4月初,受冷空气影响,北三县遭受霜冻危害,全市受冻面积约16万亩。一是宣传引导,稳定蚕农生产情绪。

针对冻害后,部分蚕农对春蚕生产的恐慌心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流动字幕、会议、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蚕桑生产形势,稳定蚕农情绪,增强蚕农信心,避免盲目退种、挖桑等过激行为。二是加强培管,促进桑树发芽生长。冻害发生后,立即对受灾桑园加强管理,冻害严重的适当降干剪伐促进下部桑芽萌发;适时追施速效肥和桑树专用复合肥,促进潜伏芽和副芽萌发和桑树生长;抓好桑园治虫,保护新芽不受桑象虫、桑毛虫、桑尺蠖等为害;及时清理桑园不合理夹作物,保持桑园光照和通风,加速桑叶生长。三是调整蚕期,推迟蚕种出库时间。根据气温和桑叶生长等多种情况,结合各县市的具体实际,将春蚕出库发种时间适当延迟3~5天,在确保后期蚕作不与农时与气候冲突的前提下,留足桑树生长时限。由于行动快速,措施得力,贯彻到位,春茧生产取得了单产和效益的近年最好水平。全市平均张种产茧47.1公斤,亩产值1403.70元,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3.7公斤和62.67元,增长8.5%和4.7%。

7、8月间,我市连续二十多天阴雨,导致桑树普遍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枝条细短、叶片小而薄、叶色泛黄。为确保秋蚕用叶,一是增施秋肥,促进生长;二是准确预测病虫发生期,抓住关键,精心组织,全面发动,确保病虫防治到位,使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水平;三是将蚕期较常年推迟5天左右发种,赢得了桑树治虫的安全间隔时间,桑树生长期的延长,也提高了桑叶产量。今年秋蚕除了蚕叶保持基本平衡外,全市平均张产茧41.9公斤,比去年增加了7公斤,提高了20%,也是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三、组织落实实施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我市的海安、如皋分别被纳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苏北综合试验站建设。在体系综合试验站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安排下,于相关蚕桑重点乡镇,设立桑病虫预测预报、桑药试验调查点和蚕病、蚕药试验调查点,规范蚕病防治、桑病虫测报防治技术。开展新蚕品种农村试养鉴定,认真选点、专人负责、及时培训、强化指导,严格按照省新蚕品种农村生产鉴定要求,规范操作、准确记载,认真调查、仔细分析、科学总结,为全省农村新蚕品种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今年共进行了10个新蚕品种试养鉴定,总计参与试验的蚕种近2000张。

在生产关键时期,举办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题培训班。邀请国家蚕研所、苏州大学、省蚕种管理所的蚕桑岗位专家以及本地部分蚕桑技术专家,为基层镇村蚕桑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养蚕大户代表传授生产技术。

6月份,省农林厅在海安县召开了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苏北综合试验站暨全省2009年春蚕生产现场观摩会。与会的专家和领导在观摩了海安镇新丰村和南莫镇砖桥村两个“一村一品”蚕桑特色村高标准桑园管理、新蚕品种试养和春蚕五龄期蚕台条桑平面育、地蚕条桑斜面育等现场,对我市在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

10月份,商务部组织广西、安徽、重庆等西部地区16个省(区、市)、市、县商务系统主管茧丝绸工作的领导及“东桑西移”基地蚕业生产管理与技术干部到如皋参观高效蚕业和优质茧基地建设。在参观了如皋市高明镇高效蚕业示范园、新丝路公司高明中心茧站和江苏新丝路丝业有限公司后。对我市在“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区域规模发展;开展科技创新,探索高效配套技术;建设生产基地,实施优质品牌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绿色家园”等方面的做法给予高度赞扬。

四、组织实施蚕桑“高产创建”

在局统一部署下,蚕桑生产纳入了全市“粮棉油茧双高万千示范片”创建活动之中。蚕桑业的创建目标为示范片面积6万亩,实现亩平产茧125公斤,示范辐射带动蚕桑总面积20万亩。建设内容重点是强化小蚕共育,推广应用蚕用自动温湿控制器,提高小蚕共育自动化程度。推广漏空透气育、斜面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稳步提高蚕桑生产水平。推广方格蔟营茧,促进蚕茧质量提高。开展桑园合理套种与套养,推行订单种植,引导、扶持、发展套种特色品种,套养优质家禽,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大力推进专业化服务与产业化经营。

各地对创建工作十分重视,所有创建单位均建立了由县分管领导或局主管领导挂帅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并分别建立规划组、实施组以及技术组,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开展。在创建工作落实上,采取技术专家负责制的办法,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培育蚕桑科技示范户和核心示范方,建立健全村、组、示范户为一体的技术推广网络,形成良好的技术推广与辐射机制;编制专门技术手册,印发实用示范技术资料,将开办技术讲座、电化教学、现场示范和到户指导等有机结合,提高技术推广的效果;采取技物结合方式,提高蚕农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

海安县大公镇示范片根据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的建设要求,定位“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栽植方法、统一树型”的“四统”要求,更新扩栽桑园1200亩,扩大了连片种植,缓解了粮桑混作和水旱相包矛盾。围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种植、高水平管理、高效益产出”的“四高”目标,以群益村核心方建设为引导,建设“一村一品”蚕桑特色村。

海安镇积极推广省力养蚕配套技术,提高工效增效益。一是普及小蚕自动加温补湿器,提高小蚕共育率和共育水平,小蚕共育率96%以上;二是推广五龄条桑斜面育技术,全年实施率70%以上;三是推广桑园覆草5907亩,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四是统一进行桑病虫综合防治药剂、方法和时间,五是全面使用方格蔟,实行组合售茧,方格蔟使用100%,组合售茧100%。

如皋市在创建工作上强化机制创新和设施建设,通过如皋丝韵蚕业合作社的运筹,在示范区内与蚕农签订建设合同书,为蚕农提供优质蚕种,对生产提供服务,蚕农将蚕茧由合作社组织售给公司,并享受公司的价格优惠和利润分成,互利互惠,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良性发展机制,项目区共有10418户蚕农加入合作社。在设施建设上,2个示范区共流转16亩土地,用于建设优质桑苗繁育基地,采用早春温床嫁接技术育苗62.5万株。新建和改建了31座共育室,增加共育面积727平方米,共育容量1497张,实现了“有天花、地坪、消毒池、贮桑池(室)、加温设施和足够蚕具”的标准;新增推广蚕用环境控制器216台;新增推广方格蔟65.89万片;在示范区专门配置36台桑园专用机动弥雾机,对桑园病虫害实施了“统一配药、统一剂量、统一时间”防治,对蚕室蚕具及蚕体消毒防病用药也统一品种,按种张用量配发到蚕农,收到理想效果。

一年的创建工作,示范方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5个万亩示范方共涉8个乡镇、48个村,总计3.4万农户参与创建。共计5.7万余亩桑田平均每亩养蚕3.25张,比全市平均水平2.67张高出22%,平均亩桑产茧142.9公斤,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亩产效益3571.03元,高出全市平均亩产值18%。其中,示范建设核心方的亩桑养蚕、亩产茧和亩产茧值,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8%、118%和121%。

五、加强蚕种生产质量监督与市场秩序监管

在蚕种生产管理上,把握各个生产环节,将质量监督管理贯穿于蚕种生产的全过程。蚕种生产强调贯彻管桑、养蚕、制种等各项技术规范,重点着眼于提高克蚁单产和公斤茧制种量,合理调整结构与布局,改变过去的多订蚕种多收蚁量的“贪多”做法,适当压缩人均饲养量,保证质量,提高效率。

市场监管上,严格按照《江苏省蚕种生产经营许可工作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加强了对蚕种生产经营资格申报的审查监督。全市经省厅审核批准的蚕种生产单位三家、经营单位一家。都能做到持证生产经营,经营的蚕种均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在维护秩序方面,一是建立台帐备查制度。市里明确要求各县市做好蚕种订种与配发的明细台帐,对相应行政区域内订种与发放流向等情况,登记造册,存档备案,做到心中有数。县里到乡镇,乡镇到村组、共育室,村组及共育室具体到农户。对私贩蚕种的对象进行排查,建立举报制度,掌握私贩种来源,对打击私贩蚕种有功人员实行奖励。海安县还专门明确了蚕种市场秩序实行属地管理的规定,镇村蚕桑服务机构依法承担所辖区域蚕种市场管理工作。二是依法打击私贩蚕种。蚕业管理部门配合农业综合执法、公安治安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无证种贩私自从外地购回未经有权部门检验的蚕种,依法进行查处,严厉打击蚕种贩子,维护蚕农利益。今年上半年,如皋市对去年非法经营蚕种的9名犯罪嫌疑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主犯张佩法,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其余8人依其犯罪事实,分别受到判刑、缓刑及拘役的刑事处罚,共没收违法所得3万元,并处罚金计24万余元。海安县也成功查处私贩蚕种案件2起,销毁私贩蚕种450张,其中一人被依法逮捕,进入刑事侦查。通过依法打击行动,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打击了非法种贩的嚣张气焰。

六、扎实开展桑产业综合开发

继续开展桑枝栽培秀珍菇、猴头菇、灰平菇、毛木耳、灵芝等高档食用菌工作,上半年接种八个品种15000多袋,产品大受欢迎,供不应求;下半年接种了杏鲍菇、茶树菇、金针菇等三个品种6000袋。

建设桑园养鸡示范点。通过考察和调研,我们认为桑园养鸡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可观、生态效益好。利用桑园良好的生态环境,饲养蛋肉两用的本地草鸡,通过饲料结构的调整(野外昆虫、杂草),提高草鸡品质,推出桑园鸡品牌。在高明镇晓庄村试点桑园养鸡取得进展,千亩桑园养鸡工程总投资500万元,一期工程500亩桑园养草鸡25000只,并与农户签订合同,适当返利于蚕农,带动全村农民共同致富。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600万元。采用“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运行模式,可带动周边群众800户,户均增收1800元。

海安县曲塘镇利用桑园冬闲套夹种榨菜5000亩,与好福来榨菜厂实行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南莫、西场等镇套夹种荠菜等供应上海、南京等超市;海安、城东等镇发挥城郊村优势,桑园套夹种青菜、大蒜、菠菜等常规蔬菜供应城镇农贸市场。如皋市石庄、常青、袁桥、白蒲等地多年坚持在桑田间作菠菜、荠菜、甜豌豆、菜苔、西兰花等,成片面积有的多达1000亩,桑田亩效益增收近千元。如东县掘港镇野营角村陈宝林等蚕农在桑田中夹种黄花菜、牛角瓜、青菜、罗卜菜等,每亩增收千余元,苴镇风阳村4组李金发在桑园中养鸡,河口、马塘等镇桑园套种玉米等每亩增加200-4000元收入,使桑田真正成为了高产、高效的典型。

在蚕桑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上,海安县雅周镇结合招商引资建设电缆盘加工厂,将废弃的桑枝、桑根粉碎加工成电缆盘,每年可消耗1万亩的桑枝、桑根;该县南莫镇引进外地客商,建成日产5吨金针菇全自动控制的工厂化生产基地,可利用3000亩的桑枝条;今年秋季开始,在两个蚕种场尝试利用废弃桑叶生产桑叶粉,饲养畜禽,提高畜禽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产业综合利用水平,放大蚕桑比较优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蚕桑生产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有:

1、蚕业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季节性劳动用工较多,且受气候、土地、环境资源和市场行情等多因素制约,存在非技术性风险,蚕农生产的积极性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2、农村劳动力日趋紧张,老年人体力跟不上,中青年人对此兴趣索然,有的甚至动员少养或不养,侍机挖桑改种;

3、蚕茧收购中的不规范行为,导致了收茧秩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茧质提高和技术推广,对产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日益加剧;

4、灾害性气候发生频率增多,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加剧,蚕桑生产的安全隐患难以消除;

5、私贩蚕种情况依然存在,蚕种管理的任务仍然艰巨。

2010年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

工作目标:稳定现有桑田面积,其中建设高效桑田20万亩。全年发种70万张,产茧3万吨。

四、重点工作:

1、调整蚕桑区域布局优化结构

围绕里下河、高沙土、通如地区三个蚕桑特色产区的规划布局,以打造全国一流优质茧基地为目标,在宜桑地域适当扩栽桑田,保持桑田面积动态平衡,乘势填平补齐插花田,扩大连片种植。同时积极开展老桑更新,提高桑园的整体素质。大力培育蚕桑优质高产示范基地,重点建设基地县(市)、规模乡镇、专业村组和养蚕大户,彰显蚕桑高产、优质、高效的区域特色。继续发挥市级“引繁、培育”优质高产桑、蚕品种对南通市蚕桑产业的支撑作用,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蚕桑新品种,不断提升蚕业科技水平。

2、开展优质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生产水平

开展蚕桑优质高产“双高万千示范片”创建工作,加大桑园肥料投入,改善施肥品种结构和施肥方式,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积极开展桑园合理套种、夹种,推行订单种植,引导、扶持、发展套种特色品种。

3、完善桑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加强预测预报和联防联治

进一步完善测报工作体系,充实测报与防治工作力量,实行桑病虫害联防联治;加强病虫监测,按蚕业区划布点,引进应用性诱、灯诱等先进测报手段,观测调查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消长规律,准确预测重点病虫害发生情况,根据具体病虫害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组织防治技术培训和指导,引导群众规范桑园治虫,做到“四个统一”;继续开展桑保用药试验筛选工作,探索新型防治模式;开展防治技术研究攻关和测报防治技术信息交流,进一步加强对斜纹夜蛾、桑螟和尺蠖等重点病虫害的监控和防治,确保桑树病虫损失控制在经济水平以下。

4、整顿和规范蚕种生产与经营秩序

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蚕种管理办法》,加大蚕种繁育的技术指导与管理,努力建设优质蚕种繁育基地。积极开展蚕种储备制度的相关调研,推动蚕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促进蚕种加工设施配套。

5、维护蚕作安全生态环境,严防养蚕生产中群访事件

一是加强疫病防控,把好蚕种质量关,确保蚕期安全;二是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督查,防止假劣农资坑农和影响蚕作;三是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控,及时沟通,减少污染排放,甚或蚕期临时停产治理;四是组织协调农作物治虫与蚕期布局的避锋及药物筛选,规范农业治虫的药剂、时间和使用方法,促进粮桑和谐发展。

6、强化基础研究,推广普及实用技术

加强叶质测定、桑园测土、桑树及家蚕病虫害的化验、分析和鉴定等基础工作研究,科学指导生产实践。通过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的培训,普及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小蚕共育技术、条桑斜面养蚕技术、漏空透气蚕台养蚕技术,推广方格蔟上蔟室外预挂、节能烘茧等提高和保全茧质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7、探索桑园立体种养,提高桑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通过“市级抓典型、县乡搞推广”的模式,利用现有桑田资源,研究并指导蚕农搞好秋冬桑园合理套夹种,积极联系蔬菜加工与流通企业与蚕农订立产销合同,实现订单生产。大力推进桑枝食用菌、桑叶、蚕沙、残枝等作为畜禽功能性饲料的养殖业,具体落实桑枝培育食用菌、桑园套养优质家禽等项目实施,提高桑产业的综合效益和蚕桑业竞争力。

第三篇:蚕桑生产工作总结

蚕桑生产情况汇报

按照督查通知的要求,结合县人民政府蚕桑生产意见,现将我乡蚕桑生产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乡、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辛勤努力,新栽桑180亩,修建蚕房10间300平方米。创建示范片2个,养殖示范大户2户,示范户190户。修枝下条95%,松土除草施肥达80%以上。5户蚕农种植黑五类。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发展蚕桑产业,搞好宣传,转变群众思想观念,调动群众栽桑养蚕的积极性是我乡蚕桑产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充分利用标语、专栏、广播、召开群众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当前蚕桑生产面临的有利机遇和相关优惠政策,并通过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算细帐、算对比帐等等,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深刻转变,对栽好桑、养好蚕的信心逐步恢复,为蚕桑生产的稳步推进营造了良好氛围。截止目前,目前共书写标语20条,出专栏2期,召开群众会52场次,到会群众达2000余人次。

—1—

(二)科学规划,示范带动。

发展蚕桑产业,要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才能确保取得实效。我们严格按照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通过组织力量深入村组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掌握各村产业结构、气候特点、区域位置等因素的基础上,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郭家、新田两村各打造1个示范片,发展2户种植大户示范户。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使蚕桑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乡政府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蚕桑生产领导组,切实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领导和指导。对蚕农在粮食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等惠农政策上给予倾斜。乡政府还安排了一名生产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同志到蚕桑生产村,专门负责抓好蚕桑生产。同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乡、村、组干部工作职责,加强对长征茧丝绸公司派驻技术人员的管理,并将蚕桑发展成效作为乡、村干部和种桑村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督促到位,促进了蚕桑生产规范化、制度化。

(四)搞好培训,科学栽种。

发展好蚕桑产业,必须坚持科学种植。为切实增强蚕农

—2—的科技意识,大力推广蚕桑种植科学技术,提升种桑水平,我们邀请了相关科技人员进行现场培训,通过现场培训、讲解等形式,使桑农真正掌握栽桑技术。今年以来,共组织村组干部和种桑大户参观学习2次,参加人数达20余人,组织召开现场培训会10场次,参训人数达500余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我乡的蚕桑生产,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种桑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起来,已进行春播的部分桑农对栽桑养蚕致富还存有疑虑。二是受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蚕桑比较效益较低,导致有部分桑园无人管、无人养的局面。三是丝绸公司技术人员负责面过广,导致指导不够,去年出现部分蚕农蚕虫死亡的情况,减少蚕农收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蚕农的积极性。四是生产规模小,距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尚有很大差距,三、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力争到今年底全面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具体来讲,就是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多形式抓好宣传动员,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为

—3—

蚕桑生产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搞好调研,做好规划,不断扩大蚕桑种植规模,实现蚕桑生产布局科学化、合理化、规模化。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严格检查督促,确保做到措施落实,效果明显。四是通过各种途径,继续加大对蚕农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栽桑养蚕技术,增强栽桑养蚕科技含量,提升蚕桑生产质量和效益。五是继续加强与长征公司的协调合作,积极争取公司在技术指导、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农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罗布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22日

—4—

第四篇:2011年蚕桑工作总结

后柳镇2011年蚕桑工作总结

2011年,我镇蚕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蚕桑局的直接指导和支持下,以强村大户为战略,狠抓桑园建设与管理,加大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蚕桑产业作为我镇优势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现将我镇2011年蚕桑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全年共发放蚕种7602张,产茧342吨,邀请县蚕桑局技术人员培训蚕桑技术19次、外出参观学习一次,共计904人次。落实标准化蚕室48个,新修2处小蚕共育室,小蚕共育222.5张,桑枝食用菌111万袋,桑园套种1725.5亩,从水利局、蚕桑局调运桑苗新栽桑园624.6亩,补植570.5亩,建立黑沟河、长安、中坝两个蚕桑示范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户10户,全年共流转土地4142.2亩,其中桑园流转352亩。共推广桑园微耕机9台,蚕室消毒机27台,桑园伐条机4台,切桑机2台。

二、工作措施

(一)科学制定方案为蚕桑产业发展做指导。结合各村桑园资源、地理位置和发展基础,立足于我镇蚕桑产业长远发展,精心编制《后柳镇2011年蚕桑产业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黑沟河、长安和中坝等3个村为蚕桑产业发展强村;同时努力延伸蚕桑产业发展链条,增强蚕桑产业综合效益,在各村大力推广桑园地膜套种、桑枝食用菌和桑园养鸡;另外在全镇新培育的155户养蚕大户和40间标准化蚕室建设任务细化量化到村,落实到户。

(二)加强培训力度为蚕桑产业发展做支撑。为切实提高科学养蚕水平,提高养蚕质量,增加张产量,实现蚕农依靠养蚕增收目标。积极与蚕桑局衔接,与蚕桑技术辅导员深入各村开展养蚕技术培训19场4000余人次,通过狠抓技术培训,大幅提升了广大蚕农养蚕技术水平,加之普及高压消毒机、桑树伐条机、土壤旋耕机、切桑机,推广方格簇8万片,使我镇蚕茧产量大幅提升,蚕农经济效益明显增强,提高了蚕桑产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

(三)专业合作社为蚕桑产业发展做保障。充分发挥蚕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努力提高抗拒市场风险的能力。一是合作社成立专门蚕具、蚕药销售点,为广大蚕农提供价格优惠、质量放心的蚕具、蚕药,切实维护好蚕农利益。二是合理引导,健全销售监督机制,蚕茧收购期间,安排专人值守,确保蚕茧价格执行不走样,切实保护蚕农经济效益。

(四)共育小蚕为蚕桑产业发展做基础。“养好小蚕一半收”,为了减少蚕病的发生,继续做好小蚕共育,严格推行“小蚕两回育和大蚕三回育”省力化养蚕新技术,长安、柏桥两村养蚕户小蚕共育率达到90%。确保大蚕饲养期间发病率低、上簇早,蚕茧产量高、质量优、效益好。

(五)优惠政策为蚕桑产业发展做催化。镇党委政府制定印发了《后柳镇蚕桑产业发展奖励办法》,新修蚕室经县蚕桑局验收合格后,镇上每平方米另奖补30元,园室配套的,另奖补50元;养蚕20张以上的大户,免交蚕种款,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蚕种款优惠50%。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行,解除了蚕农的后顾之忧,减轻了蚕农的经济负担,提高了蚕农修建蚕室的积极性。

我镇2011年蚕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先进乡镇、农民的期望和县蚕桑局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强村大户的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发展好蚕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第五篇:蚕桑业发展多极化利用的新思路

蚕桑业发展多极化利用的新思路

摘要:本文从我国桑蚕资源的开发历史出发,进而阐述我国桑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我国桑蚕产业特有的四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桑蚕业多极化的思路。

关键字:桑蚕产业 资源利用 多极化

我国一向有桑蚕养殖的传统,延续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集种养于一体的古老产业。虽然现在它的发展也包含了许多高素质人才以及高新技术的因素,但在其生产上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故在产业类型上桑蚕业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古至今我们都把桑蚕生产的注意力发在了蚕茧上,但实际上蚕与桑的药用性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古人发现,具体的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详细的记载。在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上,我国的起步较晚,紧开始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而实现工厂化生产则在七十年代以后,最近的二十年我国的桑蚕业才得以长足的发展。

1我国桑蚕资源开发历史

从古自今,养蚕必载桑,栽桑必然养蚕似乎是一条恒古不变的定律,从一个侧面上反映出栽桑与养蚕的密不可分。生产蚕茧是蚕桑生产的第一目的,顾也就形成了以蚕桑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第一大产业,通过历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交注,桑蚕文化慢慢积淀成了灿烂的五千华夏丝绸文明。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不同,以及存在的优胜劣汰的选择,形成了我国现在丰富的桑树品种和家蚕种质。在桑树品种与家蚕种质的利用上,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已经先后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良的桑蚕品种。我国桑蚕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出现的问题

桑蚕业在我国可谓底蕴深厚,作为种养复合型产业,不仅占据我国各省农业的大部分额,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拥有量的优势。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蚕丝产量超过日本以来,到现在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的蚕桑生产区除个别少数几个省由于气候的原因不能种养桑蚕外,已分布于二十九个省的一千多个县市。现桑树种植达到八十多万亩,家蚕年产量达一千六百多万张,鲜茧的产量也有六十多万吨,年产生丝十二万吨,为农业直接创收两百多亿元,深加工的丝绸制品为工业产值也近两千亿元。

虽然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与出口国,但还不是世界蚕丝生产的强国,在国际市场上虽拥有量的优势,但却不能掌控价格;蚕桑的生产方式依然是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以传统的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在各方面条件以及技术的配备上还是比较的原始落后,虽人力物力消耗极大,但劳动效率却很低;再加上现在国家对于蚕茧价格管制政策的放宽,蚕茧价格受国际供求平衡的影响较大,桑蚕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一直以来,坊间就有这么一种观点:“桑蚕养殖可以脱贫,但难以致富”,这种观点就造成了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对于养殖桑蚕的积极性并不高,不愿意在此上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技术,这就造成了我国桑蚕产业迈向现代化的脚步很缓慢。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农村经济得以不断的发展的同时,桑蚕业的经济效益却相对的在不断降低,这就导致了桑蚕

业不断的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偏远落后地区转移的现象,这就进一步的阻碍了我国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现阶段桑蚕产业的特点

我国桑蚕产业的特点主要可概况为一下四点:①在经过2007与2008 两年的努力调整后,我国桑蚕产业不管是在桑园的种植面积、桑树发种量,还是在年蚕茧产量和蚕茧收入等指标上都是处于全面增长的状态,桑蚕生产是又增产也增收。②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桑蚕业正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偏远落后地区转移,而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将成为桑蚕产业的下一个生产区域。目前,伴随着这波桑蚕产业转移浪潮,以广西为主要代表的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大蚕桑生产区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③虽然蚕种的产量是每年都在增加的,但增加的蚕种却没有把价格给拉低,反而是蚕种的价格跟着它的产量的增长而增长。这就使养蚕场经营收入的增加,效益的提高,出现了产销两旺的现象。④ 国际丝绸市场在刚过去不久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元气大伤,市场容量严重萎缩,给我国丝绸品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恢复后,国内外经济趋于好转,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回升,我国丝织品的外贸出口量也慢慢地开始有所增长,并出现了价升的现象。

4、我国桑蚕产业多极化利用概况

往往桑蚕生产我们都只是紧紧盯住蚕茧,而忽视了其他的部分。实际上在构成桑蚕生产各环节中的每一种资源都是可以利用的,具体的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是我们喂蚕吃的桑树。除桑叶可以用来当作蚕的饲料外,剩下的各种桑树产物可以直接加工利用,当然剩余的桑叶也是可以的;第二是我们每天喂养的家蚕。它除了能吐丝外,它自身的身体机能是否能够进行开发,比如它的身体能否作为药引,在未来可望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并实现;第三是蚕吐出的白灿灿的蚕丝。不用说它是现阶段我们从事蚕桑生产的目标产品;第四是在蚕变为蛹以及蛹变为蛾这一过程所产生的资源,如蚕蛹、蚕蛾等怎么变废为宝。我们之前一直在说的桑蚕资源的多级化利用其实就是在桑蚕养殖过程中,从桑、蚕、丝三个不同的生产面所产生出的各种产物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级利用或进行综合的统筹利用。经营的重点可以放在任何的一个生产面上,精细生产一个产品或者是多个终端产品;也可以对三个生产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经营,精细生产多个终端产品。桑蚕资源多级化利用的核心是把从桑、蚕、丝三个不同的生产面所产生出的各种产物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紧紧盯住蚕茧这一单一产物。如桑树资源可以分为桑果、桑条、桑叶、残桑;家蚕资源可以分为蚕体、蚕丝、蚕蛹、蚕蛾;通过对桑树资源桑果、桑条、桑叶、残桑等初级产品的开发可以得到桑果食品饮料、板材、纸制品、桑皮纤维面料、食用菌等终端产品;通过对家蚕资源蚕体、蚕丝、蚕蛹、蚕蛾等初级产品的开发可以得到全蚕药品(白僵蚕、原蚕蛾、原蚕沙、蚕蛹等)、营养保健品、美容化妆品、蛋白食品等终端产品;而这些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方面首先是栽种桑树,后事饲养家蚕,在就是上蔟、缫丝,在有其他的畜禽饲养,以及食用菌的栽培,都最后的是对之前初级产品的加工阶段如对丝的加工、对牲畜、食用菌的加工、对家蚕的加工等多种运用到的生产手段或开发方式。对于桑蚕资源的利用途径一般可有以下几条。①桑级途径,是对桑蚕资源最简单的利用,附加值很低。②蚕级途径,其核心在蚕身上,附加值稍比桑级途径高。③丝级途径,其注重点在丝上,这是我国桑蚕产业的传统。④桑、蚕两级综合利用途径,这开始步入的桑蚕综合利用的轨道,但还不够全面。⑤桑、蚕、丝全方面

综合利用途径,不仅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而且效益也高。当然,并不是说既然桑、蚕、丝全方面综合利用途径不仅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而且效益也高我们就要全部变成这种途径。这种途径是值得推广,但不能盲目的引进,因为各种产品所需的条件是不同的,还有就是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上各地都有各自的特点,选择什么样蚕业资源利用的途径,还得从当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总之,蚕业资源利用的途径应该成型,各地适合什么样的途径还需自己实践。桑蚕产业多级化经营,是为了提高蚕桑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农民的增收。桑蚕产业多极化经营将有利于蚕业经济形成区域特色,使自然、社会资源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这也是蚕桑业现代化的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李志芳;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青年科学;2010年02期

[2]李健琴;2012我国桑蚕产业发展策略探讨分析[J];中国行业研究网;2012年07期

[3]代方银;《家蚕基因资源品系油蚕突变体的鉴定试验》[J];蚕学通讯;1997年02期

[4]顾国达;2011桑蚕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J];农业信息平台;2010年04期

[5]张晴;《我国桑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1期

下载2008年蚕桑业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年蚕桑业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蚕桑工作总结发言1

    扬优成势兴产业 强桑活乡谋富民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相关部门、企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我乡抓住蚕桑生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上下齐心,干群协力,乘势而上,紧......

    牌坊乡发展蚕桑业新举措(共5篇)

    牌坊乡发展蚕桑业新举措一、珍爱蚕农。乡党委、政府每年下发蚕桑工作实施意见10份,落实2名驻村干部协助分管领导主抓蚕桑工作,5名村组干部,8名蚕桑技术员,主动进院坝、入农家、......

    2006年全州蚕桑工作总结(5篇)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州实施《**州蚕桑优势区划》的第一年。为了保证《规划》,《区划》的顺利进行,全州蚕桑工作在州委、州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的......

    2019年蚕桑局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蚕桑局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范文汇编2009年,我局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负重拼搏,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府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

    蚕桑办18年工作总结与18年工作计划

    蚕桑办2018年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计划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蚕桑办2009年工作总结与2010年工作计划2010-06-27 22:51:3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蚕桑办2009年工作总结与2010年......

    蚕桑局09年上半年业务工作总结

    蚕桑局2009年上半年业务工作总结 蚕桑生产是我县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特色产业,为了将现代蚕业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抓出特色,突出重点。**县蚕桑局党政一......

    2011 年上半年蚕桑产业工作总结

    我县2011 年蚕桑生产成效喜人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蚕桑技术干部的精心指导下,蚕桑产业的重点工作得到强力推进,广大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和生产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蚕桑站2009年半年工作总结[推荐]

    半年来,我站工作在局里的统一部署、领导下,在有关乡镇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按照XX年度总体目标任务以及各阶段各环节的具体工作要求,通过全站职工的积极努力,实现了春季发放蚕种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