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观后感(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06:2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观后感》。

第一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观后感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观后感

首先因为接触音乐不多,尤其是古典音乐不太懂,只是偶尔听听流行音乐。之前更不知道史坦是何人,后来是通过看这个《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才知道,而且深信其必定是大师。史坦1979年来中国,当时中国结束文革没几年,也是毛逝世没几年。影片介绍中提到了他此行的一个重大标志,那就是第一个文革后第一个到中国的外国人。

史坦先生79年来中国只呆几个星期,时间不长,一如这部纪录片的长度,只有84分钟。可这84分钟,内容却是很丰富。史坦和他的助手们先去北京,后去桂林,最后是上海。每到一个城市,史坦总要细细观察这个城市,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好奇地大量着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中国人,他们拍了民乐团,拍了那些练杂技的演员,还有京剧,还有在体校训练的小运动员……所以我们从影片的镜头中可以感知,当时的美国人对于中国人的好奇、惊讶、惊喜。这些影像中处处跳动着音符,欢快的、抒情的、悲伤的,很美。

当然,如果把这个片子当成一个美国佬看文革之后的中国,那就非常的不准确。史坦此行的目的重要的还在于交流音乐,这交流包括与中国音乐界的交流,与小琴童的交流。在北京和上海的时候,史坦经常要给那些小琴童讲课,每到讲课的时候,下面的观众座无虚席,掌声、笑声阵阵。为什么呢?因为这史坦不仅拉琴拉得好,而且极具幽默感。记录片中,经常可以看见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诠释着对于小提琴的理解。我相信,这个片子如果在今天放给那些正在练习小提琴的学生看,也一样受用。而对于如我这样的音乐门外汉来说,也是很受用的。

史坦告诉学生,把小提琴当作身体的一个部分,要自然,放轻松,要充满感情。他发现中国的演奏者对于西方音乐的理解力不够,追求快、熟练,其实这走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影片中,史坦在排练的空隙专门和李德伦交流了对于莫扎特的看法。

结果这么一交流,就发现了很多问题。李德伦说莫扎特出身的时候正好是西方世界从封建社会变成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时期。意思就是说,莫扎特是由于时代而造就了他。史坦很不同意,他认为这与时代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与莫扎特的天才有关。后来,1999年11月19日当史坦先生再在中国演出的时候,李德伦也来了,他坐在轮椅上,显然身体情况很不好,不过他还是坚持着坐在轮椅上指挥乐团,合奏二十年前与史坦合作的《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后来他私下承认,二十年前自己说莫扎特,也不是真心话,那个时代时时刻刻都要讲政治,他也认为莫扎特是天才,天才与时代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后来,史坦去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看到许多才华横溢的学生表演,大为赞赏,而且好不吝啬地给予学生赞美。有个弹钢琴的小学生,在弹完钢琴之后,史坦直呼这是世界级的水平。二十年后这个叫潘淳的小男孩,成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影片中还有那个弹大提琴的腼腆小男孩叫王健,现在成了世界著名的大

提琴家。

我个人以为,全片最精彩的地方在上海拍摄的时候。电影中还请著名小提琴家谭抒真讲述了他不少与小提琴的经历。另外,史坦给音乐附小的领导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他发现8-11岁的孩子表演的都非常的好,而17-18岁的孩子就感觉不好了呢?音乐学院附小的领导,说十七八岁的学生经历了文革,文革的时候一切的练习全部禁止了,而且也无法听到西方古典音乐……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个影片的名字《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我相信毛无疑是政治的代名词,而莫扎特必然是艺术的代名词(拓展开来是自由、开放的代名词)。回想79年之后,当西洋音乐再度成为我们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当西方艺术、文学、思想、经济大师走进中国。也许一部布满音符的纪录片就是一幅缩影,一幅让人温暖激动兴奋的历程。

第二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观后感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观后感

影片的前30分钟几乎要让我认为是一部借音乐为名的中国风光片。以一个在 25年前消息闭塞的国家为对象,这种带有浓厚异国情调的记录片加上一层神秘的政治糖衣,的确能让奥斯卡的评委眼前一亮。作为当时中国门户乐团的掌门人,李德伦对莫扎特的分析对今天的我来说,至少是有些滑稽的。老实说,我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他想表达的意见,揣摩了半天,最终的感想是与其皮毛式地使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事物,不如唯心地顺从自己的切身感受。这一点上,与Stern达成了共识。

在谭老院长优雅的英语中,终于进入了上海音乐学院部分的重头戏。上海贝多芬对影片略有微词的场景应该就是Stern和教师们的讨论会,在第一个问题提出之后,讨论会几乎就要变成文革的诉苦会了。然而文革的挡箭牌依然无法解释何以小王健和小潘淳的音乐表现力(个人认为两位的表演是这部影片的一个亮点)要比学长们更出色。有趣的是,我认为对于这种观点的最大反讽出现在这张DVD的第一部附片《20年后的相会》,Stern与李德伦再次合作时,又因为乐团的木衲表现而把20年前的情景重演了一遍。

Stern的大师班即使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也没有太多有趣的东西,讲的基本上都是音乐演奏表现上最基本的道理。然而这些道理可能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属于先进的理念了,毕竟我已经距离那个时代很远了。另外Stern灌输成分较多的教授方式可能也适合当时茅塞未开的中国学生。然而一个大师班是无法提高整个音乐素养低下的事实,希望仍然应该寄托在基础教育上。

Stern在影片中的现场表演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79年里完整播放的好象只有《美丽的洛丝马琳》一曲,然而给我的感觉是轻佻有余,优雅不足。我觉得他当时在台上的一些姿态似乎过于做作,目的象是在调动现场气氛。另一方面,对于当时久旱的音乐爱好者而言,能听到这样的表演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20年后的相会》中的《洛丝马琳》表现更加差强人意,几乎没有什么生气(就和他所批评的学生的演奏相仿)。莫扎特的协奏曲给我的感觉除了在赶完功课以外,和乐队简直是陌路人。另外,Stern的Stradivarius给我的感觉似乎有些生硬和干涩。

影片结尾在小王健表演结束后,特别注意了一下Stern的脸部表情。陈丹青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应该就是当时的场景。

每次看到这么有才华的人,对某样东西如此投入的人,我都好羡慕他们啊!能够如此出神入化的驾驭一种乐器就等于掌握了一门国际语言,能够对某件事如此投入,就拥有了一份无与伦比的魅力!

经济管理学院 2011级 经济学学号:1109040109

陈欣睿

第三篇:从形象到感知——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评析

赵洁

[摘要]在文革结束的1979年,斯特恩作为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在北京演奏了莫扎特的《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他的此次中国之行被美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传记片、艺术纪录片导演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从到莫扎特》。[关键词]形象;

感知;纪录片

不仅是纪录片中的主人公艾萨克·斯特恩,相信纪录片的拍摄者也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中国充满友好的好奇,因此在一开始的镜头中大量出现了古朴的风景,乡土民情,勤劳的人民,城市里井然有序的生活场景的画面,并以中国传统的弦乐作为铺垫,让人感受到古老中国的安逸气息。

1979年恰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年,此时的中美关系正处于蜜月期,艾萨克·斯特恩这次到访不仅是文化意义上的,也是政治意义上的,纪录片中反复出现艾萨克·斯特恩与中国乐团合作的第一乐章,这个乐章的特点就是快板,旋律流畅,感情朴实明朗,富有朝气。而此曲也第一次强烈地展示了莫扎特独有的风格即主奏乐器与乐队之间对话式的特点。本片的导演艾伦·米勒本身就是一位古典音乐的爱好者,他当然了解这其中的意义。利用这个乐曲不仅表现了斯特恩与中国乐队之间在反复的练习和适应博闻中相互配合,也隐喻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碰撞与融合。因此在片中多次出现了两种不同倾向的配音。一方面,由于运用了多机位的拍摄,因此,后期剪辑的画面既有细节的特写描述,又有大气磅礴的全景,将中国描绘成一个从古朴走向开放、生机勃勃的国家,整部纪录片显得比较完整。另一方面,利用画面和事实语言,善于利用剪辑画面体现人性,和隐藏在后面的不同的情感。比如:18—30多岁的年轻人急功近利 的技巧型演奏与儿童的情感型演奏做对比,斯特恩与中国指挥李德伦关于莫扎特“天才”问题的对话,来反衬出一种东西文化的差异和不和谐。

从音乐会的画面来看(正面的大全景与观众反打镜头、斯特恩舞台表演镜头特写),此次前来中国拍摄的至少有2台摄像机。而相关资料也证实了这一想法。

“摄制组也是比较大的,仅电影摄影师就有3人,两个录音师,有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编导、一个摄影师、一个录音师)在同时工作:一个组、外加一台游动摄影机跟着斯特恩,另外一个小组在斯特恩所在的城市进行外景拍摄和针对中国人的采访(比如采访谭抒真)。”估计进入中国之前,导演就制定了庞大的拍摄计划,并有巨大的资金支持,所以这部纪录片可以有不惜胶片的底气和开阔的视野,而这种底气和资金支持的背后是来自西方对刚刚开放的中国一种窥视的欲望。

当然,在这次音乐之行中,导演更愿意以音乐和画面来表现一个外国音乐家ibowen.net如何遭遇另一种文化的碰撞,在这些碰撞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有趣的是,据有关资料,艾伦当年并没有跟随斯特恩来到上海,他是在美国的工作室里,根据摄影队拍摄的素材剪辑完成全片的。所以,他基本上是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审视东西文化之间的对撞。

形象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人们感知的影像形象是通过剪辑和拍摄角度、拍摄手法塑造出来的。纪录片中的形象也同样如此,在本片中,导演大量截取了表现中国的山水田园风光,以及中国农民质朴勤劳的画面,如,裸露出坚实肌肉的挑担农民;表现中国民众对音乐的热爱,如拍摄学生在琴房练习的镜头,以及多次出现前来观看斯特恩演出的观众局部或者特写镜头,如:台下的观众看到台上斯特恩如何指导学生,也在私下讨论交流:在表现中国的丰富底

蕴和文化时,则选取了斯特恩对中华民族乐器的好奇和京剧的表演等片断。而相对的,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拍摄于中国的文革时期,这个时期中国自身的环境是很压抑的,导演本身的拍摄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他在拍摄的画面中多次用到了画面的“暗喻”,比如:样板戏的一声惊响,只吓到了一只猪,而其他的猪都在沉睡,个人感觉导演就是想以此来表现中国人的麻木,而在菜市场一景中,以鸭子作为前景,而将前来购物的人群作为背景,让人感觉,人们就像被圈养的鸭子一般。而其他镜头也显得枯燥、索然无趣,使观众感到纪录者本身在当时环境下的乏味。

1972年,安东尼奥尼被中国政府邀请拍摄纪录片,本来对中国的美景有着美好向往的他想把这部纪录片拍成风景记录和大场面纪实,而看到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状态的时候,他也许更想用画面表达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许,导演并不是带着敌意来拍这部纪录片的,但是那个特殊的时代和特殊的环境,迫使安东尼奥尼从一个审视者和批判者的角度来看待当时的中国。(作者单位:福建省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中心)

第四篇:《莫扎特》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

宫廷作曲家萨列里的自杀是这部影片的起点,以他向神父和上帝忏悔的方式回顾了30多年前,他是如何利用种种阴谋杀死了莫扎特。

一个尚在人世的宫廷音乐家萨列里在疯人院里自杀未遂,一位年轻的神父倾听萨列里在32年后第一次在人前讲述他内心的秘密。

萨列里在当时的维也纳也是有名的宫廷御用音乐家,备受国王的宠爱。当时在欧洲已经很出名的莫扎特也来到了维也纳,萨列里从莫扎特那听到了真正的音乐,深受感动,同时也感到威胁。这位人称4岁写协奏曲,7岁写交响乐,11岁写大型歌剧的音乐家很快就受到了国王的赏识,国王让他在宫廷演奏,为乐队指挥。

萨列里非常的记恨,尤其是在他看到莫扎特放荡不羁,极度轻浮的生活态度后,他十分震惊,他觉得上帝十分不公平,把对音乐最大的天分全给了莫扎特,又为何要他同时存在,他觉得,这样存在是上帝对他的讽刺,是对他的嘲笑。于是,他内心丑恶的一面开始萌芽。

他一方面对莫扎特表现出友好和对他音乐的欣赏,另一方在国王和大臣之间挑唆,很快边致使大臣们对莫扎特的苛刻。莫扎特的歌剧在这种情况下被大量的删改,其中多事因为皇室的“禁令”。与此同时,萨列里又在莫扎特的经济上予以破坏,是莫扎特的歌剧只能上映少数的几场便被停止,莫扎特与宫廷的矛盾由此开始加深。

萨列里心爱的女孩被莫扎特占有,加剧了萨列里对莫扎特的报复,他戏弄莫扎特的妻子,收买女佣匿名为莫扎特夫妇服务,暗中想窃取莫扎特新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可以为他所利用的内容。宫廷里的大臣总有理由刁难他,国王总有自己对的理由,莫扎特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他只有据理力争,而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

莫扎特父亲的死,让他极度沉痛,他在歌剧中悼念着父亲,但又久久不能从这种悲境中走出,以至使他自己的身体在一天天里萎靡下去。

萨列里再次抓住了时机,他以黑衣蒙面人的形象去了莫扎特的家,这个形象像极了莫扎特的父亲,他给了莫扎特钱,要莫扎特为他写《安魂曲》,并在短期内完成。这一切给了莫扎特强烈的内心煎熬,但是他毅然接下了这

个生意。

莫扎特不停的赶写,他一边为小剧团作曲,一边面对家庭的窘迫,他带对父亲的感情去写《安魂曲》,这一切一切耗尽了他的心力,他那种不可思议的精神健康,他受着病魔侵蚀的身体,在他累倒之后,萨列里假装好心送他回家,使莫扎特对他心存感激,一边却利用小剧团送来的分红钱告诉莫扎特是蒙面人送来的,要求他抓紧时间写曲。

莫扎特写曲,他来记录。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得不被莫扎特的天赋再一次震惊,他感受都啊了他绝无仅有的才华,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是他心生怜惜,他甚至没有让莫扎特休息一分钟,一首非凡的安魂曲,就这样在莫扎特和病魔作斗争的情况下诞生了。

他的妻子和孩子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与他相见。那么瘦弱的身体躺在那个狭小的棺材里。他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都已经不再重要。安魂曲不知道是否让他的灵魂得以安息。但他那一首首熟悉的宛若天籁般的旋律,却始终提醒我们有他这样一位音乐天才,曾经多么真实的存在过。

他的葬礼,没有鲜花,没有挽联,没有送葬队伍,普通的一个墓,和其他人们一同被埋葬。

他的人生是没有起落的,从音乐神童到天才音乐家,年轻,无礼,而又乐观带有神经质的笑声,这是否是在掩饰他内心极度的不安?

莫扎特具备所有的感情而绝对没有激烈的感情,——除了骄傲;这是一个可怕的例外,但骄傲的确是他天性中极强烈的情绪。

他是快乐的,可是没有一个人的生活象他的那么艰苦。那是一场无休无歇的,跟贫穷与疾病的斗争。这斗争、到他三十五岁才由死亡加以结束。那他的快乐是从何而来的呢?第一是从他的信仰。他的信仰没有一点儿迷信的成分,而是富于智慧的、坚强的、稳固的,非但没有被怀疑动摇,便是极轻微的怀疑也不曾有过。他的信仰非常恬静,和平,没有狂热的情绪,也没有神秘气息,他只是真诚的相信着。那笑,空灵的只剩孤独,在一般精神骚动的病态的天才,创作可能是受难,他们往往千辛万苦,追求一个不容易抓握的理想,在一般象莫扎特那样精神健全的天才,创作是完美的快乐,那么自然,几乎是一种生理上的享受。对于莫扎特,作曲和演奏,是跟吃、喝、睡

眠,同样不可缺少的机能。那是一种生理的需要,而且有这个需要也很幸福,因为这需要时时刻刻都能得到满足。

一个这样的天才,在他的艺术领域内自然无所不能,而且在各个部门中都发展得同样完美。但他特别适宜于写作歌剧。

我们不妨把他主要的特征重述一遍:

他有的是一颗完全健康而平衡的灵魂,一颗平静的、没有热情的风暴、可是非常敏感、非常婉转柔顺的心,受着坚强的意志控制。这样的一个人假如能创造,必然比别人更能用客观的方式表现人生。热情的人精神上有种迫切的要求,无论作什么非把自己整个放进去不可。莫扎特可完全不受这种要求的牵掣。莫扎特纯粹是个音乐家。我们看不出他有什么文学修养的痕迹,更不象贝多芬那样的注意文学,老是自修,而且成绩很好。我们甚至不能说莫扎特主要是个音乐家。因为他只不过是音乐家。——所以对于在歌剧中需要把诗歌与音乐融和为一的难题,他用不到多所踌躇。他用一刀两断的方式解决了,凡是有音乐的地方,决不许有竞争的对象。

可见音乐是人生的绘画,但这人生是经过净化的。反映心灵的歌词,必须对心灵有诱惑的力量,但不能伤害皮肉,“引起耳朵的反感”。音乐表现生命,但是是一种很和谐的表现。这种情形,不但在莫扎特的歌剧是如此,在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虽然他的音乐表面上象是刺激感官的,其实并不然,它是诉之于心灵的。

莫扎特的音乐永远表现某一种感情或是某一种热情。还有一些场合,莫扎特超升到更高的境界,摆脱了那种内心的争执,到达一个崇高与和平的领域,在那儿,人间的情欲和痛苦完全消失了。那时的莫扎特是跟最伟大的心灵并肩的,便是贝多芬在晚年的意境中,也没有比凭了信仰而蜕变的莫扎特达到更清明的高峰。就象死亡给我们留下来的,在发展途程中天折了的莫扎特,对我们成为一个永久的和平恬静的泉源。从法国大革命以来,激情的波涛把所有的艺术都冲刷过了,把音乐的水流给搅混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有时候到莫扎特的清明的天地中去躲一会,的确是很甜美的;他的清明之境,好比一个线条和谐的奥令匹克山峰,在上面可以高瞻远瞩,眺望平原,眺望贝多芬与瓦格纳的英雄与神明在那里厮杀,眺望波涛汹涌的人间的大海。

第五篇:《莫扎特传》观后感

《莫扎特传》观后感

看完《莫扎特传》,我心情伤感中带着激动,这是一部莫扎特的传记电影,更是一个音乐巨匠在人间被摧残的记录,又是一类人的缩影,他不是一个人,他是那么多英雄的化身,他们让人类的生活充满趣味和色彩,却又让凡人们感到惊惶失措,他们的才华和性格造就了他们的成就,同时也让他们陷入轮回般的天才折翅的故事中。

这部电影是生活在维也纳一位御曲大师萨列里的回忆录,如泰坦尼克号一样,影片采用了回忆的手法。十八世纪后期,维也纳作为当时的欧洲文化艺术中心,一位作曲家如果能征服维也纳也就能政府整个欧洲,征 服全世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年仅26岁的莫扎特谢绝别了萨尔茨堡大主教的挽留,只身来到维也纳,其绝世才华立即惊动了整个奥地利宫廷,也引起了宫 廷首席乐师萨列里的嫉妒。萨列里心胸狭隘,为人自负,自诩是维也纳音乐界第一人。莫扎特的才华既令他惊叹,也使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萨列里由嫉转恨,决 心不惜一切代价毁灭掉这个强大而可怕的“对手”。莫扎特的音乐造诣自然天成,超凡脱俗,然而在生活中却是不懂谦虚,行为恣肆。在萨列里的挑唆之下,保守、刻板的维也纳主流音乐界视他为“异端”,处处为他 设坎施绊,使得莫扎特的作品无法在剧院上演,莫扎特也因此没有音乐家教,生活日渐困窘。莫扎特的父亲突然去世使莫扎特悲痛万分,他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身体一落千丈。萨列里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戴上莫扎特父亲生前用过的“阴阳面具”,敲开莫扎特的家门,以信使的身份,要他谱写一篇《安魂曲》。莫扎特在恐惧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夜以继日地工作。《安魂曲》写成了,他自己也终于油枯灯尽,气 绝身亡,死时年仅35岁。萨列里的阴谋得逞之后,自感莫扎特的冤魂日夜索命不休,最后精神失常,被送进疯人院。时光流逝,曾经炫赫一时的萨列里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的作品却成为人 类音乐殿堂里的瑰宝,在世间永远传唱„„

本片没有过分去列举莫扎特的成就,而是表现这他的性格和生活,我们看到了一个顽皮、单纯、桀骜不逊、恃才放旷的莫扎特,你可以将任何形容一个人天才而又不通人情世故的词儿放这个大男孩身上。他少年成才,让很多尚未见其真人的人都以为这是个那种出场会风度翩翩乃至笼罩神秘光芒的人物,就如萨列里起初想象的一般,可是实际上这是个和女友在高贵场合不得体的打闹、在一帮矜持的大人物面前不得体的咧嘴怪笑的孩子,但是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粗俗的孩子,创造了美妙的音乐,用片中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这人可能很粗俗,但是我的音乐不粗俗”。我们不能简单否定萨列里们的成就,他们在当时的歌剧领域同样名作颇多,但是莫扎特是这样一个人,他以惊人的才华,带着更惊人的生活态度和姿态,创造了一系列出色,但是同时具有爆炸性的作品,他刺激着很多同道中人的神经,无论从价值观还是从利益层面。而对于谦虚之类的劝告,他从不在 乎,他直率的批评着他眼中的平庸作品,同时他又直率的向他人表达他的尊敬,当这个不知阴谋诡计为何物的人走进宫廷,走入上流社会,同时又与很多规矩格格不 入时,我们就已经可以预料他前路将何其凶险。

单纯的人,往往以单纯的心去揣测他人,所以莫扎特到死都很尊敬萨列里,在他眼中,这是个值得尊敬的前辈和同僚,当他遇到困难时,总是首先去找萨列里帮忙。而实际上,萨列里却是个复杂的人,他心底里比他那些更保守的同僚们更认可莫扎特的才华,却又更对之嫉妒和痛恨,一次次的,他面对莫扎特的求助,口头承诺,暗地使坏,甚至派女佣前往莫扎特家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更甚的莫过于他扮作黑衣人,从精神上摧残当时生活上已经陷入困顿,身体上已经无比虚弱的莫扎特,为 了那《安魂曲》,莫扎特一边写“庸俗的”作品过活,一般带着已经严重透支的体力写一部将要从精神上折磨他的作品,一部关于死亡的作品,一部最终为他“安 魂”的作品。他最终凄惨的死去,到死还带着单纯的心灵,这是个内心纯净的天使,他不上天堂,谁上天堂?尽管被埋葬于破乱的墓场,但是他的音乐和精神以高贵 的姿态继续流传,几十年后,萨列里的作品渐渐被人遗忘,莫扎特却成为永恒,到他死去,都让萨列里的心灵不住震颤。当萨列里用精神摧残来将莫扎特逼如绝境 时,没有想到这个人死后却给他终身的精神折磨,当他垂垂老去的时候,只能忏悔着回顾自己与莫扎特相处的日子,可悲可叹。

看完着部经典的电影,留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他的笑声。看过影片的人都不会忘记 那段笑声。快乐时是那种笑声,失意时是那种笑声,穷困潦倒时还是那种笑声,只不过在不同的时刻,在我的耳中笑声的色彩区别是那么的大,后来听到这笑声竟要替他悲伤,为他流泪了!莫扎特的笑声被设定为令人讨厌的,这一点来源于一些谈到他的书信中。有人把他的笑声描述为“有传染性让人头晕的”,还有人说“就像是金属划在玻璃上面”。初次看会让人觉得完全无法接受,真像一个马戏团的猴子。不果我在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那笑声的迷人。不要嘲笑那个笑声,那是对你、对我、对天下所有自命不 凡的人的嘲笑。看到第三遍第四遍,就觉得那笑声没有不行了,那笑声是导演对莫扎特的注释。那时天才可爱且纯然天真的一面。

当他死的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伪装都是虚假的承诺,那么瘦弱的身体躺在那个狭小的棺材里。他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都已经不再重要。安魂曲不知道是否让他的灵魂得以安息。但他那一首首熟悉的宛若天籁般的旋律,却始终提醒我们有他这样一位音乐天才,曾经多么真实的存在过。

他的歌剧我们没有来得及观赏,但是他的曲调却得以流传。嫉妒他的才华的人,是多么卑微的在羡慕着他。萨列里,这个不知道在外人看来是他的朋友还是敌人的 人,就是那其中的一个,莫扎特死了,而萨列里却永远活在了自己良心不安中。我们都知道,莫扎特最后死了,死了,在他苦苦哀求想休息一下的时候他永远的休息 了。不再受精神的折磨不再受贫困带来的窘迫。

莫扎特用尽一生在谱写华章,用他那单薄的血肉之躯诠释对音乐的理解。他和命运的抗争他失败了,他和音乐的战斗却大获全胜。在音乐的世界里,所有的音乐家都知道有那么一位自己想去超越的天才,天才就是莫扎特。他的音乐造诣,所有的人只敢用“天才”两个字来给他定义。

星星陨落了,却再也不会有一个可以和他媲美的冉冉升起。但他一直在那里,只因他不死的旋律。莫扎特的葬礼没有鲜花,没有挽联,没有送葬的队伍。如同一个平凡的贫苦人们一样,只有一个普通的墓,一块不大的现已长满杂草的地。

下载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观后感(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观后感(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莫扎特传》观后感

    《莫扎特传》开始于奥地利宫廷乐师萨里埃利向神父的忏悔。萨里埃利从偏僻小镇到了维也纳,在约瑟夫二世的王宫里当宫廷乐师。他对莫扎特的乐曲非常着迷,但自从发现这位人称4岁......

    从优秀到卓越观后感

    通过学习陈浩老师从卓越到优秀的三层蜕变的课程,我觉得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都觉得自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哪里做得还不够好。下面就学到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忆......

    《莫扎特传》的观后感

    《莫扎特传》的观后感推荐 这部电影其实拍的很真。但是真实过头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萨列里同样是个著名的作曲家,才能上也许真的不如莫扎特。但是是否......

    《四川:从悲壮到豪迈》观后感

    《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国防大学作了《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形势报告。报告从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三......

    电影观后感 莫扎特的一生

    电影观后感——莫扎特的一生125051138 张跃茹电影没有直接一第一人称讲述莫扎特的一生,而是通过一个第三者——一个罪恶的第三者的转述,这个天才的艺术家的辉煌、潦倒、短暂、......

    《从幼儿园到清华园》观后感(大全五篇)

    《从幼儿园到清华园》观后感 消化内科薛春燕 女儿长大了,该进幼儿园读书了,千挑万选,选中了北京红缨幼儿园在灵山的分校。学校在开学的当天赠送了一本王学兵所著的《从幼儿园到......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观后感 导语:在南京大屠杀中,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什么就不知道反抗,任日本人屠杀?造成了三十万中国人被日本人屠杀的惨案?我常常在想,这么多人明知道自己是......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说实话,若不是老师上课给我们放映《走近毛泽东》这个纪录片,我想自己肯定是不会主动去看和毛主席有关的东西的,只记得中学时期学过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