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藏族乡镇民政工作
第 期
中共互助县委办公室2010年4月14日
互助县藏族乡镇救灾救济工作成效显著
自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互助县3个藏族乡镇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艰苦奋斗,抗灾救灾,圆满实现了“四有一不”的救灾救济工作目标,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深入灾区摸清救济对象底数。每当发生灾情,县上及时抽调人员,深入灾区调查核实灾情,逐户了解灾区群众经济损失和生产生活情况,并对困难户进行分类登记,严格审核,确保救济对象准确合理。二是加强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在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方面,严格按照民政部、财政部有关规定,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原则,重点下拨重灾区,赈济重灾户。在救灾款物发放过程中,坚持民主评议,公开发放的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2007年以来,为藏族乡镇下拨救灾救济面粉52.6万公斤、救灾款7.2万元,下拨住房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19.2万元。三是认真做好救灾捐赠工作。为了帮助灾区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减轻政府救灾工作压力,每年都组织开展向灾区群众捐赠款物、献爱心送温暖的捐赠活动。2007年以来,共慰问藏族乡镇的困难群众284户,送去慰问金14.2万元。四是大力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活动。组织藏族
乡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组织、动员灾区群众外出务工,搞好劳
务输出。并组织指导群众开展邻里相帮,亲友互济活动,解决灾
区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五是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积
极推行农村低保制度。目前3个藏族乡镇的低保对象从2007年的484户1728人扩大到559户1886人,共发放低保金550万元。积极
推行五保供养制度。五保供养人员从2007年的103人提高到117
人,共发放五保供养金40万元,每年为3个藏族乡镇的五保户、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三类人员资助参加合作医疗,并及时下拨
门诊费,认真推行大病医疗救助。落实优抚政策,保障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自2007年以来为22名优抚对象共发放优抚各类补助
金25.6万元。积极实行临时性救助,2007年以来为3个藏族乡镇的12名疝气患儿进行免费治疗,资助41名贫困大学生。
虽然全县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
足,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县级财政困难,用
于解决藏族乡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资金明显偏少,不能有效满
足困难群众的基本需求;二是基层救灾工作人员少,任务重,且
大部分乡镇民政干部多为兼职,严重影响了民政工作的正常开
展;三是救灾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滞后,应急反映机制难以
发挥作用。今后,将全力抓好藏族乡镇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工作,改善住房条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构建社会福利体系,有效满足藏族乡镇居民的社会福利服
务需求。同时,招聘高素质人才,充实到救灾工作队伍,培训救
灾工作人员,提高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县民政局)
本期发:各乡镇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县级各领导
电 传:地委办信息科西海农民报社存档共印25份签 发:张攀杰编辑:刘成打印:张学梅
第二篇:乡镇民政工作
乡镇民政工作
乡镇民政工作是整个民政工作的基础,乡镇民政机构是民政工作的最基层单位,乡镇民政工作。近年来,乡镇民政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职能被削弱、人员更换频繁、业务不规范、工作落实难的问题。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专班,深入全市9个县(市、区)20多个乡镇,对乡镇民政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主要有“四难”:
一是机构进编定位难。日益繁重的民政工作任务与机构改革的矛盾突出,机构进编定位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二是争取领导重视难。有的乡镇领导,嘴上说起民政工作重要,但在领导力量、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实质性问题上重视不够。
三是工作协调难。民政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党委、政府加强领导,综合协调。有的乡镇领导力量较薄弱,不便于工作协调。
四是工作落实难。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工作任务与力量不相适应。一些乡镇仅1名民政干部,人少事多,工作忙不过来。②工作经费困难。③调控手段无力。
要使乡镇民政工作提档升位,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两个纳入”,加大“四个力度”:
“两个纳入”就是将民政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将民政事业纳入乡镇总体发展规划,与其他事业同规划、同统筹、同协调、同发展,工作总结《乡镇民政工作》。
加大“四个力度:一是加大民政工作宣传力度,深化民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但要宣传自身工作的广泛性、服务性、重要性和繁杂性,还要广泛宣传民政工作在以人为本,扶贫帮困,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民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乡镇民政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建设一支学习型、政治型、实干型、业务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乡镇民政干部队伍。三是加大排忧解难力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乡镇党委政府和县市区民政部门要解决乡镇民政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争取党委和政府配齐配强民政工作人员,每个乡镇配备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干部2人以上从事民政工作。要把那些政治思想好、能力素质高、工作扎实认真的干部配备担任民政工作。要尽量解决必要的办公设施,逐步加大对民政事业资金的投入,确保各项民政工作任务的完成,保障社会稳定和困难群众生活。四是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严格依法行政。县(市、区)民政部门要经常深入乡镇,重点检查各项资金是否按规定及时发放,办事程序是否规范,工作手段是否合法,真正使乡镇民政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www.xiexiebang.com ■
第三篇:乡镇民政工作亮点
乡镇民政工作亮点
各村民委员会、乡级各部门:
2009年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年,我乡民政工作总的要求是: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市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最基本的要求,突出重点,培育亮点,xx省级“xx市”的创建工作,有力推动和促进我乡民政工作上台阶,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乡镇民政工作亮点。
一、以实施灾后重建和安居工程为重点,扎实抓好救助的各项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要抓好救灾救助工作,救灾要及时,有灾必报,要实事求是,不能无灾小报,小灾大报,弄虚作假;并严格执行灾情速报制度,切实提高灾害救助的各项工作及灾后重建的规划和方案。农村特困无房户的全面调查核实。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有所居”。三是加强农村五保的供养工作,各村要认真做好五保对象应保尽保。四是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镇低保坚持总量控制下的应保尽保,坚持进一退一的原则,先退后进的原则,工作总结《乡镇民政工作亮点》。农村低保加大扩大面,坚持7天公示后再报政府,政府在公示7天后,无意见,再填表上报民政局,同时入保人必须本人申请。
二、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积极开展创模工作
当前,把加强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以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力为核心,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度和监督措施,突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两手抓,两结合,两促进,两提高。一是将以群众会、院坝会、党员干部会、标语、版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增强村民自治意识。我乡以中河村、火石梁村、大桥村、红洞泉村为重点抓好五个村的村民自治创模工作。二是建立完善好街道的标志牌和新建道路及地名的设标工作。同时完成好各村纸质地图的绘制,深入开展好平安边界线的创建工作。三是加强对殡葬法规的宣传,强化殡葬管理。四是加强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依法规范登记行为,实现人性化服务,确保婚姻登记,收养登记合格率达100%。
三、以敬老爱老为重点,努力为老人办实事
认真开展对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调查和危困老人的救助,摸清百岁老人对象。加强管理老协活动工作,组织开展好敬老日和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各村要签订好《家庭赡养协议书》和《家庭敬老保证书》的双签工作,建立完善好老年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乡镇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民政工作进行调研的具体要求,现就乌加河镇民政工作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牧民大病医疗救助情况2005年根据旗民政局文件精神,针对我镇农村实际医疗情况,经过下乡入户调查核实,符合我旗民政局大病医疗条件的有34人,整理后上报34人,实批24人,合计补助金额3.6万元,下拔经费已全部发放到患者或家属手中,今年
根据实际情况,镇民政办将不分批次,凡有即报,以确保患者及时能够得到资金上的资助,以助他们早日得到康复。
二、春荒期间灾民、贫困户缺粮情况
介于2005年我旗大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我镇受灾情况虽不及山旱区严重,但对农民收入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根据年末我镇组织人员下乡的摸底调查,受灾农户共750户,计2625人,灾后贫困户370户1295人,经我镇党委、政府一再努力,现仍有受灾贫困户141户509人,需民政资助、救济口粮户141户509人。
三、五保户供养情况
根据撤乡并镇后原乡镇材料总结,以及今年年初民政工作人员下乡入户的调查统计,全镇共有五保户68户68人。其中集中供养10人,分散供养58人,集中供养人员除民政拔付生活费外,乡镇每年付五保户生活费3.4万元,镇敬老院,除上级拔付经费外,我镇给予解决院民部分生活开支,医疗费用实报实销,并在节假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努力让集中供养人员吃好、喝好、安享晚年。
四、优抚对象基本情况
撤乡并镇后,我镇共有优抚军人40人,现这部分优抚军人大多年已古稀,生活收入偏低,而民政每年拔付的生活费仅有1700元,远远不够优抚老军人一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而大多优抚军人子女均没有工作,在家务农,加子女上学,生活开支的费用外,能真正给予老人的补贴并没有多少,经过镇民政办入户调查,这些家庭年开支都在6000元以上,其中包括老人的医疗费用。有一部分优抚军人家庭年开支在万元以上,这部分生活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上级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能够在经济上给予这批优抚军人更多一点资助。
五、撤乡并镇后,婚姻登记方面存在的问题
撤乡并镇以后,我镇面积增加,而且镇政府所在地位置靠东,距石兰计地区最远距离达到80公里,这就给这部分农民办事造成许多不便。因为办一次结婚往来所需路费就要32元,而且交通很不方便,因此,办完手续后只能在镇里过夜,第二天才能够搭班车回家。这些问题同时也给镇民政工作造成了许多不便,如有些人嫌路途远,便请人代办,由于婚姻法规定,在婚姻登记时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场,因以上的不便因素,有些人只举行了结婚仪式,而办理结婚证却一拖再拖。这不仅给民政工作带来了不便,同时也给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鉴于此,特请民政部门同意,我镇在石兰计地区的民政助理员,在当地将相关手续办好签字后,统一拿到镇民政办领取结婚证。
六、撤乡并镇后,进一步发挥农村专业经济组织服务功能的具体措施
撤乡并镇后,在乌加河镇党委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实施“双链双推”活动为载体,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广大党员和旗、镇、村三级干部为骨干,继续深化“党员三结合致富链”,完善“三级干部服务链”,推进农民组织化进程和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开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全镇共结成种、养、科技、信息、法制、林业、水利、计划生育、流通服务业产业链10大类1058链,涉及党员763人,全镇7071户农民168名产业带头人全部组合在链内,并把347户贫困户作为三级干部服务链的重点结链帮扶对象。
在三结合致富链上,镇党委对各种链结进行了规范整合提高,就“一链三户”扶贫帮困的传统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延伸拓展。一是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链,由党员牵头链接农户,依托龙头企业进行产业生产经营。二是发展市场引导型产业链,通过结链把农村的信息、生产、经营、科技、服务、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农户组织起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发展协会支撑型产业链,充分发挥各种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以农畜产品营销合作社为主体,下设番茄、脱水菜、葵花、肉羊等10个规范运行的专业协会。四是发展经济人组织型产业链,由经纪人与产业链合作,签订产销合同,使农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一体化,全镇经济人队伍达到566人,链内接链农户5874人。
七、撤乡并镇后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村各公开和民主管理
撤乡并镇后,我镇镇域面积扩大为729平方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东西长约78公里,其中距镇政府最远的小组为86公里,这样便给各项具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力度,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和形式,完善公开工作机制,健全公开监督保障措施,提高公开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通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解
决。
八、殡葬改革方面
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殡葬改革的各项制度,完成了清平坟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对本地丧殡中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陋习有所抑制,但部分群众思想觉悟差,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说服教育困难,今后还将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改变陈规陋习。
以上是我镇民政工和的一些经验和总结,如有不妥,不足之处,望主管部门领导批
评、指正。
第五篇:乡镇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民政工作进行调研的具体要求,现就乌加河镇民政工作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牧民大病医疗救助情况
2005年根据旗民政局文件精神,针对我镇农村实际医疗情况,经过下乡入户调查核实,符合我旗民政局大病医疗条件的有34人,整理后上报34人,实批24人,合计补助金额3.6万元,下拔经费已全部发放到患者或家属手中,今年根据实际情况,镇民政办将不分批次,凡有即报,以确保患者及时能够得到资金上的资助,以助他们早日得到康复。
二、春荒期间灾民、贫困户缺粮情况
介于2005年我旗大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我镇受灾情况 虽不及山旱区严重,但对农民收入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根据年末我镇组织人员下乡的摸底调查,受灾农户共750户,计2625人,灾后贫困户370户1295人,经我镇党委、政府一再努力,现仍有受灾贫困户141户509人,需民政资助、救济口粮户141户509人。
三、五保户供养情况
根据撤乡并镇后原乡镇材料总结,以及今年年初民政工作人员下乡入户的调查统计,全镇共有五保户68户68人。其中集中供养10人,分散供养58人,集中供养人员除民政拔付生活费外,乡镇每年付五保户生活费3.4万元,镇敬老院,除上[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级拔付经费外,我镇给予解决院民部分生活开支,医疗费用实报实销,并在节假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努力让集中供养人员吃好、喝好、安享晚年。
四、优抚对象基本情况
撤乡并镇后,我镇共有优抚军人40人,现这部分优抚军人大多年已古稀,生活收入偏低,而民政每年拔付的生活费仅有1700元,远远不够优抚老军人一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而大多优抚军人子女均没有工作,在家务农,加子女上学,生活开支的费用外,能真正给予老人的补贴并没有多少,经过镇民政办入户调查,这些家庭年开支都在6000元以上,其中包括老人的医疗费用。有一部分优抚军人家庭年开支在万元以上,这部分生活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上级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能够在经济上给予这批优抚军人更多一点资助。
五、撤乡并镇后,婚姻登记方面存在的问题
撤乡并镇以后,我镇面积增加,而且镇政府所在地位置靠东,距石兰计地区最远距离达到80公里,这就给这部分农民办事造成许多不便。因为办一次结婚往来所需路费就要32元,而且交通很不方便,因此,办完手续后只能在镇里过夜,第二天才能够搭班车回家。这些问题同时也给镇民政工作造成了许多不便,如有些人嫌路途远,便请人代办,由于婚姻法规定,在婚姻登记时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场,因以上的不便因素,有些人只举行了结婚仪式,而办理结婚证却一拖再拖。这不仅给民政工作带来了不便,同时也给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鉴于此,特请民政部门同意,我镇在石兰计地区的民政助理员,在当地将相关手续办好签字后,统一拿到镇民政办领取结婚证。
六、撤乡并镇后,进一步发挥农村专业经济组织服务功能的具体措施
撤乡并镇后,在乌加河镇党委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实施“双链双推”活动为载体,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广大党员和旗、镇、村三级干部为骨干,继续深化“党员三结合致富链”,完善“三级干部服务链”,推进农民组织化进程和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开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全镇共结成种、养、科技、信息、法制、林业、水利、计划生育、流通服务业产业链10大类1058链,涉及党员763人,全镇7071户农民168名产业带头人全部组合在链内,并把347户贫困户作为三级干部服务链的重点结链帮扶对象。
在三结合致富链上,镇党委对各种链结进行了规范整合提高,就“一链三户”扶贫帮困的传统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延伸拓展。一是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链,由党员牵头链接农户,依托龙头企业进行产业生产经营。二是发展市场引导型产业链,通过结链把农村的信息、生产、经营、科技、服务、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农户组织起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发展协会支撑型产业链,充分发挥各种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以农畜产品营销合作社为主体,下设番茄、脱水菜、葵花、肉羊等10个规范运行的专业协会。四是发展经济人组织型产业链,由经纪人与产业链合作,签订产销合同,使农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一体化,全镇经济人队伍达到566人,链内接链农户5874人。
七、撤乡并镇后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村各公开和民主管理
撤乡并镇后,我镇镇域面积扩大为729平方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东西长约78公里,其中距镇政府最远的小组为86公里,这样便给各项具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力度,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和形式,完善公开工作机制,健全公开监督保障措施,提高公开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通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解决。
八、殡葬改革方面
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殡葬改革的各项制度,完成了清平坟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对本地丧殡中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陋习有所抑制,但部分群众思想觉悟差,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说服教育困难,今后还将采取有效措施,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