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歌唱教案[五篇]

时间:2019-05-15 06:5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班歌唱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班歌唱教案》。

第一篇:中班歌唱教案

中班歌唱教案:螃蟹歌

活动目标:

1、感知螃蟹的特征,欣赏歌曲,学习模仿表演歌曲。

2、通过讨论以及欣赏歌表演,进一步感知理解歌曲内容,探索表演螃蟹横着爬和甩不脱的动作。

3、对歌曲产生兴趣,乐意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认识和经验。

活动准备:

1、螃蟹头饰一个。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歌曲《小手爬》,引出会爬的螃蟹。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小手爬》。

(2)变换前奏的速度,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快速或慢速边唱歌边表演。

(3)教师:除了我们的小手会爬,还有很多会爬的动物呢!听!这是谁?

(4)教师念谜语儿歌《螃蟹》。

2、出示螃蟹头饰,引导幼儿观察螃蟹,了解螃蟹的特征。

(1)教师:螃蟹是什么样子的?螃蟹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螃蟹身体的两侧有什么?有几个?带领幼儿数一数螃蟹脚的数量。

(3)螃蟹身体的前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你知道螃蟹是怎么样行走的吗?

(5)请个别幼儿上来模仿,全班幼儿练习横着走路的动作。

3、欣赏歌表演《螃蟹歌》。

(1)教师戴上螃蟹头饰,扮演螃蟹演唱歌曲。

(2)教师:歌里说了些什么?螃蟹是怎么样上坡和下坡的?

(3)教师:螃蟹用他的大钳子夹住了什么?螃蟹的钳子夹得紧吗?能把他甩掉吗?

(4)让幼儿学一学甩的动作。

4、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延长歌曲。

(2)提醒幼儿尝试用云南地方方言连贯演唱歌曲。

(3)引导幼儿模仿和夸张螃蟹的样子,边唱歌边表演。教师这个红点关注细节,例如:八只脚张牙舞爪;横着向左走,向右走;到处用钳子夹人‘被夹痛,甩不掉的样子。

5、播放多媒体音响视频资料,让幼儿感知地方音乐的特殊韵味。

教学反思:这是我自己设计的一节唱歌课,我基本上能按照唱歌课的基本要求来设计。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从中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能开心地边唱边表演,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上完课后,我自己觉得很流畅

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一些细节方面我忽略了:

1、没有很好地引导幼儿用幽默、风趣的感情演唱歌曲。

2、课堂常规还需多样化,对于课堂的把控,还需多想办法。

3、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如果我再教这一节课时,我将进一步激励幼儿用幽默、风趣的感情大胆地表现音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制作大图谱让幼儿理解歌词,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努力。

第二篇:中班歌唱活动教案

中班歌唱活动教案:我不上你的当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境中学唱歌曲《我不上你的当》,初步感知乐曲的旋律和结构,能够完整演唱歌曲。

2、在循序渐进的游戏情节中逐步理解、记忆歌词,能跟随音乐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3、体验和同伴一起玩猜测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开门大吉”游戏所需的图片门两个,根据歌词绘画的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整体感知乐曲旋律及歌词。

1、教师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故事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指导语:今天杨老师带来一首歌曲,这首歌曲里面藏着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边清唱歌曲边做相应的身体动作,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故事结构。

指导语:现在来听我唱一唱这首歌!

3、教师再次演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指导语:刚才歌里唱了什么?听听看还有哪些我们刚才没有说过的歌词?

4、教师带领幼儿尝试跟唱。

5、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将手的部分动作变成脚步动作,随乐演唱歌曲。

指导语: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起立,站在小椅子后面,每一张小椅子就是一个小蘑菇,这次我们要把小手走路的动作换成小脚来走。

二、教师逐步加入游戏情节,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加入绕圆圈走的游戏情节,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指导语:这一次我们要到大蘑菇园玩了,音乐一停,你们就要站在一个小椅子的后面。

2、加入大灰狼出现的游戏情节,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指导语:现在是不是每个人都站在小椅子后面啊?准备好了吗?如果大灰狼来了,我们要赶快回到家里哦。小椅子就是我们的家。

3、替换“东东”的角色,引导幼儿根据声音判断角色,并作出相应游戏反应。

指导语:这次东东会是谁呢?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喂,你到底是谁呀?”

森林里难道就这一种东东吗?这次在玩的时候我们可要仔细听喽!

三、幼儿尝试扮演角色,完整游戏。

指导语:每次东东说的话一样吗?如果你们是藏在里面的那个东东,你们会说什么呢?

指导语:这次我要在你们中间选一个东东,你们可要竖起耳朵仔细的听一听喽!听听这个东东说些什么?

四、引导幼儿进行反思性评价。

指导语:这次,我决定送给小兔子一个礼物,叫做开门大吉,这两扇门里藏着图片,如果图片的顺序和歌词的顺序是一样的,那么就中奖了!怎么检验呢?

五、完整游戏。

指导语:你们还想再玩一次吗?让我们猜猜看这次又会是什么东东来和我们做游戏呢?

第三篇:中班歌唱活动教案

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中班歌唱活动教案吧!

中班歌唱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学唱问答歌,了解歌曲的结构,并能根据动物的特征仿编歌词。

2、学习用歌唱的形式来交流,问的清楚,答的准确。

3、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

活动准备:

大象、兔子、松鼠、长颈鹿小动物的贴绒。

活动过程:

一、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学习节奏和歌词)

1、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大象)教师边出示贴绒边回答: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

2、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兔子)同上。

二、学唱问答歌。

1、教师范唱一遍。师:刚才我们玩的游戏老师还可以把它唱出来,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2、幼儿学唱歌曲二遍。

3、问答歌。师:你们觉得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唱的歌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教师小结:这首歌真有趣,一个问,一个答,就像我们小朋友说话一样,所以我们叫它问答歌。

4、幼儿分组演唱问答歌,一组问,一组答,合作演唱歌曲。(幼儿面对面)

三、仿编问答歌。

1、教师出示松鼠的贴绒。师:我们唱了这么有趣的歌,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听到了,它们也想让小朋友把它们编到我们的歌里去。你们看看是谁来了?

2、教师仿编: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尾巴大?(松鼠)

3、长颈鹿,重点把握三个字的节奏,要唱的快一点。

4、幼儿仿编问句,向其余幼儿征求答句。当一个问句有多个答案时,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样的答句最合适。

5、选择创编的好的问答句,集体学唱。

第四篇:中班歌唱教案《水果歌》

中班教案:大山里的音乐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

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第五篇:中班歌唱教学大灰熊教案

中班歌唱教学“大灰熊”的活动设计

这是一首表达轻重情绪的故事歌曲,短短三句旋律把大灰熊睡懒觉、小朋友轻轻进来、大灰熊醒来发怒的戏剧性冲突表现得很到位。如果能让幼儿体会到故事内涵的这种轻重冲突情境,那么让幼儿用声音表现这种轻重就显得水到渠成。

还原手段

手段一:看图说话。出示四张图片,进行看图说话的活动。四张图片的内容如下:第一张,一只大灰熊睡在有树的山洞里。第二张,两个小朋友轻轻地走进山洞。第三张,一个小朋友去碰了一下大灰熊,大灰熊睁开了一只眼睛。第四张,大灰熊彻底醒来,发怒了。

手段二:动作表现。第一句:扮演大灰熊坐在椅子上睡着了。第二句:扮演小朋友轻轻走路。第三句:前半句,小朋友用手轻轻碰了一下大灰熊;后半句,大灰熊站起来发怒了。

最终走向歌唱

歌曲“大灰熊”的含义是用嗓音去表现这个角色的情感。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最后,幼儿不能还沉浸在身体动作的表演中,而是去掉大部分身体动作表演,只保留像大灰熊生气这样无法去掉的动作,转向嗓音的表现。这种转向时经验还原幼儿园歌唱教学所关注的。

音乐活动方案

第一课时

身体动作还原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大灰熊”故事中用身体动作表现轻重的理由,并能合乐地用身体动作表现轻重。2.了解前奏、间奏部分等待而歌唱部分进行身体动作表演的这种音乐段落结构状态。

3.体验戏剧性表演的愉悦,并学习戏剧性表演的情绪克制。

活动准备

1.四张图片。

2.“大灰熊”伴奏音乐的音响资料与播放设备。

活动过程

1.看图说话 + 身体动作的还原活动

(1)呈现四张图片,请幼儿说说,每张图片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教师总结幼儿所描述的故事。

(图片排列要求:第一张一行,第二张一行,第三、四张并列一行,共三行。)

(2)请个别幼儿根据老师的语言来表演这个故事。

请三个幼儿(一个大灰熊,两个小朋友)根据老师的语言用身体动作表现故事。

再请另外三个幼儿表演一次。

(3)请全体幼儿根据老师的语言用身体动作表演这个故事。

一个小朋友表演大灰熊,其余全部扮演小朋友,最后其中一个小朋友去摇醒大灰熊。

全体小朋友表演大灰熊,老师表演小朋友并做摇醒动作,表示摇醒所有大灰熊。

全体幼儿既扮演大灰熊又扮演小朋友。

(教师提醒扮演大灰熊过分兴奋的幼儿:不是所有愤怒都需要大喊大叫的,没有声音,握紧双拳抖动也是很好的表现愤怒的动作。)

2.在教师指挥下配上音乐的身体动作表演

(1)教师清唱歌曲“大灰熊”,请幼儿跟着歌声表演。

(2)放“大灰熊”伴奏带,请幼儿跟着音乐表演。

①教师:现在老师放着音乐来唱歌,这个音乐有前奏、有间奏,在前奏与间奏的地方,小朋友不表演只是准备,老师歌唱的地方才是小朋友表演的地方。

②教师用指挥手势表达前奏与间奏,请幼儿等待,歌唱部分用指挥手势请幼儿表演。

③提出幼儿表演过程中不够规范的地方。

④教师与幼儿配合再表演一次。

3.请幼儿边哼唱边合音乐边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韵律念1-2遍歌词。

(2)教师:现在老师不唱了,只是用指挥动作提醒你们什么时候是前奏、什么时候歌唱、什么时候是间奏。你们一边唱着歌一边表演。

(3)幼儿边唱边表演。

(在这里幼儿的唱不是主要的,对幼儿是否记住歌词没有要求。要求幼儿唱,只是因为结合唱才能更好地感受前奏、间奏、歌唱的音乐结构状态。)

第二课时 嗓音表现活动

活动目标

1.用身体动作自如合乐地表现轻重。

2.通过身体动作表达出对前奏、歌唱、间奏、歌唱这种音乐段落结构的理解。

3.表现出用嗓音去表现故事中角色情感的倾向与愿望。

活动准备

“大灰熊”伴奏音乐的音响资料与播放设备。

活动过程

1.合着“大灰熊”伴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演“大灰熊”的故事

(1)跟着音乐、看着教师指挥,表演“大灰熊”的故事。

(2)根据伴奏与教师的歌唱,表演“大灰熊”的故事。

2.清唱“大灰熊”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跟着伴奏带唱一遍歌曲。

(2)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清唱一遍歌曲,在歌唱的时候能不做动作就不做动作。

(3)教师清唱示范“大灰熊”歌曲的轻重表现,并提出观察任务。

①教师:老师现在唱一遍歌曲,请小朋友听听老师唱的时候,哪个地方唱得特别重,哪个地方唱得特别轻?

②幼儿回答最后一句特别重,第二句特别轻后,教师追问:最后一句的哪几个字特别重,第二句的哪几个字特别轻。

(最后一句“发怒”两个字特别重,第二句的“非常非常轻”特别轻)

(4)教师:好,现在请小朋友也像老师这样来唱一遍。

(5)教师提出歌唱的要求。

教师:我们小朋友很会用身体动作讲“大灰熊”的故事,但是,唱“大灰熊”歌曲的意思就是用喉咙讲故事。用喉咙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做很多动作,更不能做动

作做到连唱歌都忘记了。

(6)请幼儿只用喉咙讲故事。

教师:现在我们好像要用歌声讲“大灰熊”的故事,给隔壁的小朋友听,他们看不见我们,只听我们的声音。这样,我们做很大的动作有没有用呢?好,我们用声音来

讲这个故事,试一试。

3.合伴奏带歌唱“大灰熊”

(1)请幼儿注意观察教师的指挥。

(2)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对声音讲故事的理解状态。

下载中班歌唱教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班歌唱教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班歌唱教案:大树妈妈

    文档仅供参考 中班歌唱教案:大树妈妈 活动目标:1、 熟悉歌曲内容,感受歌曲安静、柔美的性质。 2、 能在图谱的暗示下自主学习歌曲,能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3、 会用简单的肢......

    中班歌唱活动教案好妈妈

    中班歌唱活动教案好妈妈 中班歌唱活动教案好妈妈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创编合适的动作,并初......

    中班歌唱活动:蝴蝶花

    音乐活动:蝴蝶花(歌唱) 一、 1、 2、 3、 二、 1、 三、 活动目标 倾听歌曲,熟悉旋律,学习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初步学习创编动作来表现对歌曲的感受,并能大胆表现。 体验表演......

    中班歌唱活动:《买菜》

    中班歌唱活动:买菜 杭州市兰苑幼儿园 胡婷婷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和节奏韵味,尝试学唱歌曲。 2.运用图谱的方法理解、记忆歌词,喜爱参加买菜的音乐游戏。......

    中班歌唱《小蛋壳》

    中班歌唱《小蛋壳》 中班歌唱《小蛋壳》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掌握歌曲,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2、尝试用轻轻的歌声表现惊讶的情感。 3、能根据生活经验......

    幼儿园中班艺术领域歌唱活动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我的皮鞋踏踏响 活动目的: 1、感受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学习用节奏器为歌曲伴奏。2、感受歌曲的美,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铃、木鱼、响板、录音机、磁......

    幼儿园中班音乐歌唱活动《小象》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歌唱活动《小象》教案 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3-1-2-5-6-0-0-4-6-6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2.通过“猜谜”和“找图”的游戏,尝试......

    中班音乐歌唱《郊游》教案[合集5篇]

    《郊游》音乐教案 一、活动内容:音乐《郊游》 二、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ABA的结构。 2、在图谱的帮助下记忆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3、演唱歌曲感受郊游时的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