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丝绸产业化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06:0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茧丝绸产业化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茧丝绸产业化调研报告》。

第一篇:茧丝绸产业化调研报告

*月*日,按照***关于农业产业化调研的安排,**和**前往蚕桑大镇**镇,“东桑西移”工程核心示范**村、**优质千亩示范园和**进行了调研,并与蚕农代表和企业负责人举行了座谈,就茧丝绸产业的现状,发展前景,所面临的困难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茧丝绸产业的基本情况

**县是全省蚕桑重点县之

一,也是全省优质茧基地县,全县现有桑园经统计约2.5万亩,主要分布在**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镇等乡镇共40多个行政村,约1.5万户,**年全县茧丝绸行业总产值*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亿元,利税*万元,年发种量*万盒,产鲜茧*吨,产值*多万元,蚕茧收入是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茧丝绸是我县农村经济支柱产业。

*年我县就实施了一体化改革,在产业管理体制、蚕茧收烘、技术推广、利益分配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在管理体制上,组建**公司,同时设立**办公室,合署办公,直属县政府领导和管理,负责全县茧丝绸生产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在蚕茧管理上,制定了《**县蚕茧收烘管理实施细则》,依法加强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布局,定点收购,凭证经营。在蚕桑生产上,确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立县、镇、村、农户四级生产技术推广网络。全县组建了*个县级产业协会,*个基层蚕农协会。在分配机制上,龙头企业缴纳桑改费、茧丝绸风险基金,专户存储、集中管理、分类使用。并对向企业提供优质蚕茧的蚕农实行“二次返利”和“风险补贴”。目前,全县有一家蚕种场可年产蚕种*万盒,两家茧丝绸龙头企业现有自动缫丝机*组,热风循环烘茧机*组。龙头企业**集团、**集团已被列为全省重点扶持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茧丝绸产业链条逐步完善,打造了“**”牌蚕丝系列产品,“*”牌白厂丝获得**名牌产品称号,龙头企业正在向服装、绢纺、蚕丝被、口食蚕蛹等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

二、我县发展茧丝绸产业具有良好条件、难得机遇和很强竞争优势。

1、我县发展茧丝绸产业具有良好条件。一是具有自然和环境优势。我县位于**、**,属北亚热带温润温暖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无霜期219.8天,年平均降雨量1391.2毫米。据中国蚕业评定,非常适合蚕桑产业的发展。二是具有充足的土地资源。我县有可以利用栽桑的坡地、河滩、荒地约有**万亩,这些地方很适合栽桑,根据中央规定,退耕还林的要求,在河滩地和坡地栽桑养蚕不失为防洪固沙、绿化环境、保持水土的好途径。三是具有传统产业的优势。栽桑养蚕一直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全县*个乡镇,*个乡镇养蚕,蚕茧收入是山区蚕农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四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县内*、*两家缫丝企业现有自动缫丝机*组,年需鲜茧*吨,目前产量仅*吨,缺口很大,必将带动茧丝绸产业的快速发展。

2、我县茧丝绸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商务部巳将“东桑西移”工程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我省将成为我国21世纪的蚕业发展中心区域。二是市场机遇。从目前的生产消费水平看,世界每年对纤维(包括人造纤维)消费的需求量多,但蚕丝作为一种高档消费品仅占0.18%的比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市场对丝绸消费比例将逐年提高,茧丝绸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蚕农、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对目前的茧丝绸市场行情都有比较看好。

3、**县茧丝绸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县茧丝绸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培育了产业的独特竞争优势。

第一,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集团、*集团在嘉兴设立的分公司专业从事丝绸产品交易,巳有多年操作经验,建立了大量稳定可靠的客户,蚕丝制品巳在*、*等大中城市设立销售公司,建立销售网络。

第二,有明显的质量优势。去年生丝平均等级稳定在4a+50级,比全省高1个等级,比周边县市高1个半等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有优越的机制优势。*县在我省率先进行了茧丝绸流通体制改革,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企业进入蚕茧市场直接收购,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原料茧成本价格,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缫丝企业为确保生产原料的正常供应,避免茧丝绸市场低迷时,蚕农弃桑毁桑,还制定了最低保护价,解决了蚕农后顾之忧,让蚕农养放心蚕,因而蚕桑生产具有较稳定的经济效益。

第四,有科学的管理优势。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合理,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创立了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建立建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办法,形成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第五,有较低的成本优势。*地

区有丰富的劳力和价格相对较低的原材料资源,产品成本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产品有强有力竞争力。

三、下一步打算

根据县政府制定的茧丝绸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争创国家级优质茧基地县,切实做好两个服务(服务蚕农、服务企业),着力打造“*”线百里蚕桑高效产业带。到2010年,全县桑园面积将发展到*万亩,生产一代杂交种*万张,发种*万张,产鲜茧*吨、厂丝*吨,棉球*吨,各类丝绸制品*万件,茧丝绸行业总产值*亿元。

四、存在的问题

1、基地规模不大,不能满足龙头企业对原料茧的需要。

根据*年农业普查统计和年发种*万盒测算,我县桑园面积仅有*万亩左右,产茧约*吨,两家茧丝绸龙头企业现有自动缫丝机*组,年需鲜茧*吨,缺口很大。目前缺口部分主要从江浙、山东外调,费时、费力、受制于人,影响了企业发展的步伐。

2、蚕茧市场秩序较乱,导致恶意竞争,茧质下降。

①里山区*片私收私烘严重,据了解,近年来私设茧站约有*处,近百户参与私收私烘,干茧主要销往*等地。*片年发种*多张,产鲜茧近*吨,*公司仅收鲜茧*吨左右。外山区私收、私贩、外运严重,导致我县龙头企业对原料茧的紧缺。

②导致恶意竞争。

主要原因:*公司生产一吨生丝需上缴国地税*元左右,上缴桑改费、管理费、风险基金*,加上产前、产中、产后的投入,折合每斤鲜茧约*元,茧贩却不承担此义务,形成与龙头企业恶意竞争。

③茧质下降。

蚕茧是一种特殊农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与在收烘环节中的不规范操作有很大关系。茧贩为了抢购鲜茧,收购统货茧、毛脚茧,使蚕茧收购主渠道龙头企业不能很好的执行优茧优价,劣茧低价,拒收毛脚茧的收购政策,造成蚕农质量意识淡化,直接影响蚕茧缫丝指标,如蚕茧上车率、解舒率、茧层率等指标下降。生丝等级下降,生丝价格下降,反过来影响蚕茧的价格,影响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3、贸工农一体化改革不到位,主管部门茧丝办执法职能不明确

*年我县率先实施贸工农一体化改革,在管理体制上,组建*公司,同时设立县茧丝绸办公室,合署办公,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直属县政府领导和管理,在茧丝绸生产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行政执法职能未明确,仅有两人具有执法证,单位没有明确执法职能,在蚕种、蚕茧市场管理上执法主导作用难以发挥,在联合执法队中起不到牵头作用。不能很好的维护市场秩序。

4、服务网络不健全,技术服务力量相对不足。

*年县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改革时,成立了*站、*站、*站、*站、*站、*站、*站。蚕桑技术人员分布在各蚕桑站并克服无办公场所、居住场所和办公经费等各种困难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事蚕桑技术推广服务,这几年的区划调整,使其名存实亡。

由于没有经费培养村级技术员、蚕桑大户,造成末端脱节,服务网络不健全。随着我县茧丝绸产业的快速发展,蚕桑技术人员服务范围的扩大,原有技术力量显得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5、蚕农组织化程度不高,中介职能发挥不明显。

全县组建了*个县级产业协会,*个基层蚕农协会,呈现出组织化松散、利益机制连接不紧密的缺点,且中介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针对调研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投入,依托龙头,扎实推进基地建设。

要进一步加大对茧丝绸产业特别是基地建设的投入,建议通过财政、库区、以工代赈、农业发展等资金,依托龙头扎实推进基地建设,以贴息或新栽桑园直补*元/亩等形式促进基地规模的壮大。

2、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整治。

建立良好的蚕茧市场收购秩序,是保护蚕茧质量、维护企业和蚕农利益的基础,对全县各收茧单位和个人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对长期扰乱市场秩序,不符合资格证管理条例的收茧单位和个人,要坚决取缔收购资格许可证,工商部门不得发给营业执照。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相关部门在执行蚕茧收购政策的督查力度,层层落实责任,强化市场监管。对蚕茧收购期间出现的监管不力的现象要及时通报批评,确保蚕茧收购市场规范有序,促进茧丝绸行业协调、健康、稳定发展。

3、深化改革,明确执法职能。

明确主管部门茧丝办的执法职能,由茧丝办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组建联合执法队,使执法工作正常化。

4、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网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一是中心站建设,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和资金,加快乡镇蚕桑中心站办公场所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做到办公有场所,服务有窗口,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二是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以县级为龙头、乡镇中心站为枢纽、村级技术服务室为基础、养蚕户为主体的“四级联动”服务网络。

5、重点扶持蚕业合作社的建设。

蚕业合作组织,是蚕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政策扶持蚕业的主要载体;更是引导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转化为社会化大生产,开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升产地蚕茧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县蚕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篇:池州市茧丝绸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池州市茧丝绸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一、引言

“十五”以来,我市茧丝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现已成为全省5个主产市之一,青阳县已成为全省15个主产县之一。茧丝绸产业的发展, 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主要渠道,已被市政府列入全市农业的八大主导产业之一。为进一步促进我市茧丝绸行业持续、协调、稳定、健康发展,根据《 安徽省茧丝绸产业化发展规划 》和中共池州市委、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 》(池发〔2003〕6号)要求,结合《 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和茧丝绸产业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二、我市茧丝绸行业发展现状

1、桑蚕茧生产初具规模。截止2002年,拥有桑园面积6.5万亩(其中:青阳5.3万亩、东至5000亩、贵池6000亩、石台1000亩),位居全省第三位;农村养蚕户4.1万户,年养蚕茧6.6万盒,年蚕茧产量2339吨,位居全省第六位;拥有蚕种场1家, 年产一代杂交蚕种12万盒,原种0.3万张;拥有缫丝企业7家,自动缫20组8000绪,丝织机540台;丝、丝织品的产量分别为465吨和650万米。

2、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青阳蚕种场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加大科技开发投入和实施技术改造等措施,生产的“九华山”牌蚕种合格率达100%,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于2002年11月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名牌农产品。青阳县飞达制丝有限责任公司狠抓技改项目不放松,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现已拥有自动缫8组,年产200吨白厂丝的生产规模,该企业已命名为“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使我市养蚕、收烘、缫丝、丝织等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整个行业正逐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3、行业先进技术进一步普及。全市7家缫丝企业中, 5家全部淘汰了落后的立缫生产线,改为自动缫生产线。老桑园改造步伐明显加快,已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改造桑园2000万亩;蚕种改良进一步优化升级,青阳蚕种场通过改造催青室,建设自动化催青、小蚕饲育温、湿度控制系统,完善防微体系,2002年该场饲养六对蚕品种,孵化齐、生长发育齐一,繁育出的蚕种合格率达100%,无毒率为25.14%,孵化率、杂交率、良卵率经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抽样检测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桑蚕品种质量标准。

4、蚕茧流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2001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4号)精神,对收购主体实行市场准入制度,适当放宽鲜茧收购渠道;加强市场调控,改进蚕茧价格管理方式;改革蚕种产销体制,加快培育优质蚕种;积极推行贸工农一体化,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有28家鲜茧收购经营单位获得鲜茧收购经营资格,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缫丝企业直接参与收购,积极推行农民乐于接受的“公司+工厂+农户”的经营模式。青阳飞达制丝有限责任公司签定合同订单的农户达3.2万户,缫丝企业的鲜茧收购量占总收购量的80%以上。依据资源、技术、管理、设施以及产业化发展等因素建立起来的鲜茧收购市场准入制度已基本得到确立。

5、经营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我市已开始建立茧丝绸行业产业化发展运作机制,积极探索有利于推进贸工农一体化改革的运作模式,重点是在统一规划、政策制订、市场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近一年的运行,有效地推动了种桑养蚕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提高了蚕茧收购单产和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对稳定蚕茧收购秩序,发挥市场在茧丝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我市茧丝绸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茧丝绸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茧丝绸行业规模普遍较小,蚕茧生产仍为粗放式经营。主要表现在“三低一小”,即产量低、质量低、效益低、规模小。现有的1家蚕种场,年生产规模仅有12万盒,粗放式经营的格局未从根本上改变。二是丝绸工业深加工力量薄弱。丝绸企业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较低,尤其在丝绸深加工以及桑蚕茧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力量薄弱,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适应生产高档真丝绸的剑杆、片梭织机尚处空白,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低,蚕丝新开发产品少,如蚕、桑和茧丝绸的综合利用研究和开发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资源的潜在增值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与挖掘。四是毗邻地区蚕茧收购秩序监管难以到位。时有外地茧站抬高收购价格,争取茧源的恶意竞争现象。五是产业化发展难以向纵深推进。现有的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专业化、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产业链脱节、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缓慢,对茧丝绸行业的发展和综合效益的提高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

四、我市茧丝绸产业化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纽带,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积极深化茧丝绸流通体制改革,调整茧丝绸产业结构;加快行业技术进步步伐,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 引导主产区带动非主产区发展,全面推进茧丝绸产业化经营,使之真正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行为推进行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要素的整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政府推动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规划引导、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作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企业主体原则。突出企业作为茧丝绸产业化发展的主体,通过企业发展,实现产业化发展目标;切实加强龙头企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产业化经营机制,以龙头企业的发展推动茧丝绸产业基地建设,带动广大农民致富。

4、“三改一加强”原则。通过改革,完善茧丝绸流通体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激活行业生产力;通过改组,合理配置存量资源,壮大企业规模;通过招商引资,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造,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潜力和后劲;通过加强管理,促进企业规范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

(三)发展目标

1、茧丝绸产量:2007年,全市桑园面积达10万亩,蚕种产量达15万盒/年,蚕茧产量达4515吨/年,厂丝产量达1065吨/年,丝织品产量达1050万米/年。

2、茧丝绸质量:优良蚕品种推广率达100%,鲜茧出丝率达14%以上,厂丝平均等级达3A+50以上。

3、技术推广:方格簇推广率达60%以上,小蚕共育推广率达60%以上,自动缫比例达到100%,无梭织机比例达到20%,全行业生产实现绿色环保无污染生态标准。

4、市场开拓:培育1—2个省内名牌产品,2—3个市级名牌产品。

5、经济和社会效益:茧丝绸行业销售收入1.5亿元, 实现利润954万元,带动农户

5.5万户。

(四)工作思路

1、培育一批产业基地。培育1个省级蚕茧基地和2—3个市级蚕茧基地,争取基地的蚕茧产量达到全市总产量80%以上。青阳县要按照省实施“123”工程的契机,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蚕茧生产,形成加工基地与原料生产相结合的茧丝绸产业带。按照“产品生产区域化、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结合农业产业化专项、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等资金,加快茧丝绸产业化基地建设,使基地桑园面积达到7.3万亩,其中优质高产桑园2万亩,人均三分桑,年产鲜茧达3500吨,上车率达90%,解舒率达60%,亩产达58公斤。贵池区的解放乡、墩上镇和东至县的张溪镇要积极发展蚕业合作组织,培育蚕茧

大户,着力发展优质高产桑园基地。

2、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重点支持青阳县蚕种场、青阳县飞达制丝有限责任公司、青阳县三方缫丝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经济效益好、管理水平高、产品开发能力强、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茧丝绸企业的发展,通过资金倾斜、技术扶持、政策推动等途径,促进企业发展壮大;青阳县要培育1个自动缫生产规模7200绪、2个自动缫生产规模2000绪的骨干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以市级龙头企业飞达制丝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 以中小企业为依托的企业群,推动全市茧丝绸行业向纵深发展。

3、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实施4户企业7项茧丝绸产业化发展项目,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青阳县实施的重点项目为青阳蚕种场的基地建设项目、青阳县飞达制丝有限责任公司的制丝自动缫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和青阳县茧丝绸产业化办公室的优质高产桑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力争在2006年底完成。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生产蚕种15万盒、白厂丝400吨规模。东至县要重点实施东至县张溪缫丝厂的新增4组自动缫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40万元。

4、开发一批名牌产品。青阳县要以省级名牌农产品“九华山”牌蚕种为基础,继续培育和发展其他丝绸名牌产品,扩大产品销售,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积极推动飞达制丝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发新产品,以新产品创立名牌产品,同时要做好登记和注册工作,以提高名牌产品知名度,不断扩大名牌的市场占有率;引导社会资金、技术、人才向名牌产品流动,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5、推动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如丝素粉、全蚕粉、蚕粪、蚕蛹、桑条、桑树、桑叶等资源的加工增值,走一条多层次、多方位、多用途开发利用的路子,进一步提高养蚕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五、我市茧丝绸产业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茧丝绸产业化组织实施体系

本行业发展规划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政府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要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依据本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茧丝绸行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各县区政府都要建立健全茧丝绸产业化组织实施体系,明确工作部门,落实工作人员,认真分解落实目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市县区茧丝绸主管部门要加大茧丝绸产业的扶持力度,研究制订支持茧丝绸产业化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认真筛选项目,作好项目前期工作,主动跑部跑省,积极争取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资金和省级茧丝绸结构调整资金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工商、物价部门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

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规范茧丝绸生产、经营行为,建立有序、开放、规范的茧丝绸市场。

(二)继续深化茧丝绸流通体制改革

全市已取得鲜茧收购经营资格的28家收烘单位,要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建立与桑园基地相匹配的收烘规模,规范收烘行为,维护良好的蚕茧收购秩序,未经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鲜茧收购业务;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缫丝生产企业、丝绸企业等经营单位收购鲜茧;规范毗邻地区蚕茧收购秩序,建立在政府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蚕茧价格机制;打破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建立蚕种生产、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实行蚕种生产和经营资格认定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茧丝绸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蚕种经营,促进蚕种资源优化配置。

(三)进一步调整优化行业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

青阳县要充分发挥主产县的优势,积极深化国有丝绸企业改革,加快企业机制转换,引导非国有经济参与国有丝绸企业改革,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经营机制。东至县要依托池州华颖丝绸公司和张溪缫丝厂的优势,在解放乡、墩上镇、张溪镇大力发展蚕桑养殖基地,加快培育和发展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的优势企业。两企业要于2005年底前淘汰落后的立缫生产线,引导优势企业跨区域发展,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不断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进步等政策,促进加工基地与原料生产相结合的同时,逐步使蚕种生产向年制合格蚕种15万盒以上的蚕种场及茧丝绸产业化经营企业转移。

(四)加快茧丝绸行业技术进步步伐

各县区茧丝绸主管部门要抓好蚕农的技术培训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要大力推广科学化种桑养蚕,强化桑蚕品种优化,广泛推行小蚕共育、方格簇、省力化饲养等先进方法,努力提高单产和质量,大幅度增加蚕农收入;要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引导缫丝企业加大念线丝和真丝针织品等茧丝绸新产品的开发;要向蚕丝纤维制品高档化、环保化以及食用、药用价值的方向发展,填补我市丝绸新产品的空白;要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与联系,培育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积极研究国内国际市场,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促进丝绸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要组织企业瞄准行业发展方向, 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做到竣工一批,建设一批,规划一批;要运用贴息、服务等扶持方式,加大茧丝绸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力度。

(五)改进和完善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

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和改进实施茧丝绸产业化联结方式,稳步推进“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蚕农合作组织+农户”等农民乐于接受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适应茧丝绸行业发展需要的生产和经营机制。要培育蚕桑基地,夯实产业基础,采取典型示范、龙头带头、政策引导相结合方式,引导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加工销售能力, 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以及合同订单、建立风险资金、吸收基地农户参股等形式,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 形成相对稳定的蚕茧产销关系。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与蚕农签定合同、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技术服务、向蚕桑生产环节投入技术和资金、扶持种桑养蚕、保护价收购、向蚕农二次返利、蚕农入股参与经营管理等,确保蚕农的利益,提高蚕农载桑养蚕的积极性。

第三篇:茧丝绸工作总结

茧丝绸工作总结

茧丝绸工作总结2007-02-06 09:57:5

52005年,县茧丝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创建“优质茧基地县”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精神。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已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推动我县茧丝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将2005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要点概述如下,请审示。

一 全年工作实绩

2005年全县共养蚕××万张,其中春季××*万张,夏季××*万张,中、晚秋

××万张,总发种量较2004年××万张持平; 全年产茧××*吨,其中春茧××吨,夏、秋茧××吨,较上年××*吨,减少××*吨,减产××%;农民售茧收入××*万元,其中春茧收入××*万元,夏、秋茧收入××*万元,较上年××*万元,净增××*万元,增长*%;全年收购均价××*元/公斤,其中春季××*元/公斤,秋季*元/公斤,接近江浙地区;全年生产蚕种××万张,合格率××%。

二 2005年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先进性教育”,内强职工素质。我办作为第一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严格按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阶段工作。深入学习、组织评议,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对机关考勤签到制、领导轮流值班制、卫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与原有的其他制度一并执行,对茧丝绸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表现的不足和矛盾,加以梳理,把事关蚕农

切身利益和机关工作作风问题,作为重点问题逐一解决,确保先进性教育取得实效。

(二)抓优质茧基地,提高蚕茧质量。在总结优质茧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创新服务、致富蚕农”为宗旨,大力推广蚕桑生产新品种和新技术,积极探索和运用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提高蚕茧质量,促进蚕农增收。进一步推广蚕桑配套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按照优质茧基地建设的标准,在××、××、××*、××*各建立了一个示范点,同时以优质茧基地建设为依托,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把优质茧基地建设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机结合,提高了栽桑养蚕的科技含量。目前,我县已有年产茧××吨以上的乡镇*个,年产茧××吨以上的行政村××个,年产茧××*公斤以上的农户××*户。

(三)抓技术服务,提高技术水平。围绕科技创新,抓技术服务,提高茧丝

绸行业的技术水平。开展以提高蚕茧质量为课题的技术培训、示范活动,全年在重点产茧乡镇的片、村举办培训班××*期,培训人员××××余人。方格蔟上蔟技术、小蚕共育技术,省力化养蚕技术等都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方格簇上蔟、小蚕共育、大棚养蚕等省力化养蚕在全县占*%、*%、*%,比去年分别增长五个百分点。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继续实行技术人员联系户制度。对技术人员实行业务工作量化考核、目标管理、绩效挂钩。

(四)抓产业协会建设,完善产业链条。今年6月我县成立了县茧丝绸产业协会,制订了协会章程,使农户与企业之间得到了进一步沟通,提高了蚕茧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并在指导基层蚕农协会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扩大蚕农协会的覆盖面,在我县已基本形成 “公司+协会+农户”的有效服务、利益分配机制,提高了行业抗风险能力。

(五)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

扶持茧丝绸龙头企业始终是我办的工作重点之一。今年我办从为企业搜集信息,协调关系,创造环境,做好服务着手,协助企业扩大生产,增强企业的实力。目前,××集团500吨缫丝项目正在建设。“9·2”洪灾,我办党组成员深入企业,携手抗洪,恢复生产。同时引导、教育蚕桑技术干部融入企业的各项生产和管理,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

(六)抓蚕种、蚕茧管理,维护市场秩序。

1、蚕种管理。2005年对县蚕种场蚕种生产机制作了调整,实行了成本承包,降低了生产成本,蚕种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加大了蚕种市场监控力度,对蚕种私订严重乡镇、村实行监控、逐一排查,取得了实效。

2、蚕茧管理。由于受蚕茧价格大幅上扬等因素影响,茧贩子比往年增多,部分群众为了眼前利益,阻扰蚕茧市场管理,蚕茧市场执法难度大。为了维护我县蚕茧市场秩序,巩固改革成果,茧丝办果断决策,抽调精干人员,与工商、技监、物价、公安

等部门一道,组建蚕茧收烘管理联合执法队,联合执法,依法管理,惩处私收滥烘的茧贩子,引导、教育群众,提高蚕茧质量。并下发通知,要求收烘企业按质论价,优茧高价,做好服务,确保现金收购,保护蚕农利益。今年我县主渠道收茧春季××*吨、秋季××*吨,分别占季总产茧量的××%、××%。

(七)抓文明创建、扶贫、选派和招商引资,树立单位形象。为树立起良好的单位形象,茧丝办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坚持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办公接待文明周到不浪费,环境卫生保清洁,垃圾处理袋装化,办公区环境绿化美化。切实做好扶贫工作,从资金、技术上给扶贫村予以支持,2004年帮扶的××*村已于今年6月整村脱贫,现在联系的××*村脱贫工作正在整体推进。“9·2”洪灾,我办受灾严重,自动化催青室被毁,面对灾情一面组织抗灾自救,一面组织捐款、捐物支持灾区群众

重建。关心选派干部的工作、生活,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管理,对选派村给予扶持。2005年我办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突破,超额完成县下达的任务,目前我办正在加强同××*联系,争取招商引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 存在的问题

我县茧丝绸产业产业化的各环节结合还不够紧密,蚕农与企业没有形成长期的共同利益机制;基地规模不大,户均生产规模较小;推广经费匮乏;蚕农的蚕茧质量意识不强;收烘企业服务水平不高、质量价格标准把握欠准;蚕茧市场秩序不稳等。

四 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全县茧丝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蚕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为出发点,以《××*县茧丝绸产业化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为目标,加快优质茧基地建设,壮强龙头企业实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蚕茧质量,健全蚕农合作经济组织,稳定蚕种、蚕茧

市场秩序,促进茧丝绸产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是:全年养蚕*万张。新辟桑园××*亩,低改桑园××*亩,建立千亩示范片2-3处,培育专业大户××*户,新建小蚕共育室××*处,省力化养蚕应用率达*%以上,生产蚕种*万张。建立组织体系完善的基层蚕农协会*个。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狠抓优质茧基地建设,桑园新辟、低改,栽桑养蚕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

(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育养蚕专业大户。

(三)加强宏观调控职能,理顺行业内部关系,广泛建立基层蚕农协会,引导蚕农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共同利益机制,加强蚕种、蚕茧市场管理。

(四)扶持龙头企业,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推进茧丝绸产业链向纵深延伸。

(五)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蚕种场改革步伐。

第四篇: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2007-02-06 09:57:5

5今年××××县秋茧收烘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蚕茧价格高,蚕农增收多,缫丝企业生产风险大;茧丝绸产业发展是一喜三忧。

一喜:茧价创新高,蚕农得实惠。

今年秋茧行情看好,全县收购均价31元/公斤,最高茧价达33元/公斤,高于周边地区3-5元/公斤,较去年秋茧价格21元/公斤增长48%,创下了历史新高。全县今年蚕茧销售总产值达5000余万元,较去年3300万元,净增1700万元,增长51%,县内按养蚕户计算,户均净增收1100余元,这对我县广大蚕农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蚕农偿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对秋茧增收充满喜悦,也

增加了农民养蚕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一忧:鲜茧价格高,产业风险大。

鲜茧价格高位运作,而作为蚕茧终端产品的丝绸受人民币汇率、丝产品的出口限制,生丝价格波动频繁,去年每吨白厂丝的价格为17万元,今年初飙升至36万元,4月又突然下滑至21万元,今年8月以来暂时稳定在26万元的水平。按30元/公斤鲜茧匡算生产的白厂丝成本应在28万元左右。我县鲜茧收购价格与市场生丝价格出现严重倒挂,鲜茧价格虚高,蚕农对鲜茧价格期望值过高,一旦行情逆转,茧价大幅下跌,蚕农心理将会严重受挫;31元/公斤的收购价格更将给龙头企业生产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由于鲜茧价位虚高,产业链间利润分配失衡,缫丝企业破产,链条脱节,使茧丝绸产业陷入困境,蚕农也最终难逃劫难。

“借鉴历史,吸取教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国际市场丝绸的需求猛增,1994年上半年的供应缺口约50%左

右,国内丝价高达24万元/吨,当年我县蚕茧收购价格突破20元/公斤,蚕茧质量下降,质价背离。到1995年形势急转直下,由于茧质太差,出口量锐减,国内蚕茧严重供大于求,企业全面亏损,价格大幅下滑,茧价跌到4—6元/公斤,出现大面积毁桑、弃桑、桑园面积锐减,行业付出沉痛的代价。我县直到1999年茧丝绸改革,以××、××为龙头实行贸工农一体化,良好的体制促进了产业复苏和发展。

二忧:蚕茧市场乱,管理难到位。

我县从9月24日开秤收购秋茧,大批的茧贩子就纷纷出动,走乡串户收购,甚至到农户家帮助采摘,收购统茧、毛脚茧,还有茧贩子扬言只要是蚕茧16元/斤通吃,蚕农把上簇只有2-3天的蚕茧纷纷采摘出售,一时茧贩子明目张胆争购茧源,手估目测收购统茧,竞相提价,我县蚕茧市场空前“繁荣”。

收烘乱关键是管理难。蚕茧收烘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而且国家工商

总局等三部委和省工商局等三部门每年对蚕茧收烘都有具体规定,今年又分别以国商运发[2006]438号和*商运字[2006]*号文件对秋茧收烘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但由于关系未理顺,履责不到位,管理不得法,没有做到真抓真管,依法管理;甚至还有明管暗纵实收费的现象。认识错位、管理缺位,实际是为茧贩子开了绿灯,竞价收购,扰乱了市场秩序。而对重视质量提高,注重优质优价的龙头企业来说,不得不违心地采取应急措施,权宜之计。这样做的最大危害,是质量意识差了,市场越来越乱。

三忧:质价相背离,持续发展难。

我县蚕桑生产近年来之所以从恢复性增长进入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政府采取政策引导,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得益于蚕农质量意识提高。而目前大批的茧贩子参与收购,特别是毛脚茧、统茧的收购,将造成茧质下降和原料浪费。这种茧价高位运行,价优质次,质价背离的售茧环境,加之收茧过程秩

序混乱,导致结果是蚕茧质量下降,蚕农质量意识动摇、淡化。在茧价虚高收购的背后只能是使蚕农受蒙,企业受损,不法者受益,让丝厂的成本增加或无法得到优质原料茧。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产业发展必将受到牵制,蚕农和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进而会影响企业与农户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茧丝绸产业无法得以持续健康发展,更谈不上做大做强茧丝绸产业。

几点建议:

价格的大起大落,使产业风险增加。在产销供求矛盾突出,行情非理性波动时,行业发展需要的是理性和睿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府仍要管理蚕茧市场,严格市场准入,维护收购秩序;引导农企联合,培育蚕桑基地,提高蚕茧质量;建立有效机制,调节利润分配,共抵产业风险。

1、管理蚕茧市场,严格市场准入,维护收购秩序。政府须提高对蚕茧收购市场监督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真抓真管,落实任务,明确职责,将市场管理纳入考核内容,对在管理中不作为的、明管暗纵的、执法不公的、以权谋私的,一经查实,按违纪论处,追究其责任;对在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通报表彰。蚕茧市场管理执法主体须严格按照《茧丝流通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从源头上严把市场准入关,对不合格的收购主体要及时清除出蚕茧收购市场,对未经资格认定和核准登记擅自从事蚕茧收购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厉查处,对各种无证经营的茧灶应出重拳,坚决查封、捣毁。只有建立和维护稳定有序的蚕茧收购秩序,茧丝绸产业才能确保良性发展。

2、引导农企联合,培育蚕桑基地,提高蚕茧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政策、价格等杠杆调节市场,促进蚕农蚕茧质量意识的提高;引导蚕农与企业联合,共同建设培育蚕桑基地,形成利益共同体;打破行业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对具备收烘条件、经依法申报取

得收烘资格的,也可从事经营活动;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和有胆识、有经验、有实力的业内人牵头组建民间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加强农企联合,建立行业规范,实行行业自律,实现自我发展。通过成立区域性行业协会并发挥其特殊作用,才能有效扭转鲜茧收购质价背离、价格大幅涨跌等不良现象。使茧丝绸产业走向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3、建立有效机制,调节利润分配,共抵产业风险。国家要建立茧丝绸储备制度,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理顺行业内部关系,是目前需要和最为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蚕桑生产,扶持茧丝绸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还要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等手段,调节蚕茧生产、加工、制丝、制绸等茧丝绸产业键条各环节间的利润分配平衡。使之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避免蚕业生产的大起大落。

第五篇: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2007-12-07 22:08:3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2)文章标题: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6年春是实施茧丝绸行业“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季,也是茧丝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后的回落调整时期,做好春茧生产收烘工作至关重要。县茧丝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县情实际出发,努力优化茧丝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以实现霍山茧丝绸产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县蚕茧产量稳步上升,蚕茧质量提高明显,收购价格提高较快,蚕农实现增收1000余万元,收购秩序基本稳定。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推进工作,现将2006春茧生产收烘小结如下。

一春季生产实绩

2006年春我县蚕茧张种产量高、茧质优、茧价蚕农满意。春季共发放蚕种万张,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张种产量达公斤,同比增产;全县共产鲜茧1023吨,较去年增长108吨,增长;主渠道收茧818吨,占总量的80;综合收购均价元/公斤,同期相比增长元/公斤;蚕农收入约2578万元,较同期净增1078万元,同比增长。方格簇上簇、小蚕共育、大棚养蚕等养蚕技术推广率均有增加。蚕茧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蚕农栽桑养蚕信心十足,专业大户不断增多。茧丝绸产业在我县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二春茧生产收烘

今年春季蚕茧生产收烘工作是宣传到位,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一)蚕桑生产

1、抓蚕种供应,奠定丰产基础。年初,在茧丝行情上涨,全国蚕种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县内蚕农养蚕积极性高涨,原预留本县2006年春用蚕种严重不足。为确保我县蚕农有蚕可养,县茧丝办把解决蚕种供应的现实问题与产业长远发展、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极积采取应对措施。2005年底就开始对本县春用蚕种数进行了统计,摸清实情,掌握数字,及时协调关系、与外地蚕种场联系,组织从外地购入部分蚕种,弥补县内用种不足,加大对蚕种的调控,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蚕种管理,对调入的蚕种严格调入手续,仔细检查对方的质检报告书,不合格蚕种坚决不准流入我县,保证了蚕种供应和质量的安全。加大对催青设备的投入,抽调专人具体负责春蚕种的催青工作,实行标准化催青,蚕种的一日孵化率提高明显。统一全县蚕种价格,从外地调入高价蚕种的差价部分,由茧丝办予以补贴,仅此一项补贴

近4万余元。

2、抓技术服务,提升技术水平。技术服务从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着手,发挥网络、电视、光盘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优势,提高服务效果,采取多种形式,掀起栽桑养蚕技术培训的高潮,提高茧丝绸行业的技术水平。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发挥信息服务功能,依托《安徽省蚕业信息网》迅捷了解最新科技动态,更新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开展宣传报道,传递科技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以提高蚕茧质量为课题的技术培训、示范活动。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实行技术人员联系户制度。对技术人员实行业务工作量化考核、目标管理、绩效挂钩。送技术下乡,在各交通要道、重点村组和新蚕区召开各类培训班、现场会,针对当地存在的不足,举办技术讲座、开辟宣传专栏,让蚕桑实用新技术进村入户。2月至6月在重点产茧乡镇的片、村举办培训班23期,培训人员3000人次。

3、抓优质茧基地,提高蚕茧质量。2006年春季优质茧基地建设重点放在优质蚕茧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蚕茧产量、质量水平提高等方面。不断总结前期基地建设成功经验,着力推广蚕桑生产新品种和新技术,积极探索和运用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根据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要求,以示范点、片向周边带动辐射,推进优质茧基地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把优质茧基地建设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机结合,提高了栽桑养蚕的科技含量。采取技术带动,实行跟踪服务,督促蚕农落实各项生产技术措施。加强对小蚕共育的扶持,通过培训、考核、奖励,推进小蚕共育工作。以蚕茧价格引导、簇具补贴、售茧返利桑园肥的政策措施、推进方格簇上簇应用。以深入蚕室农户开展技术辅导服务作为内容,以示范户为中心,抓点带面,推进大棚养蚕等省力化养蚕技术应用。增加产业整体发展的后劲,争取今年我县优质茧基地建设上

有新的发展,实现霍山县茧丝绸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4、抓龙头企业壮强,推进产业化。产业化的发展关键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龙头企业对维护蚕茧收烘秩序、指导农民理性养蚕、优质茧基地建设、蚕茧质量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就是保护茧丝绸产业,更是维护广大蚕农的最根本利益。我县始终把龙头企业的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积极为企业搜集信息,协调关系,创造环境,做好服务,争取项目,协助企业扩大生产。引导蚕桑技术干部主动融入企业的各项生产和管理

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下载茧丝绸产业化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茧丝绸产业化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庆市茧丝绸协调小组文件

    重庆市茧丝绸协调小组文件 渝茧丝绸协调发„2007‟4号 重庆市茧丝绸协调小组关于 做好2007年蚕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2006年全国茧丝......

    安徽省霍山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7年春是实施茧丝绸行业“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季,也是茧丝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后的回落调整时期,做好春茧生产收烘工作至关重要。县茧丝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

    安徽省霍山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7年春是实施茧丝绸行业“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季,也是茧丝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后的回落调整时期,做好春茧生产收烘工作至关重要。县茧丝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

    安徽省霍山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 春季生产实绩 二 春茧生产收烘 今年春季蚕茧生产收烘工作是宣传到位,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一)蚕桑生产 2、抓技术服务,提升技术水平。技术服务从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着手,发挥......

    HL-F03-2014.1惠农(茧丝绸)公司考勤管理制度

    惠农农资公司考勤制度惠农(茧丝绸)公司考勤管理制度第一条 目的为加强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确保公司开展规范有序的经营管理活动,特制定本考勤管理办法。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

    HL-F05-2014.1惠农(茧丝绸)公司绩效考核细则

    HL-F05-2014.1惠农(茧丝绸)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第一条考核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调动和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选拔和发现优秀人才、管理人才、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结合......

    安康市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范文)

    安康市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确保我市茧丝绸行业平稳快速发展,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升级,明确我市茧丝绸行业发展状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十二五”期间......

    茶叶产业化调研报告

    积极接轨杭州茶都 努力打造淳安“茶乡”我县是浙江省的产茶重点县,茶叶也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传统骨干产业,产茶历史悠久,鸠坑茶唐代既为贡品,我县也是国家“十大茶种”之一“鸠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