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无害化处理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5 06:5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蚕沙无害化处理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蚕沙无害化处理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第一篇:蚕沙无害化处理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蚕沙无害化处理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在农业推广基金会临安市执行部的大力支持下,临XXX号项目《蚕沙无害化处理试验与示范》项目,通过近一年的实施,基本完成了合同预定的各项指标,现总结如下:

一、项目由来及实施背景

蚕沙是蚕病的主要污染源:春蚕的带菌蚕沙放置15天后,如接触桑叶,中肠型浓病发生率可达75%;晚秋蚕带菌蚕沙放置10天后,如接触桑叶,中肠型浓病发生率可达60%,7天后发病率可达100%。蚕沙隐藏着重大量的病原物,是蚕病病菌繁殖和传播的主要场所。

近年来,由于部分蚕农在养蚕过程中蚕沙、病死蚕乱扔乱倒,造成空气、水质恶化,蚕病暴发,养蚕大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像2010年我市七坑村千亩蚕桑示范区秋蚕期大面积暴发僵病,就是由于蚕沙未经处理,直接施入桑园当肥料造成二次污染而发病,给广大蚕农造成严重损失,有些甚至绝收,大大挫伤了广大蚕农发展养蚕的积极性。我市目前蚕农对蚕沙的处理仍不够重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养蚕大环境的治理,必将给蚕桑蚕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商务部最近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防控因环境污染以及毒性疾病对蚕桑生产的危害,尤其要做好蚕桑基地的病害治理,确保基地建设和我国茧丝绸产业发展不受环境污染和蚕病危害,确保蚕农收入不受影响。

蚕沙是一种富含氮磷钾的有机肥,据有关试验调查蚕沙含水分:62-65%,干物质:38

第二篇: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一、项目来源

玉米是XX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XX区连续九年对高产玉米生产的加大扶持投入和连续六年的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以及四年的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综示区项目实施,我区玉米生产得到了突破性发展,玉米生产已发展成为XX区粮食生产的主导作物,面积产量数据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2013年玉米种植面积37.8538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38.29%,总产21.69万吨,占粮食总产的45.57%,平均单产573kg。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区的粮食安全,影响农民增收,最终影响XX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建设方案》的通知【云农(科)字(2009)53号】文件精神,以及2009年9月29日《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会议要求,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将增加党委政府对玉米生产的重视力度,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对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建设项目,旨在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二、任务目标(一)综示区样板建设

完成1000亩综示区玉米集成技术推广,产量较对照增100kg/亩。成本降低100元。带动万亩玉米生产较对照增50kg/亩。2014年综示区样板1000亩,百亩核心区100亩,带动区10000亩。百亩核心区产量指标750kg/亩以上,千亩区产量指标700kg/亩以上,万亩带动区600kg/亩以上。

(二)承担玉米新品种(技术)筛选试验、示范、展示、推广,对创新、集成的玉米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筛选出1-2个新品种提供下年示范。

(三)对本区域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四)负责本区域的玉米产业需求和信息采集,调研玉米产业动态信息和突发性生产问题。完成临时性应急任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出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方案,提供给当地主管部门,及时宣传到农户。

三、实施结果(一)项目布局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乡镇级玉米间套种样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使资金、物资等向项目区倾斜,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形成合力,推动项目工作完成。

1、综示区样板实施地点及面积

2014年1000亩综示区布局是:隆阳瓦窑镇老营村200亩、蒲缥镇王头寨村150亩、板桥镇沙坝村200亩、羊邑村350亩、西邑乡鲁图村150亩、乌马村50亩、辛街乡龙洞村100亩,合计1200亩。

2、综示区核心样板

在XX区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实施完成云南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合示范区,其中核心示范样板150亩,产量指标750kg,品种“云瑞220”、“保玉13”、“周玉0913”、“云瑞505”。

3、新品种展示

体系展示品种共27个,分别是云瑞668、云瑞

11、云瑞10号、云瑞396、云瑞666、云瑞222、云瑞89、yr88、云瑞220、云瑞

518、云瑞407、保a1、a4、a7、a10、云瑞505、云瑞336、云瑞339、云瑞556、得单5号、得单3号、德玉15号、云瑞958、临玉8、9、10号、以当地大面积推广品种“五谷1790”为对照。

分别安排在中海拔1725.3米的汉庄镇羊邑村大寨子组、低海拔1348米的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高海拔1871米的瓦窑镇老营村一组。

体系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展示13个,分别是彩甜糯、云甜2号、云甜3号、云甜9号、云甜10号、彩糯3号、彩糯6号、云糯4号、云糯5号、云糯6号、超甜复诊、中农甜

410、安迪

18、老品种。

4、万亩带动片

万亩带动区,西邑4000亩,蒲缥2000亩,汉庄2000亩,板桥1000亩,老营1000亩。(二)实施结果

1、测产结果

经过9月13日-10月14日组织区、乡(镇)科技人员及村组干部进行认真测产调查,综示区样板合计测产152块田,测产面积285亩,代表面积1200亩,其中百亩核心区150亩测产30块田,测产最高产量973kg/亩,最低产量521kg/亩,加权平均产量704.4kg/亩,加上间套种40天豆,平均产量50kg/亩,单价6元/kg,产值300元,折合玉米100kg,亩产804.4kg/亩,亩产值2413.2元,千亩综示区1050亩,最低产量652kg/亩,最高产量980.5kg/亩,加权平均产量703.5kg/亩。万亩带动区,蒲缥2000亩,老营1000亩,西邑4000亩,汉庄2000亩,板桥1000亩,测产结果加权平均产量648.85kg/亩,最高产量850kg/亩,最低产量553.2kg/亩。

根据测产结果综合分析,项目超指标完成任务,其中1200亩综示区总产85.95万kg,平均产量716.3kg/亩,万亩带动区总产648.85万kg,平均产量648.85kg/亩,合计11200亩总产734.8万kg,平均产量656.1kg/亩,比XX区2014年玉米预计单产521kg/亩,亩增产135.1kg/亩,增25.93%,总产增151.31万kg,按照目前市场价2.8元/kg计算,增产值423.67万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这一效果的取得,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经过科技人员及项目实施村、组干部、及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取得的结果,发挥了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样板成为各级品种技术的观摩现场。

2、专家验收结果

2014年9月28日,由XX市XX区农业局主持,邀请市、区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在汉庄、蒲缥等乡镇实施的“2014年玉米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片和万亩带动区”项目进行复测验收,与会专家通过听取项目实施情况和自测产量情况汇报、认真察看了项目区的玉米长势情况,选定了有代表性的三户农户(三个点)进行实产收获,并查阅项目相关资料、经充分酝酿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1)超额完成任务指标。项目要求在XX区建设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片、万亩辐射带动区,产量指标依次为750㎏、700㎏和600㎏/亩。通过实施,实际完成面积分别为150亩、1200亩和10000亩,理论测产依次为804.4㎏、703.5㎏和648.85㎏/亩。亩产超任务指标7.3%、0.5%和8.1%。面积和亩产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指标。经专家组实收三个点,加权平均亩产745.6kg,比实施单位自测对应田块加权平均数720.5kg/亩高25.1kg。说明实施单位的测产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因此专家组认定该项目区11200亩平均产量为656.1kg/亩(复测实收产量和自测产量详见附表)。

(2)综合效益显著。该项目完成11200亩玉米示范区建设,加权平均亩产656.1kg,比XX区2014年预计玉米平均亩产521kg,亩增135.1kg,新增总产151.31万kg,按每kg2.8元计算,新增总值423.67万元。其中千亩片亩增产182.5kg,亩增产值511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超额完成任务指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促进了保玉13号、云瑞220、云瑞505等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对辐射带动周边玉米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上述几个抗病丰产良种的推广,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农药残留,减轻了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

(3)技术成熟、措施可行。项目组针对XX区实际情况,采用抗病高产良种、适时播种、规范栽培、科学使用控释肥、综合防治虫、草、鼠害等技物配套措施,增产效果明显。通过成立项目领导组织、技术组织、完善责任制、强化技术培训等工作措施实施到位,有力地促进了该项目的园满完成。有关材料齐备,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3、品种展示试验结果

示范推广品种周玉0913、麒单8号、云瑞220、云瑞505、尚玉3899、尚单2012、丁单1号,经过大面积示范,鉴定出“云瑞505”可以在XX区海拔1750米以下玉米生产区大力推广应用,“尚玉3899”、“尚单2012”、“丁单1号”三个品种可以在XX区海拔2200米以下玉米中低产地块大力推广应用,“周玉0913”可以在XX区1800米以下地区推广种植。展示品种分别安排在中海拔1725.3米的汉庄镇羊邑村大寨子一组、低海拔1348米的蒲缥镇王头寨村大新寨自然村一组,高海拔1870米的瓦窑镇老营村一组,27个组合,鉴定出“云瑞666”、“云瑞958”、“云瑞556”、“云瑞11”、“保玉14号”等组合提供下年扩大示范。

鲜食甜玉米鉴定结果产量、品质表现好的有云甜3号、云甜9号、云糯4号、云糯6号、彩糯6号五个品种,结合品种产量、抗性鉴定及品质鉴定“云甜玉9号”可以XX区保山坝海拔1650米以下地区进一步进行扩大示范种植鉴定。(四)项目效益简析

1、经济效益简析

项目合计完成面积11200亩,总产量734.8万kg,平均产量656.1kg/亩,比XX区2014年玉米预计产量521kg/亩,亩增产量135.1kg/亩,增25.93%,新增总产量151.31万kg,按照目前市场价2.8元/kg计算,增产值423.67万元,扣除投资体系建设15万元,基层推广体系示范基地建设投资4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66万元,区级样板投资2万元,国家玉米示XX县投资3万元,合计投资90万元,净效益为333.67万元,投资效益比为1:3.71元,按照项目区涉及1.5万人计算,人均增收222.45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社会效益简析

总产734.8万kg,平均产量656.1kg/亩,比XX区2014年玉米预计产量521kg/亩,亩增产量135.1kg/亩,增25.93%,实现亩增产100kg以上目标,新增总产量151.31万kg,按照人均年占有400kg粮食标准计算,可解决0.38万人一年的吃粮问题使1463人脱贫(国家贫困标准2300元/人年),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XX区玉米生产良种及集成技术的普及推广应用,带动全区39.58万亩玉米生产发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

项目区综示区核心样板蒲缥镇大新寨150亩核心示范样板及新品种展示,成为XX市2014年大春生产观摩会议、XX区2014年大春生产观摩会议观摩的重点现场之一,成为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体系建设XX市玉米育种研究室XX区区域推广站玉米新品种、技术观摩观摩现场之一。综示区样板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农户来年玉米品种栽培技术的选用示范观摩现场。

通过项目的实施,通过玉米专用控释bb肥的示范,为下年该产品的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于提高XX区玉米生产水平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区示范推广的“保玉13号”、“麒单8号”、“中玉335”、“周玉0913”、“云瑞505”、“尚玉3899”、“丁单1号”、“尚单2012”经过市区乡镇品种观摩鉴定列为今后XX区玉米生产的主推品种。筛选鉴定出“云瑞666”、“云瑞958”、“云瑞11”、“云瑞556”、“罗单299”、“保玉14号”、“尚玉3899”、“尚单2012”、“丁单1号”等新组合提供下年扩大示范,为XX区今后玉米生产发展,品种选用提供科学依据。

3、生态效益

项目区推广新品种,由于品种抗病减少防病农药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推广玉米专用控释bb肥,减少资源消耗,直接或节约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玉米的增产,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和秸秆间接还田、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减缓了土壤酸化,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保护了水土环境,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五)提高了科技人员能力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培训村组干部、农户12场次,培训人员2500多人次,其中召开观摩会三场次,参会人员289人次,指导农户1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00多分。(六)核心团队建设

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依托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安排,继续由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副所长陆顺生任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站长,宋云、曾林、单艳、刘艳5名成员为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专职技术人员,在项目涉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配合下,执行完成玉米区域推广站试验示范推广任务。配合区农业技术推广所科技人员杨国田、杨兆才及8个乡镇18名科技人员组成XX区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250户玉米示范户建设25名技术指导员团队,由区域推广站站长、副所长陆顺生任玉米产业技术负责人,负责实施完成XX区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250户玉米示范户建设。(七)加快科技信息及成果传播及体系建立以来获奖情况

2014年团队人员及玉米产业技术指导员在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网、云南农业信息网、保山农业信息网、隆阳农业信息网上报刊登玉米信息57条,超额完成20条任务;发表论文7篇,《灰色关联度分析在XX市XX区玉米新品种展示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在耕作与栽培2014年26期刊登,《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9期10123页刊登,《纤维亚麻品种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评价》在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4期4281页刊登,《贫困山区农民经济收入增长的模式及途径分析》在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1期11148页刊登,《玉米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思考》在宁夏农林科技2014年2期11页刊登,《XX区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成果分析》在科学种养2014年03期227页刊登,《山区农民经济纯收入倍增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在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3期刊登。(八)交流检查指导

省体系首席专家番兴明、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专家肖植文教授、省农业职业学院综合试验站专家赵燕、云南省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临沧综合试验站李学智研究员、产业体系育种研究室岗位专家高级农艺师邵思全等、市区农业局主管粮作的领导、股室、站所领导多次到体系建设综示区检查指导工作,为任务完成提供领导技术支持。体系科技人员深入样板实地、农户家中进行多次指导,确保项目任务超额完成。(九)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资金使用按照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要求,依托体系建设,依托单位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财务,设立专账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即单独设账,单独核算,由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站长负责,有利于项目任务指标完成。

四、工作措施(一)行政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玉米产业体系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是集良种、良法和投入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活动,是粮食作物生产先进科技集成、配套与推广的重要载体,是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道坎”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乡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XX区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了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任副组长,农科站和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玉米体系建设综示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科站,主要负责整体工作的实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各涉及村相应成立由村主任任组长,其他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玉米体系建设综示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成立技术指导组

按照玉米体系、高产创建要体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为科学确定统一产量目标和产量增幅指标,建立不同层次的技术指导模式,在XX区玉米专家组的指导下,成立由XX区农业技术推广所技术人员陆顺生、宋云飞、刘艳、单艳、曾林,XX区蒲缥、瓦窑、西邑、汉庄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杨志明、王兴亮、张祖梅、杨再生、杨祖美、袁如东、胡正奇、吴正印、杨玉光、杨静共计15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组在省、区级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中心样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区级玉米高产样板项目技术方案;并按此方案,组织开展项目技术指导、培训工作;确保各项技术培训到户到人,指导到田。

3、整合项目形成合力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把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间套种、区级玉米高产样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使资金、物资等向项目区倾斜,保障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技术措施

1、主推品种

百亩核心区选用“云瑞220号”、“周玉0913”、“保玉13”;千亩展示区选用“周玉0913”、“尚玉3899”、“麒单8号”、“中玉335”、“丁单1号”;万亩示范区选用“北玉20号”、“五谷1790”、“辽单527”、“保玉9号”、“雅玉889”等。

2、整地规格及播种密度

深耕晒垡,深耕30厘米左右即可。精细整地,要求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架空,地面平整,土壤疏松,耕作表面要有一层细土覆盖。百亩核心区采取等行距条播,100厘米开沟,单行双株种植,穴距30厘米,亩密度4444株。千亩展示区采用100厘米开沟,穴距33.3厘米,亩密度4000株,万亩展示区采用100厘米开沟,穴距35厘米,亩株数3800株。

3、播种技术

今年由于干旱的影响,6月12日才进入雨季,播期推至6月13日至6月18日,一次播种全苗,每塘播3粒种子,出苗后、间苗留双株。

4、施肥技术

(1)百亩核心区施肥技术

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玉米专用控释bb肥40kg。(2)千亩展示区施肥技术

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玉米专用控释bb肥40kg。其中,沙坝村200亩、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穴施25%的玉米专用肥40kg,苗肥亩深施15kg尿素,穗肥亩深施25kg尿素+5kg硫酸钾。(3)万亩示范区施肥技术 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条施25%的玉米专用肥40kg。苗肥亩深施10kg尿素,穗肥亩深施30kg尿素。

5、田间管理

6月13日-6月18日播种后及时用豆花玉玉米除草剂除草,亩用量200ml对水30kg喷雾封闭除草,玉米3-4叶期及时间苗定株。拔节期(7-8叶)进行中耕除草;并在植株缺锌(zn)田块应及时补施锌肥,即每亩100克硫酸锌对水60kg喷雾。初现天花时,亩用2支(60ml)玉米健壮素对水60kg喷雾,或在6-13叶期用矮丰每亩1.5支兑水60kg喷雾。开花或灌浆期对部分落黄脱肥的地块,追施3-5kg尿素。

6、病虫害防治技术(1)病害防治

大小斑病、灰斑病的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水60kg,每7-10天喷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锈病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0克对水60kg喷雾。如病情较重,可在15天左右时再防治一次。(2)虫害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在玉米心叶末期,用1%辛硫磷颗粒剂或3%广灭丹颗粒剂,每亩用1-2kg拌5倍细砂土,放入喇叭口内,或用2.5%杀螟灵1号颗粒剂250克拌细砂3-4kg,每株1克撒入心叶,此外可直接用辛硫磷药液灌心。蚜虫的防治,玉米进入拨节期后蚜虫危害初步上升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5倍液,75%吡单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喷雾。视虫情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地老虎的防治,用50%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3kg拌细土25kg毒土塘施或毒饵诱杀,采用麦麸10-15kg,加入90%敌百虫100-200克拌成毒饵,出苗前撒于行间,出苗后施在幼苗根部周围。

五、经验体会

影响玉米总产和单产提高的原因是缺少优质、抗病、耐旱、高配合力的新种质品种,加之育种中抗逆性改良和品质改良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导致目前高寒山区主推杂交良种缺乏。特别是海拔1900米以上地区玉米种植水平难以提高。近几年只重视中低海拔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忽视了高海拔杂交玉米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广大农户反应中低海拔品种多,有“雅玉系列”、“三北系列”、“农大系列”、“海禾系列”很好选择。而适应高海拔种植的品种少,很难选择。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高海拔杂交玉米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选出一批适应高海拔种植的杂交玉米品种系列,提供农户选择推广种植。

在XX区的高中低海拔玉米样板区组织玉米专用型控释bb肥示范6000亩,其中各级各类样板示范2400亩,示范结果所在地的农户和广大干部反应都好,测产结果表现比常规施肥约有增产;该产品由云南省昆明威鑫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其产品特点是具有测土配方、缺什么补什么,持续供养、一次施肥,整季无忧;控释技术,前期不浪费,后期不脱肥;控释、配方、全营养;保护耕地、水源、土壤不盐碱化、水体不富营养化。该肥料作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能大幅度提高养分利用率,保证作物的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在保障农民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或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大幅减少化肥养分的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氮磷污染物的排放量具有重要作用,使用着的农户都说明年就用这种肥料。该产品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六、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XX区的玉米生产是在山区半山区,加之种植品种多,给全面技术指导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耕地基础设施薄弱,由于XX区玉米生产主要是在坡地、平缓的旱地种植,水浇地基本上是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玉米生产完全是靠天吃饭,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三是发展不平衡,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全区玉米生产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四是适应于高海拔种植的品种缺乏,直接影响全区玉米生产发展。五是部分玉米种植农户不稳定,素质难以提高。现在农村在家种田的多数是文化水平较差的半劳动力老人和妇女,强劳动力均在外打工,而且还不稳定,几次参加培训的对象都不同,素质难以提高。

七、意见建议

一是,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土地流转,种植向大户发展,有利于规模经营、有利于稳定玉米种植队伍、提高素质。二是,加大标准化农田建设,实现路渠高效配套,利于机械化发展,降低成本。三是,各级加大粮食生产投入,稳定良种引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加大良种和种粮综合补贴,提高效益,稳住粮食生产,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四是,严格考核与评价,但未必一定要实行末位淘汰,这不利于整个体系的稳定发展。对考核较差的可进行批评教育、核减经费、取消评优等措施,对完成好的可增加经费、评优等。五是,对于考核合格以上的综合试验站、区域推广站,建议农业厅反馈当地政府并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篇: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XXX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承担了XXX县2014“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经过一年来对虹鳟鱼养殖技术的摸索和试验,现将该项目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目标任务

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按计划目标已于XXXX年X月XX日前在XXX县道X号桥下方1500处的河道西岸(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所在地)进行建设,一期完成开挖养鱼池三个,占地面积约30亩,以及道路、防洪堤坝和养鱼用房等附属设施的建设。XXXX年X月XX日前,两个鱼塘已经完成放养草鱼苗10000尾、鲤鱼苗6000尾、花鲢鱼苗5000尾、鲫鱼苗20000尾;一个鱼塘专门养殖冷水鱼,放养虹鳟鱼苗5000尾。XXXX年X月XX日开始进入各种鱼类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XXXX年X月XX日开始,商品鱼养成上市销售。

二、冷水鱼养殖技术试验与示范项目效益

冷水鱼(虹鳟鱼)是世界粮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养殖的三种鱼类之一。我国虹鳟鱼的养殖始于1959年,XX省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养殖,且品种单

一、规模也很小。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然生态旅游区冷水鱼养殖项目的建成将有力地带动这一产业的发展。该项目将是XX县自然生态旅游区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可以很好地丰富景区特色旅游餐饮品种。冷水鱼生活在24℃水温以下,溶解氧大于5mg/l,具有一定流速的冷水环境中,其肉质鲜美,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中传统医学就有食疗优于药疗之说,医学研究认为其有抗癌、强肾、名目、健脑的药用功能,是儿童智力发育、妇女产育、病人术后的绝好补品。冷水鱼的引入将使XX县旅游餐饮在菜系的多样化方面有一个质的提高,更好地为旅游服务。该项目的建成将形成约30亩的冷水鱼自然生态养殖观光带,为XX县旅游观光增添一处情趣生动的靓丽风景线。让游客在欣赏XX县美轮美奂的山水之美的同时,体验到了人与生物及大自然的和谐之美。经济效益: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为5年,年收入将达到50至80万元。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该项目也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对XX县旅游有很好的促进,完善XX县旅游产业链,而且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当地农牧民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使该项目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益。

三、冷水鱼养殖试验中产生的技术问题

冷水鱼(虹鳟鱼)原产于南美泉水丰富的山区,是世界粮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养殖的三种鱼类之一。我国虹鳟鱼的养殖始于1959年,现阶段我国北京地区虹鳟鱼养殖规模较大,养殖技术较成功。XX省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养殖,且品种单

一、规模也很小,养殖技术处于摸索试验和技术积累中。XXXX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深入调研和市场分析及可行性研究,并派专门技术人员去内地考察学习养殖技术和经营模式。并且根据自身特点和现状,因地制宜,利用“山”的优势和“水”的优势。引进虹鳟鱼养殖技术。经过一年的探索,冷水鱼养殖园区的建设要解决的技术难点是引种和适应的问题,特别是虹鳟鱼对水质、水温要求特别高,养殖场利用地下泉水养殖虹鳟鱼,水质没有问题。夏天过夏,冬天过冬可能有些问题。夏天利用地下涌泉辅助井水降温循环池水,同时在鱼塘边上植树也能起到降温作用,使鱼塘水温保持在摄氏25度以下,保证虹鳟鱼正常生长。冬天利用设施阳光大棚保证虹鳟鱼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为了摸索虹鳟鱼的自然越冬模式,我们选择部分虹鳟鱼在冬天不结冰的涌泉放养,观察能否安全越冬。

由于XX县距离XX县虹鳟鱼养殖场和XX省的养殖场都比较远,所以今后应把病害防治研究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象重视养殖生产一样,投入必要的经费,对危害养殖生产的一些重大病害展开前瞻性研究。同时,要加强鱼病检测和检疫工作,在生产中从源头搞好检疫工作,把好关,拒携带病毒病的鱼苗、鱼种、亲鱼于我们的渔业生产之外,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虹鳟鱼的养殖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早日实现该项目以“冷水鱼养殖+休闲观光餐饮”的发展模式,发展休闲观光与冷水鱼饮食,建设成为集生产、观光休闲和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冷水鱼养殖乡村旅游基地,带动XX县整体休闲旅游由原始农家乐向现代休闲观光旅游、冷水鱼餐饮发展,打造XX县休闲生态观光旅游新品牌。

第四篇: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工作总结

蔬菜大棚栽培近年来发展迅速,现已达1500亩,通过大棚种植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茬口,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产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品种的更新、替代在蔬菜技术推广中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引进一批蔬菜新品种在大棚中示范种植,以筛选好的适应的品种提供大面积参考就尤为重要,现将一年来蔬菜新品种试验总结如下:

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情况。

本着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2015年昭阳区园艺所共引进9个蔬菜品种。

1、番茄:德奥特、斯洛克、旺达三个品种。

2、黄瓜:津优40号、津优25号、津优10号三个品种。

3、辣椒:云椒2号、香辣王、条椒王三个品种。

二、新品种试验筛选情况。

(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情况。

本着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坚持以高效、优质、无公害为原则的前提下,我局今年共引进蔬菜新品种12个,新技术5项,试验地分别设在南龙镇马家庄、折桥镇李孟村和后古村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中,在不同种类和不同茬次蔬菜种植中进行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筛选、示范推广等工作。

(二)新品种试验筛选情况。

经过一年的试验观察和产量产值的分析比较,共筛选出适宜我地栽培的蔬菜新品种3个,有待在今后的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这些品种是:

1、黄瓜

(1)津优40号黄瓜:商品性好,瓜条顺直,质脆、味甜,品质优。抗病性和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经试验种植该品种亩产量可达6510公斤/亩,产值可达9144元/亩,比对照普通品种增产865公斤/亩,曾产率为15.3%。

(2)津优25号:生长势旺盛,结瓜期长,果肉细嫩,清香味浓,口感极佳。耐寒耐弱光,抗病性强,产量极高。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6130公斤/亩,产值可达8582元/亩,比对照普通品种增产485公斤/亩,曾产率为8.6%。

(3)津优10号:生长势旺盛,结瓜期适中,果肉细嫩,口感极好。耐寒耐弱光,抗病性强,产量极高。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5778公斤/亩,产值可达8089.2元/亩,比对照普通品种增产133公斤/亩,曾产率为2.4%。

2、辣椒

(1)云椒2号:抗病性强,结果性好,结果期长,产量高。辣味浓,鲜食口感好,细嫩品质优良。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1462公斤/亩,产值可达2924元/亩,比对照普通线椒品种昭增产134公斤/亩,曾产率为10%。

(2)香辣王:抗病、耐热,耐湿,长势强,结果性好,辣味浓,产量高。鲜食口感好,是鲜食和干椒辣椒栽培的理想品种。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1811公斤/亩,产值可达3650元/亩,比对照普通线椒品种昭增产483公斤/亩,曾产率为36.4%。(3)线椒王:高度抗病、耐热,耐湿,长势强,结果性好,辣味浓,产量高。鲜食口感好,是鲜食和干椒辣椒栽培的理想品种。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2104公斤/亩,产值可达5172元/亩,比对照普通线椒品种昭增产776公斤/亩,曾产率为58.4%。

3、番茄

(1)德奥特番茄:无限生长型,果实圆形周正,整齐度高,着色均匀,色泽大红亮丽,果实硬度高,货架期长,植株长势旺,连续坐果能力强。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5075.8公斤/亩,产值可达12000元/亩,比对照金刚石头番茄增产208.5公斤/亩,曾产率为4.3%。

(2)斯洛克番茄:无限生长型,植株健壮,果形匀称美观,果实中等大小坚硬耐贮运,口味佳,产量高,适应性广。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6162公斤/亩,产值可达14000元/亩,对照金刚石头番茄增产1294.7公斤/亩,曾产率为26.6%。

(3)旺达番茄:无限生长型,商品性特优,果形圆正,果实色红艳丽,果实坚硬耐贮运,货架期长,口感风味好,植株生长旺盛,抗病抗逆性强,产量极高。经试验种植该品种折合亩产量可达6746.6公斤/亩,产值可达16000元/亩,比对照品种金刚石头番茄增产1879.3公斤/亩,曾产率为38.6%。

三、资金使用情况(共计20120元)

按照年初的实施方案,严格控制资金使用杜绝违规和不合理使用。为了切实做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园艺所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组。领导组由戴剑波担任组长,刘平润担任副组长,负责方案的制定及指导监督。实施成员由蔬菜组成员:肖代彪、李孝敏、邓琴、秦明凤构成。

(一)购买新品种种子费资金为3080元。

1、番茄:三个品种6袋,每袋360元,合计2160元。

2、黄瓜:三个品种6袋,每袋60元,合计360元。

3、辣椒:三个品种10袋,每袋56元,合计560元。

(二)购买肥料50包使用资金6600元。

有机复混肥50包,每包132元,共需资金6600。

(三)购买农药使用资金3240元。

1、烯酰吗啉90包,每包24元,合计2160元。

2、阿维菌素80瓶,每瓶13.5元,合计1080元。

(四)小工费7080元。

每个棚用工10人次,每人次80元,90人次使用小工费资金7200元。

以上项合计共使用资金:20120元。

四、项目意义

本项目的实施,能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探索和总结蔬菜番茄、黄瓜、辣椒育苗技术、高产栽培技术,为加快我区蔬菜品种更新换代、增加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项目通过试验研究及示范培训,以科技促生产,发挥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打造我区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化、技术标准化、产业质量无害化、销售品牌化的格局打下良好基础。

第五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是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城乡发展环境、提升现代化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日产生活垃圾数量持续递增,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落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习性落后等突出问题,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随处可见,广大农村特别是国省道两旁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影响了全县环境面貌和对外形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开发开放步伐,更威胁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建设文秘杂烩网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十分必要。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

我县辖21个乡镇,260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7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县生活垃圾日产980吨,其中: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240吨,可回收利用50吨;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740吨,可回收利用120吨。2008年,有90个自然村按照“户聚、村收、村填埋”模式,初步实现了以村镇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简易文秘杂烩网填埋处理。

从垃圾分类来看,城区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高科技易污染类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破旧家具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果皮等)、装修建筑垃圾等;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蔬菜枝叶、瓜果皮、各类腐坏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筑材料类(碎砖瓦、渣土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人畜排泄物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区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总量较少,种类多、成分复杂,污染性较大,可回收利用率较高,热值较高;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是:总量较多,季节性较强(夏、冬两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对较少,可回收利用较少,焚烧热值较低。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垃圾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仅城区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全县只有90个自然村初步实现以村为单位的简易填埋,大部分自然村仍处于生活垃圾无序丢弃、露天堆放状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周边生态环境;

2.填埋点设置不规范。多数简易填埋点都是利用废弃坑塘,与村庄距离不足500米,未能达到无害化处理技术标准;

3.垃圾收集、存储、运输设施不配套。现有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简易落后、损坏严重,无法满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

4.专业保洁队伍不健全。全县大部分村街尚未建立保洁队伍,且现有人员管理标准、作业标准不统一,难以保证环卫作业效果;

5.资金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县、乡、镇、村街垃圾处理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全县尚未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的农村垃圾处理资金分担机制;

6.村容环卫意识亟待提高。受农村生活传统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制约,农村垃圾乱堆乱倒等生活陋习仍比较严重。

二、实施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系统建设的规划背景和有利条件

1.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县财政收入4.71亿元,为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环境卫生工作,将垃圾处理作为改善农村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3.近年来,我县对垃圾处理工作进行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为全面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引导作用。2008年,在全县90个新农村试点村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为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意义。

4.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通过广泛深入、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广大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较大提升,广大群众在环境建设中收获了实惠,体会到发展,对提升全县环境面貌的要求更加迫切,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5.为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央出台了10项宏观调控措施,市里也配套制定了多项具体措施,根据省市要求,我县成立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进贤县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垃圾处理实施意见》,为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有利契机。

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

目前,主要有两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可供选择,具体是:无害化卫生填埋和无害化焚烧发电。两种模式特点对比如下:

(一)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卫生填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优点:一是适应用性广,广泛适用于各种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地区;二是对垃圾成分要求较低;三是垃圾处理量调整范围较大,承担负荷变化的能力较强;四是处理工艺和技术相对更加成熟、稳定、可靠;五是基础设施等一次性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较低。

缺点:环保“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一般。

(二)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焚烧发电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一是环保性更强,“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更好;二是资源回收利用性更高,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电能,更加符合“资源化”要求。

缺点:一是对垃圾供应量和垃圾成分要求较高,每日需持续供应大量高热值生活垃圾,才能确保实现正常发电,实施难度较大;二是一次性建设投资和日常运行经费较高;三是工艺技术流程相对复杂,对建设、运营人员要求较高;四是该模式多使用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国内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较少,多数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艰难。

四、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理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实际,合理选择垃圾处理模式。目前,南昌市通过招商引资拟在我县泉岭乡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但其能利用的都是一些热值较高的、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大部分生活垃圾无法焚烧发电,且建设周期至少需要2-3年,因此,采用无害化卫生填埋模式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当前权宜之计。针对我县农村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垃圾处理可分别采取户集村收村填埋、户集村收乡镇填埋、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县统一填埋等方式进行。乡村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经过规划、水利、卫生等部门参与,选择在村庄夏季风的下风向和不污染饮用水及地下水源的地方,距人畜居栖点800米以外,库容考虑10年左右,按照无害化设施要求建设。

(二)规范运作流程,强化分类减量措施,下大力做好垃圾减量化文章。垃圾分类减量环节是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垃圾处理运行成本的重要环节,对垃圾处理工作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按照城乡统筹和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借鉴发达地区垃圾减量模式,立足源头,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探索并建立“农户自觉分类会聚,村街入户收集分拣,乡镇区域压缩运输,全县分区无害处理”的垃圾收运模式,创新“两次分拣、双层减量”(农户源头分拣、村街二次分拣;村街分类减量、乡镇压缩减量)的垃圾减量机制,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目标。一是农户利用统一配给的两个垃圾收集容器,自觉将本户日产生活垃圾按照低污染可降解垃圾和高污染不可降解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收集;二是村街保洁员要严格落实入户收垃圾机制,将农户日产生活垃圾集中运输到垃圾分拣场进行二次分拣减量;三是乡镇保洁队入村对分类减量后的生活垃圾进行压缩减量处理后,运往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统一无害化处理。

(三)建立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积极协调县直有关部门,争取将进贤作为全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示范县,争取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一次性投入由市、县两级财政各承担50%;日常运行费用市里补贴40%,县、乡、村共同承担60%。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发动群众投资、投劳,采取财政补一点、乡镇筹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办法解决经费紧张的问题。三是涉及农村环境卫生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农项目,如农村改路、血防改厕、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要结合农村环卫保洁,给予项目倾斜支持。

(四)进一步完善管理考核机制。要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逐级负责的管理机制。一是县里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农工部作为全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相关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和督促推动;二是各乡镇要分别成立乡镇环卫管理站,明确责任领导和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本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组织推动;三是各村街要按照县统一要求,通过村民代表会议选举出生活困难、珍惜岗位、责任心强的村民,组建环卫保洁队伍;四是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扶植政策和工程验收标准,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严格考核验收,确保全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五)坚持统一规划、试点先行、稳步推开的建设思路。一是在全县建设一座占地150亩、日处理能力300吨以上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理场,实施垃圾区域集中无害化填埋处理;二是继续选择全县部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作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村,2009年上半年完成这些村的生活垃圾无害化试点建设。接着,在充分总结试点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成功经验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启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工作,年底前实现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规范推进,从而实现引导农民形成日常性的卫生清扫保洁习惯,形成农村垃圾的收集处理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农村环境有明显改善。

下载蚕沙无害化处理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蚕沙无害化处理试验与示范项目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

    **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 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负责人: 项目建议书 区农牧局 二〇一五年八月 **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理项目简介

    襄大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理项目简介项目位置、用地面积:项目选址位于宜城孔湾镇太山庙村。征地面积100亩。 项目投资额及实现税收数额:乙方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人民币,兴......

    环保部启动电子废物无害化处理项目

    环保部启动电子废物无害化处理项目“通过环境无害化管理减少电器电子产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毒化学品排放全额示范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副......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精选5篇)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总结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做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的通知》,落实市县关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相关文件精神,为促进我县生猪生产健......

    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吴家堡村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自2010年9月基层农技改革与建设项目开始实施以来,在阳高县农业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农业技术指导员及广大菜农的智慧......

    铝灰无害化处理项目(小编推荐)

    重庆汇程铝业有限公司 铝灰无害化处理项目 铝是目前应用量第二大的基础金属材料,其在全世界的消耗量仅次于钢铁。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现......

    项目试验年度工作总结

    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地铁(7307-2标)项目部 2014年试验工作总结2014年,对我们项目试验室来说, 是适应新形势,确立新思路,采取新措施,迈上新台阶的一年。一年来,在公......

    动物固废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案例

    动物固废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及配套环境无忧措施关键字:病死动物处理、病死禽畜处理一、 动物类固废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动物类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在饲养及繁殖过程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