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呓》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6:4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蚁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蚁呓》》。

第一篇:《蚁呓》

《蚁呓》

作者 周宗伟

小时候喜欢蹲在地上看蚂蚁,总是能从蚂蚁的生活中发现许多乐趣。大了以后不再看蚂蚁,而只顾及自己。蚂蚁从我的世界中远去。偶尔从《动物世界》中再看到蚂蚁,带着一种人的宽容与自以为是,总感觉蚂蚁很像人,它们和人一样觅食,繁衍,结群,打架,甚至像人一样知道埋葬同伴的尸体。某一天又蹲下来仔细的看蚂蚁,才发现不是蚂蚁像人,而是人才真正像蚂蚁。高高在上时,人看不见蚂蚁,以为人可以主宰小小蚂蚁的生命,蹲下来时,才发现人和蚂蚁一样值得怜悯,人在宇宙之中脆弱如蚂蚁。只有放低自己,蹲下来看世界,才会发现世界的真谛。人和蚂蚁,本是同类。

我是一只蚂蚁,你看不见我,并非我的世界一片黑暗,只是因为我小得难以进入你的视线。

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迎接我的是正午的阳光。阳光很亮,无边无际地铺在地上,我被独自晾在了中央,孤单得有点害怕。

孤独的时候,有人喜欢和影子做伴,低头一看,才发现我的影子竟然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我没有影子,于是,影子就成了我的一个梦想。

蜗牛说,他也害怕无边无际的阳光,我劝他和我一起去找影子。他说不用,影子就背在背上,他可以随时随地缩进他的影子里躲避阳光,可我的影子在哪儿?

终于,我找到了第一片影子,在无数的车轮下面。我激动得想奔过去,可它飘忽不定,我忽然感到一阵眩晕。

醒来之后,眼前出现的是一只被轧破肚皮的蟑螂,也许他也曾经像我一样渴望影子,想在影子下躲避阳光,却为了影子被车轮碾去了生命。

刚刚死里逃生,惊魂未定,又遇到了险情。可这次的经历却让我暗自庆幸,正是因为我小,才可以在鞋底下找到宽裕的生存缝隙。

我爬上一枝蒲公英,在它那浓密绒毛的庇护下,终于感到了安全和笃定。我以为,爬得越高就能待得越稳。

一阵风打破了我的宁静,蒲公英的种子载着我一起飞行,快乐又刺激。我有以为,风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危险却在短暂的快乐之后不期而至。怎么也没想到,来去自由的风竟然把我送往一个死亡之地。

绝望之中,一颗雨滴砸了下来,意外地救了我的性命,我甚至还没来得及庆幸,便又开始担心。

雨水汇成了河流,我奋力地攀上一只花瓣船。在一片汪洋之中,除了任由渺小的自己随波逐流之外,别无他策。

危机四伏的生活使我很想有个家。无意中找到了一只蝉蜕,它壳内宽敞又安全的空间让我十分满意。我想像蜗牛一样背着它四处行走,可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树丛里的蝉纷纷“知了,知了”地嘲笑我。一只好心的蝉对我说:“这是我丢掉的东西,它不属于你。如果你不舍弃一些东西,将永远无法长大。”

偶然,我认识了一只温度计,她的优美体型让我一见倾心。我温柔地抚摩过她的每一格刻度,可她却测不出我的温度,我又伤心,便问她,怎样才能温暖她的心?她说,她需要时间。

但我不知道什么是时间,只知道人们总是习惯于用三根针来把它钉在墙上,或贴在腕上。我以为,时间只不过是针的转动而已。

在变成化石的鱼身上,我终于看到了时间的痕迹,当年的他一定像我一样不知道时间的意义。

原来,要真正明了时间的存在就需要付出生命。

我开始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为了找到答案,我不辞辛劳地爬行在书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搜寻,最终却发现,在书中的爬行只是一场锻炼肢体的游戏。

从书山上下来,我遇到了一只生活在书山脚下的放大镜,从它的反射光中,我第一次看到了自己。

我惊讶于镜子中超乎自己想象的庞大形象,才发现自己原来也很强大。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我确信是我的强大躯体爆发的力量压碎了玻璃。此刻,我已不再需要找伙伴,我只想出去当一个英雄。

我终日怀揣着做英雄的梦想,四处游荡,却不知英雄究竟应该怎样去当,直到我遇见一群正在搬运粮食的同类,我心里那个当英雄的欲望才真正开始膨胀。

同类们领着我去观赏他们饲养的蚜虫。我才意识到,原来还有比我们更弱小的生命愿意充当我们的奴隶。我对自己的力量也变得更加自信。

我终于明白,英雄是需要别人仰望的,只有湮没群体才能凸现英雄的力量。为了指挥群体,我挑动了一群同类与另一群同类的争斗。

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一片狼藉的战场上已经难分彼此,甚至同伙们也开始自相残杀,我发觉我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力,只能无奈地在一旁观望。

夜晚终于来临,夜幕下的战场上尸横遍野,一片荒凉,我被淹没在其中,找不到方向。冷风乍起,我陡然清醒,原来我的英雄梦居然要以成千上万的同类生命为代价。我觉得自己很脏。

我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同类,踽踽独行。路边躺着一具香烟的尸体,我想将它掩埋,却发现只不过是以一种灰烬掩盖另一种灰烬,既已成灰烬,又何必再盖?

我攀上一根竹枝看风景,爬上去之后才发觉原来是一只竹叶虫,他把自己藏得如此巧妙,既让自己安全也让别人放心。我终于明白,英雄只想凸现自己,而智者却想把自己隐藏起来。

我也学会了隐藏自己。我把自己淹没在他们嘈杂的聚会中,想闹中取静。可藏得越深,心里的孤独却越加剧。我发现,我和他们表面是如此相似,可本质却十分不同,这时候,我开始真正地想找一个朋友。

我知道,真正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所以我从不奢望能找到知己。我终日锁着自己的心,直到与他相遇,他成了打开我心门的钥匙。

我和他的天平永不倾斜,并非因为我们太小太轻,无法称量,而是因为知己的心永远有相等的重量。

我和他相伴闲游,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人们把钱当成生命,所以钱带给人痛苦;而我们把钱当成玩具,所以钱带给我们快乐。

我们的生活偶尔也会遇到点险情,某日,我口渴,想去湖边喝水,幸亏他及时拉住了我。他告诉我,那不是湖,是人的唾沫,湖没有危险,人的唾沫却会把你淹死。我惊出了一身冷汗。

秋天来了,我们相伴劳作,一起准备储藏越冬的食物。食物虽不丰厚,我们倒也心安理得,知足而快乐。

我们觅食时常常会遇到同类。我嘲笑他们把人嘴里吐出的垃圾当宝贝往回运。朋友却说,人总以为他们吐掉的是没用的东西,焉知留在他们肚里的不是真正的垃圾?

天气越来越凉了,我的朋友在寒冷面前有些体力不支,即将离我而去我心中不忍,想尽了一切办法去挽留他的生命。

我找到了一大片温暖的羽毛,欣喜地想招呼朋友前濑躲避风寒。

蓦地,羽毛在眼前消失了。我这才发现找错了地方,慌忙逃离险境。朋友打趣道,有时最温暖的地方恰是最危险的地方,还是不去为妙。

朋友的身体越来越弱。我寻到一枚丸药,朋友笑着说,药丸救得了人的身体,却救不了我们的命,病虽可治,命却不能医。

我不甘心命运的安排,想去赌一赌天命,可我费尽了所有的力气也转不动赌盘上的骰子。朋友又笑着说,你以为你能转动命运,其实是命运在转动你,不必去浪费力气。

冬天在一步步逼近,越来越多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无论他们曾经多么强大,或者多么弱小,此刻他们都一样平等,一样安静。我终于领悟,大自然在死面前最公平,因而它的力量也最不可抗拒。于是,也便懂得,对于尚存的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

人们喜欢在纸上画各种各样的风景,想用纸把风景留住。我和朋友都只喜欢在纸上漫步,回忆美好的时光,却不留任何痕迹,因为我们已把风景记在了心里。

在死亡面前,朋友始终比我平静,他在清凉的秋风中安详地离去。

我为他唱了一夜的歌,虽然我吹不响竹笛,你听不见我的声音,但我知道他能听见我的歌唱。

寒冷已降临,我知道或许我也将到我的朋友那儿去。如今我仍旧一个呆在白晃晃的阳光下,但我已不再孤独。

2103年5月27日云止于水编辑

第二篇:雪天呓温暖散文

白光晃眼,努力睁开惺忪的双眼时,卧室的四壁已明亮如昼!以为睡过了头,侧身一看手机:才黎明时分?!——是西窗雪光映照!我又缩回热乎的被窝,蒙头囫囵困睡。

迷迷糊糊里,睡意渐渐淡去,内心却蠕动一丝莫名的欢愉,迷梦中就回味起故乡的雪天来……

大雪封路,视野银白,河塘上冰光可鉴,塘边峰耸着玉树琼枝。一阵风过,枝丫上的冰凌就“簌簌”地往下掉,偶尔不堪重负的“素裹”垂枝,“吱——咔”的惊险折断,旋即洒下一瀑玉屑雪雾。瑞雪覆盖的山村房舍,只有麻雀在冰挂的檐下叽喳扑腾。远近起伏的鸡鸣声、灵动的袅袅青烟、混合了柴火味的炊香,便次第唤醒了静穆的雪村。

几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过后,黎明醒来与小弟总是兴奋难抑,挨挤在温暖的被窝里,唧唧喳喳,计议着晨起的雪里乐。间或谁纠起头,瞅瞅窗外的雪亮,又瑟瑟地嘻哈闪回。只有屋外“咯吱、咯吱”的踏雪声清晰可闻——那是母亲为早炊,往返拾掇柴火的脚步声,是每场雪后,清晨开门“唏嘘”的第一串雪地脚印。

吃过母亲伺候的热乎早点,第一桩要事,便是积极响应号召:除雪!哈哈手,亮起铁锹,掀开封堵门窗的积雪,再铲露出一条外出的土道;母亲则忙着烧雪化水,四处融解冻住了的盆、桶、水缸;奶奶怕冷,执着拐仗步履崴崴地招呼家小,从东厢柴房搬出晾晒了一秋的树兜干柴,“嘿!嚯!嘿!嚯!”地抬往堂屋烤火去。

忽然记起墩子来了,前些日来电:“那边下雪了么?年假啥时放哦?老家封山几年后,‘野货’时有出没,蛮多老土的‘稀罕物’都冒出来了!野兔野鸡的任你来尝鲜了……”又告知:他的养饲场纳入了政府“养饲扶助基地”!末了反复叮咐:今年一定得回趟老家,重温狩猎煮酒久违的那份劲道!听着那端传过来的亲切话语,这一头的我,脑海里象抠开了儿时记忆的阀门:雪野逮兔,凿冰钓馋鱼,抽陀螺碰死活,踹着高高的雪跷串门或角力——一幕幕鱼贯而出。

难忘那回:雪霁天晴,与墩子、苟伢并着他舅的狼狗,日上三竿出发,雀跃向“千山鸟飞绝”的雪野。一干人等踏着耀眼雪光,分头机警地搜寻着野兔的爪印,但直到下午饥肠辘辘时,仍一无所获便扫兴而归。回走不久,狼狗突然箭一般追逐起猎物来,苟伢紧随其后,我与墩子则默契地呼应堵截着……

猎物野兔不断使出它的绝技,灵巧的弹跳、变轨急转弯。好几次,眼看就要捕获到,都让它不可思议的绝地逃生!最后逼急:误入苟伢胯下窜逃时,才与狼狗合力逮住。

墩子却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奇怪地滚入两人多深的雪坑里。那笨拙的身子,开始还拼命挣脱,及至陷齐腰深时,便吓得再不敢动弹而大呼小叫起来!苟伢的狼狗在那儿也急得来回不停的走,鼻子不住嗅嗅,嘴里还“殷——殷——”不安发声。

我与苟伢,扒雪刨泥地忙乱了好一阵,也没寻到个能系带子的抓手,而慑于那既陡且滑的坑壁,又不敢冒然造次。危急中苟伢猛然抽身,疾步朝家的方向飞奔而去…… “来不及了!”墩子大声喝住。“命令”我俩沿行道的林子寻来几根雪压断的树枝!除去杂柯放下去。由于枝过细,不堪承重墩子那壮硕之躯,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我着急地找到一块乱石掷下坑,迟疑了一下毅然跳将下去,苟伢惊异着我“急糊涂了” 的举动!

“先把墩子人梯顶上去,他冻得不行了!”苟伢听我一番解释后,恍然若悟,觉得也只有如此冒险一搏。在坑底,先扒开雪将墩子挪出位,继而搭起人梯连推带爬,将他顶将出坑;缓了口气,墩子扯、苟伢吃力的抓爬,我再竭力托,苟伢也顺利脱险。

剩下的我,一面嚷嚷着将树枝折成我比划的长度,尽快扔下来,一面用石头在坑璧向上,梯形钉入两排脚踏桩点,往上攀爬,苟伢机灵地解下与墩子的腰带,吊挂紧我的臂弯,稳住我摇晃的身躯,经多次抓爬摔滚,总算够着坑上伸下来的救手了!

在弄清绊倒墩子是猎户预设的黄鼠笼后,苟伢愤恨地踢了几脚,执意要把它没收回去,墩子不肯:说怪自己不小心,只身踅过去摆弄半天,小心翼翼地将猎笼还了原。

残阳映雪趔趄归来时,已是鸡鸭上笼时分,一弯人家前,已明明灭灭着星星点点的炭火……夜风徐来,火星似流萤,煞是有趣。近看方知是各自的家长,拎着暖手的烘笼在村口,焦急张望、等候“野”了一天的孩子!尽管“呵斥”声接踵而至,几个人心底却暖意融融。

那晚早早洗漱后便睡了,梦境里三人依然身陷绝境,一直呼号着在着救援墩子……玩乐遇险,但手足情的种子似乎从此种下了。

高考落榜后,墩子没有执拗地选择高考这根独木桥,而是明智地投身前景看好的养饲业。

第一年寒假,他讨到准信,推着那辆老旧的“永久牌”自行车,头套“狗钻洞”帽,裹件褪色了的军大衣,立在风雪的站台上,为千里迢迢的我接风。他热情的接过笨重行李,麻利取下那黑黝黝的“狗钻洞”,往我畏寒瑟缩着颈脖头上就套。偷眼上下打量着,忍俊不禁滑稽的傻笑。我又递给他多次托付的《农村养饲手册》,他一副喜不自禁的样子。久别重逢,一路随兴而侃。我讲述着外面世界的新奇精彩,他津津乐道于入门的养饲经,亲近亲切一点也不陌生,丝毫不觉寒冷。

第二年秋天,回信姗姗来迟的一封家书,惊得我目瞪口呆:墩子因不慎卷入耕牛销赃的官司里。

家人提醒我:人生的方向截然不同了,要考虑慎重交友!当时说不大清自己固执为何?似乎觉着家人太功利眼了。墩子似乎敏感到家人的疏离,春节拜年时来去匆匆,匿在不被人瞩目的屋外灯影里,与我悄声寒暄几句,就托词执意而去。但临到上学那天,他却依旧守约而来,帮我背上行李默默送行。

“以后就不再来往好了,我什么也没,只能带给你……”

“友谊不就是危难中温暖相依吗?临难各自飞,那还叫友谊?”

“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也让栽赃你的小人瞧瞧!我等你好消息!”他点点头告别。

参加工作后不久,我便急切用自己几月积攒的工资,给他垫付了保证金,资助他开店代销农药,他吃得苦,讲信用,走村串户送货上门,销路不错。有次就半开玩笑的调侃:“等我发了,和你弄个批发部你大干!”也是趁机给他打气!

后因诸多事由,我调至相距遥远的外省“飞黄腾达”去了,渐渐的也就疏于联系。

墩子没等来我飞黄腾达,却是落魄下岗的归来。

四十不惑,我又一次被逼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那年伏天,回老弟家散心,墩子的突然到来,让我既情怯又颇感意外。

“真是稀客!明早上我家多玩几天,咱哥俩痛快聚聚!”面对多年不见,彼此已显沧桑的面容,一时相拥无语。

墩子的养饲场,在汉江大堤的堤垸里,从静静的堤垸牧场望去:“绿堤茵茵,百鸟啁啾,空气澄明”,一副田园悠闲自得的情景,好不惬意!说实话,真恨不得再搬回原籍来求田问舍。

转悠在墩子半现代化的养饲场,徜徉于场外宽敞气派的院落,一时间感慨万端!他不知从哪拿出那本已泛黄的《农村养饲手册》,追忆曾经的困惑迷茫,啧啧感激。目睹见证情谊的“功臣“旧物,我的心底涌起一泓难以言状的热流。

墩子上宾尽情款待,杀了头仔猪炖火锅,并招呼着他媳妇取来冬藏的瑞雪,随着那凉气袭人洁净的“雪屑”,徐徐放入澄亮的啤酒中,挂壁的浮躁酒花立刻被降了下去,一股清凉随之咝咝腾起弥散……在这大暑热天,喝一口冰爽,暑意也消去大半!席间,谢过他提议的各类慷慨资助的好意。他也深知:真诚友谊非金钱所能度量,也不是所有困难金钱就能迎刃而解,有时一句发自肺腑的慧语,更能让朋友拨云见日走出困境。于是,话题越聊越多、越聊越远,良友佳肴,推心置腹,好久没这样痛快过了!心头一股暖融融的潜流便泛滥开来……

险暗处默默把灯照亮,得意时谆谆提醒,默默关注而贫贱不移,有此一友,也不枉此生。

我并没忘早年因脑溢血离去的苟伢,席终拉起墩子,踏着薄暮洒酒祭吊。我不停与心中的故友碰杯,嘴里喃喃自语,或许恸于自己的处境,也戚于墓里安息的孤魂,平日里情绪内敛的自己,那晚却哭得稀巴烂,墩子怎么劝也不管用。抱着老朋友冰冷的铭碑,久久的不肯离去……

“哎,白日做啥梦,不上班哪了?”猛一惊醒,妻一脸愠色!我急急地掀去被子,抹眼一看表:完了,还真眯过了头!

第三篇:呓杂文随笔

把话噎回去的时候,沉默与孤独已经抵达。

就好似一场梦,真实又虚妄。回忆起来,仿佛在那个阴雨天,发霉的枯枝连着萧瑟的冬风,吹起来就能发出脆裂的动静。然后,一个人像祈晴的守望者,在干涸而坚硬的土地上静静地驻守。似乎那种混沌的寒冷会过去,大抵在闭上眼睛的时候,就会游离出一番超脱常态的情结。可是那场雨,几分钟就倾覆下来,卷着冰一样的寒冷,呜咽而鸣,刮过脸颊,能割开泪痕,一同割开正准备开口的呐喊。

我会选择一处地方避雨,脚步踏在碎石上,继而溅起泥水的气味。行人很少,趋近没有,亦或者只是我一个人。抵达在某个空落的角落,不去听雨,不去淋风,把衣服当做伞,把灵魂当微渺的天地,悬挂着自己的影子,如同一根潮湿的火柴模样。想燃烧,却无法升起一团含着悲天悯人的孤高的情怀。热忱的,温暖的,亦或是骤起的一团变异的火种,到底存乎于废弃的心灵当中,无法震撼自己,更况乎打动他人。

这雨水,淋湿了全身。柔软又恐惧的,无法去拨开一层又一层的清冷,倒是把人间的格调拨开了。

使然,天地安静。无对白,无旁注,微茫的路灯,闪闪烁烁,再次把自己卷入梦中,不去尝试舔舐玄高的寂寥。即使想说出一句不搭界的话,也无心为念。终于,沉默下去了,而且越沉默越会把自己想成原来的模样。

就是一场梦。不虚妄,只剩真实了。大概就是一段灰色记忆,在一个灰色地带发生的灰色故事。抛开这种象征主义的注解,任何下雨天,包括阴郁的色彩,总觉得会形成一张悲惨的网。压抑,透不过气。然后,慢慢地消亡、寡居、画自己的肖像,只剩一张默然的驱壳。

后来我想到的关乎生命符号的兴衰史话。大略是醒着的,便是活着,以一种“清醒者”的姿态,说着熟络的呓语。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和一个陌生人说出一句“你好”,想等待微弱的笑靥,却始终是一副茫然而困惑的回应。又是那个远行的背影,拦都拦不住,只好对着风流泪,渐渐地屈从倥偬的盲流,然后沦为尘埃。人,终于越来越像群居动物,也越来越像一个个体,在意识消亡的边缘,去回忆一段狂欢的嘉年华一样的青春,是沉默的,模糊的,安静的,孤独的……

可能,没什么可说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么多丢掷在外的话,胸腔之内积压的感觉,有些拾蹠不回,有些正在凋落。我在异地的时候,会做不一样的梦,也许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两场同样的邂逅,更没有两次同样的回忆。使然,那梦的感觉,惊醒的程度也是不一样。就好比那张温暖的笑容,转瞬而成的狰狞的恐吓,以及那些放浪形骸的行为下渐变的扭曲价值观,是那样的柔软。或者说,意识不清的时候,在梦呓着朋友、亲人、还有自己的灵魂;可是意识清醒的时候,就再也不记得了。于是,懊悔地拍了拍回到现实的单调的场景,在产生一段真实的思想下,把自己雇佣起来,然后活在同样被别人雇佣的世界里去。

现实便是一场梦了。有那么多次被曝晒而伤的阳光,有那么多场纷纷扬扬的雨水,宛若那干枯的呓。“很清晰”地记得,却麻木不堪。有一天,打给朋友的电话次数少了,就愈发地冷落起来,终于在很长时间,根本无法打通那个熟悉的陌生人的号码。越来越远,这距离,曾经一点小伤会恸哭的年光,便是落败了。悄然间,不去在亡者的躯体边揩拭自己的眼泪。或许,不记得了;或许,一切都很忙。那么,那个冬天呢?以后的等待着长出叶子的枯树,还会产生呓吗?

我不知晓产生梦的意识从何而来,仅是为了摆脱孤独而说话。纯粹像村上春树说的“不想失望”,还有叔本华,福柯所谈及的各种孤独与疯癫。像《临终千言》的电影里,男主人公得了话癌,每说一个字便会掉一片叶子,落叶散尽,便是死亡之时。言语不再言语,被剥夺自由的灵魂,便是比任何付诸于心的痛苦更难受。不过,有时候真的不想说话,哪怕控制不住睡眠的呓语,无论现实还是虚境,似乎就在一个空间里摆渡。因为梦里的一切全是现实的反映,生还是死,要么平庸,要么夸张,十分存在。

当聚少离多的日子越来越久的时候,会舍得打几个长途电话。给父母,也给朋友,或者静默地给自己思考。父母时常会说一切安好的话,能听到声音,有幸福的感觉在温暖。总结下来,能说最多的话,先前留给了家人,最后还是赠予了家人。这世界很大,空旷、又拥挤,甚至臃肿。一座大城市和一座小城里面的情感,从铲除乡土的福泽开始,就渐进陨殁了。一个人,徘徊在四季里面,寄居的只是一间小房子,从土地的表面攀爬,仰望天空,高楼耸立,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悲凉之感。于是,又想出一些和陌生人擦肩而过的画面,彼此安静的,在现实里虚妄。断然不去批判梦呓的事情,只是胸口怅然:哦,又是一阵孤独。

那些相似的现实,亦或是超现实的变换,只是像一片落叶一般小。这几天,我又梦见了蚂蚁,所以想到《一条安德鲁狗》里头的梦呓一样的画面,那些无声的、黑白的、只存留象征主义的画面,沉沉地舍去,又归来。有些话不去说出来,用动作去表达须臾的忧伤和快乐,那些蚂蚁的意象,我以为是蚁族的奋斗,却好像又不全然是。

也许就是一种沉默的抵达,在现实中呓语罢了。

第四篇:蚁族调查报告

当代年轻人对“蚁族”现象的看法调查报告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每年的搞笑毕业生都站在增加,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我们90后在校大学生应正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问题,深入思考,以期早作准备,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根据北大博士后廉思的《蚁族》一书,该群体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蚁族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与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

为了了解当代年轻人对“蚁族”现象的了解和认知,我们进行了此次的调查,通过网络投票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了这个问卷调查。

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为:

第1题您对“蚁族”这一社会群体的了解程度是:

A.接触过

B.了解过

C.听说过

D.完全不知道

第2题您认为“蚁族”群体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高校连年扩招、本科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技能不过关

B.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严峻的就业形势

C.节节攀升的房价和物价

D.自生能力欠缺、眼高手低

E.高校毕业生趋向一线城市就业

F.“高分低能”——无法适应社会生存规则

G.其它___________

第3题您认为“蚁族”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可多选)

A.对个人生活状态不满意

B.生存压力较高

C.消极完美主义(给自己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标准,不愿根据实际情况理智地降低它们,因而经常陷入焦虑和失望的心理现象)

D.对未来充满期待

E、其它___________

第4题您认为“蚁族”群体的婚恋状况:

A.单身者居多

B.与异性同居居多

C.已婚者居多

第5题在您看来,蚁族怎样的?(可多选)

A.工资收入偏低

B.生活质量不高

C.自信心受挫、无动力

D.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高

E.学历或毕业院校水平不高

F.家庭背景较差

G.对生活仍充满希望,勇于拼搏

第6题您认为政府是否保障了“蚁族”的基本社会权益和福利?

A.充分保障

B.部分保障

C.完全无保障

D.不清楚

第7题作为90后,你认为对“蚁族”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是否是弱势群体?

A.是

B.不是

C.不清楚

第8题您对从事的工作最看重以下哪一点:

A.工资与职位

B.与专业对口

C.良好的工作环境

D.舒适的生活节奏

第9题您现在有否感觉到就业、学习压力?

A.有(接第10题)

B.否(接第11题)

第10题您感觉到的压力来自于(可多选)

A.父母期望

B.同学竞争

C.当前就业压力

D、其它__________

A.会

B.不会

第11题您对将来工作的预期状况是:

A.稳定且工资较高

B.稳定但工资一般

C.流动性大且工资较高

D.流动性大但工资一般

第12题您对未来学习、工作生活是否有规划?

A.有,非常明确

B.有大概设想

C.没有,仍处于迷茫状态

第13题您以后会不会留在大城市,哪怕是成为蚁族的一员?

A.会(接第14题)

B.不会(接第15题)

第14题您会留在大城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区发展不均,大城市条件好、机会多

B.房价居高不下,群租更省钱

C.来自父母的期望和压力

D.其他___________

第15题您不会留在大城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二三线城市发展空间也很大,退而求其次

B.缺乏相关政策的保障

C.觉得无法融入大城市

D.其他___________

第16题为了提升职场竞争力,您认为“充电”、考证是否必要?以何种方式“充电”?

A.必要;通过自学、参加学校内的讲座和培训

B.必要;通过校外的培训班,或任兼职以丰富经历

C.不必要;考证会占用原本的学习时间

D.不必要,名校毕业已具备相当优势

第17题鉴于目前较严峻的求职情况,您会:

A.会放低就业标准,尤其是工资要求

B.对自己信心十足,认为找到好工作不成问题

C.仍然不会去做一些“档次比较低”的工作

D.还没想好

第18题就业现状对你的影响是:

A.影响较大,但仍准备本科毕业后就业

B.影响较大,考虑出国或考研

C.影响一般,可能会迫于形势多多考证

D.没有任何影响,相信未来就业形式会转好

“蚁族” 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 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与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蚁族”多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和餐饮服务等低层次、临时性的工作,绝大多数 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收入低且不稳定。“蚁族”聚居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蚁族”的庞大数量相比,在《蚁族》一书之前,在社会关注度上,“蚁族”却是一个极少为人所知的群体。“蚁族”却埋没于“青年农民工”、“流动人口”、“校漂族”等字眼之下,他们既没有纳入政府、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也很少出现在学者、新闻记者的视野之中。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被漠视和淡忘的群体,是一个少有人关注和同情的群体。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当我进行问卷调查时,有不少人都问我:什么是蚁族?然而当我解释之后,大家都显示出对于之一族群的了解与关注,虽然并不知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个专业术语或是“蚁族”这个简称,但伴随着愈演愈烈的失业大军的出现,大家这个在关注着一群体,并开始了解和接触。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

总地来说,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与国家中,由于平等开放与普适化的教育是社会个体成员获取社会地位与资源,获得向上的社会流动的基本途径,通过接受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个人得以提升和累积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才干等人力资本,从而使自己在职业变换、居住迁移、身份地位的改变等社会流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进一步获得和实现个人自身向上或更好地发展与流动。与此同时,教育及其所累积的人力资本在现代社会中促进了平等公正的社会流动,特别是由低到高的向 上流动。

另一方面,现如今“蚁族”的出现和蔓延(也包括“蜗居”的白领一族)或明或暗地表述了另一种事实与逻辑,它反映了在当今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的过程中,教育所铺架的向上流动的 梯桥出现了明显的短路和断线。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对人的社会地位获得和向上流动,确实具有重要和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普通百姓和平民大众自下向上的流动来说。相对于金钱财富、权势身份以及 关系网络而言,教育更有助于开放平等的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也是社会中间阶层得以形成 壮大的重要条件。但是教育的这些效用的实现是有条件要求的,这些条件与要求不仅包括教育本身的发展与完善,以及国家经济的增长与繁荣,更涉及到市场与社会的相关制度的变革、完善和保障。相比较而言,钱财、权势和关系的向上流动效用,依赖于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 的需求与交换,靠的是在这样的需求与交换基础上所形成的市场,因而只要存在着流动的需求和交换的可能,只要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市场,钱财、权势和关系就可以推动向上的流动与地位资源的获得,哪怕这样的一个市场缺少合理的规则和公正的秩序。

但是教育效用的实现则不仅需要有体现教育价值和人力资本的市场,更需要有维护与保障市场公正的规则与机制。这些规则与机制包括公正开放的市场竞争规则、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以及完善健全 的福利保障制度,缺少了这些规则与机制的维护和保障,教育所累积和提升的人力资本,将难以在面对权势和关系资本的压力下实现其应有的竞争能力,教育所产生的收入回报也将难 以在资本主导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得到稳定的增加和提高,最终教育的向上流动和地位获得的 功能效用将难免大打折扣甚至于被扭曲。

由此而去,在不断的社会流动与阶层重构的过程中,教育所拥有的促进社会平等、培

育社会中间阶层和建构社会理想与价值的功效和作用无疑将 黯然失色,以知识技能见长的新兴阶层也终将难以成为支撑起社会中间阶层的稳定和坚实的社会力量。对此需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与清醒的认识,在改进教育体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地完善和健全相关各方面的市场与社会的规则和机制。

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 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蚁族”的数量在未来几年内必将急剧增加。因此,尽管“蚁族”还没有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阶层”,但日益显现的“蚁族”现象应当引起社会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生长环境、教育背景及个人禀赋、理想追求、人生际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所走的道路。从这角度看,“蚁族”并非一个彷徨无助、盲目漂泊的 群体。他们只是在各种现实考量与利益权衡中,作出相对来讲最不坏的选择。

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人是从外地高校毕业后到大城市找工作。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登上时代的列车,这就是他们所必须跨出的艰难一步。虽然目前他们工 作不稳定、生活几近无着,但未来却还有着很多可能。但如果返回农村或小城,也许他们这 辈子就只能成为时代的旁观者。正因如此,许多“蚂蚁”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家乡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这句话想必道出了大部 分“蚂蚁”的心声。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大背景下产生的“蚁族”现象,关涉地区差异、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房地产价格等诸多社会问题。而一个城市怎样对待外来人员,既能够体现这个城市的襟怀与底蕴,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有责任为这个群体创造一个机会均等的就业环境,这是“蚁族”一切 努力与奋斗的力量来源。倘若一个城市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动辄对外来人员刻意抬高就业门槛,这 将轻易地击败他们的信心底线,使他们不得不黯然面对灰色的人生。“蚁族”是一种客观现象,没必要被过度渲染。年轻人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经历各种 艰难和辛酸,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认为,“虽 是“蚁族”,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年轻大学生们具有乐观、自信、奋发向上的心态。”

另一方面,“蚁族”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结构失衡问题。“蚁族”,一个孕育着希望的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充满智慧,不畏艰难,乐观开朗,面对现实,敢于接受挑战,怀揣梦想,有着质朴的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尤其相信 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绝少抱怨。他们知道,大学校门已走出,而社会的大门还没有完 全敞开,这是一个艰难的过渡,也是一个必然阶段。不少“蚁族”表示,从表面看我们很苦,其实那是打拼的过程,人生的经历本就包括艰难和辛酸,条件差正应该是艰苦奋斗的起点。近几年,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大学生卖猪肉、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等 新闻不时被流传社会,加上大学学费昂贵,使得不少农村家庭父母认为家里没关系,孩子上不上大学其实一个样,反正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还是和初中毕业生一样出去打工,还不如现在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学个技术就出去打工。当然,同样不能忽视的还有在这种畸形的就业压力下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社会悲剧。

通过对众多同学的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

大多数人对蚁族都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仅仅停留在听说过;将“蚁族”群体出现的原因归结为高校连年扩招、本科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技能不过关;认为“蚁族”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容乐观,生存压力较高;“蚁族”群体的婚恋状况单身者居多;蚁族是一个工资收入偏低的群体;政府对于“蚁族”的基本社会权益和福利完全无保障;作为90后,虽然低收入与低保障却是不争的事实,但认为“蚁族”不是弱势群体;对从事的工作最看重工资与职位;因此现在对于就业、学习压力也感觉到很有压力,而压力来自于当前就业压力;对将来工作的预期状况为稳定且工资较高;谈及对未来学习、工作生活

是否有规划时表示有大概设想;哪怕是成为蚁族的一员,也会留在大城市;而另一部分不会留在大城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二三线城市发展空间也很大,退而求其次;为了提升职场竞争力,有必要通过校外的培训班,或任兼职以丰富经历“充电”,鉴于目前较严峻的求职情况,会放低就业标准,尤其是工资要求,就业现状对调查者影响较大,但仍准备本科毕业后就业。

可见,作为90后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对于蚁族的现状都有比较客观的认知和了解,并能根据现实制定自己短期的计划和长远的人生规划,对于蚁族现象有自己的思考。但是尽管生活压力大,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留在大城市,哪怕是成为蚁族的一员,并通过放低就业标准,尤其是工资要求,以本科毕业后就业。

希望广大90后大学生能够通过对“蚁族”现象的关注,联系自身,在就业中火的更好的机遇。也希望广大蚁族们能够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资料:

书 名: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

作 者:廉思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1

参考网站:

第五篇:蚁族读后感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读后感

就蚁族鼠族现象谈如何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古老的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古老中国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然而我们在满足于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带来诸如:看病难﹑住房难﹑教育难﹑就业难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的凸显。在这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背后折射的正是以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和“蚁族”大学生为主要代表的社会弱势群体和基层群众的艰辛生活。热播电视剧《窝居》和畅销书籍《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就是80后“蚁族”大学生的艰辛奋斗史的客观反映。那何为“蚁族”大学生?“蚁族”大学生 “蚁族”指的是那些聚居于城中村,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的 “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成为现在社会上越来越被热议的“蚁族”。“蚁族”等群体的出现是社会﹑家庭和毕业者自身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究其原因究其原因是现在有好多的大学生因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轨,缺乏核心竞争力。加之高校每年不断的扩招,社会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大,于是就业出现了明显供大于求的现象。这会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较差,缺乏社会保障,所以,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下面就蚁族现象谈如何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

在我国,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就业。再加上我国就业形势变化、房价过高、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因其表现具有和蚂蚁高度的相似性,如高智、弱小、群居、永不言弃的精神、对温暖的期待、勤勤恳恳、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等等,又被称为“蚁族”。因为收入不高,又为了在城市生活只能聚居在一起,这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

现在社会上越来越被热议的“鼠族”、“蚁族”等群体的出现,究其原因是现在有好多的大学生因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轨,缺乏核心竞争力。加之高校每年不断的扩招,社会就业压力的持续增大,于是就业出现了明显供大于求的现象。这会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较差,缺乏社会保障。其次此现象产生与这个群体本身的特质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此现象形成之时也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社会阶段,他们大部分是“80后”,他们自信、个性鲜明,敢于表达,不相信说教,喜欢独立判断,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行为,并对其行为负责;同时,不够稳定、不持久,协同合作精神差,社会适应能力差;在价

值观上表现出从重点追求个人生存层面的目标,逐渐向重点追求个人发展层面的目标迁移。“蚁族”、“鼠族”的出现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蚁族”、“鼠族”不是绝对消极的概念,而是有其正面的意义。首先,“蚁族”说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素质劳动群体逐步成形且规模庞大,这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优质人力资源;其次,城市吸引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表明城市经济具有充沛的活力,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世所罕见;再次,“蚁族”的群体成员大多抱有追求事业成功和美好未来的积极目标,具有吃苦拼搏的坚定精神,他们需要的不是舆论的过度关注和大众的无谓怜悯,而是公正的发展环境和社会的尊重与有力支持。

如何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我国大学生不良的就业心态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应着重于指导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等的测试,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性格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范围和专业发展方向,及早形成明确的职业性向,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培养和发展与目标相适应的各方面能力,并充分发挥自己特色,掌握各项与职业目标相应的技能。对毕业大学生着重于就业形势、就业信息、求职技巧、心理调适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择业的指导,使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念,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理性择业。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认知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协作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

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岗位,要千方百计拉动各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协调工作。全面开拓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信息,搭建一个就业的宽广平台。政府大力开发公共岗位,鼓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承担社会责任,多接纳和储备毕业生人才。确立了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和储备毕业生人才。除了采取这些措施外,还要重新认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重要性。

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加强社会责任感,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也为企业持续不断发展提供动力。同时,用人单位还应该积极与学校联系,同高等院校一起培养造就出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人才。确立了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和储备毕业生人才。全面开拓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信息,搭建一个就业的宽广平台。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努力提升自我全面素质是最重要的。只有具备顽强的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才能从容面对就业市场,在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蚁族鼠族现象的产生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还受到各种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也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团体及用人单位的通力协作。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蚁族鼠族现象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就业是民生之本与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息息相关,以“蚁族”﹑“鼠族”为代表的广大80后大学毕业生现象的出现正是我国就业难困局的社会小缩影,也是我国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社会深层次难题。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坚巨性和系统性的过程。“蚁族”等特殊大学生毕业生群体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社会﹑家庭﹑政府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去关注和破解这个社会难题,为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绿色通道,让我们以全新的视野审视“蚁族”这一特殊大学生群体,共同聆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最迫切﹑最现实的诉求,为他们敞开大门!

下载《蚁呓》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蚁呓》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蚁族调查报告

    当代年轻人对“蚁族”现象的看法调查报告“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

    蚁族读书笔记

    《蚁族》读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系 罗杰 20131141233 读完《蚁族》这本书后,我的内心产生的是强烈的忧虑,在为他们这群毕业大学生低收入群体的现状忧虑,也为其为着自己的梦想而选......

    杀人蚁读后感(★)

    杀人蚁读后感今天,我读了《杀人蚁》这本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为,一位只是为了做实验的自然老师,让同学收集蚂蚁标本,然后因为两个蚂蚁交配后生出了不知道是什么的两只蚂蚁,课结束后......

    蚁族观后感

    《蚁族》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廉思,男,1980年6月生,北京人,中共党员。研究方向:法政治学,法经济学、法社会学。“蚁族”一词的首创者,第一位研究“蚁族”问题的学者。二、内容概要:......

    《囚蚁》课堂实录

    《囚蚁》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 1、师激情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在平时看似平凡的生活中,也常常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记得吗,作家王蒙睁开发现的眼睛就发现透......

    时事报告,蚁族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论文题目:“蚁族”“校漂族”“富二代”对高职生的启示系别: 计算机科学系专业: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班级: 计应 123学号: 122153......

    《蚁国英雄》读后感

    《蚁国英雄》读后感 《蚁国英雄》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小故事,故事的主角不是我们伟大的人类,也不是威风的狮子老虎类,而是最最微不足道的小蚂蚁。故事讲述的是临......

    编织蚁的启示

    编织蚁的启示 编织蚁是玉米黄的,透明的,身体是干字型的,看样子笨笨的,虽然它看起来笨笨的,但是它们很团结。 纺织蚁在树上生活,所以筑巢在树上。在树上筑巢当然用树叶了,它们比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