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文件

时间:2019-05-15 06:2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文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文件》。

第一篇: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文件

白山小学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文件

关于核定我区2007年度秋季学校收费标准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小学:

根据福建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纠风办《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闽价电〔2005〕34号)和福建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全省农村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价电〔2006〕5号)以及莆田市物价局、财政局、教育局《关于调整莆田市高中学费收费标准的通知》(莆市价〔2005〕97号)、莆田市物价局《关于公布莆田市2007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课本费限价标准的通知》(莆市价〔2007〕7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经联合研究,核实我区2007年度秋季学校收费项目及标准(具体详见附表),请认真遵照执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校要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实行收费公示制度,认真开展“价格服务进校园”活动,规范公示制度,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保证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的顺利进行。

二、学校收费必须使用省财政厅监制的收费票据,及时填写学生收费登记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

三、对学生用书,其中教科书是学生必选部分,由学校统一征订,推荐用书及电子音像教材等选用部分,应由学生自愿选择,学校一律不得强制统一征订。课本费、作业本费属代办费管理范围,各校必须严格按照“按实发生、据实收取、不得盈利、及时结算、多还少补”的原则加强管理,严格按照代办项目的范围开支,学校其他费用不得在代办费中列支。

四、城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借读费按闽教综[2004]37号文件规定执行,高中阶段学校择校费按闽教综[2004]39号文件规定执行,农村中小学一律不得收取借读费。

五、农村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学校除按照“一费制”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外,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六、城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严格按“一费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费用,学校向学生提供的看电影、体检、校服和列入教学大纲的社会实践等服务,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事一收、事毕结清、多退少补、不得盈利”的原则执行。

七、有关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工作实施办法》(莆政办〔2005〕150号),进一步落实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

八、公办幼儿园收费按莆田市物价局、财政局、教育局《关于调整幼儿园收费标准的通知》(莆市价〔2006〕83号)文件规定执行。标准详见附表三。

九、民办学校按福建省物价厅、省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闽价〔2006〕费154号)文件规定执行。

十、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等;其他部门或单位不得在学生注册时向学生进行摊派、搭车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篇:教育政策法规

教育法含义:广义的教育法指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和

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的程度制定颁布的所有有关教育的规定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教育法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制

定颁布的教育法律,在我国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才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法律。我们认为,教育法是由国

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调整和规定教育活

动和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个称。

教育法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

测作用;强制作用。

我国教育法体系纵向的四个层次: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

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政府教育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基本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予以保障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省级统筹,县级管理的原则。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未成年人有以下合法权益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发展权,姓名权,肖像权,人格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是每个人具有的权利。受保护权,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它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等处于同等法律地位,均属于

国家基本法律。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法》处于教育的母法或教育的宪法的地位,起着统领

作用,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是所有其他教育单行法的立

法依据。

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

现为教育法律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三个: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

育法律关系客体,教育法律关系内容。

任何教育法律关系都是其主体间形成的一种权利与义务关

系。

教育法律关系客体一般包括物,行为,与人身相联系的精

神财富(精神产品和其它智力成果)等。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核心,没有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则无所谓法律关系。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

被管理的关系。

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教育法律责任主体;违法行为;

行为人有过错;有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

有因果关系。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教育根据违法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违法行为的性质,规定了

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三种方式: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

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

害并造成损害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

行为,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

度。

《教师法》确立的这项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程序的制度,即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即教师申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经第八届全国

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里程碑,是我国教育改革

与发展走上全面依法治教的法制轨道的重大标志。

《教育法》的立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教育法的制定提供了立法依据。邓

小平理论为教育法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教育改革

和发展纲要为教育法的制定提供了政策依据。教育改革和

发展实践为教育法的制定奠定了实践基础。

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

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育1法适用范围:该法的空间适用范围仅限于中华人民共

和国境内,即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包括台

湾,香港和澳门。

教育公共性原则: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我国教育公共性原则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在中国境内举

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二,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公民,对国家,人民和社会公

共利益负责;三,教育活动应当依法接受国家,社会的监

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宪法和

法律,不得违背国家的意志,或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

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

民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均等的学习机会,其包含三层意思:

公民享有不可剥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机会既是每个公民享有的法定权利,也是必须履新的义务。

是义务教育阶段公民的就学机会,教育条件和教育效果平

等。

是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公民的入学机会,竞争机会,成功

机会均等。

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的一

定年限的强迫,普及的,免费的学校教育,它属于基础教

育,我国实行是九年义务教育,采用六三三或五四制或九

年一贯制。

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

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怎样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

略的根本保证。

确保教育投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根本措施。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加强教育执法和监督。

教师有两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普通的公民;另一方面

他们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

教师的义务:是指依照《教师法》及其他的法律法规,从

事教育工作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

中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教学人物。

依法教育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制止侵害学生的行为,保护学生健康发展。

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资格

认定制度,是公民获得教师工作的特定条件和资格。

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将本着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

取的原则。

教师招聘形式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可分为:招聘,续聘,解聘,解聘,辞聘。

教师考核的内容: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考核内容是政治

思想,业务水品,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四个方面,即德,能,勤,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简称《义务教育法》于2006

年6月29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

通过,并于2006年9月1日起实行。

义务教育的性质

义务教育具有国家性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义务教育具有社会性

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护等 财产权,指未成年人享有合法继承权。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劳动权利,包括就业安排,报酬取得,劳动成果等方面权利。其他合法权益,如参与权,隐私权,司法保护权等。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学校保护的核心。问题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思想品行有问题的学生。对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保护和尊严主要体现在 要爱护和平等对待每一个未成年人。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尊重学生的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防范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 学校和家庭联合 学校要拓展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空间。学校要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生伤害事故是当前困扰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学与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适用范围 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生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适用本法。学校对学生只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不承担监护职责,因此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过错才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在特殊情况下学校应该依法承担相应的监护职责:一,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学校应该承担监护的职责。二,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的监护职责。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学生伤害事故可分为意外事故和过错事故两类。意外事故是指无过错方且无法预见的事故。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双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未来发展的原则:教育部提出实施《行动计划》应当采取“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指导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提高教育质量,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则是实现着两大重点任务(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两大重要保证。《教育规划纲要》确定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八项发展任务。明确了六项重点改革任务: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提出六项保障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动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第三篇:涉农收费文件

甘长政发【2012】422号

长安乡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开展涉农收费治理的自查报告

区监察局、农牧局、物价局:

为加强对涉农收费及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深入贯彻落实区农牧局、监察局、物价局联合下发的[2012]192号文件精神。我乡于2012年9月10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党政、财政、经管工作人员为组员的涉农收费专项检查组。结合我乡实际,通过在乡、村、社三级大会上学习文件精神,分别赴乡属盈科水利水管所长安水管站、甘州区电力局长安供电所、甘州区教育局长安中心学校、乡属长安中学、7所小学、甘州区广电网络公司长安营业部、长安畜牧兽医站、长安计生站等14个涉农收费单位 1

进行了摸底调查,填写涉农收费摸底表登记表。并分别在13个村通过走访村干部、社长、农户,核查分摊表册、入户恳谈、查看收费票据等形式了解2011及2012年涉农收费实际情况。现将我乡涉农收费摸底调查及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地处城郊,辖13个行政村,98个合作社,5663户,人口20017人,耕地面积29571亩,2011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7020元。

二、涉农收费专项治理情况

1.供电收费。

乡电管站分别开展的收费项目有照明电费、动力电费、供电线路维修费用共计三大项,7小类。长安供电所2011年在照明电费、工商业动力电费、农业生产电费(饲料加工、电磨、铡草机等)、农业灌溉电费(人畜饮水、井灌农田)、非居民电费(乡政府)、动力户入户费(新架设动力电农户及村社),都严格执行省物价委、发改委文件规定标准,2012年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执行阶梯电价。2011年共收取照明电费1560000元;动力电费2000105元;全乡87眼机井农业灌溉电费2500000元;动力电用户入户费10500元。

2.水利收费。

河灌水费执行市政府文件规定标准按照0.1元/立方收取,基本水费执行区政府文件规定按照4元/亩收取,水利资源费执行区政府文件规定标准按照6元/亩收取。2011年

河灌耕地面积13546亩,共收取基本水费27092元;井灌耕地面积15025亩,共收取基本水费60100元。

3.学杂费。

中心学校执行区教育局文件规定标准,长安中学按照每人每学期收取作业本费18元,各小学生每人每学期收取作业本费15元。

4.畜牧费用。

畜牧站日常的牲畜就医诊治,兽医医药费、冻精配种费用都按照市物价局文件规定标准采取有偿服务,并按实际收取费用。

5.收视费。

广播站按照市物价局文件规定,每户每年收取收视费120元。2011共计收视费226800元。

6.社会扶养费。

计生办公室按照省计划生育与人口管理条例规定标准分别收取计划外一胎、二胎、三胎的社会扶养费。

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执行情况

2012年,我乡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相关的7个村,严格按“一事一议”程序操作。2012涉及道路建设的村有2个,文化广场建设的村有4个,人饮工程建设的村有1个。其中八一村道路硬化4.5公里,筹资总额10.2万元。河满村道路硬化4.5公里,筹资9.2万元。二闸村人饮工程建设,筹资

7.3万元。万家墩村小区硬化绿化,筹资9.5万元。上四闸

村文化广场建设,筹资5.4万元。上头闸文化广场建设,筹资4.6万元。以上道路项目建设、人饮工程建设、文化广场建设,群众自筹资金收取。筹资筹劳严格按照《甘肃省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建设项目按照规定程序通过村社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分摊筹资筹劳数额,无强迫农民以资代劳、也无超村筹资筹劳现象发生。乡上对硬化道路公开招标,进一步增加了公益事业建设的民主公开。执行了村民“一事一议”的相关规定,通过“一事一议”和“五议两公开”的有机结合把村民自治、民主管理落到了实处。

四、乡村报刊订阅情况

2012村级订阅党报党刊费用25686元,乡镇订阅党报党刊费用39428元。

五、涉农收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在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中,水利、电力、畜牧、广电、计生、教育等各涉农收费单位都能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准的项目、标准进行收费,无乱收费现象。

2.少数村社干部对党的减负政策学习不够,认识浮浅,工作方法简单,致使农民减负方面部分群众有怨气和不满情绪。今后要以会代训的方式,加强对村干部的减负政策培训,让群众进一步了解减负政策,强化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的监督。

3.各级收费部门亮证收费。收费过程中要向村委会出示有关涉农收费文件,让村社以及群众明白交费。

4.乡党委政府要每半年组织一次对乡属涉农收费部门实行定期监督检查,检查乡属涉农收费是否按标准收取,有无搭车收费或违规收费等现象。

5.上级部门及时传递新的减负信息到乡镇一级,以便更好地落实减负减负政策。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转发《关于违反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行为纪律处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莆田学院办公室文件

莆院办综[2005]17号

转发《关于违反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行为

纪律处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本校各单位:

现将《福建省监察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违反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行为纪律处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附后)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

二00五年五月十一日

主题词:监察教育处分通知

院内发送:校领导,附属医院,存档

莆田学院办公室2005年5月11日印发

共印65份

福建省监察厅福建省教育厅

关于违反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

行为纪律处分的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进—步严肃教育收费管理纪律,防范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和违反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行为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违反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行为,是指未经省及省以上有权机关批准向学生及其家长收费,以及其他违反教育收费管理有关政策法规的行为。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我省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前款规定的适用对象违反本规定应给予纪律处分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处理程序的规定办理;不属于监察对象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比照本规定或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条违反教育收费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行政降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开除处分。

{一}违反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和其他教育收费规定;

(二)违反规定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等向学生摊派钱物或其他乱收费行为;

{三)未经有权机关批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向学生乱收费或变相乱收费;

(四)学校或教职工违反规定强行推销、代办学生保险或其他生活用品;

(五)学校收费不按“收文两条线”等规定纳入专户管理,不公示收费的依据、项目和标准,不使用省财政统一印制的专用收据;或者隐瞒、截留。坐支收费资金,私设小金库;或者违反代办费规定没有及时结算清退;或者违反规定将收取的费用用于提高福利补贴标准、扩大福利补贴范围,滥发奖金实物、挥霍浪费;

(六)其他教育乱收费、乱集资行为。

第五条违反教育经费管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对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譬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行政降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开除处分。

(一)统筹、挪用、挤占、平调教育专项资金、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经费和学校学杂费等依法收费收入资金;

{二)统筹、截留、挪用、挤占、平调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

(三)用教育收费收入抵顶应该由财政核拨的教育支出;

(四)其他违反教育经费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六条违反其他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对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行政降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开除处分.

(一)向学校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

(二)通过学校搭车收费,或者强行服务性收费、推销商品;

(三)违反规定向学校下达收费任务和指标;

(四)违反规定向学校或学生摊派报刊、书籍,资料;

(五)违反其他相关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党政领导于郎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本辖区内发生的教育乱收费或其他违反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行为不制止、不查处、不纠正,按照党风廉政建没责任制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第八条对于犯有本规定所列违纪违规行为,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处分;有从轻、减轻或从重、加重情形的,按有关规定于以从轻、减轻或从重、加重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本规定山福建省监察厅,福建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监察教育处分通知

抄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币政协、市纪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直各中、小学校。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5年4月6日印发

第五篇:教育管理职称文件

关于高等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评聘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职务经常化工作的实施意见

闽教职改[1998]012号

各高等院校、地(市)职改领导小组、省直有关厅(局):

根据省职改领导小组、省人事厅《福建省关于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经常化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闽职改字[1993]18号)、《福建省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织及评审工作若干规定》(闽职改字[1993」19号)和国家教委《关于国家教委所属高等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制度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现对我省高等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评聘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职务经常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评聘范围和对象

l、属高等学校党政人员编制,现从事学校教学、科学研究、人事、党务、行政等管理岗位上工作的干部(不含“以工代干”人员),已具备相应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职务任职条件,在上级核定的职务指标内,可申报评聘相应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职务;

2、当年办理离退休的教育管理人员(1998评审的可推算到1996年4月1日以后离退休的人员),若离退休时已达到本文所规定的相应职务任职资格最低任职年限要求并符合其他任职条件,又尚未有机会评审相应职务任职资格的(不包括离退休后已申报过任职资格被各级评委会否决或离退休前已申报过任职资格被终审评委会否决后未满一年即离退休的人员),可申报评审相应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职务任职资格;

3、已评聘其它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若因工作岗位变动,调任教育管理工作,并解聘原专业技术职务一年以上,可评聘相应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职务;

4、申报前已调离教育管理岗位和连续病事假一年以上尚未返回工作岗位及不符合上述评审范围对象的人员,不列入评聘范围对象。

二、高等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采用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职务系列的职务名称和档次,并根据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制订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职务任职条件。任职条件原则上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执行,既要考核教育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和学术水平,更要考核政治表现、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

三、正常晋升任职条件

高等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风正派,工作深入,联系群众,遵纪守法,团结同志,积极钻研业务,提高管理水平,能全面地、熟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认真完成工作任务。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一)研究实习员

1、获得硕士学位,可确定为研究实习员。

2、获得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经3-6个月考察,可确定研究实习员。

3、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或大学专科毕业,高校工作三年以上,经考察,具备下列条件,可确定研究实习员;

(l)熟悉教育改革方面的一系列文件和方针、政策,基本掌握高等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在高、中级人员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整理资料或写出调查报告。起草一般性的文件和工作总结,独立处理日常一般性工作。

(二)助理研究员

l、获得博士学位,可确定为助理研究员。

2、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承担研究实习员职务二年以上,且读硕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或第二学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与承担研究实习员职务工作的年限累计在五年以上;或获得学士学位或大学本、专科毕业、承担研究实习员职务四年以上,经考察,具备下列条件,可申报评审助理研究员:

(l)高等教育管理方面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基本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独立承担与从事工作有关的研究任务,任现职以来,在学术刊物(须有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批准的刊号或准印证,下同)上发表过一篇以上教育管理方面的论文(限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下同)或出版过专

著二万字以上(不累计,下同);

(3)起草有关工作计划、报告、文件、总结等,独立处理工作中的一般疑难问题;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翻译外文书刊。

(三)副研究员

获得博士学位承担助理研究员职务二年以上;或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承担助理研究员职务五年以上,经考察,具备下列条件,可申报评审副研究员:

(l)高等教育管理方面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及时掌握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发展动态,能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工作,解决工作中较复杂又有较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在改善学校管理工作和提高其管理水平方面有明显的成绩;

(2)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能组织有关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任现职以来,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三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教育管理方面的论文(其中一篇须有CN刊号),或发表过二篇论文,并出版专著三万字以上;

(3)具有指导和培养中、初级研究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四)研究员

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已承担副研究员职务五年以上,经考察,具备下列条件,可申报评审研究员:

(l)根据国家需要和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在学科某一方面的研究方向,选定具有重要意义或开创性的研究课题,具有主持和指导研究工作的能力;

(2)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对教育管理某一方面有开创性的研究,在重要理论问题上有所突破,任现职以来,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五篇以上有高水平的教育管理方面论文(其中二篇须有全国统一刊号CN),或发表过三篇论文,并出版专著五万字以上;

(3)有丰富的教育管理方面经验,对改善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和提高其管理水平方面成绩显著;

(4)具有指导和培养高、中级研究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对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晋升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按省教委指定的教材、课时和指定的高校修完六门课程,取得结业证书或大学专科毕业后工作20年以上并符合低一级任职年限要求可根据上述任职条件申报评审相应职务。

四、破格晋升任职条件

对不具备本文件规定的学历、进修、任职年限要求,少数确有真才实学,工作业绩和教育管理研究方面成果显著,贡献突出者,可破格申报评审相应职务。

(一)破格晋升助理研究员

不具备规定学历和进修要求,承担研究实习员职务五年以上,符合其它任职条件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

l、长期负责并胜任学校某一项教育管理工作,在管理工作中作出了较大成绩,考核一年优秀,获得校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表彰;

2、任现职以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三篇以上教育管理方面论文。

(二)破格晋升副研究员

具备本文规定学历和进修要求,承担助理研究员职务三年以上;或不具备规定学历和进修要求,承担助理研究员职务六年以上,符合其它任职条件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

l、主持或负责学校某一部门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考核一年优秀,获得省有关厅(局)、地(市)政府、党委的表彰;

2、任现职以来,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六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教育管理方面论文(其中二篇须有全国统一刊号CN)或发表论文四篇,并出版专著五万字以上,或获得省、部级三等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指教育管理方面奖项,限前二名)。

(三)破格晋升研究员

具备本文规定学历和进修要求,承担副研究员职务三年以上;或不具备规定学历和进修要求,承担副研究员职务六年以上,符合其它任职条件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

l、负责学校某一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对改善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方面成绩卓著,或获得地(市)劳动模范、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任现职以来,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八篇有高水平的教育管理方面论文(其中四篇须有全国统一刊号CN)或发表论文四篇并出版专著十万字以上,或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指教育管理方面奖项,限前二名)。

五、已评聘其它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现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符合下列任职条件要求,经相应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教育管理研究职务任职资格,聘任相应职务。

l、大学专科毕业,已评聘其它系列初级职务,经一年以上考察,符合其他任职条件,可评聘研究实习员职务。

2、具备本文规定学历,已评聘其它系列中级职务,经一年以上考察,符合其他任职条件,可评聘助理研究员职务。

具备本文规定学历,已评聘其它系列初级职务且转定研究实习员职务一年以上,承担研究实习员职务和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初级职务四年以上(硕士二年以上,研究生班毕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二年半以上),符合晋升助理研究员条件,可评聘助理研究员职务。

3、具备本文规定学历和进修要求,已评聘其它系列副高级职务(包括不分正、副高职务档次的高级职务,下同)经一年以上考察,符合其他任职条件,可评聘副研究员职务。

具备本文规定学历和进修要求,已评聘其它系列中级职务且转定助理研究员职务一年以上,承担助理研究员职务和其他系列专业技术中级职务五年以上(博士学位二年以上),符合晋升副研究员条件,可评聘副研究员职务。

4、具备本文规定学历和进修要求,已评聘其它系列正高级职务,经一年以上考察,符合其他任职条件,可评聘研究员职务。

具备本文规定学历和进修要求,已评聘其它系列副高级职务且转定副研究员职务一年以上,承担副研究员职务和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副高级职务五年以上,符合晋升研究员条件,可评聘研究员职务。

六、根据省职改领导小组、省人事厅闽职改字(1995)22号文件精神,1993年3月11日后,由国家机关调入高校教育管理岗位的人员,具备下列学历和任职资历及其他任职条件的,可申报评审相应职务。

l、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后,在国家机关和高校工作二年以上,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一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国家机关和高校工作五年以上,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二年以上;大专毕业后,在国家机关和高校工作七年以上,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二年以上,可评聘助理研究员职务。

2、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国家机关和高校工作二年以上,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一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后,在国家机关和高校工作八年以上,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二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国家机关和高校工作十二年以上,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二年以上;大专毕业后,在国家机关和高校工作二十年以上,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二年以上,可评聘副研究员职务。

3、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国家机关和高校工作八年以上,其中高校工作二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后,在国家机关和高校工作十五年以上,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二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后,在国家机关和高校工作二十年

以上,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二年以上;大专毕业后,在国家机关和高校工作二十五年以上,其中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二年以上,可评聘研究员职务。

对先参加工作后取得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其任职资历按以下公式计算并符合要求,可申报相应职务:

B1/A1+„„+Bn/An≥1(n≥1)

式中:①AI-An表示不同学历层次申报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应具备的专业工作年限:

②B1„„Bn表示取得相应学历后实际专业工作年限数。

七、考核

评聘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职务的人员,须经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根据任职条件要求,在思想政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感、能力以及工作实绩、外语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提出考核推荐意见。

l、思想政治方面:根据本文第三条要求,主要考核现实思想表现、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情况。

2、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考核相应职务任职资格所必须的高校教育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由省教委统一组织考试。

3、工作方面:主要考核调研、分析、组织、协调、决策等管理工作能力和实绩及研究成果。

4、外语方面:须参加省职改办组织的外语考试或符合免试条件。

任职期内工作考核成绩合格和达到上述考核考试要求的人员,可评聘相应职务;任职期内工作考核不合格,及上述四个方面考核考试,其中某一方面达不到上述要求的,不能推荐评聘相应职务。

八、评审组织和评审权限

1、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建立教育管理研究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研究实习员任职资格;评议推荐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2、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可建立教育管理研究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学科评议组,负责评审本校助理研究员任职资格(但申报对象材料须先送省教委职改办预审同意);评议推荐副研究员、研究员。

3、省教委负责组建福建省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研究高级和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学科评议组,分别负责评审我省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研究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对象材料须先送省职改办预审同意)和没有中级职务评审权学校的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4、各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由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

各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人数和审批权限,按照省职改领导小组、省人事局闽职改字(1993)19号文件规定办理。

九、推荐评审程序

l、本人申报、单位组织推荐,填写“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表”,并提交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以来的思想政治和工作情况以及研究成果情况总结。申报中级及其以上研究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还须提交对所承担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方案或意见(大约二、三千字)和任现职以来有代表性的论文、著作或专题工作报告、调研报告等材料。

2、按第七条考核要求,由所在单位和部门对申报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提出推荐意见。申报副研究员、研究员须提交二篇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论文(须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署名)作为送审代表作,由省教委送二位同行专家鉴定。

3、报省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研究高级职务和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的副研究员、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人员名单,须经学校职改领导小组研究讨论通过,其中地(市)、厅(局)所属高校须报地(市)、厅(局)职改办审核同意。

4、评审委员会和学科组召开评审会议时,必须有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含三分之二,下同),其评审(评议)结果方为有效。

学科组应以民主程序进行工作,应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并提出评议推荐意见。

评审委员会听取学科组的全面评议情况介绍,对提交评审的申报对象,经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赞成票数超过出席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方为通过。

5、经相应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任职资格人员,按省职改领导小组、省人事局闽职改字(1993)019号文件有关规定报批确认。

十、本文未载明而省职改领导小组有关文件已明确规定的,均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十一、从2000年开始,对35周岁以下的人员应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十二、本文规定由省教委职改领导小组解释说明。

福建省教育委员会职称改革领导小组

福建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三日

下载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文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文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政策法规读后感

    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心得 韩琰 136323 最近我们学校教师对《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政策法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与探......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

    与我们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但我们最应该好好学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育政策法规 学习心得

    《教育政策法规》学习心得体会 在教育政策法律法规这一课程的学习中,我了解了各种各样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了法规意识,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还深......

    教育政策法规案例

    案例: 刘芳初二年级学生,家在农村,离学校较远,每天上学要走好长一段路程。一天,刘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刘芳听了后,伤......

    教育政策法规试卷

    2012年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2、在对教育机会平等的概......

    教育政策法规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部分 1.教师法7条教师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报酬待遇权、参与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2.教师法8条教师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

    教育政策法规打印

    教育政策法规 一, 名词解释 1. 依法治教;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 育,规范教育行为。 2. 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 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调整和规定教育活动,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

    教育政策法规复习题

    教育政策法规 一、填空题 1、 新《义务教育法》第五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3、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