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小论文《蚯蚓也怕噪音》
科学小论文
蚯蚓也怕噪音
科学课上,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观察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我们准备了一个盒子,在盒子里边放上两堆泥土,一堆干燥,一堆潮湿。接着,我们把两条蚯蚓放到两堆泥土中间,看看它们会爬向哪里。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蚯蚓向潮湿的泥土爬去。“噢!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我们禁不住大声叫嚷起来,为这个发现而高兴。可是,在一片叫嚷声中,我突然发现,盒子里的蚯蚓竟然停止了爬行,身子扭来扭去,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蚯蚓也怕噪音?
放学后,我带了几条蚯蚓回家,把它们放进一端“阴暗”,一端“明亮”的长盒子里,只见它们不约而同都往阴暗的一端爬去,哦,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接着,我对着蚯蚓大喊大叫,蚯蚓又慌乱起来,不知该往哪里爬了,一副很害怕的样子。我停止叫喊,不一会儿,蚯蚓又向阴暗的地方爬去。我从卫生间拿来一个铁桶,放在盒子边,用木棒在桶上敲,“咚咚!咚咚!咚咚!”蚯蚓又开始慌乱起来,扭着身子,跟刚才的情形一模一样。
看来,我的猜想没有错!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我马上查阅有关资料。最后,我在《十万个为什么》里了解到:噪音不仅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同样也会给动物带来伤害。强烈的噪音,能使蚯蚓的神经系统受到破坏,使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降低。当噪音达到一定程度时,蚯蚓的听觉细胞会产生兴奋,并在高倍的新陈代
谢速率下工作,这样会导致蚯蚓的死亡。
没想到,噪音会有这么严重的危害!可见,减少噪音,保护环境,是多么重要啊!
第二篇:关于噪音的科学小论文
关于噪音的科学小论文
五彩缤纷的世界,有着千奇百怪的声音:婉转悠扬的鸟啼,阴森恐怖的狼吼;气势磅礴的海啸,雷霆万钧的霹雳;工厂日夜轰鸣的机器,音乐厅中的琴声……。它们组成了“环境交响”的乐章。乐章中有时和谐宁静,有时热情奔放,有时还杂乱无章。有时妨碍人们休息与思考。
一些过响的妨碍人们休息与思考,令人们感到不愉快的声音,被称为环境噪声。环境噪声分为以下几类:工厂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以及自然噪声5类。
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有什么呢?根据科学家证实,首先就是损伤听觉系统。当噪音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轻度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耳鸣,若进一步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听力,致使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到听觉困难。有时一次强烈的噪音可致暂时性的两耳全聋,同时感到剧烈耳鸣并有眩晕。此外,噪音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或肢端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心律不齐等。噪音对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科学家在对噪声的研究中还发现:噪声使人对光亮度的反应灵敏度下降,影响人们的视力:损害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噪声污染作为公害,已经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并采取了各种防治措施。那么如何控制噪声呢?首先降低声源噪音,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其次还要在传音途径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传播,改变声源已经发出的噪音传播途径,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布局等。最后要进行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护,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就需要对受音者或受音器官采取防护措施,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
噪音控制在技术上虽然现在已经成熟,但由于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规模很大,要采取噪音控制的企业和场所为数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学生可以多做宣传,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防噪音事业做出贡献。
城市的喧哗,是人类自发发展的产物,必定还要人类自己才能使它安静下来,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一天并不遥远。
602班
傅佳敏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 蚯蚓
阳泉市第五届“三优工程”评选参选教案
4、蚯 蚓
矿区刘家垴小学 王晓静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气氛和谐的情境,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通过学生提问、猜想、观察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教师适时地点拨学生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材分析:
《蚯蚓》是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和植物》单元的内容,本课在学生寻找身边动植物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小动物进行观察,通过用感官和借助工具观察蚯蚓,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比单纯使用感官更有效。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而不在于对蚯蚓的认识有多深入。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提出关于蚯蚓的形态、结构、习性等方面的问题。2.学会用估算和测量的方法对蚯蚓进行观测。3.能用简单的工具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
4.能用画图、填写观察报告的形式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小组实验中愿意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实验活动。2.能在观察蚯蚓后将它放回大自然。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特点和生活习性。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说出蚯蚓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教学重点和难点: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2014-6-19 阳泉市第五届“三优工程”评选参选教案
2.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
活动1:蚯蚓、直尺、放大镜、绳子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谜语引出学习内容,提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蚯蚓。
二、学习引入:关于蚯蚓,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
预测:
1、断开还能活。师:为什么?
2、钻来钻去。师:在干吗?
3、生活在泥土中。师:生活在什么样的泥土中?为什么?„„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师进行反问,引起学生探究兴趣,并将学生的提问适当板书。
三、活动:观察蚯蚓
(一)、活动步骤:
1、先确定观察重点内容:★身体外观、结构
★运动方式
★身长、体重
★其他
2、小组分工:组织者(小组长)、观察员、记录员、辅助员、发言人。
3、进行观察,并以画图或文字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4、小组发言人发表观察结果。
教师适当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师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
(二)、师提问:每条蚯蚓的身长一样吗?蚯蚓的身长怎样测量更准确?
1、教师适时拿出绳子,引导学生分小组再次对蚯蚓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记
2014-6-19 阳泉市第五届“三优工程”评选参选教案
录在书中15页图表中。
2、小组发言人汇报结果。
四、学习总结
1、师:对今天学习活动中组织好,观察细致的小组进行表扬。
2、师:同学们知道蚯蚓有什么好处吗?(蚯蚓也有缺点,根据课堂具体情况看是否说)。
3、学生:说说本课的学习感受。
师总结:课堂上同学们提出的关于蚯蚓的更多知识,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在科学学习中,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同时认识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好就有坏,要客观看待事物。(根据具体情况来说)。
板书设计:
4、蚯蚓
身体结构 运动方式 生活习性 重量长度
2014-6-19
第四篇:大班科学 认识蚯蚓
大班科学 认识蚯蚓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
2.学具:① 幼儿分组操作材料:a 铺地砖b 串彩链c 围围墙d 排排队②花片③黑白方块若干。
3.环境创设 :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一)以小朋友为“小动物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a 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泡沫地砖,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b 围围墙:提供四种颜色炮弹玩具,让幼儿按颜色及节数按规律排序。
c 做彩链:提供不同长短、宽窄、颜色长条手工纸让幼儿根据纸条多种特征串成彩链条。d 种树:提供高矮、品种不同的树木,让幼儿按其形状、高矮不同的规律排序。
2.自主探索活动内容的交流:
1.取分组活动的内容若干,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2.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请幼儿排一排,教师强调规律性。
3.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
4.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排序的方法有多种,可按形状、颜色、数量等多种特征排序。
(三)出示三张大卡片,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它们的排列规律。
(第一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增多;第二张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减少;第三张蝴蝶逐一减少,小花逐一增多)。
(四)让幼儿自取不同颜色花片,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五)欣赏黑白序列
教师出示黑白序列,让幼儿观察寻找序列中黑白两色是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知道黑白两色也可组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序列。
(六)设计“黑白配”小毛巾
1.运用以有的排序知识设计一条“黑白配”小毛巾。
2.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黑白配”小毛巾,说明排序规律。
活动延伸:
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
第五篇:科技小论文7蚯蚓的奥秘
科技小论文
蚯蚓的奥秘
蓬溪县大力小学五年级一班 张成勇
每到周末,我们家的小河边可热闹了,有很多城里的人骑着车来我们这儿钓鱼。上个星期六,我也挖了蚯蚓去钓鱼。蚯蚓被我截成四五截后,竟然还在动。而且过了几天后,再去钓鱼时,蚯蚓有的已经死了,有的却钻进了泥土里。蚯蚓的再生使我感到十分疑惑,但是我请教了许多同学,他们也和我一样不清楚这是什么原因。因此,我决定研究蚯蚓的奥秘。
我在一本生物书中得到了许多答案:蚯蚓和壁虎一样,身体中包含着生物器官——再生器官,这一种器官能使蚯蚓在被分解后,分泌出一种黄色的带有黏性的物质把伤口包裹起来,所以蚯蚓又能再活下去。如果没有发现到蚯蚓的再生器官,蚯蚓的生存,死亡到现在也还是一个迷。于是我在我家的房后土里挖了几只蚯蚓,放了两只在木板上,然后从家里拿了一把锋利的刀从一只蚯蚓的中间切割下去,蚯蚓被我们切成了两截,蚯蚓在木板上翻滚着,有时还会流出一些黏液,这些黏液对蚯蚓的伤口做了止血、回生的作用。蚯蚓在放出黏液的同时身体还会不断地收缩,最后包成一层壳。接着我们又把第二只蚯蚓放到木板上,用刀截成四段,也是像刚才那样有的会动,有的不会动,也放出了黏液修复了破坏的身体。
根据这些,我得出了结论:1.蚯蚓具有很强的伤口愈合能力。2.蚯蚓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结构为简单的器官切掉后就可以再长出来。而结构较为复杂的器官切掉后,就很难再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