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学科带头人赴美学习培训总结汇报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学科带头人赴美研修情况汇报
河南省卫生厅:
按照省卫生厅“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特色专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培训计划项目”要求,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业务科科长李伍升、质控科科长张淑琴、科研室副主任马宏伟、检验科副科长刘玉振等四人,通过项目申请、专家评审、外语考试,获得卫生厅项目批准立项。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组成4人代表团,与省卫生厅签定了协议,在卫生厅国合处、科技办等处室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于2008年8月8日至2008年10月28日,应美国红十字会肯塔基州路易维尔血液中心的邀请,根据河南省卫生厅学科带头人培训计划的要求,分别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美国红十字会国家检测实验室(American Red Cross National Testing Laboratory);位于马里兰州美国红十字会Holland输血研究所(American Red Cross Holland Laboratory for the biomedical sciences);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美国红十字会河谷血液服务地区(American Red Cross River Valley Blood Services Region);位于密苏里州的美国红十字会密苏里-伊利诺伊血液服务地区(American Red Cross Missouri-lllinois Blood Services Region);位于马里兰州巴尔地摩的霍普金斯大学附属医院(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位于伊利诺伊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医学院附属医院(Barnes-Jewish hospital)等地参观学习,历时近3个月。美方非常重视这次研修访问,每个地方都进行了认真安排,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代表团克服种种困圆满的完成了省卫生厅、血
液中心交给的学习任务,并按时回国。
通过研修学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打开了思路。结合我省和中心的具体情况,将从以下几方面推动我省输血工作进一步发展。
1.献血者招募工作可持续开展。美国从1948年就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到今天血站仍然要有相当数量的专职人员花很大的精力来招募献血。每年900万人次的献血都是靠市场代表一个个地人盯人盯来的,一般每人每年要招募1万人次左右,这种运行模式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2.血液成分实现集中化制备。美国继血液检测实行全国集中化检测后,ARC 又于2008年10月份在全国设立5个血液成分集中化制备中心,进行血液成分的集中制备,更有利于血液成分质量的控制,便于标准化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
3.血液集中化检测:全美共设五个检测中心,使用统一的SOP操作规程,使用统一的仪器、统一的试剂。不仅加强了对检验过程的控制,而且有利于及时采用新的检测技术和项目,血站也因统一化验降低了成本和机构精简而提高了效益。我国目前正在推行集中化检测,他们的运行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对医疗单位临床输血实行一体化管理:他们对医疗单位临床输血工作很重视血液库存管理,把这项工作纳入医院服务部,血液机构与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清楚地了解医院的治疗用血需要和医院库存的周转情况,把握好动态库存。为此建立了详细的运行程
序和规则、监视和报警系统、常规和紧急时的运送方法,以及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价。
5.冷连系统完备:从采血、成分制备、检验、送血,各冷连系统比较规范和完备,对血液质量有较好的保证,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6.注重统计分析:各方面的工作都有清晰的统计数据。比如他们对献血者的献血原因有详细的调查分析,以清楚地了解献血者的心理状态。他们还总结分析了临床不正确的输血理由,作为了解医疗行为和进行培训的资料。
7.计算机信息异地备份:血站的信息及NTL的信息分别存在2个计算机,有2套服务系统,一套备份系统。该系统总部在芝加哥,备份在另外一个城市,以防地震以及火灾等破坏软件信息系统。
8、严密、科学的质量管理:均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人员培训、规章制度的建立、SOP的制定、制度操作的落实等均有严格的规定和确保得到有效落实的措施。
经过3个月的学习,对美国献血招募、血液采集、输血安全检测、输血科研、血液成份制备、临床应用等先进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回国后4位同志进行了认真总结,并于10月31日在血液中心向全体职工进行了汇报演讲,得到广大职工的好评和中心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美国研修学习期间,4位同志自觉遵守外事纪律和美国的法律及所在研修单位的规定,珍惜难得的机会,刻苦钻研、认真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与美国同行交流不亢不卑,处处严格维护国格、人格。在研修学习的同时使美国同行对中国、对河南、对河南血液中心有了
更正确的认识,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代表团在学习期间定期向中心领导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始终得到卫生厅和中心的关怀和支持。
在卫生厅的领导下,在美国方面的积极配合下,血液中心积极努力,4位同志顺利完成了本次出国培训学习任务,并且已经和正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预期在今后的工作中产生较大的效益,必将为我省输血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二00八年十一月六日
第二篇:赴美培训学习总结
赴美培训学习总结
2009/11/17
成果名称:赴美培训学习总结
成果内容:
根据省委组织部的安排,陕西省25名正处职领导干部赴美国杜克大学“政府服务与社会管理”培训团已经按计划圆满完成了培训学习任务。此次在美国一流、世界闻名的杜克大学培训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水平,感受很深、体会良多,大家一致表示,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学到的先进知识和管理理念与方法结合实际运用到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大胆创新,努力工作,为建设西部强省做出更大的贡献。现就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训学习的基本情况
培训团有25名成员,分别来自除西安市的9个市和14个省级部门。在美国培训期间,邀请方杜克大学桑福德公共政策学院非常重视,授课计划和参观访问安排周密,紧贴主题,内容丰富,先后有11位教授、专家分别给我们作了报告、演讲和讲解,并一起展开热烈讨论,涉及13个主题:政府与发展、州(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美国经济、创新与增长、政府创新、地方政府的绩效管理、评估公共支出、替代性纠纷解决办法、公共物品(提供服务的服务)、美国联邦制度及政体、社会保障政策、公共部门的信息技术、全球气候变化及政策。期间,我们还穿插拜访了杜克大学、北卡三角园区研究院、达来姆市政府、国际著名软件企业SAS公司、达来姆县税务局、北卡罗来纳州预算管理办公室及商务与经济发展署、美国环境保护局和达来姆市郊区的一个农场,实地感受了解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企业经营和城乡发展情况。
二、值得借鉴的一些做法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我们这次培训学习的主题是政府服务与社会管理,仅从这个角度看,大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学习借鉴。
(一)政府管理创新
美国各级政府重视、提倡并鼓励自身工作创新。他们认为在资金使用和提供服务方面有创造性的做法、新的商业运作模式、独特的合作方式等都是创新,好且有效的创新应该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复制即具有推广性和可持续性的创新,并且认为公共预算时期是进行创新的最佳时间。政府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公共部门,其创新有四类:一是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改变机构的结构或财务模式以提供项目和服务或支持操作运营,如美国国税局将纸质报税改为电子报税;二是操作过程创新,就是在战略角度或者核心过程提高效率和效力,通过内部的改善使运营者和外部消费者同时受益,如集中薪酬发放管理;三是产品服务创新,就是创造新的项目、服务;四是管理创新,就是改变管理实施的方式,或修改传统的组织结构,以更好地接近或实现组织目标。
为鼓励创新,美国各级政府都设立了创新奖,联邦政府对州政府、州政府对县或市政府、政府对个人的创新分别建立了奖励机制。比如,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的智能社区民警联合值日项目就获得了联邦政府的创新奖。再比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Ash民主治理与创新研究所在1986年设立政府创新奖,该项奖励属联邦政府创新奖,已通过400家政府机构认证,奖励基金高达2000万美元,任何美国政府的下属单位都可以申请,迄今已有187个项目分别获得10万美元奖励。又比如,夏威夷州政府设立了夏威夷州长创新奖,隶属于中央服务部门的会计与综合服务部,因实施了数个水资源保护和效能提高措施而获得2009年夏威夷绿色商务奖。任何政府部门、下属单位和个人每年都可以在一定时期申请相应的创新奖,由独立的专家委员会评判决定获奖项目,评判标准注重创新项目的新颖性、效力、影响力、可复制性。如2009年Ash研究所政府创新奖评比进入决赛的项目中,有的改进了社会服务部门的效率,比如Maine的儿童福利改革;有的创造性地使用高新技术,提高了服务水平,比如社会安全局的视频服务;有的提供解决方案以振兴地方经济,比如芝
加哥公立学校地区培训新领导人;有的提高了政府的透明度,完善了决策体系,降低了成本。美国政府的这些做法推动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创新,对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和质量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政府绩效管理
美国政府管理的科学性、高水平体现在其管理的公开化、目标化、具体化、数字化方面,绩效管理和公共支出评估是地方政府部门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北卡来罗纳州为例,绩效管理由绩效衡量和绩效预算构成。绩效衡量是确立使命陈述、服务目标和可量化目标的过程,是建立业绩度量方式的过程,是业绩管理和预算的基础。绩效通过三个指标衡量:一是产出,即劳动工作量和所提供服务的量;二是成果,即提供服务的质量,以大众满意度表示;三是效率,即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以单位产出的成本表示。地方政府在各部门绩效衡量的基础上制定绩效预算,将业绩度量延伸应用到财政预算中。具体操作过程和时间安排为:12月份由州、市(县)委员会提出而由民众投入工作,1月份由预算执行官通过发表方针、指南、表格和手册等开始整个过程,3月份部门主任递交预算请求、业绩指标和工作计划,4到5月份提出准备好的预算,5月份在正式采纳预算之前召开会议研究讨论,6月份预算以法令条例形式颁布执行。预算包括预算工作表和工作计划,预算工作表中各项目应完整且应递交费用分项请求和各自更新的目的、量化指标和目标,工作计划中需递交各项目的优化策略。
政府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为了推广并拓宽政府的业绩量化,便于在参与的单位中做出比较并鼓励其为改善服务而使用数据,还在居民垃圾收集、警务工作、消防工作、河道养护、道路保养维护等10个方面,应用成本会计方法建立绩效衡量的基准和数据库,提供业绩和开支数据,发布绩效和成本数据报告,内容包括绩效量化指标(图表和均值)、市政概貌、成本组成、服务概况和解释性信息,其中成本有直接成本(工资、福利和运作开支)、间接成本(按比例计算的支持功能成本)和资本成本(用于提供服务的设施和设备的折旧)。每一年采集报告数据、建立绩效衡量基准的过程为:6月30日上一财政结束,8月分发服务和会计表格,10月完成表格填制,11或12月初召开数据修正会议,次年1月初分发报告草案、月底分发最终报告。这些绩效衡量数据和基准是政府编制预算、比较工作优劣的基础。
另外,政府的公共支出也有系统严格的评估方法,政府实施的项目都要从金融角度(财务价值,即我们所说的经济价值)和经济角度(经济价值,即我们所说的包括社会价值的综合价值),比较项目的财务净现值和经济净现值,进行严格有效的评估。这种决策方式降低了政府公共项目的成本,提高了公共支出的效益。
(三)社会纠纷解决
强调个体权利、尊重合约、保护资本主义私利和法律至上是美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就决定了美国社会的矛盾纠纷基本上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原有司法程序四个阶段即诉讼、仲裁、调停、协商的后两个逐步成为处理解决大量纠纷的主要阶段和方式,这就产生了处理矛盾纠纷的另外一种方法即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是不通过法律、替代法律,仅通过协商与调停解决纠纷。在1900—1940年,随着工会崛起,劳资矛盾突出,工人罢工和社会冲突增多,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应时而生。1940—1960年是二战及恢复时期,社会冲突不明显。1960—1970年是美国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冲突增加,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逐步运用于其它领域。1980年后,替代性纠纷解决成了大学的新兴专业,目前全国有80所大学开设了这一专业,一些大学还有该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现在,许多城市都成立了非赢利性的纠纷解决中心,由民间筹办,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工作人员大多数为志愿者,少数为雇佣的领薪员工,调停员需有资格证书。如北卡来罗纳州就有15个纠纷解决中心,大约1000名律师有调停资格证,其中30名是专职调停员,其余均为兼职。纠纷发生后,当事双方申请解决时,需交少量费用,在一般的纠纷解决中心,对一般纠纷,收入不高者一次性交10美元;对较大的纠纷,收入较高者交50美元。较大的纠纷解决中心按时间收费,一般为每小时70美元。当事人聘请律师需另外付费。当事双方在法官指定的调停员调停下协商解决纠纷,小纠纷一般调停协商一次,离婚纠纷一般三次,较大的纠纷需多次调停。调停员不具有执法权,调停协议也不具有强制性,但协商后仍不能解决或达成协议不能执行的,才由法官强制审判和执行,并对相关者处以罚款。现在大约90—95%的矛盾纠纷在纠纷解决中心通过协商调停解决,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和谐。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广泛应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在制定公共政策、实施公共项目时,为了更好地谈判和解决问题,更好地让公众参与,更好地执行政策和实施项目,地方政府也优先使用替代性纠纷
解决方法。一般程序是:就某事件提出建议,达成一致意见—→提出相关政策—→制定具体措施—→推广—→统一解决纠纷。具体做法是:在探索阶段,与参与者一起研究问题、程序等,提出关注点,了解相关各方的需求信息,探索各种可能情况;在磋商阶段,请受影响群体或公众参与,对政策草案进行评价,提出建议,找出关键问题,讨论各种选择,号召采取行动;在咨询阶段,成立独立专业的专家委员会,就各种选择、建议或决定提出一致或多数人同意的建议;在决定阶段,制定颁布在各机构和相关团体共识基础上达成的政策、诉讼或规则协议;在执行阶段,执行合作行动和战略计划的多方协议。美国政府运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方法作决策,提高了政策制定和公共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四)信息技术应用
美国各级政府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都是在万维网(即国际互联网)上办公,并且要求所有政府雇员必须保留自己的办公文档和电子邮件以备公众查阅,被称为技术型政府和阳光政府。应用信息技术和在互联网上办公,使政府工作人员学到了以前不能学到的东西,增强了创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政府也得以利用更好的劳动力配置,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创造了更多的公共价值,降低了政府的运行成本。并且,能更好地吸引广大民众了解政府工作,参与政府决策,支持政府开展工作,大大提高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同时,还增加了政府的透明度,有利于民众更加有力地监督政府,有效防止了腐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美国政府的电子政务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目前,在信息传输方面,开始运用纤维和无线传输接收技术,如手机、许可频段、Wi-Fi、WiMax等;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开始出现服务器虚拟化、小巧的客户机、地表信息系统、掌上移动电脑等;在应用方面,信息技术开始大量应用于自助服务、公共观察(安全和监控)、企业资源计划等。尽管普遍认为政府应用高新技术要比私营企业晚10—15年,但美国各级政府仍然在大量引用新技术,不断提升电子政务的水平。迄今为止,美国政府的电子政务发展已经历了第一阶段(网站提供当地政府有限信息)、第二阶段(网站提供当地政府的交互信息),当前正处于第三阶段(网站允许公民重设和回馈信息),已经出现了向第四阶段发展的趋势。第四阶段是社会媒体为政府服务提供网络和链接,专家称之为“政务2.0”,其模式是“技术+社会+商业”,就是政府利用社交网站、百科网站、社会书签(标签)、博客和其它工具等社会网站获得和发布信息。比如,许多政府将自己的网页挂在社交网站上,因为年轻人不愿上政府网站,把政府网页挂到社交网站上,可争取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政府情况,还可把公共信息传到年轻人的手机上。如,社会书签(FLICKR)是图片保存系统,网民可随时将看到的东西通过手机发到网上,政府可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再比如,YOUTUBE视频网站很火,政府就将大量视频贴上网,与年轻人进行广泛沟通,还将政府管理和服务做成游戏放到网上,让儿童了解政府。当然,电子政务遇到的安全保障、隐私权保护等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
(五)创新决定增长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视创新的国家之一,不仅体现在政府管理方面,而且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创新已成为决定性因素。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普遍认为,在经济增长中,增加资金、物质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作用是有限的,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作用是无限的,只有通过提高生产率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创新才能推动新知识创造,提高生产率。创新是广义的,不仅包括设计、发明、创造、科学发现等科技创新,也包括新产品、新服务、新管理技术、新商业模型、新市场开拓等非科技创新。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来源于公平的激烈竞争、强烈的牟利需要和消费者的无限需求。同时,创新还需要贸易自由的市场体系、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健全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激励有效的政策制度。为了鼓励支持和保护保障创新,美国在刺激储蓄与投资、保障贸易自由、确保市场开放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监管政府职责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都制定颁布并严格实施了一系列周密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有效的税收政策。
始终鼓励创新、大力支持创新的做法为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经久不衰的动力,使美国自20世纪以来一直执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之牛耳,保持了经济、科技和军事的世界霸主地位。1980年以来,美国经济结构变化呈现以下趋势:以服务业、知识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制造业所占份额日益减少,制造业的产品产量和就业人数比产值下降更快;农业、矿业和林业等的份额依然很小
(不到3%)。这充分说明制造业着重向高科技行业集中,整个国民经济依靠创新推动的生产率提升。例如。北卡来罗拉州是传统的农业州,曾长期以传统农业和纺织、烟草、家具等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产业,近30年来,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将纺织业、家具制造等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电脑软件、生物制药等产业,已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型和现代工业对大部分传统农业的替代,形成了以高科技研发、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旅游观光及现代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因而,在这次经济萧条中受到的影响很小,甚至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三、几点感受体会
在课堂学习和参观访问中,我们通过听、看、问,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交流讨论,加深了许多感悟,升华了不少体会,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要坚定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学习美国,但决不能照搬照抄,因为美国也有其自身缺陷。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权力分享和相互制衡。其优点是:各州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和政策,允许不同的政策、主张或法律存在,联邦制定一项政策或法律,先在一个州试验,再推广到其他州,可以减少法律和政策的盲目性;也给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留下政治、文化、生活的空间,允许不同思想行为的存在;各地方可开展竞争,激发更多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其缺点也很明显: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责任不清,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公共应急体系较为薄弱。比如,2005年新奥尔良等地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飓风袭击,美国政府从联邦到地方,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救援不力,灾情失控,百姓深受其害。另外,联邦制下各州各行其是,当联邦法律与国际法、州法律出现矛盾时,难以协调;在需要履行国际义务时难以统一思想和行动。比如,美国是世界消耗资源最多的国家,其人口只占世界的5%,但消耗世界物质资源的25%;也是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现在每年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0%,1850年到现在仅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排放总量的30%。恰恰是这个应该负最大责任的世界头号强国,在全球签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时,就因为各州的意见不统一导致国会没有通过,而不予签字。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不仅引起国际社会的哗然和不满,也引起其国内有识之士的非议。
美国的某些传统价值观念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美国在现有医疗保障制度下,约有5000万人没有任何医保措施。医疗保险改革是奥巴马政府内政的主要议程之一,但这项惠及全国1/6人口的改革却在美国国内引发了极大争议,不仅医生协会、制药公司、医院、保险公司等利益集团反对,而且相当一部分不属于任何利益集团的人也反对。其根本原因在于,医改新政与美国传统价值观发生冲突。美国人对政府干预市场、国家控制社会的戒心和疑虑根深蒂固,对政府主导医疗和国家控制医保的任何措施都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性。这也是此前半个世纪以来历届总统医改遇阻的本质原因。宁肯让1/6人口不享受任何医保,也要固守传统价值观而反对改革,还谈什么平等博爱?因此,我们在向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时,既不能僵化死守、固步自封,也不能盲从照搬、全盘照抄;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科学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吸收和借鉴,最核心的是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是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并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拥护的唯一正确道路。
第二,要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实践科学发展观。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和尊重,但是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非常大。2008年,美国的GDP高达14.2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4.58万美元,分别是我国的3.3倍和14.4倍。美国城乡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高速公路、通信设施、水电供给、城市绿地、道路林带、公共交通、居民住宅的覆盖率和保有率以及城市污染治理水平都比较高,除去干净整洁的道路和规划有序的建筑外,处处不是修葺整齐、绿茵如菌的草坪,就是生长旺盛、茂密成片的树林,有些看上去就像未开发的原始森林,看不出城乡差别,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即使是沙漠地区,也保留了自身的原始风貌,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尤其是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富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20世纪50年代前基本上都完成了,经过50多年甚至100多年的使用,绝大多数仍在正常发挥作用,并不落后,现在很少见到城市道路和地上地下管线的翻修、维修和重建现场。美国民众文明、礼貌、有序。在几乎所有的公共场合,都能看到人们自觉排队,自觉维护秩序,几乎没有高声喧哗的现象。车辆、行人各行其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严格执行红绿
灯指示,行人不随意穿越马路、大街,车辆自觉给行人让路,等等。
看到此情此景,我们更加清醒,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要建设繁荣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埋头苦干、勤奋工作、持之以恒,把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与省委的每一项安排部署和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全面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大力开拓创新,加快自身发展,早日把陕西建成西部强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要贡献。
第三,要不断完善,长期大力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在全省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是2007年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省委省政府推动全省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肯定与广泛赞誉。我们在这次学习和考察中了解到,绩效管理、绩效预算和公共支出评估等美国各级政府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其实也是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具体操作方式。由此,我们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省委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的理解。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是目前发达国家加强政府服务与管理的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代表了政府管理与运作方面世界最先进的发展方向。在全省实施这项制度,是省委领导班子密切结合陕西实际、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实践,是省委领导班子紧跟政府管理的发展潮流、运用世界先进管理方法的重大创举,是省委领导班子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的具体行动,是省委领导班子建设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我们要广泛实施、长期坚持,同时应该不断完善,特别是在规范化、具体化、数字化、标准化方面下功夫,尽快建立各项具体工作的数据库,不仅将考核结果应用到考察任用干部、推动工作等大的方面,还要应用到财政预决算、减少政府开支、提高财政资金效率等具体方面,以此推动科学发展、提升政府服务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要适时调整,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的引导调节作用。美国的一些经济政策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比如,税收政策中有些税种的设置很有意义。美国法律允许饲养狗、猫等宠物,但养宠物的并不太多,因为许多地方每年对饲养宠物征税,并且对饲养宠物有一系列的法律规定,美国朋友戏称,在美国养一只小狗比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大的多。我们国家现在养狗成风,有些地方甚至狗多成灾,引起许多群众的不满。因此,各地也可以对养猫、狗等宠物征税,通过经济政策引导和调节一些人的这种喜好。
再如,美国各地都征收财产税,这是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个人和企业每年都要按照当年的市场评估价值和一定的税率为其所有的房产、地产等财产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囤积多占并闲置房地产的行为,对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对缩小贫富差距起到一定作用。我们国家这几年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尽管去年下半年一些地方的房价有所下跌,但近期又是全国涨声一片,绝大部分地方房价大大超过了普通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而且,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保护土地、有效合理开发土地的任务更为艰巨;另外,贫富差距较大,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可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隐患。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像美国一样征收房地产税,规定企业和个人每年都要按照当年的市价评估值为其所拥有的房地产缴税,并按照占有面积执行累进税率,这样既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限制多占甚至囤积房地产的现象,减少房地产需求量,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真正让缺房群众买得起房、居有其所,同时还可以对缩小贫富差距,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篇:河北省汽修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学习总结
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汽修专业带头人培训学习总结
河北玉田职教中心 鲁建秋
2011年7月10日至8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为期一个多月的“2011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带头人培训”的学习。经过学习,我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观念更新。现将这一段时间来的学习和生活体会以及今后的工作设想作一个总结。
一、培训内容方面
1、专业课教学培训
在专业课教学培训中汽车工程系安排都是汽车新技术,发动机电控系统、自动变速器,混合动力系统(ABS、ASR、ESP、SRS等)的工作原理及检测;汽车自动空调系统的原理与操作; 电控悬架系统、车载网络系统;汽车电路分析等。授课基本上采用的是理论实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很直观,易学易懂。系里的实训设备面向学员开放,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动手能力。
另外,系里还聘请上海大众斯柯达石家庄销售店任玉栓副总经理及宝马汽车石家庄宝和销售店张殿国副总经理针对汽车4S店运营流程与岗位规范、汽车4S店管理与企业文化等进行了讲座,开阔了学员们的视野。让我学习到了专业领域的最新理论知识、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
2、专业建设能力培训
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形式及发展趋势;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等内容。
3、参观学习及交流
实践活动:参观了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所有实训室、学习了汽车4S店管理与企业文化、汽车4S店运营流程与岗位规范,参观了丰田汽车新华4S店,并于2009.8.3至2009.9.8日分别到河北益通别克4S站顶岗实习。了解了4S站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要求,进一步理解了4S站的意义和先进的理念,加深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
通过公开课活动,向同仁们学习业务知识。
二、学习体会
1.教学理念的更新
行动导向教学法已在我校汽修专业实施多年,所谓“行动导向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的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行为的指导者或咨询者;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单向地灌输,而是双向地传递和互动。教学效果的控制不再是靠传统的分数激励,而是学生不断取得成就的体验。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而省交通学院的刘振楼主任、刘志忠副主任针
对汽车维修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精彩的讲解,解除了我许多困惑,也确定了今后继续实施行动导向法的方向和细节。要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要求员工的标准为学习要求及目的;以维修手册的内容为教学补充;以工作情境进行实训内容。在每个课题学习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考核和学习评价等等。
2.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
这次培训的课程由于是新知识、新技术,感到学习有一定难度,对于巡航系统、防盗系统、自动空调、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系统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但是在各位授课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并给予了大量课件、多媒体资料,使我们学员的理论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刘振楼、刘志忠两位教授除了在专业技术方面进行授课,还要针对每一堂课如何导入新课,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理论与技能如何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把握进行了分析和讲解。使我很受启发。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技能实习中老师先让我们看录相,并发了相应资料,然后分组练习。无论讲解还是示范各位指导老师都非常的细致、非常的到位,让我们学员感到非常感动,不仅提高了技能,更学到了耐心、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在“丰田汽车保养规范与操作”环节的学习中,了解了正确专业的保养作为衡量车辆价值和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进而了解为什么保养,怎么保养,保养流程、项目等相应的知识。并且明确了今后在实训课中的授课标准,以及从哪些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学习中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比原来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今后的专业教学将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国内来自四面八方的专业人才,得到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在培训过程中逐渐了解了汽车的发展与未来;明确了汽车维修、检测、诊断标准;汽车维修实训课程改革与管理的模式及方向。我经过这次学习,进一步健全了专业结构,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学到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实训手段。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精心设计融知识、技能为一体化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四篇: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培训学习总结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培训学习总结
2007年11月我作为一名外聘技术人员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参加药品审评培训学习,作为一名省级审评中心的工作人员,机遇难得,通过开始参加中心组织的基础培训课程,逐步了解了中心审评工作的程序和相关规范、技术要求和审评思路,认识到审评的重点是安全、有效和质量稳定可控;在随后一个多月部门安排的培训过程中,逐渐对药学专业的审评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审评中,我的指导老师及时点评我的报告,并把她们修改后的报告转发给我,通过对比两份报告以及与老师的当面交流,我对审评工作的理解加深,逐渐了解了一份高质量审评报告的两个基本要素:报告撰写内容的全面性、品种要点的突出性。
2008年1月,由于国家局整体工作的安排,我们外聘人员转入专项工作-过渡期品种集中审评。过渡期品种集中审评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组织国内药学、医学专家和其他审评人员,按照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程序和技术标准对2007年10月1日(即新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日期)之前已受理但尚未完成审评的原《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所界定的中药注册分类8、9类注册申请和化学药品注册分类5、6类注册申请,包括同时按照注册分类3申报原料药、按照注册分类5或6申报制剂的化学药品进行的审评工作。
过渡期品种集中审评工作分两个阶段。(1)比对资料阶段:对过渡期品种申报的药学、药理毒理以及临床试验资料进行比对,筛查出资料雷同、内容重复、数据编造的品种,着重解决申报资料的真实性问题。(2)技术审评阶段:组织药学、医学和其他技术人员按照药品注册审评程序,以药品注册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和审评要点为基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技术标准,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集中进行技术审评,严格执行标准,统一把握尺度,着重解决申报品种的科学性问题。作为化药专项组的一名成员参与了集中审评的两个阶段,使我认识到,做好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和省级药监部门的初审工作是药品审评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首先,在将近2个多月的资料比对中,我们共对近7000个品种的申报资料进行认真的审阅,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客观对待每一份资料,查找申报资料存在的资料雷同和/或真实性问题,然后对发现的资料雷同和/或真实性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并分类整理,对其中不易确定的品种建立专库提交专家会审议。最后确定的资料雷同和/或真实性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同申请人申请的原料药的合成工艺相同、不同申请人申请制剂的处方工艺雷同(关键工艺参数完全相同)。
2、同一单位不同品种,或不同单位同一品种/不同品种之间的研究资料的文字、实验数据、照片/图谱的相同。
3、同一品种HPLC/GC图谱各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完全一致,或仅个别峰有微小差别,或TLC照片完全一致,存在一图多用问题。
4、HPLC色谱图采集时间与运行时间矛盾、HPLC色谱图保留时间与坐标轴标示矛盾,或数据表与图中保留时间不一致。
还有其他关于研究资料和图谱真实性方面的问题,这里不再一一列举。通过参与这次资料比对工作,让我感觉到我国的药物研发还存在一部分资料造假数据编造现象,企业的自律行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要求我省企业规范申报资料,特别是各种谱图(包括GC、HPLC、TLC、IR等),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应注明使用的色谱工作站,并保留规范的色谱工作站固有的色谱图谱头信息,包括:实验者、试验内容、进样时间等。
2、应带有存盘路径的数据文件名。这是原始性、追溯性的关键信息,文件夹和文件名的命名应合理、规范和便于图谱的整理查阅。
3、应明确进样时间(精确到秒),对于软件本身使用 “acquired time”、“作样时间”、“试验时间”等含糊表述的,需说明是否就是进样时间。
4、色谱峰参数应有保留时间(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峰高、峰面积、理论板数、分离度。
5、TLC必须提供完整(非局部)、正上方拍摄照片原件,原点和溶剂前沿应予标明。
6、IR图谱的峰应标明波数,应标注峰强度。
7、应规范使用处理软件。建议使用规范的软件。
申报制剂原料药的合法来源问题,包括原料药的批准证明文件、药品标准、检验报告、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GMP认证证书、销售发票、供货协议等,由于受到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的影响(如:将化工厂成品冒充批准产品)一直是现场核查的一个难点问题,怎样才能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相关资料来核实其来源的真实性,发票的真实性、赠送协议的真实性很难判别,建议启动对原料药生产企业的核查。
注射剂所有辅料的来源问题,按《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和多组分生化药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8〕7号)的要求,应采用符合注射用要求的辅料。包括使用已批准上市的注射用辅料,需提供辅料的生产企业、执行的质量标准、检验报告、购买发票、供货协议,有批准文号的还应提供批准文号,核查证明性文件的真实性建议参照原料药的处理原则。对于有使用依据,但尚无符合注射用标准的辅料,可对非注射途径辅料进行精制使其符合注射用要求,并制订内控标准(应提供详细的精制工艺及其选择依据、内控标准的制订依据),如集中审评的注射剂品种中有一部分使用了吐温80作为助溶剂,执行的标准为中国药典标准,而中国药典关于吐温80的标准为口服或外用途径的,即便有个别企业提供了精制工艺和内控标准,但经专家审评认为没有达到注射用要求,使用存在安全隐患,这类品种将不予批准。“齐二药”事件也是因为辅料的管理不到位而引起的药害事件。
集中审评涉及的数量大,有近7000个,剂型多,包括口服的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干混悬剂、溶液剂、糖浆剂、滴丸、软胶囊,外用的凝胶剂、乳膏剂、阴道片、栓剂、贴剂,注射用小针、冻干、大输液等。在技术审评阶段,专家会前的信息收集、背景资料的撰写;会上与专家的讨论和交流;会后和中心老师一起对专家意见进行梳理以及审评报告的撰写,让我对每个品种在安全性、有效性、质量稳定可控性方面有了深入的把握,现结合工作实际淡几点认识:
1、立题的合理性
在选择产品时应该充分考虑产品各方面的构成要素,不盲目跟从,看别人生产什么,自己也生产什么,市场上什么药卖得好就仿什么,开发一个药品通常要考虑以下要素:
A、适应症是否能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如现在上市的胸腺肽肠溶片和胸腺肽肠溶胶囊,因胸腺肽的分子量很大,胃肠道根本就吸收不了进行血液循环,无法发挥治疗作用。
B、安全性:是否有显著的不良反应而影响产品的使用?如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和呼吸骤停的不良反应,甘露聚糖肽为发酵提取物,属多组分药物,质量可控性难度较大,开发此类产品风险大。再如注射用盐酸米诺环素上市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当时抗感染药物选择范围有限的情况下,尽管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经利弊权衡,作为治疗某些感染的“孤儿药”仍存在批准上市的必要性,为确保安全性,严格控制了其临床使用:仅在口服剂量无法达到或不能耐受时肠外使用,避免快速给药;如有可能,尽量替换为口服。但目前,已有较多安全高效抗感染药物可供选择,部分国家该品种已撤市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耗费大量资源再研发批准一个存在较大安全性隐患的药物上市。
C、剂型:是口服、外用或者是注射剂型?剂型的选择要结合药物的理化性质(溶解度、pKa、分配系数、吸湿性等)、稳定性(光、湿、热的稳定性,固、液状态下的稳定性和配伍稳定性)、生物学特征(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临床治疗的需要、临床用药的顺应性综合考虑。如注射剂在确定剂型时,要权衡考虑各种剂型的无菌保证水平、杂质控制水平、工艺的可行性、临床使用的方便性。“欣弗”事件,就是因为减少灭菌时间使无菌保证水平降低而引发的药害事件,给我们沉痛的教训,要引以为戒。如水溶性的药物不宜开发为分散片、混悬剂和干混悬剂、软胶囊;难溶性药物不宜开发为粉针剂;抗菌药物不宜开发成口腔崩解片、咀嚼片、含片,这是由于这三种剂型会引起抗菌药物在口腔残留,造成局部给药,影响口腔菌群,且与其他口服剂型相比无优势,增加生产成本。
另由于历史、管理与技术等原因,并非所有已上市药品都经过了充分系统的研究,很多品种的上市的基础不牢靠,如很多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的品种,没有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疗效不确切,本身可能就存在安全有效性方面的问题,仿制这些品质,批准的可能性较小,即使批准了,上市后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药品将逐渐被安全有效性更好的药品所取代。
2、研究工作的全面性
A、处方设计的合理性:处方研究的重点是选择合适的辅料及确定合理的用量范围。辅料的用量往往没有引起研发者的关注,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大量使用每个辅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某个用于治疗儿童过敏性荨麻症的口服溶液,其处方中含5.0%乙醇;而FDA规定6岁以下儿童使用的药物乙醇的含量不得大于0.5%,6~12岁儿童使用的药物乙醇的含量不得大于5.0%。显然上述处方设计不合理。
B、工艺的可行性:制备工艺应根据剂型的特点,在对具体剂型的常用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药物及辅料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当的制备工艺。申请人申报的品种中,有一部分品种由于缺乏对药物性质的充分掌握,确定的制备工艺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薄荷桉油口含滴丸的主药成分分别为薄荷油、桉油、薄荷脑,在高温条件下三种主药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而申请人采用的滴制温度为70~80℃,其一这样的条件下主药成分损失较大,导致剂量不准确,不能保证产品的有效性;其二是否会产生高温降解产物,申请人没有对其进行研究,不能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显然本制备工艺不可性。
C、质量研究项目的全面性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质量研究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即要考虑一般性原则,又要有针对性。如口腔崩解片,除进行常规的性状、溶出度、有关物质、含量测定外,还要针对在口腔的崩解情况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原料药的质量研究要根据制备工艺中使用的特殊中间体以及不同溶媒情况进行相应的项目研究,如头孢呋辛钠的最后一步成盐工艺不同的申请人采用的工艺可能不同,如采用异辛酸钠成盐工艺的,质量研究中需要对异辛酸的残留情况进行检查。在研究项目全面的基础上,要保证各研究项目方法的合理、可行,方法学验证要充分,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产品的质量。如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进口标准采用分别在250nm与238nm波长处检查已知杂质A-N837CL和N-AB773XX,而仿制该品种的申请人在248nm波长处采用自身对照法检查有关物质,显然杂质N-AB773XX在248nm波长处响应者低,使测定值不能真实反应其杂质情况,产品的安全性达不到保证。再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报道数量居于药物不良反应报道的前列,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过敏反应又在不良反应中占据较大比例,目前对该类抗生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多,现有研究结果显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反应是与药物结构、高分子杂质含量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药物中存在的高分子杂质(聚合物)是一类较明确的过敏原,抗生素聚合物即属于内源性高分子杂质,因此对其加以控制是减少临床过敏反应,提高药物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通过参与集中审评工作,让我认识到我国的药物研发还处在相对比较落后的水平,还有待我们的申请人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仿创结合,以仿为主,仿中有创。即使是仿制药品,同样要在一个“新”字上做文章。不是抄袭、侵权,也不是简单地照人家的产品拿来模仿生产,要把仿制的重点放到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上,要选择原有品牌药有一定市场的、专利纠纷较少的、工艺具有一定难度的,以避免竞争。
第五篇: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培训总结汇报
文章标题: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培训汇报
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培训汇报
赴安徽黄山市参加全国企业文化管理师培训班学习汇报
2006年8月19日到25日,我与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隆才标到安徽省黄山市参加全国企业文化管理师培训班的学习,在几天的学习中,我们认真听取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辉教授、清华大学刘再烜教授、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专家王长根的专题授课,他们分别从企业文化的概念、组成、作用以及企业文化的塑造、建设、实战和形成等几个方面作了专题讲授,现将几日来的学习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企业文化理论的学习
8月19日,培训班正式上课,首先给我们授课的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王辉教授,他给我们主讲的是企业文化理论。上课之前,王教授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我们思考。他说:“我们的这个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个组织的有无对社会有无影响?我们的这个部门在这个企业中存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发挥的作用在哪里?”并要求我们结合所在单位对照问题认真思考。接着导入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各个管理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他用一天半的时间,以事例教学为手段,列举了国内外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实例,深刻阐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操作方法。通过学习,我们深刻地理解了企业文化的特征、概念。对企业文化的基本体系、基本原理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王教授说,建设企业文化,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要求一定要认真掌握它的理论依据和严格的操作方法,否则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就容易产生误区,并列出了常见的企业文化建设当中的几个误区:一是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二是聘请文化界人事加盟企业;三是加强政治思想;四是建设企业的CIS系统(即建设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五是员工统一着装;六是开发企业口号;七是每天唱厂歌;八是在媒体上宣传企业。他说,这八个方面往往成为各个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固化下来的方式,认为做好这些就是企业文化,其实是不对的,这些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表面或辅助手段。真正的企业文化,它的核心部份起来体现在两个字上,那就是“共识”,即为打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并通过各种措施使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深入人心,在员工中形成共识。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就要在形成企业整体价值观念和员工个体价值观念及塑造企业精神上下功夫,使这些价值观念和企业的精神在员工中达成共识,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企业的整体价值观主要是指企业的基本信仰、追求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主要解决办企业是为了什么,企业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企业提倡的是什么,反对的是什么,企业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进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内部整合,其次是外部适应。在内部整合中一要注重培养与建设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企业要具有一套公平的奖惩、分配制度,要使不同的行为都要得到相应的奖励和惩罚;三是企业要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作风和传统。在外部适应中一是具有社会责任,企业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不断追求卓越和服务于社会;二要以顾客为导向,企业要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注重高质量地服务于顾客,满足顾客的需要;三要勇于创新,企业要注重创新,勇于承担风险,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服务。
员工个体价值观是在企业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上,员工所形成的自身价值取向,对促进企业整体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而企业精神与企业整体价值观念是紧密相联的,是企业规范化和信念化了的意识的表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中积极的主导意识。企业整体价值观及企业精神是员工团结一心、努力的精神源泉,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对企业的兴衰起决定作用。
在王教授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会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理论要求、注意的问题和应着力做好的内容,对我回来后如何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地域、行业特点开展我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公司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的形成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实战
在听完王辉教授企业文化理论相关授课之后,我们于8月21日早上开始转入企业文化的实战学习。在这个环节,给我们授课的是清华大学刘再烜教授。这个阶段里,刘教授给我们主讲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六步锻造方法,则重的是企业文化建设各要素的设计、做法和要求,是教会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体的方法和程序。他提出的六步锻造法分别是:
1、文化个性称量与定位;
2、梳理组织管理流程;
3、界定组织文化特质;
4、推进文化变革;
5、制度分析与修订;
6、应用行动辅导。接着他对每一个具体的流程作一一的分析讲授。比如在文化个性称量与定位这个环节,要求我们首先要了解目前公司文化已有的特点,然后通过咨询问卷或调查研究对公司现存的文化进行认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