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金螳螂》工地后感
参观金螳螂工地后感
12月11日下午我们参观了金螳螂位于西安南郊的装饰工地,金螳螂是全国唯一一家上市装修装饰公司,无论从其规模、运作方式、工程承办及完成能力和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优秀的、先进的、智慧的我们都应该去学习,并落实到以后日常工作实践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缩小差距,中和矛盾点。
参观金螳螂的工地后,留给我的最大的印象是组织有序!
有序的组织必然有合理、全面的标准规章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透析其核心;首先,我们在还未进入到工地内部观察时,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看见“欢迎参观金螳螂工地”几个大字。当我们一进门,室内忙碌的工作氛围和干净整洁的地面迎面而现。我们不禁感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是如何做到让地面时刻保持清洁的?这个问题很快便在我们参观深入的过程中解决了。
随着参观的深入,很多我们存在的问题都在这个工地找到了答案。往日切割机作业往往伴随的是尘烟滚滚,烟尘充满房间那只是时间的问题,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切割作业照常进行,而扬尘程度却达不到我们现场作业的五分之一。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在尘起方位安装或放置一个防护箱,将扬尘收集其中。
我们还到一直困扰我们的临时线路布置问题,在这里也得到了廉价、快捷的解决方式。首先对线路的前期布置明确,后根据线路路线进行空中搭建铁丝。于是线路和铁丝便构成了一个不妨碍施工、安全可靠地临时电路。从其临时电路的布局来看,设计布置者将施工便捷和安全考虑的非常到位,而且成本也比较低廉。
对于工地内部设备用电,他们则有比较严格的规范,一机一电(配电箱)。显眼、明确的方向表示,合理的物料堆放区域划分,一目了然的物料自检合格标识,人性化的楼梯走廊防护,专人看护的物料领取,无不让我们感到自愧不如。
最大的团结就是各司其职,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强大的金螳螂,一个让我们望而兴叹的金螳螂,一个随时欢迎参观工地的金螳螂。只要我们用心,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不用心的!
第二篇:夺命金后感
夺命金
没有看过多少的有关经济类的电影,作为一部华语电影,其中也有它的成功之处,也较好的反应了当下的经济与社会情况。
2008年的金融危机,每个人都深有体会,中国虽为金砖四国之一,但是金融危机对我们还是有不小的影响。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等,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此影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Teresa——多年来只是任职银行柜位服务员,随着时代转变,被逼转任银行投资顾问,她的业绩在公司是最差的,现在被逼,每天加班加点,为寻找更多的人投资,但都毫无结果。看到一位高利贷大客户有许多的资金,似乎希望就在眼前,但让他失望了。最终她没有办法,让一位谨慎性的娟姐投资高风险的产品,明知这是不可行的,依然这么做了。然后银行收取高额的费用,银行让人购买金融产品,收取暴利,风险又由客户承担。后来股市下跌,客户都损失惨重,到银行询问,银行依然努力说服他们投资,不会去体会客户的心情,只为自己的利益,体现了银行业暴利。
电影采取了倒叙手段,亦为微妙之处,通过黑帮,渐渐地引出了另一条线索。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黑帮生日大寿也显得那么吝啬,三脚豹的忠义使得剧情可以更好的发展。他老大被抓,到处借钱,但是钱依然不够,好不容易从一派出所保释出,却被另一派出所带走,看来金融危机也影响到了政府部门,政府则从人民那榨取金钱。
接着地下金融浮现水面,(注:地下金融是不通过正常渠道划转和取得资金,是违规违法从事金融活动,只有拥有金融许可证的企业才可以从事金融业务,民企从正规渠道拿不到资金,就向某些地下钱庄借钱。总的来说,地下金融就是一个不按照法律规定来经营的金融体系)三脚豹走进了股市这一领域。股票市场变幻莫测,一夜之间暴富的,有巨亏的。凸眼龙前一日还很风光,一夜之后,负债累累,也因为他负债炒股,使得他的困境更为艰难,为了生存,他走投无路,只能以非法手段获得资金。表面上看是要向高利贷借钱,实为抢钱。高利贷也认为现在非常时期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很乐意出借,这种方式投资收益更高,但他却不知自己性命难保。期间发生了离奇的命案,三脚豹顺利得到钱,但他们被宋先生,他们的债主抓住。负债炒股,风险高,凸眼龙为此也付上了生命的代价,凸眼龙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依然叫三脚豹去买股指期货(注: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幸运的是三脚豹买对了股指期货,赚得一笔钱,而凸眼龙并不知实情,最后绝望而死。从中也看到了股票动荡巨大,高风险高收益,股市会因着多方面因素而变化,这次的转机也是因着希腊会议而使股指期货不断攀升,结果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股票市场,正如所说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投资者应理性对待,不应只追求利益而不顾其风险,投资也要运用智慧,不是直觉,股票的跌升是有其中的原因,通过分析,合理预测也是可以判断出一支股票的走向的。
电影中还有其他一些情节,Teresa拿走500万,抢钱发生的命案,反应了人对金钱的欲望,也是经济萧条对人们的影响,还有一位警察,作为较高收入者,买房也是件难事,100万三个月的利息交电费还不够。金融市场与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有必要做适当的了解,免得我们的资产有过多的损失。
夺命金,三个字很好的概括了影片的内容,金子有时是会夺命的。我们的生命宝贵,不应被它夺去,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成为主人。合理的投资,理性的面对生活是我们要学会的,要更好的立足,我们还应要不断的学习。
第三篇:参观黄埔军校后感
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一。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 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肩负的特殊使命.步入校门,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校本部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
我们参观黄埔军校,是为了学习”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黄埔精神”的内涵实质,即是“亲爱精诚,英勇向前,血洒中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人是“党军”,这支军队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支军阀部队,是一支有政治抱负的军队,“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军校师生具有的“黄埔精神”不仅在大革命年代发挥了巨大
4月12号下午,伴着暖和的阳光,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踏上了前往黄埔军校的旅途,参观黄埔军校旧址,重温黄埔军校历史,学习黄埔军校精神。
下午2点我们到达黄埔军校,一下车,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但却简单中透着庄严。驻足军校门口,“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对联让我们肃然起敬。静立门口的士兵亭,更是有一种庄严之情在大家心中油然而生。来到黄埔军校,不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当参观展览厅和官兵宿舍时,我们都感触良多。展览厅展出的主要是图片和革命前辈留下的物品,包括手稿、衣物等。看着前辈们艰苦的生活条件,我们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烈士在物质非常缺乏的情况下,仍能坚持把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和信念。图片记载了真实的历史,物品留下了不朽的精神,点点滴滴都撼动着后来人的灵魂。老师要我们思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想就是那些军人心中怀揣同一个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官兵们的宿舍,整齐有序,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军人的优良作风。想到军校门内的对联:“文能武能能文能武武可文可可武可文”,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埔军校的官兵的好学与文韬武略
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黄埔军校旧址。在这里我只想讲一讲黄埔军校大门历史。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中正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次活动让我们的党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加强了我们对党的认识,也使我们对党更加的忠诚。与此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走进黄埔军校的校门,感觉就像是回顾历史。还记得孙中山先生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不仅激励着在坐的黄埔军校学生,树立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志向,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还激励着我们大学生,要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坚强,努力地,为祖国贡献力量。
参观了黄埔群英馆,让我感受到黄埔军校的伟大。他们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作出卓越的贡献和伟大的牺牲。我们较为熟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和毛人凤等;共产党高级将领有:左权、陈赓、徐向前、林彪、蒋先云和聂荣臻等。北伐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离不开黄埔军校学生的英勇作战争和英明的战术
在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墙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深刻地回味。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业尚未完成,仍须努力;祖国尚未统一,仍须努力;国家尚未富强,仍须努力。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以伟大的革命先辈们作为自己的楷模,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位现代的新型有用人才,实现祖国统一和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黄埔军校之行已经结束,但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加强了对党的认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必舍弃自己珍贵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
第四篇:参观黄埔军校后感
参观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诞生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走近军校大门,首先看到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醒目牌匾,大门两边各有一个士兵岗亭,给参观者一种军旅特有的庄重与威严.校门口左右两面围墙上用毛笔书写了国父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目标尚未实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给满目疮痍的国家和饱受苦难的同胞留下 了最后的遗言,给中华民族寄予最激越也最沉重的声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所肩负的特殊使命.步入校门,一个侯等间的两侧墙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它真实地表达了军校师生投军报国的心愿,时刻告诫军人能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为物质诱惑而堕落。校本部建筑面积不是很大,但建筑别具一格,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漆上油棕色的走廊明亮雅致。
我们参观黄埔军校,是为了学习”黄埔精神”,“黄埔精神”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期望和军校师生在大革命斗争之中形成的。“黄埔精神”的内涵实质,即是“亲爱精诚,英勇向前,血洒中华”。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人是“党军”,这支军队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支军阀部队,是一支有政治抱负的军队,“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军校师生具有的“黄埔精神”不仅在大革命年代发挥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直到今天仍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继承和发扬“黄埔精神”,就是为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国共两党再次精诚团结,亲密合作,朝着谋求祖国统一的道路英勇向前,决不后退。
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加强了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深刻了解到如今安定社会来之不易。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要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加入党,为党和国家的繁荣安定奉献.
第五篇:参观学习后感
参观学习后感
一个人的进步离不开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汲取有用的知识。同样的,一个不断寻求进步,寻求突破的企业也需要积极的学习,不断的汲取新鲜血液,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我们物业服务行业的最终产品是服务,而这种产品的生产,依靠的是企业的员工。员工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只有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水平,才能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自从我们这批实习生来到公司以来,公司的领导对我们比较重视和宽容,也十分照顾。其实我们大学生对于社会来说还只是一张白纸。理论知识学习的很多,但到了企业,还需要公司的前辈们去培养和塑造。和那些不是本专业而从事这个行业的前辈们相比,其实我们并不占据多大优势。理论学的虽然多,但实际工作经验才是最重要的。一个环境塑造一个人,所以,我更愿意公司对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小犊子们严格要求,塑造出这个公司,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如果一开始就不严格要求,不仅所学的理论知识会消磨殆尽,在现实环境的影响下,我们也会变得老油条一样,没有什么上进心。象牙塔出来的大学生也是参差不齐的,甚至是良莠不齐,所以还需要企业的老前辈们严格的要求和细心的教导。如果听之任之,不仅影响员工的个人发展,也对企业长久的利益有损害。
去其他优秀企业的项目参观考察固然是提高企业自身素质的一个好办法,但毕竟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学习考察的时间不可能太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很多人去参观考察只是走马观花,并没有学到太多有用的东西,只会浪费公司的经费,也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其次,实地考察学习受时间和空间以及人数的限制,因此,考察的次数不可能太多,去考察的人数也不可能太多。如果通过几个人来实地考察学习再向公司员工传递信息,难免会有主观意识参杂在里面,造成信息失真。另外,物业行业是个朝阳行业,也是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企业面对来参观学习的其他公司,肯定会有所保留,不可能将所有的先进知识理念和管理办法都毫无保留的共享。正因为这样,一个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挖掘自身内部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塑造企业文化。让这种企业文化深入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里,并将这种文化内涵体现在公司的一言一行里。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的精髓,一个企业拥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才是支撑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
无论是在香港上市的中海亦或是内地的领头羊万科、绿城。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国内,甚至是国外打响品牌,无一例外依靠的是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像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上站稳脚根,就必须依靠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而一个企业的文化软实力,洽洽是其他个人或企业复制不了的,靠实地考察和学习也是学不来的。只能依靠企业内部去塑造和发展。
如果有人问起,我们环雅的服务理念、服务宗旨、服务口号是什么,有几个人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上来?这就是企业之间的差距。也许,在我们环雅员工里,支撑我们努力工作,努力服务的只有来自工资的诱惑。而一家成型并且成熟的物业服务企业中,支撑企业员工的是企业自身的文化和服务理念。他们的服务是主动的,自发的。他们依靠着深入骨髓的企业文化指挥着自己的一言一行。
除了塑造企业内在的文化理念,要想提高企业的档次和在行业中的形象,在服务管理项目的选择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早在十年之前,中海物业就已经提出过物业的“四不接”即:第一,不接科技含量低的多层楼盘管理项目;第二,不接社会信誉差的发展商开发的项目;第三,不接物业管理市场刚刚发育的城市全委项目;第四,不接由业主委员会委托管理的“二手项目”。虽然对于目前浙江地区的中小企业来说这“四不接”行不大通,毕竟现在的行情是“僧多粥少”,整体行业情况也不乐观。但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这“四不接”标准提出的目的,就是为了树立企业在行业中的高端形象。而成熟的、硬件好的高档小区容易打造品牌,同时在收益方面也得到保证,物业纠纷会少的多。利用管理服务这些高档的小区的机会,也更容易塑造公司的文化内涵。
近段时间以来,公司一直在做申请二级资质企业,以及很多项目的市优、省优的评比工作。目的也是为了提升公司的行业形象以及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但依靠外表的光鲜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底子。目前公司接管的几个项目大部分是二手的,所以在投入上会比较吃紧,而历史遗留的问题也会困扰公司的日常服务。加之目前浙江地区的物业行业还不是很发达,法律法规的欠缺不完善以及人们对物业服务行业的不甚了解也加剧了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应尽量接新建的项目,在一开始就用心去经营。在业主面前重新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并且多做几个有代表性的项目,带动其他项目的不断改进。物业服务行业是一个朝阳的行业,也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行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因为行业发展的不完善,造成目前的诸多困局。与广东、北京、上海等地的物业服务行业发展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经过长足的发展,物业服务行业会越来越规范化、社会化和制度化。这个行业也是个微利的行业,如果企业不注重自身品牌的塑造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一味的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迟早会湮没在物业服务行业的滚滚历史中。
我们期待着,经过物业人的努力以及政府的支持和群众的参与,物业服务行业一定能完成社会赋予他维护社区和社会稳定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