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春节,看谁成为下一个脑白金?
2014年春节,看谁成为下一个脑白金?
春节不是中国大妈的竞技场,而是大大小小品牌的竞技场。2014年春节竞技实际上从2013年第四季度开始,一直延续到2014年春节结束。每个春节都是品牌激烈竞争的竞技场,那么2014年春节,谁将成为下一个脑白金?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做软文是笨蛋!脑白金软文营销的成功案例激励了N多品牌,春节是促销和招商的黄金节日。消费者们拥有较充裕的休闲时间,可静下心来了解更多品牌和企业;也是人们沟通感情的最佳时机;营销到位,品牌会口口相传,甚至实现病毒营销的效果。
营销未动,软文先行!“一起向上吧”营销专家张瑞认为,要想在2014年春节期间一鸣惊人,成为下一个脑白金。如下几种软文营销方式是必选:
亲情营销:以亲情、爱情、孝敬为主线结合品牌和商品进行营销; 客户营销:以客户、消费者体验为主线,借以拉动终端业绩,提升招商加盟成功率,为展会、订货会、分省订货会做足准备;
教育营销:对客户、消费者进行商品教育,向消费者和客户介绍商品功能和效果;
慈善营销:春节期间,拿出一点或更多节日礼品送给需要帮助的人或儿童,他们也要过年;然后,可像陈光标一样广告;
情景营销:春节是温馨、团圆的节日,温馨、团圆的时刻,植入体现温馨、团圆气氛的商品或品牌不失为明智之举;
旅游营销:当我们或员工春节期间旅行时,不妨带上公司条幅和其他带有品牌logo促销物料,写成软文,可让这些镜头永驻互联网;
事件营销:借助2014年春晚及春晚流行语或2013年流行事件进行营销,还可爸爸去哪儿、咱们结婚吧、私人订制等;
傍大款营销:让我们的品牌和商品和知名事物紧密结合,借助他们提升我们的网络知名度;
挑战营销:我们是小蚂蚁类品牌,但不妨碍我们去挑战大象类品牌,这是让客户和消费者了解和知道小蚂蚁最快和成本最低的方法;
…… 了解更多软文类型和软文营销内容,可百度:“一起向上吧”《软文营销阶梯成功方案》”、“一起向上吧”《软文营销阶梯成功方案》”或登录www.xiexiebang.com了解更多。
一年之计在于春,适合春节促销的品牌不仅仅是礼品、食品、酒类;还有那些希望在2014年在渠道招商上高歌猛进的耐用消费品品牌及春节后即将进入旺季的品牌。
牛品牌从软文出,高业绩自网络来!铺天盖地做软文营销,不一定能成为下一个脑白金;但不做肯定一事无成。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抓紧时间找张瑞进行铺天盖地的软文营销,让小伙伴们都惊呆吧!
第二篇:微信将成为下一个营销天后
微信将成为下一个营销天后
文章来源:
微信凭借着强大纵深社交能力,迅速成为移动互联网宠儿,甚至对于一些电脑盲流,微信也能够玩非常high,从最新腾讯微信注册用户数据多达3亿来看,利用微信进行营销已经变得成熟,从当前营销界动向来看,微信已经渐渐成为新一站天后,微博营销方兴未艾之时,微信营销快马加鞭到来,不仅丰富营销方式,同时也能够给商家带来更多选择!
但是微信营销和其他营销方式存在着一定区别,达不到那种广播效果,覆盖范围相对较小,不过也正是这种特色,才有利于更好定位目标人群,从而实现精准营销,这一点则是微信营销强项。实际上现在很多用户手中受到微信也很多一部分就是来自营销团队精准营销,下面就来重点分析一下如何利用微信进行精准式营销!
一:在自己微信账号中详细设置相关参数
微信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和陌生人进行沟通交流,这一点给微信营销提供非常便捷渠道,但是这个陌生人会不会对自己营销产品产生兴趣这是需要考量重要因素,而和陌生人交流沟通更多是依靠摇一摇这个工具,摇一摇是通过参考微信账号参数,然后和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进而实现和自己设定参数有关账号进行沟通,因此要想实现自己营销内容更容易获得用户青睐,那么设置好参数是一个重要方法!
二:微信内容应该图文并茂,适当增加视频和声音
微信内容可以说是广告核心,而且微信内容可以是一种多媒体格式,能够实现图像、文字、视频以及声音诸多载体,一个微信基本上实现互联网上软文营销、视频营销等全部功能,而且微信短小精悍,更容易让用户接受,因此在寻找更好用户群之后关键就在于如何创新微信内容,这一点成微信营销核心。
深圳网站建设贝尔利比如产品类营销,就要更加突出产品功能,以及产品优势以及相对缺陷,一个产品不可能没有缺陷,在互联网上没有相关购物体验,因此在微信上通过简单语言勾勒出对产品立体印象是非常重要,幸而微信具有极高媒体展现力,因此能够让广告获得更好体验,当然除此之外,微信品牌营销功能更为强劲,因为微信广播功能,更容易让品牌宣传获得更多受众!
三:发送方式需要规避群发危险
现在市场上出现不少微信群发软件,这种产品就类似于之前QQ群发软件,在QQ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群发危害时,可能会产生不错效果,但是有QQ群前车之鉴,如今想要依靠群发微信来进行广告营销是难上加难,不仅仅容易K号,还很容易纳入黑名单,之前广告效果也会一扫而光,如果进行品牌营销,危险会相当大,因此在使用微信进行营销时,一定要注意手工发送,虽然营销速度不快,但是安全性和持久性都是软件类营销产品无法比拟!微信营销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不过巨量用户群以及多媒体营销模式,深圳网站建设贝尔利觉得一定会让微信营销脱颖而出,而且现在就已经显现出这种营销趋势来!
第三篇:评论:如何成为下一个苹果
每个公司都想成为苹果,每个人都想成为乔布斯,但是事情不像看上去那么容易。
2011年5月26号下午,星期三,下午2:30,苹果成为了全球第一股值的科技公司,整体股值仅次于埃克森美孚。之前数月内,苹果股值都低于微软——曾经亲手将苹果送进坟墓,又花1.5亿美元把苹果从坟墓里面挖出来的公司。现在的微软,仅仅与谷歌、亚马逊、HTC、诺基亚和惠普处在同一档次,苹果已扶摇直上。
苹果,这家来自库比提诺的公司,曾经有如丧家犬一般接近倒闭,而今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音乐公司,也许在不久的未来还将统治电子书市场。苹果未来还会统治什么?农场?牙刷?航空?
事实上,苹果能统治一切。过去几年中,苹果引发的浪潮好比宇宙飞船起飞——一层层脱离一层层推进,每个苹果产品用户都傻眼了,微笑了。整件事情发生得如此之快,又如此自然,很难有机会去回顾其中的滋味。
苹果、乔布斯、苹果产品,已经成为了文化纽带。戴尔想要成为企业业务中的戴尔;而ZipCar已经成为了汽车租赁行业中的苹果。所有行业都在寻找自己的乔布斯,比如健康、护理以及新能源;喜剧演员 Bill Maher 则称,如果苹果CEO领导美国,相信会比现在更好。
每个人都想成为乔布斯,每个公司都想成为苹果,但是想要复制苹果?你们这些公司都太肤浅了。
苹果从来不会长篇大论来阐述自己的成功因素,这些成功因素的发言人是苹果的产品。乔布斯也不会在微博上营销自己,他在公众目光下出现的地方,要么是发布会,要么是深夜里寥寥数语的邮件。当苹果帝国已经成长为美国乃至世界的楷模时,它的CEO依旧沉默。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行业中的苹果?在我与苹果以前的雇员、现在的伙伴和那些观察过苹果很多年的人交谈后,终于找到了答案:纪律、专注、思考未来以及藐视一切陈规旧则。达到这样的境界已经很难,想要模仿难上加难。当然,每个人都想试一试。下面就是我们的苹果手册:你可以当作是从加州海湾捡到的这些东西,但它确实可能是有史以来你接触苹果最真实的信息。
1、无视一切流言蜚语
如果乔布斯是一个建筑师的话,他也许会为国际建筑与设计公司Eight Inc工作。这家公司位于旧金山,独占一幢未来主义风格的建筑,通体由玻璃和钢制成。墙是纯白色,工作氛围与苹果天才吧类似。
在这幢建筑的二楼,后墙上有一道雾面玻璃门,上面有一个苹果的Logo。在这道门之后,是Eight的苹果小组——自90年代后期,Eight就与苹果合作于“苹果的招牌消费者体验”,包括展览、产品发布会以及287个旗舰店。当然,这道门是锁着的。
门后面是什么?“我不能说太多。”Wilhelm Oehl,这是工作于Eight的一位建筑师。我在一个春天多雾的下午与他碰面,谈了一些关于苹果的事。他形容苹果与Eight的合作中自己的工作是——“重新定义优雅”“提供完整的设计”来“突出产品本身”,这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Oehl嘀咕道,“我们像是在捕捉魔法。”
这些玻璃门,与世界各处千千万万个阻隔世界与苹果员工的门一样,是苹果狂热追求保密的象征;但这却远胜单纯的偏执狂。苹果用这些门,将科技世界里面的流言蜚语——来自竞争者、行业观察者、分析师、博客主和我这样的记者所制造的“忠告”、叫好、诋毁全部拒之门外。在门背后,我们被苹果彻底无视。
乔布斯从来不在乎行业里怎么说。80年代早期,他领导开发Mac时,就经常告诉工程师们电脑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一天他在梅西百货(Macy’s)里看到了一个 Cuisinart 厨具,他觉得很好看”,Andy Hertzfeld说,“他就让设计师们将 Mac 设计成那样。”又有一次,他又觉得 Mac 也应该像保时捷才好看。
你能想像吗?电脑应该更像汽车或厨具!苹果的用户是会买或者想买保时捷的高端人群,如果你天天从硅谷听那些所谓的分析师专家的分析,你一辈子也做不好。其它的科技公司,哪怕在苹果成功这么多年后,依旧执迷于配置、速度、开发者合同。在这种公司,魔法永远不会出现。
2、独断专制没什么不好
Mike Evangelist还记得第一次和乔布斯开会的场景。那是在2000年初的苹果会议室,就在苹果买下德国公司Astarte美国分部(Evangelist正在其中当运营经理)几个月后。Phil Schiller(苹果市场部负责人)将Evangelist推向了一个负责DVD烧录软件的部门,苹果计划在Mac之上预装这个软件——这个软件后来成了iDVD。
“我们大约有三个星期来做准备”,Evangelist说,Schiller 和另外一个雇员为新软件描绘出了最完美的界面。开会那天,Evangelist和小组里其他人都来到了会议室,发现他们带来了一页又一页原型界面截图,准备展示新软件的诸多窗口和菜单选项,还有大量用来描述软件怎么工作的文件。
“然后乔布斯进来了,”Evangelist回忆到。“他看都没看我们的东西。只拿了一只马克笔,走到白板面前画了一个矩形。”“这是新软件”,乔布斯说,“它有一个窗口,你把视频拉进窗口,然后点击’烧录’按钮。就这样,我们就做这个。”
“我们都傻眼了,”Evangelist说。因为他以前所就职的公司可不是这样定产品决策的,的确也是,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公司像乔布斯这样做产品决策。
科技公司往往相信包容、自底而上、群体智慧的创新。相信战线越长,东西越完美。比如谷歌,允许雇员有20%工作时间用于自己想干的事,当然这些想干的事里面有些成了Google的招牌,比如Gmail和Google新闻。
苹果的工程师则100%时间用于高级经理制定的项目——甚至可能是乔布斯制定的。这
位CEO对自己的定义就是产品经理。他经常与开发新软件和新产品的小组碰面,在这些新产品中踱步。“他会变得很激动”,Evangelist说,“他会说,这是垃圾,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一小撮人来做为苹果这么大的公司来做决定,这么做睿智么?要知道,短板决定你能装多少水。前苹果雇员说,苹果有一个约10人的“人机界面”小组,负责整个Mac操作系统;由于只有这么一点人做决定,苹果每年只能推出几个新产品。
但苹果的成功证明了这么做是睿智的。一个不专注的公司,每年可能都会有好几十个新产品,但大部分都失败了;你记得谷歌的Wave 吗?苹果成功的管理让所有人都专注于自己。“每个人都知道计划是什么,”前苹果雇员Glenn Reid说,“没有内讧。”
Evangelist最后说:“我还留着当时准备的幻灯片,它们确实相当复杂”。当时在场的每个人,几乎在瞬间,就明白乔布斯的矩形才是正确的。“事情也就顺其自然了”
3、飞越传统
科技界对开源与闭源争吵总是不休。一方面认为软件应当对开发者完全开放,另外一方面又认为限制开发者才好。总体而言,极客们认为开源是趋势,也是道德。比如谷歌就鼓吹自己的Android比iPhone开放。Adobe自夸自家的软件工具可以帮助开发者“一次开发,到处运行”,是开放的缩影。苹果的还击是用HTML5与H.264替代Flash,而这两者都是开放标准。
一直以来,苹果都被认为是封闭的。简单来说,对苹果的攻击可以提纯为一句话:“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运行在iPad上,那么你不应该买iPad。”言下之意就是苹果产品太封闭。
这些关于苹果封闭的噪音没能拯救其它科技公司,也没能使苹果落马。苹果是一个消费产品公司,不是满口伦理道德的大学教授。对于苹果来说,封闭与自由并不冲突。“做我们所能做的,来保证我们所设想的用户体验。”这是乔布斯发给一位记者的信,这位记者在邮件中指责苹果将Flash从iOS中去除。而关于App Store,乔布斯写给Tate的信中说:“给软件自由。它会偷走你的私人数据;给软件自由,它会耗尽你的电量;给软件自由,它会带来色情„呵呵,自由。”
4、说不
新MacBook Touch有着可弯曲的OLED屏幕,根据你弯曲的样子,它可以是笔记本、13寸平板,也可以是台式机。它有六个接口,一个手写笔,两种颜色可供选择。当然,它也不存在。这是一位意大利学生所设想的苹果产品,正如数以万计的朋友一样,为苹果设计概念产品。
这些点子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比如说上面的MacBook Touch,六个接口的设计就注定不可能成为苹果产品。它的设计师也承认,“这不是苹果的风格”。
乔布斯在苹果的一个首要事情就是“删除”。“他就像个过滤器”,苹果工程师Hertzfeld
说。每天,乔布斯的面前都会有一大堆的新产品和新特性提交上来,默认答案是“不”。每个与乔布斯一起工作过的工程师都对乔布斯按下删除键的速度深有感触。“为那些我做的事,与那些我不做的事,我都同样骄傲。”乔布斯在2004年的一个采访中如是说。
5、服务顾客
Jeremy Derr在苹果天才吧所见过的最愤怒的顾客之中,最有印象的是一位职业摄影师,他的苹果电脑火线坏掉了。“他鼓捣了好几个星期,进来的时候已经悲痛欲绝了”,Derr回忆到。最终Derr认为他的机器需要修理,为期一星期。“他就怒火中烧了。”
不管你的产品有多好,总有坏时。根据经典的顾客服务格言,只有那时候顾客才会意识到你的公司的真正价值。这些年来,所有公司——特别是苹果的那些竞争对手们——不惜一切代价躲避顾客的售后服务而不是微笑着服务他们。它们把呼叫中心外包出去,维修中心人员除了照本宣科外什么也不会,还有甚者把顾客扔向在线问答。比如谷歌一月份发布Nexus One的时候,甚至都忘了在接线处安排一位专员。顾客对这些公司感到愤怒那真的是情理之中了。
苹果十年前决定开设苹果旗舰店时,就有一个简单的目标:颠覆以前顾客与计算机公司关系的商店。为此,苹果挖来了Target的Ron Johnson和Gap的George Blankenship。Ron Johnson询问人们印象中最好的服务,大都人都认为是在酒店大堂里的桌子上。同样的氛围被引进到了苹果的天才吧,Johnson称之为苹果旗舰店的“灵魂”。
“天才们”(苹果天才吧员工)免费检修苹果产品,不管你是从哪里买的。他们会尝试修理非苹果产品,甚至在一些无关技术支持的事情上帮上你的忙。“我曾经帮一位女士学习iMovie,这样她就能记录她的结婚招待会。”
以上事情,苹果并不会收费。顾客只用为超出保修期的产品付费,但Derr也提到,“天才们”有权利免除这些费用。苹果为何这么慷慨?“失去也是得到。”Derr说,“有些人仅仅是进来寻找帮助,但是可能会买下一件产品回去。”
开头提到的那件摄影师正是如此。他咆哮道没有电脑他就不能干活时,Derr建议他买一件新电脑作为后备。于是他就买了一台新电脑出门了。
6、一切关乎营销
天才吧证明了苹果的想法是天才的,而那句经典的苹果宣传语“Think different”显示了苹果粉丝们的大脑确实“different(不同)”。有研究指出,苹果粉丝们大脑领域中一块与宗教相关的领域十分活跃,也就是说苹果粉丝们某种程度上把苹果当成了宗教。
对苹果的狂热源自多个方面,比如它的神秘性,比如它暗示购买苹果产品的顾客是“不同”的。但,最重要的,是苹果的产品。想想iPod纯白的耳机,M
ac的开机声,MacBook精致的面板。这些选择并不是突然的,苹果明白感官刺激的持久力量,它不惜一切让顾客们记得这些时刻。
苹果在营销上无所不用其极,一连串的编排似乎像是精准的军事手术行动。举个例子,我刚步入iPad发布地点——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时,附近的公交站点广告什么都没有。但当我出来的时候,已经到处挂上了iPad广告。广告上所有的iPad时间都是上午9:41,为什么?那正是乔布斯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iPad的时间!
7、抛弃过往
如果哪天苹果出了一款不需要桌子的电脑,你也不要惊讶。这台电脑也许用着无线键盘,投影到墙壁上;又或者能识别出你的手势,直接让你在空中完成输入。又或者是3D实境,你可以与程序的每一部分进行互动。
又是粉丝们的臆想?不是,这是苹果最新专利。也许我们没有机会见到这些产品,但是我们却见到了一个不断突破、不断重新构想自己的苹果公司。苹果曾经为“一体机身”就重新定义了整个笔记本线,一块激光雕成的铝盒成为了全世界追逐的目标。
苹果也从来不惧怕“抛弃”过去。历史上,乔布斯在iMac上抛弃过软盘,如今又在MacBook Air上抛弃了光驱。现在,因为触摸,苹果似乎又在考虑彻底抛弃鼠标。抛弃一定能成功吗?也不是,曾经被乔布斯扔掉的方向键,被迫加了回来,至今仍未改变。
但,这丝毫影响不了苹果抛弃过往来造就更好产品的决心。是以,苹果一直走在业界创新的最前列,也一直有着让人家购买最新产品的最强能力。有人发邮件问乔布斯新款系统能否支持第一版iPhone,乔布斯回答简洁明了:“对不起,不。”
8、反馈即灵感
乔布斯经常引用一句Henry Ford(福特公司创始人)的话:“如果我问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们的回答是一匹快马。”
这就是乔布斯用来防卫苹果被指责不听取意见的方法。“在苹果,你不能设想你想什么”,Reid说,“他们会告诉你他们要什么。如果你动手做了,你会发现不对。不存在的东西很难想像。”
当然,乔布斯并不是不听取顾客意见:用来激发灵感,但不是改进方向。正如上网本流行的时候,人们都希望苹果能推出上网本。轻便、小巧、便捷的小网本似乎表明了PC产业的方向,而苹果似乎错过了春天。人们甚至买下PC上网本来跑黑苹果系统。乔布斯对此不屑一顾:“我们不知道怎么制造一款500美元而且不是一堆垃圾拼起来的电脑。”
2010年一月,乔布斯拿起了500美元的电脑,而且不是垃圾拼起来的。但,iPad不是上网本。它多了一些,它也少了一些——不是一匹快马,而是一辆汽车。
9、发明?不,重新发明
革命是乔布斯嘴边上最常挂着的词。发布iPhone时“我们将介绍三款革命性的产品”,发布iPad时“一款魔幻般的革命性产品助我们开始2010年”,1989年介绍NeXT电脑时,他也说着革命性。
这也是他饱受批评的地方。他称每项创造都是唯一,但批评者认为他是从已有产品中偷过来的。这很难辩驳,想想iPod之前的音乐播放器,想想iPhone之前的手机。其中的一些批评者直接将苹果送上了法庭,比如诺基亚和HTC,苹果也曾经支付过很多专利费用给其它公司。
但是再想想iPod之前的音乐播放器,iPhone之前的手机,iPad之前的平板。你不得不承认,苹果重新发明了这个种类。科技与人文的结合,而不只是参数的堆砌,才是苹果产品风靡全球的不二法门。苹果的产品,永远都直击软肋;也许初创者不是苹果,但开启一个崭新时代的永远都是苹果。
10、按自己计划来
iPad上架后,HP推迟了平板计划,要“重新规划”;微软砍掉了自己的平板计划;而RIM也推迟到了今年。
看看它们的平板——要比iPad复杂得多。其上跑着的是完整的桌面系统,而不是大号的手机系统。就算发布——也只是一匹更快的马而不是一辆汽车。所以它们直接回砍掉重练了。而那些剩下的巨头们,也才要争着进入这片领域。
苹果并不与它人竞争(也许是因为他们在雾面玻璃门后工作?),它用着自己的表。产品发布,并不是为了与别人竞争,而是公司内部制定的长期目标使然。这与乔布斯稳固的位置有一定关系,其它公司CEO会仅仅因为一两年季度财报问题就离开公司,但乔布斯不会。他会制定长期目标,稳步施行,直到产品能够达到苹果的高标准时才会发布。其它CEO不可能会有这种待遇。
苹果在过去的十年间,已经打造了无数平台,而它的远期目标也很简单:打造更多的产品,建立更多的平台。现在苹果拥有的平台有Mac OS X,iOS,iTunes Store,苹果旗舰店,App Store以及尚未成型的广告平台iAd。iPad正是这些平台的整合之作,一体设计、人性界面、iOS、App Store、iTunes Store等等。如果说iPad只是整合的开端,希望未来我们能看到苹果更多的整合之作。
总结
说了这么多,苹果的成功秘决其实就是:它想走得更远。苹果心中有一个计划,而且一直沿着计划走下去,助推剂则是信心与野心。简单来说,就是执行力。但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我不是说现在,乔布斯虽然辞去CEO职务但仍将参与苹果产品开发,我的意思是„他„的那一天),苹果还会有这样的人来拯救世界么?
第四篇:下一个奇迹观后感
为爱付出,就能创造奇迹
——《下一个奇迹》观后感
今天下午单位组织所有员工看了一场可谓是精神盛宴电影《下一个奇迹》,看了之后,感受很深,也很震撼,现在这个社会,能活着就是一个奇迹,像影片中主人那样光彩的活着,简直就是奇迹中的奇迹,为了一个梦想长达十年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并且最终能够实现,我想这奇迹所指的不是因为他实现了梦想这个结果,而是促使他实现这个梦想的整个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我觉得以下几点是他实现梦想中最重要的几点因素,结合自身实际,也是最可贵的几点。
一、不服输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是否能够走向成功,有些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而有些性格是由后天的生活的环境所决定,“不服输”的个性会使人走向一个极端——成功,也会使人走向另一个极端——消极,甚至死亡;梁凯恩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不服输的个性,所以在无力面对残酷现实时使他变得忧郁,这是促使他两次选择的自杀的主要原因,但最终无果,再加上父亲的强迫之下,无耐选择继续前行,因不服输的个性,让他在挫折面前勇往前行,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走向了成功。
二、野心
野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影片中梁凯恩因看上领导的小秘MAY,虽有人告诉他是领导的女人,让他打消这一念头,但他仍决心要取MAY为妻,并盟誓要给她最好的幸福,这一点足可以看出他的野心,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野心,正因为他有这样有为爱付出的决心,促使了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团队的管理
团队的管理艺术,在此片中他演译的很成功,一个团队的管理,除了需要领导力,还需要个人魅力;一个人的成功不叫成功,一群人成功才叫真正的成功,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他善于激发团队的力量,并且能够让团队中每个人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充分体现了他用人的智慧。
四、自信
在失败面前,他没有因无资本而选择放弃自主创业,而是坚信自己卓越的销售才干能让他取得成功,这是他自信一面的体现,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现实生活中和工作中,我们要树立自己的信心,并要善于发现自己闪光的一面,克服自卑的一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稳。
五、承诺
敢于承诺,梁凯恩无论是在面对客户,还是面对自己所爱的人时,他敢于承诺,并能兑现承诺,正是因为这一点他结交了很多赏识他的人,也正是这样,在他遇到困难时,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他,这一点,在他创业道路上无异于锦上添花。
六、决心
当他所信赖的公司倒闭时,他选择了自主创业,并且有实现梦想的决心,这一点我觉得的很可贵,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点,才促使了他必定走向成功。
七、控制
在成功的路上,他们虽走的很艰难,但他善于控制,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善于规划,设定可行性目标,并不断的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以确保每一阶段性的目标的真正实现,目标的设定及达成其实是个人能力的提升,当一个目标高于另一个目标,并且得以实现时,其实就是自我的提升与超越。
八、有爱
心中有爱,是贯穿整个影片的主线,正是因为他对MAY的这种情感,促使他一步一
步为爱付出,并一步一步去实现爱的梦想,可见爱情的力量很伟大,也很神奇。
九、善于学习
只有不断学习才是成功无止尽的动力,如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竟争力不是取决于你有多少财富,而是取决你是否有学习知识的能力,所以要想成功,只有不断的学习,再学习,才能确保你是否具有竞争力。
第五篇:创业杂谈:雷军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枭雄吗?
雷军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枭雄吗?许多人迫切想知道这一个答案。
8月16日的小米手机发布会上,接受过雷军投资的一众互联网风头人物:凡客诚品董事长陈年、UCWEB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永福、乐淘网CEO毕胜、多玩网总裁李学凌、金山网络CEO傅盛等人,把自己手中的iPhone扔在地上,表示要换小米手机。在 口水和暗战弥漫的IT界,这是极为稀罕的投名状场景,由此可窥见雷军在互联网行业的影响力。细心的人们甚至把发布会当天的细节和乔布斯每次的出场做出对 比:同样是一身黑T恤、牛仔裤、运动鞋,以及大屏幕上简洁的PPT,这种声音甚至让雷军专门发了条微博,否认自己在刻意模仿乔布斯,他说,“乔爷是不可超 越的。”
这句话,几乎是他接受各种采访时挂在嘴巴的口头禅,像是一句谦虚的暗语。雷军深谙网络口碑的传播力量,“互联网上要一个人夸你的 产品好,多半的原因是超出了预期,不超出预期没人说你好。而预期是跟期望值比较的,过于高调只会把用户的期望值吊得越来越高。”所以即使到现在,他对于两 个月前不得不被迫将小米科技置于镁光灯下一事,仍然不能释怀。按照他的预想,“最好是小米手机发布了都不要告诉大家是雷军做的,(那样的话)超出大家期望 值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所以这种谦虚很难说是否出自他的本意。对一个希望打造出一家有发烧友、有粉丝的公司的企业家来说,比肩苹果应该是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回到现实,雷军说,我们还是要Stepbystep。成功的投资人
2007年10月,金山登陆香港。从23岁到38岁,从金山第六位员工一路做到CEO,雷军在金山登顶时选择离去。
现在,他已然可以很平淡地用“舍就是得”来评价自己当时的决定,但在彼时,并不容易。“放弃某些东西肯定是不容易的,虽然你知道应该放弃,但是真要放弃时还是很难。”从一个劳模CEO,转而过上安静的生活,心境上的落差可想而知,他说,“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面对的。”
他 决定先什么都不要想,也不要有什么目标,过一阵逍遥的日子,想透了再干。“我当时就是坚信我还会再干点别的什么事情。”这一想就是三年,他看王守仁的心 学,反思自己以前的商业人生。他说“自己就像一辆坦克车,什么障碍都能闯过去,但是闯过去以后觉得很费劲,不顺势而为,尽管最终可能也达到了目的,但付出 的代价过高,我就在想,怎么能才能做得像行云流水一样?”
2010年7月,雷军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反思结果,他说用手术刀解剖自己,残酷但真实,其中有三条都和人心有关:人欲即天理,要顺势而为,以及广结善缘。这是雷军对自己过去的交代。
想 清楚的雷军,突然发现一切都顺畅起来。从2007年投资凡客诚品开始,他陆续投资了十几家公司,尽管迄今还没有一家公司上市变现,但已拥有了像凡客诚品这 样估值达50亿美元的企业。好事者已经在替他计算身价,雷军对此倒显得比较淡然,他从大学开始就不缺钱。除了上大学第一年父母替他交了学费,此后他和学费 和生活费都靠自己努力挣得。尽管家境不错,他还是从大学开始就立志要做一个“伟大的人”,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他一年就可以在报刊上发表30余篇文 章。这种成就至今都让他颇为自得。为了提高投稿被采用的机率,他会将每本刊物的定位、每个栏目的定位、编辑的喜好,都研究个透彻。他开玩笑说自己如果做了 媒体的话,说不定会是个优秀的主编。雷军的第一笔天使投资是拉卡拉。2004年,在高尔夫球场享受了两年退休生活的孙陶然决定开始新一轮创业,雷军没有犹豫就答应投资。这就是雷军的投资理念,只投朋友,或者朋友介绍的朋友,不熟不投。在他投资的十几家公司中,“朋友的占了80%”。他基本不看项目,也不接受商业计划书,为此有人骂他很拽。雷军的回应也很有意思:关你屁事。他 解释自己的投资理念:“第一我不是专业的投资人,更不想建个班子,搞成一个投资公司;第二投资不是做慈善,那是我的钱,我爱怎么投就怎么投。”雷军很清楚 自己的优势和眼光所在,他在网络浸淫多年,在圈内有口碑,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也看得准,所以他投资的领域,基本都分布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社区三大领 域。他说自己的能力有限,能够投十几个朋友,帮助他们把企业做成,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了。“其实大家找我投资,不就是想用我的信用背书吗?他们做的好,反过来又强化了雷军的信用。”
尽管宣称不熟不投,雷军还是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商业计划书。这是让他很头疼的一点。“你会看到无数的商业计划书、无数的项目,看了以后,也许你不小心投了某个公司,做的业务跟计划书里的项目有点相像,结果就被指责抄袭。”所以他不得已又升级了自己的投资规矩:
第一条:秘密的别告诉我;第二条:如果你非要告诉我,我不签保密协议,我也不愿意保密,告诉了保不住密是你的责任。
到目前为止,雷军总共投了17家公司,其中有11家公司是从零开始。他喜欢以创业的方式来做投资,有时脑袋中有个点子,就开始和朋友一起探讨,然后找投资,一步步把公司创立起来。最值得称道的是,这17家公司,他的投资无一失手。但是对雷军来说,这并非他理想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