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色蔬菜安全生产论文
绿色蔬菜安全生产论文
院系名称: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生姓名:李晨旭
学号:2008050500
54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保意识、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安全、卫生、营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对蔬菜商品安全性的呼声愈来愈强烈。但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重茬种植、施肥不规范、用药不合理、污水灌溉等问题,导致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毒害盐类、重金属含量等严重超标,致使蔬菜产品的内在品质、标准、规格等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国外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对我国蔬菜出口创汇造成了严重障碍。为了提高蔬菜产品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确保我国蔬菜出口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蔬菜。因此,开展绿色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开发已是当务之急。
当前,蔬菜无公害已成为进入农贸市场的必备条件,广大菜农有必要通过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一、选择生产基地
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进行无公害生产的首要条件,是防止环境中有害物质污染蔬菜的关键性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质、土壤污染,尤其要防止工业“三废”的污染,更要注意防止城市生活污水、废弃物、粉尘、农药、化肥等方面污染。基地附近应没有污染源,远离医院、垃圾场和主要交通要道,保持空气和灌溉水清洁;基地菜田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的规定。
二、栽培技术措施
1.合理轮作。在前茬蔬菜采收后要及时清除枯叶、残株及四周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残株上病虫源传染下茬蔬菜。无公害蔬菜生产必须做到合理安排茬口,实行轮作倒茬,并适当调整播期,尽量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2.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如低洼地应选择耐涝性强的品种,土质肥沃的地块应选择喜肥、耐肥品种。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本地种植、丰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所选品种要适销对路。
3.培育壮苗。育苗床土应做到无病菌、无虫、无杂草籽,床上应富含有机质,营养元素齐全,保肥保水,通透性好,对床土应采用合理的方法消毒。播前对种子进行严格筛选和处理,种子消毒最好用物理方法消毒,如温汤浸种,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时一定要合理用药,以控制种传病害,促使苗齐、苗全、苗壮。冬春季育苗可选用电热温床育苗,苗期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加强苗期病虫害的防冶,培育壮苗。
4.采用先进的配套栽培技术。在栽培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光、热、水、气等条件,要通过对环境的控制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如选用地膜覆盖、嫁接栽培、无土栽培等技术。棚室生产注意加强通风透光,冬春季要预防低温高湿,增加光照,补充二氧化碳气肥,应用棚室增温、保温技术,在高温多雨季节利用遮阳网技术进行降温。
5.施肥技术。合理施肥,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其它肥料为辅,尽量采用多元复合肥;绿叶蔬菜生长期短,要重基肥轻追肥,一次性施足基肥,生长期不追肥或少追肥;尽量在前期追肥,生长后期不追速效氮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少用叶面喷肥,在采收前8天,停止施用氮肥,减少硝酸盐在叶菜上积累。为降低污染,充分发挥肥效,应根据绿叶蔬菜营养生理特点、吸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应,确定有机肥、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量和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根据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所需条件,通过分期控制温、光、水、气等环境因素,以及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可减轻病虫为害。包括:(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2)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3)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和蔬菜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4)采用温室或营养钵育苗,高温促根及早
炼苗,防止苗徒长,可减轻苗期病害,幼苗健壮,增强抗病力;(5)深翻整地,施足腐熟基肥,合理轮作、间作可减少病源、虫源。
2.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天敌和生物农药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的目的。(1)瓢虫岸蛉、食蚜蝇、猎蝽等捕食性天敌的利用;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的利用;捕食性蜘蛛和螨类的利用。(2)利用苏云金杆菌(Bt)、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微孢子虫等微生物杀虫。
(3)利用苦参、苦楝、烟碱、双素碱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多种害虫。(4)在病害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井岗霉素、多抗霉素、庆丰霉素、农用链霉素及新植霉素等农用抗菌素防治病毒。
3.物理防治。如利用温汤浸种杀死种子携带的部分病菌和虫卵,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和冬季低温杀灭病菌虫卵。利用害虫的趋避性进行驱赶或诱杀,如采用银灰色膜避蚜和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利用性诱剂、糖醋诱杀烟青虫、小菜蛾等害虫。利用黑光灯诱杀地老虎、甘兰夜蛾等害虫。
4.化学防治。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使用农药,并遵循“严格、准确、适量”的原则。蔬菜上使用的化学农药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以确保蔬菜的安全性。另外还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限、适合期限防治,对症下药。要搞好预测预报,做到有针对性达标防治。没有达到病虫害防治指标的不得使用化学农药,以减少使用农药次数和使用量;达到病虫害防治指标的要及时用药,提高防效。要根据病虫的消长规律,准确选择施药时间;根据田间病虫的分布状况,准确选择施药方式、剂量和次数,禁止盲目加大农药的浓度和用量。
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为进一步推动我省蔬菜产业化发展、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开展主要蔬菜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课题组从产前环境检测、产中标准实施、产后产品化验的三大原则出发,重点研究绿色蔬菜生产中的安全标准化。
第二篇:绿色蔬菜安全生产(作业)
绿色蔬菜安全生产
院系名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有机(1)班 学生姓名:郭羽丰
学号:2011050500
422012年12月15日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保意识、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安全、卫生、营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对蔬菜商品安全性的呼声愈来愈强烈。但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重茬种植、施肥不规范、用药不合理、污水灌溉等问题,导致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毒害盐类、重金属含量等严重超标,致使蔬菜产品的内在品质、标准、规格等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国外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对我国蔬菜出口创汇造成了严重障碍。为了提高蔬菜产品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确保我国蔬菜出口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蔬菜。因此,开展绿色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开发已是当务之急。
一、绿色蔬菜的概念
绿色蔬菜是指没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有的称其为绿色蔬菜或洁净蔬菜。实际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或把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即农药残留不超标;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病原微生物等有害微生物不超标;避免环境污染的危害。达到以上标准的,即可称其为绿色蔬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对膳食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今国内外对生产、供应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十分关注。在蔬菜生产中,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普遍注意到工业污染、农药、化肥中的硝酸盐,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甚至危及到生命,为此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生产绿色食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绿色蔬菜的生产和供应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生产绿色蔬菜不仅是满足城乡人民对洁净菜篮子的需要,而且也成为关系到千家万户乃至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为此,我们在这里为大家讲述绿色蔬菜载配技术知识。
二、发展绿色蔬菜食品的意义
1、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 农药可引起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则头痛、头昏、恶心、倦怠、腹痛;重则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昏迷甚至死亡,全世界每年死亡数万人。慢性中毒:指人们长期从环境和食品中摄取微量残留农药,在体内累积到一定数量时表现的中毒症状。有机汞、有机氯对神经、肾、肝有损伤作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会抑制人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有机砷可引起贫血、脱皮神经炎等。还有一些农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如:乙酰杀螨醇(致癌)、敌敌畏(可能致癌、致突变)、敌百虫(致遗传突变)、乐果(致癌、致遗传突变)、克菌丹(致癌、致畸、致突变)、托布津(致遗传突变)、五氯硝基苯(致癌、致畸)、二溴氯丙烷(致癌、致遗传突变)等。
2、有利于农产品的出口和外销。
3、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4、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5、有利于树立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根据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所需条件,通过分期控制温、光、水、气等环境因素,以及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可减轻病虫为害。包括:(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2)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3)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和蔬菜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4)采用温室或营养钵育苗,高温促根及早炼苗,防止苗徒长,可减轻苗期
病害,幼苗健壮,增强抗病力;(5)深翻整地,施足腐熟基肥,合理轮作、间作可减少病源、虫源。
2.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天敌和生物农药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的目的。
(1)瓢虫岸蛉、食蚜蝇、猎蝽等捕食性天敌的利用;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的利用;捕食性蜘蛛和螨类的利用。(2)利用苏云金杆菌(Bt)、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微孢子虫等微生物杀虫。(3)利用苦参、苦楝、烟碱、双素碱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多种害虫。(4)在病害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井岗霉素、多抗霉素、庆丰霉素、农用链霉素及新植霉素等农用抗菌素防治病毒。
3.物理防治。如利用温汤浸种杀死种子携带的部分病菌和虫卵,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和冬季低温杀灭病菌虫卵。利用害虫的趋避性进行驱赶或诱杀,如采用银灰色膜避蚜和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利用性诱剂、糖醋诱杀烟青虫、小菜蛾等害虫。利用黑光灯诱杀地老虎、甘兰夜蛾等害虫。
4.化学防治。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使用农药,并遵循“严格、准确、适量”的原则。蔬菜上使用的化学农药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以确保蔬菜的安全性。另外还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限、适合期限防治,对症下药。要搞好预测预报,做到有针对性达标防治。没有达到病虫害防治指标的不得使用化学农药,以减少使用农药次数和使用量;达到病虫害防治指标的要及时用药,提高防效。要根据病虫的消长规律,准确选择施药时间;根据田间病虫的分布状况,准确选择施药方式、剂量和次数,禁止盲目加大农药的浓度和用量。
四、绿色蔬菜生产技术
(一)、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选择 选择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是指蔬菜生产所处的地区大气、水体、土壤等无污染。蔬菜生产中开发、改造蔬菜基地时,首先应考虑有无大环境污染的问题,坚决采取有力措施,使蔬菜生产基地所处的大气、水体、土壤中有害物质低于国家允许的标准。这就需要先对菜田附近有无污染的工矿企业,地下水源或地下水域河流上游有无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菜地是否含有天然有害物质,是否使用了有害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如工业废渣等。这些情况调查清楚后,再建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基地应距主干公路 40米以上。对现有轻微大环境污染的蔬菜基地,应注意改良,通过连续施用微生物发酵肥料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善土壤 PH值,使一些重金属与土壤结 合,从根本上解决大环境污染的问题,这是生产绿色蔬菜的基础。
(二)、绿色蔬菜生产施肥技术 限制化肥,特别是硝态氮肥的使用,降低蔬菜中 硝酸盐的含量。允许使用的肥料类型和含量:(1)农家肥:堆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应大力提倡高温堆肥。(2)生物肥料:腐殖酸类肥料、根瘤菌肥料、磷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3)无机矿质肥料:矿物钾肥和硫酸钾、矿物磷肥等。(4)微量元素肥料:以铜、铁、硼、锰、锌、钼等微量元素及友谊元素为主配置的肥料。
(三)、绿色蔬菜施肥原则
以施有机肥为主,辅以其他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限制化肥的施用,如确实需要,可以有限制有选择的使用部分化肥,但应注意掌握以下原则:禁止使用硝态氮肥,控制用量,一般每亩不超过 25公斤,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少用叶面喷肥。
五、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在现阶段利用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仍然
是重要的手段,生产上在病害大流行,害
虫猖獗为害时是应急措施,有时利用天敌防治害虫,虫口基数过大,也需要先用化学农药压低基数,再利用生物控制,进入 21世纪化学防治将是一种临时性压低害虫密度的有效措施。生产绿色蔬菜的重要标志,是菜上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国家允许的残留标准,因此,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蔬菜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 有机类:六六
六、DDT、毒杀酚、氯丹、五氯酚钠、三氯杀螨醇、赛丹;有机磷类:甲胺磷、甲拌磷(3911)、久效磷(纽瓦克)、磷胺(大灭虫)、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1059、乙酰甲胺磷、异丙磷、三硫磷、甲基异硫磷、水胺硫磷、氧化乐果、甲基硫环磷、杀扑磷(速扑杀)、蝇毒磷、乙基硫环磷、克线丹、苯线磷(力满库、克线磷)、灭克磷(益舒宝)、磷化锌、氟乙酰胺;氨基甲酸酯类:呋喃丹(克百威、大扶农)、铁灭克(涕灭威)、万灵(灭多威)、速灭威;熏蒸剂类:溴甲烷、磷化铝、氯化苦、二溴氯丙烷、二溴乙烷;其他:杀虫脒、401(抗菌剂)、福美胂、五氯硝基苯、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各类除草剂等以上药剂及其复配制剂。
(2)科学用药 有限制的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敌百虫、辛硫磷、马拉硫磷、喹硫磷、抗蚜威、多菌灵等。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控制用药次数、用药浓度和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轮换用药,一种药剂在一茬作物上一般只用一次。特别注意在蔬菜安全采收时期禁止使用农药。蔬菜体内农药残留量与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时间的长短关系密切,间隔期越短残留量越高。安全间隔期的长短因药剂种类不同而异,一般:生物农药3-5天,菊酯类农药 5-7天,有机磷农药7-10天(少数 14天以上),杀菌剂 7-10(百菌清、多菌灵 14天以上,世高 10-14天)。对蔬菜用药只准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少用激素农药,同时要注意采收安全间隔期,农药毒性以国家公布为准。在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中,农药剂型和喷洒技术至关重要,采用小孔径喷片,采用喷洒出带静电超微液滴的静电喷雾器,这些高负荷的超微液滴易被作物叶面依靠静电吸引力所吸附,并紧密接触叶面,这样能以极低剂量喷洒农药,减少污染。
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为进一步推动我省蔬菜产业化发展、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开展主要蔬菜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课题组从产前环境检测、产中标准实施、产后产品化验的三大原则出发,重点研究绿色蔬菜生产中的安全标准化。
第三篇:安全生产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它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就像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和施工单位都会挂有安全第一,安全大于天,人命关天等警示标语。
现在又到了年末,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事故多发期。重特大事故在岁末年初频发,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为遏制矿难频发势头,中央出台了许多文件。然而,一方面是国务院红头文件三令五申、明确指示,另一方面却是企业置若罔闻、我行我素。以矿难为例,我们依然记得,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在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事故现场怒斥矿长和总工程师的镜头——“你们连小煤窑主都不如!”作为全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明星矿”的东风煤矿矿长,竟然不了解中央下发的重要文件,简直匪夷所思。国有大矿尚且如此,小煤窑更让人担忧。
政府部门执法不严格、监管不扎实、责任不到位,也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矿无证开采,常年超产,有些非法矿山甚至在监管人员“鼻子底下”开采。“知道不知道?知道为什么不管?管,为什么不听?”李毅中对一些执法人员的质问,可谓击中问题的要害。官煤勾结,官员入股,权钱交易使个别监管者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更令人发指的是,一些矿主利欲熏心,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麻木不仁。有的矿主为了一己之私,明知生产中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却
不采取任何措施,反而鼓励工人快干多挖。更有甚者,私自关闭报警系统。这些矿主无疑成了矿难的帮凶。
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思想不重视,而是制度没落实;不是监管不到位,而是利益驱动使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这种在生产中只看到利润看不到职工,只看到金钱看不到生命,只见物不见人的观念,与时势不符,与中央精神相逆,必须得到彻底纠正和全面清理。
人民是社会的主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面对安全事故多发势头,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对重特大安全事故,党中央高度重视,胡总书记、温总理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对矿工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温总理去年元旦赴陕西陈家山煤矿慰问矿难家属时的讲话,让人记忆犹新。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工作中,我们并不缺乏制度,但在不少地方,制度却成了一纸空文。制度写在了墙上,挂在了嘴上,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制度一旦变成了装饰品,其作用就消失殆尽。制度源于实践,凝结着血的教训。因此,我们在忙于制定制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人严加惩罚,使其付出沉重的代价。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摆正人与发展的关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人民是发展的动力,造福人民更是发展的目的。发展需要速度,但人民更需要安全。企业的利润、领导的政绩等与人的生命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作为官员必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企业绝不能忽视安全,唯利是图,本末倒置。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就必须鞭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安全生产责任大如山,那种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无所作为的形式主义贻害无穷。政府是人民的“守夜人”,负责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落实中央政令,各级主管部门应切实转变作风,抓工作不能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一定要敢抓敢管,抓实抓严,通过抓好落实,消除法
律政令的“肠梗阻”现象,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
国家需要发展,社会需要和谐。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是当下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群众过个欢乐、祥和、安定的节日,是我们各级政府承担的责任,也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第四篇:安全生产论文.
安全就是最大的幸福
安全是一种幸福。也许幸福的答案有上百种,上千种甚至更多。作为一名现代企业的员工,可以说,安全就是最大的幸福,没有了安全何谈幸福。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实现安全保证问我们的幸福?
一、安全需要一种严谨的态度
我们经常说:“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就是我们的态度,就是我们办企的原则。安全是保证我们事业顺利进完成的法宝,是我们取得效益的前提,安全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千里长堤,溃之蚁穴!警惕与安全共存,麻痹与事故相连!作为企业的员工,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现代企业工作虽然作业环境大为改观,但是任然产生诸多不安全因素,我们要保证安全就必须端正态度,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安全生产是一项细致的工作,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应小心翼翼,谨慎从事,不能有丝毫的“胆大”马虎。任何无知的胆大,无谋的勇敢,无常识的松懈,就是对安全的漠视,对家庭和企业的不负责任,对企业规章制度的践踏,终将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说,要保证安全生产,我们每位员工对安全的认识态度至关重要。
二、安全需要“细致入微”
细致入微,体现的是一种安全意识和认真的敬业的工作精神,因为细致入微,工作中才会处处考虑到安全,才会时时防止事故的发生,使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因为细致入微,工作是才能做到一丝不苟,不给安全隐患留下丝毫漏洞。有了这种细致入微,就会给自己敲警钟,把安全二字深深的烙在心上。有了这种细致入微,就会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防止事故的发生。
安全工作的谨小慎微并不代表着不能放手去做。而是让自己
工作细致不造成设备的损坏,什么的断章。安全工作中的谨慎是让你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严格做到“精确复制”只有谨小慎微,才能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安全才有保证。
在安全工作中,细致入微和谨小慎微,不进要成为领导的意识,也应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只有人人做到细致入微和谨小慎微,才能使安全生产时时做好防范,才能使安全工作不受到威胁。
三、安全需要严格的制度,每个人必须按章执行
没有规范的不成圆,现在有些人不照章办事,自己管不好自己,必须用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祸起于细微,疾患于所忽”,要做到防微杜渐,不出任何事故,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安全预防,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要求人,用规程指导人,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让各级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做到依法治企。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推行超前控制,做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为此,必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生产必须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抓好落实。才能时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得以健康运作确保实现安全生产。抓落实还要严格执法,落实奖惩办法,对发现事故隐患的进行奖励,对习惯违章违纪和不安全行为进行处罚。真正起到警示作用从而提高尊长守法的自觉性。
四、需要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
在现代化企业大生产中没人是决定性因素,人的素质问题,也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最主要问题。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首先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模式,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质量达标准,安全创水平规范人的意识和行为,规范人的操作,把“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的自觉行动,增强自主保安、紧急应变的能力。二是针对企业实际状况和特点,实行“广泛宣传,经常教育培训,岗位练兵”等方式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技术素质。只有员工们技术提高了,才能在安全生产中避免许多错误操作,及时排出各种事故隐患,从而掌握事故的防治办法遇到险情能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五、安全需要群防群治,实行齐抓共管,并实行奖惩制度 一是要以增强的舆论向导,引导广大员工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形成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的氛围。针对不同时期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安全工作主观的新问题,新动向,耐心细致地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员工群众,齐心协力抓好安全生产;二是基层干部要以身作则,加强现场的生产指挥和安全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要与员工群众一道即时排查,不让事故隐患蔓延和发展,提高员工群众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并适时地开展一些安全竞赛,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重奖。相反,对玩忽职守,冒险蛮干,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造成重大事故的和经济损失的人员要进行严厉的处罚。
五、“安全”是我们永不可忽视的主题
安全是一种幸福,幸福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同时,安全也是一把双刃剑,你遵守它的规则,他就会保护你,违背它的规则,你就会付出血的代价。安全生产是我们的工作基础石,更是我们生活的保障。安全,不管是对一个家庭、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来说,它都是一个最沉重、最敏锐、最值得人深思的话题。因此,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企业的创新发展,而且与我们每个人都利益息息相关。血与泪的教训太多了,归根结底它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工作和生活的细节,也就是说一切安全
事故的隐患都是由于我们对工作的不负责说造成的。安全不可忽视,不重视安全,必然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春天走了还会再来,花儿谢了还会再开,然而,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在我们国家乃至世界众多的企业当中,水泥行业工种类比较多,矿山开采,大型设备运行,热工操作,高空作业,粉尘污染治理等相比其他行业安全防范面比较广,所以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安全,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只有安全了,家庭才有幸福,企业才有效益、和谐。
同煤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刘义忠
二O一二年五月十四日
安全生产论文
刘 义 忠2012.5.14
第五篇:安全生产论文
对加强安全生产基层监管力量的思考
(2012年7月25日)
近年来,随着县域内小型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比重的增加,安监工作从主要针对重点企业正在逐步转变为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联度不断加深。为此,安监工作的触角必须向基层延伸,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基层监管力量,以适应县域经济日益多元化、分散化的发展趋势。
一、安全生产基层监管力量的现状
基层安全监管人员直接承担着数量最多、事故频发企业的现场监管,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但是,基层监管人员少、经费不足、职责不明等问题普遍存在,监管力量依然十分薄弱。就皋兰而言,现有非煤矿山企业29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8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90家,其它规模以上企业32家。企业分布不均匀,根据地域环境特点,有些乡镇一般行业企业较多,有些乡镇高危行业企业较多,安全生产监管任务十分繁重。目前,县安监局共有人员11名,专门的监管执法人员仅4名,工作力量严重不足。所辖7个乡镇中,除分管领导外,只配备了1名安监员,且大部分安监员还负责处理大量乡镇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基层监管力量亟待加强。
二、造成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
作为县一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分管领导,本人时常和安监部门共同探讨、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分析、思考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想认识与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有差距。这一点在乡镇体现的尤为突出。乡镇作为基层政府组织,具体事务繁多,虽然安全生产是逢会必讲,但乡镇的重要工作不止安全工作,还有经济工作、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和维稳工作等等,每一项工作都可以“一票否决”,这样“一票否决”的事由多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不存在“一票否决”了,这就导致有的乡镇主要领导不能很好地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经济、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常常是说地多、做地少,要求多、落实少,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
2、安全监管工作任务越来越多。随着安全监管工作的逐步规范,烟花爆竹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管、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职能划归安监部门,职能增加了、工作量越来越大。同时,县区所辖危险化学品、矿山开采等高危行业所占比重大,技术设备设施改造任务重,落后生产力淘汰速度慢、事故隐患较多,需要多查细查,县级监管部门不得不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一杆子插到底”,人员、设施等不能随着任务的加大及时补充,导致监督力量捉襟见肘。
3、基层安监队伍权责不明、职能交叉。目前来看,很多基层安监工作人员都是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兼任,权责不明确,既要搞招商引资,又要管安全生产,且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为不影响当地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基层安监人
员的工作经常会受到各方面的阻碍,除了向上级报告之外也无计可施,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导致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原因之一。
4、没有形成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合力。行政执法工作“权责一致、执法重心下移”的要求在安全生产领域落实不力,乡镇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严重滞后,各部门“综合执法”没有全面推行。安监、农机、建设、道路交通、运输管理等职能部门的相关执法职权,无法集中在乡镇安监站统一行使,导致乡镇安监站行政执法权十分有限,对一些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处置手段。
三、加强基层监管力量的对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实际工作的领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承担起“一岗双责”的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督促,努力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2、明确机构职能,理顺管理体制。鉴于安监工作的重心在最贴近重大危险源的乡镇安监站,要把其定位为基层安全监管的主要力量,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充实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最大限度地为基层安监站提供工作保障。要尝试工商部门、派出所、税务部门的管理体制。采用直接垂直管理、常驻基层的管理体制,保证监管工作不受地
方政府的影响。
3、强化工作网络,促进队伍建设。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建立健全乡镇、村、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加强村一级的安全生产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村组安全生产信息员的作用,层层落实责任,使安全监管工作一抓到底,不留死角死面。同时,要定期举办乡镇长、乡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基层监管人员素质,形成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安全监督管理队伍体系。
4、充分发挥安委办作用,提高监管效能。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的作用,组织协调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多开展联合检查,把专项检查、全面检查等有机结合起来,把安监部门自身的日常检查和各职能部门的联合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分组分单位检查,既可以节省时间,增加检查力度,又可以避免重复检查,把检查进行的更全面、更充分,使有限的安全监管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总之,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繁重而艰巨,作为县一级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一定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加强基层监管力量,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尽职尽责,抓实、抓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