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劝学第二课时
宁海外国语学校语文导学案2010——2011第一学期
师生共用导学案
年级:高一学科:语文执笔:万娇杰审核:语文组
内容:劝学(第二课时)课型:新授使用时间:2010年
【教学目标】: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重点】: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二课时】
★课堂活动
一.整体感知
1.内容感知
(1)思路结构
第一段: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第二段:论述。
第三段:论述,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
素质优于别人,而是。
第四段:论述。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二
是,三是。
(2)思想感情
本文围绕“”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从不同方面论
述,从而勉励人们要,只有这样,才
能。
2.写作特点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
什么观点的?
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爱迪生 1
(3)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4)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5)本文在写作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试结合原文
简析其作用。
温馨提示:荀况学问博通,对过去学者多有批评,长于论辩,故其文多长篇
大论,必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而后已。荀子的散文说理透辟荀子的散文说
理透彻,结构谨严,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
善用比喻,如《劝学篇》比喻层出不穷,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辞采缤纷,对后世影响对后世影响很深远。
二.思考探究
1.第一段第一句话包含哪两方面的意思? 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
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3.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
们学习什么?
4.《劝学》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有生命力?
温馨提示:本文有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语句,颇为后人传诵。如我们今天
常用的成语“青出于蓝”,就是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演变而来的,用来比喻后来居上;“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比喻只要勤勉不息,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这些都是督促人们不断上进的有益格言。
三、知识拓展
1. 古代的“劝学诗”
(1)劝其立志的“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诗中强调立志、自强,对我们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2)勉励刻苦勤学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 《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代刘过 《书院》)
是说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3)劝勉惜时的“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诗《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4)劝其讲究学习方法的“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涵泳”。(宋代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5)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提出治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多读、深思、虚心、躬行。)
2.精品阅读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①。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②。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基长四寸,生
于高山之上,面临百刃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③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④,与之具黑。兰槐⑤之根是⑥为芷,其渐⑦之⑧滫⑨,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
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注释:①苕:芦苇的穗。②所系者然也:系的处所使它这样。③蓬:草名。
④涅:黑泥。⑤兰槐:香草名。⑥是:指示代词,复指根。⑦渐:侵。⑧之:指芷。⑨滫:臭水。⑩服:佩戴。11游:有目的的旅行。
译文: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用羽毛构筑自己的窝巢,再用毛发将它纺
织起来,系挂在芦苇的嫩条上。一遇风吹,芦苇的嫩条折断,蒙鸠的窝巢也就掉在地上,结果巢里的鸟蛋北打破,幼鸟被摔死。这并不是蒙鸠的窝巢构筑得不完好,而是由于它所系结得东西太脆弱所造成得。西方有一种树木,名叫射干,树茎只有四寸长,可它生长在高山上面,就能俯临万丈深渊。这并不是在高山上面射干得树茎就能够长得长些,而是它所生长的地势使它如此的。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不许要扶植就长得挺直;洁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会边的跟黑泥一样黑。香草兰槐的根叫作芷,芷虽香,如果将它浸泡在臭水当中,君子就不愿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这并不是芷的本质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缘故,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外出旅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这样就能够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近“礼”“仁”之道。
温馨提示:走近荀子,聆听哲人的教诲,如沐春风,如饮甘霖;走近荀子,感悟哲人的思想,茅塞顿开,柳暗花明;走近荀子,你便找准了自己的位臵,你便坚定了“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的决心。
学后反思:
⑩11必就士,所以防邪僻
第二篇:《劝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劝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重点实虚词,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
情感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学方法:
提问、思考、讨论、练习等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
2.检查背诵情况,引出新课。
二.进入新课学习
1.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再全班齐读一遍。2. 学生逐句翻译,并适当地让学生互评。3. 老师点评,补充字词。
兴:兴起 焉:于此,从那里 得:获得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上、下:向上、向下 躁:浮躁 4. 老师提出问题:本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对比论证的?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老师补充。
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其所以“兴”“生”,全在于“积”。再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成”。这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第二层:学习贵在坚持不懈。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三.古文知识小结
1.老师示范小结虚词“而”的用法。
2.学生分组合作,归纳总结: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常用句式。3.老师补充。四.课文总结(略)
五.扩展练习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的道理是(C)A.比喻人的本性无善无恶,而学习和教育可以改变一切。B.说的是人善恶无常,因而必须通过教育来改变人。C.人是会受环境影响的,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D.人的可塑性很强,要通过教育来使人成为有用的人。
2、结合荀子的《劝学》,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六.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摘录或创作有关劝学的格言。3.完成课后习题三。
板书设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正面设喻
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对比 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反面设喻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习方法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坚对比 和态度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对比
对比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专心
第三篇:孙权劝学两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子停顿。
(2)、利用课文注释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3)、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
(4)、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开卷有益的主旨,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乐知者”。
重点与难点
(1)、理解、运用文中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文章主旨。
(3)、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4)、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自读质疑、合作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
一课时
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利用多媒体)
1、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2、播放动画故事《司马光砸缸》
3、显示春秋时代的一个故事: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根据以上三则资料,提问:(多媒体显示)
(1)、由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这首歌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我们能想到有关三国的一些人物和故事。
(2)、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那么,谁知道司马光是怎样的一个人?
(指名同学介绍)
(3)、请哪位同学用现代汉语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这是师旷劝晋平公学习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活到老,学到老。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同时也说明,开卷有益的道理。
二、作家、作品、人物简介(多媒体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划线部分)
1、司马光(1019――1086),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sù)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及长,学识更为渊博。仁宗(赵祯1023--1063,北宋第四代皇帝)宝元(1038—— 1040)初中进士,英宗(赵曙1064—— 1067)继位前任谏议大夫,神宗(赵顼,1068——1085)熙宁(1068—— 1077)初拜翰林学士(唐时始设此官,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兼顾问,参予机要,宋代以后权位日低)、御史中丞(官名,始于周期,东汉以后专司弹劾之任)。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而曾自请任西京御史台(御史府长官),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继位后任尚书左仆射(yè)(秦始设,后分左右,即正副宰相),上任后立即废除新法,数月后,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shì)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2、《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19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其成,删订定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1362 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
3、关于吕蒙
吕蒙(178――219),三国汝南富陵(现在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字子明。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当死,代领其部属。从孙权攻战各地,任横野中郞将,后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死。
三、正课
(一)、读一读
1、老师范读或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朗读停顿,准确断句。
3、学生再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如:(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的语气)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二)、译一译
1、参考注释,根据平时的积累,疏通文义,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1)、重点字词:[初]当初。[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家。[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就。[但]只不过。
(2)理解下面句子含义。
a、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这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句子。以:拿,用,介词。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理解为: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c、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3)根据学生翻译情况教师进行修正补充。
(三)议一议
1、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 而变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2、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3、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 “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4、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5、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6、“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7、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四)练一练
1、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也作“刮目相看”。刮:擦。
(造句随堂提问)
2、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呢?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作为肩负建设祖国重任的中学生来说,知识对我们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今天的学习生活呢。联系课文,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在写作上以对话为主,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希望同学们多读书,不断完善自己。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劝学 就学 赞学
孙权 ——→ 吕蒙 ←—— 鲁肃
(善劝)(肯学)(爱才)
吴下阿蒙 ————→ 刮目相待
启示:肯学、勤学
附原文与翻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第四篇:《孙权劝学》名师教案(2课时)
《孙权劝学》名师教案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读准字音,认识作者,了解有关文学常识,识记课文重点字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文本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3.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名人治学精神,从故事中获得启示。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并运用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情感目标: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难点:
1.品味人物对话时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点。
2.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方法:
文献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运用成语,朗读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
/ 8
1.学习使用古文工具书; 2.结合上下语境理解文言实词。
一、对联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关于为学的文章,便是王安石的《伤仲永》。那如今,我们在这一课,依旧是关于为学的故事。主人公是三国时的武将吕蒙。来一次,时光穿越,当仲永遇见吕蒙,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留一副对联的上联于此,希望同学们学完了这篇文章,能对上一对?看看诸位才子佳人是否能够应景!
上联:才比天高,环谒休学仲永泯众人。期待你的下联!
让我们先走进《孙权劝学》这篇文章,深入解读后再来玩味之!先自我按古文三步法,一读这篇文言文!读出味道,读出疑问。
二、读文知事 1.了解作者、作品
学生读注释(1),勾划重点。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2.二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师范读课文后,学生自由读,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 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卿(qīng)孰(shú)涉猎(shè)为博士(wéi)遂(suì)更(gēng)邪(yé)再指名学生读,最后学生齐读。以多样读的方式来找寻语感。
三、读懂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2)学生推举代表翻译课文,师纠正学生翻译的不准确的地方。(3)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
/ 8
但当涉猎:只,只是。孰若孤:谁,哪个。乃始就学:于是,就。...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怎么;之:无意义 ..(4)找出本课的成语。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四、课时作业
1.《孙权劝学》选自《 》,是()(朝代)()(人物)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1362年间史事。其目的是“观古今之通变,明治乱之得失”。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参考答案: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通史 战国 到五代 2.给本文用“/”画出节奏,便于更准确的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参考答: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请你尝试用你的方言来演绎一遍孙权劝学这个故事,说不定别有味道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课下的注释,用挖坑法的方式来巩固一遍!(何为挖坑法?简单点就是需要你将注释里的原词抄下来,后面打一个括号。待全部抄录后,再关着书,自己填上。最后再翻书核对一遍,便于你掌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三字归纳法,把握本课文言知识。2.品味人物对话时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特点。
/ 8
3.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三字法总结归纳文言知识。2.品析人物的形象。
一、竞赛释疑,随文就言
本文是一篇奇文也,在老师的精心建构下,猛然发现可以组成一部浩浩汤汤的“三字经”。让我们来找寻一下这万剑归“三”吧!以竞赛抢答的方式,来看看谁能眼疾手快!掌握更实在!
1.《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7年版),是根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关文字改写的。
2.三个字音:当、为、更
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当“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wéi才对。“即更„„”句中的“更”释为“重新”,具动词意味,读gēng。
3.三个多义词:事、以、见
“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往事”之“事”,即“事件,事情”。“以”,在“以军中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组成“认为”。“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为“知道”与“认清,识别”的意思。
4.三个古今异义词:治、博士、但
“治”,研究,今为“治理”义;“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但”,只,今为转折连词。
5.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 8
6.三个称谓:孤、卿、大兄
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古代君王对臣子、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卿”,前者如孙权称谓吕蒙,后者如鲁肃称谓吕蒙。“大兄”即长兄,文中吕蒙对同辈年长者鲁肃的尊称。
7.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等。“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8.三个古汉语句式:非复、何见事、遂拜蒙母
“非复吴下阿蒙”译作“不再是原来那个吕蒙了”,是个判断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作“老兄你看起事来怎么不能早一点看到它的发展情况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句宾语前置,是个倒装句。“肃遂拜蒙母”译作“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拜”后省略介词“于”,是个省略句。
9.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孙权的言语中可见其如何善于劝说,可感其怎样的对吕蒙亲近、关心、期望。这里是国君对臣子的“教训”口吻。鲁肃亲见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情不自禁,说话用了“赞叹”口吻。吕蒙的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态度坦然得当之无愧,话里不乏“责备”口吻。孙权劝得认真,鲁肃与吕蒙调侃得多趣,二者情调不同,三人性格有异。
10.三个层次:劝、学、变
短文剪裁讲究,详略得当。第一层重点突出孙权善“劝”,命令未奏效时,孙权又用自身学习的体会再劝,并驳回吕蒙的借口。第二层写吕蒙“就学”,吕蒙不得已开始学习,至于如何刻苦学习、如何日见长进,文章只字未提。第三层写吕蒙学习后的变化,仅用一个“及”字,引出吕蒙学习的效果。
11.三个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
本文是记叙文,按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进行记叙,情节完整,重点突出。
/ 8
对话描写、神情描写(“大惊”)、动作描写(“拜蒙母”)均能生动传神,使人物形象富于情味。孙权的议论(论点:“不可不学”;论据:“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以及鲁肃与吕蒙的“论议”融汇于记叙间,顺应了展开情节和突出主题的需要。
二、总结课文,指导背诵
1.四读,读出语气。点拨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孙权 :
(1)“不可不学!” ——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不悦、责备。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吃惊,赞叹。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深感自豪。引导学生从对三个人物语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点 孙权:关爱部下 好学 善劝
联系“结友”一句,鲁肃和吕蒙的性格特点 鲁肃:敬才 爱才 吕蒙:听劝 好学 2.总结: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先写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赞学,“结友而别”。
3.启示:(可作参考)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 8
6)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4.创意对联,扣文章内容和学生对对子。结束本文教学。
三、课时作业
1.以三字经的方式来总结概括《孙权劝学》了本文的知识点。给你的同桌说说分别有哪些“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①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孙权对吕蒙说话,表现出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之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既亲切又中肯。
②(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表现出鲁肃的惊异之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显出既敬佩又羡慕的神态。
③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表现出吕蒙学有大进步,非常坦率的心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和赏析。3.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延伸性理解。4.回答下列问题。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样一句话?(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
(3)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延伸性理解。
/ 8
参考答案:(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待)。(2)对读书人(知识分子),即使是短暂的分别,相见时也须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因为他进步了。这句话后来比喻人的地位的变化,也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3)一个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一个是用功三日就进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
5.假如方仲永遇上吕蒙,他们会有怎样的剧情发生?让你的脑洞打开,写一二百字,来看看是否有不一样的精彩!
/ 8
第五篇:劝学优秀教案(3课时)
高一语文教案
《劝学》教案 高一第二周共三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能力。
3、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教学重点】
1、比喻论证的运用。
2、全文的背诵,文言词语的积累。【教学难点】
学习全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研习一、二段
一、课前三分钟
由一名学生讲一首诗词或一则哲理故事等。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毕淑敏说: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如果我们也想获得教养,那就要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两千多年前的荀子也早在《劝学》里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
2、介绍荀子即《荀子》
学生看课下注释,投影补充。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孟子认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本文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
高一语文教案
3、解题
学生查字典明确《劝学》的“劝”的意思。应是“劝勉”的意思,这是“劝”的本义。劝学即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自主研读课文
阅读要求:
(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借助字典及课下注释扫除字词障碍。(2)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思考论证方法。(3)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1、自主学习检测
(1)学生上黑板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以为轮
虽有(yòu)槁(găo)暴(pù)
.....金就砺(lì)则利
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yú)
跂(qì)
舆(yú)马
....生(xìng)非异
跬(kuǐ)步
骐骥(qí)(jì)
....驽马(nú)
锲(qiè)而不舍
朽木不折(zhé)
...镂(lòu)
螯(áo)
蛇鳝(shàn)...(2)找出通假字(学生在作业本上写,投影学生的作业并纠正)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2、研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质疑自主学习时的疑惑,学生查字典解答疑惑,对学生不能解决的老师在引导理解。
(2)提问学生翻译本段,指导学生翻译方法技巧,并强调本段的重点实、虚词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提问:“学不可以已”一句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面的论述。(4)要求学生指出本段论述的事物。
高一语文教案
提问:题为《劝学》,论述开始却不谈学习,是离题万里,还是别有用意?(引导学生思考本文论证方法)(留时间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明确:“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能提高,“輮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 的境界。
以上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而指出学习的意义重大,学习不能停止。运用了比喻论证。(5)学生当堂背诵第一段。
3、研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二段,提醒学生注意本段的“而”。
(2)学生口头翻译本段,同位间可商量难点,然后学生当堂质疑、释疑。(3)投影本段重要语句,提名学生翻译,并解释本段的重点实词、虚词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吾尝跂而望 ..③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⑤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⑥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提问: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是哪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生找的可能不同,指导学生找总结性句子)
(5)提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善假于物”的?(学生讨论一两分钟后回答)
明确:从“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四个方面说明。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同样用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6)学生熟读本段,体会论证方法及思路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一、二段,能准确无误默写。
2、整理本节课所学实、虚词。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高一新生的第一堂文言文课,我打算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所以课堂上,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较多,一开始
高一语文教案
有些沉闷,但学生的兴趣还是比较浓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表现良好。
第二课时
研习第三段,学习本文比喻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一、课前三分钟
一名学生讲一首诗词或一则哲理故事等。
二、检查所学知识的复习情况(10分钟左右)
1、背诵默写
有同位互相检查背诵,然后抽查一两名学生。提名四位同学抽题卡上黑板默写,其余同学在作业本上默写第二段,默写后同位间交换,用红笔批改。
2、字词检查(投影题卡检查)
学生写在作业本上,然后投影学生作业共同纠正。
三、讲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一名学生口头翻译本段,其他学生注意听,指出翻译不当之处,强调重点实词、虚词的落实到位。
“用心一也”的“用”是“因为”的意思
“兴焉”“生焉”中的“焉”为兼词 “备焉”的“焉”为语气助词,“无以”是“没有办法”的意思。“蟹六跪而二螯”的“而”表并列关系
一个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3、提问:本段用了哪几个比喻,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用了十个比喻,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用“积土”“积水”“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正反对比说明知识在于积累。②然后用“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正反对比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最后用“蚓用心一”“蟹用心躁”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4、小结。本段先说积累,然后说如何积累,即坚持和专心,层层深入。
5、学生大声朗读,根据论证思路当堂背诵本段。
6、检查本段默写(一名学生上黑板默写,其余写在作业本上,同位间互相批改。)
四、朗读全文,总结全文结构及写作特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高一语文教案
教师总结。)
学生读完后,理清本文思路,归纳写作上的特点。为避免学生难以回答,可引导学生回忆以下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让学生试着回答,最后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一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二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应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即鉴赏本文的论证艺术)? 学生讨论回答后总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比喻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
②论证方法灵活。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论证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自主学习丛书》“预习积累”一到六题。
七、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进行了组内公开课,课堂上环节设置较为紧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师生互动自我感觉不错,讲课一直围绕ppt讲解,板书较少,有些忘记写了,自我反思以后应在板书上多下功夫,勤练粉笔字的书写,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是必不可少的。【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态度、方法: 积累
坚持 正反对比
高一语文教案
专心 第三课时
检测练习,讲解文言知识
一、名句默写(高考链接)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005湖南)(2)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05广东 2007四川2009福建)(3)《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2006北京 2007安徽)
(4)木直中绳,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2007 全国2009重庆)
(5)登高而招,而见者远;顺风而呼,而闻者彰。假舆马者,而致千里;假舟楫者,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2008 全国 山东)(6)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2008广东 2009江苏 天津)(7),;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荀子·劝学》)
(2009年全国卷Ⅱ 安徽 山东)
(8)荀子《劝学》说:“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2009年四川卷)
二、重点词语解释
(一)虚词
1、而
(1)蟹六跪而二螯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高一语文教案
2、之
(1)筋骨之强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蚓无爪牙之力 .(4)冰,水为之 .
3、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善假于物也 .
4、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圣心备焉 .
(二)实词(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木直中绳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绝
①而绝江河 .②南绝幕 .③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④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6)闻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博闻强志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高一语文教案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四、引导学生整理本文知识点 1.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加入(2)声非加疾也
古义:强 今义:疾病(3)假舆马者
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不真实(4)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蟹脚 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5)金就砺则利
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的简称(6)用心一也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